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青年演员病逝:温柔的家园——再听莫扎特早期6首钢琴奏鸣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0:53:42

不管是自己经意还是不经意的时候,听得最多的还是莫扎特。他的钢琴奏鸣曲是抚慰心灵最好的朋友。赵鑫珊以“隔水青山似故乡,月明山水共苍苍”作为莫扎特17首钢琴奏鸣曲的总结,借助他的钢琴奏鸣曲缓解心中的乡愁,托遗响于悲风,重新找回内心失去的平衡。我亦受此启发,再次把自己埋入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从他的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一一聆听,于是有了写这段文字的冲动。

听早期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就像回到自己温柔的家园。

莫扎特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74年, 18岁。当时,从神童逐步长大成人的莫扎特与大主教之间关系不断恶化,他对萨尔茨堡生活感到厌烦,希望摆脱大主教的控制。1774年夏,在父亲的督促下完成了5首钢琴奏鸣曲(K279-K283)。这是莫扎特与其父从萨尔茨堡前往慕尼黑参加首演时接受一位男爵的委托而作,连同在慕尼黑写的K284,是莫扎特早期的一组重要作品。也是莫扎特1774-1778年往返慕尼黑、曼哈姆及巴黎旅途中经常演出的作品。

打开音响,静静的播放一张张CD,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从神童走过来的莫扎特,对人生一种轻快的感受和面对生活的真诚。有人说,莫扎特的曲子是返乡记,是一种怀着乡愁的强烈的冲动。那么,他的这些早期钢琴奏鸣曲正好就是他少年时期生活在萨尔茨堡的反映。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旋律,温情而优雅,有时像歌谣一样唱出内心的欢快,有时又像面对生活刚刚袭来的苦闷,在心灵深处透出内省的忧伤,可是,很快,又淹没在快乐的气氛中。

听这组奏鸣曲,我总是在脑海中映出一幅画面,那是青年莫扎特与父亲在萨尔茨堡与慕尼黑、曼海姆一路旅行经过的田野、山村和城市的风景。春风得意、神童一般的莫扎特向他父亲展示了美好的未来。这些创作于萨尔茨堡的作品,一定留有莫扎特童时的欢笑、美好的记忆。“少时不知愁滋味”,步入青年时代的莫扎特,开始感到生活的压力了。与父亲意见的不同,特别是一心要摆脱大主教控制的莫扎特,对生活的隐隐的不安不可避免的反映到这些乐曲中来,这是一种直率的表白,纯朴而无邪。

莫扎特自己非常喜欢这组早期的奏鸣曲,这也是他在曼哈姆经常演奏的曲子。他在1777年11月给父亲的书信中写道:“今天我在坎纳比希家里演奏了我所有的六首奏鸣曲。”“当我在音乐会上两次演奏时,选侯和选侯夫人来到非常靠近键琴的地方。坎纳比希安排我在音乐会后和他们交谈。。。他说:我敢担保,你弹得再好也没有了!。。。我在那里又全神贯注地弹了三次。”可以想象,莫扎特在曼哈姆音乐家坎纳比希家里弹奏这些乐曲时的快乐情景,而且,后来,莫扎特还为坎纳比希的女儿创作了一首奏鸣曲K309,其中的慢乐章就是他女儿的一幅音乐肖像。

在早期六首钢琴奏鸣曲中,我特别偏爱第三首(K281)。优美的旋律在自由的天空无拘无束地流动,它让我陷于幻想、甜蜜、温暖和对故乡的远在天边的悠长的记忆中。第一乐章清脆明亮,像在河边嬉戏的孩童,故乡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第二乐章柔情似水,优雅中带着沉思,温暖中含着忧伤。是我喜欢的莫扎特式的忧伤。第三乐章再又回到轻快中,只是,这时的气氛与第一乐章比,已经带有一种新的内涵了。此刻,再多的烦忧,也消失在温柔的家园中。

 

1、吉泽金的莫扎特,是我的至爱!我喜欢他的全部莫扎特作品。

2、霍洛维茨大概特别喜欢这首K281吧!听他的演奏,特别轻快,像一个孩子般童真!是一个老人与孩子的牵手。他把这首奏鸣曲的第二乐章称为“柔情的奏鸣曲”。

3、吉列尔斯的莫扎特K281,崇高而洁净。

4、布伦德尔的莫扎特K281,就一个字:美。布伦德尔说:“莫扎特的音乐有着完美的形式,同时作为一名“如歌”的作曲家,他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感官上的美。莫扎特是最具美感的作曲家。他的音乐旋律给人带来无限的感官愉悦。我想起费鲁乔.布索尼说过的一句妙语,他说,莫扎特以歌唱为出发点,由此滋生出贯穿于其全部作品中纯然的音乐美,宛如女人霓裳中透出的迷人的胴体。如此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