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狼文化的内涵图片:“龙”的显现、腾飞、传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4:47:50

中华民族的“龙”的观念应该说非常久远,但是我们之所以放在殷商时代来讨论,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龙”的观念已经相当完整,而且构造了“龙”这个字,奠定了后来的龙文化发展史的基础。从古人所描写“龙”的象形文字来看,其主体结构为■形,无足,即蛇形。早年学者罗振玉在考释殷墟甲骨文龙字时指出:“■其身矣。”①可见在殷商时人的心目中,龙形似蛇。当时更有作土龙求雨、以至众人开展龙舞的风俗。甲骨卜辞中有“其作龙于凡田,又雨”、“十人又五龙田,又雨”等记载。人们迷信龙的神力无边,能呼风唤雨。《山海经》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止,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作龙、舞龙求雨的风俗,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商代在田中作龙求雨,也许只作了个土龙。但另一条卜辞把十五个人与龙连在一起,就使人想到那一长排人,将龙形舞起来的形象。有的学者认为商代求雨时跳的主要是龙舞。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从考古资料来看: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大型龙形玉(玉龙)。可见用珍贵的玉雕琢龙,并视为保护神,由来已久。
  据近人研究,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古代用龙象征统治者”(《辞海》)。汉王充在《论衡》中已指出:龙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龙为“人心营构之象”说。后来,闻一多根据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物,指出龙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这可能是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成的。从“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尧、舜、禹等族多以龙、蛇为图腾,到甲骨文中的有角的龙蛇字样,再到以龙作为皇帝的象征;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现的人首蛇身的陶器盖,到青铜器上的各种夔龙,再到战国楚墓的“人物御龙”帛画,一直到天安门屋檐下坐龙、升龙、降龙和走龙的彩画。这个可能产生在远古渔猎时期的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远古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幻想的图腾标志。它在历代人民的社会意识里,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对此我们做如下几点分析。
  ①思想意义  首先,我们说在龙的身上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龙是一种动物,但是自然界从来没有过这种动物。虽然龙的各个局部能够在自然界中找到它们的原型,但就其整体而言乃是人的构想和创造。古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希望、意志、情趣以及道德、审美标准,不仅创造了龙的种种神性,而且创造了龙的身躯体态,以此来补充自然创生的不足,来显示人自身的力量。其次,从龙体现的主体精神,人们还可以认识到古人思维上的综合性与兼容性特点。龙的形体是历史形成的,大致组成部分有头、口、齿、眼、角、须、发、胡、鳞、鳍、长身、四肢、肘毛、尖爪、细尾等。龙的肢体器官经过漫长的形成过程,终于做出了最后的选择: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作为神物,其形体的创造和神性的赋予,还融入了风、云、雷、电、水、火诸种自然现象的形象和伟力。《史记》说:“轩辕,黄龙体。”唐人张守节《正义》曰:“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也。阴阳交感,激为雷电,和为雨,怒为风,乱为雾,凝为霜,散为露,聚为云气,立为虹■,离为背璚,分为抱珥。二十四变,皆轩辕主之。”轩辕本为黄帝之名,后来人们以此命名星座,并与黄龙、雷雨之神联系起来。这就表明,龙的概念中还涵盖着雷雨风云等自然现象。龙的这种兼容特征,正是我们民族在思维上的综合偏爱和融汇能力的表现。
  ①  参见《殷周文字释丛》,中华书局本。
  我们所见到的龙的形象都是一派奔腾跃动、飞舞飘逸的风姿。作为我们民族象征的龙,一向是神重于形、德重于体的。历史上出现过的一切龙形,都呈弯曲的体态。弯曲的线条便于表现主宰雷雨、飞天潜渊的神奇功能。然而龙形的弯曲体态还有着更为深层的内涵。如果跟中国陶器、青铜器,直至今天各种装饰艺术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曲线回形花纹联系起来,与“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观念联系起来,那么就能看出,在龙的“折出三停”之中,还藏匿着造龙者对人生、历史和宇宙的看法。在他们的心目中,世间的一切都是充满曲折和往复循环的过程。另外,对称和平衡是龙形的又一特性。古人在创造龙时严格遵循了动物和自然系统普遍存在的对称法则。不仅龙的肢体器官是对称的,而且龙的飞腾雄姿也总因均衡对称,给人以动中寓静、腾跃而和谐的感觉。有时干脆将两条形态一致的龙对称地放在一起,如“二龙戏珠”、“二龙吐水”等更使人觉得跃动而稳健。动和静的冲突与统一,反映了我们民族性格和意识追求的至高境界。
  ②政治意义  龙对中国政治权威的崛起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龙在各民族人们的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传龙最初是太皞部落的图腾(《左传》),后来成为各部落共同崇拜的图腾神。由于人们认为龙是雷雨之神,握有掌握雨水之大权,而对于以农牧生产为主的古代中国人民来说,雨水是农牧生产的命脉。或风调雨顺,或干旱水涝,决定着农牧业的丰歉,直接影响着古人的生活和安全。因此在众多的图腾神中龙成为至上神,受到最高的崇拜。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各部落经过长期的斗争和联合,出现了一些强大的部落集团,而最强大的部落首领为了联合、维系、团结和控制各部落,就通过各种方式树立自己的权威,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把部落集团的图腾神——龙据为己有,把自己说成是龙种、龙子,与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神化自己,强化统治。据说黄帝当年就是感龙而生,成为“黄龙体”,“龙颜,有圣德”(《史记》),“主雷神之神”(《太平御览》)。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虽然各种图腾文化元素已大部分消失,但人们对龙的崇敬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弱。龙为帝王的标记和象征,以及帝王为龙种、龙子等观念,反而得到了加强,每个帝王都被视为“真龙天子”。殷商以后,这种观念更为加强,龙成为帝王皇权的象征。帝王的容貌称为“龙颜”,其身体称为“龙体”,其衣服称为“龙袍”或“龙衮”,其坐椅称为“龙座”,其床铺称为“龙床”,其所乘之车称为“龙辇”,其所乘之舟称为“龙舟”,其衮服上的龙纹称为“龙鳞”,其登基即位称为“龙飞”或“龙潜”,其仪态称为“龙行虎步”,其去世称为“龙驭宾天”,其子孙称为“龙种”等等。帝王本身及与其有关的一切都与龙拉上了关系。
  由于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人们想象中的能兴云布雨的龙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尊崇。古代帝王为了维护其统治,借助龙来树立自己的权威;而龙也因此获得更为显赫的地位,受到普遍的崇拜,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和思想文化。与龙有关的各种观念、现象、习俗等,组成了绚丽多彩的龙文化。“龙子龙孙”、“龙的传人”等意识世代相传;“龙王”、“龙庙”以及有关龙的各种传说绵延不断;专门祭祀龙的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几乎无处不有;祭龙仪式形式多样,因地而异;民间各种龙舞、龙舟赛、舞龙灯活动经久不息;龙的形象随处可见,举凡建筑装饰、美术设计、家具器皿,甚至菜肴糕点等等,都可见到龙的形象;以龙命名的地名不计其数,而带有龙字的人名更是难以尽数。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龙族文化“做了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核心,……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据说诸多的少数民族当初所崇拜的自然物,经过历史演变,后来也都逐渐“龙化”,出现龙犬、龙马等形象。龙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成为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它具有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和心理上的巨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