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ui培训骗局:经典选读 《禅宗十牛图》——张玄祥居士解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17:56

一、序言
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清居禅师八牛图而成,依图次第指出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终至见性,进而入世化众之心路历程。若修行者能了解从过程之实际情况,更不会走错方向,故行者宜多体会此十牛图之真实内涵。
《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曰:「夫诸佛真源众生本,有因迷也沉沦三界,因悟也顿出四生。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理出偏圆,教与顿渐。从麤及细,自浅至深。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其理也尽根源,其法也存莎笠,遂使浅根疑误,中下纷纭,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唤作堕常见。今观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寻餐,依海虾为目,初自寻牛终至入,强起波澜,横生头角,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泊至入,是何魔魅,况是起祢不了,殃及儿孙,不揆荒唐,试以为提唱。」
 
二、序言演绎解说
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八牛图而成,十图中是把所有的修行过程到行菩萨道之间以十个图解说出来,修行的人没有不知道这十牛图的,而了解这十牛图的每一图之间真正的含意与意义,除非是过来人,不然很难去理解所言为何?
禅宗修证图解刚开始时仅有八牛图,以后的两个图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好像修行只修到自我解脱就完毕了,自性清净就好了,后来廓庵师远觉得余有未尽,应该导入行菩萨道,所以加上垂手入,入世渡化众生,因此演化成十牛图。
行者业识尚未灭除,自性虽然保有,却是不能够掌控与把握,因此还是不能见性,也就做不到性空缘起的那个妙有境界。修行人境界不同,体会不同,而产生了很多的辩论,例如有的以为看到一片空就是见性,什么叫做空?不起念头就是空?或者以为打坐看到光明就是见性,其实根本没有打开,如何能够见性呢?真正的见性要到了四禅以后,进入无色界的境界,没有色身只有一个心识,才是真正的开悟,才能够证入无余依涅盘,修证到习气毛病都灭除了,才是真正的清净,见性以后不是只有见到空性,性空缘起的妙有所产生的一切因缘而起的法,都能如实知,才是见性以后所要了解的,同时利用这种功夫入世化导众生。
十牛图的每一个图,都清楚的解说修行次第与境界,譬如第十图的序言,有时序言就透露出很多消息,「柴门独掩,千圣不知。」为什么要柴门独掩,门要关起来?因为前面开悟时门已经打开了,开悟就是一定要打破色身,打破后终究还是要关起来。打破色身才能够好好地修行,因为头盖骨盖着一些累积的习气毛病,当真正打开以后,所有的习气毛病才能够真正地完全显露出来,那个时候才好修行。修证到清净以后,要记得把打开的门关起来,「柴门独掩」慢慢的就回复到凡夫的样子。祖师大德们常言的入圣、回凡即是在说明此现象,开悟以后体性显露,体性遍满十方虚空,进入无碍的境界也就是入圣,色身回凡也就是哪里打破就要关闭那里,关起来以后就是回到凡夫的体相。开悟的时候气很旺,任、督两脉以及全身的气脉都通畅,进而修证到习气毛病断尽以后,才能够关门不必再修,不必再修就是必须回凡,色身回凡到凡夫的体相,也就是更上一层的锻炼。
入圣是在学习空三昧,空就是舍弃内心的习气毛病,修证到空就是入圣,入圣以后就要回凡,回凡以后就要入世,而众生的业无量无边,能不能够与众生搅和在一起和平相处?如果是修自我解脱,修声闻、缘觉小乘的行者,就会无法与人相处,因为以眼不见为净,只要我内心清净无事就好了。行菩萨道者就非如此,是要更进一步的解脱,要与众生搅和在一起,每一个众生有很多的习气、毛病,都必须要忍受、没有分别、能够自在无碍。色身虽然回凡,但是心地更进一步的出出世间,也就是跳出世间(入圣)以后,再来入世间(回凡)行菩萨道,也就是第十图的垂手入,就是市井。所以在图的序或者是图的颂,都透露出很多的消息。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说:
「夫诸佛真源众生本」,诸佛为什么能够成佛?而本来的源头仍然是众生,以众生为根本,所以要成佛仍然离不开众生,并非如小乘的行者,觉悟以后只要求内心清净,因为要真正成佛,所以仍然离不开众生的本来。
「有因迷也沉沦三界」,有些人因为沈迷,所以沦落在三界之中,并非只有在六道,六道是天神、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天道分成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虽然色界的寿命长一点,无色界的寿命更长一点,但是都没有解脱,因此有三界的因,就沈沦在此三界内。
「因悟也顿出四生」,如果悟了自性本来是空、是因缘而有作,能够不随缘而且能够观一切缘的不生不灭,如此悟了以后就能够跳出三界。四生者就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天神大都是化生(生天的时候,另一个我脱离色身从头顶化出),鬼神也是化生,进入地狱也是化生,所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就是一切众生的出生相。因此悟了以后能够不随因缘去受生,方才能够顿出四生。
「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为什么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呢?都因为迷与悟之间,而决定成就佛道或者是作为众生。
「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因为有诸佛而可成,否则就会沈沦在三界之间,先圣、先贤都具有慈悲的心,怜悯众生无明而在六道中轮回,因此建立很多的途径让众生去修证。
「理出偏圆,教与顿渐。」道理有偏颇的,也有是圆满的,譬如小乘的行者就偏空,在世间禅就偏向有,这都是不圆满的修行法门,而修证佛法是要讲求圆满。所谓的圆满就是要空、有不二,从空化有却是不随因缘(应缘)去受生,因此有很多的途径显示出不同的境界。佛法建立了很多的顿法与渐法,让众生去修证,从守戒、自我解脱的小乘声闻、缘觉,向上修证到大乘、菩萨道,这是属于渐修而成就之法。真正的开悟行者,并非只有理念上的开悟,理、事圆融而且能够做得到,譬如性空缘起,性不空感觉不到,而妄想习气总是会去应缘,也总是白费功夫。因此真正再来的菩萨,如六祖听人家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即得悟解,这也只是属于理悟,并非真正的证悟,后来遇到五祖,分派他在磨房舂米,三个月时间就开悟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开悟,这也就是所谓的顿法。
一般人都是渐修,譬如首先接触到一贯道,其实也是不妨碍,却学习了吃素、做好事,或许时间久了对于道理并不能满足需求,转而这边看看、到处问问,不厌其烦的追求,因缘到了也许就遇上正法的道场、圆融的佛法。因此渐修并不是只有这一生,无始劫以来都是在渐修,在《法华经》中也有「化城」的说明,从开始初发心到成佛的阶段,过程中间累了就在化城中休息,休息是为走更远的路,而休息以后再往前走,如此停停走走的,走走停停,所以天上的每一层天宫也都是化城,也都可以去休息一下子。而修证到声闻、缘觉乘,就是修证到四禅天的五净居天,虽然停顿下来去休息一下,总是不会这样子就结束了,假以时日总是会回归到行菩萨道,走大乘菩萨道的佛法,所以佛法建立了顿法与渐法两种方式。
「从麤及细,自浅至深。」顿法与渐法两种教法,不管从粗的或者是细的,从浅的到深的,都含括在里面。
「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到了最后眼睛一瞬间悟见青莲,也就是终于开悟了,这样才能够引起头陀(有修证的、勘为人师表或者是修苦行的长老、阿阇黎称为头陀)的微笑。有修证、所作皆办当然会得到赞同,当然就会博得微笑,不管是顿法或是渐法,从粗的或者是细的,从浅的到深的,能修证到最后有所成就的时候,终于引得头陀微笑。
「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正法眼藏四个字很难去说个清楚,也可以解释正法眼是一个名词,藏表示很多,正法眼含藏很多的宝藏。另外有一个解释:正法眼要藏起来,而这和身体的气机有关系,气脉走动到眼睛部位的时候,要翻白眼或者紧闭或者藏起来,这样气才能走得顺畅。有不同版本的解释,从佛法的角度来讲“正法眼藏(ㄗㄤˋ),从色身的角度来讲“正法眼藏(ㄘㄤˊ)”,提供给各位参考。正法眼藏可说正法的眼睛有很多,也像宝藏那么可贵,自此正法眼藏流通天上人间,天上的天神有福德,虽然升天享受荣华富贵,仍然需要佛法,而人间有八大苦,更是需要佛法来求得自我解脱,所以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
「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这个地方或者是别的界地,或者是天上人间的三界,都有先圣、先贤所留下来的佛法道理。而不管是哪一宗或者是哪一派,所订定下来的规矩、格律,每每都自我设限,因有所偏执而不圆,这些待见得”正法眼藏”后都必须要超越它,才能够解脱圆融。譬如,有的规定门坎不能随便乱踩踏,尽管此规定,但是对于一个开悟者却是不造成罣碍,因为开悟者已经空掉一切。对于所有的佛法、规矩、格律等等,如果还是规规矩矩的,表示还局限在里面,而真正修证到一个时候会六亲不认,空掉一切后就没有罣碍。所以《圆觉经》提示“不为法缚,不求法脱,守戒亦不爱,毁戒亦不憎”,在一个解脱者的心里,对于戒的守与犯不造成罣碍,即使犯了也是因为还有余习,而仍然是坦荡荡的,不犯是因为心清净,所以不会去犯,当在这中间相互搅和的时候,都要学习自在,为了要达到圆觉,必须要超越一切形式。当然有时候超越,应该是只有心灵上面的超越,不要表面上的超越,否则会落入异样的眼光以为着魔了。修证到这个境界时,如鸟飞过的路径,从没有留下任何的踪迹,也就是刚开始面对法时有法在,故有一切相,法灭后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必须要练到有这种功夫,虽然因缘起来了与之相应,应缘过后却不罣碍、不烦恼,如鸟飞过没有踪迹,水过了无痕迹。
「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对于事情执着、放不开,或者看经文,滞执在字句上,或者听人讲经说法,迷失在言语上面。就如灵龟却拖曳尾巴,变得不灵光了。不要执着事情、放不开,不要执着字句,不要执着一些言说,这是对于大乘根基而言,从心地下手去认知自性本心。对于一般根基的人,原则上必须从闻、思、修而入三摩地,是属于小乘的教法,思考要如何修?如何作?才能进入正定。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期间有一个叫清居禅师的圣者,观众生之根器,随依其根器及各个根器有什么病症,都能对症给与开药下方,所以就作此牧牛图,以牧牛来比喻修行过程之间的层次及次第,各有不同而随机设教。
「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修证过程之间的境界到了第八图,图中乃至人牛不见,只有剩下一个圆圈,此是标示人牛双亡、心法两忘。开始修行时会比较没有力量,慢慢地修证到纯真,把这头牛练到纯真至人牛不见(牛代表体性,人代表妄想、习气),至此心、法两双亡,即达佛心一体之境界,妄心不起,有起念都是佛心之相应也,到此真妄合一,心法双亡矣。
「其理也尽根源,其法也存莎笠,遂使浅根疑误,中下纷纭。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唤作堕常见。」此等图说所示修证的道理,都能很传神地道尽其根源,所显示出来的佛法道理,也是根本之法源。其法也像莎笠(莎草制成的斗笠)能留其影像,因其影像之多变性不能以一而阐述清楚,到这个时候却招来浅根行者怀疑或误解,连中下根基者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因图说未示圆满修证之全程,故招来怀疑说,如依图修则会堕入空亡,偏执顽空之理。或讥为堕入偏常之常见。或云,图中所说的道理虽然简洁,却使得浅根或者没有这些经验的产生怀疑与误会,中、下根器的议论纷纷,因为说不懂却懂一点,说修证也有修证一点,只是没有究竟。当修证过程之间的境界到了第八图,如果没有入世,没有再回凡,恐怕有堕落入空亡之虞,变成顽空而只守住一个空无,就如同《楞严经》所提示的“拨无因果”一样会变成顽空。或者是堕落入常见,空是常,而一切法无常,空无是永恒的体性。
「今观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则公禅师依照(师远禅师)十牛图,以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把自己心里所觉悟出来的法与次序,将十颂佳篇添加进去,所以十颂佳篇与图示交光相映,今我师远又将序加上,这样才形成完整的十牛图、颂与序俱全矣。
「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第一颂从人迷失本来开始,一个人背觉迷失以后,到最后还本还源(第八颂),从第一图到第八图还源的时候,善应群机,一个人的根基为何,都能够给他很好的修行建议,以及适法的开示。书写在序与颂里面的微妙字句,有如美食可救饥渴,在堕落的人之间,有的虽然想要超越、想要修行,找不到真正的门路,却可以从这简单的序与颂里面,根基在哪个地方,都可以得到适当的法,如救饥渴似地,满足众生祈求佛法的饥渴之心。
「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寻餐,依海虾为目。」慈远(师远)我是以探讨寻找其图其颂之精妙义理,采取其幽玄精微之言语,有如水母觅食,还得依靠在海虾身上,以虾目始能前进。廓庵师(慈)远禅师以所了解与所修证的法门,来探询修行过程之间的殊胜与微妙意义,把非常玄微且一般人很难去体会的法采拾编列,过程之间如水母寻餐,水母本身没有眼睛,要找东西吃的时候,依附在海虾共生并以它为眼睛摄取食物。所以这十牛图指引出修行的路线与进展,要达到殊胜且微妙意义的法,还得依附在这十牛图指引出修行,如水母寻餐,依海虾为目。
「初自寻牛终至入,强起波澜,横生头角。」第一图初自寻牛开始寻找这头牛(体性),在野性未灭之间寻找自性,牛在印度非常地受到尊崇,牛代表体性,似很殊胜,也代表要寻找的对象,所以从寻牛开始,一个图接一个图,到最后垂手入。但是修行过程之间,强起波澜,横生枝节及头角障碍,如果没有波折、没有考验,修行也就不会有见地。譬如从高雄到台北,如果一路上没有发生什么事很平淡,也许就会没有什么印象,所以过程之间如果发生波折、考验,就能够了解何谓虚幻?何谓真实的?当然在体性开发出来,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显现,心如波澜,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现象,如果没有这么走一趟,也就无法认识何谓清净?何谓不清净?横生头角是谓认识所多余出来的头或角?
「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又有什么心可见呢?心本来无形无相,所以尚无心而可觅,心都没有了,更是何处去觅寻,又有何牛而可寻呢?祖师大德们虽然以牛比喻是我们的自性本心,有的却误以为所要寻找的是有形相的。因此有的公案,僧答:见到牛了!禅师问:见到牛的左角呢?或是右角?参问僧愣住了:咦!见到牛的左角?还是右角?见无所见,才是真见自性,所以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呢?
「泊至入,是何魔魅。况是起祢不了,殃及儿孙,不揆荒唐,试以为提唱。」达到最后图时,是行菩萨道境界的时候,停泊在城市之间,就是市集、热闹的地方。在这中间有什么魔或者是魑魅魍魉之类的,也就是以为有一个牛可见、有一个心可寻,那就已经着魔了。在修行过程之间,出现了怪力乱神的现象,在《楞严经》所言皆是魔相,色阴魔相还是一个善境界,到受阴、想阴魔相就会迷糊、着魔,着魔以后就会沦堕。人死入庙堂是谓起祢,我师远怕此十牛图述作,有劳无功,甚更胡说不得体,而祸殃及后代子孙。又怕行者不能够超越魔魅现象,不仅自己有过失甚至殃及儿孙,本来无心而可觅,无牛而可寻,唯恐行者着魔,因此几位大德不厌其烦的把十牛图的颂与序编写,不去揆度是否荒唐,也不怕批评,老婆心切而做出这十牛图的提唱之词。
修行过程中如果有真正走一趟的人,就会很赞同这十牛图所叙述的境界与过程,如果认为修行不应该是这样,也就是走入叉路,认为有一个心可以去寻觅,有一头牛可以见到,有些神异可得,这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所有的经典,尤其是《大般若经》、《心经》提示:「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无法可得,以无所得故,才是菩提萨埵。《楞严经》所言:「五阴灭尽,终归无所得。」色、受、想、行、识五阴灭尽,并无所得,只是回复到清净无罣碍的体性,无心而可觅,无牛而可寻。
不管是修行或者是讲经说法,无行可修、无法可讲,释迦牟尼佛讲经49年,自己并不曾写下任何东西,说过就放下、忘了,是后来世尊的徒众,认为世尊所开示的法有必要加以流传,所以各阿罗汉们商议的结果,才结集而成佛经的。
( 90 年 2 月 5 日 讲于 慧炬念佛会 )
 
第一幅 寻牛
一、序言
「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逐失,家山渐远,歧路讹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
牛当作是我们的自性,开始寻牛总要有一个善因缘,才能开始要寻牛,才想要修行。「从来不失,何用追寻?」佛不因为证到佛性而有所增加,众生迷惘,不因为迷失而佛性有所减少,所以谓「从来不失,何用追寻?」自性从来就没有迷失掉,何必要去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本来觉悟的心面对一切境界应该能了了觉知,甚至可以鉴照一切因缘,本来可以知道过去、未来,知道众生的一切,现在为何又要修行呢?因为背离了自己的觉性,越来越疏远了,所以要认识自性、认识本性,其实是在学习认识自心本来面目。一个开悟的行者,菩提自性显露的时候,已经有一个觉性在了,为什么素法身现起的时候不能用?因为不认识它,所以像小孩子一样,虽然说20岁就算成年,但是有的人很多思想还是很幼稚,在社会上做出很多不正当的行为出来。当开悟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其实以前没有迷失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开发自心出来以后还是这个样子,但因为不认识它。
想阴魔相所说的,为什么要用心去思想,要探讨这个心有什么功用,而心本来就具有它的功用,如果不迷失,原来就应认识它,由于背离“觉”,背离是因于执妄为真,以虚幻不实的法为真,因此与觉性越来越背离、越不认识,变得很生疏。当行者开发出本心以后,慢慢地认识它了,也就能够配合得很好,妄想习气有时很冲动,在冲动之间能够退一步想,而压根儿本心并不急迫,由于自身的习气毛病所使然,放下心、意、念不去执着,静静地体会,“觉”能显现,而不背离觉知性,有觉知历历的本心自然不烦恼。而一般人没有这种修证,都是以妄想心为主,不依觉性而说是背离,在向尘而遂失,本来我们应该回光返照看我们的觉性,不以前尘影事落谢在内心里的而再现妄执,以及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尘境而去执着,才不会向尘而遂失。另迷失也不是一下子就迷失掉,是一步一步渐渐的迷失掉,终致认贼为父。
「家山渐远,歧路讹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家山就是自性、觉性,即空无的心、无罣碍的心、无烦恼的心,由于背离而疏远了,歧路讹差,因为错误的认知自心而越走越远。对世间一切得失心炽然,非常炽盛。因为向尘而遂失,过程之间熏习着很多的习气毛病,由于背尘缘故,得失、贪爱心越来越重。譬如与众生结恶缘,有很强烈的分别心,难免是是非非,如锋火而起,这就是迷失过程,与最后所面对的世间的境界,随波而逐流去了。
第一段所叙述的为什么要去寻牛?由于自我迷失了,以后的结果是得失炽然,是非锋起,永远都生活在痛苦、烦恼之间。其实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第一句、第二句所叙述的现象,如果有“觉”就从来不失,有一个觉性在,不被妄想心所左右,实在就是再来菩萨,如六祖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解悟后遇到五祖分派去磨坊舂米,便得开悟,最后接掌衣钵。所以解悟是意悟,用脑筋意念去了解,但是并非身、心实际上真正的配合去悟,中间还是要有过程,非当下即悟。
而既然从来不曾迷失,为什么要去追寻呢?要是不用追寻,最起码要心眼能打开,虽然颂里面没有提到这一过程,都在谈修行过程之间的境界,没有言及用什么法门来达到,然而八万四千法门很难去一个一个交待,也只是以十牛图来表达境界。
二、颂词
颂曰:
「忙忙拨草去追寻,
  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
  但闻枫树晚蝉吟。」
第一图   寻牛
第一个图中有一个牧牛者,所牵的牛不见了,手执牛绳要去绑住牛拉回来。「忙忙拨草去追寻」牛有时候跑到深山草丛去,所以急急忙忙地,很辛苦的拨草去追寻。心有时候所留下来的尘境,并非真正牛的踪迹,我们真正的觉性不执一法,它是空无的,以世间上的现象来说明,不得不配合世间人的思考模式,与真正的佛法来讨论,这些字句无疑的又落入无病呻吟了,无事找事,但是也不能太挑剔,它所表达的是在寻找牛的踪迹,就是表现这些现象。
「水阔山遥路更深」,拨草去追寻的结果,一步一步的追寻,却是水越来越辽阔山更遥,路途更加深远,寻找更困难。「力尽神疲无处觅」,找来找去找得却是精疲力尽,尚不见牛的踪迹,如果从头开始就知道,心地法门不可向外追寻,不令其现起五根入六尘等的怪力乱神的现象,反而容易找到自性。「但闻枫树晚蝉吟」找了那么多的地方,花了那么多的时间,搞得筋疲力尽,还是没有地方能找到,如果静下来不找了,反而可以注意周围之间的事事物物,也许这就能现出牛的踪迹,也就能够平心静气的但闻枫树晚蝉吟。反之,如果急急忙忙去追寻这一头牛,到深山草丛、水阔山遥地去追寻,却是疏忽了周遭的景观,这也许正是我们的自性、觉知,其实修行并不是一个很高深的路途,如果能够把心真正的放下来,感觉周围之间的人、事、物,然后很自在的看着人、事、物各自安立其位的法界现象,清楚地看着事事物物的运转,其实这样就是已经悟了,所要搜寻的也是这样而已。只是我们一般人并非如此,看到这个不痛快就有自己的意见要表达,这都是习气毛病,能够看着事事物物的运转而没有罣碍,而本来的觉性就是这样,觉性不是无觉无知,是有觉有知而没有罣碍。能如此,其实也不要浪费功夫的去寻觅了,但闻枫树晚蝉吟,静下来不去寻觅了,觉性历历,反而得来全不费功夫。
三、解说
「牧牛者手执牛绳,于荒郊野外寻觅牛踪,虽有所觉,犹不知牛去处。行者修行念虽起,尚困顿于烦恼虚妄之心、意、识中,惟信心已具,非得一安心处,不足以慰人间一趟。和曰:『茫茫何处堪觅寻,心外求牛路更深。几回芳草斜阳里,夜半归来犹呻吟。』」
牧牛者手执牛绳,于荒郊野外寻觅牛踪。荒郊野外代表“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这一段,我们一直在心意识方面,或者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尘境打滚而去执着,因此如何能够找到你的牛,要找着了牛的踪迹才能够抓到牛,所以勤于荒郊野外寻觅牛踪。行者人虽有所觉悟要修行,犹不知牛去处。有的人因缘时节到来就知道要修行,有的人遇到障碍、生病才知道要修行来摆脱困境,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因缘。释迦牟尼佛当初也是经过仙人的指点,因为有善根所以能够接受而出家,这也是宿世的因缘。善心起,开始觉得要修行的时候,到底牛在哪里?大部分的人刚开始不知道怎么修行,经典也看不懂,讲得比较深的更听不懂,尤其是大乘佛法“性空缘起”的道理,更是难以理解,真正讲心地法门的不是那么简单。而有一点基础的人,要知道有两个心,一个是觉知历历的心,一个是妄想的心,境界来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看着妄心的动相。因此不管是地上菩萨或地前菩萨,比较靠近修菩萨道的都应该了解这些现象,所以牛在哪里?必须要去找。
行者修行念虽起,尚困顿于烦恼虚妄之心、意、识中,修行者虽起修行念,尚困顿于烦恼虚妄之心、意、识中,心是我们第八意识的心,意是思想、分别,思想可以说是第七意识,分别可以说是第六意识,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阿赖耶真识等,所以心、意、识所表示的是不一样的心,刚开始修行的人都分不清楚,好像只有一个妄想心。惟信心已具,非得一安心处,不足以慰人间一趟。既然开始想要修行,当初发心时力量很强,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每一天都有感觉、有感应,很用心、很积极的用功,慢慢的「学佛三年佛在天边」,为什么呢?由于习气毛病慢慢的转坏了,或者是受戒后破戒了,也就越走越偏离。所以初发心力量才强,因此非找得一安心处,不足以慰人间一趟,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生不能渡到彼岸,更待何世?有心意愿很强的修行人,即开始寻觅牛到底是什么样子?
「茫茫何处堪觅寻,心外求牛路更深。几回芳草斜阳里,夜半归来犹呻吟。」这一部份和颂的是我(张老师玄祥居士)所写的,虽然只有四句却能把前面所讲的意思再重复一遍。「茫茫何处堪觅寻」,茫茫何处可以看到牛的踪迹呢?何处堪觅寻呢?「心外求牛路更深」,自心在内,若用心在心以外的境界去攫取寻找,牛的踪迹也就越来越远,越寻路途越更加深远。「几回芳草斜阳里」,不是只有找一次,要找无数次,从早到晚的在芳草丛林之间去寻找牛的踪迹。夜半归来犹呻吟,一方面是找累了,二方面是找不到牛,三更半夜才回来,是痛呢?还是色身疲倦而呻吟呢?其实不必要那么辛苦去寻觅,心地法门是从心去找觉性,去分别真、妄。因为是以牛来比喻,所以在荒郊野外寻找。
( 90 年 2 月 5 日 讲于 慧炬念佛会 )
 
第二图 见迹
一、序言
序二曰:「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正邪不辩,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费劲寻觅牛踪,一但心静止下来,反而觉性历历,更让人能够感觉周遭的人、事、物,但闻枫树晚蝉吟,自然景观就是佛的境界,还有什么可以寻找的呢?开悟者最后所体悟的境界也是这样,只是没有烦恼、分别的意境。
依经解义,阅教知踪。牛到底是怎么样?妄想心是怎么样?要怎么去做?依经解义,每一部经典都有它特殊的因缘与对象而加以开示,所接触到的经典是什么类别,也正反映出所修证的层次与境界。譬如《大般若经》所开示的,每一个人从初发心开始到成佛这一阶段,在这一条路上,走到哪里?修行到哪里?如果喜欢做善事修善行,也就是有天道的种子,喜欢看小乘阿含经典,可能仍然在追寻自我解脱这一条路上。喜欢看大乘经典的心地法门,喜利益众生事,可能就是走到菩萨道上。
从初发心开始到成佛之间的某一点,就代表今生所修证的阶段,而这一点并不代表没有前面的过程,还是有的,前面不知有多少阿僧祇劫的修证,才反映出今生所修证的层次与阶段,因此才有喜欢大乘、小乘的分别。其实当世要成佛时,都是必须从基本禅修境地一直修证,每一阶层都必须要修证,证到佛地境界为止。关于这个见地,必需要有正确的观念与了解,才不会再排斥他人是佛教徒与否,是大乘、小乘,或者有其它不正确的分别。寻牛的阶段也就是走在解脱道上,就必须要依大乘的经典,了解它的意义,不要在文字上执着。
「依经解义,阅教知踪。」
有很多的教派具有很多的理念、理论,譬如空性为何?如果以思考的模式去理解应是什么都没有,而为何又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祖师大德们告诉我们一些踪迹:不起心动念就是有一点空的样子?恰如有人在打坐的时候,什么念头都不起,那似乎是空的样子吗?是有那个样子,但这却不是真的空,真正的空一定要把所有的垃圾(习气毛病)都能摆脱掉,对事都能没有罣碍,如此慢慢能面对因缘时能觉知而不起心动念的状态下,才是有空的样子;如果空里有很多的灰尘在里面,即使不起心动念,空里包了很多的垃圾,这怎么能够说是空呢?如果有一个因缘来了,这个习气毛病就发挥作用而与之相应,很明显地空就是空不了,真正的空是让这些垃圾飞扬起来,而能够调伏、断灭习气毛病,不让垃圾落谢下来,真正的空悟到时进而能灵通显现,可以感觉外在的因缘,却没有习气毛病与之相应,这才是真正清净空体的样子。
菩萨的空又不一样,可以从空中化成有相,正是真空妙有的境界,也是更深一层的了悟,悟到空以后,从空之间产生神通变化。阿弥陀佛修证到的佛境界后,即能化成一个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没有烦恼众生,是一个清净的世界,这世界是从空中以心意识的力量所化成的,但它不会消失而却能永远地存在虚空中。而我们众生阿赖耶识的共业等产生了器世界,形成了这个地球后,地球慢慢冷却以后,无情众生建立,接着有情众生的孕育而居住其间。
「明众器为一金,体与万物为自己。」
从经典中慢慢的去了解,在讲佛性与习气间,就如众器与其原金属一样。所有器具原来都有金属的体性,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一种金属可以打造成千万不同的器具,器具与原金属,两者却是同一个体性。将众器熔解以后,还是同一种金属。所以一个东西可以演化成很多种类,但还是具有同一个体性,这就是从一演化成无量。一者就是空,从空性之间化成有相(万物),因此体与万物都是自己,难以分别我与万物。所以会神通变化的菩萨们,修证到空以后,成所作智可以变化很多,眼、耳、鼻、舌、身五识应化成不同的事事物物。从经典中慢慢的可以了解,众器本来是一金,体与万物原本还是自己心中之物。
修证到第六、七意识执着破灭后,第八意识清净后,此识本来就已有映照一切境的功用,所以我们的心可以映照十方一切虚空界,这就是佛的境界。如同一面镜子可照十方国土、一切众生,甚至可以了知一切众生的因缘果报,这是第八阿赖耶识性清净的境界,是大圆镜智的智慧所示现,所有十方一切虚空的众生也都是自己,因大家都同一体性故。这些理念都是因为依经解义,阅教知踪,从而了知的。
「正邪不辩,真伪奚分?」
何者是正知正见?何者属邪知邪见?修行境界无量,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出世间禅定,外道无想定等诸法门境界,何者是解脱正知见,何者是权宜的化城之境,如果没有能力去分别、去辩驳,何者为真?何者为假?无慧众生怎知真实,总会因无知而陷入迷惘。因此也就必须依经解义,阅教知踪后,慢慢就有了能力去分别正邪、真伪之境界,所修佛法是正法还是三乘方便法。这些都有待真正悟后的行者,来加以辩证真伪、实权等境界。
「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尚未真正入门,尚未了解前面所说的那些境界,所以权宜说法,以见到牛的踪迹示知。之后可以根据牛的踪迹去寻觅,为什么深入经藏能智慧如海,因佛的知见非我们所能及,以佛亲口所说,来建立我们的知见。当然有的经藏不见得看得懂,还没有真正了解以前,甚至会产生一百个人看了,会有两百个的不同意思,为什么会变成两百个意思呢?因为我们本身不成熟的知见也在改变,每次看经典所了解的意思也会不一样,这是还没有真正认知以前的事实,知见都在改变,这是未真悟道者的必然情况。就是在开悟以后,还是会不断的修正自己当下很多不真实了悟的一面。素法身起诸法相尚不完全了解,经过一、二十年以后,修证到清净了才能了知诸法的真实。不然在还没有开悟以前随时都在改变,开悟以后慢慢了解体性的功能,了解空性为何?此时就不会再改变了,到最后见牛了,却是见无所见,就是第八图的一个圆圈圈,里面什么也没有。
二、颂词
颂曰:
「水边林下迹偏多,
   芳章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
   辽天鼻孔怎藏他?」
    第二图   见迹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章离披见也么?」
在水边林下寻牛者可以看到牛走过所遗留下来的踪迹,如用功的方法对,慢慢的就可以找到它的踪迹,而野外的芳草杂陈,披离杂草之后,不就可以看到牛迹了吗?行者刚开始修学,虽然闻教知踪,但有时会把「指」当做是「月」,指者是语言文字,比量意识,用此去认知佛性本来,有时反而会迷失掉,故禅宗祖师大德,不让未开悟学人有阅读经教的机会,原因只怕错认踪迹,反而找不到牛也。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纵然是费力的在水边林下寻找牛的踪迹,不间断的在深山更深处寻觅,在广阔的天边找不着,也许有可能正藏在鼻孔近处。也许我们以为见不到牛踪,只因深山更深处,广阔如天际,这怎么找得到?但不知行者往往舍近求远,有时越近的地方,越容易忽略,也越没有警觉性。故有时人言: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是以在广阔的天边或者是近在眼前牛的踪迹,如果阅教知踪,怎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怎藏得住它呢?
远、近、阔、窄都必须去追寻,一定可以找到他,问题在于有没有披离杂草(去掉妄习、执着),若有披离杂草才能够找到牛的踪迹,而现在最起码已经见到牛的踪迹了,一山又一山的去追踪寻找,慢慢的总是可以找得到的。
三、解说
「行者依经解义,闻教知踪,由意解而略识本性,似可见牛踪迹,故更急忙地发心修行,并同时对断续不止犹如芳草彰而益显之妄想心,加以分离披开,如此已可见牛吗?非!非!但行者要对佛法有信心,相信深山森林铲平后,辽阔天地一览无遗,牛又何以为藏?和曰:『止观摄受迹现多,妄想暂伏觉非么?根深蒂固若松动,日久功深逮到他。』」
本性是空、无碍的、不执着、无黏,由经典而意解、略识本性,方知牛的踪迹。对牛的样子有点认知的时候就易发心修行,才能够依其踪迹而寻觅到牛。我们在修行过程之间,要断除却阻止不了的妄想心会一直涌现出来,越是理会、压它,越是会冒出来,妄想心如芳草,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妄想心如芳草一般的多,要回复到自性本空,而法尘漫无止境,有时候越修妄想心越多,岂不是越来越退步了么?不是的,那是因为以前没有拨到微尘,微尘没有飞扬起来,如果能将其扫除不落谢下来,慢慢的没有微尘飞扬,那时候才能够真正看到自性本空的样子。所以没有经过灰尘飞扬后的空不是真空,是色身微细不认识它,色身框住自性没有把它打开,所以很多无想定的修行者,当到四禅天时,突破色身时入无色界,才有打开色身。所以四禅上品禅定,能得到广果天的果报,又怕心虚诳不真实,不让它起心动念,却又没有把色身打破,灰尘也就不会飞扬而起,而此时自认为已经达到了空的境界,其实那不是真正的空境。因此修佛法要达到心有灰尘飞扬起,继而能扫除、调伏它,直到没有灰尘的踪迹相应,才是真正有空的样子。所以学佛法要懂得道理,尤其是学打坐的,要有灰尘起来(翻种子),跑掉或不黏了,最后静止下来,过程之间有时候也要相当的长时间。妄想纷飞时也正是有点消息,不用功的时候又会闭塞,这是属于小悟的境界,所谓的小悟千百回,只是稍微看到一点曙光。而真正的大彻大悟只有一回,开就开了,开后灰尘一直出来,这就是禅宗所谓的大彻大悟。智慧具足了,因缘时节到来,不会被妄想习气所搅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都能够不被其左右,而能够以观空智观一切法空。
如果一下子开了,一下子又关闭了,这又有其必然性,因为是根机比较浅薄的,不能够平白的、突然的开悟,不能一下子接受妄想如泉涌、感知历历,如果能够清清楚楚读人家的心,但却又放不开,只会钻牛角尖,这岂非反而是一种祸害?因此总是要经过阿僧祇劫的修证,智慧是累世修的,并非一世就能够成就,智慧足够的话,一句话就做得到。因此要见性,这些枝节都必须要打开,加以分离披开。
修行是要把妄想心拿掉,但有时越要断掉妄想,妄想念却越来越多,灰尘飞扬起来的时候,扫除、调伏它,祇能顺势来修,不能够强制的压迫令它不起。
行者要对佛法有信心,相信深山森林铲平后,起心动念的妄想、住境生心、容易敏感的心等等都能够调伏它,辽阔的天地也就一览无遗,清清楚楚地没有障碍,牛又如何可以藏得住身?找不到牛都是因为被我们妄想习气的草丛所掩盖起来,所以要慢慢彻底断除心意念,并且加以调伏它,而非压迫制止,草丛铲平后,牛又何以为藏?
「止观摄受迹现多」
我们在修行过程之间,现在已经知道牛的踪迹而开始寻觅了。以止观摄受,止是有一个觉知的心,妄想念起来的时候止住它不起,自然妄心就会停止,其实这也是一种执着,不过却是能够淡泊它。有时却是止也止不住妄想,想不开、放不下,这个时候就只有用观的,用觉知的自性观照不灭的妄想。所以能够止即用止,不能够止就用观的;观也要有智慧,要有觉知的心观得清清楚楚,以客观的心体去观,观察自己的习气毛病究竟还有多少,境界来不要一头栽进去而迷失掉;所以止观都要有一个觉知的心摄受妄想的心。
不摄受妄想而听任它发展,就如放牛吃草,觉知它的动相,知道后看着它,也不怕它会去糟蹋人家的秧苗,听任它胡思乱想,也可以不放任它并摄受回来,这也是一种修心的法门。反之,不让它胡思乱想,摄受回来一念住空,这更是管理得紧的法门,也是很好的方法。要用何种法,依情况端视当下你抱着什么心态去做。所以止观、摄受等种种方法行之,妄想的心与体性清净的心渐次分明,牛的踪迹会越来越明显,一回生两回熟,也就能够迹现多,素法身慢慢的能够认识并且不会背觉而行。
「妄想暂伏觉非么?」
妄想的心是依内在第八意识的种子而起,第七意识执着为真,有时候是外境所造成第七意识执着,而产生种种的妄想,这些妄想暂时不想时却误以为清净,这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尚未见到牛的踪迹。止观摄受并未达到见性的境界,如见性的时候,止也止不住,观也观不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微尘非常复杂、非常快速,一个句子、每个影相之间不完整而且没有连贯性,如同在放幻灯片一样,啪!啪!飘一下闪一下,隐约清楚,又不知所言为何?所以行阴微细一个剎那有九百多个念头,这是经典所说的,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一个剎那只有零点一三秒或零点一八秒而已,怎么可能有九百多个念头呢?但是行阴微细就是这么微细,确实就是这样,到了那个境界才有一点见性,才能研究此心入宿命智通,得知众生因缘。如果现在只能够用止、观,心就没有真正打开并没有开悟,所以尚未见到牛的踪迹,只有点迹象而已。因此不要以为妄想暂时调伏,就认为已经没有妄想了,并没有那么快的,这也并不是真正的境界,故曰妄想暂伏觉非么?
「根深蒂固若松动,日久功深逮到他。」
第七意识执着第八意识的法尘种子,或者第六意识执着第七意识的一切法为分别相,这是根深蒂固的习气,如果没有把它打破,也就是色身没有突破,它没有办法让你能够抓住、拔掉,因此根深蒂固的习气若松动,日久功深逮到他。没有松动就没有办法抓住他(自性),所以根深蒂固的习气、妄想、窠臼,一定要让它松动,持续的用功,日久功夫深厚时,就能够逮到这一头野牛了。
( 90 年 3 月 19 日 讲于 慧炬念佛禅修班 )
 
第三图 见牛
一、序言
序三曰:「从声得入,见处逢源。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贬上眉毛,非是他物。」
如果能够见到我们自性的一点样子,虽然没有完全看到,但总是有一点牛的踪迹,第二图为循着脚印,到草丛山林之间去追寻,找了好久却总算有看到一点踪迹,现在我们来探讨第三图:见牛。
先说序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只要选择一根来修行都会有所成就,《楞严经》上所言:六根、六尘、六识再加上七大总共有25个修行法门,这是最基本的,然后演变成八万四千法门,因为每一个法门又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所以就演变无量无边的法门。
尘是外面的境界,识是心比较难去理解的,刚开始总是还不认识它。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等,此六根之中有圆通与不圆通,耳、舌、意(2、4、6)等三根为圆通法门有一千二百功德,而眼、鼻、身(1、3、5)等三根为不圆通法门,只有八百功德。圆通与不圆通本来是无所谓,圆通法门是不管智慧高不高、根基深不深的人去修都能够有所成就,而比较不圆通的法门则必须要有智慧去体悟,才能进入状况。
「从声得入,见处逢源。」
当然要找牛的踪迹,从声音入门也可以,声音是与我们的耳根相应,所以用耳根圆通法门是所谓的观音法门。如果是从声得入,见处逢源,眼根看到牛的踪迹、以及各个地方,也更能够让我们找到所要的根源。
「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
而耳根、眼根等两根只是代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其实六根门都能着着无差,动用中根门头都能头头显露。不管见到佛性与否,每一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照样都在起功用,可以见、闻、嗅、味、触等一切外面的尘境,心中可以感知、可以思想、思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随时都在动用之中。而凡夫之所以为凡夫,是因为在动用之间,再加上本身种种的习气、毛病去相应而已。
在第一个阶段虽然没有悟出自性,但能够视而不见,眼睛看到种种的人、事、物,没有生起本身的习气、毛病去相应,虽然看了却没有看进去,听而不闻,有听却没有听进去,、、、等等,这就是初步的解脱功夫。但是一般人连这一点却没有办法做到,更是遑论见性了。如果能够初步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舔而不知酸甜苦辣,闻而不知香臭,触而不知软硬坚实,、、、等等,六根对着六尘而没有习气毛病去相应,其实这就是有点看到牛的踪迹,看到牛的样子。我们的体性本来就没有罣碍,不会罣碍什么的,也不会烦恼,而罣碍与烦恼都是习气毛病,对于见闻觉知都是以习气毛病去相应,这就是凡夫的境界。
为什么「六根门着着无差」呢?见、闻、嗅、味、触以及心的体知等功能不会有差错而且能照样运转,在这动用之中佛性随时、随处,根根门头放光运用---头头显露出来,可以清楚地看到种种的尘境。而一般人只是多了一些罣碍与烦恼,没有办法脱黏。
对于以上所说的:依经解义,阅教知踪地去修行,慢慢地看到牛的踪迹,看到牛的脚印,在打坐或者是生活起居之间,六根对着六尘而没有习气毛病去相应,虽然没有抓到它,却已经有一点见到牛的样子了。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
过程之间「水中盐味,色里胶青」,水中里面摆上盐巴,或者是没有颜色的白糖放在水里面溶解在一起,因此光看是没有用的,表面上看不出水中有什么东西,而水中含有盐巴的盐味或糖的甜味,却是必须透过尝试方能够知晓。种种的颜色里面有青色、红色、白色、、、等等,在有色之间又浑沌了,又将自身的习气毛病搅和在一起,等于是让有色去污染了。水可以是代表自性清净,却掺杂了盐巴、或者是外来的东西,水仍然是水,盐巴还是盐巴,这两者说一也是一,是盐水,说二而它里面有水与盐巴。这与我们的体性相同,体性本来是空,如果空中有我们的习气,空可以说是水,习气可以说是盐巴,这两者看起来可以是一个或者是两个,表面上是白白的,其实内中含有盐巴的味道。
习气毛病很多,各种颜色当然是包括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种种的分辨能力,有不同的颜色就有不同的功用。如果水再加上颜色,更幻化出无量无边的色彩,胶青可以代表是很多种的颜色,譬如黑色与白色混合在一起这是灰色、红色与黑色混合在一起就是青色、…等种种的颜色不同,再加上水去混合就更产生种种不同的境界。这所言为何呢?体性清净的空而其中当然含有很多的“有相”,有相如何的去变化,端视如何去调配,而现在要认识这一头牛,在种种的颜色之中要去寻找出一个空白无色的,在无色之间又要去寻找出其中所含的---譬如盐巴、白糖、调味料等等,端视自身如何去认识它。
「贬上眉毛,非是他物。」
眼睛上面的眉毛眨来眨去、看来看去、寻找来寻找去,其实也都是它的功用,并非有另外一个东西去操作它,是自性的反应动作。总而言之,要寻找牛的踪迹,不是往外去追寻,不管是从眼、耳、鼻、舌、身、意之间,六根之中任何一根门进入,怎么地去用功都能够显露出本来的面目。问题是如何去分辨它---自性,这就需要慢慢的去学习、慢慢的去认知,才能看见牛是什么样子。
 
二、颂词
颂曰:
「黄鹂枝上一声声,
   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
   森森头角画难成?」
      第三图   见牛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前面两句是描述自然的景观,黄鹂是一种鸟类,在树枝上一声一声地啼叫,也就是从声尘进入(从声得入),温暖的太阳、柔和的微风、岸边的杨柳青青随风飘扬。其所比喻的一切是那么自然,在寻牛的过程之间,并非高不可攀。如果是找到这一头牛,其实也都是在日用应缘之间,与我们很贴切,要仔细地去见它,要从自然的环境之间去认识它,不是在「空」之间去认识它,当然「空」是修解脱的过程所绝对必须经过的,但是要认识佛性,这一头牛离不开人世间一切平凡的境界之中去认知它,大自然的境界虽然很复杂,却都能够清楚地掌握,不管是温暖的太阳、柔和的微风、鸟的啼叫声、…等等都能够掌控得很清楚,再进一步去追寻牛的踪迹。
「只此更无回避处」
已经有一点掌握到它的样子的时候,就不会被外在的一些现象所迷惑,慢慢的也就能够抓住它了。譬如,我们的习气常常应缘而起,如果能够掌握清楚,六根所面对的境界有所了知以后,如同前两句所描述的,能够很平常的住在那个境界中,而不管境界好与否,如果起了心中的分别,加上喜、怒、哀、乐的感觉,如此相应的结果也就没有办法找到它。譬如听到一句不舒服的话,心中一直冒出瞋恨心,如果能够很清楚地看着它,瞋恨心起时警觉的看着它,它就会慢慢的消失下去。处在这种境界也就有点能够分辨:听到这句话是佛性的功能,瞋恨心起是多余的,也就不能让它生起。而看到一只黄鹂鸟在树枝上啼叫,只是清楚地看着:有鸟、有鸟叫声、有树枝、温暖的太阳、柔和的微风、青青的杨柳在岸边飘荡、…等等的境界尽入我们的眼根、耳根、身根(身体对于天气、太阳的感觉),代表着六根对种种的境界,都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而不起心动念、不起觉受去相应,此时能够很清楚的分辨:能听的、能看的、能嗅的、能感觉的,感觉完以后再也没有习气生起,如此慢慢的去体会,就有一点见到牛的样子。「只此更无回避处」,此时此刻它也就没有办法回避,跑也跑不掉,因为已经知道我们的自性有种种六根的功能,有面对六尘境的功用,可以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心的体知种种境界,所以要见牛就必须初步掌控这些消息。
「森森头角画难成。」
虽然初步的已经有点看到牛的样子,也可以体会我们的体性清净,但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功能,可以产生六识。森森就是很深邃、深不可测,没有办法了解,如果要真正的画出它的头角,或是它全部的样子,却是因为还没有抓住它,还没有看到自性,很难描述也就没有办法画出它的头角。譬如空有不二的道理,只能够凭理念去揣测,要真正能画出牛的样子却做不到,因此森森头角画难成,不知道牛的头角是向上呢?向下呢?是长呢?是短呢?画不出来,也就是有点见牛的样子,而还没有真的得到牛,因此不能够全盘的了知。
 
三、解说
「行者藉种种修行法门,从六根下手,皆可入道,惟以观音法门,普被诸根器。」
从六根中选择任何一根下手修行都不会有差错,皆可入道,而声音是与我们的耳根相应,所以用耳根圆通法门---所谓的观音法门,是最圆通法门的法门,所以上、中、下根基的人用它来修行皆可以相应,都能够有所成就。
「行者观声得力后,突破色身时,虽已见知牛踪,惟初识本性,内识外缘纷陈,住散位不定中。纵睹牛迹,未能清晰。」
用种种的修行法门,只要是专注在一种修行的法门上面时,气机能够慢慢的发动,色身能够突破。在此处所说的是观音法门,更能够受用,行者观声得力后,可以突破色身,可以见知牛踪。一个刚开悟的人,虽然见知牛踪,却似乎迷惑于无法认知它。如果再加上内识的妄想心,以及外缘纷陈,一连串的念头与思想一直呈现出来,因为我们的心灵原本就是非常的敏感。其实开悟更同于「中阴身」现出来一样的,本来死亡的人才有「中阴身」,开悟的人就是把「中阴身」在未死亡以前把它开发而现出来。所谓的「中阴身」敏感度很强,元音老上师说有一般人敏感的九倍之多,如果没有修行,迟迟钝钝的没有感觉,有修行的人已很敏感,可以感知很多的事情,更何况开悟的人能够体知更多的事情,增加有九倍之多的敏感度。也因为很敏感,可以感召有缘众生的心,而随业流转就是这个「中阴身」。
开悟就是先行把中阴身开发出来,以六根面对六尘境,因为心灵尚未安定下来,由于敏感动念很快,而这也是必然的现象。此时要修「空」观,空观就是要学习脱黏,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要学习脱黏,为什么不能脱黏呢?因为有很多的习气毛病在执着,看见东西总是动心的去想、去分析,一连串的念头与思想一直呈现出来,这是属于一般凡人。而到了一个境界的人,心灵很敏感,并非只有表面上的,还可以看到更深一层的,譬如这个人的心态、心清净与否、有什么障碍、有什么灾祸,、、等等都可以感觉,然而如果把这些能力认为是一种神通,就永远无法脱黏,也是因为习气使然,所以就必须修「空」观,「空」并非我们想象所认知「空」的样子,佛法所说的都必须要实证、实修,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把它打开以后,每一根都很灵通的,不是只有我们一般凡夫的境界,不单是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境界,但是不同境界的感知都必须放下。
内识外缘纷陈,纷陈的时候无法掌控,也就是住散位不定中,相应很敏锐,胡思乱想很多,禅宗所谓的散位不定,心灵不能够笃定,看了不能够不动心、听了不能够不起心相应,、、、等等的,加上习气去相应,譬如多愁善感的习气尚未灭除,看到了境界就会起种种的魔相,觉受之间的魔相都会有。因此虽然看到了牛,知道它有一个特殊的功用,可以看透每一个人的心,而且也可以感觉,处在敏感而又放不下时,又有法的执着,对于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不能够有所洒脱,因而神经兮兮的,当然就陷入乱七八糟的状况之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因此对于感知都必须放下,不要有所执着。
菩提自性是灵知灵觉的,由于习气毛病所带来的烦恼而造成散位不定,且很辛苦的面对内心的妄想习气,此时就必须要慢慢的调修,禅宗所谓的任运,不自在的要让它自在,看到或者是感觉好的当然无所谓,但是常常就是感觉不好的,有的或者想逃避,或者像鸵鸟一样遇境就把头埋在沙里,当没看到就算了,其实这都是不正常的心态,既然面对种种的境界,要练习坦荡荡的不去相应以外,还要能够看得开,这样才能慢慢的认识你的这一头牛为何?究竟什么样子?所以在任运之间,有时候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久。
「此时应加紧去除现业流识、颠倒妄想执着,则牛将无所遁形矣。」
加紧用功、时时刻刻警觉,去除现业流识、颠倒妄想执着,则牛将无所遁形,慢慢的就能逮到这一头牛了。
 
四、和颂
曰:「耳观动尘静中声,蓦地相见白也青!纵然回避似无路,欲睹面目却难成。」
如果我们用观音法门以耳朵来听声音,声音有两种,有动尘和静尘,每一种相都有动、静二相,物相也有有相和无相两种,声音也有有声和无声等等的六尘境界,都有空、无两种相。我在讲话你所听到的是声音,我不讲话你以为没有声音,而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在虚空之间,没有声音之间,还有一个静声,如果用观音法门仔细的去听可以听出来,即使有很多的声音照样的一齐来,但是耳朵的深深处,只要提起一念观静声,啪一下!那个静声就出现了,那怕周围之间有音乐、有吵杂音,确实可以听到静音,不要以为没有声音就是静音,确实有那个静音的存在。
有相和无相两种也都是同时存在的,所看到的有相虽然是静的,但是其本质内部之中的电子、质子、分子还是不停地在动,每个物相里面都在动,这就代表静中有动,所以不管任何尘境都有动、静二相。
以业识而论,业识来时是动相,业识不来时是静相,观世音菩萨示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了然是清清楚楚的,不生心去相应,对于动尘和静尘二相不加以检择。譬如在打坐时不喜欢人家吵杂,喜欢静相,就是对境界产生喜爱心,这也是不对的。所以不管是动尘或者是静尘,都必须保持一个平常心,不生起好、恶,以及好坏的分别想,种种的境界都必须去磨练。
现在如果以耳根入门,有声一样,无声也一样,都能够不生心去相应,这样慢慢的去磨练,而此处所举例的是观音法门:耳观动尘静中声,静中有声,万籁俱寂仍然是有声音,我们在乡野之间可以听到青蛙的叫声,蟋蟀或者其它小动物的叫声,当他们都不叫的时候,或者是在叫声之间要听一个静尘,用耳朵的深处提起闻性,可以听到静尘。如果打坐没有境界的话,讲到这些可能很难去体会,等到身体有气机了,然后六根能够有不同的感受时,可以去试试看。
「蓦地相见白也青!」
突然间气机通畅了,看到了牛的样子,这个牛是白色的,白牛是清净圣牛,圣牛大部分都是白色的,白色代表菩提自性的显露,有其它颜色的出现,表示有习气毛病的搅和。
「纵然回避似无路,欲睹面目却难成。」
当要去抓这一头牛时,纵然回避似无路,却似乎无路也跑不掉了,欲睹面目却难成,由于没有真正的体会,以及验知它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去认知这一头牛本来是什么样子,也就是没有办法去认知自性本来是什么样子,没有到最后总是无法对于所看到的样子下得了定论。
灵知灵觉的心,或者是对于六根所面对的境都能够自在,也都必须要透过这些根器,但是根器在死后也都消失于无形,没有了,因此用功的时候六根可以当作手段。
我们的色身突破时,五根六尘就不相应,六根可以有种种的功用时,这还是属于初步的功夫,譬如可以用眼睛看到某人内脏有病兆,这还是属于根的功用而已,因为所看到的色身是属于尘境,是属于色相。如果进一步能够突破,在无色界的天神境界时只有一个心,地上菩萨当然是开悟了,也是只有一个心而身体没有了,身体没有也就能心感一切境,心起心灭,因此这一头牛不清净时,心起心灭之间,还有习气毛病相应,也就看不清楚了,这是妄识所支配故,当习气毛病没有而慢慢地清净了,一真皆真,起心动念都是真实的,不是妄想了,不是用思考的那种想法,对于事情只要自问它就显现出来,这个念头就是真的,而在这个境界就是即心即佛的境界,修行到最后就是这个样子,任何三不等的问题,只要心清净下来,自问自答,起心动念之间答案就出来了,假使不对就是习气毛病还覆盖了它,因此起不了功用,如果每一次都应验,那就是体性清净,没甚么习气毛病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有甚么神通吗?有位祖师大德嵩岳元珪禅师称言:「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即明显表示:如果我了解释迦牟尼佛,他应该没有神通,他只是有个”法尔”的现象。法尔的现象就是依空起心用的现象而已,只要心念一起都是真实的,宣说出来的就是真理。
修行的过程之间很热闹,根已经发通、业识流窜,而要抓住这一头牛实在是不简单,只是有一点看得到却抓不到,即使抓到却是很野,必须要训练,因此第四个图在说明得牛,看到牛的踪迹却抓不到,因此要想办法抓住它,先捆绑住然后再加以好好地鞭策、训练,才能顺服也。
( 90 年 4 月 13 日 讲于 慧炬念佛禅修班 )
 
禅宗十牛图解说——第四图 得牛
一、序言
序四曰:「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楚。」
「久埋郊外,今日逢渠。」
这一头牛长久埋没于荒郊野外,跑到郊外去游荡,埋没在草丛、森林之间已经很久了,今日好不容易追寻到了,看到它了。
「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
开悟的境界是非常的殊胜与难追寻,在抓住它的过程之间,与抓到后的境界,都显示非常殊胜,这开悟的过程与境界是非常殊胜的,因之难以去追述。但激情过后所要面对的是习气犹存的无奈。圣境者菩提自性显露,生起法的灵知灵觉,在灵觉后,迷恋世俗之情,或第二念住境生心的习气并不能一下子净尽。
「由境胜以难追」,一个人修证到开悟,要经过一个阿僧祇劫的时间,阿僧祇劫是一个不可数的数字,今生开悟了就是经过那么久的时间,所以这个境界是非常的殊胜与难追,古僧大德云,开悟的状况是不能言说,也无从言说,故言以难追。
「恋芳丛而不已」,开悟的时候,一方面体验灵知灵觉的心,有个无碍自在的体性,另一方面还有习气毛病。有些人误以为开悟就是成佛了,只有释迦牟尼佛开悟即是证悟,成果地佛。一般人开悟时若不见自心现妄想之相,第八识前尘影事化起不灭,或法尘飞扬不止,就是没真正的像禅宗所讲的开悟,故此习性犹存,恋芳草而不已。行者开悟后到证得八地不动地,还要经过一个阿僧祇劫。从初发心到开悟为第一个阿僧祇劫,从开悟到八地不动地又另一个阿僧祇劫,已经去掉两个阿僧祇劫,从八地不动地入金刚道如来地直到成佛(果地佛)又是另一个阿僧祇劫,所以是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
开悟后到八地不动地要历经一阿僧祇劫,为什么以八地不动地为划分的境界?八地不动地才是悟到真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才是于法无着。之前,还有习气、留恋芳丛,虽然开悟了,但是对于一些贪、瞋、痴、慢、疑等种种的毛病,能觉但尚未调伏与断除。开悟时菩提自性会现,可以清楚划分出烦恼心,此时菩提与烦恼,总是永远在那里角力与较劲,如果是小毛病,智慧一扫,看开也就没事了。若是大的毛病,其力量较强,智慧不及就被抓着走,天天钻牛角尖,兴起烦恼无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淫欲心强,天天烦恼淫欲心如何断除,一个修行人有境界后,淫欲心没有断除,是会入魔道,终是魔眷属。如果是本分(夫妻间)行淫,那也是障碍自己,灭去自己的慧命。
不要以为会念咒语、或者有神通异能,驱鬼神去做事情这样就是佛法,这是不知道什么叫做修行。要时时能够观照自己,觉知历历中,执杖牧牛。禅宗祖师大德简单明了,教导我们要观察这个心,而淫欲心障碍我们修行。淫欲心并非只有人的层次间行淫,周围之间的无形众生淫欲心更重,有时候也会影响你起淫欲念,说不定它也喜欢你,使你淫欲心起,此时若不警觉或许怀疑有这回事吗?佛法是一个因缘法,没有那么简单的,一定会受到影响的,只是你看不清楚而已。
譬如一个人本来轻安心静,从来没有淫欲心,突然间今天怎么不对了,有淫欲念起伏不定,这是因为周围之间的无形众生,以因缘法在影响你,一切法也都是因缘而生。此时可以静下来打坐,观这个心是怎么起的?才会发觉这个淫心,原来不是我的心念,是外面来影响我的。能够照破也就没有事,若进一步也许能够影响对方也没有事,那就更好。让它的淫欲心也消除掉,换来一个清净法眷。如果没有这种禅修功夫,没有这种能力去观察,当淫欲心起,想了就去乱做,岂不是造魔业。万一面对此境再定不住,就要赶紧念佛号,让你的心清净下来,业缘也会跟着清净,无形中彷佛也能够化解自己的障碍。
开悟的时候,虽然胜境显现出来,但是烦恼更多,是因为恋芳丛而不已,还在留恋以前的,在五欲之间遛达。刚才所说的只是淫欲,有时候爱唱歌也是一种欲望,不要小看这种偏好,因为心清净根本不会想唱歌,或许是以前所熏习的,脑筋里面塞了一大堆歌,所熏习的都存档,影响你的行为。譬如我以前高中时很喜欢唱「雨夜花」,熏习后现在如果气比较旺的时候,气进到脑筋里面,自性不去执着佛号,偏偏执着这首歌曲,像留声机一样一直在冒着。一般人讲这就是幻听,其实这就是第八意识所熏习的种子,如果能转换成佛号---阿弥陀佛,它就会回过来执着佛号。执着染法与净法,是要第六意识才能够来转换或控制。第六意识不起心动念,眼、耳、鼻、舌、身五根能放下,第六识(意)不起,接着就进入第七意识,第七意识执着第八意识的种子,若执着佛号是净法,执着「雨夜花」就是染法,起个念头要它转,它就跟着转。因此我们所熏习的总是跑不掉,说不定临终的时候,染法也会来插一脚,临终的时候很热闹,什么影像、念头、声音都会来。所以念佛要念得勤、念得精,其它的染法、不清净的法要能够控制,只执着清净念佛号---阿弥陀佛,这平常就需要去熏习。因为末法时期的众生,福德并非很具足,因此释迦牟尼佛不请自说的一部经典就是《阿弥陀经》,是方便的念佛法门,末法时期众生业障很重,动辄就会走错路,虽然念佛法门很简单,但是要用心的去念,甚至在睡觉之间或者是神志恍惚时,佛号也会自然涌现出来,这样才有点样子。
祖师大德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去印证,所谓的「夜夜伴佛眠」,是谓六识不起,而第七意识执着一个佛号,当气机很通畅时,一边可以睡觉,一边还闻心在念佛号。如果没有一点定力与认知,会搞得神经兮兮的,误以为耳内闻的是幻听,哄!哄!其实不是幻听,气机旺一点的时候,仔细且更深入的去听这个声音,一定是在念佛号,此时此刻更能体会八识的种子,实在是浩瀚无边。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前言悟境之殊胜难言,后者言我们习气的部分。
「顽心尚勇,野性犹存。」
刚开始抓到这一头牛的时候,虽然菩提现出来,但是还不太认识它,也就是素法身起,心灵的超能力在此时都会现出来,执杖牧牛就在这时候。心不能够有丝毫的邪心邪念,不知道利害的人就会在这里迷失掉,误以为灵知心这么好用,而着魔误入歧途!如果利用心通力去做事情,是用在利益十方众生,尚且无可厚非,否则就犯了贪心、害心等戒律。因此一方面可以认识这一头牛有很殊胜的境界与难追寻,另一方面习气还很重的毛病,从累劫在世俗之间所沾染种种的贪欲心、瞋心、淫欲心、、等等的习气,造成这一头牛的顽心很强烈,野性犹存。
有的人以为开悟以后就不用修行了,这是错误的,显然没开悟。开悟以后正是大修行的时候,而你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习气现起,所要修的正是可以连根彻底拔起。因为未悟时有如隔靴搔痒,抓不到痒处,故修起来常没进境,为什么有的人修了二、三十年还是老样子,习气毛病还是一大堆,因抓不到痒处,修不掉妄习心。就以我们的同学来说,喜欢讲话就永远喜欢讲话,喜欢发表意见的就永远喜欢发表意见,相处已经十几年,应该可以改了,但没办法,始终还是一样,这就是没有修进去,修进去时心慢慢地会不喜欢讲话,起心动念都很厌恶,更何况会开口讲话。
初悟时的种种习气毛病、野性还很强烈,而你偏重于何种习气,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体会,有忌妒心吗?有爱吃醋的心吗?有瞋恨的心吗?、、、等等都必须灭除,修行到最后无所忍而安祥时,野性才能灭,所以修行得好不好,不是用嘴巴讲的,而是要境界来磨练,随时发生的状况,都可以考验出你的野性与修行功夫。所以修行随时都要警惕,自然的去面对那个境界而不动心,不管好坏与否不动心,这就是修理我们的野性,野性有种种的毛病,都必须慢慢地加以调伏。
「欲得纯和,必加鞭楚。」
如果有不好的习气毛病,为了要让它清净下来,就必须用那鞭子鞭打,这只是一个形容词,心怎么鞭打呢?心是可以用骂的、用哄的,打是打不到,但能用第六意识心起去骂它、哄它。譬如起了一个不应该的心,另一个心就可以吓阻它,而所谓的能够生起的这个心就是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比较强烈,潜意识的第八意识的种子现出来,且不容易灭除,第七意识却是执着它而现,因此用有意念的心(第六识)去骂执着不放的心(第七识),亦即第七意识执着第八意识的种子不放的,也就是使我们落入轮回的现象,所以欲得纯和,必加鞭楚。
 
二、颂词
 颂曰:
 「竭尽神通获得渠,
   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
   又入烟云深处居。」
   第四图   得牛
刚刚见到自性的时候,自性本来是清净,本来是无黏的,本来是没有烦恼。当得牛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个是菩提自性会现,菩提自性是有智慧的,但是久埋郊外,我们无始劫以来,所熏习的一些习气毛病,使菩提自性与习气毛病二者并存。刚开始时,我们菩提自性所开发出来的智慧,法身不能发挥威力,对法身清净无为的体会,尚不能够熟悉与深入,也不能以它来面对一切境界。当真心开发出来以后,它的觉知非常的敏锐、超感,是我们一般人的九倍之多,这是上元下音老上师所讲的,所开发出来的自性灵知与中阴身相似,我们人死的时候才有中阴身,但是自性开发出来,就是打破色身的时候,所现出来的也是这个样子,有这个中阴身的味道。一般人有修行,中阴身的敏感度是有九倍之多,可以感知一切因缘,这也就是处在真心「觉」的境界。
六根的每一根都有六结使(动、静、根、觉、空、灭),动、静、根是对我们的色身而言,觉、空、灭是对我们的心而言,色身不破的话,心没有办法现出觉知,而现出觉知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好的感知,一个是感知了以后不能够放下,不能够放下当然就起烦恼!为何不能够放下?因为我们菩提自性开发出来以后,也就是素法身还不会用,此时要慢慢地修,也就是禅宗所谓的任运,对一切境能够自在,而这需要时间去调理、去调伏,所以刚开始,这个素法身还发挥不了功用,等于没有用。
这个菩提自性能够觉知很多事情,但还是不能够放下,都是习气毛病在相应、在应缘,所以这个时候就要修断微习,开悟以后就需要修行,也就是无始劫以来,久埋郊外这头野牛一直都是沈沦在六道之间,精进用功的结果,好不容易碰到它了,而这种境界是非常的殊胜,这在菩萨诸地而言,是入地菩萨。开悟的时候是入地菩萨,入道只是看到这头牛了,但还不能够认识它,所以还是不能见道,见道位要在第四位阶的时候-四地。初地是欢喜地,这个时候心还没有清净,到二地时是离垢地,粗过习气已能离。三地是明地,离垢后心始能发光。在四地焰慧地的时候,其智慧就像火焰一样,这个时候才有一点悟道,一切法因缘生灭为何!一切的轮回是如何!所以现在只是初阶的看到这一头牛,这境界当然是非常的殊胜,但是另一方面迷恋芳丛,其习气毛病还没有灭,不可能一个人悟道以后,马上就能够有所成就。除非是果地佛,如释迦牟尼佛开悟时等于证悟,只有果地佛释迦牟尼佛才有这种修证。一般人都是入菩萨欢喜地的时候开悟,悟后还是要修,因为无始劫以来微细的习气毛病还很多,必须要次第断灭它。
释迦牟尼佛在修证之间,也经过色界、无色界的禅修功夫,一个境界一个境界地一直修证上来,所以过程之间当然也就具有神通,他开悟的时候也就等于证悟了,所以心量也就更大了,因此具有三明六通。一般人没有办法,由于习气毛病还在,所以很迷恋芳丛,顽心尚勇,不管是顽劣的心、玩耍的心,沈迷在色、声、香、味、触等的尘境中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都放下,所以说顽心尚勇,野性尚存。
欲得纯和,必加鞭楚。要让习气毛病断尽,而回到清净的法身,就要拿棍子,好好的看着这头牛,这就是第四图的图说,拿着棍子在牧这一头野牛,野牛它有野心,然而抓都抓到了,为什么还要用绳子绑住,然后用棍子打它?主要是因为它野性未除,这就是开悟后要修行的道理。不要误以为开悟以后,就已经有所成就了,不需要再修行了,果如此会落入世间禅的境界中而已,因为世间禅所看到的还不是真实的心,世间禅定的色界四禅(1.离生喜乐地、2.定生喜乐地、3.离苦妙乐地、4.舍念清净地),它把四禅之间的心量,不管是能够见光,或者是气充满色身,有了这些现象却误认为就是见性,其实根本没有破色身,而潜在的习气没有显现出来,或许会以为平时对什么事情也都看得很开!打坐也很好!甚至能入甚深禅定中,但因为色身未破,故说修不真实。色身破了,在潜意识之中,今生、过去或者是无始劫以前的习气毛病,都会显现出来,贪、瞋、痴、慢、疑等等的毛病,此时到底有没有全部显现出来?色界天的行者,是没有办法现出来的,因为它没有打破黑漆桶,所以它现不出来。禅宗所说的一定要打破黑漆桶,因此外道无想天或者是世间禅定,在色界四禅境界的时候,色身都未破。
如果色身破了,就进入无色界的境界,既然没有色相,就只有一个心的作用,刚刚所说的动、静、根、觉、空、灭六结使,进入第四层次的时候,也就是心的觉知,但是觉知以后进入无色界的世间禅定:1.空无边处、2.识无边处、3.无所有处、4.非想非非想处,这四空处定没有修解脱,就会住四空处定中。如果修解脱道的话,是修在《大般若经》所说的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这些法,三昧就是正定,修佛法的行者,修证到七地---远行地时,再获得三三昧时,就入八地不动地。刚开悟是初地欢喜地,再来慢慢地修,修证到第七地的远行地以后,就进入八地不动地。不动地时已经修证到空、无相、无愿三三昧了,这是在七地的时候修的,空一切相,色身是空掉了,心所感知的也要空掉,此空是绝对的空,无相是相对的空(有法无主),这些名相有时要搞清楚。绝对的空就是否定一切,就会断业,否定一切业的纠缠,面对业的纠缠能够以绝对的空而不黏,就能够断业而不受业的牵扯,此时就是真悟到空。
修证到空的时候,如果是一直守空下去,就会变成断灭空,佛性的灵觉心就会死掉,这个时候就要回过来,用这个心感知一切境界,这就是相对的空(有法无主),而感知了一切境界,却能够无碍与不受牵扯,此时就是无相。
在修空、无相之间,要抱持着无愿的心,不要起心动念发愿,要这样,要那样。在修菩萨道的时候还不能够有愿,有愿是在修佛道时,在进入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时尚无愿行,之后再接下来,才是方便、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共在修十波罗蜜的时候,就是在修金刚如来佛地,这个时候才能够有愿。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许多佛也都是在成就菩萨道以后,才再发愿而有大愿力。因此在八地不动地之后,也就是在金刚如来十地之前,还有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要修证。在不动地之前是修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所以开悟后得到这一头牛,野性尚存,也就必须加以鞭楚,才能够得到清净,也就是以空、无相、无愿等三个法门,来加以对治我们这个心。接下来我们看颂:颂曰--
「竭尽神通获得渠」
在我们修行过程之间,竭尽一切力量,所学的法不管是色身、气功、打坐、瑜珈、或者是心里与习气的调理,都是尽力而为。刚开始所修的断习,当然都是粗的习气,从粗的习气毛病开始修。而微细的习气在表面上,尚未破色身以前都觉得没有事,面境似都想的开,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在身、心两方面都有基础以后,粗的习气控制得好,五戒、十善都做的到,色身突破就能够开悟了,开悟了就是得到这一头牛。所以竭尽神通获得渠,而对于所说的神通,并非是指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这些神通,是以种种的方法、种种的精神,打通色身而能够通达。
通达有两个意思,色身破的时候,体性可以通外面,才可以感知一切境界,譬如虚空之间有佛、有菩萨、有护法、有怨亲债主、、等等都能够知道,所以一个开悟的人,心的灵知灵觉很强可以感知很多,而身体可以通外界,也就是通达之意。因此要通达,色身一定要破,有心的灵知灵觉也就是心通,能够心通也就是色身破了,而竭尽种种的精神,能够打通我们的色身,才能够获得法身,这个时候的法身,与野牛的脾气是相合的,刚开始还真分不清楚,菩提自性本是清净,为什么开发出来以后不能够自在无碍?还是有烦恼、有执着不好的事情、对于顺、逆的境界还是很执着。这个时候心就必须要去磨练它,对于好的也不用特别的高兴,保持一个平常心,好、坏、顺、逆都能够无碍。
竭尽神通获得渠的「渠」,代表牛性也是代表法身,也代表习气毛病,因为这个时候真妄还是搅和在一起,还没有办法分得清楚。但是实际上,可以觉知的心来观照你的习气毛病,虽然不见得能够完全控制,但起码也不会太离谱,烦恼是心里面的烦恼,不会变成色身上的境界。有时候内心的境界是非常的热闹,但表面上看来还跟一般人一样,因为初步的智慧还是有,只是管不到内心澎湃的心意念而已。
「心强力壮卒难除。」
真心就是空,我们修空性,而空本来就是无相,要去修甚么空性?我们这个空体本来就没有一个性向,真心是以空为体,以灵照为本,以灵觉来照一切因缘,即使不用修行,自己本身都有这种功夫,即此因缘来时,能觉知而应缘;没有因缘来而起心法,就是你的妄想。一定有因缘来,你的心才会应缘,而真心应缘时就生起法,内心感觉该怎么做?它就会现甚么境而去做什么事,这个真心是我们要去修的,真心以空为体,以灵照为本。如果是我们尚未修得清净时,我们还有一部分是妄心,妄心包括习气、毛病,以及一切的执着。真心在应缘以后,妄心接着第二念、第三念,都是一些妄想,就看你习气毛病有多重,如果习气毛病淡薄一点时,也许动第三念、第四念的念头时,马上就能摆脱掉。圣人是没有妄心的,有应缘的心时,对于法相只了知一下就放下!不再去执着。
真心也就是野牛清净时,真心是跟空一样,能够产生一切的妙有,妙有是怎么显现的?就是以灵照为本而现一切境界,所以心强力壮,力壮的力是习气的力量,例如我们与人家谈话时,有一个觉知知道这句话不能讲,但是没有控制好,还是说出来啦!这就是你的觉性先知,尚且无法压制你的习气毛病,不能够讲最后还是讲出来了!讲出来就与人家结怨哪!也就是心强力壮,你的心还很野、很强,习气毛病还很重。因此,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把野性的习气毛病都清除掉,所以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
有时才到高原上,这是处在空的境界时,也就是圣境时。我们常常画一个修行的路途(如下图),从初发心到打破色身就是开悟,开悟后就要开始修行,就是修证到空的时候,就是圣人的解脱境界。开悟以后习气毛病的灭除,再来修空观,修到最高点就是悟空,悟空的时候就有解脱的能力,这时就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开悟以后精进地修行,心强力壮---习气毛病卒难除,卒难除也是必须慢慢地除灭它。
 
业缘来的时候,业缘就是碰到冤亲债主,或者是不好的因缘,不好的因缘代表什么呢?有的是修理你,有的是诱惑你,当心不清净的时候,譬如贪心尚未灭除时,偏偏有很多人一直送钱给你、供养你,一时把持不住就受到诱惑,就落入陷阱了、失节、堕落,我们修行本来就是要脱离这些贪、瞋、痴、慢、疑的污染,不被名闻利养所诱惑。
「又入烟云深处居。」
有时候是已经解脱出来啦!到高原上看到的芸芸众生,众人皆醉我独醒,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有时候习气一来,障碍来了,又迷误掉、落入漩涡了,又入烟云深处居。本来追这一头牛已经很辛苦啦!从第一个图看到牛的踪迹,就一直追,追到现在终于抓到它了!菩提自性显露出来的时候,还很安慰的觉得自己解脱了!修得不错!一旦障碍来,又迷糊不清了!又去烦恼!又去执着!自性不见、野牛又现出来,因此得到牛,并不能够马上清净,得到牛必须花很多的力量去驯服,因此第五图就是在牧牛。
这头牛得到时,譬如有很大的神通力,因为动、静、根、觉、空、灭六结使的「觉」开发出来的时候,很多事情你都懂、都知道,但是习气毛病没有灭除时,知道的越多、烦恼越多,定力不够时,也会搞得乌烟瘴气,而在这个时候,是好、坏都有的境界。
三、解说
行者虽以般若智观照妄心,似绳索已牢套着牛,唯牛性尚野,难以制服。故行者如牧者执杖牧牛,勤加鞭策、调伏,但无始劫来之习气太强,而不能一下去除。此时行者已得悟自性全貌,觉知虽历历,奈粗重烦恼、过、习气种子尚存。若行者保任不住,有时到高原清净处,有时又入深山杂秽处,恐又犯人苗稼,而造诸业因,故亟须保护任运,使其驯伏而后已。和曰:「般若真照网住渠,无始无明却难除。太平时日谓菩提,境风转至烦恼居。」
「行者虽以般若智观照妄心」
一个开悟者起码悟知有两个心,其实有八个心,眼、耳、鼻、舌、身各有一个心,然后第六意识的分别心,第七意识末那识的妄执、妄想心,第八意识是真正本来的心,般若智慧能够觉照,就是真心,第八意识觉照的心开发出来以后,它储藏很多的习气毛病,妄心来自于第六意识的分别心,第六意识来自第七意识的妄想执着心,然后以第八意识的真心来观照,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的妄心,开悟的行者都有这种能耐。
「似绳索已牢套着牛,唯牛性尚野,难以制服。」
我们可以看第四图:所准备的绳索,一个圈圈丢出去,刚好套住了牛的头,也就是抓到了这一头牛。牛虽然是动物,在印度它是很神圣的,也代表我们的体性清净,但是动物到底还是有野性,所以它还是很野,野性代表我们的习气毛病尚未清净以前所具有的现象,所以难以制服。修行并非一蹴即成,什么都解决了,六祖开悟后混迹猎人队中十五年,勤修断除内心的习气毛病,然后修一切神通。
刚开始还不清净还是要修得清净,初地菩萨是欢喜地,二地菩萨是离垢地,因为污垢一大堆,必须把它除离,离垢而心清净以后就能够发光,是第三明地发光地,心能够发光,第四地焰慧地,智慧有如火焰。初地是入道,入道以后才能够真修,第四地是见道,在第四地有智慧比较没有烦恼。而接着就是第五地、第六地、第七地修一些心通,到第七地修三三昧、修解脱道,七地前有智慧照破烦恼而已,还是有很多的烦恼,到第七地修三三昧才能够解脱,第八地不动地才是真正的解脱地。之前找到的牛,野性尚存,难以制伏。
「故行者如牧者执杖牧牛,勤加鞭策、调伏。」
这个时候修行的人起心动念,都有觉照的心可以观照它,不让心意念去成就妄想。执杖牧牛在禅宗而言,是必然的修行阶段,怎么牧牛呢?就在你的念头起来一个字、两个字的时候,你真觉看着它,慢慢地心就不会再想下去了。如果你面对一个人讲一句话而起了瞋心,而这瞋心不是念头,你真觉就看着它,警示自己瞋心又冒起!慢慢地瞋心又会下去了!如果修不到这个阶段,就代表你的觉心还没有打开,心眼打开的人,就很清晰的可以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觉照的心具足,就可以观照你的习气毛病,以及种种的心态都能,反正是不正常的、有为的都是不对的,因为在这时候是要修空观。空观不是用讲的,而是必须要去修证的法,修到最后,对于一个人的一句话,不管是好、坏都不执着,而不起心相应,这就是体性的空性现;而一般人还有习气毛病的相应,这就是不空。所以在修空观之间,就必须要执杖牧牛,起心动念用真觉看着它,如果起害心、不甘愿的心,那就很离谱了!
我们修行人有时候常常受到欺负,应该更加要忍辱,更不应该去诅咒他人,因为修行人这个时候心都已经活了,而有所动念都会成真,很可怕的!因此要执杖牧牛,心力很强,心强力壮代表不正当的心念,有时候虽然无心害人、或者是故意、或者是去诅咒人家,一次、两次,或者是天天想,到后来都可能成真,这个人也可能会发生问题。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执杖牧牛,更甭让它动一点点的心意念,好、坏皆不动念,所以勤加鞭策、调伏,看得很紧、调伏它。顺就是伏了,不顺就要调,而调伏有很多的方法,如果骂它,而它就乖乖地不动念,当然就很好,那骂的还很管用!有时候骂了又觉得很委屈,一个心就很受不了!我们有一位同学,观照他的心很严格,他本来很喜欢讲话,当他知道如何修练心的时候,逼着自己不讲话,结果最后里面自己的那妄我,大喊:我受不了!我受不了了!再下去就要发疯了!结果妥协不敢再逼下去,然而只要继续再逼下去,它才会调伏,不再逼下去最后通商量、妥协,这样就又拉长修行的时间了!所以要抱持一颗勇往直前的心、不通商量的心、不退转的心,心里面它慢慢地就会调伏了。
调伏分成两个:一个是暂伏,好像没有事,对于事情也都看得开,譬如以丢掉钱来说吧!如果丢了二十万,可能还是看得开,而如果家里只有一百万,而把这一百万全都丢掉了,也许就好几个月都吃不下饭呢!所以暂伏也就是说还有火种,只是暂时地压住它。一个是永伏,永伏是火种没有了,里面的种子没有了,这就是圣人的境界。
「但无始劫来之习气太强,而不能一下去除。」
一个习气的断除总是要次第地除灭,譬如以瞋心而言,瞋恨而爱发脾气的心,人家侮辱你、不顺从你,而心里就很不舒服。如果慢慢地对着外境不再去追究,反过来调伏自己内在的心,然后内心这一次可能大生气,第二次仍然中生气,再来可能就渐渐地不那么生气,总是要磨练仟次、百次以后,也就慢慢地无所谓了。之后还再同样的问题对着往来时,我根本就不起心动念与之相应,这样子才是真正的永伏。然而每一世所熏习的习气太多,一下子要断除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一下去除。
「此时行者已得悟自性全貌,觉知虽历历,奈粗重烦恼、过、习气种子尚存。」
已经了解有个了了觉知、不动的心,此时就像打坐时,不起心动念但是有一个觉知在的状态,或有因缘来时,习气毛病会与之相应,所以悟得自性本来是自在无碍,它是空性无黏,但是它还有一个特性:觉知历历,什么事情都懂,每一个人的心态、心机,每件事情的背后因缘,得牛的人都清清楚楚,也就是中阴身的敏感有九倍之多的状况,什么都懂知。一个开悟的人可以直接读你的心,心清净与否、修得好不好,都可以感觉,然而懂得越多,如果放不下岂不是更糟糕。所以虽然觉知历历,但是粗、重烦恼,过、习气种子一大堆,因此灵知灵觉的心是一回事,是佛性本来的功能,如果没有把烦恼断掉,或许觉知越多,日子越难过。感知越多如果能够自在,也就会没有事,同时应该了解业力该现总是要现的!比较没有定力、比较看不开、没智慧的人就会跟着业力动哪!无形中给自己制造麻烦与烦恼,不管是感知自己或他人的事,在这个时候,必须要能够学习空观与无碍。
「若行者保任不住」
懂得多,烦恼习气毛病又多,然后知道的事情不能够放下,又用习气毛病去相应,这就是保任不住。保是保护,保护你的心不再去造业,还有保护你的身,不受外面的人、冤亲债主的纠缠与伤害,要有能力保护身心。保护心是对你的习气,或面对着人、事、物的时候,不让心与之相应而再造业。保护身是冤亲债主来时,要有保护自身的能力。外面杂七杂八、不修心的人太多了,并非只有冤亲债主会作法,修行时所面对的诸逆缘,都是与人家结怨的,有的是人、有的是鬼神,在保护任运之间,要保护你的身,要保护你的心,两者都要好好保护着,让心能够慢慢地回复到真心实性的空,随心所欲地能够住在空之间,当然最后是自在,对一切境界都能够自在,这就是禅宗所谓的保任---保护任运。
保护任运这个「运」字,就是在说更进一步的法,系进入心的用,网上的文章所说的魔相:想阴魔相有很多,在体知心的功用后,知道心的功用很大,如果会用它,它就会现出无限的力量出来,所以要学习如何去用,起心动念不为自己,都为众生,也都可以成就的。
这一次在法尔上课(90.2.18)我问高级班的同学,心中心法修得好不好?而心中心法的咒语已经念了几百万遍哪!教了六个手印而手印也已经结了,也修了三年了,你会不会去用它呢?
其实六个手印随便拿一个手印、念咒语都可以成就的,念咒语可以让魔产生慈悲心,咒语的威力是很大的,问题是有没有很认真地、清净地念这个咒语。如果碰到障碍,心有所不安,有很多人在保护任运方面处理得不好,常常让身体受伤,如果有警觉,早一点念佛或者念咒语,都可以把你的心安住,而心安住了,身就比较能够气通,气通而外来的东西,要伤害你就比较不容易,这是实修方面的事情。
虽然本身能够保护任运,但是心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就管住,六祖开悟后还经过十五年的功夫在修,所以开悟并非一下子就很了不起,没有这回事!开悟以后还是要慢慢地修心,修证到可以运用这个心,那就有点功夫了,可以化解一切障碍,也可以为众生做很多事情。
「有时到高原清净处」
保护任运得住,有时到高原清净处,这就是好日子、无碍的时候,因而觉得心很清净,觉得已经解脱了!心很清净而心情非常的海(high),所以说有时到高原清净处。
「有时又入深山杂秽处」
有时障碍来时,潜意识中的贪、瞋、痴、慢、疑及淫欲心、、、,习气毛病又来了!又触犯哪!障碍来了,而习气毛病与之相应。
「恐又犯人苗稼,而造诸业因。」
以前的心尚清净,不会去害人,现在已进入不好的因缘境界时,习气毛病又来了,可能又要去践踏人家的稻作、或者是干粮、杂作。犯人苗稼是禅宗的话,就是去侵犯人家的心或者是身,那是因为心不清净的关系才会这样子,而造诸业因。
「故亟须保护任运,使其驯伏而后已。」
得牛时候的行者,起心动念时如果让它一直想下去,或者天天都那么想,真的会成就恶业,即使是无心的要害人,如果一次、两次,或者天天都这么去想的话,这个人会有不好的现象发生。所以得牛的时候,最重要的必须要好好管住这个心,故亟须保护任运,使其驯伏而后已。
 
四、和颂
「般若真照网住渠,无始无明却难除。太平时日谓菩提,境风转至烦恼居。」
「般若真照网住渠,无始无明却难除。」
以般若智慧,觉知的心来鉴照妄想习气,抓住这一头野牛把它绑住了,野牛虽野,都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无明所造的业障,野就野在这里,牛本来是清净无为的、非常的柔顺,会有这些野的味道都是习气毛病,也都是无始劫以来所熏习而成的,因此无始无明却难除,很难能够顺利地去断除。
「太平时日谓菩提,」
有时才到高原清净处,好日子、没有障碍的时候,是自认为有菩提智慧。我们有一位同学,连天气的好坏都影响她的心情,这是因为心受到外界的影响,当然我们的体性与万物本来是一体的,但是要学习空观、要超越它,不能够受到天气的影响。有时候确实是如此,如果是遇到刮风、下雪、台风,这些日子都是不好的因缘,有时候寒流来时,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往生的人就特别多,这是藉阴霾来接引这些人的,在家里看不到这些情况,但到医院去看才知道。如果心还随着气候在起伏,就是没有超越天气,心还没有空掉,还受一切物境所影响。当然物境与我们体性本来是一体的,众生也本是同体,大家同一体性,万物也是同一体性。所以在太平日子,没有因缘、没有冤亲债主在做怪的时候,还觉得自己的智慧蛮不错的!什么事情也都看得开!心里面的一点妄想也能够控制得了!但是境风转至烦恼居!
「境风转至烦恼居。」
当因缘来的时候即随风起浪,外在的因缘来时,潜意识里面不清净的心与它相应,然后烦恼就来了,忘了当初的清净,而钻牛角尖去执着烦恼的这些法。所以在得牛的时候,灵知灵觉是有的,但是满心的龌龊、垃圾、不好的习气毛病一大堆,这些是同时都存在。因此在这个时候,必须要牧牛,用我们觉照的心,控制这一头牛,当它面对人、事、物而不以自己的习气毛病来相应,以平常心、空无的心、面对一切境都有无碍的心,但是这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必须要慢慢地去磨练,而磨练有时要经过一、二十年,六祖也经过十五年的磨练,也才能够有大成就。有些修世间禅定的行者,以为开悟的现象就是:光一闪、自性清净了、什么事情都看得开,那还是没有进去的,心没有灵知灵觉,当然也就没有很大的烦恼,禅宗所言的,还有灵知灵觉的心可以知道很多的事情,知道后是不是还看得开呢?因此修行还是有层次的,当然这也关系到因缘法,如果你的因缘适合修世间禅定,也不能强求修大乘的佛法进入菩萨道,这也不是简单的,如果很用心的在规范习气毛病,把粗的控制好,然后很发心的、很精进地用功,当然无形中身体也会改变,进而具足资粮能量,最后甚至于能够有所成就。
心尚未成熟,有时候是勉强不来的,有的同学气机很旺,却害怕身心的反应而不敢再深入;有的同学却是气机衰弱,练几年了气还是起不来,这个与身体有关系,也牵涉到上一世有没有修行?所修是何法?如果上一世修密法,或修禅宗,气机很旺,也就会比较快;如果只会做善事、修善行,也许福报好一点,但是身体还是没有底子、没有基础。如今生才开始修练打坐、练功,也就是今生才开始利用色身用功而已,快慢与否这都是勉强不来的。
无始劫以来,每一个人踏上修行路,从初发心开始,每一世都这样一直地修过来,因此也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跑那么快,而我怎么走那么慢呢?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我们在过程之间,研究与了解别人所写出来的东西,他总不是无中生有的,确实是也有他的道理在。
这十牛图以前本来是八个图,后来才加上两个图,是行菩萨道的,而修行就是这样子来的,只是你看不懂这牛绑着在干什么?短短的一个序文,四句颂文是在讲什么?看不懂,如果懂了就知道其中的意思、道理是什么!是非常的殊胜的!能够懂的话就知道文中所透漏的消息,消息都在这里面。譬如第十图的序「柴门独掩,千圣不知」,柴门独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柴门独掩?柴门已经打开了,为什么要独掩、要再关起来?因为修到清净的时候,就必须要关起来。在第四图的得牛,是把你的色身打开,打开以后才能通外界,有灵知灵觉,等到修心修到差不多了,就必须要回凡,这个时候门就要关起来。如果看不懂的话,柴门独掩是在掩什么?何谓千圣不知!因为打开以后虚空中菩萨、天神,平面的鬼神等都知道你的踪迹,待你把门关起来了,人家都不知道、也不了解,故说千圣不知。到底你修了怎么样?有那个功夫吗?柴门独掩就得回凡与凡夫一般,此时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要光没有光、要气没有气,不是说真的都没有气,只是没像开悟时一样地那么旺,开悟的时候奇经八脉、正经十二脉,全身都通畅,而在这个时候修练神足通,真的就会成就的,因为整个身体都充满了气,只要起心动念,神足通很快地就会成就,但是学会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死了还不是要照样去轮回。因此佛教所说的解脱道,首先要修解脱,这些神通都没有用的,神通敌不了业力!以后快成佛时,神通自然就有了,那是自然现起的三明六通,不是去学习的神通。
所以古代的圣贤先哲,他们把所经历的事情写下来,我们要解读它,可以从里面得到指引;或者是谁讲都一样,释迦牟尼佛讲经典也好、宣讲修行的方法也好、修行的境界也好,假如换上这个十牛图来说,只是对象不同、表示不同,然而境界的说明也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
今天就讲到这一段为止!
行者虽以般若智观照妄心,似绳索已牢套着牛,唯牛性尚野,难以制服。故行者如牧者执杖牧牛,勤加鞭策、调伏,但无始劫来之习气太强,而不能一下去除。此时行者已得悟自性全貌,觉知虽历历,奈粗重烦恼、过、习气种子尚存。若行者保任不住,有时到高原清净处,有时又入深山杂秽处,恐又犯人苗稼,而造诸业因,故亟须保护任运,使其驯伏而后已。和曰:「般若真照网住渠,无始无明却难除。太平时日谓菩提,境风转至烦恼居。」

 
禅宗十牛图解说(10之5)--第五图 牧牛
张玄祥居士所撰
一、前言
第四图得牛,也就是开悟以后要再开始修行,也是真正实修的时候。为什么开悟以后,才真正在修行呢?因为打开阿赖耶识的这一扇门以后,潜意识里面的一切种子会现出来;另一方面,一个人的色身破,灵知灵觉的心非常的敏感、敏锐,所以常常一住境就生心,这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行者得牛的阶段,有点像一般人要往生的时候,也就是中阴身现起时的状况。
开悟的人心尚未清净以前,色、受、想、行、识五阴都会现起妄用,都是不真实境界一直的现出来,也因为打开这个心扉,所以修行起来就会比较得力,也就是有一个灵知灵觉的心,此菩提自性可以观照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时,您起什么心量的反应,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得很清楚。在这个时候,一方面觉知的心很强,二方面敏感、感应力量很强,所以常常对境生心,不要一、两秒钟也许就有几十个念头出现,因为这个心非常的敏锐,当然也还有一些魔相,或者是一些超能力,不是看到二度空间、或者是看到三度空间、四度空间,都有这种可能,还可看到人的心里面去,所以这种能力就使您产生习气反应,如果再加上很多的习气毛病,一定会不自主地反应出来,在这个时候才更应该修行,才知道自己有无始劫以来所熏习的习气。虽然还没有悟入以前,觉得自己修得还不错,对于什么事情也都还看得开,也与世无争,也都无所谓。直到进入以后,由于有点心通力,这个时候都有神通力,有一种心力、念力、又有智慧,而又面对种种人、事、物的因缘,当然有的人对您很不好,有的人对您好,正是一种米养百种人,这些人对您以前的所有恩恩怨怨,这一世的、上一世的、或者是哪一世的都扯不清楚,所以心中是非常的热闹,这个时候也正是修行的好时节。
对于善因缘也不能够以善对待,如果以善对待的,那也还是凡夫,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还是凡夫一个,所以要保持一个平常心、平等性;恶因缘也不能够去恨他,以不恶对待他。要调伏我们的恶心、恶性,在顺、逆之间,怎么去让您的体性显露出来?对于种种的因缘,都能够一体以观之,也没有什么好、坏之别,如此一直地推翻内在的习气,对于一切善、恶境界的执着,好人与坏人之间的种种分别,这样次第、继续地往上修正,这种功夫就是在「牧牛」。
这一头牛的野性太野了,而这种野性,对于开悟的人是能够控制的,但还是觉得内心的不清净,也不能够与一般的凡夫比较,因为一般凡夫是蛮不讲理的野牛,是会控制不了、是随业流转的。当修到这个开悟境界,已经是登地菩萨,这头牛的习气虽野,但是控制得了,不会让它随业流转,也因为有智慧,当然也有善因缘、诸佛菩萨的暗中护持,让您不会走错路。除非是着魔了,着魔时是不修心!不去断您的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却会搞一些怪力乱神,现一些什么鬼通的,因为那些通也不是您的,在自心尚未清净以前,哪里有什么通!都是一种魔相!当然魔相不是永远都不好的,魔相有时是代表色身的一种境界,如同一个开悟的人,他的心很敏感,他可以读透每一个人的心意念,而这种心通在两个都开悟的人,起心动念彼此都可以了知对方在想什么,因为大家同一个体性,因此一方面是自己不清净,二方面是又可感召外在不清净的心,所以心中很热闹,而此时也是好修行的时候,所以要牧牛。
这十个图中每一个图都很传神,都有它的境界表示,不是表面的文章,如果不懂,会看成为只是一般的、叙述似的修行,其实都是祖师大德们,他们自身的体验所写出来的,虽很简短每一段都是只有几十个字而已,但都是诸大德的修行结晶。

序五曰:「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前思才起,后念相随。」
这简单几个字,就把开悟后的境界都给讲出来了,所以作序人所写的有时比作颂的人所写的更传神,譬如第一、二句:前思才起,后念相随。开悟后的这个心更会因境起念,五根处六尘境时都是霹雳啪啦地不停地反应。普通人眼睛看到一个人,或者是不在意,不会去注意他。偏偏一个开悟的人,心念转得特快,且什么都很执着,对这个人从头看到脚,而且是很快地,霹雳啪啦地转了几十个念头,这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面对的一切尘境,会产生一连串心的反应。如果我们从「唯识学」的角度而言,五根面对六尘,会产生六识,而前面的五识它是没有功用的,只是了知其境,第六意识就有分别,譬如眼睛看到一个人,如果眼识只说他是一个人,第六意识加进去后,就马上分别出是男人或者是女人,男人长得怎么样?女人长得怎么样?从头到脚扫过去,就有好多个的念头出来,这都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分别心很强,妄分别,所以我们说修行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要去断除第六意识的妄分别,在唯识学的五位百法中,有五十一个心所法,善、恶心所法,扣掉五遍行,这五遍行是每一识都有的,它不会灭的,如此剩下还有四十六个善、恶心所法,不管是善,不管是恶,都必须要修、要去断除,而要解脱除为善,必须学习三轮体空,学习诸法入无相。
一个开悟的人,对于一切人所做的事情,没有善、恶的分别,都是以自然而发的慈悲心去做,做了就忘记了,而一般人为善却是常常有所求;登地菩萨是随缘而做,见到就去做,做了也就忘记了,坏事更不去做,有时好事甚至不想做,如此心才能够自在,把第六意识摧毁了;第六意识有外境与内心这两个层次,由于先看外境,再起内心的妄想习气相应,所以烦恼无量,能够把它控制好,最后要修第七意识让它清净,但还剩下十八个心所法,其中再扣掉五个遍行(作意、触、受、思、想)它是不会灭的,不管修得多好,它都永远不会灭,其它即剩八大随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四根本烦恼法(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别境一(慧)。(参考基础篇p.310)
学习佛法其实也不用学太多,如果能够把「唯识」或者是「八识规矩颂」搞懂的话,彻底了解了,就知道怎么去修行,即使您修不好、做不到,那又另当别论,也不用怪佛法有多深奥,其实也没什么深奥,只是所说的做不到、修不来。
「前思才起,后念相随。」一个开悟的人心态很敏感的,不管眼晴、耳朵、鼻子、舌头接触到哪一个境界,他都有一大堆的妄想,这个还是可以控制的,而可控制的还是在第六意识的妄执妄分别。
另有一个法尘,是开悟的人所控制不了的,而那法尘是从八识种子出来的,第八意识的种子无量无边,要说有却看不到,说没有呢?当气扫到了它就现出来了,我们无始劫以来熏习了很多的习气毛病,也有很多的影像,不要说在以前,就说这一生,从出生以来所接触的人、事、物,都会记忆到脑筋里面去,然后内在的气旺,开悟的人一定气旺才会开悟,因为色身破了,而气旺会扫到种子,种子就会起现行,还有时候不是只扫一个,同时会扫了好多个种子,因此念头不会完全,是断续的片段,这是不能够自主的念头,因为它是法尘,不是意念思维心。
第六意识是可以思、可以想的,而有一个主观意念我要想,要说话一定会想,想后才能说话。如果这个法尘起来,当然我们有一个觉知的心看着它,而不加第六意识进去起哄的话,很清楚地看着它,妄念起来的几个字,这一段还没完,又接着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因为法法总是相随的,且不可能后者超越前者,譬如第一个字起,第二个字才起来,第二个字不可能超越第一个字的,如同浪潮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推到前浪,浪浪往前推,我们的念头也是一样的,譬如起一个「我今晚」这个念头,「我」先起,「今」才起,接着「晚」才起来,法的根本都是这样,不能逾越,但是「我今晚」到这里,接着怎没下文呢?法尘扫到种子就现,第二个念头再起,也就是这个念头还没想完,另外无关的第二个念头再起,这个与我们能思、能想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境界,所以很多修行的人,假如没有大智慧的话,会被这些法尘所欺骗。
在《解深密经》里面讲这种境界讲得很清楚,世尊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没有去看到它,怎么知道它如瀑流?一定有看到它,才知道它如瀑流,这个境界,修到行阴区宇的时候,就知道了—如瀑流!如流水般绵延不断!但一开悟的行者,当时其心识也如暴流似地。
「阿赖耶识」是一般的通称,翻成中文叫做「藏识」,也叫做「阿陀那识,」这名称就是无所不藏里面的佛性本来。而所储存的法尘,若无习气与之相应,就是圣人的境界。譬如认识一百个人,而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形相,这些法尘相,若能不对某甲有什么喜爱或厌恶,对某乙、某丙都没有任何喜、厌的分别,反正这些都充塞其中,这法尘就仅是法尘而已。如果法尘再加上习气的话,喜欢某甲,厌恶某乙等种种的分别,有这些的话,就不是阿陀那识,阿陀那识是储存了很多的种子,习气这部分没有。习气是第六、第七意识的毛病,如果讲这个房子里面所储存的东西,它就是阿陀那识,它非常的深远广大,而且非常的微细,鸡毛蒜皮的事情,只要任何的经历都把它储存起来,非常的深细,如果把它打开,一切的种子不碰它,当然就没事,如碰它,一切种子就如瀑流,法尘一直在飞扬,这种情况何时才能静止下来?好久好久,或有的好几年,甚至有的几十年。
「我于凡愚不开演」:对于愚痴、没有智慧的人,不宣讲这种法,不开演这种大法,为什么?「恐彼分别执为我」,因为一般凡夫分不清内心所起的念头,都会认为这是我在想的,而喜欢、讨厌的心,这都是您的习气,如果种了很多的种子,再加上习气毛病,会把所有的念头、所有的影像,都认为是里面有个我,譬如某甲我讨厌他,那是前世的事情,以前结了怨,今生相遇在一起,而现在现出来的时候,还是有怨恨的心,这表示内心还是没有清净,所以就必须要牧牛,牧牛就是修这些。没有智慧或者是冤亲债主在牵扯的时候,搞不清楚因缘法,只要一想到某甲,瞋恨心就一直冒起来,从潜意识里面一直冒出来,因有时智慧不足,也不知道去观心,把瞋恨的心压下去,却只记得恨,不知道要牧牛,来把此念压下去。因此,对于凡愚,不能够讲到阿陀那识的法相,而必须随着根器去度化他们,有的还是没办法教导他们从心地上去修行,从心地上去解脱出来。
前思才起,后念相随,这个境界,就已经相当的棘手了,心地非常敏感以外,这里还尚未提到法尘生起,否则更是热闹滚滚。
「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
开悟的时候,大略讲有两颗心,一个是菩提自性,它觉知一切境界,不是只有生活起居的事情知道而已,对于十方虚空一切因缘,而也都能够感知,冤亲债主、善、恶因缘,他都知道,知道而能够不烦脑,不随着您的习气去转,这就是在求超越、在求解脱,所以第一个开发出来的,就是菩提自性的觉知历历不爽的心。开悟的人心一真皆真,如果把它当真,那也就会乱的,譬如说您的冤亲债主某某人来了,如果信以为真,而自己还没有工夫去应对,有这种心态时,如何能够解脱?有时虽然觉知,您看了、感觉了,还是必须把它放下,不要当真,但这有时是很难的。其实在这个阶段,虽然教我们不要当真,意思就是说放下,不要理它,不管它有没有这回事情,反正就是不去罣碍,不理它,当然就自在。
由于您的一念觉,就很清楚是业力?是习气?是障碍?您就会分得很清楚,是不是我的妄想?所以一念觉,那就错不了。我们常常就是一念觉以后,接着下来的第二念、第三念,就变成妄,为什么变成虚妄?因为又加上自身的习气毛病,譬如刚刚所比喻的某甲与他有缘,彼此有善因缘的关系,因此就觉得他很不错,一见面就很投缘,而「觉」是一回事情,如果产生好感的心,那就是「习气」的部份了,这个心念起,就表示动了凡情,动了凡情就会迷失了,就会对他特别好一点,或者其它的心态也出来,譬如在派菜、派饭的时候,喜欢他就多给他一点,希望他多吃一些,如此就动了凡情。其实,有时这是难免的,但是我们修行人到这个阶段,却不能有这种心念头,不能有妄的习气加进去,所以觉知一切境后,却不能随一切境去流转,您看这有多难!这个样子就是六亲不认、不通商量,有时在这个阶段,当然自己会觉得很自在,但是也会产生诸多的误会,会有很多冤枉您的事情,但是却不能够去说明,也还不能够去解释,只得默默地承受;默默地承受以外,还得不在意,也得放下,也还得自在,所以这种修行是真刀实枪地在磨练。
一个真正开悟的人,心很笃定,就是别人见怪了,他还是很自在,要耐得住寂寞,要耐得住别人的冤枉,但是日久见人心。我们修行者最怕的就是,在紧要关头的时候,有一丝一毫的微尘,那就永远修不出来的,认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误会、怎么见怪,都要承受,一直等到走出来为止。什么叫做走出来?就是以前因为不能这么做、不能那么做,所以非常地一板一眼地守住这个心,等到定力够了,看的也多了,有能力能够控制自己心了,此时就需回凡,入「空有不二」境界。所以,心就会圆融、缓和一些,不会让事情产生别扭。您还没有真正修出来所用的忍辱法,要忍一切境界,能使心不乱而得自在。若以一般人的想法,事情好像要能面面俱到,那您又会越修越乱,世间人没有让您能够面面俱到的,顾了这个,就会顾不了那个,顾了这件事,就顾不了那些事,九十九件事情都处理得很好,就是只有一件事处理得不好,为了这一件事情,他还是会唠叨不停,甚至恨您一辈子,所以在修行—牧牛—的这一阶段,不能讲这一些,要六亲不认,一概不予理会,而守住我的内心,这是正在牧牛修行的时候。
讲这些实际上的例子,实在有时觉得满无奈的,以后对他特别好的话,他或许也会知道的,但是当时就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心动,自己都没习气去相应,若相应就会乱分寸的,做是做了,却不会圆满,即使圆满了心,还是不能够解脱,所以觉是一回事情,觉了以后有没有习气搅和?如果没有搅和进去,就是真的觉,不会迷失,但是往往不是有智慧的人,就会「在迷故而为妄」。
「在迷故而为妄。」
为什么会是妄想呢?因为我常说,觉知心第一个念头都是真的,是谓「第一义谛空」,第一个念头的感觉是对的、真的,接下来都是习气毛病去相应,所产生的一切妄想念头。所以刚开始在想的时候,就必须马上制止,境界过了,也就会没有事的。如果您面对这境界,过了却让它起了第二念、第三念,而抓住那几个念头去感觉,以为自已的感觉都是真的,那就会乱了,因为习气不清净,其实也没那么简单的,因此都会迷失掉的。所以只要有念头,能够不在意,不随着它去转,过几分钟也就会没有事了,而我们常常有念头时,就去抓着那个念头来思考,其实有时候这些念头,是在考验我们的定力。譬如:离得开最亲近的人吗?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最亲近的人怎么啦?生病了吗?以前都认为自己的感觉都是真的,当然这一次的感觉也是对的,接着就胡思乱想的,甚至沉不住气,打一通电话问一问,真的还是假的?这都是妄想,变成迷思,如果抱持一个心,不管是真的或是假的,一概不予理会、不执着,也就不会进入烦恼的境界。
修得不好,当然就有冤亲债主常常在牵扯不清;修得好,随时也都要接受考验的。若认识却不清楚,也就会迷故而为妄,如果是觉了,就会没有事,这是有关于心念方面的。
当然对事情的感知,心也会有灵知灵觉,可以知道很多的事情,但也不是代表这些事情,就永远是这个样子,因为还有时间的重要因素。心很清净的时候,您用觉知去感觉一件事情时,那是代表当下的情况,必须要有这种的认知,不要到隔天,还在想这件事是这样,不要认为过去的觉知,现在仍然是这样的。因为时间是会过去,空间也在改变,因缘也在转,好的可能变成没有事,坏的也可能变成没有事,所以,不要认为自己的觉知都是真的。譬如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长官会提报我升官,自己有机会升官了,但后来又被小人打小报告去中伤,因此升官不成,这个情况也不能够说当初的感觉是错误的,只是时空、因缘都在转,所以很喜欢用心去感觉事情是不好的,感觉后也不要太在意真的、假的,反正也都要无所谓,当下觉知一下而已,不要太肯定一定是会怎样的结果,事情尚未走到真正明朗化以前,因缘怎么转,都还不知道,而修行人更要有这种体会,一切因缘法都是一直在转,好的可能变成没有,坏的也可能转变成没事,所以觉是一回事情,也不要太肯定永远是真,真只是在当下,不要看到这一句「由觉故以成真」,真只是代表当下的那个时段,如果再加上习气毛病,因此「在迷故而为妄」,为什么会迷呢?不由境有,惟自心生。
「不由境有,惟自心生。」
会迷是因为眼、耳、鼻、舌、身,面对色、声、香、味、触等外尘境的时候,产生自心里面的习气毛病与之相应,所以才会迷失了,这一切也都是「惟自心生」,都是自己的心里所生起来的,也完全掌握在我们的心是否「动」!于境却没有直接关系的,境归境,所以祖师大德们常常提示我们:「万法本闲,庸人自扰之!」您看到这个人做这件事情,本来与您有什么关系?他这么做,是他的事情,与您何干?但是你却看得很不爽快,如此就是所谓的看进去了,看进去,且不如你意,所以就会受不了。一切的迷失,不是因为境而让您迷失,都是因为您的习气毛病,对那个境产生不正当的、自以为是的种种的思想,才会造成您迷失掉了。
第五图的序言中,前面两句在讲一个开悟的修行者,心的敏感、念头的敏锐、超觉,第三、四句在讲,有了觉知一切境、因缘的能力,但是觉了以后,不要再加上妄习去感应,否则就会迷失掉了。随后在讲,如果你是迷失了,不是因为境而迷失,只因为你内心的不清净,自心「迷」失掉了,那该怎么修行呢?最后这两句告诉我们怎么修行: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好不容易得到这一头牛,所以在鼻子上绑了一个绳索,牢牢地牵住牠,当然绑太长了,它还是会跑远的,最好就在鼻子,鼻孔的旁边,紧紧抓住它,绳子短牠就跑不了,牠转来转去,还是在我的周围。所以「执杖牧牛」,必须要近身才能管束它,如果是绳子太长,让牠跑得太远呢?虽然看得到,但是却打不到,它可以左右晃来晃去的,你拿牠没办法。最好绑在近身,要在周围旁边抓紧绳索看着它,不容拟议—就是不通商量,不通商量的手段来对付牠。因为无始劫以来,我们所养成的习气,突然要约束它,当然它就会受不了,而平时的习气让它太自在了,一下子要管严就难了。譬如喜欢讲话的人,已经养成习惯了,现在要他不要讲话,当然就会受不了,嘴巴不讲话,心里还定不下来呢!若以一个觉知的心去看着它,不能乱动心念,那它更会受不了,所以会非常的痛苦,以至心也会生病,甚至会产生身体的不适。牧牛时不管顺、违的任何境界,它在起什么心念,都不能够让它得逞,才能够压死它,也不能够让它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通常都是对自己比对别人好,那都太宽容自己了,禅修到真正在对治内心的时候,而有这种观念时,都是会修不好的。
我们有位同学,刚开始他要自己不随意说话,起初的时候是很痛苦的,逼心逼得太久了,真的人也就会生病了。但是熬了几年以后,真的它也就听话了,慢慢地也就没有爱说话的余习,要它这样,它就会乖乖地,教它不要动心念,它就不会动心念,所以在牧牛阶段之间,要狠得住心、要择善固执,什么都不能动转!
这短短的序言,提示出:为什么要牧牛?牧牛要怎么去牧?而它真真假假,要怎么去分别?该怎么做?最后这两句话,就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接下来我们先看颂:
三、颂词
颂曰:
「鞭索时时不离身,
   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
   羁锁无抑自逐人」。。
       第五图 牧牛
 
「鞭索时时不离身」
在牧牛的阶段,鞭子和绳索,随时都不能够离开身体,随时都要绑住这头野牛。如果您觉得它蛮乖的、蛮听话的,把鞭子和绳索都收起来了,结果一下子功夫,它的习气毛病又发了、又犯了!
「恐伊纵步入埃尘」
修行若无境界来磨,是不能了知心真的清净吗?好像练的不错了,但面对尘境时,一下子功夫又迷失在色、声、香、味、触等的尘境之中了,一下子又迷失了,又陷落进去了。如果鞭子和绳索时时不离身,有问题就打它、罚它、骂它,这样子一天天地过去、一年年地过去,它的习气毛病会越来越少,懂得的也越来越多,而所懂的事情增加心意念的力量以外,知道习气毛病离您越来越远、脱离了,哪一个习气以前很重,现在很淡薄了,到最后好像不痛不痒,您就知道哪一个已经断了,哪一个却没有断。
「相将牧得纯和也」
不管怎么样,在战斗之间,或者是互相惺忪相惜之间,慢慢地可以把这一头牛牧得很纯净、很祥和。但在牧牛之间,善、恶都不能去执着,有时也会因为善而让我们迷失了,要守得住像石头一样没有罅隙,不管善、恶、顺、逆都无碍,反正就守住一个念头,最后才能逼得它非常的听话、清净无碍,牧牛牧得很纯和以后,亦是相将牧得纯和也。
「羁锁无抑自逐人。」
给牛上的枷锁、绳索都不必再用了,因它已是顺服了。虽然羁锁都不用了,但是它还是乖乖地不敢乱跑,亦步亦趋地跟着您走,因为它对于世间上的一切荣华富贵,看成空花雪月,这些都不留恋了,也没有什么兴趣了。前面的境界讲它还在留恋芳丛,现在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要跳舞、要看电影也都没有兴趣了,所有书有如糟糠,都也看不下去了,真正到了那个境界的时候,觉得什么都是没有意义,喜欢看的就是只有佛经、思惟佛道,也可以从中得到印证自己的境界、自己的修证,懂得的也越来越多,这才是自己真正受用的;其它的如报纸、杂志,讲了一大堆,有什么意思?随着时间天天在改变,我们也都受到媒体的搅和,也受到污染,有时候觉得蛮可怜的,天天受这些媒体的摆布,一下子碰到这个事件,本来是没有事情的,却是惹得乌烟瘴气,每一天说法都在改变,永远都在制造问题,鸡毛蒜皮的事也都在宣染。
行者至此,反过来会对众生产生一种悲情、慈悲的心,那是很自然的,也就会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那是到一个阶段时,自然而现起的慈悲心,尚未到那个阶段,您现不出来。有的人也有了那个慈悲心,但是他尚未进入状况,所做的事情却是一般的,讲得比较粗俗点的,沾一下边只是帮帮忙、打打杂而已,真正解决不了人家的问题,因自已身心尚有问题,也都没办法帮人家解决。
四、解说
「行者处此境界,执杖牧牛,让邪念不得增长,小心翼翼地调御着牛,惟恐稍不注意牛即背离。盖前尘影事、妄想心炽,行者处于散位不定中,一切种子如暴流,前念才起,后念相随,唯以种种功用行,随机任运。若心也大死一番,绝无商量余地,境风起真心不随缘转,契入清净体性,了悟空性,证得无所有相。行者至此,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动一言语即不快,起一妄念即失真。故行者沉默寡言,一切以行动示于道中。面临妄念、真心觉知,均能辨别,无有偏差。终究不用羁锁来束缚,抑是追随着清净心境,而不再去造业也。和曰:「功用种种有学身,时时提意离凡尘。干戈已罢军鼓收,敌我兵将归无人。」
「行者处此境界,执杖牧牛,让邪念不得增长。」
刚刚我们所说的这个心,只是思想很敏锐,有一觉知种种因缘的功夫而已,没有讲这个心只要起心动念都能够成就,如此它很可怕的!您想怎么样,有念力,它就会成就,所以这个心力,让修行的人觉得很可怕,如果您心不清净所起的念,是邪念、是害人家的念头,一方面您这样一直下去会沦堕的,二方面这个心力很强,您想做什么,它就成就什么,就要善自保任。
既然在执杖牧牛,怎么可以让它邪念生起呢?不能够的!什么叫做邪念,要人家的钱,或者是骗财、骗色、咒骂人,或者是要升官、发财,对自己有利的事情,都想要成就;自己讨厌的人,就不希望他有所成就,本来对方有因缘可以受一些福报的,却被您念头一起,也就泡汤啦!这是很可怕的!如果您的心打不开的话,就没有这种力量,如果是心打开了,想什么也就会成就什么,美梦成真,但是那不是梦,那是心的念力。
在唯识里面所讲的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里就有一个念,以及有定与慧,这些都是修行者才有的,在四禅境界的时候也有这种念力,但是四禅要入定以后,心入一境性时,如起心动念才会显出那种力量,所以打坐到四禅境界的时候,要身体浮起来,有念力,身体就能够浮起来,就能成就神足通。除此以外,您想做什么,都能够有所成就,但是练就了这些,与我们修解脱道却是背道而驰的。当有了想去体会什么的心态,那就代表有着贪、瞋、痴、慢、疑等的毛病仍然夹杂着,才会动了心念想去成就、去练就某些能耐。
如果什么都无所谓,我只是在牧这头牛,不去罣碍事情的好、坏,好、坏我都看开了,能够这样子,就是在修行,执杖牧牛。然而因心还不清净,有时这种佛性觉知中,还夹杂着妄习的部分,这习气不是一下子就能清净的,所以它还是会因缘而起的;有时候也不是五根面对五尘才会起的,因为有这个觉知的心,有很多的因缘,您看不到、不知道的,但它却是知道,所以它可以去应缘,但应缘的时候,心就起念,起念时你才感知,感知以后,也许习气就去相应呢!感知是一回事,感知是对境界而言,习气去相应是妄习,所以这个时候您要看着它:又再动念了!又再动妄想了!又再起什么贪心了!又再起瞋心了!
「小心翼翼地调御着牛」
在执杖牧牛的时候,妄想起了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的时候就要警觉,要看着它,或压住它,不要让它增长,要警觉自己还有这个邪念、这个心态,小心翼翼地调驭这一头牛。这个修行比初禅的觉观境界还要踏实,初禅的境界是有觉、有观,如果您打坐修行修不到初禅的境界时,没有一个觉知的心,也不知道要观妄想的念,因初禅有一个觉知的心起,然后真、妄就能够分清楚。那开悟的人更不用说了,开悟的人是超越时空去感知因缘,所感知的因缘,并不须要在面前,是应十方虚空一切因缘。
所谓的「大圆镜智」,并不是只有感知的,大圆镜智它是可以看到的,就像是一面镜子,这正是我的心镜,所有十方虚空世界,及一切众生皆现在心镜里面。为什么如今我们现不起来?因为我们还有所知障,这所知是什么?是知道一切境界,能知一切境是大圆镜智,它无所不知、无所不照,但是为什么还会障碍呢?就是第七识还有五遍行、八大随烦恼、四根本烦恼、一别境等十八个心所法的习气,因此没有办法像诸佛菩萨一样,能够遍照一切境,一切众生皆在心中现,这个也是由于所知障之障碍故。
我们应该有大圆镜智,有能够了知一切境界的能力,为什么被障碍呢?也是由于习气毛病还没有清净,所以开悟时感知种种的因缘、境界,会起不正当的邪念头都要警觉,要小心翼翼地,调伏、调驭这一头尚野的牛。
「惟恐稍不注意牛即背离」
如果警觉心不够,让妄想一直下去,也代表已经是背离的本体,到这个境界的行者,他不是只有这样人身,他还有一个神我可以脱离肉体出去,到底有几个神我还搞不清楚呢!我们听说有三魂六魄,魂魄有很多,肺也是一个、心也有,肝、脾、肾也有,甚而到现在还是搞不清楚这些现象,我明明在这里,但是又有一个神我跑出去了!如果您气很旺盛,气通了,可以感知它跑到哪里去?做什么事情?当然做的都是利益众生的事情,如果是比较迟钝或者身体比较劳累,或者是气比较不通时,知道它不见了,却不知道它跑到哪里去?但是心可以感觉。如果碰到困难的时候,您会有所感觉,身也会受不了的,它碰到障碍时,您会感觉心慌或者气不通,或者有点邪邪的、毛毛的,因为它跟你肉体是同一体的。所以碰到这样时,表示后援部队应该支持,寻求方法来增加你的定力,譬如念经、持咒、打坐等,这就是禅定力量的战斗,讲起来很玄妙,而应该怎么做?只能够本身增加定力以外,气要让它保持通顺,那神我就有定力了,如果搞得心慌意乱的,它在前面敌方奋斗时,就会被打得乱七八糟的,这个您应都可以感觉得到。
讲到这里,这些都是实际的状况,没有这些体会,也就没有真正的开悟,并非能够如何来去就是最后,还早得很,到最后第十图的时候,就必须把它关起来,一定要关起来,神我就不再出离,心净后才能够「柴门独掩,千圣不知」,跟凡夫一样没有什么不得了、没什么光彩了!
越有怪力乱神,越不能走入人群,否则就还没有进入,诸佛菩萨们是已经走出来的,跟众生没有两样,生活起居在一起,讲话在一起。有的人搞一些怪力乱神,但却是见不得很多人的,就是没办法跟大众接触的,也就没办法影响很多人,某大师每次一演讲,都是几万人在听,他不必要用神通力,只要讲佛法,就有很多人归顺他。
用心通力度人,大不了十个、百个、千个,总是用心力在用功,这也还是有限的,那个功夫好?菩萨们是用智慧度众生的,外道或者还没有成就的人,觉得是用心力好。当然能够讲是最好的,能够做、能够行、能够讲,样样都行,那是大菩萨的作为,如果能够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的幻化,千万亿化身那更是不得了的,讲得太远哪!但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在执杖牧牛的时候,小心地看着您的心意念,只要有顺、逆、不甘愿的心都要注意它。
「盖前尘影事、妄想心炽,行者处于散位不定中」
一个开悟的行者,由于前尘影事,阿赖耶识中法尘尚未完全的清净或不黏,而且敏感的心意念常常住境生心,有这种妄想的心念非常的炽盛、非常的多。
还没有办法控制这个心让它清净,还没有办法面对人、事、物都能够自在无碍,不能够清清楚楚地看着人、事、物而不动心,而往往都把您的习气毛病、您的思想搅和进去,因此产生一大堆的妄想接着而来,因为还没有完全能够控制心意念,还看不清楚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所以当然心就会乱七八糟,这就是在散位不定之中,还没有办法定下来。
「一切种子如暴流,前念才起,后念相随,唯以种种功用行,随机任运。」
一切种子如暴流,刚刚已经讲过了,这是引用《解深密经》里面的,而前念才起,后念相随,是由于思想非常的敏锐。开悟的时候是初地欢喜地,是入道位,然后一直地地修证:第二地离垢地、第三地明地(发光地)、第四地焰慧地,到第四地焰慧地时,才能看清楚原来修行是这样子的,有智慧能够破解一切烦恼,所以叫做焰慧地,因为智慧像火焰一样光亮,能够照破烦恼;一直再往上修证:第五地难胜地、第六地现前地、第七地远行地。到远行地时如《大般若经》里面讲的,就是在修学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这是三解脱门,是在修空观。空观如果修证到了,就能够进入不动地,八地菩萨入不动地,不动地就是无学位不必再学了,因为已经什么都搞懂了。无学位是断烦恼的无学位,但尚有要学的就是如何起神通变化,其实还是有必要学的,不是这样子就完结了,因为尚未成就佛道,到这里第八地不动地相当于大阿罗汉果,有神通及漏尽通,但是没有诸佛菩萨的三明六通。所以七地以前都是有学位,还要学习断烦恼、学习心法、神通变化等等的都要学习,所要学的法就叫做功用行,对您本身真正有好处,非常锐利的。
随机任运,机会来的时候,修修您的心,有境界才能修,没有境界只是打妄想而已,所以随机是随时都有事情发生,面对境界才能够修行,譬如说今天有一个人骂您,正是给您修行的好机会,因为他骂您,可以观我的内心,还有一个不甘愿的瞋心一直要冒起,要生气、要气他,然后看着它、压它,那不甘愿的心慢慢地没有了,这样子任运您的心,让它回复到本真,住境不生心、住境不动心。
「若心也大死一番,绝无商量余地」
要让心大死一番,那才是真的能解脱了,顺、逆、善、恶境界也都无所谓了,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作用跟它相应,不管是正、逆的都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好像与我无关,即使是家里的事情也好像无关,就是父母亲生病往生了,也没事的一样,这样子是否也太无情了?但是并非不好,为了要解脱,对于大、小事情也就让心死了,但是不可能永远心死的,这是在修内心境界的时候死掉的,等到已经差不多懂了,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后,那就是回凡的时候,您的心又跟大家的心没有两样了,祇是多了一种解脱知见的能力。
菩萨是觉悟的有情,菩萨是觉了原来是这回事,但还有众生觉性以外的那种感情作用,因为那感情作用,才会想去度他们,如果连这一点要度他们的感情作用都没有,那就成佛了,所以菩萨唯一的毛病就是罣碍众生,觉是觉了,但是还有一个习气,就是放不下众生,要度他们。心要大死一番,必须要不通商量,这是在这个阶段必须要去做的。
「境风起真心不随缘转,契入清净体性,了悟空性」
有业就有风,有风就有境,有境起而真心可以如如不动,不随因缘去转,不管是顺、逆境界,顺境界当然是比较好,但是也有迷失在顺境里的,另逆境可能比较会有警觉性,处逆境界而不觉得是逆境,能自在就可契入清净的体性中,体性本来就是不会罣碍,不会烦恼,不会有好、坏之别,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是因缘搅和之故,所以才发生法,因此不要去产生分别心想,才能够进入清净的体性而了悟空性,到这个阶段才能够真正悟到空性。
空性不是去理解的、用讲的,是要用修证的,如果很执着神通,执着可以知道很多的事情,但是那都没有用的。要真正达到悟空那个境界,如此所有的一切因缘来都黏不住您。以前在网络上也提示过,如果悟到空性的人,一走到哪里,事情也都不会发生,您去看病人,那个病人可能就转好了,而本来要往生的,你一去看病,他可能就不会往生呢!因为您已经悟到空,自性空了,别人碰到您时,业力也会转空。如果您很执着神通变化,很执着可知道很多的事情,那都是没有用的力量,转不了业力的。
一个悟到空的人并不是什么都空了,当然对于一切因缘也都不去执着,但是周围之间的,也应该都一样的会受到影响,因为由于您的空性感染周围的人,周遭人的业也会转,所以像这样,禅宗的祖师大德要不要用心法呢?光一个空悟到以后,就受用无尽,是不必要用什么心法的,也不需要特别的加持或持咒了,或者甚么的,他住在空里,您有事情只要找他、看看他,也都会化解了,所以了悟空性,真正是有很不可思议的一种实际的好处。
「证得无所有相」
了悟空相是悟达绝对的空,证得无所有相是因缘感召以后,所生起的一切法相能没有罣碍,这才是无所有相,也就是有法无主,有一切境在,但是不为一切境所转,也不需要把境界灭掉,可以看着这个境界而没有罣碍,这个层次比较起来更高了。不是悟空性最高,空性只是解脱不黏的一种境界,不让因缘起来,无所有相是让因缘感召起来了,但是却可以看着这因缘,了知境界而没有烦恼,不会因为知道不好的事情而烦恼,知道好的事情就很高兴,什么都不去相应的,好、坏事从我心地起来以后,知道了也不在意,这就是证得无所有相,佛性空有不二的境界就是如此。
「行者至此,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在悟空的时候因为心死掉了,所以行者不太想讲话了,这是禅宗所常常提起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是嘴巴不讲话,我们知道第六意识是动身发语独为最,现在第六意识修心后控制了,当然也就不想讲话了,心行处灭是第七意识执着第八意识的种子,觉知心不与法尘搅和的时候,诸法都没有了,这就更不简单哪!就是心行处灭,色、受、想、行、识这五阴已经证到第四个,行阴区宇的时候,这个宿命通等等的神通都将有了。但是禅宗讲这两句话,主要是在修行,在说明它的境界,不想讲话以外的心行处灭。
把第二句「心行处灭」讲清楚一点,心本来就有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识与心本来是不一样,「识」是可以觉知的,「心」是内在阿赖耶识里面的,有时,心是直接讲第八意识。「行」是行阴,是「色、受、想、行、识」的「行」,行阴微细就像我们站在冰河上面,地下的水在流动,一般人不知道,而开悟的人或者是证到行阴区宇的人,他就知道了微细的、种种的念头,每一个念头代表一个法,也是因为这样,就可以观微细的念头,知道很多众生的因缘果报,十二类众生因缘皆知,所以宿命通是这么来的,如果不执着这些或超越了,也就是「行」灭了。「处」可以讲是十八处,也可以讲十八界,六根住六尘,产生六识,这个就是说十八界或十八处,根、尘、识三和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一切境界,就可以说是「处」。而这些都把它灭除了,心不去相应就是「心行处灭」。
「动一言语即不快,起一妄念即失真。」
因为在任运之间,心已经大死一番,回到了本真后,而不想讲话,讲话很不痛快,最好是一直住空这样子,一讲话也就很痛苦的,他在那里很安祥,不想讲话的时候,您偏偏问他,他也不想讲,讲话就很痛苦,不像我们一般人不讲话会很痛苦,到这个境界的行者,他动一念就不痛快,起一个妄念就离开本真,就背觉而失真,这是因为妄念起来了的原故,破坏真空而住妄,当然是失真了。
「故行者沉默寡言,一切以行动示于道中。」
执杖牧牛之间,因为要回到本真,清净无为境界的时候,不能修有为法,有为法更是走不到无为心空的境界,所以开悟行者走到这里,不想讲话,甚至对什么事情也都没有兴趣,有所要表示的,都以行动来示知,在这个时候可以分辨哪一个是真我?哪一个是妄我?舍弃妄我时,也就沉默寡言,一切以行动来表示。
以后到哪一个道场或什么场所遇上这样子的人,也不要怪他跩什么的,他是住无心中,不要有怪人家这种念头。每一个人都在修行,他不理您、不打招呼,你也不要去怪人家。很多人修到这个境界时,六亲不认,要知道境界,要知道修行人修到什么境界?看他的行为就可知道端倪。反而对于一些喜欢讲话的,您还会嫌他们太啰嗦了,怎么这个人的心意念这么散乱!一直讲不完。
「面临妄念、真心觉知,均能辨别,无有偏差。」
妄想念来自于内、外,自己的心可以起妄念,或去感知以后,由于习气尚未清净,就会起妄念,还可感召周围之间的非人、鬼神,甚至诸佛、菩萨的心念,那不是您的念,那是外在他们的念,所以行者至此内、外、主、宾要分得清楚,是我自己起的念?还是我周围之间的非人,或者是众生的念?或者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人的念?如果他心开了,他起心动念您也可以感觉,可以心传心,不用动嘴巴。到这个时候,到底是我的念头?还是别人的念头?都要搞清楚,如果搞不清楚,表示您的心未开。悟后行者任运时,至心清净,心静止不动,就能辨别我心他心,无有偏差。
「终究不用羁锁来束缚,抑是追随着清净心境,而不再去造业也。」
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因为已经确实认知,真心原来是这样,妄心是怎么样子,妄想、习气也渐渐地除灭,如果妄心没有了,这绑牛的绳索还有什么用呢?不必绑它了,它也不会去做坏事了,也不会去打妄想了,也不会又看到什么就执迷境界,到这时候终究不用了,不用羁锁来束缚它了。永远守住觉知清净的心,不会再去造业了,有念头起都是造白业、清净的业,没有各种黑业、不好的念头,什么都没有了,也不再去造业也。
 
伍、和颂解释
「功用种种有学身,时时提意离凡尘。干戈已罢军鼓收,敌我兵将归无人。」
「功用种种有学身,时时提意离凡尘。」
因为初悟时心还不清净,所以要用种种的功用行来修行,刚才所说的七地以前的菩萨都还是有学位,要学习断烦恼,学习一些心法。
因为心尚未清净,虽然有觉知的心,也还有习气毛病的心,所以随时随地应缘的心,常常感召很多的习气相应,因此要时时刻刻地提起您的真心,告诉自己要离开不清净的念头,要离凡尘之苦。
修行先从克服邪心邪念起,学习不去起心动意害人家,避免再造恶因缘。之后学习心习气的清净,断我执、法执等烦恼法,对诸事要学习看得开,离凡尘一切境不染。
「干戈已罢军鼓收,敌我兵将归无人。」
在初悟行者开始牧牛的这一阶段,都与它大动干戈、短兵相接、真枪实弹地战斗。心清净后,在这个时候却不必了,因为已经清净了,没有粗的习气会让您起烦恼,去造不好的业,因此不必再敲锣打鼓,大动干戈,消耗战斗力量,所以军鼓都可收起来了。
因有我的观念才有互相对立的敌人,如果您的心都没有了,一切妄想习气的心也没有了,我执没有,法执都没有,您还有什么对立的人呢?没有,所以将也好、兵也好,都不见了。以前要战斗,都是因为您的习气毛病,或者是冤亲债主,现在这些都摆平了,所以就没有一个敌人,及没有一个自己,而所谓人当然是有凡情,代表有我见、法见之凡情,到第八图的时候图中就是一片空白,那才是人我两忘。在这个时候,人没有而已,而法还有一些执着,我是没有了,但是还有法的执着,还不清净,凡情清净而已,只是第六意识没有那么坚强,而是淡薄了些。今天就讲到这一段为止!
 
禅宗十牛图解说(10之6)--第六图 骑牛归家
张玄祥居士所撰
一、前言
这个家本来是空无的,第五图是用绳索、鞭子来训练这一头野牛,因为开发出您的自性以后,随伴着一个野性的,是无始劫以来所熏习的习气毛病还在,都要大费周章地调理,把一切的习气毛病能够推翻断尽,才能够骑牛归家,它才会顺从您,这个是要花费很大的精神和心力,有的时间要花很长。虽然是短短的十个图,在第五图的牧牛阶段,所花的时间最长,需要好几年,也有一、二十年的,等到能够骑牛归家,大概已经知道佛法是在讲什么,也大略已经了知了。

序曰:「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捞笼不住。」
「干戈已罢,得失还无。」
我们的习气毛病,它深深的种植在我们阿赖耶识里面,您说有,但是没有对境的时候,它好像又没有,当有因缘来的时候,它就趁这个机会显现出来,您才知道:我原来还有这个习气毛病,还有这个执着。所以要把它调理,这就是对心的战斗,是要大动干戈的。它不听,您要它顺伏、驯服,这中间就有很多的战斗发生,如果习气比较重的,干戈的时间与程度就会越大;习气比较淡薄的,能够以菩提自性的清净心照破它、观破它,不随它的业缘转,干戈的程度就比较少。因此这在牧牛的阶段,多少都是要大动干戈的。
每个人修行也不是都那么顺的,除了有外在的冤亲债主要去对付以外,对内心的这种习气也要很用心的去摆平,而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大动干戈,得到的是什么?也没得到什么,如果有所得,那是走错路了。
因为我们自性清净,本来是空无没有什么的,所以这中间还有一个可以得到的东西,那就不是您自己的,譬如在《楞严经》里面所讲的色阴魔相、受阴魔相,甚至于想阴魔相,不管根与心所产生的一些神通力量都不是您的,如果还执着在这些,可能就会迷失掉的!因此修得清净心的境界时,也没有得到什么;那又有失去什么呢?严格讲起来,也没有失去什么,习气毛病本来就不是您的,所养成的一切个性、见解、执着,这些本来也都不是您的,只是经熏习变成您的一种习气,本来不是您的东西,现在把它丢掉了,也是没失去什么。而在这一头牛被您调伏以后,得失都没有了,在这个时候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怡然自得、了无罣碍。
「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
又譬如在这个时候,行者具有的一种神通力量,可以预知很多事情,在此时,由于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尚未调伏之故,也就容易抓着所悟知的这些事情在烦恼、放不开。然而到这个时候,因为这一头野牛被您驯服以后,已经能够充分的掌握它、控制它,人、牛两者之间,就能够搭配得挺好,而习气毛病没有,也就会无所谓了。所以,此时这头驯服的牛,能与自心觉知搭配无碍,生活起来就会非常的自在,也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这表示水火交融在一起,没有什么罣碍的。我们以前为什么会生活在那么痛苦的深渊之中?都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挂帅,而没有办法让我们的自性去应一切缘,去转一切境界,现在已经渐渐除去习气毛病,野牛也就变成非常驯从的牛,自然就清净合流,不必再战斗了,也都现起歌舞升平的样子;在一般的生活上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战斗、没有战争,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是载歌载舞、逍遥自在。这跟我们自性是一样的,它清净以后,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罣碍了,在这个时候就会觉得很悠闲,不必再费心地去管这一头野牛了。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
第六图是这个人横跨在牛背上,当然是已经能驾驭着这一头牛了,而这一头牛神通广大,它想做什么就能够成就什么,这在《楞严经》里面的想阴魔相中,您都可以去体会。而这个人横身在牛上,目视云霄,眼睛往上看,不必再费心地去低下照顾这一头牛,它也不会走错路,不会再贪恋芳丛,它已经很乖顺,该怎么做,它就会怎么做,不会迷惘的。
「呼唤不回,捞笼不住。」
过去种种诱惑的因缘,这个时候,如果再走过来诱惑它,它也不会响应,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在此已经断尽,贪、瞋、痴、慢、疑等种种的毛病,即使有因缘再次地诱惑着它,它也不会起心相应,所以说呼唤不回。修行者这个时候,很自在、很优闲地眼睛看着天上的云霄,也不怕它会走错路,因为它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种种的因缘诱惑不了它,呼唤不回。
捞笼不住,「捞笼」可以说是一种轮回的根本,「不住」是能够超越三界,这个三界就像是我们的牢笼一样,您做一切因就有一切的果,做色界的因,就有色界的果报,种了无色界的因,就有无色界的果报,这些都是三界内的福报,您做了以后,就会感召而去受生。等到这一头牛让您训练到清净以后,超越三界了,要抓住在这三界中是不容易的,它能够自在不会陷入在这三界里面。
所以从这个序我们可以知道,干戈之间的惊天动地,所得到是什么?实际上是都没有,只有恢复到我们原来清净的自体了,不必再花心绪在这一头野牛身上,因为它的习气已经灭尽了,它觉悟的自性已经抬头,不必再操心地去看管它,它可以超越三界,而不受世间上一切因缘所迷惑的。接着我们看颂曰:
三、颂言解释
颂曰:
「骑牛迤逦欲还家,
   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第六图 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
迤逦就是玩耍之意,有一点像泰国话的发音「哆累」,「哆累」也是玩耍的意思。在我们的国语很难出现这个字词,也就是骑着牛很优闲地去玩耍,不急不徐,一边走一边玩,然后回到家来了。
「羌笛声声送晚霞」
这在描写北边的姜族,他们所喜欢吹的笛子,一声一声幽雅地,在夕阳之下吹送着,非常的自在,也是在赞叹夕阳、彩虹、云霞的绮丽,在这样美丽的风光中,吹笛者心情是非常的愉悦,面对着晚霞,优雅的笛声、优闲的人们,一切是那么地祥和、自在。所以骑着这一头自性的牛,要回到我们本是空无的家,用这个自然的笛声来歌颂外在的自然界,没有什么特别,太阳的起落都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没有一些怪力乱神的神通,只是证到这头野牛清净以后,也没有什么特别,如上面所说的得失还无。
「一拍一歌无限意」
这个人骑在牛背上,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唱着歌曲,听起来是密意连绵!一拍一歌之间,自然去感受与体会自然界之现象。在没有清净以前,还不认识您的自性,等到清净以后,它可以跟您搭配的很好,也就是说您也可以跟它配合起来,而我们觉知的体性,本来就可以了知一切境界,知境后能自在无碍,正是佛性的显露。
我今天听到一个广播说,美国的一个科学家,研究眼睛看东西的问题,他所研究的结果是:眼睛不能看东西,是大脑在看东西。其实,我们大脑看东西也只是看所有世界里面的一个边缘,一点点而已,但是这一篇报告用来印证与阐释佛法,就很不简单了。我们佛性的大圆镜智,本来就是能够看所有的十方虚空,所有的一切境界及十二类众生,待我们的烦恼障、所知障没有了,它就能够鉴照时空都不受限制的世界,这就是大圆镜智。
如果用我们的大脑去看的话,也只是看世界是那么大之中的一点点边缘而已,所以眼晴是不能看东西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只是照个物像而已,要认知这个境界就是底片,而这个底片并不是照相机镜头的框框而已,是能现十方世界的一切在他的心中,这就是佛的境界。释迦牟尼佛修证到大圆镜智,过去、未来都没有时间的限制,虚空没有空间的限制,其实这种智慧我们本来都具足的,但因妄执而不见了。
除尽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以后,慢慢地学习要认知它,要配合它,不要自我主张,很多事情您不出主意,大圆镜智它可以明辨、鉴照得清清楚楚的,不要急躁,一急躁就不能够一拍一歌无限意,会急躁就表示还有习气,这个习气还是没有断尽,所以习气没有断尽,习气它就会挂帅,它会要当老大。
这在经过您的牧牛,彻底的摧毁一切的执着以后,我们的佛性慢慢地就会抬头,佛性包括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修证到大圆镜智,就是佛的境界,接下来成所作智就是神通变化的范围,大圆镜智只有静态的鉴照,能够鉴照一切境界,这不是神通,是心镜的功能;真正的神通是由成所作智发起,成所作智利用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能够产生神变,您想显现什么境界?它就能显现什么境界出来,所谓的「无中生有」,从空中化有,从有中化空。后面这两个智慧,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但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要知道的,也许无始劫以后,能够修证到佛性时,我们也有这个境界的。
现在这一头野牛把它调伏以后,要学习跟它一拍一歌成无限意,无限意就是从冥冥之中去体会,互相深深致意,不是用讲的。我们修佛法知道佛性以后,很难用语言叙讲,如果有起心动念,那就不对了。譬如有个心念来,您读到了这个心念,懂得一些事情后有所动作,那已经不是您的佛性。佛性是言语道断,不能够用嘴巴去讲的,要用心的感通、心的感知。而把野性调伏以后,习气没有了,您就能够体会这个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真正地认识自性本来的样子以后,这个才是所谓的知音,知音就不必要用语言、文字,不必要挤眉弄眼地作记号、作暗号的,因为既然是知音就用心去感通,互相的了知、体会它要做什么、知道什么,言语道断。以上是一种骑牛归家的描述,接着看解说:
四、解说
「行者面对着种种妄想、习气、毛病,使用种种功用行以调伏之,终究使这头野牛渐渐驯伏而愿听命于主人。行者修证到牛性所具有之觉知,慢慢能趋于淡薄,不再随缘相应,自在之本性渐显。此时行者已可骑于驯服牛之背上,双手奏笛,悠闲自得,踏步还回本来的家。行者开悟后之种种功用行,至此已渐可不用,与妄想、习气干戈后之祥和蜜意油然而生,终究将回复自己本来面目矣。和曰:「万法生灭是他家,不即不离性自霞。惺惺相惜秘密意,心有灵犀通伯牙。」
「行者面对着种种妄想、习气、毛病,使用种种功用行以调伏之,终究使这头野牛渐渐驯伏而愿听命于主人。」
因为行者在心没有清净以前都是要学习的,学习认识佛性以外,还要把以前的习气毛病都给断尽,各种方法都可以用,有的诵经、有的观照心的意念、有的打坐、、,不管用什么方法,将养这个自性与妄想习气这两个部分,都是所谓的功用行。因为有习气才要用方法来对治它,如果习气都没有了,也就没有所谓的佛法要用,也产生不了作用,所以大德们说:「佛说一切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清净了就毋用一切法。
现在刚好处在断与不断之间,我们还是要用所谓的功用行来调伏妄习,终究使这一头野牛渐渐的驯伏而愿意听命主人,虽然所譬喻的是一头牛与一个主人,但是要搞清楚的是,主人就是我们的觉性,野牛就是我们的习气,这二者是一而二、二为一的东西,是没有分别的。虽然十牛图所画的是一个人、一头牛,其实这两者是共通的,所表述的是同样一个东西,为了说明方便,所以总是有一个人、一头牛。到第八图的时候,只有一个圆圈什么都没有,人也忘了、牛也忘了,人牛都不见也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回到老家,真正悟到自性就是这样子,在这里所讲野牛的部分就是代表我们的习气,这位幸福的主人翁,就代表我们的觉知。
行者修证到牛性所具有之觉知,慢慢能趋于淡薄,不再随缘相应,自在之本性渐显。我们的这一头牛除了野性以外,还有一个觉知的神通力量,这个觉知的神通力量,一般人在中阴的时候,是感召一切境而去受生的,现在修到这个阶段,也就是等于提早让觉知现出来,它也同样可以感召很多的境界,但是要慢慢地让它不要那么敏感,要慢慢的淡泊下来,这就是我们要修空观的时候。
这一期我们在网络上讲十八种空,《大般若经》里面所讲的十八种空,从字义上逐一的去解释,为什么要修「空」?「空」有种种不同的认知,如果用大乘佛法或禅宗来讲「一切法皆空」,一句话就完了,那《大般若经》为什么要分别十八种来阐述什么叫做空?当然其中又有不同的境界。
要修空观,就是要让觉知的敏感度降低,在还没有解脱以前,不要那么地敏感,要慢慢地淡薄,不然十方一切因缘那么的多,动不动就去感召了,如何能够解脱?所以要先修到空以后,才能够对一切跟您有因缘的,慢慢地感召悬绝,不去相应,我们修行的紧要关头就是在这里,如果没有做到感召悬绝,把业缘悬空,没有把它断绝掉的话,这补特伽罗的中阴身,还是很敏感的,有觉知而且非常的锐利,无所不应,那时您不是就跟一般的凡夫一样,还是要去受生的!因此这就是要使它慢慢地不那么的敏感。
禅宗祖师大德们,他们的行为就可以用来认知一个修行的层次,譬如说您不问他,他不回答您,不管觉知的本心知不知道,如果刚开始知道,但是他能够让觉知的心,慢慢地淡薄不再那么敏感,他不会主动说明体知之事。如此,您问他话,他才回答;您不问,他不会答。禅宗行者公案里,是从参访中问答汇集而来的。参访的人提出问题,禅师才回答,禅师不主动的去了知很多的境界,有太多的人、事、物了,在每一个世界里面的芸芸众生那么多,哪一个跟您没有因缘的?多少都有因缘的,所以要求得解脱就要修空观,然后慢慢地能够趋于淡薄,不再随缘相应。
在受阴魔相、想阴魔相之间,也许随时随地可以跟一切因缘相应,然后神通历历,好像很不得了,到最后您的感召力量越来越淡薄,什么事情都不管,越是不管事情,佛性清净自性才会慢慢地显现出来,本性才渐渐地显露。
此时行者已可骑于驯服牛之背上,双手奏笛,悠闲自得,踏步还回本来的家
我们看外面很多的修行人,一生好像叱咤风云一样的,随时都在风风雨雨之中,那是没有走过来,若走过来时,高潮也就趋于平淡。所以祖师大德们常常讲修行就是要入圣,然后要回凡,回凡就是归于平淡。入圣的过程之间当然是很热闹的,其觉知历历、无所不知、无所不黏,但因为您的修空,空掉一切法,才能够证得一切法不黏,诸法黏不住您,一切因缘要怎么黏都黏不住您,这样才有一点解脱的境界。这个时候牛被您驯伏以后,骑在牛背上面,双手奏着笛子,悠闲自得,踏步还回本来的家---空巢,本来的家就是空无的家,是没有一个家的家。
「行者开悟后之种种功用行,至此已渐可不用,与妄想、习气干戈后之祥和蜜意油然而生,终究将回复自己本来面目矣。」
刚开始的时候,诵经、拜忏、礼佛、忏悔,甚至于观照您的心念,对人、事、物的反应等等的八万四千法门,好像都用过,到这个时候,野牛驯服了,习气毛病没有了,对一切境都不反应了,那还有什么用功法的?只吃饭睡觉,没有一法可用,至此已渐可不用种种功用行了。
与妄想、习气干戈后之祥和蜜意油然而生,终究将回复自己本来面目矣。在这个修行过程之间,不是只有内在的妄想习气,还有很多的冤亲债主在制造一切境界,使得您生起妄想习气相应,产生烦恼,或者迷失自性。这个也得用种种的法门来对治,在干戈之后的祥和蜜意,只有清净的自性与觉知的本心这两个心,能够产生惺忪相惜,这个时候终究将回复自己本来面目矣!不要被文字相所迷惑,本来面目是怎么样?是没有一个面目的面目,是空无、无相的清净,如果错认本来面目有一个面目,那就是还执着一个有相,没有的!因此要认知自性它是一个觉知,但没有一切相的执着。
伍、和颂解释
「万法生灭是他家,不即不离性自霞。惺惺相惜秘密意,心有灵犀通伯牙。」
「万法生灭是他家,不即不离性自霞。」
我们这一头野牛还没有清净以前,它执着一切法,一切法都有生、有灭,这不是我本来的家,这是它的家。不即不离性自霞,如果面对一切因缘法、生灭法,而不去执着它,就能够悠然自得。不即的「即」,是执着之意,不离的「离」是逃避之意,不执着、不逃避,那自性面对一切境就能够悠然自得。
我们修行到一个境界,要做到不即不离,那就是清净的自性本来对境界的状态,没有一个习气,说这个我喜欢,我想据为己有。或者是对这个境界产生厌恶的心,我讨厌、我想逃避、走开,不管是即或离这都是不对的。
也许我们看到佛像,非常喜欢佛像的庄严,那就已经是即了,执着佛像的美好,马上一醒过来:「不对!我不能执着那个相。」这个念头一起也是不对的,这叫做离了,所以您觉得「不对!我执着那个境界。」这个就是离,而有这个念头生起来的时候也是不对的,要不离,执着也不对,要不即不离。这么说要怎么做呢?佛像起来自起来,我看着它,佛像灭自灭,他自生自灭跟我都没有关系,要做到这样子,才有点消息。另外换一个譬喻来说,有一个魔鬼的像起来,不能够马上闭着眼睛不看,闭着眼睛就是要离了,害怕或者是不喜欢才要离,这个也是不对,所以我们面对一切境界,知道它是生灭法,要练到对一切法都不即不离,自性自然就非常地自在无碍。
「惺惺相惜秘密意」
能够做到自性(佛性)面对一切因缘,起一切生灭法时,自己可以定住,而能够处在不即不离的状态时,其实已经认识了您的本性。认知以后,如同一位知心的朋友,互相的惺惺相惜,得到知音一样,更何况是认知了您的自性,这中间还含着很多的神秘,它的浓情蜜意以外还有一种秘密的,不能够用语言、文字来述说的一种意境。您会用它,就可以行菩萨道做很多的事情;您不会用它,就是还没有把这一头牛训练、调伏得清净,所以就没有这种
「心有灵犀通伯牙。」
我们自性清净以后,它本来就可以了知很多的因缘、境界,您与它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时候,除能够生活无碍以外,随着因缘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依您的心通力的感知而去做事情,所以知音在于互相的认知,才能够不迷于境,而随意起灵通变化。
---空而无碍。主人翁到这个时候才认知这一头牛的本来,能够认知它也就能够轻易地驾驭着它,也因为它不会那么随便地去攀缘,所以才能够好好地控制它,骑于驯服牛之背上,双手奏笛,悠闲自得。干戈、战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有时候还会怀念那一段时光,非常的热闹,好像神通无量,现在越修行越平淡了,越平淡越能够悠游自得的,也才能够得到解脱的智慧。”惺惺相惜秘密意”的状况产生。
 
禅宗十牛图解说(10之7)
             --第七图 忘牛存人
一、前言
    回到老家以后,忘牛存人,牛是我们觉知的佛性,为什么我们会知道它?因为有一个不清净的部分、心态,才会感知有一个觉知的佛性存在。修到初禅的时候,有一个觉知的心可用来观照妄想,如果没有妄想,这个觉知的心也没有,这就是您的觉性已经慢慢地融入思想、脑筋里面去,牛当然不见了。
   我们修行的第一个阶段,是尽量把妄想心与佛性分离,用我的佛性来观照我的妄想、来修心。修清净以后,这个觉知又回到与起心动念的当下在一起,又合而为一。所以,修行的第一个阶段是一个心,您的心就是妄想心,修到初禅的境界就有两个心,慢慢地扩展到有八个心,您都可以了知,到最后心清净以后,又回到一个心,要把觉知的心也忘掉了,所以这个图叫忘牛存人,就是觉性不见了,这个人的习气毛病已经没有了。这时候的人已经不是一般的人,他的思想、起心动念都是清净的、不会有黑业,做的都是白业。在第七图的时候,首先要忘掉觉知的心,还存一个人,而到第八图的时候人也不见了。…等其它的矿属,杂质一大堆的,而佛法所言为何?是从金矿里面去提炼金子出来,所得到的金子是去了杂质,去了不是含金成份的矿属,才能够获得金子,而得到的才是纯金。杂质的去除代表着修行的过程,心清净后,心能发亮,代表着体性显露,得金之体。「红日三竿犹作梦,」用功异同」)谈到吃饭、睡觉的问题。有源律师来参访,与大珠慧海禅师对答说:「和尚还用功否?」「用功!」「您怎么用功?」「我的用功方法很简单,就是肚子饿了就吃饭,身体困了就睡觉,这就是我的用功方法。」有源律师他就很奇怪了「饥餐、困眠就是修行,而一般人也都是这个样子,所有的大众都是肚子饿了就吃饭,身体困了就睡觉!」「非也!非也!跟我不一样!」「有何不一样?」「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要吃鱼、吃肉、吃海鲜、鲜活的、还要活鱼三吃、、、,他们就不是在吃饭,百般需索!睡觉不睡觉,百般挑剔,要睡软床、水床、电动床,硬床、木床、竹床都不睡,毛病很多,怎么会一样呢?单单一个吃饭、睡觉就很不简单的,我们要有什么就吃什么,饭不检择,眠不求舒适,不要挑剔了!从生理健康而言,睡木板床对于健康比较有益处,脊椎也比较不会弯曲,因此吃饭、睡觉也都是在修行的。
   忘牛存人首先要把觉知的心性,放在人的思想、脑筋、意识心里面去,慢慢地会觉得「即心即佛」,牛都不见了,但是人的心还在,所以人的起心动念都是佛心的反应,也就是「即心即佛」的境界,这个心不是一般凡夫的心。修行回到清净心识以后,不起心动念则已,一起心动念则都是觉悟的感知一切境所起的念,这就是所谓「法尔」现象。
法尔现象是修行到心清净以后,自性可以感知过去、未来一切因缘境界,人家问什么就讲什么,不必要用神通力去观,会有自然流露出来的话语,也就是这个样子。因此祖师大德嵩岳元珪禅师说:「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法。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神通?据这位大德所说释迦牟尼佛没有神通,但是释尊对一切法的生起,却都是法尔的现象,所宣说的自然都是真理,很自然地流露不假其它,所以我们对这个觉悟的心,要慢慢地淡薄它、把它淡忘掉,最后存人,就是这个第七图的忘牛存人。
二、序言解说
序曰:「法无二法,牛目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如金出矿,似月离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法无二法,牛目为宗,」
如果法有二种以上的法就不是佛法,佛法只有一个,故叫做不二法门。我们在寺庙牌楼常常可以看到的不二门,要进入佛法的大门,只有一条路,也就是只有一个门,没有第二个门,叫做不二法们。佛法也是一样,要修到真正的佛法,要修大乘的佛法,没有两种法只有一个,是修无为法。
牛是我们的体性,牛目是表体性有能见的眼睛一样,它的作用是无所不看,无所不照,不管用什么名词来解释,现在以牛代表我们的佛性。另外也有以兔子来比喻作不同的名称,亦即以种种的佛法来阐释这些现象,而牛目为宗与用蹄兔作比喻是不同的异名而已。
「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
牛目本示体性,但光牛目仅示佛性之本,未示佛性之用。若也以蹄兔来述说佛性性用之一面,则牛目、蹄兔并无二致,全在指说佛性本来功能。我们知道佛有「空」的一面,也有「不空」能应万种缘的一面。若再以筌、鱼来做说明,筌就是我们要装鱼的渔笼袋子,鱼是要放在筌里面的,鱼是所获得的渔获,筌、鱼二者有什么差别呢?佛法有一个主,我们常常所讲说的体性,还有体性之外的现象,这两种之间是不同的,体性就如筌一样,可以装很多的鱼,鱼只是我们筌里面的一条。如果我们的体性以空来做比喻的时候,空中可以出一切的现象,这就有差别现象,而筌里面的鱼有大鱼、小鱼,有不同种类的鱼无量无边。这些鱼也会灭的,会转换的,而筌并不能见其变。故筌是显示不生灭法,鱼则显示生灭之法。
「如金出矿,似月离云,」
也可以另外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自性显露,您的自性就像金子一样,但金子是从哪里来的?是从金矿里面提炼出来的,金矿里面不是只有金,还有其它成份的银、铜、铁
又另外以月出云端来比喻,我们所要找到的佛性就像月亮一样,月亮本来存在虚空中,但是被诸云遮住了,看不到月亮,如果能够把这些云拨离,月亮就现出来了。但月亮出现,不见得要旁边的云团灭,主要月不被云遮,能共存中,月亮明现其光铓,也是可以的。所以佛法没有什么二法,主要是找回这一头野牛的眼睛一样的,野牛是代表清净的自性,眼睛是代表无所不知、无所不看、无所不照的,因此必须要能够用种种方法,如此地去锻炼出来。
「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如果把金子从矿属里面提炼出来,或者能够拨开遮盖月亮的一些云尘,让它清净显露出来,您就等于找到这头牛了,也能以牛之目,用诸于一切境而不迷失。找到了牛以后,能心发光的时候,有如同一道非常锐利的、无所不破的光铓,扫向三千界中,又能追到无始前的时间,此时间有多久远?是在威音劫外。威音是为一尊佛的佛号,是地球因缘成后,在庄严劫时的第一尊出现的佛,是蛮久远以前的一尊佛,意思是说不管多远以前都不受时间所限制的,或者是可以讲,阿罗汉证到八万劫以内的事都知,光铓都可以照到,智慧可以了通。但是修佛法证到佛性真的显现出来的时候,不受时空所限制,是可达到威音劫外。
三、图颂解说
颂曰:
「骑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
   鞭绳空顿草堂间。」
 第七图   忘牛存人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行者干戈后,驯服野牛,骑在牛背上,悠游自得地已经回到了老家,回到老家来的时候,牛也空兮人也闲,为什么牛会空掉了?因为已经没有习气毛病,让它来扮演警察,所以这一头牛无所事事,因此也就不见哪!这是已经达到另一个境界了。刚开始入初禅时,体性要扮演警察,随时在观照您的妄想、习气,现在心已清净,觉性已经不必了,现在也不会再乱犯错,这个时候这头牛空掉了,觉知的自性也不见哪!其实真的空掉觉知心吗?不是的,是觉知心与应缘心合一,此应缘心以前也存在,只是凡夫觉知后,随着以自熏习气相应,认第二念起为自心,不认第一念对境的应缘心为心。
现在因修行断习、断妄,使牛性与应缘心一致,如此看来,似觉知心不见,只存有人的样子。故此图说忘牛存人,但此人非凡夫之人,是指能应缘觉知一切法的人。至此境界人要干什么呢?无所事事,以前与心、习气战斗,是随时来对治内、外境界,随时调理内心的妄想执着。现在没事做了,因为野牛的妄想、习气已经被您驯服了,故说牛也空兮人也闲。
以前驯牛时,早起晚睡,总有做不完的功课,现在野牛已驯服了,没事可做,只有随缘休息、睡大觉。太阳已经照到三只竹竿那么高了,您依然还在睡觉!这所讲的是什么呢?以前很用功,三点就起来准备四点开始用功,战战兢兢地、精进地在用功,现在无事可做了,所以睡觉睡得很晚了才起来,表示无所事事。
「鞭绳空顿草堂间。」
鞭子是用来打牛的,打的是这一头野牛,现在牛已经是清净牛了,不必再打了。绳索要绑的是这头野牛,然而如今一搭一唱已经是无限意了,也不必再绑住它,所以把鞭子、绳索,都丢到草堂间不用了;这段所表达的意义是,一个人修证到心清净以后无所事事时,就无事可做,若此人不去行菩萨道,真的不知要干什么好?祖师大德们常说的:「吃饭、睡觉、窝屎就是在修行。」没有事做了,到清净的时候,如果不去行菩萨道真的是没事做了,不去度化众生,您要做什么?还是没事做啊!
四、解说说明:
「行者至此境界,根性所发之神通力与本真之觉知,已渐为体性空所摄。驯伏后牛之能知能觉功夫,因行者心垢之净除,已渐能不为境转,心、性如如,牛踪何在?行者骑牛返家后,已忘却驯牛事,更无牛踪,盖行者一切微细习气即将净尽故。此时行者对诸外境已能不攀缘,更无烦恼心起,无是非、善恶之分别,已可息心达本源,恢复到威音王佛(庄严劫第一佛)久远以前,未迷失时之本来面目矣。和曰:「牛随人也回家山,性无可见人始闲。吃饭睡觉说修行,种种功用草堂间。」
「行者至此境界,根性所发之神通力与本真之觉知,已渐为体性空所摄。」
根性所发之神通力,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色阴魔相、受阴魔相,以及刚刚所讲的觉知历历的本真,二者都归入体性空所摄受了。我们一切法的基本是空性,所以一归入空性,灵知灵觉的心,也就会慢慢地不那么觉知历历,亦即不随缘应缘,就无觉知历历之境。而六根所具有的根性,就是见性、闻性、嗅性、味性、触性、觉知性、心性等等,对一切境界有特殊的神通力,到这个时候慢慢地为体空所摄。
「驯伏后牛之能知能觉功夫,因行者心垢之净除,已渐能不为境转,心、性如如,牛踪何在?」
驯伏后的牛能知能觉的功夫,因为修行人的心垢清净,已渐能不为境转;没有驯伏以前,这一头牛的能知能觉还是觉知历历,我们修行人的心垢还没而净尽的时候,就随着因缘、境界在流转、烦恼,而到这个时候已经不为境所转,心、性如如,心是我们空性对一切因缘所起的一切法、所现的一切法,我的自性空掉了所以能无碍,因此心、性合一,心、性如如。这时候的心是真心,真心应一切缘所现的境,能够自性如如,那根本都无所谓了!所以牛踪何在?不必存在了!此时的心没有妄想,是真心,性本来空,面对一切因缘所起的心,都是自性的反应,自性反应是对境界了知,了知完了以后就完了;没有像以前未清净的时候,了知以后妄想、习气跟它相应,烦恼随之而起,现在没有了,所以牛踪有没有必要存在?不必存在了!
「行者骑牛返家后,已忘却驯牛事,更无牛踪,盖行者一切微细习气即将净尽故。」
以前战斗的事情忘记了,更何况没有一头牛的踪迹在哪里!因此有相对的才有觉知,如果习气毛病还没有灭除,才有感觉我是有一个觉知历历的真心在,然后可以体会一个不正常的心态。现在不正常的心态没有了,这一头牛当然就不见了,因为修行者一切微细的习气即将净尽的缘故。也可说行者至此境界,即心即佛,仅一心念,无有第二念后的妄心、妄习,故牛踪不见了。
「此时行者对诸外境已能不攀缘,更无烦恼心起,无是非、善恶之分别,已可息心达本源,恢复到威音王佛(庄严劫第一佛)久远以前,未迷失时之本来面目矣。」
此时行者对诸外境已能不攀缘,有能力不黏了,更没有烦恼的心会起来,什么是喜怒、哀乐、是非、善恶?都没有了,没有分别了,此时行者已经可以息心达到清净的本源,恢复到还没有迷失以前的威音王佛(庄严劫第一佛)久远以前的样子。
在我们这个宇宙银河系,前前、后后有三千佛要出现来弘法,过去一千佛是庄严劫的佛,庄严劫的第一佛就是威音王佛,过去庄严劫千佛灭后接着是现在贤劫千佛,贤劫千佛的第四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这个宇宙世界,将来还有九百九十六位佛要出现来弘化,现在贤劫千佛灭后,接着是未来星宿劫千佛,以后还有一千位佛。如果过去、现在、未来三千位佛都出现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地球世界就要灭亡了,缘尽就要灭了,那时才真正的地球要灭亡。
一道寒光威音劫外,影射到时空的无穷无尽,我们尚未迷失以前,就是这个样子,一直到您对境界一念起无明心的时候,才迷失掉了。
五、和颂
「牛随人也回家山,性无可见人始闲。吃饭睡觉说修行,种种功用草堂间。」
「牛随人也回家山,」
这一头牛清净的体性,我们用很大的功夫把它驯伏以后,牛随人也回到我们这个清净自性的老家来了,也就是空性悟得的家乡。
「性无可见人始闲。」
空性本来就是空的,性是无自性,性本来是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可见的,有可见的就表示还有习气毛病,故还要用功。现在性无可见,所以人也没有什么可以忙碌的,因此人就开始无事可做了。性有觉知,表示人还有余习,还有自我意识,如此觉性还是存在。当心净后,自性觉知已与人的觉知合一,自无性可觉,此时心性合一,故说行无可见,人当然无所事事了。
「吃饭睡觉说修行,」
肚子饿了就吃饭,人困了就睡觉,网上文章里面(网上公案文章「
「种种功用草堂间。」
在牧牛、驯牛之间,种种用功的东西都不必用了,都丢到草堂间里。觉知的心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就慢慢地没有了,只有存一个人的心,但这人的心是清净心,第一念觉知后,无有自习的心。到了下一个图第八图的时候,人牛俱忘,人也忘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90.4.13.讲于慧炬讲堂)
 
禅宗十牛图解说(10之8)
             --第八图 人牛俱忘
一、前言
我们的行为、妄想、习气,慢慢地淡薄、消灭了,觉知的牛性,慢慢地不再那么地敏感,所以第七图中的牛不见了,但还有一个觉知心;等到真正的清净以后,却已经回复到还未修行以前的样子,也就是没有一个觉知很强的牛,也没有妄想习气很浓厚的人,如此一个不那么敏感、清净的,慢慢地对于不相干的因缘就不会去强干预,这个时候的牛与人,在修行过程之间的对立,此时慢慢地就消灭掉了。
所以第八图是一个大圆圈,大圆圈代表圆满、代表空无,从这里面能够现一切的境,也不必有什么神通的,而它本身就具有映照一切因缘,可预知往后哪件事情会如何,那件事情该怎么去做,从无形中都有了这个能力现出来,因此第八图就是人牛俱忘的,仅留下一面大圆镜。 (惭愧)。」
二、序言说明
「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含花,一场
「凡情脱落,圣意皆空。」
凡夫的情结,善、恶、顺、逆,一切的执着,一切的习气都能不黏,都没有了,就脱落了,这是圣人之境。而凡情就是对一切境界,会生起一个凡情来相应。如今要相应一切境都相应不起来了,因为一切的毛病都脱落了,圣意也空亡了。
圣意一般而言,就是刚开始悟道的人,觉知的心很强,对错误的习气很在意,慢慢地妄习不见,使他觉知的能力淡薄了、空了,一到空的时候,就是一切因缘都黏不上他了,也就是他不爱去管闲事了,故感知的力道没了,应缘的力道没了,就能超越三界的因缘。
这是有两个现象的说法,一个现象是如果以习气而言,就是凡情脱落了,所以对一切外在的因缘不再那么地敏感,不去感知、不去相应。当众生的一切因缘直接对照过来,因为已经悟到空了,所以感知、觉知就不再那么地敏感,也就不相应了。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悟到空时,修行人对一切境解脱知见会慢慢具足,会建立起解脱知见来了。以前修了好久都没有办法把握自己,在这个阶段自然间,对一切法都能够无碍、都空掉了,之后连空觉也没有了。
「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
什么叫做佛?就是觉知历历,一切境界都能够知道。这是开悟的时候所引发出来的一种神通,也在表明自己本身还有一个凡夫的情见,所以才会去觉悟一切境,因此用你能够觉知一切的这个能力,去面对一切的因缘,这段时间会很热闹。很多人在这时候会玩起神通异能,玩起心的超能力,如此就会迷失在这个魔相里面了,因此这里警告你,有佛处不用遨游,不要那么地爱玩、那么地逍遥自在,而且沉迷在这种体性的觉知功能上面。
何谓无佛处?就是已经证得空、无相、无愿三三昧的圣境。我们说修行要学习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这是修行者从悟道开始,到七地以前的菩萨都是要学习的空、无相、无愿这三种禅定。修证到以后,什么都空掉了!什么都无所谓了!什么都不执着了!佛在哪里?佛当然就不见了,觉知的心不见了。
有的人看到很多的师父,或者是以前的高僧大德,在前面这一段有佛处的时候,都轰轰烈烈的神通异能无量,有很多怪里怪气的事情,有很多都可以讲的,大书特书的。但到后来心死掉,对一切境都不那么地敏感,证到空、无碍了,慢慢地就没有那么稀奇、神奇了,跟一般人没有两样了,只是多一份随缘、自在的样子。
但修得解脱道的人,他的心地是不一样的,他随时都知道法的真实,且不被境所转,觉知一切境,不迷糊在一切的事相上面,就是在一般的起居生活之间,也不会迷失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方向该怎么走?该怎么做?在这三三昧证到以后,可以说无佛处急须走过,不要执着空太久,一执着空太久会变成顽空,有时候佛性会死掉的。
为什么要让它进入无佛的境界呢?当然是为求得解脱,所以中阴身阿赖耶识这个觉知、攀缘的心,要让它慢慢地能够无碍,不要那么地敏感,每一件事情都那么地清楚,一直地走到了这个空无碍的境界以后,你要赶快走过去,不要待在空里面太久,不然佛性是会死掉的,也就是灵知灵觉的心,可能就不会那么地管用了,回复到跟凡夫没有两样的心境。
「两头不着,千眼难窥。」
是哪两头呢?两头或者是谓两边,都是我们佛法修证的一个目标,或者是过程,即空、有这两边,断见、常见是错误的。断是遮有,一切”有”没有了,看成一切相都是空、没有。如果你这样一直地执着空时,就会变成空是永恒(常),常是永恒,就会变成是永远的空,如此会变成执着空。
而执着有的人呢?他认为一切法怎么会没有了?一切法都是因缘法而生的,怎么会没有?所以执着有的人,他很在意一切的有相,在意一切的灵知灵觉,法或者是在有佛处他很执着、他很喜欢,这些都是偏执有相。
如果是没有走到无佛处,没有走到空的时候,就是没有解脱。所以像世间禅的圣人,他们是证到我空,有自我解脱的知见,但是世间禅里面的这些天神,他们也有开发出自己的自性觉知、神通,但是为什么不能够证到解脱?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走过无佛处,没有走过空的这一条路,他们一直执着有,或者是有一个神通,有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这些神通可以修。他们所感知的这些境界,认为确实有它存在,确实有那个相,但是却没有办法去转它。
悟到空的人却是不一样的,是有那个相,但是到最后都变成没有那个相了,由于因缘不具足,所以成就不了一个业相。好像你的神通可以看到该怎样!该那样!但是却都没有怎么样了,转了。而转了后你说有没有?要转也是因缘法,不转也是因为本身的业所感召,这中间就牵涉到三界众生的禅定,而与修佛法的禅定不一样的地方,当然因不一样,果也会不一样。
开始修行佷执着有相,是没有办法证得解脱的,虽然已有灵知灵觉的心,也可以感知事情,那是没有用的!而你即使知道也预防不了,如同会算命的一样,流年排得很准,只会算命,却是没办法化解,这就是执着有的毛病。
修空观的能够凡情脱落,圣意皆空,空的这一边就修证到了,证到以后,如果没有把它前面灵知灵觉的佛性再找回来的话,那有什么用哪?佛性还是死掉了。故到这个时候,就不要一直再执着空、断见,一直执着空以为是永恒的、才是常,不要有这个常见、断见,所以空、有两边不执着,这样子是否跟一般人一样呢?不执着空,如果执着空就是有圣意,不执着有,一执着有就像凡夫一样,那怕有什么禅定,即使有天神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力量,也都是没有用的。
因此两头都不执着时,千眼难窥,就是具足千对眼睛一样,有能力能够观察,也看不出你的能耐、境界为何。亦即是空、有不执着时,没有人能够判断你修到哪个境界。有时候看起来没有境界,而没有境界确是有很深、很不可思议的解脱知见,有能够掌握与转一切因缘的能力,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但是却有一种潇洒的、自在的心,在这个周遭之间,生活得非常的自在!
「百鸟含花,一场
法融和尚要入牛头山修行时,因德性高超,感得百鸟衔花供养,百鸟衔花供养献瑞,是代表修行者的德行值得供养与祝贺。但是行者反观自身的以前种种,或者现在修证的境界,其实仍然是无所成、仍然成不了果地佛,所以自己觉得一场,是依据地方的俚语(土话),勉强翻译就是自感惭愧的意思,惭愧什么呢?以前那么精进地奋斗,都是因为无明、无知,现在恍然大悟,凡尘脱落、潇洒自在,不管过程之间,从开始修行一直见到牛踪,进而抓到这一头野牛,好好的驯伏了它,中间多多少少都有种种的一些遗憾,然而终归是无所得!何有所得?没有!只是过程之间的一场忙碌、战斗!
 三、图颂解说
颂曰:
「鞭索人牛尽属空,
   碧天廖廓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熔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第八图   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尽属空。」
七地以前菩萨还有功用行,修去除内心的习气毛病,所用的东西是鞭索,要加诸于人及牛身上。牛者对清净体性而言,是要认识它,熟识它,而对于人性的习气则要断除它。
以前拿着鞭子、绳索,要绑住这一头野牛,现在不必绑了,因为这一头野牛已经驯伏了,如今这一头牛也不见哪,不见了故不需要鞭打,也不需要绑了。鞭索就是代表工具,代表所使用的一切佛法,至此时不必用了,人的习气不见,而牛的清净体性也不见哪!都清净时何需动用到佛法,不必用了,所以鞭索、人牛都属于空了。
「碧天廖廓信难通。」
碧云青天,浩瀚无量无边,在有佛处,有的人可以观照其它的世界,上天宫下凡尘,在觉知历历的时候,一切随缘。有时候却演变成很多奇奇怪怪的事件,譬如有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神我跑到哪里去了?或者是跑到哪个世界去了?有一个人在上个礼拜六特别专程到道场来,他表示听我们以前在大乘精舍所录的录音带,层次上对他很适合、很投缘,因为他是有境界的,所以听了感触很深,觉得好像遇到知音一般。他也看了很多其它的书,听很多录音带,但所讲的都是未到深处,只是一些皮毛而已。听到我们的后,他就到道场看看,还有没有其它更多的录音带?或者是其它的数据?有关参证篇的部分,我们没有真正的列举出来,也没有再制造录音带,都是以前在课堂上所讲的,课堂上所讲的录音带,都有保留起来,有机会我们会为他准备一些他需要的。
据他言:他在打坐的时候(此位大德尚未结婚,已年近五十岁),自己找个时间到深山内去修行打坐,精进、练气、用功的结果,一、两年下来气通了。气通后打坐时神我都会乱跑,有一次竟然跑到很多巨人(天神)的国度去,结果那些人看了他也很诧异,然后他也吓得赶快就飞跑。他说那时候的意识心态想飞就都会飞起来,想变何方式就变成何方式,有时竟然还是倒着飞的,像飞机一样可以倒着飞。因为他跑到的是天神的国度,天神的身高都很高大,据他表示有几层楼高,其实不止,都是几十里计的(1由旬20里),最小也有二、三十里的。
修行到一个层次的时候,与天上的其它一切世界都是相通的,为甚么?因为有时候是因缘的感召,有时候是无聊乱想,而想到哪里就跑到哪里去了,所以禅宗的祖师大德们,在起心动念之间,逼得您不得不执仗牧牛,不让你乱想,好的不想、坏的也不想,更不会胡思乱想其它的人、事、物,或是其它的世界,因为一想就会到那里去,或想到某人,某人就会现在心中,造成乱攀缘。
刚悟的人,觉知历历,与你有因缘的,都会感召到,有些是被动感召,有些是主动去应缘。当行者修证到空、无相、无愿三三昧时,人、牛俱忘的时候,入空了,人心与碧天廖廓反而不通了,故言「碧天廖廓信难通」,两相断绝了。通好不好呢?通就是有因缘果报的牵扯,现在不通,就是悬空了、感召悬绝了,因此这个时候佛法不必用,人也空了,牛也空了,哪个天界、或者是世界,还会与你有缘吗?没有了!断讯、断绝了!
「红炉焰上争熔雪,」
一般的凡夫在人世间,争争夺夺、打打杀杀的,或者是业力的牵扯、心灵的战斗,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争的都是像火炉上,火焰很大的锅炉上面的雪,雪在火焰上转眼被化成空了,有何可争的?所争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不必再争了,也没有一个心去争哪,人、牛皆空,佛法也不必用了。控制一切内心的执着,且能看开一切的因缘,不随缘搅和。走那么远的冤枉路,折腾了一些岁月时日,觉悟后到此方能合祖宗。
「到此方能合祖宗。」
现在修证到这里,解脱知见证到了,一切因缘缠不上你,才合乎禅宗祖师大德们所要求的,人、牛俱忘的境界,凡圣不居的境界,也就是这个样子。 
四、详解文说明
「行者至此境界,除凡夫之情灭,内心清净外,对空之证悟后,所衍生对空执着之圣意,已渐渐能超越,终究将空亦灭,即空其空也。行者内心仅见一圆圈,亦无牛来亦无人。行者我、法执俱泯,体性与真识浑然一体,是谓心性合一。住有境不要遨游攀缘,住空境涅盘亦不是究竟,空有两边不着,千圣不知,纵虚空广大无障碍,却无讯息要沟通。行者至此回想起,往昔修行之心路历程,不免惭愧不已,本无所失亦无所得,只了解到世间名、闻、利、养,种种有何可争,一切均是造作诸魔业之根本也。和曰:「功用种种人我空,天上人间歉难通。寄居世间何所争,清净心源归性宗。」
「行者至此境界,除凡夫之情灭,内心清净外,对空之证悟后,所衍生对空执着之圣意,已渐渐能超越,终究将空亦灭,即空其空也。」
修行者修证到这个凡圣情尽境界,除了凡夫的情见灭除,内心清净以外,这是对空的证悟以后所衍生出的境况,如果行者所衍生出来对空执着的话,而且认为那空的境界就是圣人之意,那就是执空不放;为什么声闻、缘觉称为圣人?因为是执着空的相,得解脱知见。而菩萨则是超越空,是证入空、有不二的境界,境界当然是更高了。
对空证悟以后所衍生出来对空的执着,行者会认为这是一种圣意,是悟得空。此悟空要渐渐地能够超越,终究将空也灭了。在我们六结使里面动、静、根、觉、空、灭,把空也空掉,就进入灭的境界,灭却一切境能够无碍,因此以空其空也,故曰空空。第一个空是动词的空,把你所证到的空,不要执着了而把它空掉,这空空就是存有其境。
「行者内心仅见一圆圈,亦无牛来亦无人。」
圣意不见,觉知的心也没有了,凡夫的情见也不见,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呢?都没有了,以前扮演牛、警察角色的,现在不必用了,因为没有人的情见,那存有牛干什么?所以牛也可不见了,至此当然凡情脱落、人也不见了。
「行者我、法执俱泯,体性与真识浑然一体,是谓心性合一。」
行者我执、法执,都泯灭掉了后,体性与真识浑然是一体的,体性本来是空,真识是第八意识,这两者不受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的影响,所以二者结合为一体,到这个时候心清净了,自性应一切因缘,所产生的心念,才是所谓的心,这时候的心是属于真心,不是以前您的妄想、习气所现的一切境界的心。这里的心是真心,体性空应缘所现的一种念,这个念是真心的心。我们的体性本来是空,应缘就起自性,然后就现出那个心境,这个心是清净的心,不是你妄想的心,因此这两个心与性已合一,才能说「即心即佛」之意境。
凡夫这个心是妄想、习气反应的心,所以是人的心,而修证到人、牛俱忘这个境界时,人不见哪,自性本清净了,应缘所现的那个心念,是真心所现的,一真皆真,而所感觉的是错不了。如果用觉知的心,来察照这个真心应缘所现的念,一真皆真。
我们常常说「即心即佛」,在这个时候就是「即心即佛」的境界,一个清净的心,体性空应缘所现的心就是佛心,也就是真正自性所觉悟一切境的真实境界。故修行要不要有什么神通?不必有什么神通的!但仅是观照这个心起心灭,却是可以知道很多的事情,这就是法尔,法尔现象。
「住有境不要遨游攀缘,住空境涅盘亦不是究竟,空有两边不着,千圣不知,纵虚空广大无障碍,却无讯息要沟通。」
为甚么心要攀缘?就是刚悟的时候觉得好玩,灵知灵觉的心很敏感、很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因此产生种种的有为相。但行者住有境时不要遨游、不要攀缘;住空境、涅盘的时候,这也不是究竟,不执着于一切法而能入空,不是觉得很好吗?也不是很好的,要空、有两边都不黏、无着,都不执着,到这个境界时千圣不知,纵然虚空广大没有障碍,却是一切无音讯要沟通,为什么要沟通?有沟通,就有因缘,可能会生到哪一天、哪一界地去了。故不要也不必沟通了,因为你已经是证到空、无的境界,不执着一切境,解脱知见已有,故不会去任何一界地沟通了。
「行者至此回想起,往昔修行之心路历程,不免惭愧不已。 」
早知如此也不必花那么大的精神力量,倒头来是无所得,对于种种修证之现象,有点悔不当初,当初怎会如此,因无知才会弄出一些糗事!然而现在走到了又如何?又与诸佛、菩萨的境界,仍然是差十万八千里之遥。诸佛、菩萨悟空以后,才能够产生种种神变,祥瑞的相,化身无量千万亿,你能否化?到这个时候还是不能够化,故还是有很多事情必须要学习的,所以尚有事要做,何有值得高兴的呢?
「本无所失亦无所得,」
修行过程之间,好像得、失是满多的,但是失去的是妄想、习气、毛病的部份,祖师大德们讲:「去年贫穷,今年更贫穷。」这不是在说关于钱的问题,而是以前内心里面,常常要满足的欲望心,以及很多的妄想、习气毛病,而现在就觉得越来越贫穷了,心意念越来越没有,欲望越来越减少,这就是所谓失的一面。那还得到什么呢?住有境有佛处,那种种的魔相、魔境,也不必去求、也度过去了,一切无所得。有所得是老觉得有一个东西可以得到,譬如学到一个什么神通,然而佛法并非追求这些,是追求自我清净,回复到原来最清净而证空无的境界,然后才开始的心通力认知,自性清净自然就能够现种种的神通变化,能够证到这里的时候,才能够进一步去学「心」如何产生神变相,所以不管怎么样,心是无所得、也无所失!
「只了解到世间名、闻、利、养,种种有何可争,一切均是造作诸魔业之根本也。」
最近在网络上,把心中心的法本「佛心经」刊载上去了,如果有读到就可知道,佛告诉我们要修佛心中心法,一是需要发心自利、利他而修,不为名、闻、利、养而用,为求得自我解脱、度众生,才修佛心中心法,所学的法一座六印,不因为要成名,不为了求得有人家供养,或者是其它的大利益而使用这些法,如果是为了能够这样而采用了这些法,还是再造业,当然「心」也用不好的。
五、和颂解说
「功用种种人我空,天上人间歉难通。寄居世间何所争,清净心源归性宗。」
「功用种种人我空,」
悟道以后要修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这些佛法,七地以前的菩萨种种功用行都要用的,进而修证到人空--我空;其实人跟我,是同一体的,如果没有我就没有人,有我就有人、我的对立,没有我,众生跟您是同一体的,二者没有对立、没有分别,而这种种功用行,有很多的法能修证到我空。
「天上人间歉难通。」
天上人间都是善趣者出生处,但真实修证者,不要去感召种种天报,而出生到哪一个天界去了;歉难通是很好的,不是说不通天上就觉得很惋惜,因为没有那个因缘的种子,如果你出生到天界的哪一天,也只是天道中的众生,最后寿尽还是要去受轮回的,出世一世又一世的,为什么要出生到天道去享福?修佛法的解脱道、行菩萨道的自在就在这里,而在人世间也是自在的!
「寄居世间何所争,」
到这个境界,暂时寄居在这个人世间,如果是马上羽化,马上到四禅天的五净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去,这是声闻、缘觉的圣人所居住处所,然而到五净居天去居住,寿命那么长,也不再来人间受生,这是只修得自我解脱。现时是短暂的寄居在世间,心清净了而有什么可争的?
「清净心源归性宗。」
自性清净凡情脱落了以后,回到清净本源,清净本源的心就是佛心,就是我们自性本空,可以随缘应化,这才是禅宗所要追寻的,一个最高的境性归元。讲于慧炬讲堂)
(90.4.13.)
 
             --第九图 返本还源
一、前言
第九、十图是后来才加上去的,本来只有画八个图,即称是八牛图,后来是为了强调大乘必须行菩萨道,故加上此二图。若修行有得后不度众生,则是自了汉,那就不完美了。第八图不往前走,是滞留在一片空里面的话,有的人就会误会修行到此就完结了,一直执着在一片空里。如此永远空空,不是就犯了顽空嘛!所以再进一步的在空之间,能够让自性能映照一切法相,因此就有第九图,也就叫「返本还原」。
什么叫做「返本还原」呢?未迷失前就是这个样子,就是去除一切妄想、执着以后,这个镜子已经抹得光亮了,这心镜应该能够映照一切境界,能映照就能照世间一切法,超世间一切法相。为什么诸佛菩萨有大圆镜的智慧?因为诸佛、菩萨妄想、习气的妄执都已经清净了,遂就能够映照一切境界以及一切相,如此,一切山河大地与你都是一体的,你就是山河大地,山河大地就是你了,众生就是你,你就是众生。 
二、序言说明
「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本来清净,不受一尘。」
诸佛、菩萨有大圆镜智,可以映照一切境界,而我们尚未迷糊以前,本来也是这个样子,自性空本来是清净无碍外,回到本来的佛性时,是不受丝毫的污染与微尘的。在此境界,要认识清楚,本来阿赖耶识中种子无量,但妄执心没有,习气毛病去尽时,就是回到本来清净之体,空性圆满,无一尘可黏,当然就无所谓烦恼。
「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
回到本来的佛性时,要保持的心,是对世间上一切有相,能知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人也是这样、畜生也是一样,一切的有情众生都是随着因缘果报在转的,因此不要感情用事,要有超然的能力去观一切有相的荣枯,该荣华富贵的也是因为有他的果报,该衰败的也是因为因缘灭,就枯萎了。
我们以前还未凡情脱落的时候,常常会对于人世间的起起、浮浮很在意,哪一个人看他因缘来时起高楼,过几年眼看他高楼塌了,难免就会感慨万千!也不必这样了,这是因果报应。所以你要有这种豁达的心胸,因为你是回到本来清净的心,已能无烦恼,不必为了众生的起起、落落而伤感。也许没有关系的,你会看得很开,但有时候还有感情作用,与你最亲近的家人、朋友等发生问题时,也有这些现象的时候,难免都会有一些烦恼。
既然回到清净的本来,你就有一种自在无碍的心,来无所黏,过无踪迹,可以观看外在一切事情的荣枯,而能够有这种心力量去观看外相的荣枯,你就会有一种无为的情操。要证到空、无相、无愿,那个无为的心,又要感觉一切境,又要能够凝住不动、寂寂然地,那就是佛性自然、本来的样子。所以你处在无为,而无为的背后有一个坚定不被境转、寂寂然的体,非常地精湛的体性,在面对着一切因缘现象之法时,都不被境所黏、所转。
「不同幻化,岂假修治。」
体性处在无为凝寂境界的时候,不随着外在的一切有相,来转换变成你自己种种的心意念,相归相,不随一切境界再引起一切心的作用。在开始的时候,为什么在有佛处会那么的热闹呢?这是因为常常感知后,随着境在转,而现在已经处在无为的境界,有这个能力可以不随一切境去幻化,既然已经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还需要假借其它的法来修、来调理嘛?不必用了,因为回到清净的本源以后,就不必要再修甚么了。你的自性面对一切境界,都不被它所转,所以不假修治,自然而成就的这种无漏功德,没有烦恼了,不被一切境所黏,也是自然而然地达到了这个境界。
「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佛性能映照世间、超世间一切事,有如映照青山绿水等自然景观。这些种种的自然景观,是种种因缘际会,对我并不构成任何的影响,因此就有这种自在无碍的心,可以坐看、观照世间的成败,哪一个人成功了?而哪一个人失败了?时间改变,人际变迁,不管是亲人或者是不相关的人,应该都要有这种平等的心、平等性,观看世间的一切相,而佛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三、图颂解说
颂曰:
「返本还源已费功,
   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红。」
 第九图   返本还源
「返本还源已费功,」
修行者自开悟后,了知自性与习气之妄与真,为要回到本来的面目,回到自性本来清净的源头时,到底花费了多少的时间与功夫?当然很费功,是费了很大的力量,才把这一头牛驯服。
修佛法最重要的观念是返本还源,不是有一法可得,是恢复原来具有的佛性功能,此佛性本源是什么?是能鉴照一切法、十方界的真心,是具有无漏功德的体,对境不黏、无烦恼的体,是具足所有鉴照的光明,不被一切境所迷的。
「争如直下若盲聋。」
证得无所不能知、不能照的境地时,到目前这个阶段、这个状况,却好像没有眼睛、没有耳朵一样,难得要像聋子、像瞎子一样,不听不闻,为甚么呢?因为不被外境所转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到这个时候,真的都做到了,看似看了,但是了知于心中就好,也不会有甚么幻化的心来跟它相应,很淡薄!
有的人修到一个境界的时候,即使是自己家里的父母生病了,或者是发生什么事了,好像跟我都没有关系一样,不痛不痒,我这种心态对吗?我的心死掉了吗?为什么没有感情了?质疑自己了,而心死了就是这个样子,回到本来清净源头的时候也是这样,大部份的人走到空无的时候,都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菩萨要再转回头?因为守着空无、执着空无,就会一直空下去,菩萨转回头来还是用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身,再来度化众生,所以又有忧、喜、苦、乐等等觉受,感觉了却是不会造成烦恼。
「庵中不见庵前物,」
在自性里面,见闻觉知犹在,为何不见庵前物呢?因为觉知与境界两者是一体的,要看自性以外的物相当然是看不到,因为您就是它,它就是您。庵中无物,庵外也无,庵外有物,内、外是一体的,内、外没有分别,怎么可以在一体之间,看到另外一个相呢?就是有所见,因无直接因缘,也会难得去攀缘,好像什么事与我无关了。
「水自茫茫花自红。」
一切自然景观,让其自然地运转,不要兴起触景生情之凡情。诸水照样分支流入茫茫大海中,是浩翰无量。诸水居高处往低处流,流入平面积聚成海,茫茫一片,动性、静性与我自性了无牵挂。万物照常生灭,春有百花,花开艳丽,时移境转花落自然成。而红花的艳丽,也不因为你的修证层次而改变,宇宙万物仍然是那么的自然运转! 
四、详解文说明
「行者处此清净体性,了悟本来清净,不受一尘,悟得不垢不净,来无所黏,过无踪迹。一切万物无非诸佛法性身,自然应化,即是本源。行者清净心体随缘应化,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不同幻化,岂是藉因修治而得?行者湛湛清净自性,面临世间森罗万象而能如如不动,管他春花秋月,夏凉冬雪;管他人何以情,事何以故。人、法二空智,面对诸现象,于心了无罣碍,体会诸法无实无主,返照现实生活,始能了悟无为法之真实义。此时行者心中了了总知,且作佯痴愚钝,坐观众生成成败败,犹如四季变换,只能让它水自茫茫花自红。和曰:「圆满菩提尽全功,落得清净装哑聋。眼前事物总尽知,且待无心装胡涂。」
「行者处此清净体性,了悟本来清净,不受一尘,悟得不垢不净,来无所黏,过无踪迹。」
以前未修证时无明时,佛性也不因为无明、污垢而减少一些,现在是清净了,也不因为清净而多增加一点,自性本来就是这样子,它的另一个功用是:「来无所黏,过无踪迹」,因缘法来的时候起心相应,但不会被它黏上,境过以后就没有踪迹了,不必频再回想了,不会留下一点点的痕迹。我们一般人最喜欢说:「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而修行是不能这样的,一留下痕迹就有因缘果报,所以过了以后,就不要留下踪迹。
「一切万物无非诸佛法性身,自然应化,即是本源。」
庵中不见庵前物,我与万物皆是一体,万物就是您,您就是它,你心清净了,万物也自清净,你含笑万物也含笑,你心情好,周围之间的万物也都觉得雀跃了。佛性自然应化一切缘,你的自性会自然的应缘一切,这就是我们本来源头的体性,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行者清净心体随缘应化,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不同幻化,岂是藉因修治而得?」
行者自受用身是对于一切法,无烦、无恼,自性清净了。他受用身是众生一想到您,您就会自然地应化,形成一个化身,去应众生缘。譬如你意想观世音菩萨,有必要时菩萨就会化个分身显现,因菩萨能化身千万亿,这跟你胡思乱想所化起的不真实化境是回然不同的。此等功夫是心净后自然现起的,岂是藉因修治而得?是自然能够显现出来的功夫。
「行者湛湛清净自性,面临世间森罗万象而能如如不动,管他春花秋月,夏凉冬雪;」
无门禅师写了一首很好的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们的心念都随着外境在起起、落落,也都沈迷在这些现象上,而此时行者面对世间上森罗万象,管他春花秋月,夏凉冬雪,管它什么境界也都能不去罣碍,因心清净故。
「管他人何以情,事何以故。」
不必去管人情世故,行者自自在在的,面临世间森罗万象,能如如不被境转。解脱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目空一切,什么都不管了。
「人、法二空智,面对诸现象,于心了无罣碍,体会诸法无实无主,返照现实生活,始能了悟无为法之真实义。」
什么叫做无为法?是面对一切境,心不为境所转,了知一切境,不为一切境所黏、所影响而起烦恼,进而能先知一切境,不为境所黏,这就是无为法,无为不是没有感知的,无为是能够感知,而心不随境去起幻化种种的一切法。
「此时行者心中了了总知,且作佯痴愚钝,」
达到这个境界的行者,对什么事情都清清楚楚的,了知一切因缘果报,但要佯作痴愚迟钝,假装非常的愚笨、迟钝,对大小事情都没有什么反应。如果没有做到佯痴愚钝,就是有法的执着,预知或看到这个,要鸡婆参与一下,看到那个也讲一下,这就是有法的执着。很多事情佛性都能够了知,但是要能够难得胡涂,才能自在无碍,有如郑板桥先生所说的:「难得胡涂」,是知道,但要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坐观众生成成败败,犹如四季变换,只能让它水自茫茫花自红。」
坐观众生该成就成、该败就败,当然这个时候是为了要自我解脱,就有这种需要;而在后来行菩萨道是不一样的,菩萨是能应缘,广结一切因缘,观世音菩萨是千处祈求千处现,是要帮众生化解苦难,不能够坐观成败,这是属于成道以后的事情了。而要得到自我解脱,看事情要看得开,犹如四季变换,只能让它水自茫茫花自红,一切顺其自然。
五、
「圆满菩提尽全功,落得清净装哑聋。眼前事物总尽知,且待无心装胡涂。」
「圆满菩提尽全功,落得清净装哑聋。」
菩提自性要让它圆满成就,觉是觉了,无碍是无碍了,要让它真实地做到,做到后要落得清净装哑聋,这个时候还没有行菩萨道前,要求自我解脱,虽然看了很多的事情,看是看了,但是没有你的事,最好就不要管哪,装聋作哑了。
「眼前事物总尽知,且待无心装胡涂。」
行者为了要灭掉法执,就要将无所不知的觉知心放下,这是一种很好的修证过程,是有其意义在。如果法执不灭,所看、所感、所知的,都要把它讲出来、表现出来,就没有办法去断掉法的执着,表示五根面对六尘境,为境所黏、所影响而摆脱不了。因此要灭掉法的执着,玄而上的,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都要放下,这是第九图所表达的,不是空的一面,是回到清净本源的佛性,空不空皆有的境界,是知而不黏,能够放下,也才能够彻底的抛开我的执着、法的执着,练得一身的清净武功,才能够到市场去打拼,也就是第十图的入
( 90. 5. 4. 讲于 慧炬讲堂 )
和颂解说垂手,今天就讲到这里,以后只剩下一个图了!
 
禅宗十牛图解说(10之10)
             --第十图 入垂手
一、前言
禅宗行者经过此大风大浪,风光无限的神通力后,因能全都放下,终于能走出轮回的洪流中。此时埋自己之风光,让千圣亦不能得知你的修证,然后遵循前贤的道路,以化导众生为职志。禅宗行者行菩萨道,不是用一些怪力乱神的方法,或神通异能的力量,去帮众生化解一切的业障,而是要以自在无碍的心,去与众生习气周旋,使他们能彻底觉悟,然后痛下决心出离世间,故颂说:「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这样才是禅宗行者的风范,以自在无碍的心力,于不知不觉中,使顽石点头,枯木开花,改造众生的习气,带领他门走出三界九地的轮回洪流中。
入的意思就是进入市集、到菜市场,比较热闹的地方,入垂手也就是以静态的心,随缘度化一切众生,垂手等待一切众缘。上一次我们讲到,自然界的景观无非都是般若,所以你体会到自性清净,自性是跟一切世间诸有相并没有分别,不是因为脱离自然界或者现象界,而能够独立成就佛法。所以返本还原时,离不开这世间的一切现象,而这第十个图就是要开始行菩萨道。
 
二、序言解说「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柴门独掩,千圣不知。」
这第十图的序言,在开始讲十牛图时,已经给各位介绍过了,这一段序是很好的修行者,在成就后的写照。一个修行人心不清净,所以要把柴门打开才能打理,故要开悟。待心已清净后,此柴门老是开着干什么?既已修得差不多时,就要把此柴门让它掩起,不再让众生或众圣感知,或说不去感知众缘。
如果把心眼打开以后,体性就会现出,法身会现起来。我们禅宗所说的黑漆桶,一般修行没有把黑漆桶打破,是没有办法真修行的,也就是说根深蒂固的观念,没有办法把它淡薄。黑漆桶打破以后,一方面觉知的自性可以观照它,二方面或扫到的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它都会起现行,再加上我们面对人、事、物以及一切境界,尤其在逆境,或不好的境界,那更能够诱发出内心所潜在的习气出来,所谓的现出来者就是要转,要能够知道转。
所以柴门打开以后才能够真正的实修,要怎么去实修呢?也就是前所介绍的,要修无所修,就是面对诸因缘的时候,能够转移内心的执着,不让一切境来黏,而你的空性也就会更圆满、更灵活,不被一切业来抓住,这样慢慢地证得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的时候,这个门不关,也就永远没有办法再继续走下去,而也不能够去行菩萨道。
故「柴门独掩,千圣不知」是说我们的体性清净后,就要回凡才能入人群,行菩萨道是要用讲的,要走入人群。如果一个有些神通异能的人,但是要他讲却是讲不出佛法来。佛法是从体会之间,然后用你的智慧来讲出来的,不是用你的神通变化去说法,那个会误导众生的。所以为了要走入人群,为了要从智慧中去得到解脱,才要柴门独掩。
修行第一阶段的心眼打开以后,到这个时候要把它关起来,当然这种关闭,气脉力道也会慢慢地退失,但已有一个能力,让你的体性能够观照十方虚空一切因缘。四禅境界的时候气充满了,你的起心动念这都能够成就,那修佛法也是一样,尤其是大乘的佛法,要开悟没有气是不行的,而开悟是打开心扉了,气很旺、经络通了,那一直通下去有什么用呢?要靠智慧,所以修得差不多的时候,这个门就要关起来,关起来以后呢?跟一般众生并没有两样,如果你修到可以发光,有一类众生可以看到你会发光,甚至于有的人,打坐也可用他的眼根看到人同样的发光。你能够发光,别人就知道你的所在,也能够知道这里有一个人,有一个物体。
无神通菩萨,他并不现光、也不现什么化相,跟凡夫没有两样,只是智慧非常的殊胜、锐利,能转一切的烦恼,能判断一切的事情,这些都能够非常的自在、能解脱。到了这个境界,圣人与圣人之间的认知,不是从他的境界去认知,但是可以从他修证的智慧、意念、行为去认知,这个到底修得如何?而不是因为他能够有神通异能。因此,也无须让千万个圣人知道你境界的必要。
「埋自己之风光。」
修佛法到最后要自甘寂寞,如果不能够自甘寂寞,自显出平凡,那就不能去做为一位菩萨,菩萨是用讲的来度众生。譬如在一个法会里面,可以讲佛法度化很多众生。然而如果你有什么神通异能,人家来请教你,一对一,总是一对一的,这个影响力并不大,所以要现凡夫身,现平常人的样子去与众生相处。
「负前贤之途辙,」
还没有成为圣人以前的大德们,或者是已经证得有所果位的圣人,他们的路是怎么走的,离不开发菩提心。修行有一个成就的时候,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道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因为自己已经有能力,多少可以做些度化众生的事情,要求佛果不是一直追求就有了,要求佛果一定要从度化众生来累积,得到福德与智慧。我们常常说的,还没有开悟以前的地前菩萨,所修的福德大概都是布施、持戒等福德之类的,福是从布施来,德是从持戒而来。地上菩萨的福德不是从布施来,不是从守戒来,地上菩萨的福德是从发菩提心,度化众生而来的。前贤都是这样行菩萨道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前人的做法,依循他们所走的路途,我们也是要这么来做。
「提瓢入市,策杖还家。」
提了一个装水的水瓢(古代装水有的用胡瓜阴干,中间掏空后可以装水),提着装水的瓢,走到热闹的菜市场中,寻找有缘可度的众生。行者手里拿着手杖,背部背着水壶,回到人世间。这个家不是回到自己的家,以前还没有出家以前,都是跟众生搅和在一起,现在修法有成,还是再进入众生族群中,要度化众生,也就不能离开众生。
「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行者进入卖酒的酒坊,或者是卖鱼的鱼市场,遇到有缘的众生,全要化令他了知佛法,为他解说佛法,使他接受佛法,亲近佛法,走向觉悟的大道。从开始修行的非常热闹,真正在修行的时候是很热闹的,热闹是在内心里面,别人不知道,不管是心或者是神通变化都是在心中,但要把它淡薄了,把这种力量,也就是《楞严经》所说的这些魔相淡化了,才能够去行菩萨道。而行菩萨道也有一个好处,能够增加智慧,智慧俱足的话,修行过程之间的色阴、受阴魔相都能够控制、灭除,想阴是可以探讨它的心功能、功用,色、受、想这三个境界都还有着魔的危险,尤其是色阴、受阴这两个不净的话,就直接受外来的魑魅魍魉这些客邪所干扰,这都是直接的。
想阴魔境中感情作用灭了,不再被这些客邪搞得天翻地覆,接着就能进入行阴的魔境中探讨心的功用。若想阴未破,此时难免会偏向于追逐神通,所以这个魔,就会透过被魔所依附的第三者,现一些神通变化的异能来炫耀、来干扰你,那你就会着迷,由于你也很喜欢这些神通,才会用心去追逐、观照、探讨它,看到人家现出这些不可思议的神通以后,你认为这个就是佛,佛的境界大概就是这样的,所以就听他的。这一类的魔都是教你行淫欲,破佛律仪。如果是真佛的话,一定是教你断淫欲,一定是守戒清净,那会能够现神通,但其德行却是很糟糕,这怎么会是佛呢?定是魔!
色、受、想、行、识这五关,前面色、受、想这三个,要舍一切法不能够去用,在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去观照心呢?进入行阴的时候,才开始真正修行,以前是求解脱、断烦恼,在这里开始才是要真正的观。刚开始时行阴微细,阿赖耶识藏很多的种子,所以要去观,观察它、观照它,就会观起十二类众生的因缘,以宿命智通去观,从这里面去观、去探讨,到这里才开始可以去用心,可以开发出宿命通、宿命智通,了知十二类众生的因缘果报的道理。你如果有错误的观念,还是会在这个时候拨无因果、或者有断灭相,这些魔相都是错误的观念、执着,不能圆满,这是在行阴区宇的时候所现的现象。
我们在网络上文章,讲到想阴魔相灭时,接着下来将讲行阴,也就是说我们了解经典里面所讲的,到哪个阶段修证到了,才能够做什么事,如果没有修证到那个境界,就不要去做什么事,一方面心未清净,要观也观不起来,要观众生因缘也观不起来。如果第六、七意识破灭了,想阴不再飘浮,那才能够真正的入行阴的种种,去研究、去思考,所以要这样从受、想灭到行阴灭之间,要去行菩萨道,让你的心更成熟,智慧也更圆满,然后有机缘的话,也才可以进一步的研究这个心了。
颂曰:
「露胸跣足入来,
   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第十图   入垂手
「露胸跣足入来,抹土涂灰笑满腮。」来。来,抹土涂灰笑满腮。」前面两句所讲的是他身体的型态,在旅途劳顿之间,并不以身体的种种,以及沾染灰尘而感到不舒服,仍然表现得很快乐,后面这两句「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就是在讲它的功用,如何来度众生,进入这个市集,而抱持着欢喜心,来跟有缘众生结缘、度众生。
第十图中的大德很自在,所穿的衣服也自在,他把胸膛露出来了,古代的人有时不穿鞋子、赤着脚,这也没有罣碍的样子,到市集里面来,入
因为旅途劳累,土灰沾满整个脸部,但是心情怡悦,菩萨并不因为一切的劳累而觉得苦楚,所以永远保持着一个非常开朗、快乐的心境,更没有所谓好、坏的境界,永远保持着一个平常心、欢喜心。
我们看很多的大德,甚至于我们的同学,做起事来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却忙得很愉快。上一次上海下涛法师来道场开示,他天天都有节目忙,但是他也说忙得非常的愉快。佛教里面的这些菩萨们,在度众生之间,当然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的辛苦,很忙、很劳累,有的是忙得没时间生病,有的是生病了,照样还是继续去做,继续忙、继续去度众生,很多有的甚至于坐轮椅,他仍然可以赶路去出席法会,实在是不可思议。
很多师父一上台讲经的时候精神抖擞,讲得非常的有精神,然而一下台就病恹恹的,病得没有力量。所以养生的功夫,有时还是需要做得好,气要养得好,气机能够养得好,就不会那么累了,起码是上台有精神,下台后只要休息、调息一下,马上就恢复体能,必须要有这些功夫。体能衰落了,更必须要调养,气机不能退失,不退失就必须要断食、打坐,这也都撇不开的。
我讲课有一个好处,可以陪你们一起打坐,禅修有什么好处?我陪你们一起打坐,一座两小时、一小时半,也都是在充电,这样就是逼得大家一起坐,你坐我也坐,如果能够把持这样,到七老八十的时候,还可以这样打坐的话,体力应该不会退失、退转。否则年纪大衰老时,体力就会愈不行了,当然营养方面也必须要注意的、要照顾的,如果营养方面不照顾好,肌肉细胞、我们内脏的细胞,它们会老化,营养不给照顾好,当然它就会越来越衰退了,也要注意补充维他命、矿物质。这部分是世间法里面的东西、养生的东西,还是必须要注意的,这是题外话了。
「露胸跣足入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这个主要在讲修禅的人,证悟到空、无相的时候,本身对法并不执着的;对法不执着以后,在度化众生之间,也不一定要用世间禅里面的这些神仙的神通。佛法与修世间禅的最大不同,是一个要求解脱,一个是执着心的神通异能。
自我的解脱在过程之间,对于法的执着要灭除,而法的执着灭了以后,才能够悟空,才能够对于一切相不执着,而是以”对待的空”看一切法,虽然是有相,但是无住的话就是无相,能够做到无住,等于是无相。当然三三昧之间还有一个无愿,在七地以前的菩萨要修无愿,有所愿的时候就有所求,有所求就是还犯有法的执着。所以在还没有证得解脱以前,一切法都不能用,一切法都不能够起,七地以前菩萨都是要舍一切法,除了悟空以外,还要能够做到不黏,能够做到不黏,那才能以对待的体性,来看一切法而能无住。
或以十波罗蜜而言,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一般的六地菩萨,以菩萨每地分别都要去修的这个六波罗蜜,七地菩萨修方便法,为什么要用方便法呢?因为你一下子做不到悟空、无相、无愿的境界,所以要用方便法,以方便波罗蜜去做,去修证到这三三昧的境界。能够修证到以后,就跨入另一个八地菩萨的不动地,不动地菩萨,除了心如如不动以外,在五、六、七地的菩萨修这个方便法,于禅定、般若之间所得到的智慧,能够造成对一切境如如不动,能够如如不动的时候,这是一个修行的分水岭,这在七地以前因为还有法的执着,故要修空、无相、无愿这三三昧,来证得解脱。
如果以《楞严经》的魔相而言,色、受、想这三阴种种的魔相,也是要超越的,不去用它,这样可以证得真正的三三昧,也是因为进入无、不动了,这个时候又进入行阴、识阴,这两个在五阴之间是另一种境界,所以在不动之间就观我们静态的一种鉴照功夫,因为你去掉了想阴的这些境界,不去胡思乱想、不去玩这个心,你就有办法解脱。
心中心法的初祖大愚法师,当然他是度众心切,他生在比较上虚下云老法师的后代,但也离不了多久,其实也是受他的熏习,也是受教于他,然而没有像这老法师这么有地位、有名。既然有了成就要来度众生,为了宏法就现一些神通,他就现神足通,飞在空中,大家看了惊叹不已,因此在大江南北造成轰动。他在空中飞来飞去,以前的阿罗汉、辟支佛才有这个境界,大家都很震撼,因此求灌顶、学修法的一大堆,有五、六万多的人,成就的却是只有几个。根据我们上元下音老上师所讲,只有七、八、九个,没有超过十个以上,这是他所认知的。
所代表的意义是:修法不是那么简单,要开悟也要看因缘、福德,不是说很有兴趣去修这个法,就会有所成就,你过去的因缘是如何?现在的智慧怎么样?你的心态怎么样?你是为众生而去修法的吗?还是为神通而去修法的?或者是修法了以后有神通,就搞一些名闻利养的事?这种种的心态不正,当然果也不正的,所以佛教徒不能够现一些神通来蛊惑众生修法;到后来初祖也承认不是很好的结果,不久他就隐遁了,遂他就把宏法的工作交给二祖王上师,自己就隐遁了。所以既然佛法要求解说,不能够以世间禅里面的这些神通来蛊惑众生,这是另一个层次的意义。
再者是既然悟到空、无相、无愿的境界,你度众生是要以这个空无的心,去跟众生磨,这个「磨」是很有意思的,你的习气偏向于瞋心很重吗?瞋心很重,禅师要度你,他就会跟你磨,要吵架,他就跟你吵架,吵架了以后,他又好像以平常心一样对你,无所谓的对你。
禅师有一种你不能预知的能力,他可以因为吵架之间,把你的神识抓住了,或者是不抓住你的识神也可以,他让你的魂魄或者是影相,会进入他的心里面去了,然后把你加以修正,怎么的修正呢?就是以空无的心法,或者是以心通力所学到的无上心法,来消灭你的业。如果你瞋心很重,在经过一回、二回、三回地磨练,他不必现神通,就用他空无的心的体性,来跟你磨,磨到后来你的脾气都没有了,因为他没有执着,你跟我吵,吵完以后他还像没有发生事情一样的对待你。而凡夫吵了以后心有不甘,不甘又没有办法,所以一次又一次地,被磨到连角都没有了,这就是禅宗所具有的特色:直教枯木放花开,顽石点头。
禅师他一定要悟到空,一定能够了解无相的体与有相之间的对待,然后利用他的心通力,来与众生「磨」,所以才能直教枯木放花开。不管是枯木放花开、或顽石点头,意思都是一样的,只是对待顽固的众生,不以神通来诱惑他、来修学,而是以他修证到的真正所具有的体空以及心通力,来度化众生;所以禅师他有一些行为,你如果不到那个境界,是没有办法了解的。因为他无碍,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他都不在意,他认为可度他就度,有因缘他就度,也不强求什么的,若有所强求,那就不会自在的。
很多的道场或是哪个人,你看到的这个人好像经济能力满不错的,又那么大方,就特别的照顾、特别的另眼相看,意思就是好像得罪不起这个大护法一样。假使还有这种心态时,那就没有办法自在,也表示你还有分别心,还有法的执着,还是不能够随缘,这个就是自己还没有自在、还没有无碍。所以境界修到哪里?只要明眼人一看就很清楚了,也不须什么神通,你只要用智慧去看,就可知道这个人修到哪里。一个人即使他有什么神通,可以知道过去、未来,但是有什么用?有一些事情还是放不下,有一些事情还是转不了,不能够自在,这个就可以知道,他还是在什么境界的。所以修佛禅或者是修解脱道是很真实的,除了自我的体会以外,也是要有自我的修证,如果做不到,那就跟一般禅定没有什么两样的,因为做不到解脱的境界,还是离不开世间禅定的范围。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这两句话也在说明,禅者的一种风范,他怎么度人、感化人?他怎么用他的方法去度?要懂得他的意思。
 
四、详解文说明
「行者证得我、法二空智,再体会诸法真实相,已能圆满菩提,此时行者要去小乘而就大乘,行菩萨道。行者心光已能内敛,让柴门独掩,埋自己之风光,恢复凡夫相,入世而度化众生。因行者已具足解脱知见,虽住俗而不厌俗,入世而不着相。行者已具足大解脱、大智慧,与诸有缘众生集聚一堂,虽不现神通幻化事,但能教枯木开花,顽石点头。盖行者已不着一切人、我、善、恶、凡、圣、染、净等分别相,以空无的心体,应众生万种缘。因行者心得自在故,身亦自在;身心皆自在故,得转一切外境,是谓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和曰:「慈悲喜舍入世来,利益群生乐满腮。无我无心通法尔,顽石枯木转心开。」
「行者证得我、法二空智,再体会诸法真实相,已能圆满菩提。」
行者修证到这个境界,已经是得到我空、法空的智慧,我空就能够不在乎于对自己能生、能灭的那个自我的执着,也不在乎于外界对他的好、坏、顺、逆的一种表现,怎么样的他都自在。顺,他也自在,不顺,他也自在,这样子才能够把我的执着灭掉。那无始劫以来,对于根本法的执着-俱生法的执着,也就是我们轮回的根本,在去掉了我的执着,还只是烦恼没有而已,还没有真正的断掉轮回的根本。所以在行阴区宇之间,你才能够了知法的根本,浮尘根之究竟枢穴,这是在《楞严经》所讲的。你有能力去观到轮回的根本-阿赖耶识的法尘,才能进而再灭掉它,不受它的影响,而能够做到这样,法就空了。所以我空、法空这二种智慧不是用空谈,是要能够去体会而后做得到解脱。
做到以后,诸法真实相就是讲无相的境界,讲有法是因缘而生的法,到此时的行者已经不因妄想而起一切心,或者他打妄想,但是也不会执着为真。到行阴区宇的时候,想阴灭,你就有一个能力是:白天不打妄想,晚上不做梦,也就是经典上所说的寤寐恒一,寤就是醒的时候,寐是睡觉的时候,这两种时间情况也都一样、恒一,而且不是一下子有、一下子没有,是永远的没有这种妄想,也没有做梦,这样子才是想阴尽。故这样看起来经典所说的境界,末法时期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也因为很难,所以修行能够进入行阴境界的寥寥无几。
修证到行阴区宇的时候,就有天眼通、宿命通的能力,没有这能力就免谈,只有一些鬼神通、阴阳眼、、,那都是不入流的。能够修证到这种第十图所说的境界是为菩萨,您已经有能力,可以去体会诸法的真实相,诸法的真实相是因缘而生的法,因缘生诸法,那就有如如不动的体性去了知境界,但也不会受到影响。所以追根究底,法生、法灭对他而言都已没有意义;可以去了知这个境界,但是我不会迷糊,这才是悟到空,原来一切法也是空,毕竟空,没有什么真正的可以罣碍的,要罣碍的,因为我空、法空所以也罣碍不起来,这是很自然的能够做到的,因已经能够圆满菩提了。
有的偏于空、有的偏于有,这两个都是不圆满法,那有的是根本没有悟到空,然后执着一切有,那更是离谱的,连解脱道都谈不上。有的悟到妄有不真,即不受它的影响。有的悟到空,绝对的空悟到以后,你就能够很潇洒自在地,不受一切境界的影响。这个境界证到以后,再回过来面对与承认世间里面还有因缘的种种法,当因缘法生起的时候,也能够鉴照这个因缘,能够面对这个境界,但有一个自在无碍的体性,面对这些都能够自在、能够无碍,这就进入空、有不二的境界。所以能够修证到空、有不二的境界,那才是圆满的菩提自性,我们觉悟的心除了解脱以外,还可鉴照一切因缘,还要有能力不受它的影响。
「此时行者要去小乘而就大乘,行菩萨道。」
此时行者要去小乘而就大乘,小乘证到是我执空了,或者分别法执空了,但是俱生法执尚未灭,所以要去小而回大,再进一步地修证,俱生法执灭了,才能够进入行阴区宇的境界。在这个时候,你悟到基本的空而解脱了,应该要去行菩萨道,行菩萨道之间,你多少要去体会心的用,多少都会体会一切法是因缘而生的,然后再进一步的去磨练。
不是我不看,是把头栽在泥沙里面像驼鸟一样,眼不见为净,然后我就自在了,那种都是假相,是要更进一步的进入人群、进入顽固众生之中,然后与众生搅和在一起,同时能够觉得众生虽然顽固得不可理喻,但是你也以善导善诱,同时也不会受众生的影响、再生起烦恼。
从众生可度的这种情况去发展,可以再磨练你对法的了解,不是只有空,是在有相之间而无住、而不受它的影响,才能够了解大乘佛法的精髓是在这里。因此能够由小向大,才能够从行菩萨道之间去体会,心原来还有更大的功用。
到最后,行者能够再继续去修证时,就有诸菩萨的神通变化会起来,以前不去用这个心,现在你可尝试去用这个心,也就是刚刚所说的,进入行阴区宇的境界,可以以你的愿力,继续再修下去。
「行者心光已能内敛,让柴门独掩,埋自己之风光,恢复凡夫相,入世而度化众生。」
十牛图里面所讲的「不用神仙真秘诀」是用空无的体性度化众生,行者心光已能内敛,这是要埋没自己,不能够表现一些神通来蛊惑众生,所以难免要柴门独俺,埋自己之风光,恢复凡夫相,入世而度化众生。这一句话从两部份来说,一部份是身体,如果是气充满时,当然灵知灵觉是非常的锐利,但是你不能够用讲的去弘法,只用一个心,众生实在所受的影响较少,来请教的人是一个、两个,没有办法像一些菩萨,一站上讲台,几千、几万个人受感化、教化,这种影响才大。
有一些神通力,并非只是人家来请教,而一个、一个地来帮忙与化解就完了,这种偏向于小局面的,要影响就要大的局面。你有凡夫的境况,就有脑筋、有嘴巴,以前不用第六意识,现在回过来再用第六意识思考,如何来善导善诱化度众生?如何来讲一些佛法,让他们一念之间能够入无生法忍,这个就是恢复凡夫相的缘由,而你已然恢复了凡夫相。
第二个层次是代表修行已经有个境界、告一段落,不必再打开你的心眼,然后拥有一些灵知灵觉,不一定要处在那个情况。所以我们修行还没有定力,就靠色身的气来帮助你定,或有一天不管真气的有无,照样能够自在无碍,那才是真正的修到解脱了。
很多人靠气来维持定力,想不开的事情,因为断食的结果比较看开了,这还是一种变相的有为法。如果哪一天丹田不见了、真气没有了,但是面对事情源源不断的来,也仍然能够自在无碍,用平常心去应对,这个功夫才是比靠外来的,或者是内在的真气在维持定力的修证,其境界要来得更高。
再过来,最后的解脱是要靠智慧的,即刚刚所说的十波罗蜜里面最后是”智”--第七是方便波罗蜜,第八是愿波罗蜜,第九是力波罗蜜,第十是智(智慧)波罗蜜。以佛法所讲求的是用智慧度到彼岸,用智慧来度众生也是一样的,所以后面的方便、愿、力、智,这四个波罗蜜,是大乘菩萨所要用的方法。
悟得解脱的智慧,是要再回凡,回凡当然就等于是出出世间,再入群众之间,所以回凡是心的更进步,不是回凡好像就是退步了,不是的!而是更能够容纳一切世间的有相。
「因行者已具足解脱知见,虽住俗而不厌俗,入世而不着相。」
再入世的时候你已经具足了解脱的智慧,虽住俗而不厌俗,入群众之间,以前是很厌恶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坏?这个地方怎么那么脏?这些人怎么有这些习惯?如果以前早就唾弃他们了,因为还在求清净,还要求干净,不屑与他们为伍,现在为了要让您的心练得更完美,所以现在虽然跟芸芸众生搅和在一起,但并不因为他们的一些习气毛病,而不能够接受、容纳,或周围之间的环境,也都能够承受而不会受不了。
「行者已具足大解脱、大智慧,与诸有缘众生集聚一堂,虽不现神通幻化事,但能教枯木开花,顽石点头。」
住俗而不厌俗,入世而不着相,因为行者已具足大解脱、大智慧,所以才能够做到这样。这我们刚刚所说的,用什么功夫?就是用无碍、自在、空无的心,去跟众生一起磨练,所以就能够使枯木开花,顽石点头。
「盖行者已不着一切人、我、善、恶、凡、圣、染、净等分别相,以空无的心体,应众生万种缘。」
一切人、我,善、恶,凡、圣,染、净等分别相都不具足,这就是平等法,悟得平等性了,就没有这些分别心。众生有种种的因缘,你以空无的心去协助他,或者去断他的习气毛病。
「因行者心得自在故,身亦自在;」
心能够自在,身才能够自在,如果是身受外邪控制,那心有时候也就不得自在。在初阶段修行的时候,如果你气比较旺、比较通顺,就会觉得今天定力好像比较足够,事情比较不黏上,比较看得开、可以解脱;如果哪天您的丹田被冤亲债主给予封住了,气起不来了,或者感冒了,然后你也觉得我还是能自在,那才是真的自在。有的人就不行了,气不通,身不顺,心就乱了,有很多的同学都有这种情形,这是难免的。所以你要练到,不管是身体气通与不通,都能够自在。身心能够维持一个自在,你就能够控制得了身心。如果是别人控制你的身,那身心也就会不自在,如身体没有气、身体病痛,心就慌乱、烦恼。圣人证到这个空无的心体时,身心当然都能够自在、无碍。
「身心皆自在故,得转一切外境。」
身心能自在,当然就有能力转一切外来的境界,因心通力无阻碍故。如果转不了外境,就必须要多加用功,打坐、念佛、拜佛都可以,让心安住、让气脉通顺。如此,你不必动用什么法,过一阵子客邪没有你的办法时,就是你嬴了。其实修佛法是很简单的,只要你不倒下去,最后就是你嬴了,因为他用的是有为法,不管是要害你,或者是要让你烦恼,你都能无所谓,不倒下去的话,你就能渡过此逆境。因为一切法都无常,他不可能天天都这么搞,就是业力或果报,也不是一直没完没了的,最后他还是得不到了,你就是最后的赢家。所以以这种空无的心体去应万缘,让身心都能够自在,就能够显现出真功夫,不必用一些神仙真秘诀的功夫。
「是谓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不必用神仙真功夫,能显现出无上的力量,这是空无的心体所能现起的力量,所以能直教枯木放花开。枯木已经枯了,为什么能够再回复生机?且还可以再开花结果?这都是因为你,以空无的心体,来面对众生诸种因缘,能够让他们转移习气,再引起一切佛性的生机。
 
五、和颂解说
「慈悲喜舍入世来,利益群生乐满腮。无我无心通法尔,顽石枯木转心开。」
「慈悲喜舍入世来,」
古僧大德以四无量心,此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要解释可是一大篇幅,在《大般若经》的法相中已有列出,请你慢慢地去研读。简单讲慈、悲、喜、舍,就是我们常常在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及随喜功德、舍一切法,抱持着这四种心态,再来到人世间。
「利益群生乐满腮。」
如果菩萨只有利益人的层次,则这个功夫并不够,还要对鬼神、天神都能够利益。同时也要有一套功夫,才能够折服鬼神、天神之类的,人是最坏了,要能够折服有缘、无缘的众生,而且是以德服人,不是以什么神通来服人。好人、坏人都能够利益均沾,以满脸的笑容,愉快的心情,来度化众生而不累。
「无我无心通法尔,」
行者已去掉我、法二执,诸法之间不要有一个我,诸法之间不要有一个心,只有空无的心体。没有我的执着、没有法的执着的时候,所现出来的体性是空无,从体性空就会现出法尔的现象。
更大的成就可证得宿命智通,宿命智通与宿命通有什么不同?宿命通可能就是用你的天眼去观,宿命智通是用智慧让法尔现起的,如果用观的还有一个时空的限制,八万劫(13亿4千4百万年)以内的过去与未来的限制。而宿命智通就是佛的境界,从心里面现出来的法就没有限制了,没有时空能限制,你只要让它现,就能读出一切法尔。本来这是阿赖耶识的佛性都具有的力量,不可思议的,因此最起码要修证到无我、无心,就能够通法尔的现象,这是佛的境界,而一切法从心地起。
「顽石枯木转心开。」
人或众生,沉迷于恩恩怨怨中,受制于习气、毛病中,有如顽固的石头、枯萎的木头。禅宗行者因证得无我、无心的这种空体,如此的心体滋润众生心,而使他们能够开悟,得解脱知见。本来有如顽石、枯木的心态,最后在禅师的磨炼下,顽固的心开了,枯萎的心再生了,这是我们跟它来相和的一首偈语。
 
六、结语
「上述十牛图略述行者修行过程中,如何克服我、法二执,证入般若佛智,具足涅盘妙心,并进而再入世化众。其功夫全赖行者亲自行履,若不亲证,则甘草、黄连,难言其味矣!」
一个所谓禅宗行者,若说有修证,一定要经过此十牛图的过程,若没有全部依各图走一趟,那你说真的有所开悟,这还是个大疑问。尤其在见牛(3)、得牛(4)、牧牛(5)之路途上,若说行者见牛、得牛,开悟了、见性了,但却无牛可牧,马上就显得多有修证,多了不起,那不是认知有问题,就是着魔而不自知。另一个有开悟的行者,若不能修入空,像第八图一样,一物也无,一境也无所见,则未达究竟,更不好自认已有修证,还得继续用功。若是一个过来人,当会赞叹古僧大德,毫无掩饰地把修证的真正过程,那么真实地记录下来,让我等后学能有所遵循,才不会走错路,不会错认境界。
涅盘是寂静不二的空体,所产生的神通妙用,法尔的现象就是妙心。甘草是甜的,你没有去尝过甘草,怎么会知道它是有持久的甘味,而甜又甜到什么程度?黄连是很苦的,如果没有去尝试一下,怎么会知道它是苦到了什么程度?多苦?所以修行都必须要实修实证的,你才能够了解古僧大德们,甚至于世尊与诸大菩萨所说的法,是在讲什么的?这十牛图的解脱,我们花了几堂课把它讲完了!阿弥陀佛!(全文完)
 投 老 归 来 供 奉 班,─ 王安石 大德 ─
尘 埃 无 复 觅 钟 山。
始 觉 人 间 是 梦 间。
何 须 更 待 黄 梁熟, 三、图颂解说风光是来自以前种种的执着,才有显现出异能的风光,而另有所谓自己的风光是指那并不好的习气,这种风光不能与诸佛菩萨合成一空无的体,若合的话就是不异不一,大家的体性都是空无的,才能够与诸佛菩萨的心相应、体性相融,这是不异。还未成佛前,每个菩萨修证都有不同,故说不一。你自己所具有的风光是有个别的,不管是眼、耳、鼻、舌、身、意其所现的异能,有的现这个、有的现那个,所以用八万四千法门,所修出来的都有不同的境界,这些都跟你的解脱、你的自性清净没有什么直接相关的,所以还要把它埋没下来,也就是说不要去炫露这些,当然还有一些习气毛病,本来就是要断的,那怪力乱神的部分,也是要超越它,不要去玩弄这些。
http://www.niwota.com/submsg/833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