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放量换手率高: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23:29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 2009-12-30 ) 浏览次数:286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戊戍变法的主要领导者、大才子梁启超对曾国藩推崇极至:“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称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竞者。”近百年中国政坛的主要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毛泽东对曾国藩也很钦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时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曾国藩作出不同的评价。然而,无论是谁,只要认真读读《曾国藩家书》,你就不得不叹服他那深邃的极具特色的家教思想和丝丝入微感人肺腑的家教实践。

一、 家训家风传家宝

严谨的家训和淳朴的家风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利于后代的健康成长。曾国藩深谙此理。他将祖父星冈公治家之方提炼为“八个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将其不喜欢的东西概括为“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医药(注:指补药、保健药之类)、不信僧巫”,还将自己立身处世治学做事的体会归纳为“八本”、“三致祥”:“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八字”、“三不信”、“八本”、“三致祥”就是曾国藩给曾氏大家庭制定的家训。他认为“无论治世、乱世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他反复叮嘱子弟“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谆谆告诫诸弟子侄谨记家训。他把家训、家风与家运联结在一起,认为家运取决于家中气象——生气和敛气。“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曾国藩将家运、家风这些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事物,以便子弟操作。他善于从家务劳动入手整饰家风,即使富贵及顶时,亦告诫子弟切不可丧失乡间以勤俭治家的根本。同治三年,曾国藩夫人、女儿、媳妇来到安庆督署,他“共办纺车七架,每日纺声甚热闹。”贵为总督家属,却要自纺棉纱;堂堂督署后院,终日响着纺车声,可见曾国藩治家之严与曾家家风之淳厚。

曾氏家训,代代相传,人才辈出:长子纪泽擅英文,为晚清著名外交家;次子纪鸿精通数学,贯通中西,著有《对数详解》五卷;孙辈有诗人曾广钧;曾孙辈有曾宝荪、曾约农等教育家、学者。

 

二、爱之以德不姑息

爱子女是父母的天性,怎么爱,却是一门大学问。曾国藩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提出对子女“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对子女“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就是爱之以德;如果给子女“丰衣美食,俯仰如意”,就是爱之以姑息。而姑息之爱,使被爱者“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他说:“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对子女爱之过度,娇惯、迁就、姑息,就成为溺爱,“爱之反而害之”,人世间此类教训实在不少。

自古奋斗出英雄,从来纨绔少伟男。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说:“有钱难买幼时贫。”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也矣。”人的本质有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子女花销,他为什么还去吃苦呢?结果坐吃山空。如果“一无可恃”,则逼得他们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结果能成大器。

曾国藩不蓄钱物给子孙,让子孙“一无可恃”,图强发奋,实在是治家教子的一剂良方。对子女不娇惯、不迁就,“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这才是对后代的真爱深厚永久的爱。

三、为人教育重进德

做父母的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盼儿女长大后做大官、当老总、成明星,其实那都很渺茫。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靠得住”,“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子孙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他主张“为人与为学并进。”而注重德育,教会子弟做人是曾国藩的一贯思想。为培养子弟的高尚品德,他提出了为人“六则”:清、俭、明、慎、恕、静。他要求纪泽、纪鸿等进“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修“四课”:“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特点,特别强调戒骄奢、倡勤俭、主敬恕、不忘本。这对经济状况越好、独生女子多的现代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深刻地指出骄奢的害处:“盖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场面,往往轻慢师长,讥弹人短,所谓骄也。由骄而奢,而淫,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为戒骄奢,他倡导勤俭谨慎之风,“以勤劳为体,以谦逊为用,以药佚骄。”为培养勤劳的风气,他要求子弟“守先人耕读家风,不要有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添茶,要拾柴收粪,学习插田莳禾等。”男子要种养鱼,女子要做鞋纺纱。

 

曾国藩谆谆告诫子弟要惜福,不忘本。他说:“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他告诫子弟:“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吾则不忘蒋字街卖菜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条件好了,生活富裕了,要懂得惜福,不要忘本,不可滥用。骄、奢、懒、贪是滥用的表现形式,滥用的结果是福变为祸,所谓“福兮祸所伏”也。

曾国藩在对子弟的为人教育中,多次强调主敬恕。他说:“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又说:“作人之道,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慎也,指的是待人接物的态度:谨慎、认真、重视、不草率。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为自己进德修业定下的十三门课程中,其一是“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曾国藩一生诚奉敬字,谨慎持重,整肃端庄,他教育子弟也要借此修身。恕,即宽恕,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处置态度。曾国藩写的歧求诗中有“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二语,他教育子弟待人宽厚、宽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叮嘱:“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曾国藩对子弟的为人教育可谓针对性强,平实具体,便于操作,易于接受。

四、 为学指导贵有恒

曾国藩祖辈、父辈的家庭是湘中典型的耕读之家。曾国藩推崇耕读为本,以耕养读,以读治家。同治四年给澄、沅二弟的信中说:“纪瑞侄取得县案首,喜慰无已。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谆嘱瑞侄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

曾国藩开导子弟“读书明理”,读书“则家中风气日厚”,“读书可变化气质。”聪明的读者不仅可以从书籍中吸取许多知识,还能从中看出美丑善恶、优劣好坏,从而要求自己学习什么,弘扬什么,抛弃什么,久而久之,性格气质便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思想品德得到升华。

怎样才能做到读书有成,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于此三者,曾国藩特别看重有恒,他教导纪泽“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有恒对为学实在太重要了。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支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然而,只有“守常”,才能获得成效。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反复要求儿子“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曾国藩对子弟为学之道的指导可谓全面精细,诸如:“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习字宜求恒”,作文“宜若思”,读书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读经典“猛火煮漫火温”以及“读书须勤作札记,诗文与字宜留心摹仿”等,这些为学之道对今人亦很有借鉴作用。

五、 因材施教倡开放

曾国藩指出,为学应“不弃天分”,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纪泽“天分甚高”,“记性平常”,曾国藩要求“读书不必求熟”,只求弄个明白,又“作诗文尔之所短,即宜从短处痛下工夫。看书写字尔之所长,即宜拓而充之,”他叫纪泽临欧、柳之帖,借欧柳的刚劲来医治笔力的柔弱,又叫他多抄录些词藻,以为文章之润色。这些都是根据纪泽的特点有的放矢的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为人教育上,曾国藩对纪泽、纪鸿也有不同的要求:“泽儿天资聪颖,但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功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功夫。”还针对纪泽“语言太快,举止太轻”的缺点,要求“力行迟重”,即“走路宜重,说话宜迟。”

六、 保身为要重养生

曾国藩提出 “为人与为学并进”,又要求子弟“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足见他在家庭教育上重视子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曾国藩提醒子弟“吾人第一以保身为要。”又“以养生六事勖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还要子弟谨记养身要言:“不藏怒焉,不宿怨焉”;“泰而不骄,威而不猛”;“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等。

 

曾国藩是一位好兄长,好父亲,仁慈而严正,是子弟的楷模。在数以千计的与弟书和教子书中,体现了他对子弟极大的责任心和殷殷关注、谆谆教诲,也使我们领悟到了他为人做事的厚重严谨和学问见识的博大精深。今天,细读《曾国藩家书》,对于我们实施良好的现代家庭教育用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