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我们动态图:战争与和平的分析研究 - 辛一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4:50:29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是国际关系,而国际关系的状况如何,主要看和平与战争的状况。因此研究战争与和平,分析和平达成的路径就成为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

  和平与战争是人类历史中的两种状态,它们相互交替构成了历史。和平时期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大事可以记录,因此和平时期的历史事件记录很少。而战争事件则在历史记录中留下了大量的记载。这是因为战争具有可怕的摧毁力,它可以让国家覆灭民族消亡,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战争事件成为了各国历史学家记录的重点,人们希望总结战争中的各种经验教训,以告诫后人。也希望详细记录,以便于后人借鉴寻找避免战争路径。因此,人们比较容易的从历史记录中得出“历史大多是战争”这样错误的结论,甚至有人还总结说“历史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战争”。而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如果仔细考察全世界的历史就可以知道,虽然历史多记载战争,但战争发生的时间在历史发展的总时段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人类大部分的历史时间是处于和平状态的。考察和平或战争要以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来统计,而不能用以偏概全的总体机械统计来说明各个局部。这是学习考察历史时必须注意到得一个要点。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的专门论着。战争与和平这个话题格劳秀斯也有专门的书论述。但这一章我们所讲述的战争与和平出发点与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有很大的不同。格劳秀斯着重于法律的阐述和引用。而美国人理查德。塔克的《战争与和平的权利》与格劳秀斯的论述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他的论着多出了论述“先发制人”的合理性阐述,纯粹是为美国政府服务。

  国际关系研究的是国家间的关系,而国家间的关系不外乎战争与和平两种状态。因此仔细的分析战争可以帮助我们寻找避免战争的路径,并确立正确的和平理念。而国家关系多数为了利益和安全而结盟,为了争夺利益而战争。因此战争成为国际关系中最为主要的研究课题。和平是国际关系和谐的具体表现,也是最为经济的人类相处模式(这一点需要详细讲解才能认识)。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的两种状态,因此战争与和平必定成为研究国家间关系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关注点。两者是如何相互转化的,我将在下面章节试着将其讲清楚。

  和平理念是中国式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中国人天生就热爱和平,因此拥有牢固的和平理念。和平模式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它是最经济的相处模式。没有长期的历史经验积淀和多次苦痛的经历,难以拥有这样的思想认识。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现在还停留在战争研究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是怎么“先发制人”保持优势,怎么获得正当的战争理由。而对于和平的研究则相当的肤浅,只停留在十八世纪康德《永久和平论》的认识水平上。而康德对于实现永久和平的前提条件是世界政府和民主化国家的普遍存在。这样的条件在短时期内,是难以达成的。因此《永久和评论》在西方人看来只是不切实际的构思,是乌托邦。他们很少认真去考虑怎么才能真正的实现和平。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侧重研究的是战争,它们的基本观点是战争无法避免,因为人是贪婪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国际社会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执法者,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弱肉强食、恃强凌弱是常态,战争因此难以避免。本章的主要任务是仔细的分析战争,总结历史经验,指出战争是一种损耗性的行为,对于战争的对立方都是无益的。即使是那些战争胜利者一时得利,但也会在长期相持中造成巨大的损耗。进而指出:和平的相处模式是最经济的相处模式。和平模式可以让大家都得利。

  第一节.战争

  一.战争定义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历史书籍喜欢记录战争,因此人们就常常错误的以为历史是战争的历史。甚至有人将统计过的人类战争例子来进行说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5000余次,平均每年2.6次。从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共发生战争366次,平均每年1.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50年里,世界爆发了500余起局部战争,至少有1000万人死于兵火,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平均要过520天才有一个太平日子。”(统计数据出自罗伯特。吉尔平)这是以偏概全的统计,是明显的误导,让大家认为战争不可避免。如果数据应用于单一民族或国家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这就象有人用交通事故每天要导致多少人死亡来否定现代的交通工具一样,那是不现实的。人类历史的记录有点象个人的写日记。心情好、快乐的时候,忘乎所以,忘了写日记。而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知向谁诉说,只能写日记来排遣忧伤。生活就是这样,幸福是一样的,而不幸则各有不同。幸福时人们不会去寻找为什么幸福的原因,而不幸发生时人们就要经常的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不幸的发生。因此日记中忧伤痛苦的记录肯定比幸福快乐多。因此人类历史记载战争多于记载和平,就是为了总结和记录经验教训。有点类似于个人写日记。

  克劳塞维茨在他的《战争论》中就是这样定义战争的:“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如果我们想要把构成战争的无数个搏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那么最好想象一下两个人搏斗的情况。每一方都力图用体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他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对方,使对方不能再作任何抵抗。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扩大了的搏斗”这样的形容战争,忽视了战争的长期性和多次性,容易令人轻视战争所引发的伤害。“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则不全面,因为战争的形式有经济战争、无形战争(谍战)、信息战争、……等等不同的形式,有些战争并不一定就采用暴力或武力。而且战争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使敌人屈服,更多的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

  战争的词典定义为:“民族(族群)之间所进行的武装冲突”(Arley Gray着:朗文美式英语字典)、或“国家、种族或民族之间所进行的武装冲突”,并且这样的武装冲突以“经常性地战斗、长时期的敌意”为特征(Wahrig着:德语字典)。辞海的定义为:“战争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在法律专业“面向21世纪教材”之《国际法》教科书中,“战争是指存在战争状态(例如:经常性地战斗、长时期的敌意)的武装冲突”。而战争的群体有时并不一定就是民族或国家,而是一些利益群体,而且词典的定义也忽视了战争的长期性和多次性,对战争的定义好像也不大完备。

  这里试着给战争下一个定义:“战争是对一种敌对状态的描述,它包含着敌对双方或多方为了获取利益或达到目的所采取的一切方法和手段,主要表现为武力争斗。它具有时间长、对抗事例多的特点。”

  二.战争原因

  根据唯物论的观点挑起战争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物质利益。如果细说,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争夺地盘和发展空间,也就是获取生存空间。这种情况在古代十分常见。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这个部族或国家势必要向外扩展势力范围,最终就和他的邻国产生矛盾。

  2、由于之前生活的区域已不再适合生存和发展,这个国家或部族就要向其他地方迁徙,这也是挑起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游牧民族如突然遭受天灾,遇到生存问题,为了维持生存必然对外进行掠夺。

  3、争夺土地、人口或劳动力、矿物资源,争夺财富,这跟第一个原因是不一样的。

  4、争夺殖民地,二战前的多次国际战争就是为了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

  5、转嫁危机。资本主义阶段常常发生的事例。马列着作多有论述。

  6、政治上的分歧或矛盾。二战后的冷战,以及由冷战思维引发了多起战争和多起的武装冲突。

  7、宗教信仰或民族关系的矛盾。如伊拉克与伊朗战争、巴以冲突等。

  8、错误思想引导。如二战时日本的军国主义、德国的法西斯。

  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关于战争的原因则又有不同。格劳秀斯在他的《战争与和平法》中就专门列举了众多的事例来举证战争的合法性,其中“如果战争的目的的为了确保我们的生命和身体的完整,以及获得或者拥有哪些对对生活来说是必要的和有用的东西的话,那么与那些自然法原则是相一致的。”(上海人民出版社版,P50)就是说他们西方人认为只要是获取维持生活和生命有用物品,或者是为了保证自己生命安全所发动的战争就是合法的。因此为了自己安全或为了获得生存物品就成为了西方人的合法战争原因。他们根本不管别的民族的生存权利,也不管别的民族为维系生存对物品的需要。透露出的是一副“弱肉强食”的强盗嘴脸。从这点上看,西方的理论家出发点是自私的,他们从欧洲白人的利益出发来阐述战争。(因为那时的西方人属于技术先进的集团,不需考察战争原因,只需寻找战争的“正当”理由)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始者,摩根索和罗伯特。基欧汉就连连引用修昔底德所着的《伯罗奔尼撒战史》中的事例和话语来证明国家的主要目的是追求“权力”。《战史》中的段落:“我认为这场战争发生的真正原因,几乎被表面现象所遮盖了。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引起拉栖代梦人的恐惧,从而使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了。”经常被引用说明权力的重要。为了获得权力,可以采取一切手段。这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推断。因此恐惧,害怕自己被超越或损害,就当然的可以成为发动战争的理由。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关于战争的原因论述,也相应的给出了一些启示,战争的原因可以是那些早就存在的思维和观念,它们对战争的影响要比可观察到的实际战争触发事件更大。

  而另一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佼佼者,肯尼斯华尔兹则有专门的研究战争的专着《人国家与战争》。他认为“寻找战争根源的问题人们可以从政治哲学中找到答案。这些答案三个标题分类:涉及人的;涉及国家内部结构的;涉及国家体系的。”(P11)他虽然洋洋洒洒写了十几万字的专着,试图解释战争的成因,但最后还是没有具体的结论出来,也没有告诉人们具体怎么样防范和消减战争。

  分析战争的原因要依照中国式的方法论“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战争是对立双方或多方的缠斗和纠纷,可是在发生矛盾之前必定先有动手者。先动手者的行为是受到他们的固有观念支配的。因此先动手者的观念应该就是战争的初始原因。人类从氏族公社式的原始社会发展而来,在初始的人类发展阶段,个人或群体的战斗技能往往决定着人类的生存水平的高低,而且原始时代人际关系的纠纷大都靠武力决斗来解决。因此善武精神在各民族初期发展中备受推崇。发展演化至今,“武力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就成为了一种人类普遍固有的观念。依赖武力解决矛盾的观念的强弱,要看各民族的文明进化程度。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发生纠纷时就不会首先想到要依靠武力解决。而是考虑依靠法律解决或者是协商解决。大家看到,古代解决纠纷的模式大都是“快意恩仇”的武力决斗(近一百多年前,西方还时兴用决斗来解决个人的恩怨,美国总统汉密尔顿就是死于决斗)。而现在的文明社会则不允许私人实行个人的武力报复。即使个人有理了,或亲人被杀,也不允许个人实施报复杀人。这就是人类对于武力解决纠纷效用在认识上的进步。武力解决纠纷只是原始的方法,是不文明的。其结果是冤冤相报无了时,这不用多说,当今生活在文明社会的人应该容易理解。而且文明社会还规定对于那些使用私刑或者是私自报复行为的人要进行惩罚,不管他的行为有多么的正义。这就是战争的原因之一:武力解决纠纷的传统和因此产生的固有相信武力的观念。

  提前发动战争者,必定是认为自己在第一时间的战争里可以抢占先机,获得优势。可是战争的发动者的判断,往往不够全面,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错误的判断自己可以获得战争胜利并获得战争利益是引发战争发生的第二个主要原因。因此所有嗜好战争的民族无一长寿。如斯巴达、马其顿、亚述、匈奴、突厥人、蒙古人、……战争发动者往往只看到短期的利益和获胜理由,而没有看到战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判断错误常常发生。战争发动者本来认为动武可以摧毁或击垮敌对方,并使敌对方屈服。而最后却没有出现他们所预料的结果。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人以为偷袭珍珠港可以击垮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势力,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石油运输。结果偷袭是成功了,但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却很快的生产出更多的军舰来,并由此而组成更加强大的海军来抗击对抗日本。由于日本偷袭在先,使得美国人民同仇敌忾,对日本的打击是毫不留情,结果美国这个被偷袭者反而成为了消灭日本军队的主力,并成为了日本的征服者。希特勒也是认为苏联是他统治欧洲的障碍,他希望通过“行之有效”的闪电战术来击垮苏联,征服苏联。结果苏联成为了希特勒法西斯的掘墓者。希腊和波斯的战争虽然是希腊联盟胜利了,但希腊却因为迷信军事实力一直保持扩张状态,导致各联盟国为逃避沉重的赋税和贡金而脱离提洛同盟,因此而导致雅典的衰败。罗马是因为决定实施毁灭迦太基之后而衰亡的。美国也是因为迷信军事实力而拼命扩张而导致衰落的(甚至连巨大的“铸币税”也难以弥补巨大的军事开支窟窿)。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也是起于战胜衰落于多战,英国、荷兰、德国、日本等无不如此,都因为战争得利而致力于发展军事力量结果是受战争拖累而衰落。

  用一个最好的例子来说明战争的危害性。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刘向《新序杂事》) (现代文注释:魏文侯问李克:“吴国为什么灭亡?”李克说:“因为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得胜是国家的幸事,为什么竟会因此而亡国呢?”李克说:“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以骄傲的君主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中国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白,屡战屡胜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常胜的吴国就是因为经常打胜仗而灭国的。

  中国的观念:“圣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万物归之,不得已而受之。其治天下,非为之也,因万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取而为之,则不可得也。”(《道藏十三册,P377》)。这就是为什么乾隆时期,有华侨取得加里曼丹岛统治权,想归并到大清国,乾隆不同意的原因。看看,这与西方的殖民观念有多么大的差异。

  西方的学者也注意到战争长期性的问题,并提出决定战争胜负得关键是:“战争是否就具有正义性”。但还是认识不到战争的巨大危害性。近代西方国家在进行了航海革命和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大大的领先世界各地。西方国家为了他们的殖民征服炮制了很多的战争借口:让野蛮人学习文明,进行文明传播;教化野蛮人,让野蛮人成为基督徒;向世界传播西方人认为先进的科技和社会制度;先发制人,防止国家遭受危害;……等等。而照现代的人道主义观点来看,而这些列举的很多为战争辩护的幌子和观点都很荒唐,根本站不住脚。

  诚然,历史上很多的战争劫掠者都有成功的经验。但是从整个的人类生存状态来看,劫掠者应该遭受惩罚和谴责。这道理就像文明社会里为了维持正常的秩序必须谴责和惩罚劫掠者和偷窃者一样。如果对以前的劫掠者的行为不加以鞭笞讨伐,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弱肉强食”的混乱状态。人类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持,应该是自我创造利益,而不是向外掠夺利益。

  再仔细考察,大多数的劫掠者都很不幸。匈奴善于劫掠而称雄于汉朝和欧洲,但这只是一时得逞。人们在受到伤害和骚扰后,就会加强防备力量,那是匈奴人就再难以轻易得手。而长期劫掠所形成的外向性生存远侧则难以改变。一旦外部抵抗强烈,劫掠成本增加,则原来的劫掠方式难以持续。因此匈奴慢慢在历史中消亡。再拿我们最相近的例子作说明。小偷和抢劫者都是因为可轻易获得财务而采取走这样的“捷径”获取财物。而遭偷盗或遭劫掠者大都无防备。这就让小偷和劫掠者认为发财容易。而一旦人们有所防范或者遭偷盗和遭劫掠者更加的强大,那么偷盗者和劫掠者就只有覆灭的命运。正所谓“邪不胜正”。错误的总结劫掠经验,然后传授给自己的后代,受苦当然就是这些国家和人民。“好战者必亡”是历史的总结。“坚强者亡,柔弱者生。勇于敢则死,勇于不敢则生”。

  所以“中国式”国际关系理论不赞成西方现实主义理论标榜“权力”的观点。人应该是文明的,不管什么种族和肤色,都应该拥有和平发展和生存的机会和空间。而随意以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而进攻别的国家则是非正义的。“先发制人”应该受谴责。谁也没有权利向别的人先发动袭击。这有如文明社会不允许私人动武一样。

  三.战争观念

  前面章节已论述过:“观念是人们生活中对待事物的态度”。战争观念也就是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战争观念的深化就是战争理论。观念指引人们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西方人崇尚武力,勇敢就一直是西方人的一个主要的道德标准,而中国人的道德标准主要是慈悲的仁爱之心。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生”。

  西方文化源流是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希腊地处地中海,属于海洋文化圈。海洋文化因为航海时会遭遇不测的天气,随时会遭受不测。与恶劣天气搏斗则需要无上的勇气,因此希腊文化是排斥恐惧感,提倡勇敢精神的。而希腊的城邦化则大大加强了争勇斗狠特性。因为城邦化将个人的利益与群体的城邦直接挂钩,为了本城邦的利益去掠夺别的城邦在古希腊是光荣的事。但是希腊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也认识到无休止的战争和相互掠夺,并不能给自己的群体和民族带来长期的好处。因此古希腊的战争观念就已经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区分。西方的另一个文化源流是罗马文化,而罗马帝国是靠武力征服成就的。因此西方人继承扩吗饿文化观念非常崇尚武力征服,也就是说非常喜欢战斗、战争。这些体现在生活中的表现是:罗马的主要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可以亲身与处身奴隶地位的角斗士进行武力角斗。只是罗马人也认识到永无休止的战争不利于社会发展,因此他们也有战争是否正义之分。下面仔细讲解西方的战争观与中国的战争观念有什么不同。

  仔细考察西方人关于战争的观点我们发现西方人战争观纠结于战争是否“正义”。在正义战争观产生之前,西方的武力战争观以斯巴达人为典型。斯巴达族群得益于殖民地征服,因此斯巴达人非常注意本族群的战斗技巧的培训。从婴儿出生时,斯巴达人就开始进行筛选,那些残疾的有缺陷的婴儿会被毫不犹豫的丢弃。为了让婴儿强健,斯巴达人甚至要求作为母亲的斯巴达女人必须进行专门的体育锻炼,以让母体强健,好让婴儿更加的健康。而那些斯巴达人从小就进行军事技巧的学习,十二岁就组成少年军,到六十岁时才退休。而退休后的斯巴达人还必须保持身体强健和技能熟练,因为他们还是后备军,在族群需要时还要进行战斗。斯巴达人是历史上最早的职业军人。他们的战斗能力超乎寻常,最明显的例子是温泉关战役,300斯巴达军人和700底比斯人组成的殿后,居然可以阻挡成百倍的波斯军队。斯巴达人是最早认为武力代表一切的,他们的宗旨就是让本族人拥有强健的身体和熟练的战斗技能,一次征服和奴役别的国家和民族。但是斯巴达还是难以长保,他们在公元前404年打败雅典的提洛同盟后就很路爱的臣服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并且于公元前192年辈该亚该吞并,从此消失。

  而罗马共和国得益于其政治制度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古罗马共和国的基本政治体系,也是被后人认为古代最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这种结合了君主、议会、共和三种政体基本特点的体制为其称霸一方提供了保障。

  还有,罗马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于对军人的法制是相当严格的。一名罗马青年若犯大错也经常罪不至死,而在军队中逃跑,偷窃,丢掉武器、盔甲及同性恋都是死刑。而其中最恐怖的便是“什一抽杀法”。罗马军法中规定战场逃跑的人要被判死刑,而执行的时候长官仅仅拿武器轻轻碰一下示意,然后所有其他士兵随意对此人加以任何凌虐及屠杀,其死状惨不忍睹。而如果一个团队集体逃跑则所有人抽签,十签中有一死签。抽中者按前面所说的加以惩罚。由于这种利法使得士兵不敢逃跑,所以即使兵力少于对手的时候罗马士兵也会拼死而战直到全部战死。而且罗马人当时的军事技术很先进,海战有无敌的“乌鸦吊”陆战有弩箭、大弩矛等。但是在元老院决定毁灭迦太基后,罗马就走下坡路。这是因为罗马以失去了以往的宽容,而且对一个地区的毁灭养成了不计后果镇压的习惯,而这样“草菅人命”的习惯却导致了多次大型的奴隶起义。这大大的消弱了罗马的实力和底气。再有军队由公民化转化为雇佣兵,由临时征集转变为长期效劳的职业军人制。这就很容易造成军事首脑的独大,为后来的军事独裁奠定了基础。军事独裁又让宗教很容易成为国教,因为只要国家首脑相信了宗教则全国都会相信。这又让强力的罗马认同涣散,减弱了士兵的战斗力。

  在对希腊、罗马之前多次战争的反省中,西方人开始有点费解,为什么有些战争可以获胜,而有些战争则要失败?为什么条件类似的战争有时却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西方的智者开始总结认为战争是有“正义”于非正义之分的,正义的战争可以获胜,而非正义的战争则后果堪忧。

  公园四世纪,后来皈依基督教的神学研究者奥古斯丁是西方正义战争理念的首创者。他认为战争必须符合神的意志,也即基督教的传统伦理。他还认为战争还要遵循自然法。他并且具体指出:“战争只是在用于防卫时才是正义的,正如罗马人早期的战争。战争的合法或正义要求战争的决定由合适的权威作出。如果是为了对不公正行为造成的后果寻求补偿而战斗,或者讨回国家以不正当手段拿走的财产,这时的防卫战争才是正义的,是在试图修正错误。然而,即使是正义的战争也是悲惨的事件,因此战争是有害的。但是,就象社会中狱卒的工作一样,战争有时可能是必需的。”

  十三世纪的阿奎那把正义区分为自然的正义和实在的正义:前者是无须证明的天经地义,它是普世的道德律令,适用于人类和国家的一切领域;后者则是可以证明的契约和制度,它从属于自然的正义。正义的目的在于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促成人们致力于公共幸福。秩序、和平以及公共幸福,是公共的善,它高于个人的善;国家的意义,在于通过法和制度保障公共的善。与奥古斯丁相同的是,阿奎那也认为存在着两种法,即永恒的法和人类的法:永恒的法是上帝的理性,包含着善与幸福的真实涵义,永远高于自然法和人类的法;人类的法是低于神法的实证法,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世俗法。

  格老秀斯在1625年发表的《战争与和平法》,他认为国家只能为正当理由而发动并进行战争,而正当理由则基于自然法的权利或义务,即自卫、收回合法所有物、实施正当惩罚。格劳秀斯主要引述的是自然法和圣经里面的言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指出自然法的根本内容包括不侵占他人所有物、将侵占以及侵占所得归还其所有者、信守承诺、补偿因自身过错而造成的损失、按他人过错实施适当的惩罚,因此相应地,正义战争必须尊重关于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共同同意,即尊重国家主权、恢复他国被损之权益、遵守国际承诺、补偿因自己的过错给他国造成的损害、按其罪过制裁他国的违法行为。

  2009年在中国出版的理查德。塔克的《战争与和平的权利》则沿袭了古代西方的“正义”战争观点,只不过多出了 “先发制人”的论述,指出为了自然法的生存有必要进行先发制人的行动。布什总统也是依据这样的观念来指挥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看来理查德。塔克的《战争与和平的权利》只是为美国政府找战争理由的。

  现在,再看正义战争观,西方人发现战争有不确定性。有些战争可顺利获胜,有些则会失败。他们积极寻找原因。他们发现战争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否则很难获胜。因此战争需要“正义”。为什么正义有助于战争?因为如果战争是正义的,国家遭受侵略,或者是民族利益受到侵害,那么全民一心的抗争,因此有持续的支持力度,可以获胜。其基本原理,类似于毛泽东理论的“人民战争”,只要发动人们战争就一定获胜。要发动民众参与和支持,那么就必须有“正义”的理由。因此西方国家找寻“正义”主要是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一次获得更加持久的战争支持。而西方理论关于正义的定义又很模糊和主观,没有一致的标准。如自然法人又生存的权利,那么黑人、印第安人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就要被奴役和压迫?按神的意志也是西方人的一厢情愿,因为世界时多样的,宗教也是多样的。神的意志有多种表现,如伊斯兰认为炸死侵略者的自杀性爆炸是正义的,而西方人则认为是恐怖分子。

  由于没有深究战争的原理,而一味的追求“正义”,而正义的标准又是如此的不确定和主观。因此很多的西方国家到后来竟然被自己的“正义”战争观所蒙蔽。如美国编造大杀伤性武器威胁,为侵略伊拉克寻找“正义”的战争理由,结果美国却因此而付出了惨痛的道德代价和经济代价。这就是没有认识战争的危害性和客观性而贸然采取的行动,美国自认为力量强大可以为所欲为,编造借口进行战争,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再有如韩战、越战美国都有很多的宣传资料可以说明自己是“正义”的,可是主观认定正义的战争并不能够带来战争的胜利。这就是对战争的认识错误所导致的。也是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军事力量所造成的。西方人多数遂于战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因为西方国家的而建国历史相对来讲都比较短,他们没有长历史时段考察问题的经验,而别的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西方人又认为不适合他们。因此西方人直至如今还是崇尚“武力征服”和战争的。“先发制人”的论调就说明西方人对于战争的长远危害性认识不足。

  由于历史悠久,中国人明白战争对于长远利益来讲是有害的。因此,中国人对待战争的观点是谨慎的,甚至于不主张使用武力。“非危不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审用”(《韩非子》)、“贫民伤财,莫大于兵;危国忧主,莫速于兵”(《管子。法法》)、“古者封国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闻,近者以目之所见,以攻占亡者不可胜数”(《墨子·非攻》)、“圣人用兵,为天下除患去贼,非利也。”(《太公兵法》)。古代典籍中种种的观点都不主张轻易动武用兵,也就是说不希望战争发生。

  现在,在拿日本做例子来说明战争的危害性。日本在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明治宪法》或曰《帝国宪法》为明治维新最终完成算起,4年后的1894年7月,日本就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结果获得了台湾、琉球、朝鲜,也获得了清政府两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等于是日本四年的财政收入。日本由于轻易获利,从此迷信上军事扩张。1904年又爆发日俄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武力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7月7日,全面侵华;1941年12月7日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直到1945年完全战败。如果没有资产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冷战,日本恐怕就要遭受亡国被瓜分的结局。虽然日本侥幸避免被灭国,但其比方四岛却因此而永久失去。在核武器时代,日本人想要回北方四岛是难以想象的。这有如小偷和抢劫者,开始都是因为轻易得手得利而迷上了抢劫和偷盗,可其结果是有害的,因为损害别人的利益,终究要遭受报应的。现在社会上没有那个父母会教儿女去偷盗、抢劫或者参加黑社会,因为文明的世界不允许有损人利已的不公平事件发生。偷盗抢劫参加黑社会的结果都不好,因为社会有惩罚机制。这有如战争,有时虽可轻松获利,但最终的结果是自己失利。斯巴达、匈奴就是典型的例子。从人类历史看,迷信武力这都要灭亡,难以长保。中国的鲜卑、匈奴、氐族、羯族、女真都因为好武而灭亡,难以长保。

  第二节.和平理念的由来

  中国拥有稳固的和平理念,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中国地处亚热带、温带,四季分明,气候很适宜人类的居住和繁衍。而且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每年都有固定的海洋季候风向大陆输送水汽。由南至北的几个稳定的河流水系保证了充足的水源供应。在这样的先天条件下,中国人非常容易的选择了循环劳作的农耕方式来维持生存。水系稳定,农耕的播种与收获也很稳定,只要自己定时劳作,就不会有挨饿的危险。自我循环发展的经济机制使得中国人不用依赖外部也可顺利生存。又因为,在古代中国的西边有高山大岭隔绝,北边寒冷基本不适宜人的居住,因此中国的历史发展基本少有大型的外敌可以撼动。

  唯物论观点认为物质基础决定思想意识的产生,中国这样自给自足的农耕方式,使得中国不需要外获取产品和利益就可很好生存。故而中国人生存的思想观念是怎么保证循环生产,不让农耕年复一年的生产秩序和方式遭受破坏。而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古代基本没有大型外敌,因此没有发展武力外拓疆土急切需要。这是中国和平理念的基本产生要素。

  热爱和平对于中国人来讲并不是什么虚言,也不是装腔作势欺骗别人。热爱和平是一种观念,他源于对于战争损害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深刻认识。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人的和平观念,下面讲解一下中国人对于战争的认识。

  一.战争分析

  战争的目的不外乎获得利益和使敌人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是典型的农耕方式,这样的方式并不需要向外获取资源。只要自己精心耕作,保证按时耕种倒是就可以有稳定的收获。既然存在着可以轻松循环生存的方式,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发展武力向外掠夺利益呢?此其一,中国人在利益和生存方式上是自给自足的,不需借助外界的利益和物资。

  第二,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也曾经有过不少王朝和领袖热衷武力的现象。春秋时的吴国就曾经非常的强大,他们注重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几乎逢战必胜。可是就是因为他们经常战胜,他们却很快的灭亡了。例如:魏文侯问于李悝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悝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刘向《新序杂事》)。再有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军事行动凌厉。可是秦朝却因为只注重发展军事力量和实行严刑峻法,一旦外敌消失,所有的武力发展开支和不顾及人民生命的做法,又反过来促使这个王朝迅速灭亡。还有隋朝也是因为得益于强大的军事力量,可以完成南北朝后全中国的统一。但是崇尚武力的结果却导致出现了很多忽视人民生命财产的行政措施。结果也是隋朝因为迷信武力,在顷刻间瓦解,前后也就几十年。这样的历史经验使中国人知道,迷信武力没有什么好处。要国家长治久安,光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让人民安居乐业的行政措施才可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要人民安居乐业,最好的措施就是不要轻易开战,发动战争。还有好战的外族匈奴、鲜卑、蒙古、女真都是尚武民族,可他们没有一个有好结果,全都灭亡或者衰微。历史经验指导中国人爱好和平。

  第三,中国的历史经历过多次的战乱。春秋战国时,各国争霸。相互吞并。其形势有如现代的国际关系。所有国家全部资源都用于发展军事力量。国家间寻求的是拓展疆土和势力。完全象霍布斯描述的无政府状态,而各国的努力也像摩根索所描述的一样,治理于发展军事实力以获取更大的权力。但人们耗尽精力的争斗,最终的结果是没有胜利者,全都因为好斗而遭受损失。不是被灭国就是自我毁灭。在原始武器时代都已经是这样的没有胜利者的战争结果,那么在现代核武器条件下则更加的不可能有最终的胜利者出现。春秋战国的经历让中国人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危害性。南北朝也是各国战乱纷发,战争不断人民生不如死。这样的经历加深了中国人对于战争的反感,也增加了对和平的热爱。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又再次的经历了战乱。各国的皇帝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拼命搜刮民财以发展军事实力,其结果是人民财物受损不得安宁。“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就是中国俗语对于战争厌恶的总结。中国人不喜欢战争,基于对战争苦难有深刻的认识。也是因为如此,中国人宁愿活在暴君的统治下维持整个国家的大一统秩序,而不愿让国家分裂,大家遭受战争灾难的危害。所以西方不明白中国文化,妄想着分裂中国。他们不明白中国人对战争和乱世的深刻认识,大家都有大一统的思想。象分裂中国比登天还难。可是现在美国佬还是在不遗余力的做着这样的无用功。多次苦痛的战争经历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和平的价值,因此热爱和平。

  接下来,再分析武力征服是别的民族屈服于自己的意志。

  首先,人类是平等的大家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和意志,人们也有各自的思维。为什么费用武力来迫使别的国家和民族服从于自己的意志。这从哲学意义上来说,留存这样观念的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意识还是封建落后的。从这点来看,所谓“先进的美国文化”实际上就是落后的封建不平等文化,他们希望自己有着生杀予夺的封建特权。而人类最基本的平等概念在美国人看来只是宣传需要,他们嫩根本没有具体实施的计划和行动。这样的美国文化是落后的,还有待进化。

  第二,以武力胁迫别人屈服于自己的意志难以实现。看看历史有那个民族会因为战争失败而屈服?所有民族都会在战争失败后,再寻找机会复仇,以求东山再起。因此日本根本不可能会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屈服,他们必然会找机会让美国灭亡。他们的顺从是装出来的,迟早会早美国的反。

  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没有那个老板或富豪可以用手中的权力来让别人屈服或服从他们的意志,即使有那也是暂时的应付,最终的造反和反叛是必然的。社会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有威望并不在于力量有多么强大,人们佩服的是那些可以公正处事的人、可以帮助别人的人。人、国家、民族在自然意义上看是平等的,没有什么个人、国家、民族会低人一等。群体和个人是一样的,能帮助别人,可以公正的处理事情是别人尊重和服从的基础。想考武力恫吓威胁别人顺从是奴隶主的思想。美国热衷于用武力使别人服从的思想意识也是奴隶主的思想意识。这也难怪,美国毕竟刚脱离奴隶制不久,在一百多年前,他们还实行着奴隶制,是世界上最晚结束奴隶制的国家。

  中国人在武力使用上就有不同的认识。早在近两千年前的三国,诸葛亮就清楚是人信服不是屠杀,而是让人明白道理。七擒七纵孟获的历史众所周知,并不是杀了他们的首领就可以让孟获的族群屈服,而是通过一次一次的较量让他们明白与蜀国为敌没有前途,也没有获胜的可能,虽然诸葛亮为了收服孟获付出了很多军士的生命代价,但孟获的族群从此信服了诸葛亮的仁义和威德。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得益于诸葛亮的行动,西南边境以后没有出现大的麻烦也是诸葛亮奠定的基础。

  老子道德经早就说过“和大怨,必有余怨”,这句话就是说人际关系或国际关系中,如果结怨了就很难消除,即使大的怨恨消除了还一定会存在小的怨恨。小的怨恨最终的发展还是会影响相互的关系。那么要处理好关系就必须不要结怨,因为怨恨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道德经是中国的圣书,它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人不喜欢武力,热爱和平,不愿意用武力胁迫别人服从的观念也是受道德经所影响。

  中国的历届统治者和政府从来都没有采用武力胁迫让别人服从的习惯和传统,我们在历史记载中很少见到中国政府使用武力迫使别的国家和民族签订不平等协议的记录,很很少见到我们利用自己的强大去掠夺别的国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的环世界航海的时间要早于哥伦布,而且船队的规模和装备,也远远大于和好于哥伦布的船队。在中国人所到之处人们立下的记录是和平相处交流的记录。而相反,哥伦布以后,就发生了西方人的大规模殖民,并且使得南美的印第安人接近灭绝。不同的观念产生了不同的历史后果。孰是孰非世界自有公论。

  二.战争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是慢慢进化的,社会发展慢慢的从不文明的雾秩序朝向文明的有秩序发展。社会发展看似没有规律很难总结。以前很多的历史学家、哲学家、神学家、思想家都试图寻找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可是都很茫然,没有结果。终于出现一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他通过经济学、历史、哲学的综合思考,发现人类历史发展依据着经济发展的规律,也就是历史是依照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每次大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就会推动恩类社会制度的大变化和大发展。马克思并且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路径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因为马克思总结的历史发展规律非常符合以前人类发展的历史,因此人们也非常相信马克思对以后的推断。马克思之所以可以精准的推导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因为马克思从唯物论的观点出发,认为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

  我们秉承唯物论的观点来分析战争,就要分析一下战争的经济学效应。战争的即时好效应是可以获得利益,如日本甲午战争获得两亿两白银的赔款和各处割地。这是显见的利益。日本人就像小偷和抢劫者受此鼓舞,拼命扩张军备,四处出击。其结果是挨了原子弹的轰炸。短期的既得利益是所有战争都看得见的,但是长远的战争损失则是发动战争者难以预料的。因为发动战争必须打击对手,而对手衰弱则无还手之力,在一段时期内不会遭受反击。但武力的嗜好者既然轻松得利,就会在贪欲的诱导下想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原来靠战争和武力得利的成功模式就会得到强化。加强军事装备和实力又需要大量的金钱和财富。但是战争的获利者根本不会在乎这些成本,在嗜好武力者看来,所有的成本都微不足道,因为他们想象抢劫可以马上回补成本。大家都知道,抢劫不一定都成功。如果抢劫碰到有防备的或者是力量强大的,那么就是自己遭殃。日本军国主义就是遇到美国和苏亮这样的更强者而覆灭。即使是那些在侵略者看来是软弱无力的抵抗者,也会给侵略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和损害。日本原认为侵略中国成本不大,有汉奸卧底,又不会遭受强烈的抵抗,那时在日本军国主义者眼里侵略中国是低成本的,而这些侵略的费用和成本又可以靠掠夺中国来弥补。可是由于估计不足日本军国主义者一旦进入中国就马上感觉到困难。几十万军队侵略中国明显不够,迅速增兵又使得各种费用又急速的增加,在中国的几百万士兵的军费开支是无底洞,让日本经济变形。即使没有后来美国和苏联的加入,日本侵略中国最终的结果也将会是以失败告终。因为长期的人员和物资消耗和损失,不是一个小国家可以连续支撑的。从长的历史时段看战争是难以维持获利。

  很多人会列举西班牙侵略殖民南美的例子来反驳,但是西班牙虽然在美洲 没有遇到抵抗也因此在美洲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美洲使用武力获利的成功模式又深刻的影响了西班牙的行为模式。不顾一切的发展军备和崇尚武力是西班牙衰落的原因。强横的西班牙因为要维持霸权就必须对那些不听指挥和管教者进行武力教训,其结果就是战争行动时刻伴随着西班牙。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就很明确的指出西班牙衰落的原因就是常年的战争,所有的对手都有机会得到休整,唯有西班牙无法休整,因为西班牙是霸主,西班牙有打不完的仗。靠武力获利不但诱使西班牙增加和扩大军费开支,而且维持强势的武力威慑又让西班牙有不间断的战争和武力顾虑。其轻松获利的模式也影响了西班牙自己国内的生产力的发展。因为靠掠夺可以轻松获利,西班牙国内的民众就转而投向那些可轻松获利的行业。传统行业造船、海运、贸易、农业,也即原来让西班牙强大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进而被逐步放弃。这又反过来加速西班牙的衰落。

  因此如果我们客观的计算长期历史时段里面的经济帐,就可以发现维持霸权是非常不合算的。例如美国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曾经GDP占全世界40%的国家现在却因为为了维持霸权,而连续发生大型的战争,韩战、越战、伊战。可以说是难以得到歇息。美国现在正象西班牙一样,国内生产企业因此懈怠和衰落。国际开支不断增加。眼看着美国步西班牙的后尘,走西班牙衰落的路径。例如:查默斯。约翰逊(CHALERS JOHNSON)写的《帝国的悲哀》(THE SORROWS OF EMPRIE)就列举了美国因黩武而耗费的军事开支。比照2002年的采购能力美国军费开支从1950年的1500亿美元增加到1953年的5000亿美元;同样以2002年价格指数计算,1968年因为越南战争军费增加到4000亿美元以上;1955年到2002年每年的军费开支都不低于冷战之前,年均2810亿美元。(P59--P60)。而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则使得美国的军费开支大大增加,布什到奥巴马美国的军费多年超过5000亿美元,甚至接近和超过7000亿美元。军费是纯粹的开支,没有回报的。如此大量的开支,美国可以在什么地方获得回报来弥补?虽然二战胜利后,美国替代英国成为了世界流通货币的主导国,美国有了印刷美元套利的途径(铸币税)。但美军如此长期巨大的军费开支,就是美联储挖空心思的设局,也难以弥补这样大的经济窟窿。美国看着风光,实际上是得不偿失!

  再算另一方面的经济账,即使强者在当时的武力可以压服当地的民众,但过后由于不公平的待遇,所有的殖民地和属地都会发生种种的反抗事件,为了维持原有的战争优势和掠夺模式,占领者必须再多处维持重兵,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宗主国的负担。英国就是因为这样而衰落的,西班牙的衰落也有这样的原因。

  而那些保持强烈反抗的地方,虽然看起来规模不大,但却可以让帝国主义不堪重负而衰落。例如阿富汗79年遭受苏联的侵略,游击队十年的抗争就给苏联的帝国主义造成沉重的损失和负担,可以说是苏联解体的一个主因。而现在阿富汗,虽然抵抗是低烈度,但却给北约和美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占领和侵略一个国家虽然在初期估算成本不高,可以承受,但以后维持占领和维持武力平衡却是一个巨大的开支,是无底洞。因此算历史的经济账就可以知道战争并没有很大的好处,而坏处却多不胜数。

  战争不是简单或单一的事件,其后续反应和效果难以估算。如果简单的认为敌人的实力弱,我们现在强于敌人,打仗可以获胜,就轻易发动战争,那么很多的变化和因素就将导致发哦能够战争失败。这是自然的规律,因为自然界的规律就是平等,如果不平等的对待其他人或事物,那么就会招致不良的反作用力。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所谓的“循环报应”还是有科学根据的,既然“大洋彼岸的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影响到大洋这边的气候变化”可以获得大家的认同,那么战争及发动战争的不良后果及反应为什么人们就不愿意承认?

  这在我看来是基于心理学的原因,我们先称之为“夜郎自大心理”。 (及元狩元年①,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②,言居大夏时见蜀布③、邛竹杖,使问所从来④,曰:“从东南身毒国⑤,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⑥”。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⑦,诚通蜀⑧,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⑨,指求身毒国⑩。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11)。岁余,皆闭昆明(12),莫能通身毒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13)?”及夜郎侯亦然(14)。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史记·西南夷列传》“夜郎自大”说的是很多人都有自大的心理,如现在的非洲和印度,就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强大和技术先进。印度的一座普通的大桥建成当地人就会自认为是亚洲第一或者是世界第一。人的自大心理基于其自我鼓励和激励的作用,其作用在于使人勇敢和乐观。这样的心理对于人们乐观生活有好处,但如不客观全面的认识世界,固执己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作用和能力,这样的心理就有可能造成对自己的损害。许许多多的战争发动者就是这样基于“夜郎自大的心理”而错误判断形势发动战争。

  前面分析了长远历史时段看待战争,我们得出战争难以获利的观点。大家知道,战争的获利是暂时和短期的,其获利必然要在以后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而且希望靠武力来使人服从也是短暂和临时性的,世界上任何人都不会屈服于武力,人同此心,不需过多展开阐述。

  认识到这么多的关于战争的弊端和坏处,就可以明白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牢固的和平理念。接下我们再讲解一些关于和平的理论和具体解决地区纠纷大致和平的路径。

  第三节.和平理论分析及实现路径探讨

  战争与和平时动态的变化与平衡,人们在实践中会不断的总结战争的利弊。一旦人们对战争的危害认识深刻了,人们就会趋向于和平,也会热爱和平。

  一.西方和平理论简述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的皎皎者大都是出于和平的初衷而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肯尼思华尔兹写《人、国家与战争》一书的一开始就说明他更感兴趣的是增加和平的机会和减少战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华尔兹研究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平和减少战争。他论述战争的起源是因为人性的恶略和人的贪婪。他又指出国际间的无政府状态是战争频发的原因。由此他推导出两个难以实现的和平条件。一。 “人的邪恶或其不轨行为导致战争;个人的美德如能普及,则意味着和平。这就是第一种基本概念的小结。悲观主义者把和平看成既是目的,又是乌托邦的梦想,其他人则对下述设想持认真态度:足以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的个人改造是可能的。”总结出历史上智者关于减少战争的结论是:“让教育普及,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在分析这个条件是肯尼思华尔兹是持悲观态度的,他自己本身也觉得难以实现。二。对于无政府状态,也即华尔兹说的世界上无强制性和惩罚性的政府,在政治结构上无法限制战争的发生。而对于世界政府的实现他则持悲观态度,认为康德《永久和评论》中所描述的世界政府难以实现。他甚至引用和分析了很多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世界性观点来说明和平远景的可能性。但华尔兹最终还是对这两种最终和平的观点持怀疑态度。因为看的的条件是世界性政府成立,而世界性政府的前提是民主化国家的普及。这在华尔兹生活年代是难以看到有实现之日的可能,因为那时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强烈斗争。世界分为两大阵营,谁胜谁负,看不清。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普及消灭战争的观点华尔兹也不赞同,虽然其书中列出了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那么,社会主义消除了一切阶级后,也就废除了国家。要是战争是指国家间的武装冲突,则废除了国家也必定消除了战争。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但他却引出马克思主义于修正主义不同的观点来让人怀疑。在他看来国家的消亡是不可能的。

  华尔兹最后归结的和平可能实现的方式是均势。“与其说均势是政治家强加于事态发展是,还不如说是事态发展强加于政治家的。靠雄辩不可能消除均势。如果真要消除均势的话,只有通过改变产生均势的环境。这种环境只不过是:有一些想保持独立的独立国家存在。自由包含在”独立“这个词里,而自力更生的必要性也包含其中。竞争表现为许多形式,一切竞争体系内的单位都想夺取有利地位。如果某些单位的争夺成功在望,就会受到其他单位的制止,后者的同样动机又使他们相互抵制和争夺。哪里存在有效的执法权威机构,哪里的均势就不以武力来衡量;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来阻止使用武力作为改变竞争形式和结果的手段,那么使用武力的能力往往会成为衡量均势的标准。任何均势体系都不会自行起作用。尽管其他国家进行反抗,任何一国争取霸权的努力都可能成功,或者其他国家可能出于某个原因而不反抗;但在某些情况——国际政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下,均势体系照旧在发展。如果均势状态成为一些国家的自觉目标,那么人们就会期望均势过程变得更明确,更微妙。在一大批实力相等的国家中间,竞争是剧烈的;均势过程是错综复杂的。所以,在希腊和意大利城邦国家中,在欧洲民族国家中,任何国家如果威胁要在实力上超过其他国家,就可能遭到其他国家的制止。出现这种情况倒不是因为它们对相互制约的过程感兴趣,而是一国在同别国相处中,其实力对维护它的生存来说是最最关键的。”

  “相互惧怕是结盟的唯一坚实的基础”。由于每个国家都是依照它对自身安全和幸福需要的解释采取行动的,一国就必须预测别国的意图。所以,“当你应该进行战争的时候,你仍处于和平状态,这往往是非常危险的”。总之,一个国家的政策取决于它的目标以及它和其他国家的关系。

  可以说,肯尼思华尔兹虽然花了很多的心血研究和平与战争,但其最后却没有得出怎么才是有效实现和平的路径。

  摩根索的论着《国家间战争》的副标题是: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其最初的和平意愿非常的明显。可以说也是出于和平目的的研究专着。摩根索认为,均势不能给世界带来永久和平;国际法因其不能被强制执行,因而对维护世界和平作用有限;国际道德和世界舆论对促进世界和平的功效也是微乎其微,原因在于共同的道德和舆论往往被各国的社会状况、发展历史、发展水平以及道德判断和政治估价的差异所冲淡,无法形成一种统一的力量去发挥作用。他认为,只有“外交才是主权国家组成的社会所能提供的维护和平的最佳手段。”只有通过外交,各国才会真正理解、沟通,世界和平才最终可能实现。并不是摩根索放弃了其自己的立场现实主义权力观,而是摩根索考虑到在现实情况下,核战争有可能将整个世界摧毁。只要类似二战的大型战争爆发就没有胜利者,整个世界就有可能毁灭。

  因此在方法论上,摩根索还是倾向于采用外交手段来获取利益和平衡国家间关系,通过外交努力和协商来平衡大国间的利益,使世界保持和平。摩根索在和平理论上面的贡献是指出了核战争的威胁,指出在核战争条件下大型战争没有胜利者。

  二.和平理论模式的初步构建

  中国式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和平理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不管理论是否成熟或者有缺陷,在这里我们都会试图构建一种理论模型。全当抛砖引玉,以待方家指正。

  1.和平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对于战争危害的剖析,战争的短期得利长远损失的观察和计算需要运用历史长远观点来观察。每个人的生命周期有限,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到历史的演变,但是全世界的历史记录可以作为我们的间接经验来吸收,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很多的证据说明崇尚武力并不是最经济的行为模式。而和平则是最经济的人类发展模式。事实上中国的历史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说明。即使是后发制人,也会最终获胜。其中的种种演绎和证明在前一二节九以大致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2.破除零和观念的影响 零和观念产生于生产力落后的年代。在生产力落后的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人们的商品交易和国家间交易部频繁,因此也没有人专门的研究贸易共利共赢模式。这就致使零和观念影响深广,毕竟零和观念适应和符合以前长时期的历史发展阶段,被广为接受,并经过一些历史事例的证明。零和观念现在也被很多西方理论家认为是“真理”,并具体运用于理论研究上。在全球化的环境下,现在很多的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共赢互利的合作模式。这在贸易理论上都难以解释,现在这里试图解释贸易共赢。

  中国古代的哲学高深精妙,莱布尼兹受《道德经》阴阳概念的启发发明了二进位;“大爆炸理论”也是受道德经“混沌”、“恍惚”、“无中生有”等观念的影响和启发才产生的。

  无中生有来源于《道德经》40章,原文为:“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天下万物生于有”容易理解,天下万物皆有形、有状、有起始、有终结,也就是说是物质的存在,只有存在才能被感知。“天下万物生于有”说明的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存在。“有生于无”或者说“无中生有”就很难理解。

  《道德经》11章“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以让我们有些许的了解“有生于无”。三十根轴线才组成了车轮,可人们没有意识到有轴线存在而只知道车轮,因为轴线的功能已包含在完整的车轮里面被车子所用;用泥土做成器皿后,人们意识不到泥土的存在,那是人们的观念中只有有用的器皿;盖房子要开凿门窗,可是人们通常的观感只是关注到房子,谁也不会单独提门窗,那是因为门窗已经成为了房子的一个功能。因此,便利、有用的,能感受到就是“有”;功能被包含在整体里面,人们感受不到的就是“无”。同理,面包是“有”,面粉、糖、奶油等相对于整个面包来说就是“无”。有就是这样生于无。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无中生有”。贸易是商人从别人手里购买商品,再卖给别人,整个交易过程商人是没有创造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统治阶级都是极力反对商贸行为,认为商人是行奸讨巧之人,“抑商重农”成为了中国的基本国策。是的,表面上看商人在商贸活动中倒来倒去,并没有创造什么有价值的物品,而且在整个商品交易中也不增加总商品量。但实际上交易的双方包括中间商都能得利,因为绝大多数贸易都是在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实行的。

  假设甲国家是农业国家,他们的优势是生产粮食,一个人工在一年内可以生产1000斤粮食,而如果用一个人工来养羊就只能养十只。再假设乙国家是畜牧业国家,他们一个人工在一年之内可以养一百头羊,而如果生产粮食则一个人工一年只能生产一百斤。这样甲乙两个国家就可以通过贸易来发挥自己国家的生产优势,商人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对于甲国来说,假如用500斤粮食能够换回40头羊则是一个合算的买卖。因为照经济成本来算,甲国在本次交易中可以节省两个多的人力整年的成本,将这些人工投入农业生产就可以多生产出两千多斤的粮食。对于乙国来说,如果能够用50头羊换回400斤粮食也是一个合算的买卖,因为在此笔买卖中,乙国节省了三个半的劳力。将这节省的劳力投入养羊,就可以多生产3百多只羊。而商人在促成此次交易中也获得了10只羊和100斤粮食的利润。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模式。如果以商人不生产产品来衡量商人的作用,就会发生偏颇。贸易的作用不单单是简单的使各方获利,而且还能够生产技术的专业化,可提高生产技术。中国在清朝时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迅速落后于西方的一个主要原因。

  贸易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有生于无”的例子,通过贸易整合可以节省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机械的认为商人是不生产的,就采取“抑商重农”政策是不可取的。“有生于无”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公路建设虽然没有再后续生产出什么产品可是却提高了运输速度,也相应的节省资金、运费,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益。通讯也是这样的例子。

  我们的祖先虽然在对待贸易上面犯下错误,却一直致力于追求“有生于无”,在提高整个社会效率方面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如进行德化教育、诚信教育等等。德化教育可以让人民遵循一定的规则行动,可大量减少作奸犯科的事,因此也可减少整个社会操作成本。诚信的道理类似,可以减少人际交往的成本。

  简单的“有生于无”,一旦我们明了其中的哲学奥妙就能为我们创造出无限的财富,知识就是财富可以在“有生于无”的哲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运用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来解释共赢互利模式,并以之破解“零和观念”,让世界人民都认识到存在着互利共赢模式。人类的交往并不是西方理论家所宣传的“互为敌人”的模式。共赢模式一旦在理论上得到解决,那么其影响就可以扩大。一旦人们相信战争有危害,而且不用战争又有共赢互利的模式可以帮助大家都获利,那么这个世界的战争狂人就会减少。

  3.道德研究 所有的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者都会在自己的学习研究中感觉到道德的作用。亚当斯密开始时研究道德效用的,虽然他写了《道德情操论》,他却没有显着的成效。因为他没说明道德是什么,以及道德的机制和作用原理。可是道德对社会看不见的作用,也即后来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却适用于经济学解说。斯密在道德研究上的灵感适用于经济学,这就说明道德的作用无所不在。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者都比较重视道德的力量。如华尔兹在论述到和平时就会引用道德观念,他声称“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和平得益实现的关键,而道德水平的提高必须依仗教育的全面普及。

  摩根索也承认道德的功效“人是道德动物,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信仰体系,为了这些道德原则,我们甚至可以献出生命。” “维护国家利益只是实现国家目的的手段,而美国最宝贵和独特的资产是美国的道德吸引力。”“说一个政治行为没有道德目的是荒谬的,因为政治行为能够被定义为通过权力这一政治媒介来实现道德价值的企图。相关道德问题的关注是在不同的道德价值之间做出选择,正是在这点上现实主义与乌托邦分道扬镳了。”(以上资料均出自《摩根索意识形态学说解读》作者:史文涛)

  以前的章节页专门讲解过道德的定义和功效,这里在剑术一遍。道德是生活的经验总结。道德原则是节省人力、物力的行为模式和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违反道德规条就将付出比遵守道德要多的操作费用。这就像数学公理一样,是自明的的,不需证明。因为谁违反了道德,谁就将遭受惩罚。讲道德是自利的,因此在道德传承和教育上没有什么惩罚的机制和说明。爱信不信,随你们自己。而道德教育多用祈使句式,那时因为前辈们急切需要后被讲道德,因为他们明白那是自利的。

  道德效用的宣传和普及,当人们知道讲道德是自利的就不会随便动武,国家间和民族间也不会随意的发生战争。

  4.平等原则是和平实现的关键机制 平等是自然界的基本原则,生存权利、民主、自由等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追求平等。所有宗教可以广泛传播都是因为他们拥有普世的平等观念可以让人们接受。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都是宣传平等的,只要入教了就都是兄弟姐妹不分种族和肤色、不分男女老幼。

  民主的机制也是为了平等,大家都有发言权,都有选举权威德就是可以保证群体里面的公正和公平。如果在认同上大家都接受同是人类的观念,不要存在着种族或者肤色或者地域上的区别,那么国家间的矛盾就没有那么的剧烈。而落后的认同只看重自己是白种人,是欧洲人,要比别的民族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生存权利,那么矛盾和战争是不可避免。因为存在着不公平。

  而世界要和平就必须宣传和推广公平观念。在这个方面的切入口可以在西方人宣传的民主和人权上面。既然宣传民主和人权的实质都是为了争取公平的权益,那么在国际关系上西方国家就应该多做模范和标版。在国际事务中首先要摒除优越心理一切都要公平以公平为原则。国际上实行民主化是解释可行的方法,民主的平等处事方式可以现在国际关系上实行。如在联合国上废除大国的否决权,一切行事以多数国家的意愿为主,一国一票。这样就不会有以色列违反人权而联合国要惩罚都无法实施。只要国际上有公平的机制,那么很多的纠纷和事端就可以有国际舆论压力和集体投票的机制可以解决。战争就会大量的消减。

  “喜好”民主的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世纪使用了双重的标准,只准自己“放火而不允许别人点灯”。例如核扩散方面美国对待印度和以色列就是实行双重标准,而对于伊朗和朝鲜就严厉警告。这样的领导者和执法者有什么公信力?结果就是美国自己只能自讨没趣。如果国际有公正的民主机制,相信很多的难题都会解决。如核扩散,和平等等。因为有了民主的平等机制,国际上如果有强权要随意欺侮弱小国家,那么感同身受,就会有国家联合起来抵抗强权。

  可以说现在要在国际上实行公平的民主,最大的障碍就是美国。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美国宣传的民主惯性,进一步解释民主就是为了获得平等,那么在国际上先实行民主的需求就比在各国国内实行民主迫切,趁势利用这样的宣传优势打击美国,以促进国际民主化的进程。

  三.和平实现路径的具体实例探讨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胡锦涛耶鲁演讲)

  【一】国际争端的诱因

  现在国际社会里出现争端最多的就是主权争议。耶路撒冷、克什米尔、独岛、钓鱼岛、……等等,都是因为主权纠纷引发了武力级的国际争端。主权原本是对一个地区的管理控制和使用权,当一个国家对某个地区拥有了主权后,这个地区就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及各种利益。因此归结起来“主权之争是利益之争,是长远利益的争夺。”但往往人们因为要争夺长远的地区利益反而使得整个国家失去了眼前的利益和长远利益,并因此而树立了难以消解的敌人。

  先拿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耶路撒冷历史上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1917年至1947年,耶路撒冷被英国委任统治30年。1947年联合国分治计划规定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其范围包括耶路撒冷市和郊区城镇,东端为阿布·迪斯,南端为伯利桓,西端为艾因·卡里姆,北端为舒法特,面积为158平方公里。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耶路撒冷沿1949年停战线被以色列和约旦瓜分,耶路撒冷从此分成由约以分别占领的东、西部,称东区和西区。1950年1月,以色列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久的首都。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耶路撒冷东区。1967年6月,以色列颁布法律,宣布东西耶路撒冷合并,并将市区范围扩大为176平方公里,把约旦河西岸的大片土地并入其中。1980年7月,以色列议会通过议案,把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联合国安理会于1980年8月20日通过决议, 认为以色列议会的法案是违反国际法的。在此前后,联合国曾多次通过决议,遗责以色列吞并耶路撒冷。迄今为止,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不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1988年11月,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也宣布耶路撒冷市为其首都。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由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巴勒斯坦难民回归、犹太人定居点和水资源等问题引起,但最主要的症结还是耶路撒冷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各自的立场来讲谁都不愿意、也不可能失去耶路撒冷。因为它是这两个国家人民心目中的圣地。为拥有对这个地区的主权,这两个国家针锋相对,谁也不能退让。因此就出现了剧烈争端,甚至上升到武力层面上,使得问题一直处于找不到解决出路的两难局面。最麻烦的是这两个国家的背后又有其认同势力支持,阿拉伯和伊斯兰支持巴勒斯坦,而基督教徒和西欧美国又支持以色列,因此巴以问题就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东混乱的根源在巴以冲突,巴以冲突的症结就是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其他的问题都会相应的解决。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两个民族都是为了以后本民族可以在长时期的发展中处于有利的发展地位这方面来考虑的,因此双方对于耶路撒冷的主权谁也不让步。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两个国家都具有完全拥有耶路撒冷的绝对理由,大家互不相让,也不敢相让(由于认同感方面的原因,害怕成为所在群体的罪人)。还有西方国家为了保护宗教圣地和伊斯兰世界为了保护宗教圣地的外部因素。耶路撒冷圣城所有权矛盾演化的结果使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地区成为了血肉战场。这两个民族已经完全忘却了为本国人民谋福利的初衷,反而因为要争夺利益而把自己的民族带入了不安定的战乱之中。甚至由此而引发阿拉伯与西方国家、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的冲突。一个不大的地区冲突问题使得几乎整个世界都卷入了纷乱的争斗中。

  其他上升到武力级别的国际争端也都一样,由于争端双方或多方各具拥有争议地区主权的充分理由,而惯常的思维和概念又让人们认为在主权的问题上不能退让,导致问题发展和演化出激烈武力争端的局面,造成争端各方都受损害的局面。杀戮和仇恨的加剧,更加难以希望出现双赢或多赢的结果。因为传统形成的“主权不能退让”的思维使得争端问题复杂化、武力化,其发展结局可能与巴以冲突的结果一样。

  由此可见,地区主权的归属问题往往导致国际争端,甚至演化成为武力级的国际争端。主权归属成为国际争端的主要诱因。

  【二】国际争端长期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

  1.哲学观念  西方哲学观念主要是来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并机械的认为像数学和几何一样可以从已知的知识推出未知的结论。为了推理,西方哲学总结出了思维律:同一律---“是就是是”;矛盾律---“任何东西不能即是又不是”;排中律---“任何东西必须或者是或者不是”。这是西方哲学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根据。这样就产生了种种的对立的概念和思维,也因此产生了矛盾不可调和的、含义是对立的很多概念。如:朋友—敌人、和平—战争、对与错、……观念的简单对立导致思维的对立,它使得西方人难以明白在你的、我的概念之间还存在着其他人的、或是你我共同拥有的等概念。 对于矛盾的中间状态不了解是西方人认识上容易走极端的因素。

  2.在西方哲学观念的指导下,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描述争斗的理论众多,而描述和平共处的理论甚少。现在流行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等国际关系理论的出发点都是基于利益相互冲突的观点,少有利益互补、协作共赢的观念。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念如:权力、均势、极理论、霸权、抑制、文明冲突、……等等都基于冲突观念。错误的观念产生不准确的理论,不准确的理论当然解决不了现实中的很多问题,而且它还使得一些国际争端愈演愈烈。还有西方各国的观念与理论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很少顾及别国的利益和感受,这使得各国的国际危机感越来越强。即使是在没有争端的国家之间也要互相防范,而有争端的国家和地区则在强调争斗的理论指引下,局势更趋紧张。

  基于“零和”博弈观念下的老式国际关系理论,已完全不能适应全球化之下的现代协作、互惠双赢的国际现状。因此转变观念和转换思路是解决武力级国际争端的关键。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处于缺水地区的两个村庄共同使用一个水源,由于水源不够这两个村庄的全体成员使用,导致这两个临近的村庄经常的发生争斗。大家都希望能够拥有对水源的绝对控制以使得自己村子里的人更好的生活,为此两个村的人民都不惜牺牲村民的性命来达到目的。可是谁也消灭不了谁,结果却因为长期的争斗互有死伤,仇恨越积越多,变成了世仇,两村间的矛盾也演化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

  设想如果在意识得水源不够的情况下,两个村庄的人民能够坐下来协商,按人口比例分配水的供应,并按人口比例出力合作进行建造水库或挖水井这样增加水供应的建设。则以后说不定两个村庄经过多年的建设后就能够达到解决水供应稀缺的问题。 巴勒斯坦地区就是明显的例子,以色列地区由于大家认同一致,资源共同享有,因此虽是缺水地区却可以通过很多的科技手段来减少用水量,达到满足人均供水的地步。

  3.历史原因 历史上许多国家的边界都变化的,这些国家的边界在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划分。所有的国家在追求自己国家的权利和边界时大都会认定自己国家中历史上最大的边界为自己国家的追求目标。而全部国家都按历史上的最大边界来追求自己的利益的话,则世界上永无宁日。因为大家都最大化,那么多出的重叠地区谁来弥补?谁来退让?如果大家都执着于追求最大利益而且都害怕成为历史和民族的罪人,那么众多的国家就只有进行连续的战争。而我们前面已经论述了,战争对水斗没有好处,包括获胜者!因此文明社会里生活的人,要知道不能强行的按照自己单方的利益来考虑和博弈。大家只有选择次优的选择才有可能达成和平。而和平则是最经济的相处模式。

  【三】“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寻求解决国际争端的路径

  《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中国人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则世界的长期和平是有望实现的。》(胡锦涛耶鲁演讲)

  胡锦涛演讲的精神秉承了传统的中国智慧,我们也要依照“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国际争端的路径。

  大家知道以色列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但以色列人民却可以通过海水淡化、改变传统农业灌溉方式、利用地下水等等措施,共同努力改善了以色列缺水的状况。如果当时的以色列人都为了自己生活得好,不顾一切的争夺水源,则不存在现在强大的以色列。追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观念上大家都是犹太人,信奉相同的宗教,是自己人。再比较一下上一节两个村子争水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会因为持有不同的观念而出现不同的群体互动结果。很明显的,争夺利益的争斗原因是:不能认同别的族群为自己人;不能认同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为自己人。如果大家不要把农耕时期形成的族群观念、宗教信仰区分得那么细,而把族群和宗教不同想象成为如饮食习惯、个人爱好等经常出现的人类不同爱好,则争端会减少。再有如果都从“我们是共同的人类”、“我们同在地球上居住”这样的观点出发来思考,则纷争也会减少很多。

  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方式只能够采用中国方式。要了解中国方式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推行一视同仁的政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名言就说明了中国人平等待人的传统观念。过去汉唐盛世时,就有不少的外国人在中国的政府当官。特别是唐朝,那时的外国人在中国自由的生活经商,根本没有受到歧视。这足够证明中国平等待人的观念是牢固的、有历史传统的。即使是对待俘虏上,中国人也显示出特别的平等待人的态度,朝鲜战争时中国的战俘营就没有铁丝网。俘虏们也都没有受到虐待,他们的生活待遇甚至比志愿军的生活待遇还要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现在的中国社会里各个民族融洽相处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中国的哲学观念来源于阴阳转化,“过犹不及”是中国人固有的思想。变化的思维也存在中国人的思想深处,事物发展过头了就要转化为反面的东西。这就是《易学》的精义。因此中国社会历来都强调“中庸之道”,以“求同存异”的博大精神处世。追求“中和”与强调“对立”的不同处世态度是中西方思维及行动差异的地方。因为观念的不同,西方人崇尚争夺,而中国人则强调和平共处。中国人和平共处理念除受哲学思想影响外,也是长年的历史经验积累浓缩的精华。长期的历史争斗经验使得中国人明白,争斗并不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而和平则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利益的捷径。 “求同存异”、“平等待人”、“和平相处”是中国哲学的最大特色,用“中国式”的观念和思维来寻求解决武力级国际争端的路径,既简洁方便又有效。

  举个例说明一下:两个人是邻居,都拥有可以居住的华丽房子,在两间屋子间正好有一棵树可以成为好木料,是修建房子的好材料。结果两家人都动了争夺这棵树的念头,为的是更好的装修房子。两个邻居由此而争吵起来,甚至是互相破坏对方的房子,这样两个人的屋子上的玻璃全打烂了。事件最终的发展结果与当初这两家人想改造好房子的愿望相去一万八千里。而且因为争夺和相互破坏大家还就此产生了难以弥合的仇恨。如果此一事件采用中国方式来解决问题,则是大家都协商如何分割或分配这一段木头,即使有一家要多分点中国人也不会太计较,中国人是好邻居!因此中国的和平观念和平等待人的态度是解决争端的好路径。

  【四】解决国际争端的具体办法与机制

  多数激烈的国际争端都是由领土的主权争议引起的。在以前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由于基本上处于“零和博弈”的状态,发展形成了主权不可退让的观念。对某一地区的主权一旦失去就不可复得,作为国家领导人和人民基于这样的原因,谁都不会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作出退让。互不退让的结果就是争斗,最终出现了事与愿违结果。各国的领导人和他们的人民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着想,在领土问题上毫不不退让,甚至为此不惜进行战争。耶路撒冷、克什米尔、……等都是这样的情况。如果能够退回问题的原来开始状态,相信大家都愿意以和平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可协商时又会碰到“主权”不能退让的问题。“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的中国智慧是寻求解决国际争端的路径的好指引。

  转变观念是解决困难问题的常用办法。以前认为把一个鸡煮烂需要多少时间是特定的,因为煮鸡所需的能量是不变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来思考会认为在同等条件下,缩短时间是不可能的。可是现在大家都知道高压锅就能够使我们把鸡煮烂的缩短时间。另外古人一直以为金属在水里会沉没,认为没有可能用金属来做船,可是现在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思路是错误的。惯常认为正确的思路,在我们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之后,就会发现有可能是错误的。转变思路和观念应该是我们解决争端的捷径。悠久发展历史积累下来的中国智慧正是解决武力级国际争端的好向导。 下面提供一些解决国际争端的思路和措施 :

  1.“特别区域概念”,也即树立起共同拥有的概念。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本身就存在很多共同拥有的概念和事物,如:公园、图书馆、广场、娱乐场所、海洋、南极、……等,这些都是共同使用而概念上共同拥有。股份公司则是典型的共同拥有并按一定规则运行的良好模式。用共同拥有的“特区概念”来解决不能退让的主权问题是再好不过的了。有争议地区:如耶路撒冷、克什米尔都可以设立为“特区”,这个特区的主权属于两个争议国家完全拥有。绕过了两难的主权问题则其他问题会转化成为较容易解决的利益分配问题。

  2.两个国家共同进行管理,权利共同分享,责任共同承担。“共同主权”的框架确立后,如何管理,如何发展则变成了容易协商解决的问题。就像股份公司确定了各自占有多少股份后,怎样运营的问题很容易解决一样。但主权共有的观念又有别于股份公司,这些问题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和方案。在这里只是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3.“共同主权”的利益点分析。

  A.冲突地区的人民受益,他们可以免遭战争的苦难。

  B.冲突双方通过实施“共同主权”的方案后可以直接得利。即使实行“共同主权”两方都不能马上从这个地区获利,但从减少了战争的损耗与战争投入这两方面来考虑,则相当于获得极大的利益。

  C.和平发展带动的规模经济发展会影响周边地区的发展,可促进和带动两国经济的发展。

  D.特别区域的发展有利于文化吸收、交流;有利于取长补短。

  4.机制 初级的管理机构由争端国家组成管理委员会实行管理。具体的管理模式可参考中国管理香港的办法。高级的监督和仲裁机构可由联合国的安全理事会设立,并执行监督和仲裁职能。

  5.实施国际特别区域管理措施应遵循的准则:a.平等协商。b.互惠互利。c.搁置争端。d.公平公正。e.着眼长期和整体利益。f.协议签定后要诚实执行,对擅自违反协定者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

  6.“特别区域共同治理”的“共同拥有主权概念”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分为:a。完全共同拥有(像股份公司)b。部分共同拥有(像欧盟的结构)c。不涉及主权,共同合作开发。(主权问题搁置)d。声称拥有主权国完全不管,交与第三国或者联合国管理。

  五。特别区域共治理论概述

  特别区域共治理论是一种创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它的主要依据是“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主要特点是利用中国智慧和经验提供一种解决国际争端的思路和路径。本理论主要的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以最低成本达成最大化效益”;二是转变观念,寻找解决两难问题的途径。

  1. 以最低成本达成最大化效益   为方便详述先把争端的模式简化为双方的争端。如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印度双方因为克什米尔问题的争端要经常的保持大量的军队在自己控制地区上这样从费用上讲是一种非常大的开支。一旦发生冲突则人员伤亡、物产损坏等等,都会成为巨大的财产损失。(对双方来讲都一样)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是高成本而无实际收益的行为,有可能的收益是在于不定的遥远将来。如果按照所说的理论来执行操作则争端双方都能获得最直接的经济效益。首先是节省了军费开支;第二减少了人员与财产的损失;第三和平的环境下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为两个国家创造巨大的财富。

  2.观念的转变  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首先要清楚国家为争取对某个地区拥有主权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实施的行动。但考证现存的国际争端具体形式,可以明显的看到国际争端都违背了国家争取主权的初衷。它与为人民谋幸福、谋福利初始行动目的相违背。源自与农耕时代的传统观念是相互争夺,强者为王。可是在现代文明的条件下,以前靠野蛮的屠杀占有已经不被全世界人民所认可,此种争端解决方式已经不可能获得世人的认同,因此“中国式”的协商解决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其次,从另一方面来讲主权搁置或者是主权共有可以解决国家内部的压力问题。国内民众大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主权必争。可是争主权是为了什么目的则很少有人去考虑。这个理论主要的效用是让争端双方的人民转变观念,都认为没有根本的损失。这样就可以找到和平解决争端的路径。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把两难的国际争端问题转化成为可以协商解决的利益分配问题。

  “特别区域共治理论”不但能解决地区争端,还能够起模范作用。在争端地区实行“主权共有”理论之后,人们可以发现和平发展模式实际上是“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效益”的良好模式。相邻地区的国家在“特别区域共治理论”的实施后,会见到和平的效益和重要性,因此也会致力于实现“和平”操作模式。这个理论通过实践可以证明现有国际关系理论基于“争斗”观念的理论的不准确性。这一理论也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经验浓缩提炼,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

  “特别区域共同治理”模式的实施与发展,有可能开启世界和平的新篇章。耶路撒冷问题的和平解决,可以使得伊斯兰与基督教、阿拉伯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弱化。本理论的平等协商原则也可解决非武力级的国际争端。对于没有争端的国际共同管理等诸多问题的解决,本理论也能够适用,如:环境、海洋、国际货币及金融管理、太空、军备控制……等等。其实用意义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