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热点什么时候断开:信贷扩张式内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02:42

信贷扩张式内需

作者:沿口  发表日期:2011-6-2 15:53:00

回复 
    

    浙江钢构一屁债说明了信贷式扩张内需所带来的后遗症,必然会有一批在信贷扩张期大量借贷的低劳动生产率企业因为信贷与订单的停滞而无法还贷。
  
  4万亿大投资, 加上10几万亿的信贷放出来,也放出来大量低效率的需求,导致企业扩大信贷以增加产量。但当信贷因为通胀而紧缩时,需求下降,加上无法借新贷还旧账,一些过度依赖贷款而扩张的企业必然会死掉。
  
  在信贷狂潮中,有的公司用来扩张规模,有的用来提升技术水平。有的做低水平重复,有的不断向上爬,以获取更好的竞争优势。不思进取而只依赖信贷来扩张的企业必然在信贷紧缩时遭遇寒冬。相信这只是第一批倒下去的低效企业。
  
  6-9月应该还有第二批,当然第三批会是幸运的。国家不会坐视经济溃缩下去,而会提前在第三批浪潮来临前放松流动性。
  
  显然GOV认为死掉一批也好,不要搞得物价鸡飞狗跳的。紧缩仍将是接下去几个月的主流。但应该会随着物价状况的改进而逐步放松。
  
  在我们吃很多营养的时候,必然会产生肥肉,现在可能需要瘦身一下。 

    现在炒得比较热的问题一是中国通胀会导致中国房地产崩盘,二是美元会反转,加速中国经济泡沫崩盘。
  
  对于通胀问题,一是中国会继续宽松的紧缩下去,二是肯定有一批低效企业会倒下去,三是房价也会在下半年相应回调。至于美元能否反转,决定性的在中国经济是否会崩盘这一点上。如果中国经济不崩盘呢? 那是否美元也就只能在低水平重复?
  
  我们的通胀是否会继续恶化?这是所有问题的最核心问题,反通胀会导致大量的问题出现,并出现溃缩,没有溃缩,如何抑制需求,从而降低物价。
  
  通胀不只是货币问题:
  1,货币稳定增长,但由于人口城市化,需求增加,种田的人减少,导致粮食减产,这会形成通胀,但未必是货币增加很多。
  
  2, 货币增长太快,而生产的东西增加不多,这导致货币币值,从而出现通胀。
  
  3, 货币在减少,但需求减少更快,物价由于供给不足而上涨,这是另一种需求拉动的价格上升,但不会是全面的通胀现象。
  
  中国的通胀问题比较复杂,有经济的快速增长,需求拉动,也有快速扩大货币引起,比如房价,就是这双重因素的作用而出现疯涨,不只是货币多了,需求也增多才引起房价疯涨。
  
  对于粮价,工业与城市化,导致可耕地减少,导致耕地的农民减少,从而供给会相应减少,这是肯定的,在年初出现难找工人的情况下,种粮的人会更少,再加上房价上涨,想进城的年青人就必须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显然种粮不是最佳选择。平原地区的大规模种植不知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多少,但中国大数是邱陵地形,如果平原产粮占60%,那么40%的邱陵产粮可能减少到20%,而平原增加比例到80%,但这80%只相当于原来60%的绝对数量,因此总量仍然是在减少。
  
  要解决粮食问题,必然要增加供给,一是增加进口,二是增加农业补贴,同时适度提高粮价。同时还要动用库存粮来平抑物价,中国有多少库存粮呢? 这是一个未知数。但相信几个月还是撑得过去的。
  也就是说,后面的几个月,可能对于农业的补贴会大量增加以防止明年通胀失控。也就是今年粮价大幅上涨的可能小,因为粮仓里边还有,还可以继续放出来平抑价格。
  
  所以今年的主弦律仍然是紧缩状态下的适度宽松,GOV不会去大量缩减信贷,而是保持基本的平稳,确保大中型企业不会失血而亡。但对于M2,可能要适度收缩,这样可以降低通胀预期,减弱货币对通胀的推动力。由于地产需求受到抑制,股市下跌,一部分缺乏竞争力,债务过重的企业倒闭,社会总需求会出现收缩的趋势,这也恰恰说明货币扩张因素与需求因素在收缩,那么通胀长期持续的基础就不存在了。
  
  这里最关键点在于出口的稳定性,如果国外经济环境稳定,那么出口将会较为稳定,即使不怎么增长,但总量仍然保持,那么国外需求变化不大,国内需求减少,国内货币减速,M2收缩,可以看出来,未来的通胀只是惯性前进,在需求与货币减速的双重作用下,通胀相信在9-10月份就会稳定下来。
  
  当然如果出口企业恶化,那么这种预测方式就会完蛋,根基一动,全盘皆输。在国内分配体制,税收调整还没有完成前,出口不能败,一败就全部OVER。只有在国内分配体制,税收调整完成后,才能真正完成向内需经济转型,那时再来降出口,人民币相应升值就水到渠成。 当然我们现在仍然看不到,因为我们仍然在用高税收来补贴出口。只有在国外经济真正的复苏时,才有这样的条件来完成向内需转型。那时候,出口不是问题,所以有充足的时间来转身。现在国外经济不行,需求一般,如果转身,升值太快,则全盘输掉。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02 17:21:30 
回复 

  所以目前阶段,政府仍然会保大项目的完工,信贷自然不会少多少。但M2减少则说明货币推动作用减弱。当然这不是大幅紧缩,而是小幅紧缩,即使9-10月份物价控制住,也是上涨的速度减弱了,物价仍然将保持在高位。
  
  消费者必然因为物价高而收缩消费从而减少需求。
  
  刚需仍然是存在的,只要控制工厂倒闭的数量不要太多,那么城市化的动力仍然是充足的,如果真的出现房价失控下跌的情况,GOV必然会放松限购从而稳定需求。
  
  中国的经济体已经不小,相信不会轻易倒下。
  当然2012之后的政治取向又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这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了。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02 17:32:51 
回复 

  资本的本性一是趋利,那里收益高,就投向那里,另一个是安全性。如果又安全收益又高,那资就会向那个方向流动。
  
  所以中国只需要制作一个增长的局就可以套住金属资本了。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04 14:51:50 
回复 

  所有金融投资或房产投资都基于实体经济的良性。
  无论你用多少CDS,数学方法来减小风险,基于实体经济萎缩的高风险投资是在搭空中楼阁。下面小,上面大,美国的实体经济在过去10年是萎缩的,但金融资在CDS等一些眼花撩乱的倍增法后,远大于实体经济那一弱小的基础,崩溃,那是早晚的事,关键是能维持多长时间而已。
    
  同样于中国,中国的股市就不谈了,它远弱于房地产业,所以房地产就是中国的金融风险资产, 它基于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如果实体经济萎缩,那么它必然会反映到房价上。当然,政府可以放低首付来增加销售,但前提仍然是这一招可以刺激实体经济的复苏。 如果只是刺激了通胀,那说明实体经济出现了结构性问题。 地产贷款越多,累积的风险就越大。
    
  实体经济的强弱与吸纳的就业与相应增加的收入决定了房子的价格是否可以维持。基于房贷产生的衍生品决定了金融崩溃的烈度。
    
  美国显然无法在短期内重振,在全球化的情况下,他们的竞争力下降了。美国金融业最赚钱的应该是新兴经济体的投资部门,而超亏本的肯定是房贷衍生品的相关投资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04 14:57:53 
回复 

  作为国际投资者来说,就要看那里的实体经济最有活力,主要是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实体经济,加上收入与就业的增长,整体经济活力会提升,资产价格因此水涨船高。这就如同游牧一样,是一块水草丰盛的地方,一定要把这些草吃得差不多了才能走。所以香港将来是中国对外投资的核心场。这一点,上海由于政治束缚做不到。要真正的国际游牧者,必然设点于香港或纽约。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04 15:39:29 
回复 

  人类生产的产品所提供的服务与人对人服务是有所不同的。人提供的服务根据人的本身功能局限来说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我们认为服务也包括产品,这种说话是正确的,但不能说产品就是人提的服务。 在商品经济时代,我们应当将人也看作是商品,这一点不可否认。
  我们是通过买卖自己,或者块状出自己生产的产品来获得收入的。
  所谓第三产业,是局限于人这一商品属性的服务业,它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是有限的。而如果将人设计的产品包括进来,才能真正反映一个社会的服务进步状况。也就是说社会进步,不能只依靠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所产生的先进的产品功能会远远超出人作为一个商品所能提供的知识,手工服务的范围。
  
  比如在天热的时候,比如40度,空气的温度超过人的体温。在温度低于35低的情况下,让人扇扇子可以降温,因为人皮肤2毫米内的温度接近于皮肤温度,而周围的空气温度比如只有29度,则将29度的空气吹过去,可以让29度的空气吸走身上的热量,从而产生凉快的感觉。 但当环境空气温度高于35度,吹风扇将起不到降温的作用,这时候就需要空调了。所以人所提供的服务有时没有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强大。这就是第三产业的发达并不能代表整体经济的强大。
  
  只有不断开发更新的,更强的可以提供更优质,或新的服务项目的产品才能让人类更好的享受生活。
  
  但对于目前的人类而言,空调有了,电视有了,很快机器人,电动车也会有了,这些都是在以前的发明的基础上进行了产品优化,提升了产品质量。除了电脑与软件,近几十年没有重大的发明。而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在基础理论进步的情况下,产生了大量的发明,从收音机到电视,电脑,空调,汽车等等。
  
  可能美国需要再次的理论革命才能产生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比如生物科技进步,比如培养人的器官,这样可以让你的生命不断延长,并保持年青。
  再比如寿命延长了就可以去开拓宇宙了,就需要新的飞行器,新的宇宙空调,防护设施等等,又会诞生新的需求。
  
  人类的要求是无究无尽的,关键是是否有足够多的理论突破来满足这样的要求。
  
  中国人自古以来好象要求比较少,只想通过练气功来延长寿命,在秦始皇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炼仙丹的追求,后面连这个理想都没有了。要是始皇没那么残暴,可以有秦千世延续这个追求,中国可能很早就实现了寿命延长500年的梦想,当然这个研究过程中肯定也会有移植猪器官到人体内的研究,有些想法貌似蠢,但你不去试,还真不知道这是蠢办法,遇到走不通的路,你才会想法去找到另一条路。 做事,做人,做科学,都需要长时间不放弃,想办法,那怕是蠢办法去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理想,那怕别人说你蠢,也不要放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管贫穷的为人民服务,还是富贵的生活,每个人都怀揣着使命去劳动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当然你可能穷死,别人认为你很悲哀,但你有自己的使命去完成,形体总是会消失的,而使命永存。
  
  所以有的人去做生意赚钱,有的人去做科研,有的去教书育人,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使命去提高人类的生活,宣传科学与文明。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04 15:45:40 
回复 

  当然先把家庭搞好,才能再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使命。人类社会的可悲之处在于竞争体制的存在有好处也有坏处,总有些人会让别人无路可走,人们只是为了活着而努力,使命自己然也就无所适从了。为何那些人总是让自己富可敌国,而不愿让多数人能满足良好的生活,并快乐的去追求自己人生的使命呢? 我想人性的自私与短视是最大的障碍。
  
  让绝大多数人活得压力小点,社会才会更繁荣,相反,社会混乱会周期性来临。

 

作者:乌鸦嫌猪黑 回复日期:2011-06-04 16:31:03 
回复 

  楼主的前半部分写得很好,知识后半部分有些不敢苟同了。
  
  经济增长依赖于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望以及派生出来的技术进步,前提是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供给是无限的。可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以及全球化以来,显然人类的欲望与大自然系统的平衡已遭到严重破坏,“技术进步”和“人类福祉”这一曾经的正相关是否还成立,有待验证。。。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想说的可用一句话概括“不节制自身欲望的人类就是自然界的癌细胞。。。”^_^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3 10:30:47 
回复 

  经济周期的最根本问题就是人类需求的无限与自然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这是经济学开篇的问题, 也是经济周期最大的一个内在矛盾。
  
  每次大危机后,就是生产力提升的过程,前面的路已经走不通,那么就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中国的经济增长能源与资源的利用效率相对其它国家较低,这是一种低效率利用资源的方式,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导致全球的资源价格高企。当然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使用资源。这个很难,但其它工业产品,比如汽车可以通过优化材质,或替换材质或采用新的发明来替代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是经济升级必须要去做的事。一种经济模式早晚会走到尽头,因为资源难以为继,当然一切经济危机不可少,这就叫不撞南墙不回头。想做到经济一直按一种模式增长,那是不可能的。中国在2008年后就是在继续按原来的模式在延续生命,但在资源价格高企的局面下,通胀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越来越难。
  
  所以资源肯定会迫使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方式,这是自然规律,我们无法抗拒,上天就给了这么多,需求一多,价格自然向天价靠齐。所认中国大规模城市化的步伐必然会减慢 ,因为资源支撑不起。这是客观条件上,我们根本无法抗拒,想抗拒者必死无疑。只有想法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更高效的城市化。所以中国在经济危机后必然会产生新的经济改革的选择,中国可能不会失去10年,日本其实也没有失去10年,它们的产业一直在进步。
  
  这种经济危机,只是给你一次改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从而在新的经济模式下又一次走到南墙。因为继任者未必理解必革设计者的初衷,它必然去延续这种繁荣而不做仍何改动,直到撞得头破血流。
  
  美国与中国不同在于它们的社保是真社保,失业9%仍然是稳定的,如果中国失业率扩大,很多人领不到失业金,而公务员又不让利,那社会将会怎样?
  
  自然,社会内在的诸多要素是高度关联的,这是一个高度关联的自然生态。经济走向高通胀是绝大多数要素关联性达到极限值的体现,因为人们会想方设法来降低成本,比如有毒化学食品就是明证,在通胀的情况下,为保障销量,就得保持价格,所以就使用替代有毒原料,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人们会想尽办法来降低价格,所以物价最终高涨说明各种办法都想了的情况下,关联因素一起水涨船高,最后推高综合物价,所以只有加息才能抑制,加息才能对总量的资源利用效率产生影响,迫使生产者想办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果不行就经济倒退,再想办法来提高效率与竞争力。 否得你还有其它什么办法呢。美国在70年代就试过滞胀的方式来保持经济良性,但并不好。最后还不是要加息来解决问题,并最终迫使美国经济转型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加息看起来是懒政,但在自然规律面前,却是大智若愚的方式,原理在于社会会自动进化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经济增长。而你想再多货币政策的办法也无法解决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所以货币政策最多只能阻止危机深化,或者锦上添花,而不可能靠这个东西来实现经济伪增长,这是很明显的谬论。
  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资源利用的效率就更重要了,如果效率提升一倍,就意味着我们购买的产品价格至少便宜1/3,我们就能买到更多的商品。在低端制造业,效率很难提升,所以美国选择放弃低端制造来,而用进口来提升经济效率。这说明在低端制造业,效率的提升会比较难,比如做衣服与鞋子。在效率达到一定的程度,你很难再提高。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3 10:53:09 
回复 

  中国的经济模式在高通胀下,说明已经济走到了尽头,社会只能通过扩大债务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但债务的扩张也是有限度的,还债必然会导致支付能力下降,有限的收入-债务增加-物价增加, 就可能出现负收入流,这显然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后阶段。在你扩大债务增加需求的时候,物价必然会持续上涨,随着利率上调导致还本付息的压力增大,你如果怕加息引起经济的回缩,那么物价失控将随后即到,所以你选择去吧,最后还是万变不离其踪,用利率来规范经济关联因素的使用效率,低效的方式不能无限放大,不受约束,它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在高烧后回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发展。
  
  所以我说中国经济是在现有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下最后阶段,它必然走扩大债务来延续经济增长的方式,但我们知道这种方式最终会失效,因为资源的有限性是客观的,是自然规律,不可能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许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整,你可以再延续几年扩大债务的模式,延续经济的伪增长,但最终还是以加息收场。所有经济的游戏,都以这种方式结束。这就是所谓的凯恩斯方案的局限性,但凯恩斯方案是有积极性一面的,只是它的方式是粗放的,但对于解决就业的难题实际上是有用的。美国要采用凯恩斯方案,就必须要提出用高技术来建设智慧的美国,这是政府主导的产业提升,这对于他们的经济的长期上涨是有用的,也有利于解决失业的问题。
  
  而中国,正在面临最艰难的时刻,庙堂上的人还在为经济成就而沾沾自喜,但危机已然大张旗鼓而来,我们后面看到的都是如何折腾,最后的结局都一样的。最多只是将烂摊子交给继任者背*锅。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3 11:00:58 
回复 

  所以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品质,这就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必然会想办法保增长,但保增长如果是粗放的,那么就最终增加了社会负债。
  
  其实08年后应该借此休生养息,借此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但又搞了次大跃进,把肚子搞大了就麻烦了。这是典型的延续经济增长的方式,国外一直按兵不动,中是用有很的货币政策防止危机深化,其意义深远啊。
  
  中国必然会面临一次较大的调整,也就是这两年的事。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3 11:24:16 
回复 

  按中国的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方式,如果要保持增长,就需要调动相应多的资源,但资源在目前的情况下都已经高度紧张,你还要去保增长那就是相当于在给资源市场做涨停的暗示,那怕是8%都是不可能去实现的,如果是靠房地产的话。靠其它产业可能8%,10%问题未必会很大,因为它的技术进步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体来房地产是低效率产业,它无法产生技术快速进步,它就是水泥,石头,木材,其它金属内建材堆起来的资源消耗品,用它来拉动经济,就相当于给资源产品涨价的总动员。
  
  所以在通胀的情况不,房地产业将面临限购的扩大,抑制需求来减少建设,最终拉低物价,这是现有的经济调节的模式。但经济增长因此就会下降,但好过物价失控。
  
  如果不愿快速加息,就只能压制需求以控制物价,同样,国内相关产业必然生产会减速,从而实现经济软或硬着陆,让我们来看中央如何选择,是选择加息还是选择全国限购。
  
  我觉得用地产拉动经济还可以再搞一次,前提是出口要稳定,所以保汇率可能是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在地产业下去后,物价回落,生产增速下降的情况下,再来刺激一次地产业,增长需求,可能是最后一次。
  
  如果直接加息刺破,则可能就没有再一次了。
  如果放开人民币升值,同样没有再一次了。
  
  所以限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样伤害更小,但要承受经济回落,经济增长回落的问题,但对于长期的经济稳定性可能会好一些。至于产业转型,则能拖再拖,直到最后无法持续才会进行大的经济改革来实现小政府,大消费的经济转型。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3 12:01:37 
回复 

  另外,如果中国采用扩大限购的方式来压制通胀,那么所罗斯如果来做空中国,可能会输得裤衩都没有。而如果中国采用加息的方式来控制经济,则所罗斯应该可以赚钱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3 14:07:29 
回复 

  中国要有效规避一次更大的经济危机,出路还有一条,那就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将工业与居住,学习,医疗向城镇优先分配,建设漂亮的小城镇,同时配合新能源来控制成本,降低高速收费来控制物流成本。
  为何要这样,因为进行大城市化必须大量进口资源产品,建设高楼大厦需要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智能产品的配套。但进行小城镇化就不同,不用修那么高,就2层小楼,前后草地,加树,不要以为会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可以进行城镇房屋与农村房屋补偿置换,即农村人口补一些钱搬入小镇,其宅基地复耕为农田,进行集约化,农场化管理,扩大农业生产效率。
  所以土地总量并不会少,而且进行了城镇化,也可以有效拉动内需。
  砖可以在城镇周围就可以烧制,钢筋用量相对少很多,需要大量的工业产品,刚好可以拉动工业生产。这就将本地资源进行了最大化的利用,从而减少对水泥,高强度建材的需求,减少对进口资源的依赖,这是可持续的城镇化的战略,可以拉动经济的同时有效抑制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但需要首先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与核能,其次对高速收费进入改革,这样就以保持在增加内需的同时,出口相对稳定,因为成本可控了,在工业城镇化后,劳动力数量会增加,整个工业成本就可以控制到稳定增长,而不是2-3年工资要涨一倍,这给内外经济的平衡形成巨大的压力。
  
  既然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如何有效利用资源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那么在技术还没有达到可以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情况下,想办法降低增长所需要的进口资源也是一条可行的路。想方设法利用本土的资源,本地的资源来拉动城镇化。将教育与医疗资源优先向城镇倾斜,比如在城镇的工资比在中等城市与大城市的要获得国家更多的补贴。
  
  如果这样进行一次调整,那么中国又可以发展20年以上,推迟经济模式崩溃的时间。
  
  大量发展新能源,核能与清洁能源的目的就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在大规模城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甚至,电动卡车就具有巨大的市场。在城市里可能没有充足的充电桩。但如果按美国式的市镇发展,电动汽车可以迅速普及到各家各户,人们可以开电动车上班。开换电汽车进行长途旅行。
  
  这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市场可以去发掘,但城镇化如何控制污染是一大难题,没有民主监督,可能会导致污染成灾,这是一个重要的难题。在向现代资本主义过度的过程中,没有民权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5 11:35:45 
回复 

  对于目前的全球经济状况,发达国家经济基本稳定在低点,金砖几国及其它一些国家经济还相当不错,通胀有点高,总体来说是在全球化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发展了起来,发达国家陷入相对停滞了一些。但总需求由于几大人口大家的发展而扩展很快,特别是房地产业所带动的对于资源的需求持续导致资源类产品处于高位,需求在强劲的支撑着资源的高价,任何试图在目前阶段做空资源产品的价格在后面都会被验证为一个错误的决策。
  这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方面,这是客观规律无法更改,总量在那里,如果印度,中国,巴西都快速城市化,资源产品没有跌下来的理由,最多是小幅波动。
  
  然后再来看社会资源,由于中国在前期的出口经济中赚取到了大量利润,所以总体的经济资源能量不小,它显然不会轻易就范,它必然会通过最大化榨取社会剩余资源而实现经济发展。出口是否倒退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如果内需依赖地产,则人民币升值只是速度快慢的问题。出口行业因此受压。
  在地产不倒的保障下,社会资源必然优先配置到地产上,导致第三次地产热潮。
  
  几年内出口不倒则中国无忧,因为GOV会最大限度的压榨社会资源以维持经济增长。
  
  如果发生较大的地区冲突,并对中国借口进行贸易保护则局势可能扭转。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5 11:48:49 
回复 

  从需求方面来说,出口在升值压力下会变弱,因此国外需求将会稳中可能有降,那么国内需求就很重要,如果食品通胀持续10%以上的速度进行,那么工业品消费必然减少,为抗通胀,地产需求并不会少,但准备金率的上调会导致房贷较难,因此房价也未必能大涨,如果食品通涨再持续几个月,则基本可以确定国内的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将会继续下滑。
  
  不加息只加存准率就会导致食品通胀的进一步深化,很明显我们看到房租在10-20%的速度上调,食品价格将跟随这个脚步前进。所以这几个月我们可能只会看到食品不断上行,而很难看到下行,趋势一旦形成,加上中间五节囤积,可能导致食品问题深化。
  
  所以消费类工业生产将持续走弱。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7 10:20:01 
回复 

  为何通胀具有很大的惯性?
  通胀不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有刚性需求原因,收入增长与原材料价格上涨,其它生活成本上涨所形成的成本推动因素,也有货币放纵引起的贬值恐慌。通胀不只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只是在过热的经济基础上火上浇油而已,当然这种判断基于一个理性的政府,负责任的政府而言,对于无耻的,通过发钞来削减债务的政体,我们不可能来分析,人至贱则无敌,那是极端的情况。
  
  经济回落后,一般会需求不足,所以政府会来刺激需求,从而带动消费与生产。在消费有所带动后,生产将跟进,并形成良性循环,需求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需求增加--生产再增加---需求再增加, 这样的良性循环带动着经济向前。 但我们知道这种良性上升的死结在于资源的有限性,所以供给在需求过猛时将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原材料涨价,这是自然原材料资源相对于全球的经济增长需求显得不足,所以我们看到油价站在80USD以上,而以前它一般都在20-50USD,这是需求拉动---资源不足而出现的价格上升。同样于房地产,当城市工商业快速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将支出现需求大增----房屋价格大涨的局面,这同样是需求增加导致的自然资源严重不足的表现,它不只是货币增发的结果。主要仍然是需求与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
  
  在资源不足以满足越来越大的需求的时候,这会导致生产原材料,工资,土地价格上涨,而人们为争夺这些资源提高生活的层次与水平,必然会出高价获取,要么赚更多的钱,要么依赖银行信贷,以将来的收入来分月偿还。于是这产生两个问题,生产成本与生活成本的问题。
  
  生产成本是供给成本,是供应方的成本问题, 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能源价格及场地费用上涨,生产成本会日益上涨,这会促使企来提高产品价格来保证合理的利润,这显然会导致消费者生活成本的上升。 比如欧美收入增长乏力,货币贬值,而中国产品价格上涨,人们币升值,显然这会对欧美的生活成本形成压力,他们会转向越南,印尼购买更便宜的东西以降低生活成本。
  
  生活成本是指消费者获取所需商品需要支付的总成本,比如买手机,买电视,汽车,房屋,食品。在这其中,真正的刚需是食品,在货币贬值的年代,真正的刚需是黄金,从长期来说,只有食品与黄金比较靠谱,房子,车子,货币全是浮云。看一下美国就知道,房价在跌,但黄金仍然在高位运行。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7 10:48:27 
回复 

  高房价不过是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所导致的一个资源紧张的结果,如果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将工业分散到小城镇,房价将会是浮云。从长期来看,我仍然认为食品,黄金,其它金属资源,能源材料与高科技是硬通货,其它都是浮云。什么样的经济模式产生什么样的价格扭曲。美国已经将期经济分散到了中小城市,所以房价最高也只能涨一倍。
  
  生产成本与生活成本必然会形成一种消费矛盾, 如果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则消费者有限的收入增长将会被挤占,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将会上升,比如食品价格上涨,衣服价格上涨,房价,租房成本上升,这些都将导致刚需对非刚需的挤出效应。食品显然不能大幅减少,衣服可以不买,穿旧的,房子该买还是要买,这算是一种刚需,租房更刚需,房价的上涨带动按揭支出每月平均支出增加,房租上涨快速,消费者每月的支出相应增加10-20%,这是刚性的需求,所以房租的上涨,或房价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的限度或收入比例,那么非刚需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将会下降,这是资源的有限性的一种反应,自然资源有限,但人的收入也有限,当收入跟不上资源价格的上涨速度,非资源产品的消费与生产将会下滑。这一特点目前正在中国上演。
  
  我们看到房价在高位上上涨,同时房租出现惊人涨幅,同时食品价格涨幅同样惊人,几个月内,猪肉价格涨了80%,这给了未来几个月非常清晰的非刚需消费品的路线图,那就是普通消费品的生产消费将会回落,社会总收入将会下降,并进而带动资源产品价格的总体下滑。这种生活成本上涨导致非刚需品负增长---生产减少---工资下降---消费再减少---生产再减少---资源产品价格回落。这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如果社会负债水平高,还债与收入下降会导致很多坏账产生,出现流动性不足,并导致需求进一步下降。
  
  不过相信,在工业生产下滑较快的情况得以确认后,GOV会放松信贷与存准率,入开流动性来刺激经济,所以本轮的经济调整未必导致很恶劣的后果。当股市,房市,通胀,债务水平同时高胀时,我们可以预言经济必然崩溃,但由于股市,流动性前期收缩不少,所以预测GOV仍然有能力去应付接下来的消费回调。不过它会让经济再回调一些,减小通胀压力,然后再来放开流动性。
  
  但沿着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化这条道路走,总有一天会出现路的尽头。中国的将来,在广大的农村,将经济分散到农村去,提高农村的基础建设与美化,将会让中国的明天更美好。
  
  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一是解决用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包括出口与内需,二是如何优化资源的高效使用。包括自然原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持续的需求,需求导致资源的严重不足,然后产生如何再来高效利用身边的资源以保证经济的发展所需的充分的资源。显然持续的城市化或国际大都市化热潮将在某一时点终结,无论自然资源与土地都无法支持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配套来技持工业小城镇化以此带动乡村经济与建设的发展。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17 10:53:47 
回复 

  回到那个问题上,为何通胀具有很大的惯性?
  
  我想是前期需求与货币的积累导致对资源争夺形成了惯性,比如认为房价会一直涨上去,认为物价会越来越贵,那么有限的资源就会配置到这些会涨的产品上去,主要是刚性需求的产品,比如食品与房产,这应当是通胀惯性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已经开始下滑时,通胀仍然在继续,房价仍然在上涨,而食品价格当然也仍然在前冲,可能中间环节认为还会涨,所以也有所囤积,这形成了市场未必能显示真实的需求状况,而出现通胀的惯性的问题。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23 17:16:51 
回复 

  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的模式,因为我们心存善意,希望国家能走上正确的道路。如果走上岐路,当然咱们就要做好准备了。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24 11:01:47 
回复 

  从政府总体的调控来看,压缩投资需求,然后到现在压缩房地产贷款,GOV正在走向正确的方向,压缩地产贷款后,房地产商将不得不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来保证资金长期的流动性,也就是囤房行为将会停止,有房的都会加快销售,加上前期大量的土地储备所压的资金,可以说,从长期来讲,开发商将面临资金压力,而不得不加快售房。
  加上保障性住房的推进,似乎一切在向良性的方向转化。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30 12:04:14 
回复 

  在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经济发展与赚取资本收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资源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显示出不足,社会要么因为资源价格高企停下发展的脚步,要么为了继续保持经济发展,而扩大债务,信贷与货币规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经济能持续增长下去,通过借钱与印钞来维持经济的有效增长。
  
  但另一个问题就是随着资源有限性与经济快带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价格会越来越高,比如房价,铜价,钢价都会快速上涨,而人们只能扩大债务购买资源类产品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消费者债务与国家债务因此会逐渐出现。比如现在出现的地方赖账问题,如果经济减速下去,还会出现消费者还不起信贷的问题,出现消费者赖账,当政府赖账与消费者赖账同时出现,说明债务与货币扩张式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
  
  每一次经济泡沫或过热都会导致债务增加与货币规模扩大,目的是何持经济增长,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一些手段来试图控制风险,比如美国的CDS等试图将这种分险分散到全球,显然他们是知道债务就是债务,最后难免会破裂,分散到全球显然是最好的方法,比如中国买了几千亿美元的次级债,这些都是中国潜在的损失。不能说这是有预谋,但很明显,如果风险可以全球化,那为何不呢?
  
  中国的债务风险没可能全球化,所以只有苦果自己呑。显然地方政府的债务不能继续快速扩大,必须降速,等经济发展消耗掉这些泡沫部分后再来提速。如果持续的提速下去,我相信中国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收益将无法填补债务增加的成本。
  
  无论是消费者还债还是国家还债都基于实体经济的健康, 当消费者收入增长与税收增长合理增进时,基于消费增长与税收增长速度的债务扩大是没有问题的,但扩张过快则会产生问题。
  
  这过程中,通胀会实际减少消费者的收入,这一个威胁,另一个威胁是国家增加税改,这会增加经济运行的成本,从而形成经济的减速。增加债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过度增加以及过度增加所带来的副作用。

 

作者:沿口 回复日期:2011-06-30 12:05:37 
回复 
  当然就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我们可能还看不到消费者赖账的情况,只有当通胀持续深化,或出口减少的情况下,消费者债务赖账才会出现。   融资平台如果出事,对中国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所以根本不会出事
     融资平台如果出事,首先意味着政府信用破产,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都无法承受的。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如果破产,那么政府就无法再维持运作了,银行也就倒闭了,整个社会都会出现巨大动荡。
    其次,银行会出现严重危机,甚至出现挤兑,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破坏,金融体系一旦出问题,对实体经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10多年前,银行的坏账比例高达20--30%,当时许多专家和精英就预测银行会出事,但是1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银行越做越大,坏账比例越来越低,经营的越来越好。
    中国政府有大量土地,有大量的政府资产,有税收权利,更重要的是有发行货币的权利。
    只要有发行货币的权利,融资平台就不会出事,有这一点就足够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只要有发行货币的权利,他就不会让政府信用破产,如果政府信用破产,这个政府也就垮台了。说融资平台会出事的人是不懂政治的。
    也许有人会说,增加发行货币会造成更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加剧泡沫,但是这只是最坏的结果,也是极限,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是出现这一最坏结果,通货膨胀也要比政府信用破产,银行倒闭好很多倍。中国30年来,不是一直存在通货膨胀吗?30年前一斤猪肉是多少钱?现在是多少钱?在美国,30年前一美元能买多少东西?现在一美元能买多少东西?所以通货膨胀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存在的,只要有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
    我认为,问题是存在的,但是最终任何危机都不会出现,中央政府会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化解危机,政府会发行政府债券,用发行债券的钱还融资贷款,最后转变成政府债券,然后用几十年的时间,缓慢增发货币,慢慢化解。现在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中途,在这个时候,经济增长潜力巨大,社会财富正处于快速膨胀阶段,GDP规模正在爆式增长,10年前,1万亿就是天文数字了,但是一万亿放到现在,根本不算啥,同样道理,现在10万亿,在若干年后也同样是一个小数字。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和政府信用相比,通货膨胀的危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各行各业中,唯一不怕通货膨胀的行业就是银行。只要有息差,银行就会盈利。在历史上,银行股的股价跌到过6--7倍市盈率的水平过吗?即使是前些年1000点的时候,或者是2008年金融危机最恐怖的时候,银行股的市盈率都比现在高,所以,我认为,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市场对此的反应过度了。
    目前银行股之所以价格低迷,原因是很多的,除了基本面和宏观面等不确定因素外,主要是现在的市场资金匮乏,银行的盘子大,不容易炒起来,基金等一些主力机构,这两年一直在投机小盘股,主力的资金不在银行上,没有人炒作银行股,现在的主力资金困在小盘股上出不来,所以主力害怕银行股涨,即使银行有投资价值,他们也要唱空,于是就出现了“6倍市盈率的股票无价值,160倍市盈率的股票被低估”的言论。
    即使不考虑业绩增长的因素,6倍市盈率意味着年收益16%,这个收益,在目前的理财项目上是相当高的,也是惊人的。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有战略眼光的史玉柱才会投入数十亿巨资购买银行股。
    我并不是说银行股会马上涨,我的意思是说银行目前的市盈率水平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也是很值得投资的,我的计划是长期投资,比银行储蓄收益高就可以了。 美元反转后的人民币战略形势,主动权依旧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汇通网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急剧贬值,什么意思?】我昨天上午说了小川同学去蒙古挖美国墙角的事情,话音刚落,美国就受不了了,这个突然的贬值是美国给中国的一个警告,同时也是对于其他准备要和中国搞货币互换国家的警告(看见没有,人民币不是只涨不跌的),但是那是没用的,前面我已经说过,这个是中国的复兴计划之一。
  
  以前说过,美国和投行的赚钱方法是先挑起他们的欲望,借钱给他们,弄出泡沫再做空他们,然后等资产暴跌后收网捡便宜。但是目前有个美国的影子国家出现了,其特点是
  1、一样拥有那些国家渴望的大量美元
  2、什么都能造的巨大世界工厂
  3、一个什么都能吸收的巨大市场
  4、极高的储蓄率作为本币的基础
  
  这样在国际投行收网的时候,中国也会过来分享,这个就让美国非常难受了,想想看,美国为了折腾那些国家用了多少资源,为啥最后要分利益给中国呢?而且更加要命的事情,中国去了拿走利益也就罢了,还要进一步搞货币互换,这样的结果就是在逐步掏空美元的唯一世界货币至尊下面的基础。
  
  美国看到中国到了那些国家做的事情是给他们一点美元度过难关,然后说,你看,中国什么都能造,贵国市场上都是中国造的东西,我国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以容纳贵国商品的出口,如果我们搞货币互换,以后就不用担心美元贬值了,于是美元就被从那个国家的国库中被请出去了O(∩_∩)O
  
  前面说过,为了能够控制全世界,美国先用原子弹逼迫大家银行里面灌满了美元,然后又花费了大量的资源让石油取代煤炭作为世界经济的血脉而存在,再启动了美元的石油本位机制完成了继续控制世界的第二跳。而现在美国突然发现自己的美元地位要被人民币打垮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还记得前些年一直批评的中国出口便宜,内销贵的卖国行为么?一件衬衫,出口到欧洲只要1美元,内销的话卖 好几百人民币,说这个是在用中国的纳税人的钱在补贴全世界。其实中国的复兴之路走的就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的道路(必定是最愚蠢最艰辛的),用低价占领他们的市场,空心化他们的制造业。静静的等待美国的收网,美国一收网,那些国家由于缺乏美元,必定要求助于美国,制造业已经空心化,必定有求于中国。
  
  而中国之所以能够进入那些国家是由于WTO,美国当时允许中国进WTO是为了自己的全球化政策,在那个政策里面美国需要中国扮演的是世界工厂和资源的最低产业链的角色。
  而中国的内心是要掏空美元,美国让中国进入WTO并且默许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扩张,是希望中国像当年日本一样,养肥了,宰掉。
  
  但是中国和日本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具有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个是日本所不具有的,但是美国以为(网上很多人的言论都认为)中国也会像当年的日本一样的结果。
  
  当然美国人的以为是在允许中国入WTO之前以为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中国也入不了WTO,自从美国发现中国在搞货币互换之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最近3年网上的很多人的言论(就是现在的做空中国的言论)很多都是美国主子要他们鼓吹的(例如郎咸平)。但是已经晚了。
  
  
  美国投行的走狗们总喜欢拿日本来说事,说日元升值之后吹出泡沫,然后外资撤走,日本就完蛋了,但是他们对于日本为啥会出问题的实质闭口不谈,这就是对自己有利的多说,不利的少说或者不说。日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像中国那样巨大的市场,于是在积攒了巨大的美元之后,虽然也把自己的货币变成了世界流通币
  
  但是总的来说,日本是用美元来进行对外投资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日本产品对外扩张不过是美元对外扩张的马前卒而已,日本无论如何发展都跳不出美国的手心。而中国由于拥有巨大的市场,具备货币互换的实质条件,于是中国的对外扩张是以人民币为基础的。
  
  最让美国恨的地方在于是美国在前面用美元挖坑,中国在后面用人民币来填这个坑,这样下去,美元的基础就会逐渐千疮百孔了。按照以前美国屡试不爽的方法是,借美元给那些国家,然后找借口挖坑,让他们掉进去,然后让他们出卖自己国家的利益来换取美国用美元填坑。
  
  
  我在08年的时候去过埃及,导游说目前埃及只有4样东西是自己造的,一个是纸莎草纸(法老用的,现在作为旅游商品),一个是蜜枣,一个是棉花,还有一个是什么忘记了,其他全部是中国造的,包括那些酋长穿的白色的长袍,这个长袍在伊斯兰世界自己是造不出来的,都从中国进口,他希望我能帮他在中国买一件。O(∩_∩)O
  
  美国靠原子弹讹诈来了美元的世界地位,中国靠的是向全世界输出衬衫袜子来获得了人民币的世界地位。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你看同样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是从墨西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接过来的,但是那些国家一直都是代工者,从没说能从中间吸收什么技术,
  
  而在最近几年,国内的网上总是有声音嘲笑中国的技术是从国外抄袭来的,谁不想抄袭(微软早年起家就是靠代码抄袭来的),问题是你的人种是否具备智慧的头脑能够吸收他们的技术,显然墨西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都是不行的,嘲笑中国是抄袭的不是走狗就是自己被鬼子洗了脑都不知道人。美国就是一个最大的抄袭别人的国家,一旦抄袭到了,马上跳上道德的制高点要求后来者要注意道德,要按部就班的自己研发,哪里有这种道理?
  
  至于说中国的制造业会被其他国家取代的人也是没有脑子只会跟着投行一起喊,印度是一个有智慧的国家么?从军工就可以看出来了,至于越南更加不可能了,自己的重工业完全是0。
  
  智慧、勤劳的中国走的是最愚蠢、最艰辛的复兴之路,虽然缓慢但是结实厚重,必定会写下人类历史上最伟大辉煌的篇章。
  
  
  美国对此事的恐惧赛过了任何事情,因为让中国的产品在世界上消失是不可能的,现在美国已经开始痛恨那个WTO了,有了WTO,再对中国搞贸易制裁就要颇费周章了,也没法用道德这个制高点来进行打击了,而当时允许中国进入WTO的恰恰是美国自己,前面说过,是美国为了自己生命的延续为中国敞开了大门,希望能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来进行承载。那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当时美国别无选择。从历史看来,世界的那些国家不过是中国历史发展中踩在巨人脚步下面的一块块石头,这些石头包括曾经强大的苏联、即将完蛋的俄罗斯,世界的强盗欧盟。
  
  为啥说中国的复兴之路是最愚蠢最艰辛的呢?因为中国到哪里都是先帮助人家修公路、铁路,盖房子,造医院、电影院、体育场、学校,整个就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一个省来处理的(承担全部责任),然后把商品输出过去,把他们的蜜枣什么的买过来,让他们只需要卖蜜枣就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了,然后再谈协作、勘探资源,至于他们的宗教和文明统统不管。美国是怎么样呢?到了一个地方收买一些人,挑起宗派矛盾,搞骚乱、暴动、政权频繁更替,进一步控制他们,让他们出卖国家的利益。
  
  目前美国是两难,主动权依旧在中国手里,一方面美国看到一个稳定的人民币和不断在进行的货币互换在如同抽丝剥茧般的掏空美元的基础,为了让这件事不能再进行下去,美国必须让美元反转,并且立即解决赖账的问题,让世界重拾对美元的信心,但是这要一来,滚滚美元势必大肆回流,通胀会要了美国的命。
  
  那么美国的做法就只能剩下一条路,就是首先让指数反转,以稳固美元的地位,这个是根本,以减缓中国借弱势美元和各国搞货币互换的速度,然后操纵其他的货币(美元指数是各国货币对美元相对汇率的加成)不要同时向一个方向(暴跌)联动,今天跌这个,但是涨那个,不过总体是下跌的,美元指数总体是上涨的,以延缓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的速度。国内也会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通胀压力,当然美国最拿手的还是自己搞的美元石油本位(和自己搞定的把石油作为世界的主要能源),这样只要操纵一下指数,顺便就能把原油价格打下来,这个对于通胀压力就少了不少了,不过美国也知道,油价下跌后,中国的压力也下来了。
  
  于是美国这个时候除了痛恨WTO外,还要痛恨的就是美元的石油本位了,这个原本用来赖账的工具反而成了自己的束缚,如果美元指数反转还能保持大宗商品的高位那是多么的好啊,什么担心油价太高了会让俄罗斯强大都是借口,现在美国最怕的是中国不断在做的人民币互换,如果能够终止人民币互换,什么都是浮云
  
  总之,美国历次屡试不爽的不断通过让美元扩张、收缩控制世界的戏法,以及WTO的贸易大棒、美元石油本位、大宗商品等道具现在统统不灵了,真的是让美元强也不是,让美元弱也不好,又找不到和中国大肆开打和决战的地方(那么多网上的声音喊中国应该和***国大干一场),现在的美国真的是很难受。
  
  当年世界各个被美国玩得团团转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石油本位)各国领导人天天骂的我靠、我操,
  
  现在说这句话的一定已经换成了美联储、国际投行(含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了。O(∩_∩)O
  鼓吹把外储直接在国内分掉的不是投行的走狗就是被洗脑的人,
  没有派现已经通胀了,派现将更加通胀
  我对于国内通胀的讨论在其他帖子里面有专门的论述
  至于为啥投向铁路等基建项目的原因也早在其他帖子里面有论述
  此外高铁的建设能够起到永久的拉动内需、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的作用,这个在我另外的一个关于地铁的帖子里面有论述
  
  实际上外储一直在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来发给国内的劳动者,这个就是投行的走狗们除了抨击中国一直的买那些窝囊废国家的债券但是不分钱给国民之外的另外一个地方
  
  就是中国经常给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巨额的低息贷款,不久之后又免除这些债务,然后再借给他们
  
  这些低息贷款其实的流向是:比如给赞比亚,那么赞比亚会用这个贷款和中国签订修铁路的合同,于是这笔钱又回到中国劳工的手里(外汇哦)这样促进了中国的就业了
  
  那么为啥不直接发给劳工呢?直接在国内发低保的话,一方面工人吃饱了没事做,拿了钱,无所事事会有很多治安问题出现,
  
  听明白我的意思了么?
  
  国际投行是非常险恶的
  他们是借给他们,但是一定要让他们还,还不起就让那些国家出卖他们的利益
  
  于是中国这种做法就遭到投行的憎恨了  中美博弈,中国有什么撒手锏???    未来十年之内,中美博弈将会显性化是大势所趋,世人皆知,而且一定会分出胜败,那么,中国在中美博弈中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呢?以及中国都有哪些制约和对付美国的杀手锏呢?
中国的有利因素:
1:中国的国家力量异常强大。中国政府是一党执政,政策效率相当的高,大家也看到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中国政府的强力执行力,以及美国卡特列娜飓风的救援,还有日本3.11大地震日本政府的表现,以及日本核泄漏事故的表现,就知道,一党执政,中央集权的中国的执行力和效率是多么的惊人。中国的目前的政治制度虽然有时遭到批评,但是能随时倾全国之力做一件事的国家力量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是望尘莫及的。
2:中国有着世界第一的巨额外汇储备。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提出反对,认为中国的以贱卖资源和压低工资的方式获得的巨额外汇储备,是许多误解问题的根源,比如对外贸易不平衡,比如强制结汇导致国内人民币泛滥,比如美元贬值损失巨大,等等,但是,我认为,虽然获得外汇储备的方式代价巨大,但是这是中国几十年来获得的巨大可用于国际交换买回资源的财富,而不是祸水。这么巨量的外汇储备的巨大震慑作用,是国际做空中国的以美国为首的投机资本十分忌惮的,再加上中国似乎比2008年以前聪明了许多,做空资本现在除了在控制的世界舆论面前喊空中国,并不敢大举贸然进攻。
    3: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和两房债。看到这个,估计许多人就笑了,买美国国债不就是中国给美国白白送钱吗?特别是两房债,几乎已沦为白条,估计永远拿不回来了吧?但是,我反而认为,恰恰是因为中国大量持有代表美国核心价值的美国国债和两房债,美国才有耐着性子跟中国玩长期博弈的耐心,而且现在特别的小心翼翼,中国公开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接近10%,足以影响美国金融稳定,这是公开的博弈,我估计,以中国的做事风格,中国政府以海外机构代持的美国国债数量一定在几千亿美元计,这是可以随时打出的暗器,威力巨大;另外,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因为美元贬值导致的损失在大国博弈中完全可以或略不计。还有,我在我的博文中曾经提到过,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同样是威力巨大的武器,坚决不可以抛空,其实中国曾经失去了高位抛出两房债的时机,但是这恰恰成了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让中国割肉退出,好适时启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也解除一个中美博弈的掣肘。各位还记得去年,一些傻逼经济学家,鼓动政府和机构低位抛售两房债吗?最后中国仅仅有个别机构抛售少量两房债而已。
    4:美国和欧洲的博弈愈演愈烈,欧洲明显落于下风,中国与欧洲的联合对美国是个坏消息。中国和欧元区贸易额与美国相差无几,欧洲崩溃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但是中国一定要记住,欧洲也是一条“农夫的蛇”,缓过来还是会咬人的,还记得2008年欧洲对中国做的那些龌龊事吗?所以,对中国而言,欧洲必救,但是前期需要浅尝辄止,救市态度积极,救市资源尽可能的少,要让欧洲和美国的殊死博弈中快要力尽时,全力合作,既可以消耗欧美两者的力量,又可以得到最大的好处(一次大战中,美国就是这么做的;在在春秋战国时期,围魏救赵的故事就有这麽一出)。
    中国不利因素:
    1:国内人民币泛滥,通货膨胀严重
    2:国内房地产价格连年暴涨,房价高位运行,房地产与中国调控博弈激烈,一旦房价破位大跌,中国经济有硬着陆之忧。
    3:政府连年投资居高不下,地方债务持续高涨,目前已有十几万亿之巨,地方投资许多过于超前,效率低下,可能会陆续有违约地方债,地方债风险出现之日,就是银行和国家财政买单之时
    4:国内民众对政府批评声音日趋激烈,情绪不太稳定,加之地方官员出于利益考量巧取豪夺,随时会酿成一场小型的政治危机。
    5: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进口激增,人们对肉食的兴趣将加大政府对农场品供应的压力,农产品面临巨大的上涨压力
    6:中国军事薄弱,尚不足以应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地区冲突风险
    7:国内消费薄弱,应对大规模衰退能力不足(社保,医保,收入较低)
    先写到这里,中国现在状况复杂,各种因素混杂,但是我认为中美博弈将长期化和复杂化,但是可以认定,打败中国的只能是中国自己,美国是个借力打力的高手,是纸老虎,未来十年中美博弈虽然会日趋激烈,但是美国不会和中国在政治军事上面对面开战,中国应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敢于和善于应对,勇往直前。
    当中国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和两房债,频频发表做空美国言论,当美国敢于把军舰开到中国近海,威慑中国时,中美将正式翻脸,进入你死我活。
作者:昭名 回复日期:2011-07-01 00:11:03 
回复 
要通胀还是要经济增长(2008-02-28 15:53:15)转载标签: 缠中说禅财经 分类: 时政经济(缠中说禅经济学)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不能让中国经济陷入真正的大调整中。现在的经济无非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要通胀还是要经济增长。
  
  关于这两个选项,无非有四种完全分类:高通胀高增长、高通胀低增长、低通胀高增长、低通胀低增长。前面,我们一直在低通胀高增长的阳光下幸福着,但这种状态不可能永远存在,也就是说,其余三个选项也有可能成为现实的走势。
  
  那么,我们最怕的是什么?就是高通胀低增长,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中国整个社会结构都将面临强大的压力。而低通胀低增长,一般也不会在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出现,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高通胀高增长。
  
  也就是说,万一低通胀高增长的幸福不能延续,那么我们宁愿选择高通胀高增长,也绝对不能陷入高通胀低增长的死局。换言之,保持高增长,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只有在保持高增长的基础上调控通胀,才是正确的。
  
  而那种企图牺牲经济增长压制通胀的做法,不但不现实,而且很有可能让中国经济陷入高通胀低增长的死局,一旦经济决策失误,将出现以年为计量的巨大调整,中国的复兴大业也将受到沉重打击。
  
  现在中国的通胀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现有经济结构不完整不合理所造成的,而这刚好给国外敌对势力与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看看现在所有资源类甚至农业类资产的大幅度被炒作,就知道,所有都刚好是中国经济的软肋,而这又能怪谁呢?一个大国,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农产品都要大面积依赖进口,别人不搞你投机你有可能吗?
  
  去年,当市场狂热讨论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时,本ID就明确指出,这玩意根本不存在,只是中国经济、资本市场现有结构不完善所造成的假象。完善基本结构才是本,而不是像央行对于风车玩那种幼稚游戏。事实证明,央行大战流动性过剩风车,最终就是一个闹剧,现在,利率已经比美国还高了,就看这闹剧如何收场了。
  
  中国经济的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结构性问题,很多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从此下手,否则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大耍花枪,除了闹剧还是闹剧。
  
  而这种闹剧,我们还经历得少吗?
  
  一句话,只有经济结构理顺了,经济增长保持了,才可能真正解决通胀压力,这才是治本之路。否则,通胀将如去年的流动性过剩一般,大战通胀最终还是风车闹剧,最终的结果将不是任何人能负责的。  胡锦涛:主动正视社会变革带来的矛盾2011年07月01日 11:47  来源:中国网
  
  胡锦涛表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作者:昭名 回复日期:2011-07-02 17:30:05 
回复 
  7月1号的废话(2)(2011-07-02 13:11:20)转载标签: 杂谈 井底望天
  这两天的另一条大新闻,就是法国社会党的未来总统竞选人,原国际货币基金会的总裁老卡,看来可以洗白了。
  估计大多数的人,当初都对这个案子,怀有疑虑。
  老卡最危险的时候,其实是他不愿意辞职。于是美国当局把他放在“自杀”看护,开始造他可能会自杀的舆论,以达到让他被自杀的结果。
  这一下,老卡服软了,乖乖辞职,才有机会给保释出来。虽然还被不知真相的纽约小市民们吐口水。
  当时的情形是非常大诡异,一方面开始有不少海外舆论,包括中国的某些屁股一直有问题的舆论,想让中国人出头,就是让朱民出来继任。
  不是说欧洲人就应该天经地义地站着IMF这个茅坑,但是德国人的看法比较中肯,那就是希望还是这一任让欧洲人干下去,让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处理,不受到不必要的程序干扰。然后下一任的时候,就可以让中国代表新兴经济体的国家出头了。
  因为考虑到煽风点火希望中国出头,来损害欧盟利益的人,抱的也许是一桃三士的心态,于是俺当时赶紧提出建议,希望中国可以支持法国的女财长出头,然后提高中国人在IMF的地位,作为一个交换条件。
  有趣的是,美国在人选上一直不表态,而且还有墨西哥的候选人出来竞争,这个未免就太明显了一点。如果没有美国人在私下保证支持,墨西哥人肯定不会出来淌混水。
  最后就是中国、巴西、俄罗斯等,都支持了法国人,而美国到了最后一刻,见大势已去,最终也改变主意支持法国人。
  不知这样的一个败绩,美国财长盖特纳,会不会挂冠而去,承担责任?
  大家知道,美国上个季度的经济非常糟糕,只有1.8%的增长率,如果减掉企业补仓的因素,只有0.6%。分摊全年下来0.15%。
  其实我早就预测过美国在2011年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日子会很难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头去看为啥推出这个结论),这个时候的QE2,算是保住的股市,但是其实最想保住的房市,却没有多大效果。
  从第三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开始走入换届选举经济(正如中国领导层换届的时候,也是有某种经济特色)。如果美国经济在关键时刻低迷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实现某些利益集团希望看到的换届结果。
  如果美国的企业集团,坚持认为奥巴马是敌视企业界的话,那么看紧钱包,不要生产上扩大规模(人家可以制造悲观预测嘛,专家,或者说砖家,就是干这个的),保持失业率高企,那么就很有可能把共和党的人选推上去。
  共和党现在是罗莫尼领先,但是不排除德州州长派里这匹黑马,毕竟美国大部分的就业增长,都是他在德州搞出来的。
  这个时候奥巴马的反制手段,就是希望能够靠联邦政府的大幅度开支,用基建工程,尽可能地把就业率短期内提上去,到时候选举连任成功了,再想办法处理残局。
  而共和党在美国国债封顶问题上的阻击,就是让你税不能加上来,钱又借不到,还要砍联邦支出,然后美其名曰,政府投资,不如私人投资,然后这些私人就是老子不乐意,不投,看你咋办?
  这个争斗,在2012年大选出结果之前,不会消失。因此这一段的美国经济走势,会非常不乐观。
  上次说到中国各地方政府的债务,其实很久以前,温家宝总理接受美国CNN访谈的时候,透露过,是1.5万亿美元,这个在我的博客里面以前也提过。
  这个数量,还是可以消化。当然如果能够把其规模的增长控制住,而且要是这些债务的到期安排不好,集中在这几年到期的话,中央通过几大银行系统,控制住人家借新债来还旧债的路子的话,那么倒是可以好好玩一下推恩令了。
  毕竟现在的某些地方政府的行为,确实太过分了,值得好好的收拾一下。
  当然这个前提是建立在中央政府,尤其是要新上任的班子,必须有这样的共识。或者说就是执政党里面,要有这样的共识。当然,如果执政党里面没有这样的共识,那会出现什么结果,就懒得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