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攀809000小品台词:冲击力:儒家的兴起与独尊 (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1:57:30
神的苏醒,结束了“无为而治”、自由放任的黄老迷梦。

初登基,刘彻即下令招贤,寻求古今治道,以求摆脱黄老思想;他重用亲儒派如窦婴、田蚡,以及自己的儒学老师赵绾、王臧,以求摆脱黄老派贵族;还议立明堂朝觐之制,序君臣尊卑之礼,提高皇帝的地位;更直接采取措施削弱贵族势力,令列侯归就国,除关传,使各国可自由出入,还贬谪诸窦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这都是为大有为的政策准备条件,清除道路,但马上就触犯了既得利益贵族集团的利益,招到反对,第一轮斗争以刘彻的失败结束。

这表明,世袭贵族势力成为大有为政策的最大权力障碍,而黄老之学则是最大的思想障碍。因为,国家要有为就必须广泛取用社会贤能之才,这就危及贵族的地位,贵族本身由于权位和利益世袭,并没有积极进取的动力,他们的家族世袭利益也使他们缺乏国家整体观念,而只有顽固的家族本位观念,他们不愿意受到中央权力的裁制,他们希望国家少兴功业,如此他们自己的权力就可以自由发挥,所以他们信奉一种自由主义精神是合乎情理的。反过来,贵族权力的强大和任意妄为必定是对国家权力的分化和削弱,国家将无力开展统一的行动,贵族的自由主义观念也是对国家整体观念的严重挑战,国家将没有一个坚强统一的意志。但是严重的危机需要一个有统一的行动和意志的国家。

便观各家,只有儒家才能够支持这样一个国家的建立,只有儒家能够为国家自身提供合法性,明确国家的价值、责任和目的;法家则只注重权力技术,不注重国家的道德目的;道家则太虚无,没有国家观念。儒家还能以国家主义为中心,博采众长,包容各家思想,形成有机的综合与统一,董仲舒就是这样一位综合者;儒家更能以至高的道德理想主义引导和约束国家主义,并又为之辩护。

当窦太后死后,刘彻的权力阻碍减弱,于是重新推行新政,复诏举贤良文学,于是有著名的元光决策,董仲舒献上天人三策,其主要内容是:

以礼约束贵族,令之服从皇权;广立学校,任用平民知识分子为国家服务,并以置换贵族势力;限民命田,抑制土地兼并,也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利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这些都是加强皇权,同时还要用天法(天人感应)来约束皇权,实质是用道德条例来约束最高权力;最有根本意义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为国家的统一意识形态,董仲舒说:“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具有立宪的意义!

这些建议被悉数采纳施行,此后,汉朝政权的性质实际上就逐渐从贵族政权转变为全民政权,意识形态也从贵族阶级清静无为、因循守旧的贵族意识,转变为以儒学为独尊大一统覆盖全民的大国家主义意识。汉武帝启用了全国全民的力量,同时为全国全民树立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形成强大的整体凝聚力,以此击退了外犯,开拓了边疆,扩大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5

    之所以要强调这段历史是因为,秦汉的历史与中国的现代史具有形式上的深刻的相似性。毛泽东创建现代中国,堪比秦始皇创建大一统帝国,两个时代同样的积极进取,同样的政治严酷,同样面临统治方式的不成熟,最后同样陷入内乱。而邓江改革时代堪比汉初文景时代,同样奉行休养生息政策,同样获得了经济的繁荣,但也同样面临政治合法性的危机,自由主义弥漫,国家意识形态涣乱而急需重建,国家权力弱化,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外部强敌进逼。今天,中国整个政策路线同样面临重新的选择。今天,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争论同样已成为决定国家走向的焦点!那么中国是否会迎来一个大进取的“汉武时代”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