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aboon 下载:我國奶業發展改變農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20:05:17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16日電(記者丁銘)記者近日在內蒙古、河北、山西等省、自治區採訪發現,發展奶業已成為當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致富產業,通過從事奶業生產,許多農民轉變了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縮小了城鄉差距。

    在我國農村,土地一直被認為是農民的命根子,為了能獲得一個好收成,農民們“臉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四季延續著春種秋收的傳統生產方式。而今,隨著大批農民從事奶牛飼養業,這一傳統的生產方式發生了巨變。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爾沁鄉是內蒙古著名的奶牛養殖鄉。鄉長包勒特對記者說:“以前農民一輩子就守著幾畝土地,從事的就是春種秋收的生產方式,而現在通過發展奶牛養殖,農民已從種植業轉向奶牛飼養業,不僅對土地的依賴減少了,而且還學會了養殖技能。”

    目前,沙爾沁鄉全部採用分散養殖、集中擠奶的生產方式,全鄉有2萬多農民飼養奶牛,共飼養奶牛1.6萬頭,奶業已超過種植業成為全鄉的支柱產業。目前,全鄉的種植業基本上為奶業服務,8.5萬畝農田大部分種植了玉米和苜蓿。

    養奶牛還促進了農民素質的提高。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市李村鎮孟莊村奶農孟文正不但自己養了120頭奶牛,還投資建起了奶牛養殖小區和大型機械化擠奶廳,並配備了奶質分析儀等先進設備,為奶牛養殖小區內240多頭奶牛服務,年收入達16萬多元。

    記者在這個小區看到,奶牛從出生、成長到配種、生育等過程,在電腦中都有詳細的記錄,奶牛每天吃什麼、吃多少,都進入電腦檔案進行保存分析。孟文正說:“用電腦管理奶牛,科學性提高了,節省飼料不說,牛奶的等級也提高了。”

    奶業發展還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方式。通過養殖奶牛,農民像“上班”一樣有了“作息時間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公喇嘛鄉姑子板村奶農雲衛東飼養了12頭奶牛,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去奶站擠奶;上午7點鐘喂牛,然後清理牛圈;中午12點第二次喂牛,再次清理牛圈;下午5點第二次擠奶;晚8點第三次喂牛,並清理牛圈。

    不僅如此,養奶牛的農民還有了“月工資”。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北義井鄉真檀村奶農羅存勞每個月都可以從奶站或銀行拿到相對穩定的現金收入。他告訴記者,過去只種地時,一年到頭才能見到一次現錢。飼養奶牛以後,每個月結一次奶款,月月都有現錢收入,就像職工開工資一樣。

    羅存勞一年下來,能收入16萬多元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