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动态图 你懂的:儿童用药安全事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6:32:43
近年来医师、药师和相关部门都做了很大努力,在儿童合理用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儿童用药中仍存在着很多盲点和误区,严重影响儿童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儿童用药中,滥用、错用的药品类别主要有:
   1、抗生素
    小儿易患感染性疾病,是抗生素使用的主要群体(全身抗感染占50%)。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应当有的放矢,应根据小儿年龄、病种、病情和具体情况慎重选用。可是抗生素滥用现状最为严重:如感冒、发烧、咳嗽、腹泻、外伤、甚至皮炎等都开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应用十分普遍,药店不用处方可以买到,家中也常备多种抗生素。2006年对158家三甲医院调查:抗生素使用率72.23%;围手术期一类切口预防用药达97%;输液比国外多3倍。其实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青霉素t1/2仅26 min,最低抑菌浓度1~60 U/mL,肌注80万U,Cmax为60 U/mL,4 h后<1 U/mL,所以术前预防感染非但无效,反而会增加耐药菌株。2008年国家ADR监测中心收到报表602 154份,不良反应前10种化学药品中有9种是抗生素(左氧氟沙星连续5年居首位)。须知常用抗生素可产生严重耳毒性、肾毒性、肝毒性、菌群失调、二重感染、过敏反应、免疫干扰作用等,如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我国聋哑儿童中,抗生素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患儿已逾百万,每年仍以3万人的速度增长。
    2、 感冒药
    近来英国药物安全管理局公布,有69种常用非处方类儿童感冒药和咳嗽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带来各种副作用甚至致命危险,已出现100多个严重ADR病例,至少5名2岁以下儿童因过量服用此类药物而死亡。该消息立刻引发感冒药信任风波。要正确看待该事件:首先上述药物中确含有可以收缩鼻腔粘膜血管的伪麻黄碱、麻黄素,属于抗组胺剂的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抑制咳嗽的右美沙芬、福尔可定,以及用于除痰的愈创甘油醚等15种成分,对儿童存在风险;第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于2004年、2005年公布,有1 519名2岁以下儿童服感冒药后出现惊厥、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因此FDA建议6岁以下儿童谨慎使用(2007),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止咳和抗感冒药物(2008);第三,这些药物上市前只做了成人临床试验,都没有对儿童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因此事件凸显了儿童药品危机;第四,目前儿童感冒药应用是过度的。感冒可以自愈,市场上品牌感冒药(如新康泰克等)都只是缓解症状。国外医生是不轻易给病人开感冒药的,休息多喝水就是治疗。当然若症状较严重,应该及时吃药预防继发的气管炎或肺炎,选择一种短期服用(3~5 d)即可。中药需要辩证施治,风寒感冒可选感冒冲剂、藿香正气软胶囊等;风热感冒则应选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
    3 、激素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按来源可分为两类:天然的如氢化可的松,人工合成的如泼尼松。按作用时效又可分为三类:短效如氢化可的松,中效如泼尼松,长效如地塞米松。药理作用是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可用于150种以上的原发性疾病,如是肾病和重症肌无力等病的首选药,合理用药确有益处,应晨起顿服,对症适量。但有些基层医院激素滥用严重,用抗生素保驾超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加输液(三素一汤)一起用。岂不知激素不良反应很多,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下降等,还可致代谢紊乱,诱发多种感染性疾病等。滥用激素是股骨头坏死的头号杀手已被国际公认,发生率由1993年的59%上升到2000年的65%。
    4、 维生素类
    面对日益增多的保健品诱惑,加上广告的夸大宣传,中国六合一式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往往营养过剩,维生素增补过量引起的ADR值得重视。维生素A过量可致毛发枯干、皮疹、瘙痒、厌食、骨痛、头痛、呕吐等;维生素D过量可引起低热、呕吐、腹泻、厌食、软组织异位骨化、蛋白尿、肾脏损害等症;维生素C过量可引起腹痛、腹泻等症。还要警惕与其他药物合用会减低疗效的相互作用,如维生素A与激素(两药作用拮抗)、维生素B6与左旋多巴(使多巴胺进入脑内量减少67%)、维生素C与维生素B2(还原性与氧化性)、维生素C与氨苄西林钠、维生素C与碳酸氢钠、维生素C与庆大霉素、维生素E与钙离子、维生素E与三价铁等。一味追求“补药”是滥用药物,如盲目服用“人参蜂王浆”导致内分泌紊乱而引起性早熟。
    5 中药类
    临床上90%以上的家长认为中药无副作用,比西药安全,要求医生开中药或者中西药结合药方,这是个很大的认知误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是药,怎么会包治百病而无毒呢!互联网调查1165种不良反应中,中药占39.48%(460种)。中药同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如比利时发现马兜铃酸肾病;日本发现小柴胡汤致间质性肺炎;美国发现麻黄及麻黄碱制剂引起中风、失眠、肝炎等多系统ADR;过敏性紫癜服用土三七煎剂可致药物性肝肾损害等。更值得警惕的是假药(中药掺西药)行为!我们对临床上服用疑掺有西药的“纯中药”癫痫患儿45例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发现全部含有西药(1~5种),有的已达中毒浓度。假药是所有假货中最恶劣的行径,可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6、注射剂
    很多人认为打针比吃药见效快,门诊病人的输液竟有半数是病人主动要求的。抗生素输液、中药静脉注射、IVIG等都在逐年增加。抗生素输液中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类制剂如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舒巴坦、头孢哌酮等占国产制剂60%份额,头孢曲松粉针剂在核心医院用药金额排名高居榜首多年,2002年让位左氧氟沙星。北京几家大医院的注射剂使用率占15%,农村有些地方竟达75%,而发达国家注射剂使用率只占4%。应该重视和纠正这一用药误区,其实滥用注射剂可增加肝炎、艾滋病传播风险,其中的微粒可造成血管栓塞和静脉炎等。WHO已将注射液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