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语言信息框自动关闭:看清人性再出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08:56

看清人性再出手(2011-01-17 12:12:06)
分类:默认分类

明英宗年间,北方最大的敌人就是蒙古。某次,一位名叫也先的蒙古贵族率领大批兵马来犯。高估了自己能耐的英宗,竟然接受了一位更“天才”的臣子王振“御驾亲征”的提议,结果在土木堡这个地方遭到了蒙古人袭击。明军不但全军覆没,而且皇帝还被蒙古人俘虏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下子,朝廷群龙无首。皇太后准备了无数珠宝,想把儿子赎回来,可是也先拿了珠宝后,不但不放回皇帝,还想攻打京城,恢复他们的“大元江山”。

许多臣子都建议放弃北京,大家一起逃难,搬到南京去避避风头,跟也先讲和算了。

只有于谦独排众议,从各地调集兵马到北京来,日夜打造盔甲武器,储备粮食,保卫京师,并严惩罪魁祸首王振,大快人心。

他又拥立了英宗的弟弟成王为景帝,让也先“挟皇帝为人质以侵略中国”的策略无法得逞。当也先挟持英宗攻到城下时,于谦披着盔甲上阵,挥泪(也就是忍痛不管城下的前皇帝死活)迎战,终于击溃了也先的军队。

也先大败,只好又带着英宗退回紫荆关。后来他知道,再挟持“前皇帝”一点用处也没有,于是只好放了狼狈的英宗,让他逃回北京。

从这一段历史来看,文武双全的于谦是拯救明朝的大功臣。

于是,过了几年后,于谦却被以“意图谋逆”罪名处死,在京城百姓眼睁睁的见证下处斩了,留下明朝历史上最让人沉痛的一声叹息……

于谦如此效忠,却换来这样的下场,当然不公平,然而他的死却也是老早埋下的“必然”,关键点何在?

想当然耳,英宗一定很恨他。被放回来的前皇帝,留在宫中和已经即位的弟弟(后来的明代宗)斗法——继位的代宗一直想把英宗干掉,却下不了手。坐冷板凳的英宗也一直想要恢复王位,只是苦无机会。

代宗生病时,英宗的机会来了。一群宦官把被幽禁在南宫的“前皇帝”英宗迎了回来,发动宫廷政变,助其重拾王位。本来就不太英明的英宗一上台,当然要给这个只顾国家、不顾他性命的大忠臣于谦一个教训,立刻把谋反的罪名扣在他头上。于是不顾人民如何拥戴于谦,于谦还是被斩首示众!

善于指挥千军万马的于谦,也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有一首诗叫做《石灰吟》,以石灰来自喻,写得铿锵有力:“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可惜,这首诗真成了他悲剧的写照:千锤万凿之后,粉身碎骨。一直到他死后第八年,才有人帮他平反。

看“土木堡之变”的历史故事时,我总会叹息,于谦虽然“求仁得仁”,但他的厄运种子其实是自己一手埋下的。

如果我是于谦,我应该会在英宗被放回国时,心狠手辣地建议新皇帝杀了英宗。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能有两个君,在两个皇帝的斗争下,就好像在养着两只老虎的兽栏里讨生活一样。

可惜,忠肝义胆的于谦,心眼里不会有我这么阴狠的想法。他没有错,错只错在不顾虑人性底部的幽微阴暗的运作,送掉一条命,落得天下同一叹!


 
阅读(169) | 评论(0) | 转载 | 分享

该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网博客看清人性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