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lue级游戏:荆州老兵耗时9年自建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8:54:28

荆州老兵耗时9年自建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0-09-25 10:36网友评论 条 点击查看 进入论坛 手机荆楚网来源: 荆州晚报.ml_area{ clear:both; text-align:left; margin:20px 0 0 0; line-height:22px;font-size:14px;border: 1px solid #ccc; background:#FFFFFF; padding:8px; height:50px;width:522px;}.list_across{ margin:0; padding:0;}.list_across li{white-space: nowrap;float:left; list-style-type:none;display:block;}.list_across_ml li{background:url(http://www.cnhubei.com/images/li_1.gif) left 7px no-repeat;height:28px; text-align:left; padding:0 8px; margin:0 0 0 15px; width:200px;}
  • 长江野生鱼可致性早熟
  • 孙绪鹏的爱民日记人民公安为人民
  • 积分换机票积分里程≠航行距离
  • 湖北名酒被“傍”呼吁立法严打造假

当年的盔式帽、抗战鞋、军便装

张金春收藏的部分资料

援越抗美战争时期使用的急救包与卫生盒

  荆州六旬老人张金春,耗时9 年,行程10 多万公里,收集千万文字资料,数百件珍贵实物,筹建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在“国防教育日”,晚报记者特意走进了这家博物馆……

  □ 记者杨枫 文 记者杜波 图

  民间博物馆

  见证一段血火历史

  沙市区江汉北路一栋居民楼一间10 余平方米的小房。

  在主人带领下,推开房门,两边书柜内整齐陈列着各种书籍、徽章、图片等展品,大量的飞机、子弹等军用仿制品,急救包、警报器,以及当时的解放鞋、背包、衣服、杯子等生活用品,墙壁上还挂着援越抗美期间越南北方交通图,房中间一张小桌子上,堆放着各种文件、印章、通行证……一时间,记者仿佛走进一个战争时代的后方指挥所。

  主人名叫张金春,荆州人,1946 年出生,1964 年入伍、历任战士、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团卫生队副队长等职务。在上个世纪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初,他和我军铁道兵以加强第二师、第十三师为主组建的援越抗美部队第一、六支队共6 万余名战士一道,秘密进入越南援越抗美。

  1970 年,张金春回国。1984年转业到荆州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2006 年退休。

  张金春平时喜欢写点东西,2002 年,一个朋友建议他将援越历史用实物和书籍表现出来。这,让张金春恍然大悟,开始四处搜集信息,整理成文字材料。

  9 年来,张金春行程10 多万公里,耗资30 多万元,先后几次组织援越老战士和烈士亲属共100 多人,到越南为牺牲的战友扫墓,考察当年战斗过的主要车站、桥梁,到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武官处收集资料,20 多次到全国各地拜访老首长、老战友和烈士亲属,召开座谈会等上千次,到原铁二师、铁十三师、铁道兵善后工作组档案室等收集文件、文字资料1000 万余字,照片5000 余张,以及300 多件实物。

  在这个小型的“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内,收集有越南政府用击落的第1000 架美机残骸制作的“越中友谊团结杯”,数件半截美军轰炸机的副油箱(大的有几十公斤重)、子母弹、菠萝弹、降落伞、美军轰炸机上的一些电子原件,我军官兵利用战斗间隙,用美机残骸制作的各型美机模型十余架,各种毛主席像和语录牌几十块工艺品与生活用品如笔筒、书夹、印章、梳子等数十件,当年油印的战报、战讯、英雄事迹、歌曲及其他资料,当年戴的越南盔式帽,穿的各种军便服、蓝大衣、抗战鞋、塑料凉鞋,使用的急救包、卫生盒、军用代金券、餐票,联合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边防检查站军事代表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国防部外事局大印的军人通行证,与其他式样的通行证等数百件珍贵实物,以及当年美军、越南和我国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10 多小时的影视资料。

  一个座匾

  再现战友英雄本色

  在“博物馆”进门左侧,一个由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提笔的“越中友谊,万古长青”的座匾,赫然眼前。张金春回忆起那时的援越战争,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故事和一个不畏死亡的普通战士。

  1965 年12 月1 日,晴空万里。重机枪班弹药手吴以先所在7 团4 营16 连,在北太省寨高东北方向的一座山上,担负保卫采石场的任务。下午2 时,突然从正南太原方向传来防空警报,班长下达了进入一级战备的命令,射手郑虎双手紧握枪柄,吴以先紧抱弹盒站立一旁。突然,天空中出现几个小黑点,向阵地和采石场的方向飞来。在接到命令后,重机枪射出一串串愤怒的子弹。

  激战中,敌机向阵地和采石场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吴以先身子一震,就跌倒在地,弹盒也掉在地上。他意识到自己负伤了。当时,敌机还在上空俯冲投弹,他立即从地上捡起弹盒,猛地站了起来,继续压子弹,配合射手继续战斗。他跟着机枪转动了几步,手中的弹盒又掉了,当他低头再去捡弹盒时,才发现右手掌已被弹片击穿,颈部负伤,血已流到胸前,腹部被打了一个洞,小肠都已经流出来了。这时,敌机还在向阵地、工事攻击。

  他不顾钻心疼痛,再次用双手将弹盒捡起来,把它放在头上,用负伤的右手稳住,用左手将流出的小肠塞进肚子里,并将伤口捂住,配合射手继续战斗。终于,在连续猛烈的射击下,敌机慌忙逃窜。

  经野战医院急救处理后,吴以先被转送到后方的解放军303 医院治疗,身上的弹片取出来了,右手已严重残废,不能正常工作。伤口基本痊愈后,他又重返前线。为了表彰他的事迹,支队党委给他记了一等功,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给他赠送了“越中友谊,万古长青”的座匾,越南总理范文同还授予他“ 独立、自由、幸福”徽章和八。五纪念章及证书。

  一幅版画

  追忆战友英勇往事

  一座小小的“博物馆”,展览柜里有许多金属小模型,如飞机、子弹、印章、梳子等等,很有趣也很精致。“这些金属都是美军战机的残骸,是战友们闲暇时间,一个个做出来的模型。”张金春拿出一幅金属版画,告诉记者:“它是用美军当时最先进的侦察机R-F4C 的残骸制成的,画面中刻画出了我们当时援越时期近10 年战斗缩影。”记者见到,这幅版面上右侧是一个高射机炮阵地,中上方一架正在炸毁桥梁的美机被击落,驾驶员正在跳伞;中下方,我们的战士正在修复桥梁,右下方越南人民在椰树和芭蕉树下为中国军人欢呼。据张金春介绍,当时我军遭受了美军战机的反复轰炸,有不少还是定时炸弹,大多重达1000-2000 磅,严重威胁抢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列车的运行。其间,我军有一位类似黄继光、董存瑞的英雄人物,不畏险阻,不惧死亡。

  1967 年9 月2 日下午,我军合进站又遭到美机多批、数十架次的轰炸,还投下了大量的定时弹。7 团15 连13 班班长向成湘主动请缨,要求排除这个“拦路虎”。滴!滴!滴!向成湘和两名战士先进了弹坑。轮换时间到了,他对战友说“你们先上去,这里情况我熟悉。”副指导员知道后,命令轮换后的战士“你们拉也要给我把他拉上来。”但向成湘始终不愿意上来。就这样,哨声响过,弹坑里只回来两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周围不时响起定时弹的爆炸声,气浪掀起的泥土、石块直往坑内砸,向成湘全然不顾自己安危。弹坑越挖越深,在战友们屏声静气的等待中,凌晨4 点零5 分,突然弹坑内火光一闪,紧接着一声巨响,这颗定时弹爆炸了。向成湘和战友为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事业,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牺牲后,第一支队党委根据他的英勇事迹和一贯表现,给他追记一等功。

  “像向成湘这样的战士,我们部队里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我们最应该尊敬和最爱的人!”张金春激动而满怀感伤地对记者说。

  一生铭记

  珍藏记忆传承美德

  在张金春的个人“博物馆”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个具有纪念价值的展品,更仿佛回忆起了那个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讲述了一个个鲜活、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目前,张金春不少战友得知他办小型博物馆的消息后,纷纷将自己保存下来的藏品赠送给他。同时,他自己参与编著的一部铁道兵援越抗美战争纪实——《铁军雄风》,也已出版,全书共31 万字,珍贵历史照片600 余幅……

  “办博物馆、写书,都是为了珍藏这些有价值和意义的历史记忆,让它给人们留下真实而深刻的印象,不要让这段历史出现偏差或者被人遗忘。”张金春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一定要铭记民族的光荣历史,铭记历史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战争历史的教育,唤起人们担当建设国防神圣职责、履行接受国防教育神圣义务的决心和意识,将拳拳爱国之心,化为切切报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