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故障警告标志:明天,实体书店如何卖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54:12

明天,实体书店如何卖书

   

    明天,实体书店如何卖书,是今天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今天怎么卖书,明天还怎么卖,这当然是一种卖法。环顾四周,网络阅读、电子书、新媒体、网上书店令人目眩。惊讶和无奈,或许是实体书店某一刻的表情。明天依然像今天这样卖书,可以生存吗?这是敏感的实体书店应该发出的追问。作为读者,我以为,实体书店明天是否拥有生存空间,应当依托传统优势,抓住关键,在体验价值、附加值、阅读方案上做文章,下功夫。

突出文化体验价值

    实体书店的文化体验价值,网络无法比拟。这是实体书店的优势所在。

    实体书店的文化体验价值,应体现在环境的营造上。实体书店内部环境的基调和风格不能过于张扬,要用易于感知的精神气质、文化气息,引起读者情感共鸣,轻轻拨动读者的心弦。我不赞成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名义,把实体书店搞得千篇一律。至于采用什么样的基调和风格,应当对环境进行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读者偏好等,再做出选择。基调和风格不张扬,不排斥共性里面有个性,质朴当中有灵性。如陈列中国传统文化图书的专区,小环境需要内敛、厚重一些;少儿图书专区,可营造得童趣盎然,色彩跳跃一点。书架是构成实体书店极重要的元素,且不说摆放格局、高矮大小,材质的选用就很有讲究。我曾到过一个书店,其他硬件无可挑剔,唯独金属书架让人感到不舒服。我以为,书架用具有质感的实木制作为宜,退而求其次也要有实木效果。如何通过细节,提升文化体验价值,是实体书店经营者和员工每天都可以琢磨的题目。

    实体书店的文化体验价值,应体现在陈列图书的配置上。实体书店配置图书一味贪多求全,容易造成库存滞涨,表情呆板,了无特色。读者看着不舒服,员工也感觉局促、别扭。实体书店配置图书,应当秉持理性态度。第一,在整体定位上,应当强调大而全、中而特、小而精。图书发行终端企业的最大卖场,同时应是品种最全的卖场。中等规模的卖场,要突出某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特色。小型卖场应致力于做精,条件成熟,亦可做成专业书店。第二,在图书陈列上,应突出重点,主次有别。我认为应当抓住三个关键点。其一,大社名社的书要享有足够的空间。其二,名家的书要占据显著的位置。其三,各个类别的名著(作)方阵,可相对集中陈列。第三,实体书店要注重堆头营销。曾经有业内人士做过试验,图书码垛的销售量,远远高于书架陈列的图书。如果实体书店的空间足够大,完全可以多码几个垛。当然,不是什么书都可以码垛,应当有所选择。

    实体书店的文化体验价值,应体现读者在对员工专业化职业化素质的感知和认同上。应当说,整个图书发行行业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同一些行业相比差距很大。个中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图书发行理论滞后、教材建设跟不上趟、标准化的东西过少、受关注程度不够。大环境有点问题,不影响小环境的营造。实体书店在员工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培养上,可以进行探索。实体书店的员工拥有良好的专业化职业化素质,对于塑造企业形象、宣扬企业文化、传递人文关怀、满足读者需求、培养读者忠诚等方面,具有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硬件固然重要,软件更具价值。实体书店的文化价值体验,只有通过读者对员工专业化职业化的感知和认同,才能够真正实现。员工专业化职业化素质的形成,除组织培训外,个人不断学习和勤于思考同样重要。

    文化体验价值是一种精神引力和心灵召唤。为了卖好书,实体书店的文化体验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增益附加值

    同样一本书,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价格买到。从道理上讲,读者大多数情况下愿意就近从快低价买任何一本书。如果请读者在距离上舍近求远、在价格上舍高求低购书,并且让读者感到值得,一定要给出理由。我想,除上面讲到的突出文化体验价值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读者购书所能获取的附加值。

    所谓购书的附加值,我理解应当属公益范畴。让购书的读者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加读者沙龙、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活动、读书研讨会、新书发布会等,是实体书店应当追求的目标。凡事未必开头难,难在于做与不做之间的选择。

    如何去更好地实现读者购书后的附加值,按照我的想法,要抓好这么几点。一是要对接资源,特别要掌握好来自上游的资源。相对而言,出版社手中的作者资源和营销资源,要比发行终端多。怎样实现对接与互动,需要探索与磨合。二是要开发资源,主要是指本地资源。组织读者沙龙、本地作家主题签售,均可积极尝试。三是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内容,包括与媒体的互动,增强附加值的吸引力。四是要有适当的投入。花钱不是买热闹赚噱头,要求实效,应当“多栽花、少插花”。

提供阅读方案

    为读者提供完整的阅读方案,对于实体书店今后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

    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缘于一次在实体书店的购书经历。去年春天,我受人之托,购买其送给同事孩子的礼品书。我很仔细地询问孩子的年龄、性别、偏好,以及孩子父母的职业、学历。我把掌握的信息告诉营业员,然后等待令我满意的结果。事与愿违,十多分钟后,我还是自己动手,完成“使命”。

    此后,我对阅读方案的概念进行一些延伸思考。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会买书,不少读者希望得到提示和建议,这就是对阅读方案的需求。其次,阅读方案可简单、可复杂,可面向个人、可面向组织,需要尽可能多地进行市场细分,形成一些概念,阅读方案多多益善。再次,读者需求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阅读方案是动态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案。阅读方案的产生应当是研究市场和读者、员工经验积累、满足读者需求、创造读者需求的结果。复次,实体书店要关注读者的终生价值。通过不断提供读者满意、甚至让读者怦然心动的阅读方案,培育读者的忠诚度,开发读者的终生价值。不久前,一位业内人士提出卖书要从娃娃抓起的观点,颇值得关注,更需要付诸行动。

    我以一种传统心态,表达了关于传统实体书店的几点想法。坚持不等于保守,盲动未必是创新。我同样赞成实体书店涉足新媒体,采用新技术,引进新业态。在坚持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能够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