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分类调整计算公式:[转贴]重庆“十大民生工程”、“共富十二条”具体内容 【猫眼看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9:29:35
转自陈谈强《“十大民生工程” “共富经十二条” ——“重庆新政见闻”之二 》,有删节。

中共重庆市委于2010年6月间召开三届七次全会,郑重作出《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走民生导向的之路,三年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又称“民生十条”:

1、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50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众住房。

  2、“两翼”(指渝东北和渝东南郊区县)95%有劳力农户增收万元。

  3、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区绿化率达到35%。

  4、在中小学、幼儿园配备警力,建成500个交巡警平台。

  5、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300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6、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

  7、以解决农民工户口为突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8、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让群众看病方便、治病便宜。

  9、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新增30万就业岗位。

10、开展党员干部“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结穷亲”等活动,帮扶困难群众。

在全面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的过程中,重庆市委2010年7月间召开的三届九次全会,又作出《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进一步致力于“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重庆“走民生路、念共富经”,凝练成为“共富经十二条”:

1、新增33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微型企业15万个,个体工商户增加到150万个,有效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

2、积极稳妥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等转户进城500万人,户籍城镇化率达到50%,加快缩小城乡差别。

3、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00个,实现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以上。

4、建成2500个农民新村,利用“地票”交易制度等办法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5、2年消除绝对贫困,3年实现20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并实行动态扶贫开发机制。

6、实施两大“关爱行动”,使130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200万空巢老人老有所养。

7、继续坚持“国进民也进”的原则,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基础性作用,确保国有资本收益的30%用于民生。

8、建成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大幅减少住房支出。

9、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

10、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双联动”,使全市220万困难群众生活随经济发展而提高,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11、5年投入3000亿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12、把31个远郊区县城打造成区域经济中心,建设500个现代化小城镇,加快缩小区域差距。

“十大民生工程”“共富经十二条”前后相继前者以“三年”实现为时限,而后者则纳入重庆“十二五规划”,以“五年”为期,是前者在时空上的延伸和扩展。

“共富经十二条”“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同步倍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基本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是指由3.3:1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是说重庆市中心区域9个区‘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两翼’31个郊区县发展差距,由2.2:1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即由0.43缩小到0.35左右。特别是,把缩小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国际上广泛用来测定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加以量化写进施政纲要,开全国之先河,具有创新意义。

今日中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有据可查。连邓小平同志也有言在先:“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1985年3月7日)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1页。)“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页。) 他会见西班牙政要在谈到“我们主要是反‘左’” 时说:“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他语出惊人:“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6年4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页)

“总设计师”自己到了88岁晚年也有所“反思”,1993年9月16日在同其弟邓垦的谈话中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356、1357页。)“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13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