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lime设置默认浏览器:有效教学讲座七之十七(指导有效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42:44

有效教学讲座七之十七(指导有效教学的措施与途径)

1、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有效教学行为的基本特征

原作者: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晓端   青岛师范学校马建华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06(2) 

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并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发展目标在实践中通常由教育目的来描述,然后经由课程标准——学校教学目标——学科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这一逐渐解释和分解的过程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到每一堂课,有效教学行为则是那些能促成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学行为,而从教育目的到课堂教学目标都是判断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现实依据,在其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行为必然体现出与它们相适应的特征,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变动,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特征都必然随之变化。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将学生之间孤立、竞争的氛围转变为合作的氛围,教学从片面培养应试能力向促进学生整体发展转变。这些新的要求和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规范.在其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行为也应表现出与之相应的新特征。

 1.1、开放性特征。

 教学行为的开放性是指教学行为是灵活的、富于弹性的,计划仅作为行动的参考,教师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多变地选择和组合教学行为。开放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究精神的发展提供空间,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可以较多地依据自己的能力、个性来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

⑴教学行为的开放性表现在认识“异端”的价值,接纳甚至追求“异端”。

①学生的异端思想和行为大多来自想像,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的源泉”。

②无论异端的思想和行为来源于何处都是学生创造性的释放过程,而且学术学习中的许多异端思想和行为是其理性思维的结果。

③教师接纳异端的实质是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空问,对学生的成长极具价值。对教师而言,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往往源于打破常规,教师以新的方式或视角来解决问题,“异端”则有可能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所以在必要时追求“异端”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⑵开放的教学行为能容纳各种类型的知识。

①是容纳其他学科知识。新课程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学科局限,因此,教学行为中所负载的信息不再局限于所教学科而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对学生提出的跨学科问题,教师不能以与所学课程无关而拒绝回答,应以积极的态度与学生共同探讨。

②是重视学生生成的知识。自我生成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中生成的知识,情境中所包含的知识存在、获得及使用的条件等线索也被一起纳入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以缄默知识的形态存在,不为学习者所意识到,一旦环境中提供了相通或相似的刺激线索,缄默知识就被激活,促使以显性知识方式存在的主体部分与情境作用,于是就表现为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即实现了自我增值。

③外在灌输的知识往往缺乏情境中的线索,孤立存在于学习者的头脑中,即使存在着知识能够运用的环境也无法被有效利用,更无法实现自我增值。知识的自我增值过程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过程是统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自我生成的知识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点。

⑶开放的教学行为能够引发不同类型的学习。

①学习有正式的学习和非正式的学习,前者发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而后者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非正式学习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它为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提供了实现的“机会空间”。

②非正式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体现在知识学习方面,而且体现在学生的社会技能(社会性)、人格、品德和情感的发展上。非正式学习是自发的学习,一般在行动中产生,通常是隐性的,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人的一些无法言传和解释的行为倾向往往是非正式学习的结果。

③对学生来说,非正式学习可以起到促进或加深正式学习的作用,也可以起到相反的作用。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学生自发产生的非正式学习作为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特别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非正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对新课程有效的教学行为不仅应能引发传统的正式学习,更要为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发生提供合适的条件。

⑷教学行为的开放性还表现为积极地创造和利用情感性行为。

①一般而言,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于利益和兴趣,而年幼的儿童往往无法认识到现在的学习对其将来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故利益对他们而言是很渺茫的东西,兴趣则是他们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

②学校生活有趣,他们就愿意上学,否则就排斥上学。但学生的兴趣在初中及初中之前几乎都与其对教师的认可相联系,儿童喜欢某位教师就会导致他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

③教学行为的情感性是教师吸引学生的重要手段。富有情感性的教学行为能将情感与理性结合,使作为客观精神产品的知识恢复其人性化的特征,促使儿童产生兴趣,并将“苦学”变成“乐学”。

 1.2、个体适应性特征。

 教学行为的个体适应性是指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行为指向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为目标。教学行为的个体适应性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教师传统教学行为的目标是把学生发散的行为集中,使学生行为趋于统一,而新课程则要求把学生过于集中、一致的行为发散开来,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是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行为的共同特征。在教学实践中,这一特征是通过下列途径表现的。

⑴教学行为多样化。

①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相对性特征决定了同一行为在不同的人身上效果不同,单一的教学行为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所以不仅教学行为要多样化,同一种教学行为的呈现方式也应多样化。

②在教学过程中,当多种教学行为都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时,教师一般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熟悉、可控程度高的行为,以保证自身权威和地位不受到威胁,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表现出一种惯性,那些不适应这种条件的学生就成为学校中的“边缘学习者”。

③教育中的活动大部分是共同活动,当学习者出现边缘情况时,所有的社会力量都会对其进行谴责,致使边缘学习者要受到双重惩罚:一方面自己感到有挫折感,另一方面被他人贴上不好的标签。

④多样化的教学行为能为有不同需要的学习者提供适台的学习条件,减少“边缘学习者”出现。由于在改学过程中教师惯性化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积极性、思维参与水平之间总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即教师使用某种教学行为学生必然以某种相应的行为去应对,其中各种积极、消极的因素也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即使优秀学生所可能达到的最大发展水平也是相对确定的。

⑤只有教师改变其教学行为,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师生双方近乎凝固的创造性才能被激活。所以,教师采取多样的教学行为,不仅是满足有不同学习倾向的学生需要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要求。

⑵适应儿童之间的差异。

①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照是现代社会平等、公平价值观的要求。真正的公平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而不是全体相同。它要求教学适应儿童的各种差异。从发展的眼光看.差异的存在使教学活动免于沦为机器加工厂,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使学生能在与他人的比较和评价中获得自我概念。

②“个体的差异是民主的力量源泉”,差异的存在使合作成为可能,使个体间优势互补在需要学生自主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个体学生总能遇到一些超出其个人知识能力范围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存在使问题的解决成的可能,个体学生则在他人或者群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获得了发展,如果千人一面,新问题的出现必定导致整体学习的阻滞。因此,教师需要学生之间的差异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发展。保持课堂的活力。

⑶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个性化教学的物质支持。

①信息技术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物质基础,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个性化教学无异于空想。因为教学是一种群体活动,教师对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是在组织群体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

②在一个生理年龄为六岁的学生群体中,其心理年龄是从三岁到十一岁.在同一时间满足差异如此巨大的学生需求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有学者提出:“没有任何东西比学生不按同样的速度或方式学习这一无情的事实更让教育者发疯了。

③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机交互作用成为可能,可以将教师从常规性、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个别指导。

 1.3、反思性特征。

 教学行为的反思性特征是指将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经常发生于教学中,它不仅作为一种手段用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作为一种文化渗透于所有教学行为中,使教学活动处于理性的关照之下。这一特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如下方式表现。

⑴教学行为选择和使用有明确的目的意识性。

①教师的自我反思意味着教师对自身行为负责,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中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要思考其后果。

②教师了解自己所选取的每一行为的意义,教师选择某一行为时在其内部总有一个声音在提示他为什么选择这一行为。

③那种为消磨时间而选取的行为被负责任的行为代替,机械模仿他人的行为转换为批判地吸收,他人的经验因此对教师更具借鉴意义。

⑵将研究纳入教学活动中。

①新课程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口头说教就可以实现的。教师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最有说服力因为有权力和威望的人很容易被他们周围的人模仿,孩子们很容易将教师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

②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自身必须首先拥有会发现的眼睛;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思想者,自身必须首先是思想者;教师要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自身必须是一个研究者。

③随着课程管理和课程设计权力的逐渐下放,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越来越大的自由度的同时教学的难度也逐渐加大,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仅取决于教师是否“会教学”,还取决于教师是否会研究”。

④对课堂和学生最有发言权的是教师,如果教师能够将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意,就可以设计出适切性更强的课程,不仅满足学生的需要,也符合自身的特点,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⑶将经验不断上升为实践智慧。

①任何教学经验只有转化成实践的智慧才能对教学行为的转变产生影响。深层的价值观和人性观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也是以实践智慧为中介进行的,它们只有转化成实践的智慧才能对教学真正产生影响,否则只是一种外在于实践的知识。

②“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性行为它才能得以不断的扩展和生成”。反思是经验从无理性根据的常规转化为关于实践的真知灼见的唯一途径,它以经验感悟的方式——“一个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深掘开去,直达普遍真理之流”——实现了经验到实践智慧的升华。

⑷将他人的理论与自我的理论链接。

①他人的理论,即由政府、教育专家所倡导的或强迫灌输的理论。自我的理论是从教师自身的实践中生发出的理论或找到了实践之根的他人的理论。真正决定教师行为选择、为教师提供行动力量的是自我的理论。

②教师拥有的他人的理论是教师对理论的理性认识,与自己的实践是两回事,教师从理性上认可了有价植的他人的理论,但在实践中仍然以自己不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主体性夸夸其谈,但在实践中却不给学生任何主动权,教师可以在述说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的同时仍然实施填鸭式教育。

③他人的理论只有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理论才能对实践产生作用,否则只是一种口号,似乎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断层,而事实上是根本没有理论。说教只能让教师获得他人的理论,他人的理论转化为自我的理论只有借助于教师自身反思,在实践中三寻找理论的痕迹,思索实践与理论的相通之处,他人的理论才有可能成为教师自我的理论。  

1.4、解放性特征。 

解放即解除约束,获得解放的个体处于自主的状态。教学行为的解放性特征即教学行为以解放学生为出发点,通过赋权、期望等手段和民主的机制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主导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实现教学中心从教师向学生转变。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所以学生的解放与教师的解放同步进行,学生主体性的提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更高的主体性水平,教师主体性水平的提高又带来学生的进一步解放。解放的特征在教学实践中以下方式得到实现和体现。

⑴以协商和对话作为解决冲突的基本机制。

①人类解决冲突的机制可以是控制,也可以是协商。因为人类的交往形式有对称型,也有补充型,前一类型的交往主体拥有完全相同的自由,而后一类型中交往主体的一方控制着另外一方。与对称型交往相适应的解决冲突的机制是协商,与补充型交往相适应的解决冲突的机制是控制。

②师生交往不是完全对称的交往,双方在教学活动中不可能拥有同样的活动自由,双方的行为是不可逆的,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并指定学习任务、承担中心角色并尽量减少学生与学习无关的讨论,学生则不可能对教师拥有同样的权力,以这种形态表现的控制几乎是教师职业行为与生俱来的特征。

③师生的交往也不是完全的补充型。因为学习是学生个体的事情,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环境中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无法完全支配学生,而且教师教学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学习的个体,控制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协商和对话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教学中的师生冲突的实质是学生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要求的冲突,学生的自然性表现为贪玩、不爱学习,只学自己有兴趣的东西,社会性的要求则是要求学生刻苦、努力,教师却往往将冲突视为对自身权威的挑战。

④由此引发的控制通常只是教师以追求效率的幌子对自身权威的维护,控制演变成为压制,以教师扼杀学生的自然性为最终结果。在短期内,这的确能够解决冲突,但长期压制必然使学生失去活力,使教学失去活力,学生的自主性、责任感丧失殆尽,新课程的目标也就无从实现。

⑤外部控制只能使行为暂时改变,自我控制则可以促使行为发生持久的变化,最好的管理和约束是人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协商和对话所表现出的对学生意志的尊重、对学生处境的体谅反而能够激起学生的责任意识,自觉对其行动负责,从而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冲突因此也不再是对教师权威的威胁,而成为师生行为改变的契机。

⑵赋予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力。

①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取决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参与度,过度监管导致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降低,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投入,从而导致教学低效。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在校时间主要花在学习上,学生参与学业活动是学生参与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方式,所以教师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是提高学生满意度的重要方法。

②教学中的赋权表现在两个方面:ⅰ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自主既表现为对“物”的独立能力,又表现为对“人”的独立能力,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合作能力都是基于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首先应从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开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规律来学习。ⅱ是接纳学生参与教学决策过程。学生参与教学决策能增加教学中的不可控因素,从而危及教师的权威和安全感,所以“教师很少让学生参与教学决策,无论是学习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用或是教学上的改变,教师倾向于不会与学生讨论或者征询他们的意见。

③教师较少和学生讨论教学的内容及学习目标,他们也较少与学生一起讨论及选择适合的教材……”。这使具有民主思想的学生感到自我被控制的威胁,顺从的学生则变得更顺从和缺乏独立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决策,具有民主思想的学生会因为教学决策中反映了自己的声音和意志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单纯通过内容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学生对自己决策的执行是兴趣和责任的统一,学习会因此而更主动。对于顺从的学生而言,参与教学决策使其认识到自身的力量,从而改变一味顺从的习惯,学习将变成饶有兴趣的探索自身力量的过程。

总之,教学行为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有效教学行为也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现代社会,儿童的主动学习越来越重要,对这种学习方式的需求引发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教师的作用逐渐由控制转向制造引发学生进步的困难,提供学习方法的支持,进行学习资源的选择和管理,教师的主流教学行为开始向支持和引导的方向发展,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有效教学行为的要求改进自身行为,是学生学习方式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根本前提。

2、从理论着手指导有效教学

原作者:橘子红了 日期:2008-4-6

执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也有一段时间了,说实话,心情确实很糟糕;问题很多,以致于这么长时间都未能静下心来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绪。今天再次回过头来仔细思考那堂课,再次仔细琢磨朱特的《学会诊断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一文,再次仔细品味那些富有建设性意见的回帖,真是感慨万千,羞愧于自己竟还能坐在这里无动于衷。

2.1、这堂课呈现出来的问题确实很多,对我也是一次经验教训。

⑴很多人都很纳闷为什么课堂上教师要朗诵臧克家的《老马》一诗,这与课文有什么内在联系?我想,朗诵这首诗的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是一位诗人之外对学习这篇课文毫无用处,这点我在课前就已经意识到并且还和几位老师探讨过。

⑵既然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为什么我还会把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教学资源引用到课堂上呢?我想,这应该归因到我个人本身的性格问题。由于我对教学理论的掌握还很欠缺,尤其是对教学有效性的把握还很不到位或者说认识还很肤浅,造成了我对教学资源选择时的随意性。

⑶就如朱特在《学》一文中指出的“教师只是凭自己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才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而没有遵从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游离于主体之外,风马牛不相及,使学生思维无序地跳来跳去,成了有效解读的绊脚石。”

2.2、用教学理论指导有效教学。

⑴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用教学理论指导有效教学。

①就我个人而言,应该加强理论的学习,用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尤其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应该有一个全新的改观。

②我本身性格当中的随意、盲从、惰性都必须尽早克服,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真正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

⑵教学目标的定位。

①我们新教师当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不知如何将大学课堂中所学到的教学理论很好地转化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甚至不知道哪些理论是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并让我们的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

②我们新教师确实需要一些可以有效指导我们教学的理论实践经验,这种有效的可操作的理论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向导,带领我们更快更明确地走向有效地课堂教学。一堂课为什么不能凸显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和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定位有关系。

③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止一个,如何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理论烂熟于心,我为什么总是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不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甚至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归结起来就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了我在教学活动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视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忽视了学情,只是为设计而设计。

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为什么上的如此糟糕。

①且不说别的,就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而言,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忽视,对学情的忽视,导致了教师知道教什么,却不知道“怎么教”。

②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先从最底层的理论学起,用理论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优化我们的教学。

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教学

原作者:谭 书 超   时间:2006-1-17

3.1、建构性课堂的特点。

    (1)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主动建构。

    (2)学习是主动积极的,学生为了用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教材而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必须积极主动地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3)学习是反思性的,在建构主义学习中学生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通过反思对建构性学习进行评价。

    (4)学习是合作性的,知识的建构不仅是个人建构,更主要的是学习共同体内互动建构。

    (5)学习是探究性的,以自我建构为特点的建构性学习决定了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主体,要用探究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3。2、建构性课堂下的有效教学。

    (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只有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目的在于让学生实现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2)有效的教学要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互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居高临下的权威,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盛装知识的容器,不存在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基础主动建构的可能性。开展有效的建构性教学,课堂的主角教师必须让位于学生,由单向的信息交流让位于学生对教科书、信息资料、环境的同化互动,教科书、信息资料、环境对学生的顺化互动;生师、生生间的人际互动—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研究性学习;个体内部互动—自主学习。通过互动交流,群体共享,实现“意义”建构。

    (3)有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设情景。建构主义强烈要求学生要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以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能进行主动建构。因此,进行建构主义教学必须将问题设计具体化,将教科书上抽象和提炼后的知识内容还原为知识的原始背境,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背境,以此为支撑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情景创设是开展建构性学习的关键环节。

    (4)有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实现主动建构提供保障。

     ①学习资源保障。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提供解决问题的详细信息、以及所需的预备知识,通过资源的提供让学生感觉到问题的存在,并利用这些资源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得出结论。 

    ②充足的时间保障。从建立学习心向到独立思考、探究,互动交流、讨论都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才能保证建构的质量。

    ③空间保障。建构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按学习能力、性别等特质结组,按主题或任务结组,随机结组,安座位自然成组。

    (5)有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所形成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对所形成的知识真正理解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检验:①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表达和解释所学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推测,从而解释相关现象和问题。③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④能否综合相关知识解决复杂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6)有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学习不是简单地接受别人的知识,而是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段审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要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和以前的学习内容相联系并加以认真的思考。这种“联系”与“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为此,进行有效教学必须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通过反思真正实现“意义”建构。

    (7)有效的教学要充满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自我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若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并获得自信,对学习表现极大的热情。因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积极的情感体验要建立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上,要建立在感受建构知识的快乐上,要建立在不断成功与进步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要信任、尊重、理解、宽容学生,用激励性教学反馈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增强信心。

    (8)有效的教学需要建立和谐课堂。①人际和谐。师生关系和谐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走下讲坛,以平等的身份成为主动建构共同体的普通一员;生生和谐需要优化合作学习共同体;②学习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建构;③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和谐统一;④学生角色和教师角色之间要和谐;⑤建构过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要和谐; ⑥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和谐进步。

4、信息技术指导下的课堂有效教学

原作者:江苏省淮阴中学 赵亮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时代的到来,它为我们的课堂也注入了一丝新的活力,语文课堂不再是传统的讲与教,而是充满了多元的世界。我相信,用信息技术武装的课堂将会走向更加有效教学的新时代。

4.1、言论面前,人人平等。

⑴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并从语文课本中汲取营养,将课本中作者思想精髓内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让自己的心灵走向强大,这就要求课堂应创设一个民主的环境,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讨论等将思想内化,这正是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体现。

⑵在传统的课堂中,我们往往力不从心,我们想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发言,可是那又太耽误时间,作为课堂的拓展延伸,我们上课讨论“刘翔事件”,同学们慷慨激昂,十五分钟也就只能容纳几个同学发言,而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则大为不同。

⑶美国教育家Joseph  Ciaccio提出“以技术支持积极学习”的观点。他认为, 运用技术来支持积极学习并不是偶然的。使用技术,学生能够接收以往闻所未闻的信息,能够在因特网上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也能够与全世界进行互动,创造出无限精彩。后进生也有需求,技术的使用是极其平等的。即使不是必须,也应尽可能创造机会来使用技术。

⑷在讨论“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这个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BBS在网络上随机分组讨论,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最大可能地发现他们思维的火花,这,正是你组织课堂讨论所想要达到的效果。

⑸在讲《最后的常春藤叶》时,让学生再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贝尔曼是如何把叶子画到墙上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写,就像博客一样,可以为自己的文字配上背景音乐或者配套的图画,给每一个学生发挥的舞台。

4.2、人机竞赛,谁与争锋。

⑴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文言文中字词教学一般都是以讲授课的形式出现,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老师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讲。似乎很难创新也无法创新。 教师往往倾向于采用他们已经使用过的或者惯于使用的教学策略。这些方法过于频繁地使用会导致教师自身停滞不前和学生的厌倦。变化性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师素质之一。

⑵富有成效的教师能在课堂上组合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多种的需要和各异的学习风格。对焦点事件和吸引学生注意的一些技巧的使用不应仅仅出现在教学的开始,而应该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是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上。

⑶在《秋水》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文章短而知识点又相对较多的情况,组织了一个知识点的人机竞赛。具体的做法是,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一个表格,一列是重要字词原句,一列是答案,用powpoint设计字词的答案每6秒钟自动出现,学生必须在答案出现前说出答案就算是赢了计算机,只有一组学生齐心合力,才能都赶在答案出现在屏幕前答出题目,才算最后赢了这场比赛。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锻炼了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而有趣和未知的课堂生成又让文言文的教学显得不是那么枯燥。

4.3、创设情境,体悟心灵。

⑴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包含情感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所谓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力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它在教学上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感染学习对象的功能,还具有调节、强化认知活动,增强学习效率,形成学生个性行为品质的巨大功能。而信息技术参与到语文课堂上来,也正为情感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⑵在教《虞美人》一课时,学生因为体会不到亡国之君的苦痛,也无法感受李煜的“深愁”,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借助了电视剧《南唐后主李煜》最后的片段,背景音乐正是《虞美人》,场景是小周后和李煜分别的场景,我们让学生仔细观察李煜的眼神,那一段视频正有对于主人公眼神的大段特写,学生透过眼神来读人物的内心,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支持让学生穿越时空,回归古代,创设情境,体悟心灵。

4.4、再现考题,臻于至善。

⑴成功的语文课堂不光需要完美的教学内容,而且需要完善的评价机制,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工具性作用也非常明显,而评价机制也要尽可能地保证机会均等、公平。

⑵为了使学生获得安全感,第一步就是要直接消除由于奖励太少所带来的威胁。如果有能力获得,那么所有学生都要有足够的获得奖励的机会。从根本上说,从有限的奖励转变为充分的奖励,需要教师根据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标准来判断学生的成就,这样一来,成败取决于个人的表现是否满足了教师所设定的标准,而不一定要看个人相对于别人来说做得如何。

⑶在实践中,我们作了一套选择题系统,针对课堂学习内容,学生完成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随机排序的一套选择题。学生做完后,计算机系统可以记录下它错的题目,自动加入到针对这个学生的错题集中,供订正和固定时间段的错题回顾测试使用。教师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统计分析每题的准确率和各个选项的选择率及选择这个选项的所有学生的姓名,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习题的讲解与个别同学的单独辅导。

⑷课堂提问只能兼顾少部分同学,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选择题系统却可以兼顾到全班同学,保证评价机会的均等,而在虚拟的人机环境中,学生的对手将不再是其他同学,而是计算机里那个完满的答案,虚拟世界中,一个人需要战胜的是自己。许多学生一遍遍做题,再做错题集,力求做到满分,而一遍遍做题过程恰恰是深化理解知识点的过程。

总之,信息技术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摒弃了传统的“讲——学”模式,能够创设尽可能多的言论自由环境,组织积极的人际竞赛,创设体悟心灵的环境,再现公平的考题过程,能够积极主动地指导教学,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5、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堂教学

原作者:刘桂秋    转自《课程教材教法》

5.1、有效教学本质的复杂性。

有效教学概念的定义困难是由有效教学本质的复杂性决定的。教学本身是一项艰难复杂的工作。评价教学是否有效,实质上涉及两个尺度:一是教学行为的“内在尺度”,即教学行为是否合乎其自身规律性;二是教学行为的“外在尺度”,即教学行为是否合乎人对教学效果的目的性追求。

⑴理想的有效教学一定是实现了教学行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有效教学的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简单相加,而应是智慧超越。有效教学固然要合乎教学的规律性,但那些只是依照规律的被决定的、机械的和受动的教学行为,绝不能导致创造性的有效教学,只有那些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满人们个性自由的创造性的教学行为才可能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行为。

⑵有效教学是教师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的有效创造的教学行为,是“科学的”同时也是“艺术”的和创造的。如果说科学的有效教学还是可以通过设定有效教学的目标并加以评价而追求和获得的话,那么艺术的有效教学是充满变数、依赖于教学情境的把握和教与学主体的主观状态的,很难有用来评价的“科学”的手段。

⑶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随着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和学生发展变化影响的动态概念”。这种观点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本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合乎规律的教学只是有助于有效教学的生成,但却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有效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统一体”。

⑷预设的教学方案和预期的教学目的虽然可以尽最大限度被加以把握,但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效与否却受到具体教学情境中各种变化不定的因素的影响,是对教师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教学机智与智慧的挑战。动态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既可能是“有效生成”也可能是“低效、无效或负效生成”。

⑸有效教学首先应该最大程度地把握住课前预设方案的有效,这是有效教学的始点;其次要尽可能地把握住教学过程的有机有效,这实质上指的是教师按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在结合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处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是否连续、系统、整体有效。

⑹作为有效教学始点的课前预设方案的有效性和作为过程的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只有达成了最终的结果: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当然,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

5.2、有效教学概念的涵义。

在这种综合有效教学观指导下,有效教学可以界定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而实施的兼顾预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动态有效生成的教学”。具体而言,这一概念包括如下四方面的涵义。

 ⑴有效教学是基于预设教学方案的教学。这与国外学者目标导向的有效教学有类似之处。任何有效教学首先是基于一定教学目标的教学。教学目标是对具体某学科、某堂课教学预定结果的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的设定,是教育者预想的教学结果。只有制定恰当、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根据目标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可见,设定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和设计合理可行的教学任务是有效教学达成的前提,是预设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有效教学是重视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的教学。任何教学都不可能是静态预设教学方案的照搬实施,而应是基于具体的动态变化的教学情境的教学。教学情境具有变化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就决定了预设的教学方案有根据具体教学情境进行调整的余地和必要。在整个教学过程有效教学一方面要在具体教学情境下努力地实施预设教学方案以期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不断调整和修改预设方案和教学活动以取得有效生成教学。

 ⑶有效教学是追求教学效果富有成效的教学。任何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过程都指向一定的结果。教学作为一定时空下师生共同参与的有计划的活动,再借助一定的措施手段,也一定会导致一定教学结果。有效教学所追求的效果不是一般、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效果,而是具体教学情境下预设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的达成和一定有效生成教学的取得这样一个富有成效的教学效果。没有既不追求预期教学目标实现也不注重具体教学情境下的有效生成的有效教学。

⑷有效教学是重视对教学经验进行不断反思的教学。有效教学作为教师的一种专业追求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追求得到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际的教学效果以增长教育智慧,以便能够根据具体教学情境,机智地作出教学决策,并切实采取行动取得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有效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师需对照自身状况,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断反思和积累教育经验,以非凡的教学机智和教育智慧驾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

5.3、以综合有效教学观来考察和指导有效教学。

⑴它是孕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以努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同时兼顾有效生成为其最终目的的教学,也是需要教师不断反思的教学。说到底,有效教学是一种实践理性的结晶和升华,它融静态名词词组“有效的教学”和动态动词词组“有效地教学”于一体,是既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又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的一种教学求。

⑵这种既带“科学性”又兼“创造性”的有效教学效果的取得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在努力学习和应用一般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并积累教学经验,以形成成熟睿智的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既实现帮助学生学习目标取得、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同时也能在实践中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增长。

6、用不确定性课程观来构建有效教学

原作者:嵊泗县职教中心 金伟民   舟山中学 姜 斌

“不确定性课程观”源于后现代课程理论,它主张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鼓励、诱导学生,通过情境性的对话与交流等手段来创建一个不确定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也主张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开放性与丰富性,以便教师能更好地倾听来自学生的多种提问、多种观点与多种解释。

     6。1、不确定性课程观反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是“不确定性教学”。

⑴在不确定性教学中,教师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关注教学过程中那些偶发性事件,并善于借助“有价值的事件”进行组织教学,如学生的一句无意插话、一种非常规的解题方法、一个偶然的动作,师生之间的一次对话,学生之间的争论等。

⑵有选择性地对部分“有价值的事件”加以借题发挥,并有机地融入到所要讲授的内容之中,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更有兴趣,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6.2、用不确定课程观指导有效教学的做法。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不确定课程观指导下有效教学的做法作一些探讨。

⑴教师对教学身份的重新认识,是诱发不确定性教学的基础。

①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份问题倍受争议。传统意义上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控制着教学全过程,直至完成既定的目标。这种建立在控制论基础上的教师身份无疑会抑制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进而抑制他们的思维。

②我们应该通过积极倡导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来创设不确定性教学环境。例如在一次教学中,发现有一位女生的思维反应特别快,没等笔者讲授完一个内容,她已经把老师下面要讲的内容给大声喊了出来。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课后邀请该生到办公室,真诚地请该生在下一次课中做一回“小老师”——请她来讲下一节部分内容。在笔者的鼓励与细心指导下,该生大胆地参与了教学,并得到同学们的掌声鼓励。此后,其他同学也积极参与类似的教学活动,他们所设计的教学例子往往让笔者出乎意料,在笔者深感新奇的同时又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⑵教师努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是诱发不确定性教学的动因。

①不确定性教学通常产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为此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诱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②在一次教学中,发现有好几个男生在用食手指迅速旋转书本,并且转得很熟练。该堂课的内容正好讲授“物体的平稳”。这时,笔者便热情地请其中一位转得最熟练的男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你转动书本的技术很棒,能不能让大家再欣赏一下”,学生们大为吃惊;笔者继续问道:“你知道用手指转动的书本为什么能保持平稳,而不会掉下来吗?”这个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注意,他们原本以为老师要批评该生上课做小动作,而实际却是相反。这时他们也纷纷转动起手中的课本,并开始七嘴八舌地回答起问题来。此时,笔者再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被转动书本的受力图。这节课就在这样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情境中被不断地挖掘与延伸。

    ⑶教师灵活处理偶发的教学事件,是诱发不确定性教学的有效手段。

①真实的课堂教学应该“奔跑”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结合的一个辩证“跑道”上,这一过程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偶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非预设的教学现象及时做出反映,并能灵活地进行处理,以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更大进步。

②在一堂题为“美术门类介绍”的教学中,当笔者询问学生以前学过哪些画种时,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回答说他在初中学过人体彩绘。笔者的第一反应为:ⅰ是在本地区个别商家确实利用人体彩绘举办过大型商业活动,各类媒体也曾报道过;ⅱ是该生平时思想品德表现较差,他具有利用这个敏感话题来破坏课堂纪律的倾向;ⅲ是如果笔者回避这个话题,其它学生也很可能会怀疑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课堂应对能力,这不利于教学;ⅳ是如果笔者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提问,因势利导地探讨这个话题也不失为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机会;ⅴ是类似话题在权威的《美术》杂志中也曾广泛讨论过,笔者如能抓住这一机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的话,也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③基于上述考虑,为了防止该话题进一步“恶化”。ⅰ笔者有意请一位女生回答该问题。“我们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人体彩绘”?该女生回答道:“我在电视中看到过非洲土著人身上的彩绘”。于是笔者一边请学生在电脑里检索几张非洲土著居民人体彩绘的照片,一边开始让学生们讨论非洲土著居民为什么要进行人体彩绘。ⅱ学生们从土著居民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以及宗教仪式等各个角度进行了热烈的争论,最终获得了人体彩绘的许多知识。ⅲ笔者有意识地就本地区出现过的此类现象进行了说明:部分商家打着艺术口号,利用人体彩绘形式来吸引客源或推销商品,明显具有在艺术与不良文化之间打擦边球的动机;ⅳ建议同学们课后一起发一份电子邮件给相关部门,要求以后取缔这类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分辨、抵制与批判社会视觉文化中的丑陋事件的意识得到提高,并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最终提升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