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chair 审稿结果:气温升高真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0:31:52
二氧化碳增加是全球气温升高的罪魁祸首,这几乎在国人的心中已经是无可争议的真理!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视其为真理。
4月16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97场主题报告会上,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做了题为《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的演讲。在演讲中,丁仲礼院士毫不客气地指责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夸大了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度。他认为,以“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度”为“逻辑起点”的现有国际减排方案是发达国家设下的“陷阱”――为发达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多数倍的未来人均排放权,其结果是要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加大富国与贫国的差距。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最令众多现场听众惊讶的内容,是丁仲礼院士对“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度”这一观点的质疑。
事实上,对于“二氧化碳增加是全球气温升高的罪魁祸首”观点的怀疑,在国际学术界大有人在。只是国内舆论或许是过于受到了所谓主流观点的影响,对这些质疑忽略了。结果是人们几乎听不到质疑的声音,主流观点完全左右了舆论,以至于人们即使偶尔听到或看到在国际上存在这种质疑,也会不假思索地在思想上认为它们不过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炒作,甚至视之为另类和异端。
然而,当这种质疑声是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口中发出时,尽管我们不迷信权威,但至少我们应当知道,对“二氧化碳增加是全球气温升高的罪魁祸首”的质疑显然不是没有丝毫根据的捕风捉影,它至少是一种值得我们认真倾听的声音!
――最近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变化要超前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所以说,温度是控制二氧化碳变化最主要的因素,并不是二氧化碳是控制温度变化的因素。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温度提高了0.74℃,但这并不像二氧化碳浓度一样是持续增加的,而是有波动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直线上升也并没有引起温度的急剧上升。
――6000年前,地球的温度比现在还要高约1.5℃,我国中纬度地区要比现在温暖潮湿得多。如果以冰河期结束后的1万年为考察对象,看不出现在的气候有什么不正常!
――在全球10多个较为有名的模式中,同样将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上升到560ppm,获得的增温幅度从1.5℃到6.4℃,差别竟达5℃之多。因此,所谓“二氧化碳翻倍,升温2℃”的观点,只是从多个模式模拟结果的平均值中得来,不能满足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因为数据在不同实验室中能不断重现。
有趣的是,当前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85ppm,若再把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换算为二氧化碳,则大气二氧化碳当量浓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450ppm,但一些学者所描述的灾难并没有出现。为了使自己的理论合乎逻辑,IPCC的科学家们说,是大气气溶胶的致冷作用消抵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对此,丁仲礼院士予以了直接驳斥,他说:“我们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观察事实予以否定:一是南北半球比较,北半球排放的气溶胶远多于南半球,但北半球升温幅度反高于南半球;二是冬夏季节比较,冬季气溶胶浓度远高于夏季,但其增温幅度也高于夏季。”
总之,丁仲礼院士认为,“温度对二氧化碳浓度的高敏感度”这一观点很不确定。丁仲礼说,IPCC已经正式承认,其2007年发表的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存在重大“失误”,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失的结论严重违背事实。IPCC为何要夸大温度对二氧化碳的敏感度?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最后,丁仲礼院士指出,中国科学家对气候变化及碳排放问题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而公众呢?或许我们也应该认真地去倾听另一种声音。
关键字:气温二氧化碳
作者:王晓涛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1 楼【lilydu】 于 2011-12-10 21:35:59 评论说
这是发达国家想要永远掠夺发展中国家的阴谋!早看过相关文章,是温度影响了二氧化碳,而不是反过来。据说得出温室效应因二氧化碳而增加的报告来源于可疑的英国三流大学,而西方一流大学的学者对此不予承认。希望中国政府不要上当,注意揭批西方人的阴谋,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2 楼【曾几何时】 于 2011-12-10 21:56:28 评论说
我们的政府要警惕哦。也希望有更多这样有良心的科学家站出来,将不同的声音告诉人民。
3 楼【flash】 于 2011-12-11 8:53:13 评论说
发达国家很卑鄙的,他们具有强盗和骗子的双重角色!
问题是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拜倒在发达国家面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