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指数今日行情:袁仁林《虛字說》與語法化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04:55

袁仁林《虛字說》與語法化研究

 

楊成虎(天津工業大學外語系,天津300160)

[摘 要] 21世紀認知語言學將受到重視並得到更大的發展。作為認知語言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法化研究在中國有著很長的歷史。本文對清代袁仁林《虛字說》對語法的研究成果作了扼要的介紹,並評述了它在語法化理論上所作出的貢獻。

[關鍵字] 袁仁林;虛字說;語法化

 

    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或grammaticization或grammatization)研究的是實詞虛化為語法標記的過程,近年了引起了西方學者的濃厚興趣,發表和出版了許多論文和專著。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到1999年12月,國外有關語法化研究的專著和論文已達680餘種。其中Heine和Reh的《語法化和非洲語言再研究》(1984);Heine et al的《語法化:一個概念框架》(1991);Traugott和Heine的《語法化分析方法》(1991);Hopper和Traugott的《語法化》(1993);Joan Bybee,Perkins和Pagliuca的《演化而來的語法》(1994)等都是對語法化理論較有影響的著作。語法化理論把共時研究和歷時研究結合起來,溝通了詞法、句法和章法的關係,從認知的角度解釋了語言結構的演化。國外語法化研究的情況在我國已有介紹(沈家煊,1994/1997/1998;文旭,1998/1999),我國學者對此也有研究(沈家煊,1994;解惠全,1987)。其實語法化問題的研究並不是始於近年。在西方,Bopp(1816)列舉了印歐語言許多實詞虛化的例子,Schlegel(1818)認為,虛化是為了加快語言交流速度而產生的,如指示代詞變為定冠詞,數詞one變為不定冠詞a/an,表"有"的動詞have變為完成體標誌等。Humboldt(1825)提出語法形式產生和形成的四個階段,並將這些階段同他的語言類型學聯繫起來。A.Meillet則是當代語法化研究的先驅,grammaticalization一詞就是他提出來的(1912)。Sapir在《語言論》(1921)裡也談到了詞義虛化的問題,指出"形式比它的概念內容存活得長久"。目前語法化研究在國外十分熱烈,國際大型語法化問題研討會接連召開。

    國外的學者承認語法化研究最早始於中國。Harbsmeier(1979)認為,"語法化"的概念在中國13世紀就提出來了。元朝的周伯琦在《六書正偽》中說:"大抵古人制字,皆從事物上起。今之虛字,皆古之實字。"其實,關於虛化的要領的提出應早於13世紀。11世紀的宋代已有虛字之說。周輝《清波雜誌》卷七就有"東坡教諸子作文,或辭多而意寡,或虛字多而實字少"的記載。中國學者對實詞虛化的研究不但早,而且富有成果。在國外語法化研究十分興盛的今天,對我國古代的這方面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很有意義。這裡要評介的就是清代袁仁林的《虛字說》,它是我國前語法學的一部卓越虛詞專著(解惠全,1988),該書對實詞虛化的研究成果引人注目(徐時儀,1997),對《馬氏文通》的成書和馬文忠的學術觀點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在語法化研究中應佔有重要位置。

 

    袁仁林,字振千,清代陝西三原縣人,約生活在康熙至乾隆年間。據《三原縣新志·人物志》記載;袁仁林靜重好學,不苟言笑。嗜韓文,尤精《參同契》,著有《故周易參同契注》、《韓文箋注》、《虛字說》、《瓠園叢語》。

    《虛字說》是繼我國第一部虛詞專著一一元末盧以緯《助語辭》問世380多年後(參見王克仲1984)的一部重要虛詞專著。該書包括《虛字說序》、《虛字說(正文)》和《虛字總說》三部分,共收詞語143個(含古詩歌所用語辭16個),分為51條。此外,書中還隨文舉例性地解釋了約100個複音詞語,未列入詞目。《虛字說》成書於康熙49年(1710),乾隆12年(1746)由袁氏的學生王德修付梓刊刻,後為三原李錫齡收入《惜陰軒叢書》。1939年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所收的是根據《惜》本排印的,1989年中華書局又出版瞭解惠全先生的校注單行本。

(一)袁氏對虛字(詞)的見解

    1.關於虛字(詞)的定義。

    虛字(詞),古代叫做辭、詞、語辭、語詞、語助、助語、助辭、助字等,其中一部分還可以叫做"聲",如發聲、語餘聲、語助聲等。袁氏所講的虛字(詞),主要是指"辭"或"語助"之類。結合書中所收詞目來看,與今一般文言虛詞著作所說虛詞大體相當,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還有部分代詞等。

    在該書的《虛字說序》和《虛字總說》中,袁氏給虛字(詞)下了定義:"虛字者,語言襯帖,所謂語辭也。在六書分虛實,又分虛實之半,皆從事物有無動靜處辨之。若其僅屬口吻,了無意義可說,此乃虛之虛也,故俗以虛字目之。蓋說是為口吻,成文為語辭,論字為虛字,一也。"他還說:"較字之虛實,實重而虛輕,主本在實也;論辭之暢達,虛多而實少,運實必虛也。"又"虛字雖無實義可詮,而究有聲氣可尋也。"又"夫虛字誠無義矣,獨不有氣之可言乎?吾謂氣即其義耳。"

     2.關於虛字(詞)的作用。

    對虛字(詞)的作用,袁氏認為虛字雖是"末之末",但掌握了它可以"因末而暢其所言之本",因此不應"一以模棱付之"。他主張虛字不應"因文為解"或"隨文立詁",否則就會"各有其說","此通而彼窒",應該"類聚之,稱量之,以意逆志,而得其輕重緩急於毫釐之間",做到"說之也詳,知之也密,而於其用之也,亦隨所施而得其?

     3.關於虛字(詞)的理論依託。

    袁氏有一套虛字理論,即"神情聲氣"。在《虛字總說》的開頭,他說:"凡書文發語、語助等字,皆屬口吻。口吻者,神情聲氣也。當其言事言理,事理實處,自有本字寫之,其隨本字而運以長短、疾徐、死活、輕重之聲,此無從以實字見也,則有虛字托之,而其聲如聞,其意自見。故虛字者,所以傳其聲,聲傳而情見焉。"在談到"氣"時,袁氏說:"五言殊語,莫不隨其語而聲情以具,俗所謂口氣也。其口氣不過數種:或是疑而未定,尚在虛活,信而不疑,歸於死煞,指上指下,推原前事,摹擬方來,頂上起下,透下繳上,急轉漫轉,緊承搖接,欣翻挑逗,直捷紆徐。中有喜怒哀懼、婉轉百折之情,而聲適如之。蓋雖在寄僰戎虜之鄉,鳥言決鴃舌之俗,亦少口氣不得。當其掉舌時,何嘗有焉、哉、乎、也等字?而其聲則可以諸字括之而無餘。"袁氏依託"神情聲氣"來解釋虛字,雖然他對虛字某些地方是直覺的體會和理解,但卻注意到了虛字的語法含義,對不同虛字在語言結構中的作用予以足夠的重視。

     4.關於虛字(詞)的解釋方法。

    袁氏主要使用三種方法解釋虛字。一是概括基本用法;二是與實字(詞)聯繫;三是詞章學的分析。

在概括基本用法時,袁氏先用簡短的語言對虛字的用法進行描述,然後分析其具體使用情況。如發語詞"蓋";袁氏說:"'蓋'字之氣,從上鄂穹隆而出,高據占蔽,有龍侗梗概意,凡推原而粗約者用之,猶雲'大概'也。"又說,"凡器有底有蓋,蓋嘗籠置於上,勢足包括其餘,今皮實字虛用,亦含斯義。"然後列舉兩種具體使用情況:

1)"用於劈頭發語者";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論語·述而》)

2)"用於承頂上文者":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孝經·天下章》)

與實字(詞)聯繫來解釋虛字(詞)是袁氏對虛字解釋的一大特點,實際上已接觸到了實詞虛化的問題。除以上"蓋"字,又如"顧"字:

凡轉頭別看曰顧,今作虛用,亦含斯意。其聲在轉語中最為輕婉。(《史記》:"顧弟弗深考。"唐李勣:"顧今姊年老。"蘇文:"顧安所得酒乎?"俱是別顧一處輕輕轉落。)①按:陳選雲:"顧,猶念也。"蓋心中別有注念,乃用此顧字(《虛字說》第22頁)。

又如"所"字:

    "所"字本即"處所"字,文卻倒用安頭,便足擒定一切,包舉一切。("天之所覆"四句四"所"字②,即指其"覆處"、"載處"、"照處"、"隊處"。"視其所以"三句三"所"字③,即指其"以處"、"由處"、"安處"。而口中卻倒用"所"字擒之,而自能包舉。他如"聖人有所不知?二句二"所"字④,猶言"聖人亦有不知、不能處也。""心有所忿懥"四句四"所"字⑤,若將上面"有"字作一斷,下面"所忿懥"等三字作一聯亦可;若以"有所"二字一聯,"忿懥"等二字一聯亦可。總謂"忿懥"等處,不可有而不化,若一有之而不化,則心不得其正矣。至如"無所不知"、"無所逃避"等語⑥,直解之則"無處不知"、"無所逃避",蓋知"所"字即"處"字,不過倒用安頭以擒定而包舉之也。又如"餘所否者"句⑦,猶雲"餘有處不是者"。《左傳》"所不與崔、慶者、"所不與舅氏同心"二句⑧,猶雲"有處不與"云云。)(《虛字說》第71頁。)

     袁氏解釋虛字(詞)還通過分析文句的起落承接、上下照應、反正虛實等來說明用法。他認為“之、其、者"三字均有所指。他的總述三字的用法時說:"'其'字分頭指點,每居實字之前("其德"、"其心"類)。'之'字承托指歸,每居實字之後("見之"、"過之"類。)'者'字攔截指定,每居實字之下("仁者"、"智者"類)。"

    (二)《虛字說》對語法化研究的貢獻

    1.語法化研究的先導。

    袁氏《虛字說》這部虛詞專著對實詞虛化過程的認識不但總結了宋元以來前人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對虛字的定義和具體解釋中都反映了他進一步的見解,堪稱是語法化研究的先導性著作。語法化所講座的實詞虛化的虛詞有別於一般描寫語法對實詞和虛詞的靜態性和共時性劃分。從實詞虛化的過程性來看,詞從單義到多義就開始了虛化,由實指到虛指是進一步的虛化。因此,象副詞、(部分)代詞都算是虛化了的詞。袁氏把虛詞分為發語辭(古漢語特殊的詞類,如"夫"、"蓋"等)、轉語辭(相當於轉折連詞和轉折副詞)、助語辭(相當於語氣助詞)和疑詞(相當於疑問詞)。從袁氏對虛字(詞)所下的定義看,他認為,"從事物有無動靜處辨之",虛字(詞)"分虛實",又分"虛實之半";"若其僅屬口吻",了無意義可說,此乃虛之虛者,故俗以虛字目之。"他從意義的變化出發,把虛化的過程分?實-虛半-虛"。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他解釋虛字及其用法,善與實字聯繫起來。以上所舉"顧"、"所"二例即是袁氏從此二詞的本義出發來討論它們是如何虛化的。現在西方學者討論實詞虛化時引入了隱喻的作用,認為虛化過程是詞義從一個認知域(cognitive domain)投射到另一個認知域。袁氏當然不能用認識理論來解釋虛化現象,但他對虛化過程的直覺分析已接近了問題的實質。

    2.對語法化程度問題的認識。

    所謂語法化程度,是指詞的虛化按單向原則,由實變虛,由虛變得更虛(沈家煊1994)。虛化的單向原則與認識理論中的從一個認知域向另一個認知域投身有關。比如名詞在語法範疇中是一個認知域,而動詞是另一個認知域。有些名詞可以用作動詞,就是從名詞的認知域投身到了動詞的認知域。名詞變成動詞實是虛化的開始。袁氏用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體"(即本體)和"用"(即功能)來解釋本用和活用的關係,認為名詞作動詞用是一種從本義出發的臨時性用法(解惠全1988)。這種解釋雖與當代語法化理論中的隱喻和認知域說法有別,但袁氏從另一角度也接觸到了語法化程度問題的實質。袁氏在辨明體、用關係後,在詞活用的修辭作用中作了闡釋:"'耳'、'目',體也;死實字也;'視'、'聽',用也,半虛半實字也。'爾而目之'句⑨,配以'而'字、'之'字,則死者活,實者虛矣。口中'耳目',而意已'視聽'矣。蓋直斥'視聽'者,意盡言中而索無餘味;活用'耳目'者,體用俱來,而形神飛動。以此推之,知虛用活用之妙。"袁氏在這裡用"半虛半實"來闡明虛化的程度問題,此外他還感覺到"耳"、"目"與"視""聽"的認知域投射問題(所謂"口中"與"意"可理解為兩個認知域),而且對"耳"、"目"作動詞用所含有隱喻的認知作用也覺察到了(所謂"知虛用活用之妙")。

     3.對語言結構層次變化的認識。

所謂語言結構的層次,是指結構內部"直接成分"(IC)的切分方式。由於語法化把作句子成分的詞進行了虛化,虛化的詞成為黏附於另一個句子成分的一部分或從實詞虛化到到了只起關聯作用的虛詞,使得結構層次發生了變化。變化的結果之一是改變分界(boundary shift)。對這種改變分界的句子的分析,語法化理論稱之為"再分析"(reanalysis)。上文所引的"所"字例說"若將上面'有'字作一斷,下面"所忿懥"等三字作一聯亦可;若以"有所"二字一聯,"忿懥"等二字一聯亦可",就明確地闡釋了語法化後改變分界的問題。"所"例的改變分界可作如下分析:

有1所忿懥 至 有所1忿懥

袁氏對此問題的認識既早又符合科學性,實為難得。

     4.對句法與章法關係的認識。

     Givon(1971)說"今天的詞法曾是昨天的句法",又說"今天的句法曾是昨天的章法"。Hopper(1979)也認為,句法中的時態標記就是章法化的結果。袁氏早在200多年以前就通過文句的起落承接、上下照應的章法來闡釋句法,這不能不說是他的先人之見。如他解釋"寧"字就是利用章法中的比較關係來講前後句選擇語義關係的:

     "寧"字本即"安寧"字,有正用、反用之別。正用則有"寧可"一項,乃二事相較,從中揀選,姑托舍彼而轉安於此,猶俗語"還是如此較勝"。"甯儉"、"甯戚"、"寧媚灶" ⑩,皆"寧可"字,謂與其如此,寧可如此。此以"寧可"二字殿於"與其"二字後,意便歸?寧"字一邊,乃實將現在二事相較,分出輕重賓主,以明其較勝而姑安也(《虛字說》第88頁)。

    對"與其寧可"表複句結構的連詞能以"兩事相較,分出輕重賓主"、"從中揀選,姑托舍彼而轉安於此"的章法角度來看待問題,也就是說,象"與其寧可"這樣結構的複句是從兩句表示比較關係的篇章虛化而來的。袁氏也許只是覺得這樣鉗子解釋方便,但實際已接觸到了章法與句法的關係。

    袁氏《虛字說》已較早地認識到了語法化理論的一些問題,其中有些現象和現在的語法化研究所得出的幾乎是同樣的結論。對於這樣的先驅性的著作,我們應該很好總結,並在此基礎上,結合外國語法化研究理論,進行中國的語法化理論研究。

 

注:

①小括弧內的字在原書中是雙行小字,下同。

②《禮記·中庸》:"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

③《論語·為政》:"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④《禮記·中庸》:"厐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厐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⑤《禮記·大學》:"所謂修其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嚏,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⑥《荀子·子道》:"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韓愈《與陳給事書》:"不敏之誅,無所逃避。"

⑦《論語·雍也》:"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⑧《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慶封為左相,盟國人于大宮,曰:'所不與崔、慶者……'"又《僖公二十四年》:"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⑨《韓非子·外儲說上》:"相室諫曰:'中大夫,晉重列也,今無功而受,非晉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耶?'襄主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色絕無已也。'"

⑩《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又,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