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婷婷主演的电影:试论西方分配理论的分化与整合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5:22:15
19世纪末叶,由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等人发起边际革命,其核心内容虽没有集中在分配领域,但也为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分析工具和理论基础。对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及三要素分配论作出创新性的说明的是克拉克。与其他边际学派代表人不同的是,克拉克的经济理论集中讨论了分配问题。他继承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承认商品的价值是由各要素共同创造的效用所决定,同时又把生产力理论和边际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克拉克认为不仅劳动应该得到报酬,资本也是价值的源泉,也应该得到报酬。他先由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引出生产力递减规律,接着把生产力递减规律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上去,得出劳动和资本的生产力也具有递减规律,并根据边际生产力的这一递减规律得出各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率的测量方法,即各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率等于它们各自的边际产量,各要素就按各自的边际产量参与分配。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虽然综合了当时存在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供求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等,但在分配理论方面,他仍然只是在萨伊的三要素分配论基础上,以均衡分析方法为分析工具,对要素分配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马歇尔沿用了萨伊把生产要素的投人和收人分配联系起来的分析思路,发展了萨伊的三要素理论而提出四要素学说,即在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的基础上,马歇尔加人了“企业家能力”这一要素。马歇尔认为各种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的均衡价格,各要素按照各自的均衡价格参与分配,所有要素分配份额之和等于生产的总产出。马歇尔的这一分配思想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分配理论的核心,他们都完全舍弃了斯密曾经提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的剩余概念,摒弃了传统经济理论对社会经济关系和所有权制度的关注,而专注于技术关系的分析。他们都只讨论生产过程中要素投人和产出的物质技术关系,并用生产函数来表达,而其分配理论则重在研究各种要素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收人分配问题成为一个与制度结构无关的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
    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虽被认为解决了萨伊的“收人分配之谜”而得到新古典学派的广泛推广,但是在后来的剑桥资本争论中,虽然有以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极力维护,其缺陷却经不起以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和帕西内蒂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的质疑而逐一地暴露出来。新剑桥学派质疑新古典学派的总体生产函数中“总体资本”以什么为合理度量单位;在“总体资本”没有一个合适的度量单位的条件下,其总体生产函数也就受到挑战,而由这个总体生产函数所解释的要素的投人产出的技术关系以及由此而计算出来的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也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说明,因此要素的价格和要素的收人分配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此外,根据欧拉定理,还可以发现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一个很明显的缺陷是它仅适用于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不能解释非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减或递增的情况下的分配问题。

    (二)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价值概念中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形成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但李嘉图分配理论中却存在着他自身无法解决的所谓“李嘉图难题”。第一个难题是价值规律同资本雇用劳动而只支付必要劳动工资的矛盾。按照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此按照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者就应该得到相当于自己全部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工资,但实际上劳动者仅仅得到了必要劳动价值,剩余劳动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有悖于价值规律。第二个难题是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价值由劳动创造,根据资本、利润、劳动之间的关系,等量资本所雇用的劳动的数量会影响到资本的利润率,不同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因此应该有不同的利润率。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实是等量资本能够获得等量利润。李嘉图理论中价值规律无法解释这两个矛盾,成为“李嘉图难题”。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提出“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说明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等等,从而解决了价值规律同劳动者只得到必要劳动支付的矛盾。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使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更加严密,他把价值看作人们生产关系的体现,并把价值的运动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联系起来,建立起剩余价值理论,论证了生产价格理论,认为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而引起的部门之间的资本竞争,竞争规律的作用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因此商品就不是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售,这就解释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现实性,从而解决了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
    在工资理论方面,马克思通过创立剩余价值理论说明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的工资只是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由此揭示了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在利润理论方面,马克思指出,资本家所获得利润其实就是依靠对资本的所有权而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下,资本变成一种神秘的东西,劳动的一切产品好像都为资本所有,再加上流通过程中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使得剩余价值的性质更加隐蔽,利润表现为资本所有者的合理收人;关于地租理论,马克思指出它其实和利润的性质一样,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在劳动产品的价值分割中所占有的一定份额。土地所有者既不亲自劳动,又不直接剥削工人,因此转化为地租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比转化为利润的剩余价值的性质更为隐蔽。
    马克思以利润率为核心建立的分配理论首先论证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而揭示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分配原理,而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资料的总合,土地也不是简单的自然物,它们都是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生产的社会化过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转化为“人与人”的关系,并形成相应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马克思强调要素所有权的分配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分配。资本之所以获得利润,土地之所以获得地租,其根本原因在于对资本和土地的所有权。因此马克思又论证了“所有制决定分配”的关系。“所有制决定分配”是“生产决定分配”历史运动的辩证形式,人类社会分配的历史发展形式表现为这两种分配决定关系的辩证运动,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这种辩证关系。
    四、约翰·穆勒对分配理论带有折衷性质的整合
    约翰·穆勒的经济思想被看作是马歇尔之前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带有折衷性质的大综合,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穆勒主要研究了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他认为生产规律含有自然真理的性质,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不依社会制度改变而改变,而分配规律则取决于社会习惯和法律,受人类意志支配,是一种暂时的易变的具有历史性质的历史关系。穆勒理论的折衷性质不仅在于其分析方法上企图调和抽象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方法,而且在其理论的内容和经济思想观点上也具有折衷性质。
    在价值理论方面,穆勒把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当时存在的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融合在一起,从而得出折衷的价值决定理论。穆勒认为不同类型的商品的价值决定是不同的: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其价值决定于供求关系;供给数量可以无限增加,而生产费用不会提高的商品,其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供给数量可以增加,其单位生产费用也会随之提高的商品,它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费用的供给量的最高生产费用。
    与其折衷的价值理论相对应的分配理论也带有明显的折衷性质。在工资问题上,穆勒把李嘉图的自然工资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以及詹姆士穆勒等人的工资基金学说结合起来,认为工人的工资水平和生活状况受人口规律的支配。在利润问题上,穆勒一方面接受李嘉图的观点,认为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的观点;另一方面又从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是劳动产品的蓄积的见解出发,接受了西尼尔等人的节欲论,认为资本家的利润是抑制目前消费而把资本让给劳动者使用所应该获得报酬。他把利润分为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采用节欲、风险报酬和资本家劳动报酬来说明利润存在的原因。在地租理论方面,穆勒基本上接受了斯密和李嘉图的观点,认为地租是一种自然垄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