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servucr的生命周期:毛泽东临终前想到的3个深爱的女人(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3:58:45
毛泽东临终前想到的3个深爱的女人(图) 

    9.9日一大早来到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登上纪念堂的台阶,久久凝望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壮丽的天安门城楼,那里是亿万不在做亡国奴受和任人欺辱宰割“从此站起来了”的中国人,一辈子都在仰望的地方。

    毛泽东(1893.12.26—1976.9.9) 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70年代前出生的人,对毛泽东都有着特别的情感。在很多人眼里他是神,五台山的龙泉寺更是供俸着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供人们顶礼膜拜。但是,生活中的毛泽东其实更一个人,他有着普通男人一样的七情六欲。

    1976年是闰年,9月8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9月9日是八月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泽东在月光照耀的下离开人世,离开了他眷恋的亲人。他所亲手缔造的国家失去了最伟大的领袖。此时,中秋刚刚过去十分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伟大的普通男人在想什么呢?和所有的人一样,他一定也会想到自己最亲爱的人。

    韶山一直处于“世外桃源”的状态,幽静中浸杂着寂寞,默默无间里又溢出平静祥和,毛泽东那一刻的心里一定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在想着落叶而根。在有关毛泽东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到,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毛泽东说想回故乡韶山冲,想回到自己挚爱的母亲和结发妻子身边,颐养天年,遗憾的是他的请求没有被批准。  

    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爱女李敏的女儿孔冬梅,在《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一书中就写道:“毛泽东在9月8号已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他发现女儿站在自己面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左手便用食指和拇指做了一个圈,给李敏看。泪水模糊眼帘的李敏当时不解其意。毛泽东去世后,有人帮她分析:圆圈是否代表你母亲的名字桂圆呢?他放心不下她吧?因为,贺子珍的小名就是:桂圆,因为她出生在八月中秋,桂子飘香,花好月圆,所以得名桂圆。

     这恰恰也说明毛泽东是一代伟人,但是,他更是个男人,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情怀和儿女情长。我想他在临终前“左手便用食指和拇指做了一个圈”,给李敏看,他是想要告诉她今天是中秋月圆的团圆之日,他不仅想到了回韶山与“临终前一直呼唤着他名字”的生母文其美团圆;想到了他一生心中的最爱最痛,被他称作“骄杨”,为他生了3个儿子,面对敌人屠刀一句“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为他而死的女人杨开慧;想到了和他悲欢离合,最终演绎成一场撼人心魄的永久的爱情悲剧的主角,挚爱他一生的“永新一枝花”贺桂圆(贺子珍),他想到了终于可以和盼望相见的亲人团圆了!

        他在临终前怎能不想这三个他最亲爱的女人呢?

                               
     1、母亲文其美(又说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1893年12月26日,生下毛泽东,文氏夫人虔信佛教,心底极为善良,对贫穷人富有同情心。1919年春,文氏夫人患病,毛泽东把母亲接到长沙医院治病,母子短暂相聚一个时期,期间,毛泽东和弟弟毛泽民、毛泽潭搀扶着老母到照相馆合影留念。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的一次团聚,也是世上仅有的一张他与母亲的合影照片。文氏病逝后大弟毛泽民拉住毛泽东,哽咽地诉说:“母亲在临终前一直在呼唤着你的名字”。他临终前怎能不想回到韶山与自己亲爱的母亲团圆!

     2、结发妻子杨开慧外表温柔、贤惠,在书香门第中长大。父亲杨昌济,曾留学日本、英国,曾先后在湖南高等师范、第一师范和北京大学任教授。杨开慧是“戊戌变法”实行新政现代教育的第一批女学生,她具独具超凡脱俗的个性,才气过人,思想非常解放。

                           
    杨开慧对毛泽东有着无比深厚的情感,她在埋于自家墙壁中的《自传》中写道:“我早已决定独身一世的。一直到他有许多的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即使他死了,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如他被人捉住去杀,我一定同他去共一个命运!……我好像看到他站在那里!我会马上到你那儿去,我亲爱的人,我要吻你,吻你的脸,吻你的颈,吻你的全身!”,不难看出杨开慧对毛泽东情深意长。

     1930年,杨开慧被捕入狱,劝降的条件是,既不用交出地下党的名单,也不必写悔过书,“只要声明与毛泽东离婚,就可以获得自由。”而她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位伟大的女性,她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表达了对毛泽东的热爱和忠贞,她无愧于毛泽东的“骄杨”!

     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穿越时空,千古流传,表达了毛泽东对失去结发夫人杨开慧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万分悲痛的心情,寄托了毛泽东对杨开慧无限的深情和思念。其实,从早年毛泽东写给杨开慧的一首非常抒情的词“《虞美人》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毛泽东内心世界也有极其细腻和丰富的一面。他在词中写到:“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情怀和眷恋非同一般。伟人是人,他不是一个神,他有着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

     古往今来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因此章士钊曾问毛泽东“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更是寄托了毛泽东对亡妻的绵绵哀思之情,也可见杨开慧在毛泽东的心中是永远的“骄杨”,这又怎能不令毛泽东“泪飞顿作倾盆雨”。

     杨开慧还是唯一给毛泽东生了三个儿子的女人,而且姓了毛家的姓,成了毛泽东家族香火的传承人,这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特别重要的。为此,杨开慧在毛泽东的心中就不单是自己的爱妻,还是他三个儿子的母亲,作为男人他对她会有着更深的感激之情。

    在爱情与忠贞信仰的完美结合上,杨开慧可谓是千古第一!在她心中情义无价,为了毛泽东,她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是一个多么有个性的女性,多么理智的女子,多么浪漫痴情的女人!这种爱情是何等的崇高与壮美!怎能不令毛泽东一生,只为这一个自己的女人写下了那些感人的诗句,毛泽东心中又怎能不对她挚爱一生,又怎能不盼望着和她能在九泉之下团圆!

     3、在毛泽东的感情世界,必须提到贺子珍。 贺子珍,1909年中秋生于江西永新云山,是江西永新乡绅贺焕文长女,她才貌出众,少女时代是有名的“永新一枝花”,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     

                              
     在井冈山毛泽东因为长途行军磨伤了脚,没有及时治疗,伤口化脓了。而贺子珍是一位热心肠的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就发现了他磨伤化脓的脚,当天就不由分说为他擦洗换药。后来, 因为工作两人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感情有了变化。

     贺子珍对毛泽东的感情,以及她倔强的个性和自我牺牲精神,从一件常人难以想象的事中可以反映出来。当时,毛泽东和贺子珍住在攀龙书院八角楼时,他发现贺子珍总是将一个旧包袱另外放着,便问里边包的什么?贺子珍说:“我的行李。什么时候开慧姐来了,我什么时候离开。她带着3个孩子,多不容易呀。”她心中已把杨开慧当成的姐姐。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贺子珍也是一个有个性富于牺牲精神的女人。至于说杨开慧和贺子珍与毛泽东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贺子珍也知道杨开慧的存在并自意,而且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姐姐”,毛泽东毕竟也是一个男人,他不是一个神,他的生活的确需要有女人照顾。

     在毛泽东最艰难的时期,贺子珍始终伴随着他,同生共死,一起翻雪山过草地,走完艰难坎坷的长征之路。贺子珍与毛泽东从1927年相遇,一直到1937年延安分手,共同生活的10年中,他们相濡以沫的婚姻是非常幸福的,共生育子女6人,除李敏外其余全部丢失或夭折。

     事实上,在延安与毛泽东怄气出走的贺子珍并没有忘情于毛泽东。贺子珍惦记着毛泽东的健康与休息。她想到,自己把那条共同盖了多年、烧了一个窟窿、记录了他们爱情的红毛毯带出来,他的被褥更单薄了,晚上一个人能不冷吗?于是,她用自己积攒起来的津贴费,上街买了一床新棉被,亲手缝好,托人捎给毛泽东。但是,倔强的性格,使毛泽东的6封电报也未能阻止她踏上赴苏联之路。毛泽东也是个性极强和性情中人,此时此刻贺子珍没有顾及毛泽东的面子,没有体谅到毛泽东对她的感情,因此,毛泽东对她也有了一腔的哀怨,对她是又爱又痛,又无可奈何。其实今天看来,毛泽东和贺子珍的感情纠葛,同我们老百姓过日子中,两口子遇到的矛盾没什么两样。    

      虽然,贺子珍与毛泽东分开了,但是多年以来两人相互的关爱、关心始终保持着,贺子珍在莫斯科治病时,1940年初冬,毛泽东把女儿李敏送去苏联看望贺子珍,直到1949年春贺子珍回国,毛泽东才把非常喜欢的李敏接到中南海丰泽园,住在自己身边。而贺子珍一直在生活上照顾着毛泽东和杨开慧的两个在苏联学习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毛泽东也通过他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带一方丝质的大手帕,是旧的”给贺子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毛泽东是情感非常丰富充满柔情的男人,心中一直存有他痛爱的贺子珍。而贺子珍也非常关心毛泽东,她通过李敏送给毛泽东“一个骨头做的挖耳朵的耳挖勺儿”,因为她知道毛泽东喜欢掏耳朵,也许此时此刻,他们才明白了当初的倔强,使两个患难与共的人痛失所爱,他们一定在为此而悔恨和无奈。

      直到1979年9月3日,贺子珍终于来到了北京,在毛泽东纪念堂北大厅毛主席坐像献上一个心形花圈,缎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当她的魂牵梦绕的丈夫随水晶官突如其来的出现在眼前时,一直刚强的贺子珍泣不成声。 两人自1959年庐山一别,20年后,一层透明但冰冷的水晶,将毛泽东和贺子珍隔绝开来。贺子珍觉得毛泽东“只是睡着了。他不是神,他是人,他也需要睡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对他的睡眠更有感情。从井冈山到凤凰山,十年来一个个不眠之夜,他们共同度过。她一天所忙碌的,为之付出半生的,无非就是让失眠的丈夫睡个好觉。现在,他终于睡着了,而且睡得很沉”。

     很显然贺子珍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感情,两人既是革命同志又是亲密伴侣。当贺子珍坐在轮椅上与毛泽东的白玉座像前合影时,毛泽东和贺子珍自从1937年延安凤凰山合影后,一生经历坎坷的贺子珍与毛泽东又一次坐到了一起。她说毛泽东是她一生的精神支柱,她的目光凝望着前方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凝望着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的巨幅画像,那上面是在心中痛爱了她一生的亲人,那也是“她一辈子都在守望的地方”。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毛泽东离开在八月中秋,这也正是贺子珍的生日。当他用手向女儿比划出一个圆圈时,表明毛泽东在临终前在惦念这样一个温情倔强,勇于自我牺牲,曾与毛泽东患难与共,守望了他一生的女人,想着有一天她也能来九泉之下和他团圆......

     他一生最后想做的一件事一定就是和他最亲爱的人团圆,按中国人的传统,他一定会想到入土为安,一定会想到回到自己的父母的身边安息,一定会想到自己最亲爱的女人能和他合葬在一起。但至今,为了国家,他就这样一个人在纪念堂“孤独”的躺在水晶棺里34年了,虽然有数以亿计的人来看望他,但唯独没有他心中最挚爱的人日夜相伴。想到此和很多人一样,已是热泪盈眶。

                            仅以此文纪念毛泽东逝世3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