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丽的劫难三部:吕祖故里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0:15:01
标签:

传统文化

道家文化

天人合一

内经图

吕祖故里

天然内经图

山西芮城

文化

鸿渐六虚超三界,凤翔八方朝圣胎

——渐卦与吕祖故里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

 

雷向阳


摘要:本文结合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对通行本《周易》中的渐卦进行了系统的诠释。对照道教吕祖故里——山西芮城新发现的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及道教传世《内经图》,发现其地形地貌结构、人文名称及景观建筑地址与渐卦完全吻合,进而揭示了其中玄妙的对应关系。对于深入研究和挖掘天然内经图的文化内涵,重新认识《易经》并最终真正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提供了新的思路。


传世《内经图》是一幅道家独有的修仙秘传宝图,它以独特的图像形式,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文化的核心内涵,自问世以来影响甚众,地位独特。作为传世《内经图》的发源地,吕祖故里——山西芮城新发现的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更向世人展示了人地合一自然造化与天人合一性命文化的神奇妙合,别具魅力,引人入胜。而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都离不开群经之首——《易经》,作为儒、道两家共尊之经典,《易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文化的精髓和根柢所在。那么,《内经图》与《易经》有无关联?如何关联?就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这里,仅以渐卦为例,一窥其间不可思议之渊源。

 

一、细说渐卦

渐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第五十三卦,上巽下艮,称为风山渐,卦象。它由否卦三、四爻互换变化而成,故为天地始交之卦。天地分离而成否,天地施交而成渐,渐者渐进、渐变、逐渐也。世间万事万物,皆由渐进而成,纵然千变万化,其过程都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是日积月累、逐渐变化的一个量变最终引起质变的过程,而绝非突飞猛进、突兀之变,这就是渐卦所揭示的规律。而六十四卦中之晋卦,则与渐截然不同,晋行速而渐行缓也。

下面,谨列出渐卦卦爻及彖、象之辞,逐一解释。

渐:女归吉,利贞。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先说卦辞。归,即女子出嫁。男女相配而成夫妇始有家也,故女子生有外成之义,以夫家为家,出嫁而后成家,反客为主,生儿育女以兴后嗣。渐卦卦辞说“女归吉”,其意是说渐卦之变,如同女子出嫁一样慎重,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方能合乎自然之道,名正言顺才会吉利。所以《杂卦》说:“渐,女归待男行也。”意思是说,女子出嫁不能盲动,须等待男方行聘而后动,男先动而女后随,亦步亦趋,步步为阶,所以渐之动进之中有等待之义。卦辞“利贞”,即利于正固。人伦之道,夫妇为大,夫妇之道宗天地相配而生万物,故女子出嫁须持守正固。

彖辞从五个方面解释卦辞:其一,“渐之进也,女归吉也。”从卦名上解释,渐卦之义形同女子出嫁般渐进方吉。其二,“进得位,往有功也。”即否之六三向上进一位而得位,否之九四向下至三爻也得位,以下卦(坤)而言向上为往,进而得正,故曰往有功也。因为上卦为天,下卦为地,天地交而生万物,生机在中。故六十四卦六爻之中,初、二为地位,三、四为人位,五、上为天位,人伦从中而衍,不三不四皆非人也。天地施交人位正,男婚女嫁方成家,而后人伦正而家道正,故否变渐,进得位而往有功也。其三,“进以正,可以正邦也。”进一步解释“利贞”,因六爻之中二、三、四、五皆得位,五为君而二为臣各得其正,上卦由否之乾变而为巽,巽行风化之德,故可以正邦。此由夫妇一家之道而推及一国,故《诗经》以《国风》开篇,而《国风》又以《关雎》发端,其理一也。其四,“其位刚得中也。”此以渐之九五而言,刚得中正,而下有六二以应,则其中各得其序。其五,“止而巽,动不穷也。”下止而待,上巽而行,其动则不致穷困,通行无碍,无物不化也。

象辞“山上有木,渐”,即下卦艮为山,上卦巽为木,山林之象。“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是说君子应从中受到启示,逐渐积累贤德,改善风俗。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风化之道与教化之道相通,都必须循序渐进,由量变积累而最终达到质变,才能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再说爻辞。要想准确理解渐卦六爻之辞,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鸿,为什么以鸿取象。鸿为何物?《现代汉语词典》:“鸿雁,鸟,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有黑色条状横纹。群居在水边,吃植物种子,也吃鱼和昆虫。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而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鸿)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雁。又有小鸿,大小与凫,色亦白,今人直谓鸿也。”鸿,即大雁,群居水边,其性通天。古今易家注释此卦时,多以鸿雁为水鸟思路来注释,而忽略了鸿雁为候鸟的习性。其实,本卦用候鸟取义更为贴切,而古人将鸿雁这种候鸟称为随阳鸟。随阳者,随天地之阳气而迁徙,感四时阴阳消息而变迁也。鸿雁行动有序,往来随时,春秋往来于天南地北而千古不易,故古人又称其为信鸟。因此,渐卦以鸿取象,明言鸿而实言天地,明言鸿渐而实寓天地阴阳消息、天地阳气变化之机,鸿如天地,故鸿又有洪大之意。而古人婚礼中以鸿雁作为礼物,也正是因为推崇鸿雁知时守信、往来有序、忠贞不渝诸般非凡天性。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干,即岸,水畔,水滨,水涯也。帛书《易》中为“渊”,乃回旋之水、深水之意。《说文》:“渊,回水也。”《小学蒐佚·孔注论语》:“渊,深潭也。”小子,童子也,其体浑全,天性纯真,不谙世事,清净无染,童言无忌,纯任自然,故有言无咎也。厉,危险,灾祸,疫病,帛书《易》作疠。“《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义,即道理、道义。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磐,水滨小丘。据清人王引之《经义述闻》考证,“磐”汉以前古文《易》作“般”。而帛书《易》作“坂”,即“阪”也,斜坡也,亦小丘之义。衎衎,安然自得,和乐安定,舒缓从容之貌。“饮食衎衎”,帛书《易》作“酒食衍衍。”衍,水循河道流汇于海,广大之意。饮食自口而入,言语自口而出,饮食实而言语虚也。饮食养命于内,言语性流于外,此初、二之别也。初六天性纯真如小子,故虽厉,有言无咎;六二天命长养于内,故饮食衎衎而得吉。初六不得位,而六二得位得中故也。“《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素,即白、空之义。饮食和乐以养命安身,并非吃白饭而混吃混喝、浪费粮食。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尔雅·释地》:“高平曰陆。”三爻在人位,又在下卦艮之上阳爻,故曰陆,下卦地位之陆也,与上九天位之陆相对应,所谓地北天南是也。天地阴阳之气至此而交,否之六三、九四至此而颠,故此爻有夫、妇之辞,天为阳为夫,地为阴为妇也。天阳自九四下降至此而得位,故曰夫征不复。征为正行,远行也。《象》辞:“夫征不复,离群丑也。”丑者类也,指九三离开否卦上卦乾而至下卦坤的三爻,故曰离群丑也。孕者妊娠也,怀子曰孕,胎结母腹而萌动于内,身内有身也。帛书《易》“孕”作“绳”,假借为孕,含实曰绳也。《一切经音义》:“古文孕作。”《集韵》:“孕亦作。”育,生育也。妇孕不育,气数未足,其道不通而不能分娩,生机不显于外也。《象》辞:“妇孕不育,失其道也。”无他生之道也。夫征则夫实,不育则子虚,故夫至地而子犹在天也。寇者,暴乱不和无序,聚众强取害物,阴阳不和之象也。利用御寇,不可用强,须用巽顺之道。《象》辞:“利用御寇,顺相保也。”戒用刚强而用巽顺,不自作主张,顺其自然而不任其自然,以保其身也。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木者巽象,树木也,木道通天彻地,本在地下而末通天上,拔地而起以参天者惟木也。故《易》于天、地、人三才之道外,特又别立一道曰木道,以木道贯通三才之道也。无动于衷行木道,麻木不仁成大仁也。桷者方形之椽也。《尔雅·释宫》:“桷谓之榱。”《说文》:“榱,秦名为屋椽,周谓之榱,齐鲁谓之桷。”又云:“桷,榱也,椽方曰桷。”段玉裁注:“桷之言棱角也,椽方曰桷,则知桷圜曰椽矣。”六四由否之六三上行而成,原为下卦坤之上爻,故为桷。《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或能得其桷,是坤顺变巽顺,鸿渐于木而暂栖于桷,偶得一时之安也。“或得其桷,无咎”,帛书《易》作“或直其寇,,无咎。”直,正见也,当也。,弃也。或直其寇,刚暴倏起,正当其乱也;则暴平乱息,故曰无咎也。两个版本,文字有异,其理相通。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陵,大土山,丘陵,山陵也。《说文》;“陵,大阜也。”《释名·释山》:“大阜曰陵。陵,隆也。”胜,妇女之首饰,汉代谓之华胜。《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如有一种候鸟,头顶有黄金色大羽冠,形同妇女之首饰,故名戴胜,因其身上有一种特殊臭味,晋南当地人称之为臭鹳鹳。《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戴胜降于桑。”“《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愿(願),本义为大头,引申为心愿、愿望。九五至尊,正在天中,乾为头,巽为发,故有胜、愿之辞。三岁者,物成之数也,凡人出生入世,经三年乳哺而后渐长成;而父母之丧三年为期,亦本于此也。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三岁不孕,无生机之理,有阴无阳,阴阳未交不能和合故也。九五见妇不见夫,巽为妇,一家之中妇主内而为内主也。“孕”,帛书《易》作“绳”,理同九三。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陆,高平曰陆,天陆也,高高在上。胡瑗、程颐以为,“陆”当作“逵”,逵,云路也,四通八达之道路。《尔雅·释宫》:“九达谓之逵。”羽,鸟翅上长而扁之毛。《说文》:“羽,鸟长毛也。”鸿毛至轻,达于天际,清远高洁,自然有序,故上九以鸿羽为象。仪,法度,准则,宜也。《说文》:“仪,度也。”段玉裁注:“度,法制也。”《释名·释典艺》:“仪,宜也,得事宜也。”《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自然之道,一如鸿羽,井然有序,其仪不乱,故其羽可用为仪也。刘沅曰:“鸿飞有序,而极于至高,故不可乱。进德由渐而盛,不罹世网,不掩文明,象之。干、磐、陆、木、陵、逵,以渐而上,其进有序,贞道即存乎其间。”“仪”,帛书《易》作“宜”,适宜也,所安也。

道以渐而造,德以渐而化,自然造化行矣;德以渐而成,俗以渐而化,人文教化毕矣。天地设成六虚之位,以布造化之道,其境、其情、其理自有不同,而神圣文化逆行,可夺天地造化之机,终达无人无我之境。渐之六爻,自初而上,鸿渐于干、磐、陆、木、陵、陆,由地下黄泉而渐至碧落天际,一重境界一重情,环环紧扣道分明,直超三界见本性,情理明了法理通。其初、二为地,以口腹虚实而分,小子有言见天性,饮食衎衎养天命;三、四为人,以人物性情动静而分,夫妇有情道反生,木道三才成贯通;五、上为天,以阴阳神气而分,三岁不孕老阴体,其羽为仪达天际。初见小子,三见夫妇,五见妇,初、三、五阳位皆人也;二见饮食,四见木桷,上见鸿羽,二、四、上阴位皆物也。

 

二、吕祖故里天然内经图

作为道教传世《内经图》的发源地,在吕祖故里——山西芮城发现的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以自然地理为脉络,以人文道教宫观建筑为坐标,以当地传统地名为线索,完美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传统道家文化中天人合一、人地合一的性命真谛。

在这幅巨大的天然内经图中,其自然地形北高南低向黄河河谷倾斜,由山地(山)、倾斜平原(阪)、黄河河谷(川)三部分组成,南北走向的冲沟贯穿其中,恰如一个西面打坐的巨人侧面视图。其中,北部山地之状形似《内经图》中人的头部,倾斜平原构成《内经图》中人的胸腹部,而黄河河谷则构成了《内经图》中人的下腹部,东边冲沟形成《内经图》中人的脊椎。在自然地形地貌上,沿东北西南向、西北东南向直线分布着诸多道观,均为元代建筑。各道观所处位置,与《内经图》上人体重要部位一一对应,且名称与《内经图》所用之名异曲同工,涵义完全吻合。同时,其间星罗棋布的诸多地名,也与《内经图》中人体部位有许多暗合之处。自然造化与人文文化如此契合,神妙莫测,匪夷所思。下图即为全真千峰先天派第二代衣钵嫡传席春生先生两次实地考察后,依据玄门内部秘传的《内经图》重新绘制的《芮城天人合一内经图》。





从此图中可以看出,天然内经图自南而北(自下而上)可分为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位于天然内经图的下(南)部,由黄河河谷(川)构成:天然内经图最南(下)边,是由北(上)向南(下)再折向东(右)流的黄河。人之脊椎如同一条长龙,头从河水中探出,龙头正是双泉观所在之处。在黄河北岸,有一对童男童女两个儿童在蹬水车,《内经图》中称之为阴阳玄牝车,天然内经图则为大纯阳万寿宫(即永乐宫)所在。其东边有一城关建筑,是尾闾关。尾闾关往北,有一个大鼎称为丹鼎,也就是吕祖诗中所说的铛(平底锅,三足两耳),其中有熊熊燃烧之火,为水火交炼池。上有四个小阴阳鱼构成的太极图,光芒四射,即吕祖《指玄篇》中所说的四个阴阳,《内经图》中称之为正丹田,天然内经图中为玉泉观之所在。

第二重境界,位于天然内经图中间,由倾斜平原(阪)构成:由阴阳玄牝车往北,《内经图》中为铁牛耕地之处,而天然内经图中此处为舜耕历山之地,黎明观位于其西(左)侧。再往北,图中有一处平台,东边为织女运转,其西(左)边有六棵柳树,天然内经图为长春观遗址。据考证,在六棵柳树之下(南),当地原来还有六个道观,与六棵柳树相应。再往北,《内经图》上为艮土者田,其中有一刻石童子身着五彩之衣,正在用手将金钱串成北斗之形,旁有“牛郎桥星”四字,而在天然内经图中为营子村。《说文》:“营,帀居也。”桂馥《义证》:“营谓周垣。”《类篇·宫部》:“营,匝居也。”亦即四围垒土而居,正与《内经图》中艮土者田相吻合。

第三重境界,在天然内经图上(北)部,由山地(山)构成:从艮土者田(营子村)往北,进入山地。《内经图》中有两重平台,分别为碧眼胡僧和白头老子。在天然内经图中,下面一重左(西)碧眼胡僧手托天对应于柏树岭,右(东)有十二重楼对应于鸡头山;上面一重左为白头老子眉垂地,右为九峰山,所谓脑有九瓣是也。而其中间部位,正是纯阳上宫所在之地,对应于人的上丹田。天然内经图中,其右(东)侧脑后的南辿之地,还有双庙、玄逸观等道观。

从天人合一内经图可以看到,山地、平原、河谷三重境界正好与道教中所说的天、地、水三界相对应:山地最高,为天界,在《内经图》中,这里是人的头部,乾为头为天,故为天界。平原居中,为地界,在《内经图》中,这里是中央,土之所在,艮土坤土成地,故为地界。河谷最低在黄河北岸,为水界,在《内经图》中,这里以人的肾为中心,肾主水,在卦为坎,故为水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吕祖故里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与传世《内经图》,在方位上是有差别的:传世《内经图》上南下北,左西右东;在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中,则变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传世《内经图》中坎水逆流向东,经漕溪而至南山头;在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中,坎水则成了南部,坎水逆流,自东而北,经永乐涧而达九峰山头。

 

三、渐卦与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的对应关联

对照天然内经图和渐卦,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渐卦六爻所描述的,与天然内经图所绘制的异曲同工,境界正好完全吻合。下面按照渐卦六爻顺序,从下(初)至上逐爻进行阐述。

渐卦初爻,近水为干(水涯,水岸),正应天然内经图中黄河北岸。渐卦初爻之小子,正与天然内经图下部的童男童女相对应。尤为神奇的是,帛书《易》初爻为“鸿渐于渊”,渊即回旋之水,故古人往往将“回”与“渊”互训,如孔子得意弟子颜回,字子渊,即是明证。而吕祖生于黄河北岸,正应渐卦初爻之地,又自称回道人,可谓名正言顺。渊又为深水、深潭,《内经图》这里正是生死窍所在,生死之机难测度也,《西游记》中称之为鹰愁涧,涧水清澈深不可测也。《西游记》云:“这涧中自来无邪,只是深陡宽阔,水光彻底澄清,鸦鹊不敢飞过。因水清照见自己的形影,便认做同群之鸟,往往身掷于水内,故名鹰愁陡涧。……这条涧千万个孔窍相通,故此这波澜深远。”可见,渐卦初爻所描述的境界,与《内经图》下部非常吻合。

再说渐卦二爻,为“鸿渐于磐(般)”,般为水滨小丘。帛书《易》作“坂”,即“阪”,斜坡也,正与天然内经图中的阪相应,阪在黄河河谷之北也。而“饮食衎衎”之辞,恰与《内经图》尾闾关上(北)部之鼎(铛)相应,因为鼎与铛都是饮食之器。“半升铛内煮山川”,自然“饮食衎衎”了。而帛书《易》作“酒食衍衍”,更为生动传神,因为人之性命皆从此中而衍生也。

渐卦三爻,“鸿渐于陆”,高平陆地,正应《内经图》中间平台。夫驾铁牛耕地,妇应织女运转,夫妇皆从天降,“夫征不复”而“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孕者子结母腹而胎成于内,刻石儿童为虚也,营子也,营为匝居不出故不育,失其他生之道而别有自生之道也。本爻夫实而子虚,故夫脚踏实地,驾铁牛耕地种金钱,而其子则犹在虚空之中未能降生也。刻石儿童身在虚空之中,把金钱贯串为北斗之形,正应此也。营,引申为安营扎寨,故利御寇。而营子村东、南、西三面沟壑围绕以成天险,惟北边有一小道可通,正好安营扎寨,有利防御敌寇也。

渐之四爻,“鸿渐于木”,木者杨柳之木也,用六也,正应《内经图》中织女旁边之柳树。天地之间,惟木可通天彻地,贯通虚实。桷为方形之椽,地道成方也,桷为擎天之椽,支撑天地,天地因桷而得安也。帛书《易》“或直其寇,,无咎”,又见其寇,防暴乱于中也。“”为弃,弃暴弃乱而和合也,字左边为“壽”,何得为寿?杨柳之木也。天然内经图中此处为长春观之所在,杨柳生机无限,万古长春也。

渐之五爻,“鸿渐于陵”,陵者丘陵也,山陵也,正与《内经图》中碧眼胡僧所在之地相应。九五至尊,在人为颐,陵之所在,天然内经图中对应于柏树岭。本爻之妇,即吕祖诗中之胡僧。何以见得?还是借用《西游记》中菩提祖师的话来解释,最为绝妙:“(胡)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老阴不能化育,自然“三岁不孕”了。“终莫之胜吉”,胜者华胜也,老阴终究不能达乾阳之顶也。

渐之上爻,“鸿渐于陆”,此陆乃在天上,逵也,云路也,正与《内经图》中白头老子所在之地相应。在天然内经图中,正是九峰山下纯阳上宫所在之地。纯阳者,乾象也,白头老子也。纯阳之气轻清如鸿毛而达天际,故本爻爻辞见鸿羽,“其羽可用为仪”;纯阳之气其色白,故《内经图》中以白头老子为喻,而天然内经图中此地恰有白坡峪、白坡诸地名与之对应,不可思议。天地二陆,应于渐卦上爻和三爻。天有九峰,地有六合,乾元用九而坤元用六也,在《内经图》中则对应于九峰山(纯阳上宫)和六棵柳树(长春观),亦恰如其分。

渐卦六爻皆以鸿为象,鸿为随阳之鸟,追随天地之阳气迁徙。天然内经图正好处在山(中条山)南、水(黄河)北,正是纯阳之地,而吕祖亦自号纯阳子,所以随阳鸟于此,可谓名副其实,相得益彰。另外,华夏人文始祖女娲陵墓就坐落于山西芮城,故黄河渡口名曰风陵渡。伏羲居河西天水,女娲居河东风陵,这里正是人文风化之始,故渐卦“女归吉,利贞”,说来也就顺理成章了。最后让我们再来看渐卦卦象,上卦巽为风,下卦艮为陵,因此可以直接读为“风陵”,又是妙合自然!而吕祖诞生于河中府永乐县招贤里(即今日山西芮城永乐镇),与渐卦《象》辞:“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同样若合符契。因此,女娲风陵圣地,吕祖故里仙乡,处处充满灵性,其道不同寻常。在此发现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令人叹为观止,诚可谓:

天人合一道气开,十方福地神仙怀。

鸿渐六虚超三界,凤翔八方朝圣胎。

左右逢源合妙道,上下贯通玄关开。

勘破性命造化理,道法自然巧安排。



     综上所述,《易经》渐卦与吕祖故里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完全对应,处处吻合。因为古今易家释《易》,多从象数(卦象、数)和义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往往各执一说,相互抵牾,多有附会之嫌,而今以《内经图》、天然内经图释《易》之渐卦,竟然若合符契,如出一辙,甚至无一处牵强附会。所以笔者相信,这一切绝非偶然巧合,其中必隐涵天人性命大道真谛。

    《周易·系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内经图》以人体为对象可谓“近取诸身”,天然内经图以地为本可谓“俯则观法于地”,而《易》“顺性命之理”,故三者同出而异名,形异而实同,自然亦会若合符契。因此,深入研究和挖掘芮城天人合一天然内经图的文化内涵,对于今人重新认识《易经》、最终真正揭开《易经》神秘面纱,必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又可以使我们更好理解、继承和弘扬祖先留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以更好地造福于现代社会,造福于人类,这无疑是最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