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atm机取款图解:抗美援朝秘闻(22)二○三师提前5分钟开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3:07:18

2007年夏季,我开始着手撰写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最后一战》。在其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利用节假和双休日,先后奔赴湖北宜昌,山东青岛、烟台、潍坊,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辽宁沈阳等地,实地采访了40多位曾亲自参加“朝鲜最后一战”的老战士。他们当中有身经百战的将军,有老红军、老八路,有企事业单位的离休老干部,也有下岗工人和仍在深山老林为生计奔波的老农。

确切地说,“朝鲜最后一战”是指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3年夏季在朝鲜金城地区发起的一次反击战。这次战役史称“1953年夏季反击战第三阶段”,亦称“金城反击战”。该战役从1953年7月13日晚上9时发起,至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结束,历时14天。之所以称这次战役为“朝鲜最后一战”,是因为7月27日上午10时交战双方遵照停战协议实现全面停火,“朝鲜战争”从形式上已经结束了。

我之所以将该战役作为切入点描写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参加这次战役的68军,战后驻防徐州,许多健在的老同志和我熟悉,我这是受他们之托;二是该战役出现多起经典战例,其中包括步兵团8大经典战例之一的“直木洞以南地区进攻战斗”,闻名全国的“奇袭白虎团战斗”。这些都发生在68军。正因这些经典战例的影响实在太大,通过人口相传,社会上出现众多版本,以致以讹传讹。在68军众多老同志的支持下,我感到有责任、有义务将这段历史完整的、准确地再现给全国广大读者。

采访过程中,我接触和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有些内幕可能无法写进即将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朝鲜最后一战》中,但它却是整个抗美援朝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后人不应该忘记的东西。为了澄清某些事实真相,避免再次以讹传讹,我决定以“抗美援朝秘闻”的形式陆续在网站发表,以飨关心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读者和朋友。全文约30篇,请读者关注。

2009年8月1日

 

(该文提要:203师提前5分钟开炮是错误的;“康海奇袭白虎团专访”遭到质疑;当年参战并健在的老同志指出:《从传说中走来的“奇袭白虎团”》多处违背事实)

最近几年,以原68203师作战科副科长康海名义撰写的《志愿军歼灭“白虎团”取胜关键》一文,被各大网站相继转载。今年3月,新华网又对康海进行专访,并发表康海的专访文章:《从传说中走来的“奇袭白虎团”》。

上述两篇文章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但是,当年亲身经历金城战役的老同志,却一致认为康海的文章与事实存在很大出入。例如,康海把原203师师长违背兵团命令擅自提前炮击的错误行为,说成是战役取胜的关键;同时,康海还编造情节,虚构历史,把自己塑造成打击“白虎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令很多健在的老同志感到非常气愤。他们认为康海的这种做法是对历史的篡改,这不仅使许多错误的东西继续以讹传讹,贻误后人,而且对牺牲的烈士和后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对康海专访文章提出异议的都是当年金城战役的直接指挥者和参战者。他们分别是:时任203师副师长祖岳嵘、时任6093营营长卜玉春、时任6092营(穿插营)6连连长尹德贵、时任609团侦察排排长李福荣、时任60911连文书郑鹏飞、时任6073营营长曹良友等。20086月,为纪念朝鲜停战暨二○三师奇袭白虎团胜利五十五周年,38位直接参战并健在的老同志在徐州召开座谈会,会后还出版了《老战士回忆录》一书。这些老同志也都通过回忆否认了康海的说法和提法。

他们认为:

一、康海把203师师长杨栋梁擅自改变兵团作战命令,提前5分钟向敌人开炮的错误行为,说成是“战胜白虎团之关键”,这是十分荒唐的,也是为杨栋梁的错误行为辩解。提前5分钟开炮,不仅不是“战胜白虎团之关键”,而且给友邻部队的进攻作战增加了极大困难,是严重违反军令的错误做法。

金城战役是志愿军二十兵团遵照毛主席、彭德怀司令员的命令,为逼迫对方回到谈判桌前签字,于19537月组织所属5个军发动的一场反击战役。时称金城反击战,也称夏季反击第三阶段,还有人称作“朝鲜最后一战”。战前作战会议上,二十兵团司令员杨勇明确规定:所有参战部队(一共5个军,分成东、中、西三个作战集团)一律于71321时向敌人前沿阵地发起进攻(炮击)。

指战员都知道,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下级无论处于什么情况,都无权更改上级命令。203师师长杨栋梁擅自更改兵团规定,提前5分钟向敌人开炮,无论怎么说都是错误的。参战的老同志们都说,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之前,下级都无权擅自改变上级命令。如果203师根据本单位情况提前五分钟,其他各师也根据自身情况提前或推后,那不乱套了吗?

康海在专访文章里说,杨栋梁提前5分钟向敌人开炮,是因为敌人向我进攻部队突然炮击,杨栋梁师长为避免暴露我方作战意图,才被迫提前开炮。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担任战役一线主攻的6093营营长卜玉春、负责向敌人纵深穿插的“穿插营”6连连长尹德贵、负责攻打380高地缺口的609团侦察排排长李福荣、担任助攻的6073营营长曹良友,以及60911连文书郑鹏飞等都证实说,他们当时就在阵地前沿,从713日晚上18时至次日16时,“白虎团”防御阵地前,敌人根本没有打炮,只有偶尔一两发零星炮弹。13日晚上我军发起攻击(炮击)之前前沿阵地非常平静。康海说总攻前敌人首先向我开炮是没有根据的,是故意捏造的。203师山炮营营长王步英当时担任前线炮群群长,也证实敌人没有在我总攻前开炮。

203师副师长祖岳嵘解释说,杨栋梁当时确实提前5分钟命令开炮,但他始终都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严重违背了战场上服从命令的原则。不要说战争年代,即使现在的军事教程也不允许这样做。另外,康海说杨栋梁命令提前炮击后,还让参谋长向军指挥部报告,这也是不准确的。战役准备阶段,203师司令部只有师长杨栋梁、副师长祖岳嵘、参谋长王光霞3个人,政委和副政委都不在前线。战役开始时,司令部只有师长杨栋梁、副师长祖岳嵘两个指挥员,参谋长王光霞早已到前线助攻团607团去了。按常规,参谋长留在司令部,副师长到前沿阵地去。但因为副师长祖岳嵘负责后勤和炮兵,所以就让王光霞到前方去。康海说杨栋梁让参谋长向军指挥部汇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参谋长王光霞根本不在师指挥所。杨栋梁提前开炮后,也没有任何人向军指挥部报告。

二、康海的专访文章里多次谈到师党委会研究作战情况,并说他多次参加师党委会,还说他是203师奇袭白虎团战斗的组织者,这与事实也是有出入的。祖岳嵘表示,康海的说法已经超出他的职责范围。康海当时的职务是203师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召开师党委会并没有吸收康海参加。因为那个时候作战科还有科长,既然有科长,如果需要列席师党委会,也不会让副科长参加的。没有参加,他怎么可能知道师党委会研究的内容呢?至于说他如何组织各团战斗,这更是不可能的。

康海在专访里介绍,师司令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组织“穿插营”,并说“穿插营”的任务是拦截“白虎团”后路。这种说法也不准确。“穿插营”是在20兵团作战会议上,由兵团司令员杨勇直接指定的。任务是:待打开第一线防御阵地后,“穿插营”迅速插到梨实洞、北亭岭一线,占领阵地,拦截金城地区西退南逃之敌,达到全歼敌人之目的。“穿插营”不是二○三师确定的,也不是拦截“白虎团”后路,而是二十兵团确定的,是为了拦截整个金城地区敌人退路。如果仅仅是拦截“白虎团”,兵团就没有必要直接指定68军组织这样一个“穿插营”。

康海还说,组织“化袭班”是607团团政委首先建议,后来由师长杨栋梁在师党委会提出专题研究的。祖岳嵘说:据他所知,“化袭班”是下面提出来的,根本没有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李福荣回忆说:“化袭班”最早是609团团长于耀江提出来的,但不叫“化袭班”,而是叫“尖刀班”。在203师作战会议上,于耀江提出:609团各部都有战斗任务,侦察排也担任主攻。为确保“穿插营”穿插成功,他请求师领导从师侦察连抽一个排或一个班,配属“穿插营”担任尖兵任务。由于当时师侦察连已有向敌纵深(注罗寺)穿插任务,师领导经过考虑,当即指示助攻部队607团抽出一个侦察班配属“穿插营”。师侦察科长金强随后提出,再给该侦察班配一排干和联络员(朝语翻译),化妆成南朝鲜搜索(侦察)分队。待把“穿插营”带到敌防御阵地纵深后,脱离“穿插营”直捣“白虎团”团部。力争把“白虎团”指挥机关打垮,使其失去指挥。“化袭班”的组成就是这么来的。结果“化袭班”不负众望,按时插到二清洞“白虎团”团部,打垮了“白虎团”指挥机关,缴获了“虎头旗”,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化妆奇袭战斗。

“化袭班”组成后,在师侦察科具体指导下,组织、动员、训练、摆沙盘、寻找类似“白虎团”团部居住实地进行昼夜演练。713日拂晓,607团侦察股长赵士君、参谋姜宝运亲自把“化袭班”带到6092营(穿插营),交给副团长赵仁虎和营长石广志。

康海把“化袭班”的组成,说成是607团团政委建议、师长提出、师党委专题研究、607团单独派遣等,都是与事实不符的。“化袭班”成员来自607团侦察排,组成后配属609团“穿插营”。按照康海说法,如果“化袭班”是607团团政委首先提出来单独派遣的话,那就带来一个问题:607团怎么会把自己团的一个班派遣到其他团完成并不属于自己团的作战任务呢?化袭班实际是609团团长于耀江提出,由师里指定而形成的。

三、康海介绍穿插部队攻打突破口的情况也与事实不符。李福荣回忆说,609团团长于耀江接受组织“穿插营”向“白虎团”防御纵深穿插的任务后,感到重中之重的问题是选好突破口,如何做到一打即开,一插即进(副师长祖岳嵘在作战会议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突破口选在何处,其次是由哪个部队来打,三是如何保证“穿插营”迅速插进去。609团侦察股长杨秋波建议:突破口选在415公路与380高地之间(横宽约1000米,后称该突破口为380高地)。起初团长决定打突破口用一个步兵连,再用一个炮兵营向该地急袭5分钟,把前沿阵地地堡、火力发射点摧毁。对此杨秋波提出建议:突破口是“穿插营”朝敌人纵深插入的地方,需要高度保密,不能让敌人发觉我们的穿插作战意图。为了做到这一点,兵力就必须少而精。突破口正面不搞伏击行动、不挖猫耳洞、不设潜伏人员,总攻时也不使用炮火袭击,给敌人造成该地不是我军主要进攻方向的错觉。

李福荣回忆,76日,团长把打突破口的任务交给他们侦察排,并多次向正副排长交代任务,还亲自到阵地前查看地形和敌情。当时,609团侦察排除观察班外,有3个武装侦察班(每班9人),加上正副排长,一共29人。但临战前减员两名班长,实际只有27人。团长觉得突破口没有炮火支援,侦察排连挺轻机枪都没有,火力太弱,就从担架连(小车连)调来10名战士编进侦察排,还补充了炸药包和爆破筒。进入战斗时,侦察排一共37人,35支冲锋枪,251式手枪。每班四个炸药包,4根爆破筒。每人4颗手榴弹。总攻开始后,全排分两路向敌人防御阵地攻击,12分钟就攻占了敌人防御阵地。排长张润喜进攻途中牺牲,副排长李福荣当即代理排长。半小时后将敌人逼进盖沟和坑道里,1小时内把地堡、射口等发射点摧毁。大约14日零时左右,“化袭班”和“穿插营”从该突破口通过,整个过程约半小时即顺利迅速全部通过了。609团侦察排在给“穿插营”和“化袭班”打突破口战斗中,伤亡21人,俘敌115人(内有美军14人)。歼敌一个步兵排、一个机炮排、一个团部搜索排(侦察排)、一个美军炮兵观察所。侦察排的37名战士最后只剩下16人。

李福荣强调,“穿插营”和“化袭班”通过380高地(突破口)时,没遇一敌,没放一枪,没排一雷,没破一网。康海在专访里说,攻打直木洞南山这个突破口,一营炮火炸到敌人阵地上,前沿障碍都扫除了,“穿插营”从这个突破口进去以后,就到了敌人的415高地(康海又弄错了,其实415不是高地,而是公路编号),上面有敌人的一个排。“穿插营”很快就把这个排消灭了。李福荣表示,康海的这段叙述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缺口是我们侦察排打的,根本就不是1营。“穿插营”通过突破口时,残敌都被压到盖沟和坑道内。说“上面有敌人的一个排,‘穿插营’很快就把这个排消灭了”,这是没有影的事。“穿插营”6连连长尹德贵也证实,突破口是609团侦察排打开的,他们通过突破口时,在380高地没有遇到敌人。

健在的老同志看了康海的专访文章后,都感到很气愤。当年参战的很多老同志如今都还健在,他怎么可以凭空编造呢?大家都希望康海尽快收回他的专访文章,不要再继续误导读者,避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人。

2009918

 

(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

 

欢迎光临古彭万俟轩网易博客,并期待您的精彩点评!

http://wangjiting88.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