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福鼠与三十六计:GDP和总市值的关系(2008年/2010年/2011年) 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41:44

GDP和总市值的关系(2008年/2010年/2011年)

(2011-06-26 11:59:57)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选股方法和市场估值分析

     由于老巴说的是GNP,我们国家统计给出的是GDP,外资公司在我国的产值应该不小,所以我们没法准确计算得出中国的GNP究竟是多少。那我就权当以GDP为例来衡量一下。

 

 下面我根据2个低点,即2010年的2319点和2011年2610点来简单计算一下市值和GDP的比值,以此来参考作为一个简单的宏观依据。

 

2007年味25.73万亿;2009年的GDP为万34.05亿;2010年GDP是39.79万亿; 

  

2011年6月24日上证大盘2746点,对应总市值为29.3万亿元(上证,深证,中小板,创业板的市值合计)

 

2011年的2610.点对应的总市值大约为:27.85 万亿元(国际版,欧债危机,估计经济前景预期不良,等打压出来的大底),2010年GDP为39.79万亿,占比69.9%比例

 

2010年2319点以2011年市值等比例推算过去应该是24.75万亿(股指期货打压,欧债危机,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房地产调控,地方债务平台、等打压出来的大底,); 2009年GDP味34.05万亿,占比72.6%比例

 

同比推到2008年的1664点(但是这里面可能后来又开了创业板和上了很多大盘股,权当推理就可以,这个数据最不准确),总市值17.73万亿,GDP为25.73万亿,占比68.9%。

 

之在没有GNP的数据下,我们核算了最近3个点,2008年的低点是占GDP的68.9%;2010年占GDP的72.6%;2011年占比到了69.9%。

所以市场的底以GDP为衡量的话,至少在72%以下才能开始引起我们的注意。买入后才可能是低估的价格,在大环境的低估下选出优秀的公司。

 

 

 巴菲特认为,对于股市总体而言定量分析并不需要十分复杂。2001年他在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股市定量分析指标。

  1.巴菲特用什么指标?

  巴菲特的第一个定量分析指标是,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

  GNP与GDP的关系是: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我计算了一下,其实中国过去10年GDP与GNP差距很小,在-0.78%到1.63%之间,因此可以用GDP代替GNP进行计算。

  巴菲特认为,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占GNP的比率,这个指标尽管非常简单,对于需要了解众多信息的投资人来说,这项指标提供的信息相对有限,但它仍然可能是任何时点上评估公司价值时的最佳单一指标。

  巴菲特认为:如果投资人财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快,那么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形成的曲线必须不断上升、上升再上升。如果GNP年增长5%,而希望市值增长10%,那么这条曲线必须迅速上升到图表的顶端。而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实巴菲特对这个指标的涵义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长期而言,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换句话说,股市长期是一台称重机,称出的是国民经济增长。

  2.巴菲特的股市指标在美国有效吗?

  巴菲特分析了过去80年来美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他发现的规律是: “ 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

  这项指标在1999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1999年全年以及2000年中的一段时间,这个比率接近200%,这是一个很强烈的警告信号。巴菲特说,在这个时候购买股票简直就是在玩火自焚。(老巴认为如果总市值占GNP的比例如果在70%到80%可能是个好的买点,但是如果接近200%买入那一定是在玩火自焚)

  2000年,美国股市开始持续下跌。2001年网络股泡沫破灭,道琼斯指数从高点大幅回挫2000点时,很多人都在讨论重返股市的时机。但当时股市总市值仍相当于美国GNP的133%,所以巴菲特并未轻举妄动。

  从 2000年3月24日最高的1552.87点,到 2002年10月10日最低跌到768.63点,32个月下跌超过50%。巴菲特成功避开了股市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