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员工快乐工作的秘密:孝文化发祥地曲阜孝道不再 老人们吃最差穿最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55:17

“别提了!”面对田景军的调查,老人无奈摆手

受调查访问的老人

受调查访问的老人

  历时两个月 深入43个村庄 探访2000多个家庭 调查1186位老人———

  一个孝文化的发祥地,一次关于老有所养的调查,三名大学生历时两个月得出如下一个结果——

  调查范围:山东曲阜南辛镇43个村庄;调查样本:2000多个家庭中1186位65岁以上的老人;调查结果:老人与儿女分居者占72.2%、三餐不饱者占5.6%、衣着破旧者占85%、生活必需品不全者占90%……

  调查的执行者田景军、付玄、王彪是黑龙江鸡西大学的学生。

  除田景军已毕业外,另外两人都在读。

  起因   欲通过调查让更多人重拾“百善孝为先”

  2009年2月20日,田景军、付玄、王彪三人以“中华孝道调查”之名开始了山东曲阜之行,资助他们调查的是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多年关注孝道、践行孝道、弘扬孝道的翟玉和。

  翟玉和与这三名学生的结缘,因为一次演讲。2006年秋,翟玉和在鸡西大学演讲《中国部分农村老人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这是2005年翟玉和自己做的一份调查。翟玉和所讲的事例触动了台下的田景军,他想起了家乡贵州铜仁的邻居老太太。老太太有二子二女,因老人将宅基地给了小儿子,引起大儿子不满,他不准老太太的六个孙子接近奶奶。见老太太无人照看,田景军常帮她砍柴抱柴。

  从被深深触动到亲身调查,田景军历经两年半的时间。两年半里,他反复掂量自己的选择,在经过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后,最终坚定其付诸行动的原因是——“对方方面面都有益”。

  因调查工作繁杂,田景军找了两个同行者——在校生付玄、王彪。两人爽快地答应了。之所以如此爽快,是因为他们也有着孝道蒙难的亲历。

  付玄的家在安徽阜阳太和县,他们村里有一位独居的偏瘫老太太。有一次,老太太为找吃的,不幸掉入沟里,村民发现后赶紧将老太太捞了上来,但闻声赶来的儿子却对乡亲们说,“如果不是怕你们笑话,我早把她药死了”。不久后老人去世,死因众说纷纭。

  王彪也来自阜阳农村,童年的一段经历至今都在他心中留有阴影。当时,他大伯的养子把大伯的树砍了卖钱,还把家当拉走。王彪的父亲看不过去,上前拦阻,竟被其用利器划伤,王彪兄弟上前帮忙,结果被踹开……

  田景军、付玄、王彪三人决心通过调查让更多的人重拾“百善孝为先”。翟玉和则表示,之所以资助他们,是因为2005年他做的调查只是“走马观花”,他希望这三名学子能“下马看花”。而之所以把调查地点选在山东曲阜南辛镇,是因为这里既是孔子的诞生地,也是孝文化发祥地。

  调查   85%衣着破旧 5.6%三餐不饱

  从2月20日到4月20日的两个月调查里,三人的调查方法是问卷、个别访谈和进户查看,而问卷涉及自然情况、居住、饮食、衣着、生活设施、医疗、经济收入、劳动和生活自理、儿女尽孝9大项40余小项。

  -生活必需品不全者占90%

  据统计:1186名受调查者中,老人与儿女分居者占72.2%、三餐不饱者占5.6%、衣着破旧者占85%、生活必需品不全者占90%、丧失劳动能力者占89%。而受调查的300多个子女中,56%的人认为孝与不孝与经济有关,13%认为无关,31%认为父母无冻馁之虞就算孝。

  上月,田景军整理出调查报告,将“不肖子孙”分为如下类型——家庭积怨型(房屋、田地分配不均)、情感麻木型、身不由己型、无理取闹型、有利可图型、怕老婆型、甩包袱型、教育失当型。

  田景军、付玄、王彪指着电脑上的调查影像向记者细述,“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西龙泉村的一位老人有三个儿子,其中二儿子是教师。老人曾赴镇上告发三个儿子不尽孝,二儿媳认为老人“成心丢儿女的脸”,将老人的窗户砸了,还扬言放火烧屋。田景军手指用木板、塑料布、报纸遮挡的窗户强调,“2月下旬,夜晚零下十几度啊!”

  屯里村村民熟知“村中一景”,每日中饭、晚饭时,88岁的老太太便准时坐在儿子家门前的石墩上乞食。据邻居告知,“给不给饭,全凭儿媳妇高兴”。有时,儿子斗胆开门递给母亲饭碗,愠怒的儿媳妇便开骂“自己都吃不上饭了……”讨不到饭,老人就怏怏离去,用麦粒换煎饼吃。

受调查访问的老人

受调查访问的老人

调查期间,田景军(左)、付玄夜宿帐篷


  -村中出现“躲儿庄”

  但是,1186位被调查的老人中,真正愿意说出自己遭遇的却不多,许多老人直面采访时都守口如瓶。田景军他们认为,一是不敢说,怕子女知道;二是不能说,家丑不外扬;三是不想说,即说了也白说。有老人就直白地问过田景军,“说了管用吗?”

  在新村,一位91岁的独居老人也许耳背,也许因难言之隐而装聋,面对问话老人毫无反应。同样,调查组在屯里村见到一名老人头裹纱布,据邻居说被儿子打破。

  调查组欲探究竟时,老人却起身回屋将院门紧闭。

  走遍43个村,调查者还发现一个共性:每个村的村外树林或空旷处都有“躲儿庄”——三五户、五六户甚至十几户不等的老人群体,老人们“躲儿”的原因不一,有的是被赶出家门,有的是为“躲清静”、“眼不见心不烦”。

  对1186位老人的子孙的问卷调查显示:不肖子孙、孝子皆属少数,大多数游走于两者之间,即与父母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这种关系人称“冷暴力”或“软折磨”。但也有人给调查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苏家村里就有一个大孝子,他母亲虽已97岁,但记者见到老人时衣衫整洁、神情安泰。面对村里人的称赞,老人的儿子说,就是借钱也要把母亲伺候好。

  -曾一人养八人 现八人难养一人   调查组从调查对象的生存状态中总结出如下共性——

  如果家有不肖子孙,老人必定绕不过“三最”——吃的最差、穿的最破,住的最旧。一位老人冬天的蔬菜是一缸腌制的胡萝卜,另一位老人几乎日日馒头泡水。“我有钱是他爹,没钱他是我爹,”一位老人以无奈口吻表达对子孙的不满,“过去我一个能养七八个,如今七八个养不了我一个。”

  大多数女儿对娘家全心全意,对婆家则别样面孔。多为文盲半文盲的她们,眼里只有小家、孩子、娘家,而视公婆为“眼中钉”。东魏村一名妇女就挑衅般地对调查组说:“我活不养,死不葬。”相比儿女对老人的言行,老人对儿女则“掏心窝子”,即使恨极,也是欲言又止。
原因  孝经在当代是一本难念的经

  调查归来,田景军以“沉重的旅途,沉重的调查”形容三人此行。

  不孝种种成因何在?调查初期,三人认为不孝与四要素互为因果——教育、经济、精力、时间。

  -“等经济好点再尽孝不迟”

  此次调查中的不孝者多为青壮年,其文化程度多为小学或初中。此时的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虽值旺年但精力有限,本性致使情感向儿女倾斜,而无经济来源致使年迈多病的父母成为他们的顾及盲点。有被访者就曾明确告诉调查组,“等经济好点,时间多点再尽孝不迟”。被调查者中的多数人也认同这四要素,少数人则否定,认为“只要有心,即使没钱没文化没时间,嘘寒问暖,送碗开水也算尽孝”。

  调查后期,田景军三人用苏家村孝子的那句“借钱也要把老母服侍好”否定了四要素判断。这位孝子传达出的信息是:他虽不宽裕,但铁心尽孝。出身寒门、小学文化的翟玉和认同此说——“孝与不孝,全凭一颗心”,翟玉和认为这颗心与教育程度无关,而与受怎样的教育有关。

  -“清官难断家务事”

  针对不孝之事,调查组调查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干预状况,干部们却直言不便插手——“清官难断家务事”。村官不便插手,那么乡规民约也可成遏制劣行的法器,然而调查组没见到只言片语。

  村干部感慨,“过去孝道写在心上,如今孝道写在纸上,就是写在纸上也没用”,所以部分村民对不孝并不谴责。比如对于屯里村那位乞食的母亲,邻里不仅不谴责儿子儿媳,反而私语是“报应”。邻里向调查组“爆料”,说老人年轻时如何如何……行政束缚的失效,法律惩戒的空白,小环境的放任,耻感文化的缺失,致使不肖子女在失去约束及惩戒的路上越滑越远,甚至驳斥调查组,“他们没冻着没饿着,我怎么就不孝了?”

  -“一本难念的经”  那么作为孝文化发祥地的南辛,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就曲阜的“躲儿庄”,当地人视为“风俗习惯”,学者定义为“曲阜现象”,该现象即穷家富屋。有儿子的人家若娶亲,哪怕举债,房子一定要修漂亮,否则成家难,即使娶妻生子,也拴不住媳妇的心。所以,没钱盖新房的人家,父母必将老屋腾给儿子,而自己另觅栖身之所。

  上述不孝原因,主体无疑为子女。而透视不肖子孙的成长土壤,必能翻捡出父母栽下的种子——自私、短视、护犊子等。调查组还发现,“三不管”老人多哀戚老运不济,却少有人反思教育失当。

  《孝经》言:“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一名村干部却坦承,“孝经在当代是一本难念的经”。

  连线   调查归来之后不愿再向父母要钱了   田景军说,调查归来后,他们三个人都在变。

  变化一,付玄至今没跟土里刨食的父母要钱,“张不开口”,而此前,一个月一次电话催逼“妈,没钱了”,他认为父母供他读书天经地义。那么,眼下拒绝家庭支援的付玄怎么生活?他说,“省、挣、扛”。在学校,一人日均10元伙食费,为省钱,田景军、付玄、王彪三人搭伙,日均10元。当仨人共吃一盘菜时,他们无视同学目光及戳点,而此前,付玄承认“难为情”。在见识了馒头泡水的老人后,他们用餐时“一点不觉得寒碜”。

  变化二,三人以前无视剩菜剩饭,如今愤怒又惋惜。付玄感慨,“对那些老人来说,倒掉的就是他们梦想的美食”。

  变化三,省下伙食费的同时,电话费却在增加,付玄隔三差五问候爹娘,“不调查不知父母恩”,付玄说这是他曲阜之行的最大收获。王彪跟付玄一样,至今没跟患糖尿病的母亲张口要钱,他说,“家中抽屉里几乎都是药”。现已毕业的田景军说他更没理由向父母伸手,而是让父母享福才对。

  回首曲阜之行,三人一致认为“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尽管“遭了很多罪”。比如夜半落雨,被冻醒后怀抱帐篷另寻栖息地;一天一两顿饭,却要日行20公里。但“没走过这么多路,没说过这么多话,吃过这么多苦,没见过这么多的事”的三个人下决心——今后不再以自己为中心。

  5月下旬,鸡西大学展出了三人此次曲阜之行的图片,其效果达到了他们的预期——“孝敬父母,关爱老人,从我做起”的百米条幅上签下了众人的承诺。

  -摄影/田景军付玄王彪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农村孝道出了问题王新友 2006年03月07日16:06 

  从2005年11月初至12月底,历时50天,踏访全国31个省区,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了万余名农村老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鸡西市佳和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翟玉和自费出资10万元组织的三个调查组对中国农村的养老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展示了我国部分地区农村老人的生存现状。


  2005年11月9日,在调查启动之初,本报记者采访了翟玉和。在调查报告出来之后,翟玉和代表将调查结果投书本报,并于2月8日再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代表发现: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孝道出了问题

  “作为一名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我一直对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感情上怀有一种本能的关注。”翟玉和告诉记者,在其老家鸡西市麻山村发生的一件事对其触动很大,一对80余岁的老夫妇死去多日后,同住一村的儿女才被邻人告知。他到山东、江苏等地农村探亲时,发现那里的老人在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后,因儿女的嫌弃和拒绝被迫独居的比例超过80%,缺衣少食,贫病交加,在无奈中苦熬残年。而在城里,不少丧偶老人的子女多以“忙”为借口,不尽孝道,形成很多“空巢”家庭。这些事情让翟玉和强烈地感觉到,在中国,特别是农村,孝道出了问题。

  中国农村老人群体十分庞大,孝道的失传就会使本应由千万个家庭负担的农民养老问题,演变成沉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决意搞一次全国性调查,在较大的范围内求证这个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人大代表之责和人子之心,为农村老人说句话,向有关部门进一言,以期引起国家的关注。”

  ■实地调查:困难比预想的要多

  三个调查小组走遍了全国31个省区,对其中72个村的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行程达5.2万公里,调查涉及人员10401人。

  调查在兼顾经济水平、气候特点、地理条件、民族习惯等不同因素的前提下,以随机的方式走县进村。调查以问卷、个别访谈、小型座谈会和实地察看为主。问卷共设计了自然情况、居住、医疗、劳动和生活自理、儿女尽孝、精神状态等10大类55个小项。

  2月9日,参加此次调查的鸡西日报社副总编辑盛春华告诉记者:“最初,我们对困难估计不足,以为这是一件替老人说话的好事,有关部门和受访人会很配合。实地调查才发现,困难还真不少。”盛春华介绍说:“原以为我们的公益活动会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可是,最不愿意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就是这些与'养老’有关的部门。”盛春华说,调查人员拿着介绍信到县里了解情况,县里则非要有上级部门的招呼才肯放行。有的乡镇机关干部更是怕生事,根本不配合调查。“后来,我们就干脆绕过县、乡政府,直接到村子里寻找困难家庭的老人,同街坊邻居、村委会干部交流情况。”盛春华说,“飞机、火车、轮船、拖拉机、牛车、马车,什么交通工具都坐过,路上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由于连续劳累,加上水土不服等原因,有4名调查人员生病,有的小组在西藏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有的在江西遭遇泥石流,幸好都有惊无险,挺过来了”。

  ■调查显示:半数儿女对父母感情很麻木

  翟玉和说,调查中有一种现象很令人担忧,那就是这些老人中52%的儿女对父母感情的“麻木”。有的与父母同住在一院但一年也说不上一句话,有的儿女非过年不登门,漫长的平日对父母不管不问,既没打你,也没骂你,不情愿地尽着一点为人之子最低的责任。

  在农村调查中看到的普遍情况是,吃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房里住的是老人,在地里干活和照看孙辈的也多是老人。一年吃不上两次肉,平日兜里没有一分钱,小病挺着,大病等死的例子随处可见。这些老人不是村里的“五保户”,也不是民政的救济对象,但由于儿女的不尽孝,使他们成了“三不管”,其生活境况反倒不如无儿无女的老人。

  历经50天的调查,三个调查组陆续返回,并将调查资料整理成了《中国部分地区农村老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同时还整理出《农村老有所养现状社会调查线路示意图》、《农村老有所养现状社会调查单位一览表》、《农村老有所养现状社会调查统计表》、《农村老有所养现状社会调查典型事例》、《农村老人关于养老的“语录”》以及《农村老有所养现状社会调查》光碟。

  通过对调查表的汇总,10401名调查对象中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3%;三餐不保的占5%;93%的老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9%无替换衣服;小病吃不起药的占67%;大病住不起医院的高达86%;人均年收入(含粮、菜)650元;种养业农活85%自己干,家务活97%自己做;对父母如同对儿女的视为孝,占18%,对父母视同路人不管不问的为不孝,占30%;精神状态好的老人占8%;22%的老人以看电视或聊天为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翟玉和告诉记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老人的儿女生活水平高于父母几倍乃至更多。很多儿女们认为,父母没冻着,没饿着,就是自己尽孝的最高标准了。

  ■翟玉和:希望报告能提交全国人大

  “年轻享福不算福,年老享福才是福;年轻受贫不算贫,年老受贫贫死人”。在采访时,记者强烈地感受到翟玉和对老人现状的深深忧虑。“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孝道问题非常严重,小的方面是一个家庭,大的方面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我现在最着急的问题是报告如何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渐重塑传统孝道。”翟玉和说。

  翟玉和希望通过新闻媒体,呼吁各个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调查报告,翟玉和希望能够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带到全国“两会”上。他告诉记者,鸡西市人大常委会对这次调查很重视,并给予了很多支持,全国人大代表、鸡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树已经同意将这份报告作为议案提交全国人大,目前他正在联合其他代表,准备联名提出该议案。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翟玉和告诉记者,他想联合一些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投资拍摄一部以农村养老问题为题材的电视剧,进一步加强孝道的宣传。要“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就要重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翟玉和说。

  翟玉和在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六条对策

  以法律的强制性去规范和约束公民的孝道行为。鉴于孝道在全社会淡化的严重程度,建议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适当修订。这部法仅仅规定了公民应该怎样做,但对违法者没有约束力,应该增加有关的处罚性条款。另外,相当多的农民不知道有这部法,不知道自己不尽孝是在违法。为此,还应在农村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

  孝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教材中,关于对父母及长辈知恩、感恩、报恩的内容是少而又少,有一些也是像“尊老爱幼”式的宣传口号,空泛、苍白,没有具体内容和事例。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编写教材时适量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要形象、生动、感人,让孩子和学生们通晓孝的含义,明白孝的标准,知道怎样去尽孝,把孝道作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舆论和文学艺术要加大对孝道的关注和塑造。各地可定期评选出“十大孝子”和“十大逆子”,对孝子给予不低于同级劳模的待遇,表彰他们通过在家尽孝而对稳定社会所作出的表率和贡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使农村的孝道问题有人管。农村基层组织要把孝道教育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树正反典型,让大家从身边人学起,形成敬孝子,谴逆子的良好氛围。

  加强农村托老机构的建设,探索农村的社会化养老之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家庭养老并非是农民养老的唯一模式,调查中,不少农村老人对入住社会化托老机构表示出向往和渴盼。现在的中青年农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春去冬归,即使他们能保证自己的父母衣食无忧,也解决不了父母的精神孤寂,更谈不上对父母日常生活的照料。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农村,可尝试建立专门的托老机构。

  加快农民养老社会化统筹的探讨和试点。利用城市养老社会化统筹的成功经验,加快农民养老社会化统筹的试点。但中国农村地域广大,农村人口数额巨大,经济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再加上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和管理上的松散性,决定了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

  农村老人关于养老的“语录”

  ■能干,俺是儿女的劳力,不能干,咱就成了人家的累赘。

  ■人老了,最靠不住的就是儿女呀,歹心的儿女都赶不上好心的邻居。

  ■我养你们18年,你们养我8年还不行吗?

  ■能动一天就得干,不能干躺下就等死。

  ■穷的富不得,一富就了不得。这儿女有了钱就没了心,除了钱就谁也不认了。

  ■人可别老啊,老了难过呀!

  ■孝,是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做给一辈看啊,没啥大道理,全凭良心。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呢,是家有一老,如有一草。

来源:【检察日报】               新田孝文化公园10月开园 获全国政协副主席肯定  (2011-2-20 20:56:19) 稿件来源:北京孝赢天下文化
       红网新田2月16日讯(分站记者 邓提茂)近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听取了新田县委书记龚新智关于新田孝文化公园建设的情况汇报。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详细了解了新田孝文化公园的构思、规划、筹备和建设进展情况,对新田孝文化公园建设的设想和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党校校刊社文化发展部主任余泓甫参加了汇报会。

  新田孝文化公园地处湖南省新田县十里滨河风光带南端、宝塔山下,占地面积115300平方米。项目拟建设孝文化主题广场、孝文化博物馆、“天地和谐”主题广场、24孝主题走廊、观景眺台、“历史长河”景观水系、滨江休闲步道景区等主题景点及园内交通、绿化、环保等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

  新田孝文化公园的建设,旨在集孝德教育、敬老养老示范和休闲旅游为一体,弘扬中华传统孝道文化,挖掘孝文化资源,开发孝文化产品,丰富孝文化活动,力求建成孝德教育基地、敬老养老示范基地、孝文化旅游观光胜地,成为江南地区唯一以宣传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公园。目前,孝文化公园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预计将于2011年10月份完工开园。

西安路边镌刻图文并茂《二十四孝》故事(图)

 (2009-7-28 16:45:24) 稿件来源:北京孝赢天下文化

近日,记者在西安市西二环和南二环转弯处,看到了镌刻在路边围墙上的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24个故事,每个故事附带一首诗和一幅图,显得十分生动有趣,很多过往行人都被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所感动,不时驻足仔细阅读品味中国的孝道文化和传统美德。(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