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蒙面唱将猜猜猜:“模糊语”不模糊 (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3:02:37

       吴双江转杜树人的文章
日前看到一份汇报材料,越看越糊涂,这里摘取一段:“近年来,官兵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员素质有较大进步,革新成果不断涌现,精神面貌变化巨大,学习意识不断增强,激励机智日臻完善。”
读罢如坠迷魂阵中,何谓“近年来”?何谓 “明显提高”?何谓“较大进步”?何谓“不断涌现”?何谓“变化巨大”?因为没有过去和现在数字的比较,也没有事实作为依据,所以让人不知所云。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一次我到一个单位搞调查,问一位领导:冬季取暖问题怎么解决?回答说:问题不大。不知到底多“大”?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同志常讲这些 “模糊语”,比如:大概、可能、也许、许多、不少、不一定、差不多、基本上、原则上等等。
就拿“基本上”这个词来说,它究竟指的是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指的是百分之八十以上,或者是百分之七十以上。还有“原则上”这一概念,也频频“出镜”它是指坚持原则,还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要原则?某单位规定:上级来人原则上不搞超标准招待。结果在执行上,各按各的理解去做。
以上所例举的“模糊语”、“模糊概念”的滥用,造成的危害是不小的。用于交流,则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相反,也使对方难弄明白。
比如,有位同志在向来人介绍抓好安全工作的经验时说:“我们的口号是,领导亲自抓,机关合力抓,基层重点抓。”听者莫名其妙。又如有的单位正式下文说: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不发,可讲可不讲的话不讲。面对这一要求,下级可犯了难,到底可与不可的界限在那里?
不过,运用模糊语言和模糊概念也有莫大妙处。
妙处之一:可以进退自如。 比如,上级要听某项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有人以“基本上完成”对之。这样回答,既能进又能退。进者,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在积极落实领导指示。退者,如果领导发现有不足之处,也留有余地,因为说的是“基本上”。
妙处之二,可以打马虎眼。 当上级检查某项工作时,有的同志心里没数,说不清楚,于是便以“模糊语”搪塞之。比如,有位领导批评下级安全工作抓的不力,这位下级辩解:我们也经常抓啊!什么叫经常?一年抓几次是经常?达到多少次是经常?
妙处之三,可以不得罪人。 比如一些同志批评别人好用“有的”二字,这样就避免了得罪人。
治疗模糊病的良药是讲求精确。有一本书叫《中国人的性格》,是一百多年前美国的一位名叫史密斯的传教士写的。他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年,为中国人的性格归纳了二十几种特征,除了“节俭持家”、“勤劳刻苦”外,还有一种是:漠视精确。这很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眼下,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漠视精确的模糊病很流行,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