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日记500字大全:有些“国际惯例”让我们望尘莫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44:03
有些“国际惯例”让我们望尘莫及

  有消息说,发达国家互联网使用资费不到其网民收入水平的1%,而我国的比例超过10%,是发达国家的10倍。我国网民平均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为83.5元。如果按绝对的货币价格计算,美国人只要以中国人1/12.88的价格就能买回相同的信息量。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报告指出,尽管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和宽带市场,但目前中国互联网使用价格占收入水平的比重仍然偏高。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0倍。(据5月2日《齐鲁晚报》报道)

  立即有网民追问道:很多部门都喜欢讲“与国际接轨”,都喜欢把“国际惯例”挂在嘴边,可是上网费为何不讲“国际惯例”了?

  事实上,不讲“国际惯例”的时候还很多。比如,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买断的补偿非常的低,视所在企业不同以及买断的时间不同而不同,从两三万元到七八万元不等。但“国际惯例”却不是这样的。

  有消息说,2006年3月22日,经过极其艰苦复杂的谈判,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s)、生产汽车配件的Delphi Corp.和“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 Workers)达成了历史性的协议,以“赎买”(buyout)的形式,请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Delphi Corp.工作的工人们自愿“下岗”。

  他们开出的“赎买”标准是:工作不足10年的工人,下岗将获得7万美元补偿,工作10到26年的工人,下岗将获得14万美元补偿。工作27年到29年的职工,如果同意在工龄达到30年时退休,就将在剩下的年份中得到双倍工资。工龄30年的工人,由于接近退休年龄,下岗将获得三万五千美元的补偿,同时享受原来的一切退休待遇。据介绍,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赎买”计划之一,涉及的工人达13万人。

  这些“国际惯例”都是我们望尖莫及的。但很多部门、很多部门的官员都喜欢拿“国际惯例”说事。但他们在对待“国际惯例”时,充分体现了“拿来主义”的霸道,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强横。凡是他们觉得需要的,对自己有利的,就把“国际惯例”挂在嘴边,似乎谁要是不遵守“国际惯例”就是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大逆不道。于是,“国际惯例”就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反之,凡是他们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他们就置若罔闻,假装不知道。比如关于下岗职工的补偿安置标准,就离“国际惯例”比较远。再比如我所在的企业实行80点内退,即:工龄 + 年龄 = 80,就要“自愿申请内退”。据说就是根据“国际惯例”而设计的方案。按照这个“国际惯例”,把厂长经理看不惯的、不高兴的、估计是属于“敌对势力”的人,基本上全都清洗干净了,一个也不留。而另一方面呢,鼓吹者这个“80点内退”的人,自己已经超过90点、甚至达到100点了,仍然没有“自愿内退”。不仅是厂长、经理如此,凡被厂长经理视为是“自己人”的,都可以不受80点内退的限制。这时候“国际惯例”就扮演了娼妓的角色。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弃之如敝屣。

  可见,“国际惯例”有时候是个筐,有时候又像个娼妓,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一脚踢开。细想起来,这个“国际惯例”也是蛮可怜的。

  所以,发现“国际惯例”的利用价值并将其利用到极致的人,真是新时期的天才。如果没有“国际惯例”,很多事可能就推不开、贯彻不下去。所以,即使它象个娼妓,有时候还得用一下。于是,“国际惯例”就和“听证会”一样,成为听起来冠冕堂皇、却被民间普遍鄙视的丑角。可怜的“国际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