网站上的聊天工具:日月昭昭范公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1:43:31

日月昭昭范公情
 

花洲书院春风堂
《岳阳楼记》是以生命谋篇,以仁爱作骨结构而成的血写文字,是范公以自己的人生阅历为经,以起起落落的宦海生涯为纬,精心编织而成的一幅人生画卷。文章使他不欺君心、不欺民心、不欺良心的“不欺”思想化蛹成蝶
站在花洲书院春风堂前,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精彩画面:须髯飘飘的范仲淹公伫立在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前,一会儿凝神深思,一会儿踱步于庭;先是表情凝重,而后笑容微展,待默默喝下一杯酽茶之后,铺开宣纸,提笔饱蘸浓墨,一番龙飞凤舞:风雷动,鬼神惊,九州云起,四海波涌,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横空出世!
写完最后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公已泪濡双眸。
4月,一个春风拂煦、百花盛开的季节,我来到河南邓州,拜谒花洲书院,身临其境地恣意分享《岳阳楼记》的艺术馨香。
当年,执教时,曾先后与十几届学生幸福地沉醉于《岳阳楼记》的优美意境中。每次学完这一课,我都会想到一个共同的问题:范公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什么样的环境中,写出这篇千古名文的呢?
阅读过范公祠,瞻仰了范公井,徘徊于风雨轩,想象着范公起起落落的人生历程,我才领悟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个中真谛。
范公出身贫寒,年轻出仕,曾因才华卓绝而数居庙堂之高,又因得罪权贵而数处江湖之远。宦海沉浮37年,始终不改的是他的忠君之志、爱民之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其一生在忧虑中煎熬苦度。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冬,因推行庆历新政“均公田,厚农桑”而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被罢去参知政事的范公审时度势,自请贬知邓州。他把宏大的政治抱负和满腔的爱民情怀奉献给这片热土。在《谢上表》中表示要“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上任之后,他重教化,轻刑罚,废苛税,倡农桑,亲自指导百姓凿井耕田,引水植禾。短短两年,邓州便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一片莺歌燕舞。诚如范公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经济发展、百姓殷实之后,范公便筹划邓州的进一步发展,兴乡学,开文脉。于是,重修百花洲。不仅在湖边遍植杨柳修竹,还在洲上广种菊桂梅兰。筑览秀亭,修春风阁,又在百花洲畔创建了春风堂。范公在此基础上募集资金,创立了花洲书院,并以春风堂为讲坛,广纳才俊,授以旧学新知。书院不仅延请知名学者前来授课,而且范公常常亲自到书院授业讲学。竟使邓州学风日炽,常常是“春风堂下红香满”,“朗朗书声遏行云”。据史志记载,范公的儿子、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曾任邓州知州的韩维等人,都曾师从范公于花洲书院。
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九月,被贬至岳阳的滕子京,重修了江南名楼——岳阳楼。新楼落成,滕子京派特使送来请求范公为岳阳楼写记的书信及一幅《洞庭晚秋图》。范公看着朋友的书信,思忖着国家的内忧外患,想象着滕子京等同僚们起起落落的命运,憧憬着邓州百业兴旺、文运亨通的未来,禁不住悲喜交加。
“观图毕见潇湘雨,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才有了本文开头所描绘的场景。
观过闲吟阁,赏过咏梅园,漫步状元桥,阅过不欺碑,踱至景范亭前,抚摸着那支汉白玉的如椽巨笔,我禁不住思潮翻滚,泪眼蒙眬:真该感谢滕子京,是他有意无意间为范公打开了一个火山喷发口,使范公胸中忠君、爱国、忧民的情怀犹如奔腾的熔岩,喷薄而出,光焰万丈,瞬间照亮了大宋灰蒙蒙的天空。
景范亭前,留下一帧照片,留下一份景仰。
回到《岳阳楼记》题碑处,注视着夕阳下范公熠熠生辉的铜像,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范公虽一生沉浮漂泊,却没有像某些失意官僚那样,躲进山林或庙宇,独自咀嚼寂寞与孤独,而是以火一样的激情投身于百姓之中,为其解忧纾难,兴学振邦,践行着《岳阳楼记》中那拳拳报国之志。
《岳阳楼记》是以生命谋篇,以仁爱作骨结构而成的血写文字,是范公以自己的人生阅历为经,以起起落落的宦海生涯为纬,精心编织而成的一幅人生画卷。文章使他不欺君心、不欺民心、不欺良心的“不欺”思想化蛹成蝶,自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了历代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岳阳楼记》虽仅360余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含情,音律铿锵,大气磅礴。后世登上岳阳楼者无不屏气噤声。
夕阳中,登上春风阁的最高层,见一弯绿水环花洲书院蜿蜒而过。书院内,屋舍俨然,修竹掩映。书院外便是邓州一中,可以看到孩子们身着或红或白的运动服在绿树下捧书苦读的身影。
书院内外,春意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