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ddb广告公司:评价是课堂由“乱”变“活”的调味剂 ——从教学《寻访蚂蚁》说起 - wulinge32的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4:19:27

评价是课堂由“乱”变“活”的调味剂 ——从教学《寻访蚂蚁》说起

教学 2010-08-15 20:23:24 阅读25 评论0   字号: 订阅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意交往是教学的活力,合作互动是教学的核心,发展是教学的目的,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剂”,作为教师希望能够借助评价组织好学生的探究、讨论与交 流,努力做到课堂“活而不乱”,实现对科学课堂教学的推进,“引领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过程”。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就明确的指出了科学课程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这就要学生动手实验和自主讨论探究,做实验学生的兴趣很高,讨论学生也很喜欢,可是效果呢?课堂中可能会有点“乱”,可是我们教师又会如何理解这样的“乱”呢?又有什么法宝把课堂中的“真乱”变成“活”呢?

我从试教《寻访蚂蚁》第二课时和通过大家的指点和更正后重新上了这一课,从两个评价截然不同的片段才真正的体会到了评价这种调味剂的神奇力量。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

师(手里拿着蚂蚁):看到蚂蚁,你都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

生:我想知道蚂蚁的身体。

生:我想知道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

师:(评价)你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趣的问题。但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课后深入研究,暂时把它们存在“问题银行”。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下面的问题(出示能在课堂上研究的问题)。

……

师:知道了观察的目的,我们就可以进行观察了。可“麻烦”又出现了,蚂蚁这么小,又一直爬来爬去,看不清,这可怎么办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观察实验用品:放大镜、樟脑球、水槽、泡沫板、食物等,大家开动脑筋分组讨论,想个观察蚂蚁的好办法,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想的办法最好。

(学生分组讨论,七嘴八舌的交流起来,可是有好几位学生明显的走神。我看着有点生气了。)

师:(评价)(声音提高了几分贝)发现基本上的同学都在认真的讨论,但有几位学生表现怎样,看看他们会不会有进步呢?

(学生继续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办法?(我话没有说完,有学生就马上回答问题了。)

生(不等老师叫就站起来):放在透明的瓶子里观察。

师:(评价)这个方法不错,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迫不及待地):用甜的食物吸引它们吃,我们就可以观察了。

(学生有几个站着,有几个学生嘴里喊着答案,我用眼睛盯着他们,学生有点收敛。)

生(小手高高举起,不等老师叫,就自己站了起来):用放大镜来观察。

师:(评价)借助工具来观察,好主意。老师这里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放大镜,如果需要,待会儿可以请组长来领取。

……

(我对学生的回答都做出了相应的评价,但课堂的情景还是有些乱。)

师:每个小组选择自己这组喜欢研究的问题做实验,现在每个小组的组长领取材料进行研究。

(小组领取实验器材,分组观察,教师巡视参与活动,指导探究,可是课堂中不时的发出一阵一阵的响声,课堂的“乱”在不断的升温,而且还有几小组不知道在干吗,顿时我很生气,火马上冒出来,对这几小组进行了批评。)

师(摆着一张长苦瓜脸):(评)刚才有几小组不知道在干吗?现在我重新讲讲活动的要求……

师:请小组代表介绍一下你们的观察过程以及结果。

生:我们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生(举起小手,嘴里还叫着“老师我”):老师,我们组发现蚂蚁用触角打架,推推进进,可激烈了!(点评:这种现象我们课堂中常常出现,而我的处理也并不是有很好的效果。)

生(哈哈大笑,马上站起来):老师,那不是打架,我在一本书上了解到,那是蚂蚁在用触角交流信息。也许,它们发现食物了。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气氛更活跃了,显得乱中带杂了…)

师(两眼冒火,桌子一敲):同学们,请大家静一静!看谁坐好了,认真听了。好,现在我们接着来回答问题。

整堂课下来就觉得很乱,虽然我也有不少的评价,但是我发觉这样的评价并没有什么推进课堂的前进,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到后来真的露出了新教师的面目,发火,敲桌子,瞪眼睛等等,虽然学生能够安静下来了,可是课堂并没有任何什么亮点?

教学片段二

经过几位老师的指点,她们指出我最大的不足就是课堂中有效的评价很少,让我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先想想学生出现的情况,如何进行评价?经过修改之后,我有这样的改进:

师(手里拿着蚂蚁):看到蚂蚁,你都想知道什么?

生:我准备观察蚂蚁的身体。

生:我想知道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

师:(评价)你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趣的问题,老师太佩服你们了!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课后研究,暂时把它们存在“问题银行”。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下面的问题(出示能在课堂上研究的问题)。

……

师:知道了观察的目的,我们就可以进行观察了。可“麻烦”又出现了,蚂蚁这么小,又一直爬来爬去,看不清,这可怎么办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观察实验用品:有放大镜、樟脑球、水槽、泡沫板、食物等,大家开动脑筋分组讨论,想个观察蚂蚁的好办法,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想的办法最好。

(学生分组讨论)

师:(评价)刚才大家的讨论很积极,我相信每个小组都由自己很好的方法了!哪个小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办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下你们的成果,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仔细得听,看看他们的办法好不好?

生:放在透明的瓶子里观察。

师:(评价)这个方法不错,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迫不及待地):用甜的食物吸引它们吃,我们就可以观察了。

生(小手高高举起,不等老师叫,就自己站了起来):用放大镜来观察。

师:(评价)借助工具来观察,好主意。老师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的小朋友。

……

(我通过一定的“暖风和冷风效应”相结合,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整个课堂不再是乱了,他们思维也不断的拓展。)

师:办法可真多啊!每个小组选择自己这组喜欢研究的问题做实验,(评价)但在做实验的同时我们还要思考,这样的你才能变得更聪明。听清楚了吗?现在每个小组的组长领取材料进行研究。

(小组领取实验器材,分组观察,教师巡视参与活动,指导探究,可是课堂中不时的发出一阵一阵的响声,我看到一个学生没有参与他们这组的活动,我来到她的身边,摸着她的脑袋说:你怎么成了一只孤单的天鹅?)

师:(评)大家观察得都那么认真,讨论得都那么热烈,一定都有收获吧!谁能代表自己小组介绍一下你们的观察过程以及结果。

生(举起小手,嘴里还叫着“老师我”):我们发现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虽然有点吵,可是这并没有影响课堂,反而突出了学生的活跃的气氛,但是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习惯,我于是做了这样的评价,你们组很优秀,希望你能够把手也能举得跟你的回答这样精彩!)

生:我们组发现蚂蚁用触角打架,可激烈了!

生(哈哈大笑,马上站起来):老师,那不是打架,那是蚂蚁在用触角交流信息。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师:(评价)你真像位小科学家,可在别人发言时,要学会倾听,一定要等别人说完了,你才能接着发言,这才是“科学家的做法”,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才更大的帮助。看看还有哪些小组有不同的结果。

(学生非常积极,手举得高高的,气氛也很好,感觉很学生很活。)

通过“冷风和暖风效应”、“强化和淡化”等等教学评价,原本有点“乱”的课堂被我调节成了“活”。

【案例反思与体会】

经过一样的两堂课,我有这样的体会:上过科学课的教师应该十分的清楚,科学课堂要比语文课堂、数学课堂更加的活跃,说得难听可以用“吵”“没有纪律”字来形容。上科学课中学生一定要讨论、探究和实验,然而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见解,发出不同分贝的声音。那么肯定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活?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乱?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并且还会伴着“我”、“老师我”这样的声音;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学生为了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但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有点“乱”,实际上是“活”。科学课堂上免不了学生实践操作,就必然要评价来调节学生的积极性。但放手让学生进行探讨、研究时,就会出现吵吵闹闹、课堂气氛嘈杂甚至失控的现象。因此,面对新课程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充分讨论,又保证学习进程的顺利进行呢?

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关键要有一颗“平常心”,同时有一些“容忍力”;特别是对于新教师,一慌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能用声音压制学生;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来,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那就得建立在灵活的、准确的评价。在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吵闹是难免的,但有两点原则教师必须把握好;一是吵闹的东西必须是讨论话题相关的,二是吵闹要不影响别人和教学进程。违反了这两个原则,教师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我认为利用多样评价来调味课堂上的一些“乱”,变“乱”为“活”:

1、通过“肢体语言”评价的法宝来调味课堂促进课堂的“活”。

老师有时也可以不需要很多的语言,就可以改善课堂重的不足,我在教学片段二也运用了肢体动作,来促进了学生的群体合作性,但是过度的肢体评价也会给学生带来烦感。

2、通过“强化和淡化”评价的法宝来改善课堂讨论交流的不良气氛。

即对教师运作有用的信息就予以增强,对干扰或暂不能处理的信息则予以忽略或淡化处理。这样,有用的信息将被有意放大,而无效的信息则在课堂学习中被逐步忽略不计了。如当有同学插入其他的话,或他说老师我认为他的不好等等,这时教师通过语言提醒学生“学会倾听是科学家的做法”(教学片段二中的评价情况),同时对随后的学生发言鼓掌表扬,强化“倾听别人发言”的交流风气;对随便发言的人不予理睬(淡化),一下子就能改善了课堂中出现 “乱”的状况。

3、通过“暖风效应与冷风效应”评价的法宝来充分培养参与讨论交流的信心。

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教学片段二中我运用了较多的“暖风效应与冷风效应”,学生从“乱”中调节过来。但是“暖风效应与冷风效应”又可以分为:夸张评价法——“这个同学很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所以他虽然与发言的同学相距那么远,他也能准确地听到,真不简单!”赞美评价法——“这个同学的想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榜样评价法——“这一组的同学讨论地很热烈,合作得真好,希望其他组同学也能想他们学习!”假设评价法——“如果你上课再认真点,那就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了!你能改吗?” 有形的“物质”评价法——“开展‘比一比谁的星多’活动等的星级评价(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非常适用),可根据学生的表现颁发不同数量的星星,或者评选科学课上的‘创意之星’、‘小小科学家’等等,给他们颁发标志性的物品。采用这种形式的评价,评价一定要准确,要让接受者感到光荣,让没有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媒体鼓励法——即通过多媒体中设置的“鼓掌声与表扬语”来对学生进行表扬等,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在此过程中,教师尽量退到“后台”,尽量缩小自己的权威。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做,学生能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这样学生在建构起自己对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很多,但是最终的目的就是让科学的课堂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更加体现学生学习的舞台。尤其科学课的教学课堂上有更多的“乱”和“活”,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就更加的棘手,然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讨论形成新的规范也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与学生讨论、协商,逐步形成了以下的统一认识——上课要听从老师的统一指挥;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合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但是更重要的我还是要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尽量做到“活”,而我自己还要能够把学生从课堂中的“乱”调控到课堂中的“活”。

     教师如果能拥有精彩的课堂评价,如果在评价中能够增加创新的元素,如果评价能够做到及时、公平,那么你就能够调味课堂中的“乱”和“活”,就能够把握更好的教学、以及与学生的深层次的交流、学习,从而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能力、创新精神、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