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英文名Mason寓意:中国毛笔文化中国毛笔文化-文化鉴赏-THINK.思维讨论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7:46:12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THINK.思维讨论区  (http://www.chinathink.net/forum/index.asp)
--  文化鉴赏  (http://www.chinathink.net/forum/list.asp?boardid=2006)
----  中国毛笔文化中国毛笔文化  (http://www.chinathink.net/forum/dispbbs.asp?boardid=2006&id=124274)

--  作者:逗号
--  发布时间:2006-7-10 20:55:58

--  中国毛笔文化中国毛笔文化


——叶华延
一,缘起
时下从事书画创作的众多专业人士及书法爱好者,虽然已经用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毛笔,对毛笔的相关知识却缺乏应有的了解。比如:中国毛笔与中国文化形态的内在联系;毛笔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及相应的年代;中国历代都有那些名笔,这些名笔在当时都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毛笔的软硬性能与书法、书风之间互为体用的关系;制笔的豪料的特性及其产地;笔杆文化及笔杆材料;毛笔的制作工艺的粗细对使用效果的影响;对临古帖如何选择适当的毛笔?虽每感笔不称手,或难以达到古人线条的效果,却找不到解决的途径。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又得有一个制笔兼书画于一身的人,方能说得比较圆满。
书画之道即制笔之道。书画与毛笔本是互为体用的关系。在古代有许多集书画、制笔于一身的人,比如韦诞、王曦之,都是既擅书法,亦精制笔的名家,并都有笔经传世。王曦之制笔乃为自用,有友人求其笔,尚且吝而不与,更无外售,可见精品笔制作之难。后世,尤其是到近代,从事书画的人士,因制笔工艺的繁琐,懒加问津,渐相脱节,各分途径,两不安相关。用笔者不知制笔之难,即或感知笔不称手,却不知如何改进;制笔者不懂书画,不知写兰亭当用什么笔者居多。
很多人为求一支得心应手的毛笔,所到之处见笔则购,然称心者往往十之一、二。我制笔十余年,去过不少地方,也在北京、安徽、广东、江西等地的高校及书画院作过有关中国毛笔文化的讲座十余场次,遇到上述“十之一二者”不在少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正如潘天寿先生在他的《毛笔的知识》中指出的那样:“制笔因师傅徒弟陈陈相因的传授,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状况,每无从制造上的研究,与实际应用缺少联系。又因制造者每每只求廉价推销以求多销厚利,因此造成偷工减料,以假作真等流弊,致使毛笔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殊有妨碍(书法)绘画前途的进展至为虑。”
潘先生之所以忧虑,乃因为他认为,文房四宝之于书画“尤以毛笔占重要地位”
时下潘先生之虑已成通病。毛笔市场虽铺天盖地,但毛笔的质量却良莠不齐,且规格式样繁杂,有些笔在笔杆上做文章以邀宠消费者,其实中看不中用,这就造成消费者面对众多的毛笔不知如何选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当然不止是笔工和市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毛笔消费者自身的盲点--对毛笔知识了解得不够。而造成毛笔知识盲点的原因,我以为有如下几点:1专业媒体缺少宣传,2美术院校缺少中国毛笔的专业讲座,3笔工中缺少能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的人才。
也有一些用了六七十年毛笔的老者,对毛笔更深层次的知识也知之甚少。我在福建曾遇过一位长者,他读私孰便开始用毛笔,后又从事书画教学,七十多年一直没有中断过使用毛笔。我慕名去拜访他时,谈及毛笔,一时兴起,便聊了两三个小时,最后先生坦言“:我用了七十多年毛笔,自以为对毛笔有足够的了解,听你这么一说,我对毛笔的了解实在太少”。
从老先生的话里我们至少可以印证,上文提及的关于毛笔知识的传播问题。
当今专业的书画杂志、报纸不在少数,遗憾的是文房四宝的相关知识、信息没有立足之地。高等院校专业画院、培训班的讲台上,老师要把毛笔讲深透,会有难度,而笔工又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亦为两难。其实无论老师、学生、书画爱好者,都非常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及相关的咨询指导。又,书画界对如何选择和使用毛笔有许多误导,或认识模糊或以讹传讹,代代相传,便信以为真。记得七年前我在某大学讲授毛笔知识时,有一位工笔画家也去听了我的讲座,课后她问我工笔画用什么笔最好,我告之用紫毫笔最好。后来她来我家求购此笔。我拿了一支请她试笔,一试之下,便突然大惊呼:“哇,叶老师,用你的笔勾线,我的功力以下提高了二十年。原本我的老师教我用羊毫笔勾线,说这样可以练就功力,咳怎么也达不到古人线条的效果。
这一现象透出的信息有二,一是不知古人在画工笔画时用的是哪一类型的毛笔;二是误导。教学者在给出了古人的经典范本、法帖之后,没有深究这些经典、法帖的创作者当时是用什么样的毛笔来创作的,他们只注意到功力的培养、训练,却忽视了与之相关的工具。
对于众多的学习中国经典的书画的人,如果能先弄清楚这些经典的创作者,当时用的是什么笔(如果熟悉制笔的材料及其性能就可以从古人的作品中看出他们在当时用的是何种笔),然后选择与之相同、或性能相近之或优于之毛笔去进行临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也。
对于这一理念(观点),当代著名书画家潘天寿、周入昌、张鑫、李正球、付周海、梁光等先生都非常认同。潘天寿、周汝昌先生还有专著论及此事。而梁光先生说得更透彻“:笔性不如古人笔,便很难领悟经典笔法的精微之处。”
关于毛笔方面的著作,历代廖廖,不似墨砚之多。即使有也多从历史、材料、制作、择笔、保养、收藏等方面论述。而从文化形态、毛笔与书画的体用关系进行教为详尽的论述者鲜之。
本文试图就开篇列出的十个项目,做尽可能详尽的描述,并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字画的线条效果,剖析古人当时创作时用的是哪一种毛笔,然后用我发掘研制的古代笔临写的线条效果,与原线条效果相互参证,以期印证“用什么笔写什么字”的学术观点。也给学人提供一种可资参考的佐证 。
第二章 毛笔与中国文化形态
和中国文化一样古远而灿烂的东方神品是中国的毛笔。
对中国的毛笔,一般的使用者,只把它当成一种书画工具来看待,没有把毛笔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更没有把毛笔与中国的文化联系起来。而把毛笔提升到文化理念来认识的,在当代首推红学家周汝昌先生。
周老在他的《永字八法》一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毛笔。周老很反感时人把毛笔当作一种工具来对待,以至轻漫。下面摘几段以飨读者:
“愚见以为,中国文化上最大的发明贡献不是”四大,”而是“五大”。此“五大”者何?即“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无独有偶,把毛笔看作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还有赣南师范学院的袁清夷教授)
“毛笔--柔翰,是人类最高智慧创造中的一个重大品种。
“西方文化艺术,其所以不能与中国相同--表现不出生动的气韵,高深的境界,正是由于不懂毛笔,不会使用毛笔,不理解毛笔的性能功用之奇妙。
“没有毛笔,不仅仅是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
“这样说,势必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不能接受,或者干脆不以为然,表示反对
“他们忘了,没有毛笔,莫说绘画,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汉字的形态、结体、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
这就又决定了书卷、本册、档记、简札、匾额、对联、文件,各式文献形态,都是在那大前提下,随之而产生形成的。这是很”唯物“的真理,没有任何玄虚与偶然可言。
“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
“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
“在真正的中国文化人看来,毛笔不是什么工具,它能通灵,具有灵性。否则,它如何擅长表现使用者个人千变万化的不同气味、气质、性情、意志、精神世界、生活态度等。”
看了周老先生这几段话,我想读者一定会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认识中国的毛笔,并为我们祖先这一伟大的发明感到自豪和骄傲--这完全是有理由的。
其一,毛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伴随着中国的文字,从远古走到今天,走过五千多年内的悠悠岁月。并且只要有中国文化、中国文字的存在,毛笔就将永远存在。它的生命力和中国文化一样强大。放眼世界没有任何一种书写工具能够与之相比(钢笔、圆珠笔都只有100多年的历史,铅笔也只有400多年的历史。
其二,毛笔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大小粗细、枯湿浓淡、阴阳刚柔--通过它都可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三,毛笔要求它的使用者具备教高的驾驭技巧。可以说你的御笔技巧越高,就越能把你心灵的舞蹈演绎得至善尽美。
如果说书法、绘画是艺术大师心灵的舞蹈,那么毛笔就是艺术大师心与手的延伸。大师们通过笔锋将他们的灵感与激情、性情与修养的内心情感形诸笔端,物化为痕,从而完成他们的艺术创作,情感的宣泄。石涛的“墨之溅笔以灵、笔之运墨以神‘即谓此。
中国的易学、道学、武学、伦理学、中医学、太极、气功、书画艺术、建筑园林、音乐舞蹈等,其内核无非一阴一阳、一刚一柔。易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也“,此大道也,宇宙万物莫不涵盖其中。而毛笔的制作之道,其内核也正是阴阳刚柔之道。如三国《韦诞笔经》”:桀者居前,者居后,强者为刃,软者为辅。”唐太宗的笔以新为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可见制笔之道,乃一阴一阳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毛笔的产生,比易学、道学 武学、中医学、伦理学的产生都要早得多。如《易经》普遍认为应产生于商周时期,而毛笔的产生则远在新石器时期。
行笔至此,我想各位应该可以认同周汝昌先生的观点——中国的文化形态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是由这支毛笔来决定的。至少中国的书法、绘画形态是由毛笔来决定的,因为外国的书画工具是无法进行中国的书画艺术创作的。
难怪古人会如此重视和评价毛笔——晋成公这样写道:“古今之事,非文莫详,文字之烦,非笔莫记。笔者毕也,能毕万物之形,而序自然之理,诚文人之至宝,天地之伟器也。笔之有功于世甚巨,安可文房清供而小之?”
天地之伟器,说得多好!
第三章 中国毛笔历史简述
说起中国毛笔的历史,自然会令人联想到两则流传较广的产说,一是仓咭造字兔夜哭,一则是蒙恬造笔。头一个传说的历史人物是远古时期皇帝的史官。古时文字尚未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息的传递、只有依靠语言,而远距离的信息传递则无从着手。于是皇帝令仓咭造字。当这一消息传出之后,便发生了一件有趣而又令闻者神伤的事。每入夜,人们便会听到山中的野兔惨然的哭泣声。野兔为什么听到仓咭造字的消息便惨然哭泣呢 ?我想读者心中已有了答案--因为要取它的毛来制笔。如果这则传说可靠的话,则毛笔距今当有一万年的历史。
第二个传说的历史人物是蒙恬,乃秦朝的将领 、距离今天有2200多年的历史。然而今之出土文物中,尚有战国时期的毛笔,显然蒙恬始制笔的传说也是不确切的。但史传蒙恬对毛笔的 制作工艺有过重大的改进,当属可信。
韩愈《毛颖传》:“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焚。召左右庶长与军慰,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 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跌居,独取其髦,简犊是资,天下同出,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氐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薹宫,聚其族而加缚焉。秦皇帝使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新宠任事。
韩愈的《毛颖传》乃用拟人之法为毛笔立传,文中“管城子”,“中书令”乃今毛笔之别称。
文中的“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这里的“封诸管城”乃指将笔头束好后,纳入竹管之腔(笔头)中。把笔头纳入斗中,固之以漆液,便是蒙恬对笔的制作工艺的重大改进。而出土的战国笔中,其笔头的豪料是围裹在削尖的树支(或实心竹)的端头,用丝线缠束,再涂漆液于缠缚处,以期牢固。
从《毛颖传》,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信息,即用兔豪制笔,在秦代已被广泛使用,文中有上及君臣,下及国人,无不爱重”之语可作左证。
传说终不足为证,而毛笔又因其不便保存和收藏,出土文物中,除有战国时期的毛笔外,更远古的毛笔实物便无从得到,于是考证家把目光投向了可资左证的“彩陶文化
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器具,我国不少博物馆都有收藏。而西安市半坡博物馆收藏的仰韶文化的彩陶器,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有人面鱼网纹盆,双鱼纹盆,几何纹盆,及网纹盆等彩陶器。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庙底沟彩陶片,彩陶钵,垂帐纹碗,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这些彩陶上绘制有:口含双鱼的人面,奔鹿,游鱼,水纹等图绘,趣味盎然,古质朴茂,线条圆润,富有变化。线条黑色或深褐色,粗细、深浅的变化生动流畅,线条的端点、线条与线条的叠含处颜色较深。
又,新石器时代半山期、马厂期的陶器中,在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胎中,绘有红黑色的几何纹图案,有网格、横列、阶梯、螺旋、垂帏、棋盘、云雷纹,水纹等,线条曲折婉转,整齐圆润,活泼流利,错综变化,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
潘天寿先生在看了这些彩陶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极具安详妥贴之能事,而达到了图案技术相当高的境界,为常人意想所不及。并且在点及线纹的款止上均为明显的毛笔痕迹。例如点及线的落笔、点的收笔,往往是有着用毛笔中锋直顿而下的顿笔。点的收笔,往往在落笔后,带有毛笔收笔时挑锋,线条横贯的收笔,也往往带有书法横贯的雁尾,使我们一看到就能感觉到是用毛笔所画的线条,实无法加以掩盖。又彩陶中所用的线,在流利活泼以外,如水波纹、云纹、雷纹等长线条,觉得笔头中含水极丰,而笔锋的吐水量却又能使运笔者随心所欲的节制,故能在很长的线条中饱满滋润,欲粗就粗,欲细就细,既不泛滥,也不枯竭。在这些情形上看来,尤足证明必然是运用毛笔的工具,才能现出这样的功能。
第四章 中国古代名笔与著名笔工
中国之制笔技艺,伴随着汉文化的萌生、发展和成熟,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成长
过程。至汉代,制笔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后历代的制笔工艺基本上
没有什么重大的改革和创新。有的只是在笔杆文化上拓展领域和空间。故,汉笔工艺
标志着中国毛笔的制笔工艺以进入了完全的成熟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毛笔的制作工艺的成熟,水平的提高,是由于历代文化人的热心参与,才使毛笔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毛笔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书写工具。上至君臣,下至庶民,但凡书写,就离不开毛笔。文人士大夫更是视笔如宝,须臾不可或缺,所到之处,兴之所至,挥毫泼墨,何曾离过毛笔!
--  作者:阿牛
--  发布时间:2006-7-10 21:46:38

--  
上星期五带几个朋友去深圳大芬村油画村看画,刚好有一家新开的安徽人开的专卖文房四宝的店,店里卖的泾县狼毫笔很不错,价格也比香港便宜了很多,几个人每人都买了好几支毛笔,小到零号笔,大到写书法用的扫把笔,我也附庸风雅跟着买.都不知道买回去干嘛.估计跟周星驰一样拿去烧烤用.
--  作者:逗号
--  发布时间:2006-7-10 22:02:08

--  
贴网上转卖
--  作者:云萱
--  发布时间:2006-7-11 21:56:48

--  
以下是引用 阿牛 在2006-7-10 21:46:38的发言:
上星期五带几个朋友去深圳大芬村油画村看画,刚好有一家新开的安徽人开的专卖文房四宝的店,店里卖的泾县狼毫笔很不错,价格也比香港便宜了很多,几个人每人都买了好几支毛笔,小到零号笔,大到写书法用的扫把笔,我也附庸风雅跟着买.都不知道买回去干嘛.估计跟周星驰一样拿去烧烤用.

小的周同学拿去烧烤了...大的嘛...可是周同学的牙签呦(玩笑玩笑..)
不过好笔难求...能被有用武之地的毛笔更是造化了...哈哈
--  作者:阿牛
--  发布时间:2006-7-12 21:08:01

--  
现在满街都是假货,真是一笔(好的毛笔)难求啊~
--  作者:草木无言
--  发布时间:2006-7-13 20:47:08

--  
我很偶然在荣宝斋买到自己喜欢的湖笔。发现不错,第二次去我把我喜欢的那种全部买完,嘻嘻,慢慢用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

Copyright © Chinathink.Net
粤ICP备10052346号


当前模板样式:[默认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