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达内培训学费:德前记者称应保护“中式英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55:06
2010-06-04 作者: Andrew Jacobs

讲英语的人若中文不行,在中国生活常常会无所适从。去银行,那里有“现金回撤(cash withdrawing)”和“现金回收(cash recycling)”机——都是被错译的“收银机”:Electronic Cash Register。上馆子,那里可能提供诸如“油炸灌肠剂(fried enema)”、“巨树蘑菇干鱿鱼(monolithic tree mushroom stem squid)”之类的美味佳肴,以及一种名叫“犹太人耳朵汁(The Jew’s Ear Juice)”的神秘饮料(其实就是“黑木耳露”)。

吃够了“巨树蘑菇干鱿鱼”,可能需要买些宽松的衣服。随即你会发现加大号是以“胖子(fatso)”或“肥佬(lard bucket)”这些称谓来代替的,这些和其他服装可以在一家叫做 “排泄物(Scat)”的服装连锁店里买到。

不一而足,笑料百出。本来,到5月1日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开幕时,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式英语拼写基本上要被铲除干净的。至少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过去两年里,一直在试图实现上述目标。
该委员会得到了600名志愿者大军及一个英语专家小组的鼎力相助,他们已改正了一万多个公共标识,重写了历史遗址的英文介绍,帮助数百家餐馆更改菜单名。再见了“厕所”(toilet)的错误拼写“teliot”,和“小便池”(urinal)的错译“小便地区”(urine district)。

对中式英语发起的这场战争,令中式英语狂热爱好者陷入绝望。德国电台前记者奥利弗·卢茨·拉特克(中文名为纪韶融),可能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中式英语专家。他认为中国应接受这种中英文组合,将其视为一种活生生的语言标志。他认为,中式英语濒临灭绝,应当加以保护。

“如果这些标识都变得标准化了,在公园漫步就少了些许乐趣,而且也失去了了解中国人思想的一扇窗户。”拉特克说。他有两本插画书介绍的就是中式英语,当中列举的中式英语标识令人捧腹。拉特克不想让人觉得中式英语只能充当笑料,他目前正在海德堡大学攻读研究中式英语的博士学位。

中式英语的敌人则认为这种笑声太丢脸。中国社会科学院英语专家王晓明痛苦地回忆,她的外国同事们翻看着一本中式英语图集,爆发出阵阵大笑。“他们并不是要羞辱我,但我觉得不自在。”从那以后,她成为中式英语的死对头。

研究中式英语根源的人说,很多中式英语可以归咎于懒惰及错误百出但广泛使用的翻译软件。翻译软件在不断改进,人们也力求正确使用英语,这些都造成了中式英语产量减少。但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文教授维克多·H·麦尔说,他现在每天仍然能收到大约五条新的中式英语,发信者知道他善于破解什么地方出错。“如果有人愿意出钱,我一辈子都愿意研究这些东西。”他说。

(原载《纽约时报》,摘自《青年参考》总第15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