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婷婷期货微博:走近真实的莫扎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25:02

走近真实的莫扎特

余匡复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7月06日   13 版)

    莫扎特是音乐史上少有的几个全才之一。贝多芬不长于写歌剧,肖邦不善于用乐队……很多欧洲大音乐家都没有写过歌剧,但莫扎特能极出色地运用各种音乐体裁和样式。莫扎特深知自己作曲才能很高,但莫扎特在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也没有想到过他的音乐会使他百世流芳。

    据统计,研究莫扎特的著作和各种类型的莫扎特传记,至今为止已逾12000多部,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长。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希尔特斯海姆(Wolfgang Hildesheimer)的《莫扎特论》(原书名《莫扎特》)是一部对当今流传的众多莫扎特传记的评论,也是对数以千计的研究、评论莫扎特的著作的评论。因此,这部书是写给对莫扎特的一生和创作有所了解的音乐人读的,当然也是给想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和创作的乐迷们读的。研究莫扎特的创作和撰写莫扎特传记的书籍虽数以万计,但真正为音乐人和行家所公认的最有水平、最有见地的莫扎特研究著作却只有寥寥几部,希尔特斯海姆的这部《莫扎特论》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非常崇敬莫扎特”,但强烈地反对美化莫扎特,他要根据原始资料还原一个尽可能真实的莫扎特形象。真实的莫扎特形象包括莫扎特的为人处世、自我认识、天才、性格、反抗和顺从、寂寞和独立、他的俗世一面、他写谱作曲时的有条不紊和他日常生活中的杂乱无章、他的“完美”和他的欠缺、他的作品和他的心境及物质处境的不统一、他的创作和他的生活的不一致……总之,作者要用材料来否定一个被神话、纯化、理想化、被美化了的莫扎特形象,尽力恢复莫扎特的本来面目—— 一个有血有肉的常人面目,即凡人的普通形象。莫扎特虽是当之无愧的极有悟性的稀有音乐天才,但他总以凡人自居,他在日常生活中也确实是个凡人。

    作者努力要反驳莫扎特姐姐所说的,莫扎特一生都像一个孩子这一不符合实际的说法。由于这是莫扎特的姐姐所说,因此便为后人视为对莫扎特的定论。本书作者指出:莫扎特的姐姐在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七、八年根本没有接触莫扎特,而这七、八年正是莫扎特变化最大、变化最多的几年。莫扎特一生只活了35岁,七、八年该是莫扎特一生的五分之一。作为译者,我认为莫扎特行为上的幼稚并不证明他内心(或精神)的幼稚,只要想一想他把还是政治上的禁书(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搬上歌剧舞台就够了。把《费加罗的婚礼》谱成歌剧并不是达·蓬特的主意,而是莫扎特的选择。如果再看一看莫扎特许多歌剧中所创造的情感饱满、栩栩如生的众多人物形象,那么人们不禁要反问:一个“孩子”能刻画出如此有深度、有感情的众多人物形象吗?译者尤其要强调指出的是:莫扎特是音乐史上为了追求人的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而不愿去依附权势和权力的人(请注意:权力即暴力,这是当代奥地利名作家汉德克的名言),莫扎特因此而丢弃了“铁饭碗”(在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宫廷里生活无忧地任专职乐师),他这才成了必须依靠自己的创作和演奏为生的自由职业者和独立文化人。正因为莫扎特有了自由和独立,他这才维护了自己的个性,正因为他有了独立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这才造就了他艺术上的不朽。

    我们可以说:莫扎特是音乐史上第一个有鲜明“艺术家气质”的人。“艺术家气质”所包含的社会学内涵(即“艺术家气质”的社会学本质)便是:使艺术保持独立品位的气质,不做功利的工具的气质,是保持、张扬艺术家个性的气质,不做权力、金钱和一切时尚的奴隶的气质(包括时尚观念的),是遵艺术创作规律之命而创作的气质。正像本书开头作者所指出的:“恰恰是他,这个维也纳人莫扎特,铸就了一个典型,他就是那个典型的代表性例子,是他扩大了‘艺术家气质’的社会学内涵。”谁要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应该有上述的真正的“艺术家气质”。

    “莫扎特对他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反应,就像资料文献所显示的,都并不能通过他的作品得到解释。相反,有时虽为他自己不自觉地、但是却系统地有条有理地受到了掩盖。”这就是说,要用莫扎特的创作去分析、解释他的生活状况、精神(思想)状态,或者反过来,用他的生活状况、精神(思想)状态去解释他的创作,都是行不通、做不到的。莫扎特不仅不用作品反映他创作时的思想精神状态和物质处境,还反而用作品掩盖了他创作的物质处境和精神状态。本书作者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几乎已经成为国际莫扎特研究家们的共识,这意味着:创作必受创作者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思想(精神)的影响这一传统的社会学分析方法决不是万能的。在莫扎特这个个案上,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一,莫扎特的许多创作是委托创作,因此,他的创作必须符合委托者的要求,而不是去表达他本人的内心要求;二,当莫扎特进行音乐创作时,他忘记了世界上其他的一切,包括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世界,这时,他只生活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了,或者说,音乐是他唯一的世界,他创作时进入了这个世界,便忘记了世界上其他的一切。本书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用语言进行理性分析或内涵阐释,他的论点是:莫扎特的作品——他所独有的音乐语言不能也无法用逻辑语言去阐述(也许对标题音乐或一般平庸的音乐可以这样做)。作为此书的译者,我很赞同作者的这一论点,(莫扎特的)音乐语言的确难以转化、“翻译”或抽象、概括成为逻辑语言,或把它们语汇化。莫扎特的音乐只能用“心”去体验、感受,去心领神会,而不是用“脑”去思考、对它概括、对它进行思想分析。我们每个人只能是莫扎特音乐的感受者,而不是它的阐释者,当然,每一个人的感受、领悟、体验……可以完全不同,甚至每个人此时此地和彼时彼地的感受、领悟、体验……也会不同。我以为,莫扎特的音乐语言具有普遍适用的纯艺术特性,它既是高雅的,又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

    对莫扎特音乐的感受、体会、认识,大家都不会完全一样。要大家行动统一,可以通过行政命令,但要人们思想统一,事实证明是做不到的,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辩证法,何况对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在接受上、认识上统一,既是没有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体验、领悟……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本书丰富的材料既包括了莫扎特的生平事迹,也包括了他作品的创作经过,比如:莫扎特见过贝多芬吗?莫扎特和他堂妹有过什么关系(这是“正统”传记家们一直回避的问题),莫扎特爱阿洛西娅遭拒后他是什么心情?莫扎特健康状况一直不好吗?莫扎特对音乐抱有事业心吗?莫扎特是生什么病死的?莫扎特一生有知心朋友吗?莫扎特是如何进行音乐创作的?莫扎特勤奋创作,为什么总这么“穷”?莫扎特像贝多芬那样思考过人类及人类社会的未来吗?莫扎特对当时的启蒙运动和共济会是怎么理解的?莫扎特父亲只把儿子当作“摇钱树”吗?莫扎特是音乐天才,在其他方面呢?他对人有敏锐的观察力吗?为什么莫扎特晚年有忧郁的时刻,为什么莫扎特生活和言行上有时很“粗”、很“俗”,但他的音乐却完全没有粗野和庸俗……读者细细品味,全书实在有许多让人思索的暗示,但作者行文过于言简意赅,因此许多可加深思的地方很可能让人忽略过去。

    本书作者是小说家、画家、审判二战纳粹战犯的翻译、英国文学翻译家,还是当代德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获得过西德最高文学奖(毕希纳奖)和西德最高荣誉勋章(大十字勋章)。

    (《莫扎特论》,(德)W·希尔德斯海姆著,余匡复、余未来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02月第一版)

华读书报 》( 2011年07月06日   13 版)

    莫扎特是音乐史上少有的几个全才之一。贝多芬不长于写歌剧,肖邦不善于用乐队……很多欧洲大音乐家都没有写过歌剧,但莫扎特能极出色地运用各种音乐体裁和样式。莫扎特深知自己作曲才能很高,但莫扎特在他创作最辉煌的时期,也没有想到过他的音乐会使他百世流芳。

    据统计,研究莫扎特的著作和各种类型的莫扎特传记,至今为止已逾12000多部,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长。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希尔特斯海姆(Wolfgang Hildesheimer)的《莫扎特论》(原书名《莫扎特》)是一部对当今流传的众多莫扎特传记的评论,也是对数以千计的研究、评论莫扎特的著作的评论。因此,这部书是写给对莫扎特的一生和创作有所了解的音乐人读的,当然也是给想了解莫扎特的生平和创作的乐迷们读的。研究莫扎特的创作和撰写莫扎特传记的书籍虽数以万计,但真正为音乐人和行家所公认的最有水平、最有见地的莫扎特研究著作却只有寥寥几部,希尔特斯海姆的这部《莫扎特论》便是其中之一。

    作者“非常崇敬莫扎特”,但强烈地反对美化莫扎特,他要根据原始资料还原一个尽可能真实的莫扎特形象。真实的莫扎特形象包括莫扎特的为人处世、自我认识、天才、性格、反抗和顺从、寂寞和独立、他的俗世一面、他写谱作曲时的有条不紊和他日常生活中的杂乱无章、他的“完美”和他的欠缺、他的作品和他的心境及物质处境的不统一、他的创作和他的生活的不一致……总之,作者要用材料来否定一个被神话、纯化、理想化、被美化了的莫扎特形象,尽力恢复莫扎特的本来面目—— 一个有血有肉的常人面目,即凡人的普通形象。莫扎特虽是当之无愧的极有悟性的稀有音乐天才,但他总以凡人自居,他在日常生活中也确实是个凡人。

    作者努力要反驳莫扎特姐姐所说的,莫扎特一生都像一个孩子这一不符合实际的说法。由于这是莫扎特的姐姐所说,因此便为后人视为对莫扎特的定论。本书作者指出:莫扎特的姐姐在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七、八年根本没有接触莫扎特,而这七、八年正是莫扎特变化最大、变化最多的几年。莫扎特一生只活了35岁,七、八年该是莫扎特一生的五分之一。作为译者,我认为莫扎特行为上的幼稚并不证明他内心(或精神)的幼稚,只要想一想他把还是政治上的禁书(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搬上歌剧舞台就够了。把《费加罗的婚礼》谱成歌剧并不是达·蓬特的主意,而是莫扎特的选择。如果再看一看莫扎特许多歌剧中所创造的情感饱满、栩栩如生的众多人物形象,那么人们不禁要反问:一个“孩子”能刻画出如此有深度、有感情的众多人物形象吗?译者尤其要强调指出的是:莫扎特是音乐史上为了追求人的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而不愿去依附权势和权力的人(请注意:权力即暴力,这是当代奥地利名作家汉德克的名言),莫扎特因此而丢弃了“铁饭碗”(在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宫廷里生活无忧地任专职乐师),他这才成了必须依靠自己的创作和演奏为生的自由职业者和独立文化人。正因为莫扎特有了自由和独立,他这才维护了自己的个性,正因为他有了独立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这才造就了他艺术上的不朽。

    我们可以说:莫扎特是音乐史上第一个有鲜明“艺术家气质”的人。“艺术家气质”所包含的社会学内涵(即“艺术家气质”的社会学本质)便是:使艺术保持独立品位的气质,不做功利的工具的气质,是保持、张扬艺术家个性的气质,不做权力、金钱和一切时尚的奴隶的气质(包括时尚观念的),是遵艺术创作规律之命而创作的气质。正像本书开头作者所指出的:“恰恰是他,这个维也纳人莫扎特,铸就了一个典型,他就是那个典型的代表性例子,是他扩大了‘艺术家气质’的社会学内涵。”谁要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应该有上述的真正的“艺术家气质”。

    “莫扎特对他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反应,就像资料文献所显示的,都并不能通过他的作品得到解释。相反,有时虽为他自己不自觉地、但是却系统地有条有理地受到了掩盖。”这就是说,要用莫扎特的创作去分析、解释他的生活状况、精神(思想)状态,或者反过来,用他的生活状况、精神(思想)状态去解释他的创作,都是行不通、做不到的。莫扎特不仅不用作品反映他创作时的思想精神状态和物质处境,还反而用作品掩盖了他创作的物质处境和精神状态。本书作者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几乎已经成为国际莫扎特研究家们的共识,这意味着:创作必受创作者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思想(精神)的影响这一传统的社会学分析方法决不是万能的。在莫扎特这个个案上,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一,莫扎特的许多创作是委托创作,因此,他的创作必须符合委托者的要求,而不是去表达他本人的内心要求;二,当莫扎特进行音乐创作时,他忘记了世界上其他的一切,包括他自己和他周围的世界,这时,他只生活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了,或者说,音乐是他唯一的世界,他创作时进入了这个世界,便忘记了世界上其他的一切。本书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用语言进行理性分析或内涵阐释,他的论点是:莫扎特的作品——他所独有的音乐语言不能也无法用逻辑语言去阐述(也许对标题音乐或一般平庸的音乐可以这样做)。作为此书的译者,我很赞同作者的这一论点,(莫扎特的)音乐语言的确难以转化、“翻译”或抽象、概括成为逻辑语言,或把它们语汇化。莫扎特的音乐只能用“心”去体验、感受,去心领神会,而不是用“脑”去思考、对它概括、对它进行思想分析。我们每个人只能是莫扎特音乐的感受者,而不是它的阐释者,当然,每一个人的感受、领悟、体验……可以完全不同,甚至每个人此时此地和彼时彼地的感受、领悟、体验……也会不同。我以为,莫扎特的音乐语言具有普遍适用的纯艺术特性,它既是高雅的,又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

    对莫扎特音乐的感受、体会、认识,大家都不会完全一样。要大家行动统一,可以通过行政命令,但要人们思想统一,事实证明是做不到的,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辩证法,何况对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在接受上、认识上统一,既是没有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体验、领悟……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本书丰富的材料既包括了莫扎特的生平事迹,也包括了他作品的创作经过,比如:莫扎特见过贝多芬吗?莫扎特和他堂妹有过什么关系(这是“正统”传记家们一直回避的问题),莫扎特爱阿洛西娅遭拒后他是什么心情?莫扎特健康状况一直不好吗?莫扎特对音乐抱有事业心吗?莫扎特是生什么病死的?莫扎特一生有知心朋友吗?莫扎特是如何进行音乐创作的?莫扎特勤奋创作,为什么总这么“穷”?莫扎特像贝多芬那样思考过人类及人类社会的未来吗?莫扎特对当时的启蒙运动和共济会是怎么理解的?莫扎特父亲只把儿子当作“摇钱树”吗?莫扎特是音乐天才,在其他方面呢?他对人有敏锐的观察力吗?为什么莫扎特晚年有忧郁的时刻,为什么莫扎特生活和言行上有时很“粗”、很“俗”,但他的音乐却完全没有粗野和庸俗……读者细细品味,全书实在有许多让人思索的暗示,但作者行文过于言简意赅,因此许多可加深思的地方很可能让人忽略过去。

    本书作者是小说家、画家、审判二战纳粹战犯的翻译、英国文学翻译家,还是当代德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获得过西德最高文学奖(毕希纳奖)和西德最高荣誉勋章(大十字勋章)。

    (《莫扎特论》,(德)W·希尔德斯海姆著,余匡复、余未来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0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