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有什么旅游景点:易经通解之二之 易之源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38:14

易之源流

    任何一部旷世经典的诞生,必然都是对此前人类文明的大检阅。《易经》的形成,也同样根植于并深刻反映了此前华夏文明的文化硕果。

    《易经》思想,当源自上古。如果按照柏杨先生对历史的划分,当最迟源于半信史时代之前,甚至有可能源于文字发明之前的心口相传的时期。比如《易经》中提到的《洛书》,可以称为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然后就是出现在《易经》之中。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其中就已经出现了河图四象。

    可以确信的是,《易经》出自卜官、筮官之手,也就是是由卜官、筮官们写成的。什么时候有了占卜,什么时候就应该有了《易经》的思想。当有了符号和文字后,卜官筮官们陆续把一些成熟的思想或者常见的问题的卜筮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便逐步形成了《易经》的刍型。

    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经过多人甚至多代人之手才完成的。这有点儿象《圣经》,西方的《圣经》也是由一代代的祭祀所逐步共同完成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这部书的形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易经》一书,处处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它是既是中国传统古典哲学与文化的源头,又是中国上古传统古典哲学与文化的集大成者。

    阴阳的概念,中国早已有之,这一概念就始终贯穿于《易经》一书中。

    《易经》以卦演象,以象说理儿,这“卦”就颇有些来历呢。《系辞传》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为渔,盖取诸离。”也就是说,八卦是我国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创造的。但也有说是也是我国上古三皇之一的神农氏所创造的。这两种说法虽然不一样,但自古就都存在,至今没有定论。也或许两种说法根本就都不对,因为古人历来提倡述而不作,往往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思想能够为人所信服所接受并能够流传千古而假托古人的名义。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黄帝内经》这本书的形成也是这样。

    其实,究竟是谁创造出了八卦,并不是最重要的,也极有可能不是一个人甚至一代人创造出来的。重要的是,这足以说明《易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图一:先天八卦

                     

    八卦产生以后,又陆续地形成了此后的重卦也就是六十四卦。重卦就是将八个三爻卦两两重叠,从而形成六十四卦。重卦的产生更是扑朔迷离,说法更多了。有人说是伏羲自己创造的,也有说神农氏自己创造的,更多的说法是周文王创造的。典型的说法是“伏羲画卦,文王重卦”之说,就是说文王将伏羲八卦两两重叠创造出了六十四卦。

    重卦的产生,是《易经》产生的直接前提条件。《易经》的主体内容,就是以这八八六十四卦为纲。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这一说法几乎可以说几成定论了。大概文王推演《周易》,主要是对六十四个重卦进行了排列、命名,然后给每个卦注上了卦辞,据说这是文王被囚羑里时所作的。

    卦的每一画,叫作“爻”,也叫“卦画”。每一个八卦有三个“卦画”或叫三个“爻”。每一个重卦就有六个“卦画”或者叫六个“爻”。后来又给每个“爻”注上了“辞”,就称它为“爻辞”。爻名和爻辞有人说也是文王所作的,更多的说是周公姬旦所作。

    卦名卦辞和爻名爻辞的出现的最大意义,在于使《易经》一书成为了一本系统的哲学书籍。

    在那甲骨竹书的年代,书写之难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自当惜字如金,所以《易经》的卦辞爻辞大都非常简约,卦辞和爻辞,最少的字数都是只有四个字。真是就象后人评论《论语》,说《论语》微言大义。但《论语》要和《易经》的卦辞爻辞相比,其简约程度,简直没法相提并论了,感觉《易经》的卦辞爻辞相较于《论语》,就象文言文之与白话文了。事实上也极有可能就是这样,因为孔老夫子毕竟已经晚周公五百年了。

    所以后人为了让时人能够看的懂、理解的了《易经》,于是一代又一代先贤先后开始了不懈的解、注、疏的工作。说一组数据,就足于说明后世诠解《易经》的著作多到什么程度,仅世人皆知的《四库全书》中,就收录了历代《易》类著作158部、1757卷,附录8部、12卷,另外还有《易》类著作存目也就是有此书而没有收录内容的书317部、2371卷以及附录1部、1卷。

    后世所流传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易经》,其内容分为“经”和“传”两部分。所谓“经”部分,就是由上面所说的卦象、卦名、卦、爻名、爻辞为主要内容。这部分内容也是《易经》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易经》的经部,大体成书于商末周初。有种观点认为,《连山》、《归藏》和《周易》三种易书分别是夏代、商代和周代的占卜用书,这种观点的根据是《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进而认为三易分别是夏、商、周三代不同系统的易学,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律、历、礼、易系统,因此可以推知《周易》完成于商末周初。

    后世所见到的《易经》的“传”的部分,大都先后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传”的内容一共七种十篇即《彖》上篇、《彖》下篇,《象》上篇、《象》下篇,《文言》,《系辞》上篇、《系辞》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在一起叫作“十翼”,就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也就是翅膀,是用来解说“经”的内容、帮助经的传播的。

    十翼的篇名通常有两种,一种如上所述,一种是在上述名后再加上个“传”字,如《彖》就叫作《彖传》、《象》就叫做《象传》。

    关于七种十篇“传”的作者,至今一直没有定论。太史公《史记 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也就是说司马迁认为上述七篇是孔子所作,但从《系》的内容看,多处言“子曰”,说明至少《系》不是孔子所作。后世关于十翼的作者的争论颇多,从内容和用语分析,比较大的可能,是《彖》、《象》至多还可能包括《文言》出自孔子之手,其它几篇则大概出自孔子弟子甚至再传弟子之手,就象《论语》一书。

    “十翼”形成之后,逐步和《易经》的“经”的部分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世人所看到的《易经》。所以《汉书·艺文志》称《易经》的形成“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有人说“三圣”是指伏羲(或神农)、文王和孔子,三古则指上古、中古和近古,其实也可能把三圣三古的“三”字理解为“多”更为贴切,毕竟大家都知道,在古文中,“三”通常不是特指、而是泛指。这三圣三古之说,更从一个方面证明,《易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此前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发展的必然,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易经》的经的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本源,也是传统文化的中枢。但凡中国的哲学、文化、艺术、道德、伦理、宗教、法律、天文、地理乃至科技,都无不由此衍生并奉之为本。

    但是自十翼面世后,《易经》就好象真的长的翅膀,飞进了儒家大院儿,被后世儒家所独占。

    大家都知道儒家的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著作的总称。经书原来是六种的,包括《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易》和《春秋》,叫作“六经”。后来据说到了秦朝,秦始皇焚收坑儒一把火,把《乐经》给烧没了,从此“六经”就变成了“五经”。东汉时经书系列里又增加了《论语》和《孝经》,成为“七经”。到了唐朝,经书里又加上了《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和《尔雅》而成为十二经。宋朝的时候则又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增加了《孟子》,从而有了十三经之说,并且宋朝刻有《十三经注疏》传世。由于十三经不全是经书,所以最终又从中筛选出《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确定为儒家五经。但无论在六经、前五经、七经、十二经、还是十三经以及后五经中,《易经》都在其中,并最终被列为儒家群经之首。

    事实是,如前所述,“易”的思想古已有之,《易经》也成书于儒家诞生之前。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是诸子百家中之一家而已,用现代的语言说,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只不过是当时各种哲学、政治思想的一个流派而已。当时儒学充其量不过是一家之言,属于私学。

    儒家成为一门显学,是在孔老夫子百年之后。先是《论语》的问世。《论语》的书名,或许叫做《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更为准确。作为儒家代表的孔子及其后人,为《易经》完成了“传”的部分,从而为《易经》染上了儒家的色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呢,儒家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易经》也就逐渐成为儒家群经之首并为后世儒者奉为至宝。

    《易经》的经的部分诞生后,其后的发展,可以说是大体沿着两大脉络进行。一是上面所讲到的儒家对于《易经》的应用与发展,二是以道家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各家对于《易经》的应用与发展。

    处于周朝后半期的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展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有人甚至认为,其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尤其是那时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甚至可以说为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的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的思想家及著作,也可以认为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是春秋后产生的私学。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百家”是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的一种夸张的说法。关于百家的归类,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谈到他老爹司马谈列举了六家:“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汉书·艺文志》中的《七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不谈,所以称“九流”十家。

    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后来儒家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后世非儒家的思想也就渐渐地归到了道家的旗下。历经千年沿革,再加后世从西方传来的佛教,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后世的以释、道、儒三家为主体的格局。

    《易经》深刻地影响了后世道家的发展,道家也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易经》思想。千古名篇《老子》、《庄子》无不闪烁着《易经》的影子。有人说“道”、“医”、“易”同源,读一读《黄帝内经》,你就不会不承认医家之于“易”的渊源。阴阳家的理论、风水学的根本、古诗的意象、中国画的意境,无一不诠释着后世对于《易经》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