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槟现在还有吗:《十送红军》为何少了四“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33:27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外的一座雕塑。 王铁 摄

客家老人讲述当年故事。王铁 摄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的墙壁上,展示着毛泽东撰写的诗词。 王铁 摄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馆长毛秉华接受记者采访。王铁 摄
《十送红军》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红歌,而这首歌曲之所以能够红得如此绚烂和持久,其实是因为人们内心对于敌人的仇恨和对于红军的期待。
作为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插曲和片尾曲,《十送红军》这首歌那悠扬而凄婉的旋律,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人们通常会将这首歌归为江西民歌,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并非是“土生土长”的江西民歌,而是由张士燮、朱正本在前往江西采风之后创作的一首江西民歌风格的歌曲。
婉转中传递的力量
记者在前往江西前,《十送红军》这首歌曲,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这首歌一直给记者带来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这首曲风婉转悠扬的歌曲,会有着如此大的魅力,成为一首催人奋进的歌曲。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前往江西井冈山进行采访,一探究竟。
在采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馆长毛秉华时,他向记者讲述了《十送红军》所描述的时代背景。在听过他的介绍之后,记者才明白为何当年人们会用这样一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样一首歌又为何能够催人奋进。“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归,介支个传捷报。”这段歌词再现了当年苏区人民送别中央红军的情景和心情。毛秉华说,当时为了不暴露战略转移的目标,躲避敌机的轰炸,红军都是在夜间静静地踏上出征路的。
谈到这里,记者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何红军如此秘密的计划和行动,怎么能够让老百姓知道而且还能站在街边送红军呢?对此,毛秉华解释说,按照现在来看,如此高级别的军事机密,是不可能让老百姓知道的,但是当时的环境不一样。“井冈山这里有多少当地人参军啊,要是说外人战略转移不知道可以,但是家里人走肯定要通知一下的。 ”正是这个原因,当老百姓知道红军要走了,乡亲们才打着灯笼、举着火把,纷纷赶来为红军送行,希望在出征的队伍中能再看一眼自己的亲人。“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军民们都知道,红军主力撤离苏区后,国民党和地主武装势必反扑,浴血奋战近6年开辟的红色根据地以及土地革命的成果,都将重新落入敌手,乡亲们又将遭受难以想象的磨难。因此,《十送红军》第四节这样唱道:“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
随后,记者采访了当地一些年长的老百姓,谈及当年红军走后的情景,很多人都不堪回首。有的人全家仅仅活下来一个人,有的人说当时的国民党把老百姓的东西全都抢走,抢不走的就全部烧光。通过这些人的描述,记者深深地感觉到,正是那种比海深的仇恨让这里的人民一直留存一个信念,那就是红军必将重新回到这里。
困境中诞生的旋律
在井冈山采访期间,记者前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在那里,讲解员也介绍了《十送红军》的创作故事。
1960年以来,连续3年的困难和灾害,国际上各种反华势力也借机在政治上施压,新中国处于危难之境。这时,亟须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来鼓舞民众士气,我国的文艺工作者深感身上使命之重。
1960年10月21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把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歌舞团团长牛畅叫到办公室说:“我们空军要带头,拿出一部反映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型歌舞剧来。 ”他还说:“我们的同志不了解革命历史,不懂得艰苦奋斗,你们文工团就应多唱一些革命歌曲,让同志们重温一下我军走过的历程,这是有教育意义的,既可发扬传统,又能激励斗志。这部歌舞剧可以这样弄,素材和歌曲尽量用以前的,用当年的歌曲反映当年的历史。你听着,3个月以后一定要拿出我们自己过硬的东西来,到时我要来看你们的演出! ”
刘亚楼军令已下,牛畅深知就是头破血流也得往前冲。回到团里向总团党委作了报告,定下创作方案并获刘亚楼同意后,空政文工团马上派出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等词曲作家,到革命老区湘赣两省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红军时代歌曲,刘亚楼还亲自动员老红军、老干部献歌。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文工团拿出了4万余字的剧本,剧本分9场16景,共计19个组舞、46首歌曲。在所有歌曲中,唯有《十送红军》是新创作的。因为写到第四场红军长征时,担任文学编辑的张士燮觉得需要有一首歌曲来表达根据地人民送别红军时那恋恋不舍的心情,这样也可从情节结构上同第三场反“围剿”的戏衔接起来。他决定亲自执笔,因为有这次采风经历,他笔下立时就流淌出优美而动人的诗句:“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间野鹿声声哀号,树树梧桐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在创作中,他把自己搜集到的多首有关送红军的歌词综合起来,从一送红军,一口气写完了十送。接着,按照江西口语化,在唱词中掺杂了“里格”“介支个”等地方方言。作曲家朱正本拿到歌词后,心情激荡,油然想起赣南的采茶戏,其中有首送别的曲调如泣如诉,欲言又止,深深地吸引了他,何不把它拿来作这首歌的音乐基调?他从中寻找到了创作灵感,谱写出了婉转优美的旋律。《十送红军》送审时,有人主张要拿下,因为刘亚楼已有令在先:不另创新歌。但更多人认为,拿掉它太可惜,而且从剧情结构上也需要保留它。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建议朱正本、张士燮两位作者都署名为“搜集整理”(直到2001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剧《长征》将之作为主题歌时,才在第15集片尾加上《十送红军》作者名:“朱正本编曲、张士燮编词”)。为执行刘亚楼的指示,避开创作痕迹,空政文工团决定把全剧的文学、音乐、舞蹈三大创作班子统统称作“编辑”。
经过精心苦练,这部名为《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大型歌舞剧首先在上海与广大观众见面。 1961年“八一”建军节,从上海载誉而归的剧组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公演,更是盛况空前。其中《十送红军》一曲,很快在北京继而在全国广泛流传开来。正如当时上海《解放日报》的评论文章所指那样:“《十送红军》是一首壮丽的抒情诗,一阵阵歌声,一滴滴眼泪,‘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真是语短情长,依依难舍,充分表达了根据地人民和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人民对红军战士早日胜利转回家乡的坚定信念。”
“十送”中为何少了四“送”
在歌曲《十送红军》当中,有一句是:“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记者在井冈山采访期间,偶然听到一种说法,称这一句其实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便仔细询问这位井冈山市民。
这位市民说:“按照当时的斗争形势看,拿山那个地方应该属于国民党的统治区域。所以说,当时老百姓怎么可能冒着生命危险在路边去含泪送红军呢?所以歌词很有可能最初是‘那山’,而不是‘拿山’,肯定是后来人们唱错了。”这位市民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对于这种说法,记者再一次向毛秉华求证。“拿山那个地区当时并不是国民党的,但是也不能说是红军的,应当属于一个过渡地带,双方交替占领。”毛秉华认为,按照当时的斗争情况,拿山并非一个完全由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因此当地老百姓出来欢送红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随后,记者询问毛秉华是否清楚《十送红军》歌词中的二、四、六、八送为何没有的时候,毛秉华并未作出详细解答。他说:“按照曲风来看,这个是赣南的歌曲,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就不清楚了。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记者随后深入到客家人的聚居地,向客家老乡询问具体原因。
在采访一名年过七旬的客家老太太时,她给记者做出了这样的解答:“《十送红军》这首歌的曲调和客家民歌很像,但是有改动。”在这个客家老太太的印象中,小的时候曾经听过自己的长辈唱过一首类似的歌曲,不但曲调相似,而且歌词内容也都是反映送别的,但是老太太最终也未能想起那首长辈唱起的歌。不过,老太太肯定地说,当时客家民歌当中的“十送”是全部存在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省略。
记者按照老太太所提供的一些线索进行了查询,遗憾的是并没有查询到相关的内容。但是,在查询的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了一种说法,称这首歌是客家民歌中一首名为《长歌》改编的,这首民歌描述的是一名女子送自己表哥远走的情景。
在记者查询的资料中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称这首歌最初确实是“十送”,但是后来改编成歌曲的时候,为了让演唱更加符合人们的习惯,所以将二、四、六、八送省略掉了。(王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