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几月开花的:语文大观园第十期(鲜卑天子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54:44
语文大观园第十期2010.10
  目录:
  1、解缙巧解《凉州词》2、纪晓岚妙释“老头子”3、二人天合:一了子平4、启功自撰墓志铭5、施氏食狮史6、1958年的童谣7、和诗的四种方式8、老舍自传9、缺衣无食没有东西10、《清明》三弄11、任志强隽语12、新月派诗人及其诗歌三美13、张之洞遗嘱14、唐代两篇《放妻书》15、当初种种为了什么16、九件事(鲍尔吉•原野)17、美国优秀教师给中国家长的十条建议18、道教“三清”“四御”19、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南北20、翁仲为何作仲翁21、月老传奇22、诗魔白居易(冯皓荐稿)23、什么是犬儒24、老舍的答催稿信25、让名字找到机会26、山中宰相27、饭后钟28、梁鸿孟光举案齐眉29、纪晓岚说“东西”30、字谜(十)
  正文:
  10-1、解缙巧解《凉州词》
  一次,永乐大帝(朱棣)让解缙(1369年-1415年)在一柄做工精致的折扇上题词。解缙展开一看,扇面上有一幅颇有意境的山水画,是根据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的诗意画的。这首诗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于是解缙就在扇面上写下这四句诗呈给皇帝。永乐帝见诗画相得益彰,正待点头称是,忽然眉间一皱,勃然大怒。原来解缙一时疏忽,竟将诗中的“间”字漏写了。皇上将折扇掷下,解缙再看扇面,惊出一身冷汗,幸亏没写上作者名字啊!他稍作镇定,慢慢应对道:“这并非王之涣的《凉州词》,而是我另外做的一首《凉州词》,与王之涣的那首仅一字之差。王之涣的《凉州词》虽名为词实为诗,而我题的这首才是名副其实的词。”随即吟咏:“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原来,在古代的书法上没有标点符号,这样一念却也别有新意。解缙念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皇帝虽知他在狡辩,但因解缙亦能自圆其说,便也不予追究了。
  
  10-2、纪晓岚妙释“老头子”
  纪晓岚是清乾隆年间的大才子,他聪颖睿智,出口成章,风趣幽默,连皇上也十分喜欢。
  乾隆素知纪晓岚体态肥胖,因为怕热,夏天总喜欢脱衣纳凉,因此就想戏弄他一下。这日,纪晓岚正赤着上身与部下群僚编《四库全书》,乾隆忽然进门,纪晓岚猝不及防,衣不蔽体,情急之下,钻入案底。乾隆心知纪晓岚藏于桌下,便假意要走,纪晓岚不知就里只顾问下人:“老头子走了?”一句话被皇上抓个正着。
  乾隆坐了一个时辰,不走,也不说话。纪晓岚趴在地上,屏气凝神,心里发慌,加上天热,不觉大汗淋漓。
  这一下乾隆也忍俊不禁,说:“你如此无礼,说出这样轻薄话。你给我解释清楚,有理则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可就要杀头了!”
  纪晓岚说:“臣还没穿衣服,怎么回圣上的话呢?”
  乾隆让太监给他穿上衣服,说:“亏你还知道跟我说话要穿衣服。别的不讲,我问你,老头子是怎么回事?”
  趁穿衣服的时候,纪晓岚已经想好了说辞,他十分恭敬地对皇上说:“皇上万寿无疆,还不是老吗?万物之首,皆称为头,您老人家顶天立地,是百姓之头呀!帝王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对于天地来讲,就是子,而且子乃圣人之称,孔子、孟子皆称为子,连在一起您就是老头子。”
  说的都是好话,乾隆也龙颜大悦,纪晓岚松了一口气,想:日后可不敢随便称呼皇上了。
  
  10-3、二人天合:一了子平
  古时候,江南一些地方有一种婚俗,新娘上轿之前女家先要对上姑爷家的轿对。有家姓罗的人家,姑娘出嫁时,男方派来迎亲的轿子门上有半副联云:二人天合。寥寥四字,竟将帮办喜事的“礼生”难住了。原来上联运用析字格,‘二、人’合成‘天’,‘天合’又是‘天作地合’的简称,以此称颂两家婚事,十分得体。新娘的父亲是位老秀才,即对出下联云:一了子平。以‘一了’两字恰好组成‘子’字。子平出自《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向长,字子平,朝歌人,淡于名利,不随世俗,儿女婚事毕,即嘱家人曰:“当如我死也。”之后云游四方,家人不知所终。后来,人们便把男女婚嫁之事叫“向平之愿”“子平之愿”,完成儿女婚事叫“向平愿了”“了向平之愿”。 此联上联出得好,下联对得妙,合事合情合理,技巧含意均契,上下联堪称双壁。
  
  10-4、启功自撰墓志铭
  启功先生66岁时,曾自撰墓志铭 :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27年后,墓志铭最终“镌刻”在他的墓碑上。
  
  10-5、施氏食狮史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曾巧妙运用中国汉字一音多字的特点,写过一篇有趣的《施氏食狮史》的故事。全文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市。是时,适施氏适是市。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虽然这则故事本身十分荒诞,然而,赵元任以精炼的文笔,把故事讲述得如此完整有趣,实属不易。其构思之精巧,用字之讲究,令人折服。
  
  10-6、1958年的童谣
  我有一分钱,可以到苏联。苏联老大哥给我买个笔,什么笔?毛笔。什么毛?羊毛。什么羊?山羊。什么山?高山。什么高?年糕。什么年?1958年,吃饭不要钱。
  
  10-7、和诗的四种方式
  1 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10-8、老舍自传
  解放前,老舍曾写过一篇自传,质朴自谦,妙趣横生。这篇自传全文如下: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事,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10-9、缺衣无食没有东西
  北宋吕蒙早年家境贫寒,据说一次过年时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为“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这副数字联缺“一”无“十”,谐音“缺衣无食”,横批有“南北”而少“东西”,表明过年“缺衣无食,没有东西”。这幅对联藏词、谐音、双关,好像猜谜一样,解悟之后颇觉有趣。
  
  10-10、《清明》三弄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弄成词
  有人将标点稍作改动,变成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再弄成剧
  有人添加标点,使之变成一个具备时间、地点、场景、对话因素的微型剧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弄减肥
  有两位骚人对谈,一个说,杜牧清明意境甚佳,只是太肥,我可以给他省去八个字。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另一个说,你的诗也嫌肥,我可以再给你省八字:清明雨,欲断魂。酒何处?杏花村。
  
  10-11、任志强隽语
  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
  挣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
  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
  生不完的闷气,说一说,心境宽广;
  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有利健康;
  尽不完的孝心,走一走,回家看看;
  还不完的人情,掂一掂,量力而行;
  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10-12、新月派诗人及其诗歌三美
  代表人物:徐志摩 孙大雨 饶孟侃 林徽因 于赓虞 刘梦苇 闻一多 朱湘 邵洵美 卞之琳 方令孺 方玮德 陈梦家
  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成员基本上为欧美留学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大多有着欧美留学的经历。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他们以《现代评论》、《晨报副刊》为阵地发表作品。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
  后期起自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10-13、张之洞遗嘱
  1909年晚清重臣张之洞给子孙留下遗嘱:
  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勿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
  
  10-14、唐代两篇《放妻书》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里提到了中国最早的休妻书——唐代《放妻书》,虽是男人休妻之约,却绝没有半点耶和华所痛恨的“骄傲”之气,相反,文章言辞恳切,文笔幽默,情理俱当,还给予了女方由衷的祝福,应该是离婚协议的典范之作。
  1某李甲谨立放妻书: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年月日谨立除书。
  2盖闻伉俪情深,夫妇语义重,幽怀合卺之欢,念同牢之乐。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共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下,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作为后代增嫉,缘业不遂,见此分离。聚会二亲,以求一别,所有物色书之。相隔之后,更选重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械恐舍结,更莫相谈,千万永辞,布施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时×年×月×日×乡。百姓×甲放妻书一道。
  
  10-15、当初种种为了什么
  有位禅师,很爱种兰花,一次远行前,吩咐弟子代他小心打理。徒弟可能过分小心以致紧张过度,反而不小心弄翻了花架,把上百盆兰花给摔个稀烂,等着受师父责罚。结果,禅师回来了,只是笑对弟子说,他爱兰花,是为了兰花之美,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这不只是关于舍得的故事,也对很多问题提出了问题,对不同的课题问同一个问题:“当初种种,最终是为了什么?” 
  
  10-16、九件事(鲍尔吉•原野)
  三件事不能等
  一、孝老。就老人的恩情和寿数而言, 熬一碗粥跑过去端给老人都不为过。当年父母哺儿是春蚕抽丝,侍奉双亲却应斩钉截铁。别的事可以不急,这个事要急。
  二、行善。行善等不得发达之时,等不得日进百金之日,最穷的人也能行善。党中央在陕北时,有人向毛泽东报告,警卫战士张思德烧炭牺牲了。毛主席说,他是个老实人。雨后,他拿铲子把路上的坑洼处垫平踩实,是个忠诚的人。平整小路,可为大善。只要利他,凡事皆善。行善要及早。
  三、健身。身体不是永动机,虽然它有一点像永动机。对身体的修补、建设统称健身。使之健,而非使之衰。健的方法几多,有时要饱一点,有时饿一点。有人泡脚,有人沐头。要像爱护公家的一草一木那样爱护自己的身体。让身体觉得自从跟了你没吃亏。健身不能等。
  三件事不能怕
  一、年龄。有人恐惧年龄,这是可笑事情中最可笑的事。
  年龄大,说明你是赢家。人活着,比树活着难度大得多。能顺利地活下来,是万幸之幸,怎么能恐惧年龄呢?恐惧年龄的人有一点点虚荣心,但他早晚会知道活着已是上帝的恩赐。对年龄,要变怕为爱。
  二、孤独。人是群居动物,看电视、打麻将、聊天、摆龙门阵、撇旱船都为摆脱孤独。然而孤独可以清心,可以宁神。人总有孤独的一刻,在茫茫人海中照样孤独,做大事更要适应孤独。能孤独而会交际,才是活力的象征。孤独之独,是独立、独有、独享之独,要变怕为亲。
  三、未来。怕未来的人不在少数。怕未来是不知道应该怕什么,先怕一怕。在过去、现在、未来三样东西中,能把握的只有现在。虽然“现在”也在转瞬皆逝,但毕竟在掌控中。内心强大的人好比过独木桥的人,只要走好眼下这一步就可以了,别想下一步。未来无须怕,因为还未来。
  三件事不能悔
  一、工作。人所以做当下这一种工作,乃是逢缘而成,在偶然之中包含铁定的必然。工作是什么?是饭碗,是话语权,是跻身世间的位置,是报答社会的机会。在怨恨中工作比吸烟酗酒的毒性还大。努力工作而在工作中享受乐趣,是福份。居什么岗位都不必后悔,自有冥冥中的安排。
  二、机遇。如果当年没有抓住机遇,相当于这个机遇并不存在,悔没有用。有用的是,机遇变身再来时抓住它。谚语说: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会打开一扇窗。没有天天遭到机遇的人,也没有一辈子遇不到机遇的人。另外,谁知道当年没抓住的机遇是祸是福呢?沉实笃定的人,对什么事都不悔。
  三、出身。出身所代表的不光是父母,还有童年与乡土的一切。有些虚妄的人常后悔自己没生于深宅大院。父母给人一条搏天下的性命,这已是万分难得,其它的要靠自己闯。对出身生悔的人早晚当叛徒。
  上帝看重那些生于艰难、手脚并用打天下的人。上帝从不垂青常常后悔的人。
  
  10-17、美国优秀教师给中国家长的十条建议 
  一、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 
  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 
  四、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 
  五、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 
  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 
  八、定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 
  九、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 
  十、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孩子缺课的情况发生。
  
  10-18、道教“三清”“四御”
  三清既是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是道教对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合称。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开天辟地之神, 元始天尊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 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后托胎三千七百年诞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他。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四御(四帝)指的是道教三清尊神下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尊神:北方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10-19、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南北
  北宋吕蒙早年家境贫寒,据说一次过年时他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为“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这副数字联缺“一”无“十”,谐音“缺衣无食”,横批有“南北”而少“东西”,表明过年“缺衣无食,没有东西”。这幅对联藏词、谐音、双关,好像猜谜一样,解悟之后颇觉有趣。
  
  10-20、翁仲为何作仲翁 
  翁仲,原是指秦代猛将阮翁仲。传说他身长一丈三尺,非同常人。秦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后铸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来人们就称铜像、石像为翁仲。
  乾隆皇帝曾经到江南一带巡游,随从的人很多。有一次,他来到一座规模很大的坟墓前,那里不但有石碑,而且有石马、石人。乾隆问身边一个翰林,“它叫什么名字?”这个翰林一时记错了,回答到:“仲翁”。据说乾隆回京后,把这位翰林降为了通判。降职的命令只有四句话:
  翁仲为何作仲翁,
  只为窗下少夫工,
  从今不许为林翰,
  贬入朝房作判通。
  乾隆故意把工夫、翰林、通判都说反了。
  
  10-21、月老传奇
  唐朝李复言的志怪小说《续幽怪录》卷四《订婚店》记载:唐代有一位少年叫韦固,一天他外出郊游,当晚在城南的一家旅店住下。晚上,韦固乘月散步来到后花园,见一位老人背着锦囊正在月下看书,忙上前施礼,问看什么书?老人笑道:《婚牍》也。韦固想:《婚牍》定是记载人间姻缘的书,又见那锦囊胀鼓且发红光,便叩问其中装了什么?老人微笑道:“红绳子也”。韦固又问:红绳子何用?老人从囊中掏出一支红绳,当空一晃,只见一道红光在韦固的脚下绕了一圈,然后朝北而去。老人告诉韦固,此绳以系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贱悬隔,天涯异域,此绳一系之亦必好和,终不可违也。韦固见自己的婚事已定,赶紧问自己婚配何人。老人答曰:“店北卖菜老妪之女也”。说完就不见了。 
  第二天,韦固起早梳洗打扮一番,赶紧找到店北卖菜老妪,特意询问他的女儿。见到的却是一个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相貌丑陋的三岁女孩。不禁火起,竟拔剑向女孩刺去,女孩惊呼,老妪高叫,韦固弃剑而逃。 
  十几年过去了,韦固已成为一名武将,娶相洲刺史王泰之女香娘为妻。洞房之夜韦固揭开香娘的红头盖,见妻子貌美非凡,只见眉心贴着一朵红纸剪的小花,问其缘故。听香娘叙说,方知香娘就是当年卖菜老妪之女。夫妻如梦初醒,从此恩爱有加,后子孙满堂,白头偕老至终。以后,民间就把“月下老人”当成司婚之神来膜拜。
  后来人们称媒人为“月老”,旧时还用“月老红绳”、“红绳系足”来表示姻缘乃是天定。
  
  10-22、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2010冶金班冯皓荐)
  
  10-23、什么是犬儒
  犬儒主义(Cynicism)是个外来词,中文里本来没有现成的对应词汇,通常将它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这些理解大致不差,不过,我们若想对犬儒一词有更完整的把握,有必要略略追溯一下它的起源和演变。
  犬儒主义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狄奥根尼。这派哲学主张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力倡回归自然。据说狄奥根尼本人住在一个桶里(又有一说是住在瓮里),以讨饭为生。有人讥笑他活得象条狗,他却不恼。“犬儒”之称由此得名。早期的犬儒是极其严肃的,狄奥根尼是一个激烈的社会批评家。他立志要揭穿世间的一切伪善,热烈地追求真正的德行,追求从物欲之下解放出来的心灵自由。狄奥根尼确实愤世嫉俗,他曾经提着一个灯笼在城里游走,说:“我在找一个真正诚实的人。”
  随着犬儒哲学的流行,其内涵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后来的犬儒派们发表宏论,竭力鼓吹清贫生活的无比美好,甚至把人们正常的感情也讥为愚蠢。一位名叫德勒斯的犬儒派就说:“我的儿子或妻子死了,那难道就有任何理由应该不顾仍然还在活着的我自己,并且不再照顾我的财产了么?”超脱到了这一步,未免就有些矫情,就和冷酷分不清界限了。
  早期的犬儒派是依据一种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后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视世俗的观念但却失去了依据的道德原则。这就引出了一个始料不及的后果: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既然没有什么东西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是要不得的。不难想象,基于这种无可无不可的立场,一个人可以很方便地一方面对世俗观念做出满不在乎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毫无顾忌地去获取他想要获取的任何世俗的东西。于是,对世俗的全盘否定就变成了对世俗的照单全收,而且还往往是对世俗中最坏的部分的不知羞耻的照单全收。于是,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
  犬儒一词的演变证明,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其间只有一步之差。一般来说,愤世嫉俗总是理想主义的,而且是十分激烈的理想主义。玩世不恭则是彻底的非理想主义,彻底的无理想主义。偏偏是那些看上去最激烈的理想主义反倒很容易转变为彻底的无理想主义,其间原因何在?因为,许多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在看待世界时缺少程度意识或曰分寸感,对他人缺少设身处地的同情的理解,不承认各种价值之间的紧张与冲突,这样,他们很容易把世界看成一片漆黑,由此便使自己陷入悲观失望,再进而怀疑和否认美好价值的存在,最终则是放弃理想放弃追求。“世界既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亦唯有以荒谬和玩笑对待之。”一个理想主义者总是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之后才变成犬儒的,但正如哈里斯所言:“犬儒不只是在过去饱尝辛酸,犬儒是对未来过早地失去希望。”
  说来颇具讽刺意味,早期的犬儒是坚持内在的美德和价值,鄙视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可是到后来,犬儒一词正好变成了它的反面:只认外在的世俗的功利,否认内在的德性与价值。王尔德说:“犬儒主义者对各种事物的价钱一清二楚,但是对它们的价值一无所知。
  
  10-24、老舍的答催稿信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青年界》编辑,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
  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
  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2000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
  正是:旌旗明明, 杀气满山头!
  编辑催稿的苦相和作者的自谦精神跃然纸上!
  
  10-25、让名字找到机会(闻鹤观云) 
  那是我在北京参加的一期培训。课间,安排了一位专家做演讲。做演讲的人总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是喜欢经济的?”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专家苦笑了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在大学里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讲演。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让它可以立着,然后用颜色很鲜艳的笔用粗体大大写上自己的名字,再放在桌前。于是,演讲者需要听者回答问题时,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不解,便问旁边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他们就意味着机会。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吃惊时,很有可能就暗示着他会给你提供很多机会。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事实也是如此,我的确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见解最终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职……” 
  这故事让我突然明白了许多。确实,在人才辈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机会一般不会主动找到你,只有敢于表达自己,醒目地亮出自己,让别人认识你,才有可能得到机会。说到底,这是一种观念,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选择,也许这是决定着你人生的分水岭。
  
  10-26、山中宰相
  南朝陶弘景,隐居茅山,在齐梁时有盛名。据说齐高帝萧道成曾问陶:“山中何所有?”弘景赋诗回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梁武帝原是弘景旧友,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屡次礼聘。陶于是画了一幅画,画上两头牛,一头散放水草之间,一头套着金笼头,被人牵着牛绳,用棍子驱赶。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陶虽不为官,但武帝与他书信不断,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向陶咨询,时人把陶称作“山中宰相”,王公要人争相参拜,赠钱送物,络绎不绝。事见《南史•隐逸传》。
  
  10-27、饭后钟
  唐代有个叫王播的人,早年死了父亲,家境清寒,曾经住在扬州的一所寺庙里读书,到了饭点就跟着僧人吃免费的斋饭。住得久了,和尚讨厌这个蹭饭的,故意将开饭敲钟改为饭后才敲。王播听到钟声赶去吃饭,人家却早吃过了。如此难堪,当然无法再住下去了。二十年后,王播做了高官,前呼后拥来游旧地,看到自己以前住在庙里时写在壁上的字都被覆上碧纱精心保护起来,感慨万端,于是在墙上题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以后“饭后钟”、“ 碧纱笼”就成了诗歌中常用的典故。
  
  10-28、梁鸿孟光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是东汉梁鸿与妻子孟光的故事,见《后汉书?逸民传》。太学生梁鸿,家贫而博学有品节,势家大族多有欲嫁女于梁的,梁全不动心。同县孟家有一“肥丑而黑”的女儿,年三十不嫁,宣称“要嫁人就嫁贤能如梁伯鸾(梁鸿字)的”。梁鸿听说,就聘娶了孟女。孟姑娘盛妆入门,梁鸿却连续七天不理睬她。孟姑娘请问原因,梁说:我想娶个一同隐居深山的妻子,你这打扮离我的愿望太远了啊。孟姑娘容貌不佳,眼界心胸却丝毫不逊于梁鸿,更兼体格健壮,能举得起舂米的石臼。遂回答丈夫说:我不过是试探一下你的志向罢了,隐居之服早就备好了。立即卸了钗环,将长发随手挽起(当时叫“椎髻”),换了布衣,操持起家务来。梁鸿大喜:这真是我的妻子!为她取名孟光,字德曜。夫妻入霸陵山中,过起耕织、读书、弹琴的自在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梁鸿因事到洛阳,登上芒山,看着京城宫室宏丽,满目繁华,想起普通百姓的辛劳愁苦,悲从中来,作《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此时是汉章帝时期,号称盛世,梁鸿这首“政治方向不正确”的诗惹恼了皇帝,下令搜捕。梁鸿只好改名换姓,携了妻子逃亡,先到齐鲁,再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在富人皋伯通家当佣工。尽管沦为奴仆,住在下房,夫妻间的礼节依然一丝不乱。每到吃饭时,孟光总是将粗陋的食物放在木托盘里,举到眉毛的高度,低着头,端端正正地捧给梁鸿。这恭敬有加的举止被主人皋伯通偶然撞见,识破了梁鸿身份,将他们夫妻当宾客供养起来,梁鸿从此在皋的庇护下闭门著书,直到病逝。
  
  10-29、纪晓岚说“东西”
  有一次,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见一竹篮子,问道:“此为何物?”纪答:“竹篮儿。”又问:“此物有何用?”晓岚道:“盛东西。”乾隆又问:“为啥不叫盛南北?”晓岚答道:“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金和木都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而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这盛火则篮儿被烧,盛水则水漏,因而不能叫盛南北。”乾隆大悦。
  
  10-30、字谜(十)
  91、十日谈
  92、云随雁字悬
  93、一个不出头,两个不出头,三个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
  94、三狡兔
  95、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96、上下要节约开支
  97、寸草沐春晖
  98、一百条蜈蚣
  99、虞美人
  100、Good morning
  (上期答案)
  81、有心记不住,有眼看不见(亡)
  82、又变心了(恋)
  83、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金)
  84、日月一起来,不作明字猜(胆)
  85、我有一条狗,只管跟人走,若要见到它,除非六月有(伏)
  86、左边一小口,右边一大口(咽)
  87、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省)
  88、弄瓦之喜(姓)
  89、弄璋之喜(甥)
  90、观不见有鸟飞来(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