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一鸣身高:龙泉青瓷的仿制识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8:06:03

龙泉仿古瓷可分为两个层次:高仿、一般仿。
   本意上的“仿”即做旧、复古,把新仿古瓷做旧,去掉火气、贼气、浮光,加之“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看起来有历史成旧感、使用痕迹或出土标志。

   具体复古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出土作伪、传世作伪、打碎作伪和老底接新器作伪等;首先是去“贼光”(新瓷的釉光是浮而散的,行内人称之为“贼光”),即用兽皮、棕刷等人工打磨方式去掉“贼光”,此为高仿瓷第一关;其次是制造“爱好者普遍认同的”老旧出土痕迹,就是让新瓷出现那些“经过岁月的腐蚀,千百年岁月留下水沁、土沁、开纹等多种痕迹”,此外不惜打烂新瓷,再行复合疑是出土,高仿全品如果转入流通环节则会接连有序地创作故事情节,编造古物出处,好事者则会殚精竭虑编说宝贝是祖上做大官当太监流传下来的,还有某某过世的大收藏家旧爱等五花八门信息,传达给你,也有的通过著书立传、出版图书或拍卖印成图录等种种曲线造假手法。
   所以古玩世界有句话很流行:龙泉的水很深。 高方龙很无奈,他估计目前古瓷收藏者手里,一大半龙泉全品是假古董,一些龙泉爱好者自己知识不足,上当受骗仍心存侥幸,或许要到某一天想出货变现、到处碰壁时才会幡然醒悟……因此作为青瓷复古实践者,他建议龙泉收藏者应从标本学起,不要老是心存捡漏念头,以免贪小失大。 
   历史上国内外仿制龙泉青瓷区域比较复杂,所以大家对国门洞开后鱼龙混杂的海外回流青瓷感到困惑,哪些亮相国内各大拍卖行的龙泉真品赝品?的确难认,因为它们的釉色纹理型制多多少少和原来的印象有异。究其来源,如埃及的福斯它特,当时制陶业发达,中国青瓷的输入对当地的制陶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仿烧的龙泉窑的产品有北宋的划花篦点纹碗、南宋的纸捶瓶等。又如生产高丽瓷的韩国与中国的瓷业有着深厚的渊源。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南宋的青瓷模印莲花碗,碗底满釉仿汝窑或官窑的支钉烧造法(注:目前龙泉窑址地也发现少量的支钉烧法标本),碗的造型与龙泉窑南宋早期风格相同,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交流源远流长。龙泉窑在南宋时期生产的平口长颈瓶、鬲香炉韩国高丽也有仿制,特点是釉色稍深沉,足底较平,部分器物采取支钉烧成。又如元明时期龙泉,日本、泰国、越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也有仿烧,其中以日本为最,工艺技术接近中国,有没有法子区分呢?有,从近年大量的回流品分析发现,这些国外生产龙泉青瓷,因为采用的是当地的瓷土釉料,使用的是本地烧造技术,刻画纹丝尽管总体上模仿类似,不过只能达到形似而神异的结果,国外龙泉毕竟属于国外艺人创作,无论年代久远与否,它或多或少传达出这个国家和时代的特有的民族审美风格,这些龙泉青瓷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认识。
     在国内,从元代开始到清代,除了龙泉本地一带的仿制前朝精品外,江西景德镇凭借着雄厚的技艺仿烧龙泉青瓷产品最多、时间最长,仿烧器物品种也最丰富,器物的品种和造型也改革创新。清朝《南窑笔记》记载有仿龙泉窑:“今南昌仿龙泉深得其法,用麻油釉入紫金釉,用乐平绿石少许,肥润翠艳(不)亚于古窑。” 
   始烧于五代盛于南宋、明代未至清代早中期衰弱的的龙泉窑脉络是青瓷界公认的“窑轨”,到了清末民初之时,民国政府疏于管理,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集青瓷,其后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与此同时,龙泉当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风大盛,一批民间制瓷艺人纷纷加入此行。清光绪、宣统年间,孙坑范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时,至民国初期,县城廖献忠(清秀才),宝溪、八都乡的陈佐汉、吴兰亭、徐子聪等人仿古制品几可乱真。时任龙泉县县长的徐渊若著文《哥窑与弟窑》感叹道:“……有时颇可混珠,若用药品去新光,更于底部或边缘略碎米许,则好古者亦易上钩。盖二章之器,殆无完璧,仅损米许,已属可珍,若不故损一二,则购者必疑赝品,若毁过多,则价不能过索,故仅损米许,可使人惊喜欲狂也。”这段话形象概括了那些知识匮乏又好古成瘾者心态。
   据龙泉史志记载:民国34年即1945年,龙泉宝溪人陈佐汉曾将仿古弟窑产品“牡丹瓶”“凤耳瓶”等70余件邮寄国民政府实业部请功,蒋介石看后大加赞赏,题 “艺精陶仿”匾赠之。陈还遍访龙泉、福建浦城各地,将民间发掘收藏之古龙泉青瓷器绘图100余幅,集成《古龙泉窑宝物图录》。1950年陈又将“云鹤盘”等3件仿古青瓷通过外交途径送往苏联,作为庆祝斯大林70寿诞献礼。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烧制的仿古青瓷,工艺作旧达到一定水平,现在市场上有不少精品其实是这个年代的仿品,给人的感觉是不开门,有老气。 
  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一些龙泉青瓷制作人以仿古工艺品的形式大批量生产龙泉窑青瓷。近年来,随着文物政策的松动,加上各地收藏热的兴起,龙泉窑复古青瓷已经从个体作坊低仿到有陶瓷专家参与的精心制作的高仿过渡,精致的高仿品不断问世,这些产品无论造型、釉色、纹饰上力求逼真,还用特殊的技术进行作旧处理,几乎以假乱真,使得本已是混乱的龙泉青瓷市场愈加复杂。
那么如何识别高仿龙泉青瓷呢?有识人士指出:文物爱好者和收藏者必须具备相应的龙泉窑知识才能玩龙泉,否则高仿者永远是老师,这话不假,笔者根据经验,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判断真赝:
  

1、龙泉青瓷器型:先从国内外博物馆实物和正规出版物资料着手,分清不同时代的龙泉青瓷造型种类及特点,弄清龙泉窑产品在历朝历代特有的社会风尚和艺术风格,高仿也往往选择各代典型器,如市场看好北宋的刻花梅瓶、瓜棱云气纹执壶,南宋的贯耳瓶、凤耳瓶、鬲式炉、花觚、莲瓣碗,元代的牡丹瓶、刻花盘、各式香炉、明代香炉洗、官窑棱花口果纹大盘等器物仿制。经过知情人士酒后吐露的真言推理,高仿者一般根据市场需求,有的放矢,精仿和一般仿成本上相差悬殊,高仿的如龙泉立件中的南宋精品,估计市场拍卖价在50-100万元以上者,则需成本3万元左右。还要考虑成型工艺上的复杂程度,采用和真品一样的手拉胚传统技法,制作成本相当高一些,工艺很复杂的雕刻就非得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亲历不可,精品烧结的成品率大致为十分之一。而一般仿品需要追求产量,凭印象或图片进行模制生产,因此灌浆模制的龙泉造型上线条呆板,缺乏神韵,有的比例失调,形制不规范,看起来僵硬。
     2、龙泉青瓷釉胎:龙泉窑的釉胎北宋、南宋、元代、明代都有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不同时代釉色、胎质的粗疏和细腻都不尽相同。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南宋晚期龙泉窑,如梅子青、粉青釉厚釉产品是当前高仿较多的种类,有纸捶瓶、凤耳瓶、鱼纹连瓣洗盆等。过去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沿用传统配方,一窑一色,釉色不稳定,现在利用电脑作化学数据分析,已经很稳定,釉的质色很到位,只是缺乏内敛的滋润感,浮光(贼光)隐现。一些龙泉窑的黑胎类仿品,开片和“紫口铁足”在技术上的难度大,同时这类溪口窑全品典型器罕见,所以一般的仿制品显得要么开片过度,要么硫酸等作旧过度,烧灼剥釉感明显,但是因为龙泉溪口窑自2005年被浙江博物馆定为龙泉仿官窑后,这类东西市场上层出不穷,估计需求不小。至于明代龙泉窑青黄和葱绿釉器,如胎壁厚重的莲瓣纹刻花盆是现代仿制较容易掌握的,对这类产品需仔细辨别,有报道说大明龙泉官窑50多公分口径的仿制品几乎乱真。

事实上对龙泉青瓷釉面的去光处理,过去主要采用强酸溶液腐蚀、土埋及人工对特定部位的打磨,使釉色接近古物静穆、滋润样,近年来有专家经过反复实践,采取了新的手法刻意营造出出土、传世等痕迹,釉韵相当逼真,需要注意。
  3、龙泉青瓷纹饰:纹饰对龙泉青瓷辨伪有重要的作用。宋、元、明各代的纹饰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其发展脉络与同时期的胎釉有一个密切的关联。仿品的刻划纹样、雕(堆)塑技术,由于不可能和同时代窑工一样每天重复着大量的胎胚加工,往往用笔生涩拘谨,不如真品来得纹丝流畅。有一些贴花工艺呆板规矩,没有生气。如元代龙泉露胎工艺烧装饰,釉色葱绿和露胎赭红色的相衬,展示强烈的比较美感和立体色觉,如处州青瓷博物馆馆藏的一尊南宋晚期菩萨像就是此类工艺。目前对这类产品的仿烧,其准确把握釉、胎的结合处色泽和原胎呈色是一件难事,故仿品有更多的破绽, 
     4、龙泉青瓷装烧方法: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与胎釉一样都是不同的。过去的人工柴窑现在都改为煤电(天然)气窑燃制,垫烧的工具上,过去用垫圈和垫饼,现在用平整的硅板,另外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用力、方向也是不同的,各窑各代留下的烧造痕迹千变万化,特别是南宋龙泉胎薄釉厚,器型灵气、圈足灵巧,因此,这一时期美学情趣产生的器物往往是今天仿者的一道门槛。又比如元、明两代器物的圈足古有的“火石红”,高仿者仿旧如旧,需要细细观察、综合分析,发现疑点。至于北宋早期龙泉窑的产品,可能因市场需求不旺,仿者考虑成本问题,故没有宋元瓷那样精耕细作。
  总之,鉴定是否属于高仿关键,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每个时代的美学风格和典型特征下手,从造型、纹饰、胎釉、烧造工艺等方面作全方位的观察判断,才能有效把握高仿龙泉青瓷与开门龙泉青瓷之间的细小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