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课堂jessica照片: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1:40:00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大体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的遗传素质,即生物因素;一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即外在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人的发展中,它们所起的作用如何呢?

    首先,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理基础。

    人的发展总是以遗传所获得的正常生理组织和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否则,人的正常发展就不可能。无脑就不能思维,先天愚型儿童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生来失明的孩子不能培养成画家;先天失聪的儿童不可能培养成音乐家。。。。。。这都是因为其遗传素质在某个方面有缺陷,而决定了其身心不能得到正常发展。学生呢,也有智商高低之分,不可能同样对待而取得同样的成绩。古今中外的无数实例都说明了,人的遗传素质是存在客观差异的,现代科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精彩舞蹈《千手观音》想必还记忆犹新吧?聋女邰丽华以她精湛的舞技征服了万千观众的心,让我们怎么也不能把她和失聪联系起来。她付出了比常人多成千上万倍的艰辛,终于成就了晚会的成功演出,但是她绝对不会也不可能让自己发展成为音乐家,因为遗传因素已制约了她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的人比神经过程不灵活的人,在解决问题上可快二至三倍;在知觉的广度上,神经过程强而灵活的人比较大,相反则比较小;在注意力分配方面,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较快,神经过程兴奋占优势的人有困难,神经过程抑制战优势的人比较慢。总之,在每个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才能和个性的不同特征,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因而,对人的教育不可能象捏橡皮泥,想塑造什么形象就是什么形象,必须考虑遗传因素。

    遗传素质的状况如何,对人的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这也是我国制定优生优育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依据,霍尔则因此提出了“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遗传决定论”。

    那么,我们能不能因为这样就认为遗传能决定一切、即认定所谓的“遗传决定论”呢?

非也,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教育在儿童智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人的发展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就离不开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刺激。先天条件再好,没有后天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的人,也将一事无成。古人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之说;先天条件差了点,但在后天良好的环境和教育下,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终将完成自己的心愿,这又正所谓“笨鸟先飞”。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它也在随着环境和人的实践活动而改变。人脑之所以能从类人猿的脑变异而来,现代人较之原始人在生理解剖上之所以会有很大的不同,都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变异的结果。加强孕妇营养、对胎儿施以胎教以实现优生,也正是对遗传素质的改造。古人对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千里眼、顺风耳梦寐以求,认为是异想天开,但遗传素质经过提高、优化了的今人,把古人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这一个个事例,无不证明了遗传素质的可改造性。当然,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个别差异,但遗传素质并不是形成人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把科学家的儿子和狼群一同养育,他只能具备狼的素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法官的儿子不一定是法官,强盗的儿子也不一定是强盗,如果是,那也只能是他们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于是才有“老子偷猪儿偷牛,一辈强一辈”之说!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由此可见,环境和教育才是形成人的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它还可以影响和改变遗传素质所形成的差异性。因而,有古之“孟母三迁,择地而居”。

    综上所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各有其重要作用;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教育在儿童智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三个因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同时,这几个因素又是互相渗透、彼此促进、相互制约的。我们在施教时,绝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适当的方法。因材施教,教无定法,才会获得教学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