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穿越海贼王小说:教育改革何去何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30:21

教育改革何去何从?

  谈教育改革的人,首先是承认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或者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这种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否则谈论教育改革就没有必要。目前,谈论教育改革的人大有人在,教育改革已经大势所趋,然而究竟该如何改革却是众说纷纭,即使从国家教育部门施行的改革来看,也是没有章法,想到哪改到哪。今天出台搞素质教育,明天出台减负;后天思想教育要加强,隔天语文课本要更新,不久又喊搞收费教育,如此等等,教育改革改来改去总是改不到点子上。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局面呢?我想,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缺乏对我们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落后的深刻认识,第二个是对我们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国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的落后与偏差是整个教育出问题的根源。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与政策就是根据这些教育思想与理论作出的,要出问题根子肯定出在这里。我听到有无数的人包括许多著名的教育界人士在谈论我国教育改革问题时都在高喊问题出在教育体制上。因此,教育体制的改革就成为许多人呼吁教育改革的目标。实际上这是找错了根源,抓错了对象,似是而非。这个毛病大约正好是我们的教育教导出来的——一切社会弊病的根源在于其制度。因此,只要一说改革,好家伙,非改革“制度”(或曰“体制”)不可。这种近乎条件反射般的思维定式把所有问题都简单化了。好,就算你说问题出在“体制”上是对的,由于你得出这个结论是“条件反射”的,因此你也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你也就根本不知道“体制”哪里出问题了。因此,一句“问题出在体制上”根本就是一句废话,因为从这句话根本无法看出体制哪里出了毛病以及究竟该如何去改。因此,“体制”问题根本不是深层的原因。深层的原因应该是导致形成这种体制的原因。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思想的落后与教育理论的薄弱。

  教育思想,就是我们应该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育理论是我们如何把人培养成为我们所期望的人。教育思想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个关于“人”的哲学问题。人是什么?人的意义在哪里?等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就可衍生出不同的教育思想,因为教育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形成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这就是“治国安邦”的教育思想,“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说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是把人培养成治理国家的“官员”的思想,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培养做官的人。因此,我国古代的教育发展成为一种“科举制度”也就顺理成章。设想,假如古代某个人感到教育问题出在万恶的“科举制度”上,因此呼吁教育改革,如果孔子的教育思想依然在指导整个社会,这种教育改革能够成功吗?根本就不可能!实际上,“科举制度”是“学而优则仕”孔子教育思想最完美的教育制度,也是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渊源。因此,假如不突破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所谓“教育改革”,可以料想“改革”只会越改越糟。比如,废除科举制度,那么官员的产生就发展为“走后门”,“任人唯亲”,产生各种“裙带”关系。学生就不会那么用功读书了,因为“学而优”不一定“则仕”了,“学而不优”则可能为“仕”了,这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教育思想对于教育是多么的重要!马克思说过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说到底,马克思的教育思想是把人培养成“自由的人”。由此可见,我国真正奉行的教育思想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许多东西都是标语口号与实际行动并不是一回事的。因此,我们检查我们的教育思想的时候应该检查我们实际奉行的教育思想是什么而不是看纸上或口头上写的或说的是什么。这种纸上或口头上宣称的“教育思想”除了要把人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以外,还有“德智体”三好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

  实际上,这些口号都不错,但是如果要作为一种贯彻始终的教育思想则未免有的笼统有的则失之偏颇。由于我们的口号这么多,一个时期又一个样,因此也就没有几个口号真正作为教育思想而贯彻始终。“三好学生”应该说是一个贯彻了很长以至现在仍然在执行的教育目标,这是否可以算做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呢?应该说它起到了部分教育思想的作用,但是它不是教育思想的全部,也不可能担当起全部教育思想的重任。因为,我们不时有各种行政命令或口号在影响我们的教育,而“三好学生”本身也是一个模糊的思想,比如“德育好”,怎么样才算德育好?这很难判断,没有一个量化指标,开个玩笑,就是老师对你印象不错就可以给你打一个德育好的分,反之则给个德育差的分。怪不得还有人嫌它不够全面又喊出“德智体美劳”的口号。实际上,各种口号和行政命令都不能构成教育思想。那么,我们实际上奉行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呢?我认为,实际上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施行的依然还是施行了几千年的孔子教育思想,即读书就是为了将来当官的思想。只不过这个官已经不是封建社会的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似乎很少提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了,换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了。这里的“人才”必须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我们国家就大力宣扬“尊重人才”,“合理使用人才”。而我们是怎么尊重与使用“人才”的呢?要么给你一个什么“称号”、要么给你一个什么“职务”——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官”。这不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翻版吗?我们的高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前科举制度的翻版,只不过是废除了八股文而已。想想看,考上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毕业后就有国家统一分配,分配之后就是“国家干部”(也就是“官”),这不是“科举制度”是什么呢?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现在主张改革高考制度的人,就象我前面举例废除科举制度的人一样,他们的改革只能越改越糟——如果教育思想不变的话。国家已经开始逐步取消毕业生的统一分配,这已经在改变着这种“学而优则仕”的孔子教育思想。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我们国家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这种“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必将在社会上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取代孔子教育思想呢?德国的威廉·冯·洪堡的教育思想指导了德国200年来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也是德国人,他的教育思想也依然没有超越洪堡的教育思想。德国是一个哲学的王国,是一个盛产哲学家的国度。他们的教育思想我们中国应该是可以吸取的。我们曾经口头上实行过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但实际上实行的却还是老祖宗孔子的教育思想。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是切实施行马克思或者冯。洪堡的教育思想的时候了,这就是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我们现在在大力提倡所谓“素质教育”,想以此作为新的教育思想。或许,素质教育的含义就包含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意思,但是“素质教育”的提法本人还是不太赞同。因为“素质教育”容易让人的目标朝向“素质”,而“素质”本身就是一个容易被人利用的、通常也是个功利性的概念。难道以前我们的教育就不注重人的“素质”教育吗?难道把以前的教育概括为“应试教育”就可以完全区别于现在的“素质教育”了吗?(比如许多赞成以前的教育的人都认为,以前的教育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争论的。什么样的素质才是“好”的素质呢?假如某个教育行政部门出一到命令,规定学生必须具备某某“素质”怎么办?假如学生或家长、老师认为具备某某素质才能在将来“有用”呢?因此,我认为所谓的“素质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育思想。 只有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思想才能真正彻底地改变我们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教育出来的人是独立的、自由的、开放的、思考的人,是富于创造力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是“人”,而不是某种“工具”或顶多是“单向度的人”。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需要。假如我们规定人可以学什么不能学什么,或只能学什么,那么这个人就将成为一个奴性的人、封闭的人、思维狭隘的人,缺乏创造性的人,是单向度的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是异化的人,工具化的人。当然,我们很难成为一个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但是,至少我们的教育思想应该是鼓励人们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相反。教育思想确立之后,我们再来检视我们的教育,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教育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

  比如,教育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考试设计问题、教学管理问题等等,都可以成为目前教育出现的问题。比如教育内容,我们有的是知识的灌输,缺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只能造就工具性的人,造就有知识但无头脑也无精神的人。更糟糕的是,我们的所谓德育教育,完全是意识形态教育,即所谓政治课,其他哲学流派则不讲,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教育也没有列入义务教育的范围。这样一个教育内容枯燥单一的“教育”,怎么能够培养起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呢?这显然不能。再看教学方法问题,我们的许多教师教育理论薄弱,似乎只知道照本宣科、题海战术,根本不懂得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机制,以一种毫无生气的、几乎是强制性的宣讲代替生气勃勃的、妙趣横生的、灵活生动的教学,以布置大量课外作业让学生机械重复训练来弥补教师水平的不足、压抑学生学习兴趣与个性发展,这样的教学手段怎么能够培养起独立的、自由的、开放的、思考的人、富于创造力的人呢?考试设计问题也是非常突出,比如有些问题本来有多种开放性的答案,可是题目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错一个标点符号都判为全错。还有些题目,需要学生用笔计算到小数点后5、6位,做5、6位数的乘法与除法才能得到答案,倘若是小学生算术快速运算竞赛倒也罢了,可有些根本不是考计算能力的问题也要搞那么复杂的计算,把本来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给冲淡了,糟糕的是,学生的解题思路正确,可就是由于这么复杂的计算不小心算错了,最后就全盘皆输。诸如此类的考试题目设计,简直就是压抑学生的思维,哪里还能培养起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人呢?再谈教学目标管理问题,我们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系统如何呢?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什么样的老师是合格的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我们现在的评价系统是不是有问题呢?由于教学内容的限制,“好学生”的评价也必然出现偏差;由于不顾教学手段只顾班级分数,评判教师是否合格也就必然出现问题;由于只注重升学率,不注重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注重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教师素质与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学校的好坏也就失去意义。当然,涉及教育的问题还挺多。这里最引人关注的是许多教育的外部问题。什么是教育的外部问题?这就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和实际教学实践以外的问题,是涉及教育的其他社会问题。教育的外部问题只能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改革而得到改善。我们许多人根本没有认清楚什么是教育问题,哪些是教育的外部问题。比如,高考分数线问题、高校招生自由度与规模指标问题、社会办学问题、公费教育与自费教育问题、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学校乱收费问题等等,我都称之为教育的外部问题,这些外部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教育界的事,它是整个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的反映。教育改革应该是要全面考虑教育(内部)问题与教育的外部问题,因此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教育的外部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人一直在关注我国的教育,深感我们国家缺乏对教育真正重视并且对教育有深刻认识的人。近来,“减负”的行政命令又引来许多关于教育改革的话题。本人冒昧谈了这么多,但愿我并没有“失言”,也希望,即使我已“失言”也但愿这个“失言”引来更多的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