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石化是国企吗:2011年上交德育案例(6篇) 以“宽恕和信任”为主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1:38:57

宽容+信任=健康成长

 

吉林省xx县xx镇学校  宋xx 

教育之所以令教师为之骄傲、自豪,是因为我们的孩子经过教育最终成才所带来的喜悦。面对孩子在平时所表现出的小瑕疵,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案例叙述】

    我班上的王洋同学学习认真,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又因为他性格开朗,所以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在一次早自习我听写单词的时候,他却被一个不是很常见的单词给难倒了,当时他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这时我看了看他,他只是朝我微笑。我转身向后面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时,我吃惊的发现他竟然在偷偷地翻英语书,当时的我真是怒火冲天,凭我以前的性子,马上就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点他的名字并立即制止他的抄写行为,但是我还是按捺住了心中的怒火,选择保持暂时的沉默,只是看了他一眼。他也知道我似乎发现了他的抄写行为,赶紧把书放了回去。

等到课后改正听写本上的错误单词时,我发现他已经把不会写的单词写上去了,而且还得了满分,全班改完之后只有他一个人得了满分,得满分的奖品就是全班表扬并粘贴一枚小红旗,在接受全班表扬时,在全班同学的惊叹声中,他脸红了,我顿时意识到我那时的选择是正确的。之后他比以前更用心地学习了,不会放过课本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我想就让那件事情成为我们心底心照不宣的秘密吧!事情过后,快临近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他突然打电话给我,说非常感谢我当时没有拆穿他,保留了他的自尊,他一直都在努力想要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满分。我也在电话中告诉他老师也相信你会用你的实际行动来赢得你的自尊,今天你能给老师打电话就足以表明你已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自尊了。电话那边的他笑了,笑声中充满了自信……

现在的他早已升入了高中,即将参加高考,学习上名列年部前茅,生活上也有声有色。现在想起当时我选择保持暂时的沉默是多么地正确,用我的宽容和信任保留了一个孩子的自尊,使得他能健康成长。

【案例反思】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感觉到,“好生”的内心比普通学生要脆弱得多。对于老师的批评,普通学生可能一笑了之,但“好生”可能经受不了打击,“好生”变“差生”。对于“好生”,我们应该适当的给予宽容,用宽容增强信心,用信任激发自信。

经过此次的事件后,我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作为 “孩子们”的领路人,我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得更好:

(1)、作为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出现的瑕疵问题时,要先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高度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去理解和容忍一些不良现象,并冷静地寻找出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初中学生处于生理上处于逐渐成熟但心理还很不成熟的阶段,一些研究也表明初中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障碍。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应适当的给以宽容,维护学生的尊严,这就要求班主任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分析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想法,然后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

(2)、常言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觉得在学生教育上应该“宽以待人”。在班级工作中以“宽”为主,善于包容学生的小瑕疵。因为他们毕竟还是一些孩子,他们的错误很多都只是成长中的错误,是阶段性的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的改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骂他。”所以班主任对待学生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对他们应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在遇到问题时,也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呵斥,多一些信任。

(3)、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宽以待人,建设优良班集体。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班主任,应该重视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但与此同时每个学生又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在面对个体的瑕疵时,班主任应从学生未来发展角度考虑,允许学生出现瑕疵, 在维护学生尊严的同时,也要信任学生能改掉自身出现的小问题,充分运用一颗宽容之心,保护学生自尊心,从而达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作为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应该讲究技巧。兵法曰:“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引申到班主任工作上就是“战略上藐视学生,战术上重视学生”。要想在“战略上藐视学生”,班主任就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多总结经验,多虚心请教。只有这样,在面对学生问题时才能胸有成竹。而在“战术上重视学生”,就是要求班主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多准备一些处理突发或日常性班级事件的知识与技能。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好的战略和好的战术相结合,一定能成为一名得心应手的班主任。

教师因学生而存在,也因学生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看到学生的进步,哪怕是那么一点点的进步,都是作为教师的我最大的欣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将继续努力!

 

用爱心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xx省xx县xx镇学校  徐xx

 

后进生与一般孩子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行为上,更在于心理上。由于后进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甚至责骂,因而会滋生出一种抵触情绪。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呢?

【案例叙述】

2010年9月我担任七年一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个叫王帅的男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上课时常顶撞老师;对分配的卫生任务拒不接受,导致班级卫生工作失分严重;对班干部的忠告不理不睬,甚至出言不逊,还动手打人,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公愤。

怎么解决呢?把他叫出来一顿猛训?还是叫他写保证书,再或者在全班同学面前毫不留情当面批评,使之无地自容,改正错误?这些常用的招数都在我脑海中一一闪现,可又马上被我一一否定:简单粗暴,没有人情味,且很难奏效。于是我决定与他进行一番谈话。

第二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到办公室后,他满以为我会劈头盖脸地对他一通训斥或者数落,所以一开始便装出一付无所谓的姿态。但当我把一杯热水递给他,并充满关切地问他:“这几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你能和我说说吗?”他竟然一下子显得不知所措起来。良久,他怯怯地问道:“老师,我知道最近我的表现很不好,你会怎么罚我呢?会通知家长吗?求你不要通知家长好不好?不然爸爸会骂我的。”见他这样我也便单刀直入:“好吧,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暂时不通知你的家长,但是你必须答应我的条件:第一,给同学赔礼道歉;第二,告诉我你最近遇到了什么事;第三,你告诉我,如果以后再犯,老师该怎么做?”他答应了,说愿意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打人。

原来前段时间他过生日,父亲在外地打工,没有回家,满以为父亲会打电话来祝他生日快乐,可结果却令他失望了。“我的要求并不高,不用生日礼物,只不过一个电话问候而已,可是他都没做到。” 多么真诚的呼唤,多么无奈的呼唤!他的父亲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回应。

我安慰他并对他说:“明年的生日老师和同学会和你一起过。老师也相信你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遵规守纪的好学生的。”他听后用力的向我点了点头,又恭敬地向我行了一个礼。等他回教室后,我拨通了他父亲的电话。第二天,我发现他的情绪好了很多,他告诉我他父亲打电话过来了,他生日那天刚好赶上加班,忙得忘记了打电话,还对他说对不起了。一周后,他父亲来校看他,他简直像换了一个人,满脸的幸福,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看到我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至今,已过去一年多,他真的再没有在同学中打人,一些小毛病也一步步地改掉了,人也比以前变得积极了。现在回想起来,幸亏是当时的宽容和信任才使我赢得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让我真正赢得了一个后进生的心。

【案例反思】

1、给孩子一些尊重和理解,就会赢得一颗改过的心。

后进生均具有学习、品德和自控力较差等特点,所以对不平等的待遇非常敏感,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尊重。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尊重与羞辱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因此作为教师绝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对他们冷嘲热讽,而应尊重其人格,一视同仁,甚至某些方面给予特殊的“优待”。因此,我们应以后进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现状,生活实际为前提,去冷静分析和思考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环境及心理状态;同时要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以学生的思维去度量,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实行心理换位和角色交换,将心比心,这样,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商量的口气去开导后进生,使后进生真正感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从而自觉配合教育。

2、给孩子一些宽容,就会收获一份惊喜。

后进生的心理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要对他们更多地加以爱抚和正确引导,宽容他们,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小不忍则乱大谋!因此与这些问题学生谈心时,要仔细分析对象,讲求艺术,预先备好课,应该以真情去感化他们,用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随时可能熄灭的希望之水;用爱去医治他们的心理创伤,用爱去激化他们战胜自卑的勇气;以宽容的心态去开导他们,使其心理趋向平衡。因此对待后进生一定要做到并坚持“宽容与批评”相结合,关心与严敬相结合的原则,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激发后进生的道德情感,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并主动争取进步。以宽容之心去对待后进生,实现后进生向好生的转化。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我认为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宽容是一种感化引导的力量。

3、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后进生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也缺乏信心。许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我就那样,改不了了。因而容易使老师对他们缺乏信任。后进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往往又会造成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紧张,而这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因而老师要充分信任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到值得信赖的角色感觉。期待他会做得更好,就为他们点亮了心灵之灯。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靠恨铁不成钢的苛刻和急功近利的矫正是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那么我们不妨手持爱的心灯用宽容和信任架起师生间沟通的桥梁

我相信,“差生”一定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因为有这一份诚与爱

xx省xx县xx镇学校  于本x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并兼顾全面发展。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过程,教育学生不是简单的压制和严厉的惩罚。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要讲究方法,用心灵浇灌心灵,用尊重播种尊重。当宽容、理解和友善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的时候,一定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感激、信任。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对学生要多一份宽容和尊重,少一份斥责,用真诚、耐心地融化学生内心的冰霜,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案例叙述】

暑假结束后我被学校分配担任七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开学第一天,照例要求学生上交六年级的暑假作业,学生张某的作业一个字都没写。我问为什么,他吱吱唔唔地说:“我以为上了中学,不做六年级的暑假作业不要紧。”

整整一个星期,这位同学连一分钟的自由时间都没有。我每天规定他补写一定数量的暑假作业,还要完成当天的作业。这样,他终于在一个星期内辛辛苦苦地完成了所有作业。

第二个星期的周一早晨,我批阅周末布置给孩子们的作文——一老师我想对你说。我翻看了一下,竟然发现了张某的作文本(因为他是极少交作业本的)。再打开,他居然写了整整两页半。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我非常惊讶,迫不及待地读起他的作文。他首先向老师道歉,说自己不该不完成作业。接着述说了自己一星期来的痛苦。一开始,他觉得自己的作业太多,根本不可能完成。可是不写,老师要批评,爸爸要打骂。不但如此,每天放学回家还要被爸爸逼着干活。他简直走投无路了,每天晚上都躺在床上哭,泪水多少次浸湿了被子和枕头。上星期五放学后,跑到校园外的草地里躺了很久,准备跳进水塘一死了之。可终因缺乏勇气,才避免了一场悲剧。读着读着,泪水涌出了我的眼眶。我激动不已,拿着日记就往教室里跑。

教室里,我向同学们读着张某的作文。才读到一半,已泪流满面。我嗓子里像被什么东西赌住了似的,再也无法往下读。只好请班长帮忙。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同学们地抽泣着。我抬头看看孩子们,连几个调皮的大男孩都在偷偷地擦眼泪。

作文读完了好一会儿了,我终于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流着眼泪向同学们作检讨,向张某道歉。我向孩子们保证,今后再也不这么粗心,不会让孩子们受这么多委屈。最后我还指出,有了真情实感,就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自这次事件以后,张某同学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自觉做作业,也不再那么调皮捣蛋。更重要的是,他一扫悲愁之色,露出了孩子应有的愉悦笑容。

【案例反思】

从作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学生,个性鲜明且外露,自我意识很强。常常会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问题。这其实也是现代独生子女孩子的一大共性。在他上交的第一次作文中,他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认为父母经常指使他做事,还不让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不给自己自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怨恨,“逆反心理”在心中悄悄地滋长。可喜的是,他能够将自己的心事通过作文的形式写出来,向老师倾述自己的困惑与不满,如果我当时就直接告诉他:“老师都是为你好!”也许他到现在都不明白,什么才是教师对学生的爱。

这一次为什么能收到这么的教育效果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尊重信任不是放任自流。这位同学投机取巧,不做作业是错误的,不能姑息。只要严格要求他改掉这一错误才是对他真正的爱。整整一个星期,每天坚持看住他做作业,而且任务明确,不含糊,不滥罚,就这样一个星期居然完成了所有暑假作业。这使他看到了老师的决心,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为思想转变伏下了契机。

二、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1一个13岁小孩已处于身心发展的少年期,心理比较成熟,他需要教师的尊重,能较深刻地体验情感。在对其教育过程中,有批评但没有辱骂,所以他对教师不反感,这就为后来的受感动而转变打下心理基础。

2这位同学写作文仅仅是为了向老师倾诉,他没想到老师会因此大受感动,不但向全班同学展现了他的写作水平,还当着全体同学们作自我检讨。对于这个一贯吃批评的学生来说,这是个意外的惊喜,更使他看到了教师对他的尊重,对他的爱,对他的宽容。从老师的泪眼中看到了老师的真诚。正是这种情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产生了友好、亲近、依赖与共鸣效应,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正是“亲其师信其道”。

三、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读日记时,如果全班同学是哄堂大笑的话,这位同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是可想而知的。正是那么多同学的眼泪,让他看到了同学们的关心、尊重和包容,他感到不再孤单,不再悲观。因此才能毅然甩掉思想包袱,融入到集体中,成为一名能自觉做作业的好学生。

心与心的交流

吉林省xx县xx镇学校  于x

班主任工作最难做的就是后进生教育问题。俗语云:“一条鱼腥了一锅汤”,后进生对班级的负面影响是勿庸置疑的。虽然他们是学生,但却无心上学,整天惹事生非,着实让人大伤脑筋。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教育他们呢?

【案例叙述】

我的班级里有个学生叫刘宁。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实际上还是一如既往,毫无长进,只是口头“承认错误”,行动却“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想过要做个他人喜欢的好学生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个性十分孤僻,对学习不感兴趣,又是单亲家庭,爸爸不在了,妈妈又改嫁了,是爷爷带着他和妹妹一起生活。我还了解到他爷爷有病在身,家庭负担很重。此时我内心梗塞了,不知说什么,面对这样一个学生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于是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不爱学习?”他不作声,我顺着问:“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不交作业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他终于开口说话了,我趁热打铁地说:“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学生,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学生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是在纪律上改变了很多,他无论在哪里见到我,都会亲切叫上一声:“老师,您好!”我总是报之一笑,并说上一声:“你好。”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男同学――李立跟他坐。事前,我先对李立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李立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李立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李立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有了很大进步,常常上交作业了,不再违反校规校纪了,也很少有老师同学告他的状了。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我又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李立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我非常感谢他,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我相信你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很好,为了鼓励他,我奖给他一本日记本,里面我写道:“刘宁同学这个学期你已经有了很多的进步,老师希望你再接再厉,你一定是最棒的,加油!”我对他说:“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我相信在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中,你的成绩会更好。 

【案例反思】

    在教育乃至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老师,最难得的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宽容,允许学生有叛逆性。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宽容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一、以人为本,师爱宽容  

   作为一名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刘宁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教师的宽容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生活学习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刘宁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刘宁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虽然他的学习没有多大进步,但是他学会了怎样遵守纪律,学会了怎样交朋友,也很少犯错误了。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刘宁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

       作为一名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让我们秉承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老师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使之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用激励和尊重赢得信服

 

               吉林省xx县xx镇学校   叶x

 

教育之所以让一些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就在于每天要面对“差生”,同样,教育之所以令很多人为之骄傲、自豪,也在那些本来是“差生”经过教育最终成才所带来的欣慰。面对“差生”,我们应该怎么办?

【案例叙述】

今年,在我所教的一个班上有一位男同学,是所有教师公认的“差生”。开学刚一周左右,我就发现这个同学上课喜欢说话,喜欢做小动作,注意力很不集中。我想,刚上初中,孩子毕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较差也可以理解,而且也许他还没有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于是,我并没有马上批评他,而是采取了容忍的态度,有时候他太放肆了,就用眼神提醒他。他也很注意我的反应,看到我的注意他后,就会有一定的收敛,但不出十分钟,还是犯老毛病。在以后的两个星期里,我发现我的这种做法并没能使他明白我的用心良苦,反而他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愈演愈烈。可想而知,他这样的听课效果会带来怎样的学习成绩!经过几次单元测试来看,他的成绩一直很糟,处在班里倒数第一、第二的位置。看到这样的学生,真是给我的打击很大。怎么办?我想,是该找他谈谈的时候了。但我却又在不知用怎样的态度和语言的困惑中犹豫着,因为我知道如果没能选择合适的教育态度和说教语言,就会使这样的学生产生更强的逆反心理,达到更坏的教育效果。就在我踌躇不决之中,在又一次自习课上的例行测验中发生的事给我带来了一盏明灯,让我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那天晚自习,我像往常一样给同学们听写词语。忽然我发现他的动作有些奇怪,总是不停地向下看。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终于确定他是在偷看藏在课桌里的书,他在作弊!试卷收上来之后,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分数很高——只“写”错了一个词语。这不是他的真实成绩,但是应该怎么办呢?是揭穿他,还是继续表扬他?最后,我决定在给他一次机会。第二天的早自习上,我着重表扬了他。而且我特意说:“相信咱们班每一位同学的成绩都是真实的!”同时,我特意注意了他,我看到他含羞低下了头。下课后,我又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这次进步很大,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测验中都看到这样的好成绩。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得更好。加油啊!”

自从那件事之后,他真的变了,几乎每次测验都会有一些进步,逐渐从不及格到及格,有几次竟然还达到了优秀。上课时也遵守纪律了,任课老师对于他的转变大为惊异。当然他和那些优秀学生还有一些差距,但我相信他一定会战胜困难——因为他有了自信。

【案例反思】

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感觉到,“差生”表面上顽固不化,十分强势,其实他们的内心比普通学生要脆弱的多。对于老师的批评,普通学生可能一笑了之,但“差生”就可能变得变本加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差生”的成人化意识倾向日趋强烈,他们其实更加期待肯定,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但是,由于自身的诸多不足,他们不可避免地被批评,被指责,于是,破罐子破摔,“差生”变得更差。对于“差生”,我们应该抓住其闪光点,给予肯定,用鼓励增强信心,用信任激发自信。

1、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差生”。

   “差生”均具有学习、品德和自控力较差等特点,所以对不平等的待遇非常敏感,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尊重。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尊重与羞辱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因此作为教师绝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对他们冷嘲热讽,而应尊重其人格,一视同仁,甚至某些方面给予特殊的“优待”。因此,我们应以“问题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现状,生活实际为前提,去冷静分析和思考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环境及心理状态;同时要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以学生的思维去度量,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实行心理换位和角色交换,将心比心,这样,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商量的口气去开导“问题学生”,使“问题学生”真的感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信任和期待,从而自觉配合教育实践,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增强信心,设定合理目标。

刘弘自博士强调“一定要把提高儿童的自信心作为解决学习障碍的首要事情来抓。”“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并非“一日之寒”,要转化矫正他们的行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增强他们的信心,设定合理的、实际的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更主要的是,有进步就要有表扬,通过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能使他们逐步走向成功。

3、宽容忍让,促进心理平衡。

“差生”的心理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要对他们更多地加以爱抚和正确引导,宽容他们,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小不忍则乱大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骂他。”因此与这些问题学生谈心时,要仔细分析对象,讲求艺术,预先备好课,应该以真情去感化他们,用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随时可能熄灭的希望之水;用爱去医治他们的心理创伤,用爱去激化他们战胜自卑的勇气;以宽容的心态去开导他们,使其心理趋向平衡。因此对待“问题学生”一定要做到并坚持“理解与批评”相结合,关心与严敬相结合的原则,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激发“问题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并主动争取进步。

只要我们制订好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宽容之心去对待“差生”,用鼓励增强信心,用信任激发自信,我相信,一定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用宽容和尊重融化心灵

 

 

吉林省xx县xx镇学校 李xx

 

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感觉到,“差生”表面上顽固不化,十分强势,其实他们的内心比普通学生要脆弱的多,他们更加期待肯定。对于“差生”,我们应该抓住其闪光点,给予肯定,用耐心换取信任,用信任赢得信服。

【案例叙述】

自从我校启动德育导师制活动以来,我负责辅导九年三班的陈欢同学和九年四班的林鹏同学的思想工作和学业辅导工作。两个同学各有差异,陈欢同学家庭教育不错,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开展工作,辅导陈欢同学的重点是抓学业辅导,促使她有显著的进步;而林鹏同学有所不同,他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其本人居住在他姑姑家,孩子的教育全权托付他姑妈,他有玩电子游戏的嗜好,往往会沉迷其中,他的姑姑不一定清楚,不过看样子,他还是蛮乖,对老师尊敬,对同学友好,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我校德育导师仪式启动的当天,我就主动地找两位同学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学习情况,从中也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于是,我就给他们制订本学期德育工作目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能够“跳跳可摘到果子”。两位同学当时欣然答应,并下决心努力做到。陈欢同学的目标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向班级的优秀生看齐。林鹏同学目标是能在短时间内不打电子游戏机,专心预习和复习,争取在这个学期有更大的进步。“心动不如行动”我要求他们说到做到,每隔一个星期,主动向我汇报情况,家长也要配合老师共同监督。

刚开始一周,两位同学觉得不太习惯,我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在家学习情况,是否遇到疑难问题,并要求他们随时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向各位老师请教,争取每日有所得。询问林鹏同学状况,我尤其是关心他是否有打电子游戏机问题,在未发生之前,先打预防针。把自身玩电子游戏经历与感受告诉他,“其实玩游戏只是图一时快乐但很容易沉迷于其中,如果没有自制力,那可是浪费了美好的光阴,实在太可惜了。玩过之后感到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林鹏同学欣然答应了我,发誓以后不再玩游戏了。这次谈话很成功,看来耐心说服教育有一定效果。以后我几乎每个星期找他们谈话,哪怕是课间短短的几分钟,或者是下课后的碰面交谈,我都是以温和的语气与之朋友式的交谈,我时而鼓励,时而鞭策,时而解难。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陈欢,林鹏同学都变了,人也变得开朗、活泼,人气直线上升。尤其是上课,他们能大声地朗读课文,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随时发表自己不同见解,课后还会提问。作业原是马虎应付的现在能认真完成,平时听写应付的现在能认真检查了。每次的良好表现我都给予积极地正面地评价。我相信这两位同学潜力非常大,只要认真对待学习,哪有不进步的。对于陈欢同学,家长甚是关心,她母亲也是教师,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她知道孩子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不太重视,可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现在课内学习再好也不一定考出好分数,没有必要在这方面下苦功夫。”我知道这种情况后,主动找她谈心。当然重点是该如何加强语文学习,夯实基础,训练基本能力。我以历届中考学生,往往因为不注重“双基“的训练而失分而遗憾的事例,来劝诫她端正了语文学习态度,不能自以为是。再加上父母的配合督导,学习进步很快。第二次月考语文成绩单科就提高了十多分,接近班级的优秀生。我真为她高兴,同时也奉劝她还要继续努力,一定考出好成绩的。况且一次考好不能说明你的语文素养有多高,一科考好并不等于各科都考好,以语文科学习的进步经验推广

【案例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德育辅导,学业指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信任与严格要求结合。

尊重信任不是姑息迁就,也不是放任自流,一定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我相信两位同学肯定是好学生,丝毫没有歧视的意味,并且诚心为他们制订了德育目标,任务明确,目标要落实。而且要他们通过努力达得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到时会体会到成功的愉悦的。

二.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

两个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他们在学业上有一定压力,但不一定有自觉性,认识不一定到位。在这方面我觉得纠正错误的认识,改正不良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对他们学业辅导更重要。因为学习成绩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就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来了,这将使他们可持续性地发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没有批评没有辱骂,而是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积极向上的要求和欲望,这为后来的意外转变打下心理基础。

三.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他班集体中,我努力营造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像林鹏、陈欢同学,他们感到老师是关照他(她)的,同学是信任他(她)的,集体是温暖的,同学之间是相互帮助的。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潜力发挥出来了的。因此课堂上才有这样良好地表现,成绩才有显著进步。

“差生”的心理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所以要对他们更多地加以爱抚和引导,宽容他们,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只有对学生付出浓浓的爱,才能赢得学生深深的情,才会有意外的转变,显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