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墙的意义:生命的残疾与思想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4:00:11
 生命的残疾与思想智慧

 

 

                   许锡良

 

 

 

在中国的当代作家中,史铁生的文字是最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的,因为他的文字是用生命换来的。他对生命苦短的认识之深刻,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确实无人能够出其右。这也许是得力于他生命中的残疾。读他的文字确实能够给人一种明净而深邃的智慧,从他的文字里可以读出,独特生命才能够体验到的体验,比如深沉而细腻的爱,作为人的生命的孤独感,死亡阴影与求生的强烈欲望,以及生命的艰难跋涉中的苦难,还有其他的种种意外,总是反复地纠缠着他的心灵。他对死亡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又反映了他在深刻体验到生命必然降临之后的淡然情怀。

俗话说,“有虫的枣子早红,有病的孩子早熟”,在史铁生身上有一个假设是很有探讨价值的,那就是,假如他不是早年得病并且病得不轻,导致全身瘫痪,史铁生还会成为富有思想的作家吗?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可能还是作家,但绝不可能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种作家,他也许还会写点文字,但是不一定以文字为生,更不可能在文字里蕴藏如此丰富而深邃的生命信息。人有时候,在极端的体验中,能够发现一般人在通常的情况下所不能够发现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能够善于开发的话,苦难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只有极少数充满灵性的头脑才会将这些财富变成文字,化成思想。

 

我们经常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只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饱满的精神,这些都是不错的。追求健康的身体与饱满的精神是对的,但是,世界上总有不如意的人与事,他们就那样客观地存在那里。病与贫确实常常催人早熟早慧,那是因为,他们比健康的孩子更容易体验到生命的苦短,更早意识到因病痛而带来的死亡威胁。在广州,那些基督教徒,常常喜欢到医院里收养那些有残疾,有先天缺陷的病儿弃儿,据说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残缺的孩子,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受到了上帝的特别恩宠,他们才是上帝的宠儿。上帝特别宠爱的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这种爱就是伟大的博爱,确实是中国文化里所不具备的。

但是,这个说法却解释不了尼采现象。尼采一生多病,却在极有限的生命里写出了许多思想深刻,极有冲击力的文字,他一生多病,终身未曾有过婚恋,但是,他却留下了非常热烈而强悍的文字。他塑造出强人的形象,并且借超人的口,呼喊出“上帝死了”,四十六岁就开始疯癫,而且一疯就是十年整,最后在十年的疯癫中死去,终年仅五十六岁。尼采在《我为什么这样智慧》中这样介绍说:“我父亲36岁就死了:他文弱可亲而多病,就象一个注定短命的人——与其说他是生命本身,倒不如说是对生命的亲切回忆。在我父亲生命衰老之年,我的生命也开始衰老了。在36岁那一年,我的生命力降低到了最低点——我仍然活着,但我看不清三步之外的东西。”(尼采著,张念东、凌素心译《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商务印书馆,1995年5月第1版,第9页。)使得他不得不辞掉大学教授的职务,这个年仅23岁就被马塞尔大学聘为教授的年轻学者,只得作为一个流浪者终年生活在最最暗淡无光的日子里。正是因为这种极度虚弱而带来的灵感,他很快就完成了著作《朝霞》,与他暗淡而虚弱的身体完全相反,他在作品中反映的却是完全开朗、明快、活泼与兴奋的文字格调。在一次三天三夜的头痛和痰阻的折磨之后,他的头脑竟然意外地极其冷静清醒,他在这个病痛过程中,思考了许多问题,得到了许多的思想灵感,尼采说,这是他平时在比较健康的状况下是不可能感受到的灵感,而且思维也不会有如此的缜密、细心与冷静。那时尼采全身都是病,血液流动缓慢,高烧,常常处于昏迷状态,胃消化严重不良,随时还有失明的危险,那时的尼采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口好牙,一个好胃”,这就是尼采对自己全部的希望。外表凶悍的尼采,其实病弱得不成样子,而且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胆子也是极小,据说他连杀鸡的场面都会被吓得晕倒。但是在尼采的一生中,正是这个极度虚弱的日子里,他开始了创造超人,并且开始了他“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工作。思想精神与人的身体状态常常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身体健康的人很少想到死亡,也常常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也不容易体验到生命中极其细微的那种感受。思想的深度与细腻的程度都是远不及那些敏感而脆弱的生命。他们常常在日常生活的惯性中生存,他们的感想是比较粗糙的,心情也比较放荡。他们总想着还有明天,还有明天。而像尼采、史铁生这样的病人,他们把每一天的每一分,甚至每一秒,都看成是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刻,因此,他们的时间表与我们常人就大不相同。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对时间的感觉,对生命的认识自然也是与我们常人是不相同的。

天才常常就是行走在疯癫与病态的夹缝中的人。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够发现别人不能够发现的奥秘。那些出生之前被上帝亲口亲吻过的孩子,自然比其他孩子更能够感受到上帝。维特根斯坦与他的老师伯特兰.罗素相比,身体差了不知道多少倍。小罗素好十几岁的维特根斯坦,却比罗素早走了好几十年。他一生没有成为疯子,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事情了。也许这是他的思想意志力的结果。但是维特根斯坦一生都行走在理智与疯癫的边沿。论著作,罗素著作等身,维特根斯坦不及其百分之一,论思想深刻程度,罗素不及维特根斯坦的百分之一。对于罗素的论述,维特根斯坦常常不屑一顾,说他总是那样非常油滑地反复说一些陈词滥调。罗素是大逻辑学家、大哲学家、大数学家、大历史学家、大文学家。其在数学上的创见是与他的老师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厚厚的几大本,这本书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都有着巨大影响,在文学上的贡献,使得他获得了1950年的世界诺贝尔文学奖。一个同时在逻辑学、数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与文学都有巨大贡献,并且以其98岁高龄的长寿,可谓创造了学术思想界的一个奇迹。他的著作之多,创见之多,情人之多,朋友之多,阅历之丰富,寿命之长,在21世纪确实是独一无二的。然而,罗素在思想深邃程度上远不是一流的。尽管他也说过:“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但是,罗素的思考,常常是热情有余,而深刻不足。但是,罗素享受了世俗的几乎一切快乐。他说自己的一生就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他还说,有三件事,支持了他的一生的幸福,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罗素是幸福的,他思考着,但是,他有时也过不思考的生活。当他对爱情渴望的时候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爆发的时候,那是感情充沛的时候,而不是思想睿智的时候。

 

 人的一生,健康快乐的时候当然好,如果是这样,就要像罗素那样充分地利用好上帝给予的资源,但是,当病痛与灾难不可抗拒地来临的时候,就像史铁生与尼采这样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也许是上帝赋予了你另外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活着你得留下点东西,表明你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只活了50多岁就因为病而英年早逝的乔布斯留下的名言就是:活着就是为了创造,难道还需要什么理由吗?发自生命深处的声音,出自上帝之手的东西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那是信仰。

 

2011年12月1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