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仔很忙家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电子电工技术》课程项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9:15:37
2008-10-15
【内容摘要】《电子电工技术》是工科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职业学校一直都在探索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文章介绍了以制作典型产品(功放机)为引领,从培养学生兴趣与能力入手,通过项目设计,任务驱动的《电子电工技术》课程设计,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关 键 词】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创新思维 能力本位
一、《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改革的背景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精髓就是以“任务”为驱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相互协作能力。
职业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倡导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注重能用“运用什么去做什么事”,或者通过“做什么事去学会什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求教育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等。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
现代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强调必须将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分析、个人发展能力分析、教学分析与设计相结合,所以要做好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要遵循以下三点:
1、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进行分析,不只是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点的整合。
2、培养目标不仅仅是被动地进行适应性能力训练,而是更强调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的八项能力)的培养。
3、课程构建是“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
几年来我校电子信息系以现代职业教育的思想为指引,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总结分析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综合分析了原来的学科课程《电工基础》、《电子工艺》、《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测量仪器》、《模拟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多门课程的特点,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突破,重组课程体系。以制作典型产品(功放机)为引领,从培养学生兴趣与能力入手,通过项目设计,任务驱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在“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主动学习循环中,达到“做中学”“学中做”。构建了《电子电工技术》的新型课程。并在07级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模块的设计思路
在国内的职业教育中,已经普遍地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指课程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学习。“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使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是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了解相关知识和熟练其操作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项目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绝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设计出的项目任务,一门课程设置了若干项目,项目与项目之间相对独立,学生学习仍有不少困难。
我们所设计的《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构建的。它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思路,紧紧围绕项目完成的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功放机”为主要载体,配以“报警器”“抢答器”“数字钟”构成了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职业能力主线。项目的选取依据是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并遵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考核要求来确定的。
我们在项目设计时重点考虑了以下几点:
1、设置的项目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充分的利用声、光的听觉与视觉刺激,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充分考虑技工学生的特点,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项目始终按照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做出来有什么用?→怎么做?→效果评价的过程流程来设计,学生从开始就有一个完整的学习目标,带着任务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学科型”教育模式,形成了项目任务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电子电工技术》课程体系设计
1、主体项目――功放机方框图

2、示教板

3、部分学生作品展示
       
                        
            
                        
下图为学生后期制作出来的一件实用功放机。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已经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熟练识读电路图→具备一定的电路元器件布局构思方法→熟练的焊接工艺→能够分析电路→能够调试电路→能够处理电路的故障。这些技能的掌握,对于一个刚入学半年的中学生来讲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1、  课程模块的编排与设计————以项目“组装直流稳压电源”为例
项目名称
组装直流稳压电源
项目功能
说明
电压可从0~20V连续调节的直流稳压电源。
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万用表测量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从而懂得电压器的变压原理。
2、认识变压器的结构,学会绕制简单变压器
3、能运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分析二极管的半波整流电路和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4、能根据电容器通交隔直的特性理解滤波作用,
5、能运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分析直流放大器和理解CE间的电压调节作用。
学习步骤
1、展示高年级学生作品
2、模拟仿真实验
3、学生在示教板上测量各个主要点的电压及改变输入电压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
4、教师启发讲解稳压原理
5、学生识读实用稳压电路图。
6、学生购置元器件。
7、学生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
8、学生调试电路。
9、学生进行包装设计并完成外包装。
10、作品自评与互评及项目考核。
成果
可供使用的直流稳压电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了“仿真演示”的环节,通过使用XXXX系统软件模拟仿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的组成、电流的流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我们还设计了小功放的附属电路――LED电平显示。它通过LED发光来表现信号的大小,学生通过视觉就能够感受到音质与音量变化,当我们输入动听的音乐后,发光二极管随着音乐的变化给人增加感染力,会使学生的兴趣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遵循行为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使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是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了解相关知识和熟练其操作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1、兴趣导入
结合项目教学的需要,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联想、观察、欣赏、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在此时导入新课,通过分析实例,提出任务,会对任务的完成起到很好的效果。
2、提出任务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后,学生欲欲若试,希望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达到所看到的相应效果。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标这个大任务,再与学生一起分析、提出小任务,在小任务中包含旧知和新知,层层推进,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完成小任务中逐步学会新知和技能。
3、尝试练习
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合作来完成,也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原理图或操作程序来一步步练习,在练习中找出方法。
4、交流体会、学习提高
由于学生的差异,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围绕任务,提出自己在尝试练习中的不足,或把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说出来,介绍给大家。同时,教师要通过讲解、演示、示范、放映幻灯片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操作技能,并学会知识的重点、难点,把一些在操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是一些技巧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体会、理解教学内容。
5、评价小结
要及时在全班展示学生的小作品,或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展示。通过展示,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可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将不足化为希望。
五、教改后的效果
为了验证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学生、教师的调查问卷。学生的流失率与评教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下:
序号
调查项目
06级学生
07级学生
1
流失率
因学习吃力而流失
占流生75%
因学习吃力而流失
占流生35%
2
学习电子兴趣度
很有兴趣
63%
很有兴趣
72%
一般有兴趣
25%
一般有兴趣
20%
不感兴趣
12%
不感兴趣
8%
3
对教师满意度
92%
96%
4
对教学服务满意度
93%
97%
5
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91%
95%
1、学生的反映:
①    听得进。
实践证明,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和学习者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专业教学缺乏真实的职业针对性,学习者“学”的过程是被动的。
现在学生感觉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也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仿真演示、实物对照,学生动手等多种方法,学生乐学了,就自然听得进了。
②    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
每个项目都要求学生提交作品,作为任务完成,作品质量是作为项目考核的重要依据,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作品制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互动过程。
③    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在项目制作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他会自觉的查找资料,询问老师,和同学讨论,锻炼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核心能力。
2、老师的反映:
①对业务能力要求提高了
我们推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其实对老师的能力要求是提高了。它要求老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能力,所有要求学生做的任务,教师必先做过,以便充分了解难度、要点、问题、困难,做好指导的准备工作。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勇于实践。
②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了提升
以前的教学都是“学科型”教学,以老师为主体,只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就认为是一名好教师。而现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根据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念,提出了一个新型的“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的OTPAE五步训练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是全方位的。很多老师都是通过“学科型”教育培养出来的,开始很难接受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但是经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老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体会到了新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生机。
④    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
项目设计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教学的成效,教师是《教学标准》的具体执行者,执行的好坏是最能考验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这就促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改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老师通过参与教改,执行教改之后其团队合作、自我学习、获取信息、与人交流的核心能力得到了同步提升。
⑤    教师的角色转变了
通过实践完成了教师的角色从“授”到“导”的转变,教师注重引导、指导、诱导、辅导和教导。教师的权威来自于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和创造性的劳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望21世纪,提出了“四个学会”的教育理念:“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这四者形成教育目标的整体,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四个支柱,也成为了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我们要牢记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知识不是教来的而是学生学来的,技能不是读书学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这就是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结束语:
《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研究---实践---推广---展示”将成果直达教学一线。是在电子信息系全体课改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我们正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改进教学模块的设计,争取把《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做成真正的优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