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遮阳篷生产厂家: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集锦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53:40
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集锦12007-05-15 23:02

解放战争的主要战役集锦

安新战役

1949年3月,河南省大部地区已经解放,仅安阳、新乡分别由国民党军冀豫边区"清剿"指挥部所属的第134师及地方武装共1.4万余人和第40军约2万人占据,新乡守军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所属第70军包围。4月,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由北平、天津地区向中南进军。为扫除前进障碍,打通平汉铁路,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指挥第42、第47军,会同华北军区所属第70军及太行军区一部兵力共约13万人发起安新战役。4月16日,第42军由河北省磁县向南奔袭,17日包围安阳守军,至27日攻占全部外围据点50余处。5月5日黄昏从护城河及外壕炸开通路。6日凌晨在第47军及太行军区各一部兵力配合下发起总攻,经连续爆破,炸开城墙,攻入城内,全歼守军。第47军主力于5月1日逼近新乡,协同第70军严密包围守军,并展开政治攻势。5日,新乡守军第40军宣布投诚,部队开出城外,接受和平改编。此役,毙伤俘国民党军1.6万余人,和平改编1.7万人。
察绥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主力为配合辽沈决战,在察哈尔、绥远两省境内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

1948年秋,在东北人民解放军即将发起辽沈战役之际,中共中央军委为牵制华北国民党军,使其不得增援东北,并夺取绥远(今属内蒙古),决心以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发起察绥战役。9月5日,第3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李井泉率所属3个纵队和北岳军区部队由河北省易县、涞源地区向山西省朔县、代县地区开进;第2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指挥所属3个纵队积极活动于北平(今北京)以北地区,并以一部兵力攻克三河县城,将国民党军10个师的机动兵力牵制在北平周围,至24日歼其3000余人。23~27日,第3兵团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所属第8纵队的配合下,向绥远省东部地区进攻,连克集宁、丰镇、凉城、和林格尔、卓资山等城镇,歼灭国民党军5000余人,解放了绥东、察(即察哈尔省,今分属内蒙古、河北)南广大地区,并包围了归绥城(今呼和浩特)。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部鉴于第3兵团的行动严重威胁其后方,为确保后方基地,急调第35军、暂编第4军等部共10个师组成西进兵团,由北平、张家口地区西援,于28日进至台基庙、玫瑰营子地区。第3兵团以一部兵力牵制归绥国民党守军,主力向东转移到丰镇西北、卓资山以东地区阻击国民党军援军。第2兵团为牵制国民党军西进兵团,配合第3兵团作战,于9月27日向北平东北和西北地区国民党守军发起进攻,至10月15日,攻克崇礼、尚义等城和通县以东燕郊、白庙及北平至张家口段铁路沿线八达岭、土木、沙城等国民党军据点多处,切断了北平至张家口和北平至古北口间铁路。华北“剿总”被迫将西援部队东调张家口地区。第3兵团乘机于10月12日向绥西、绥北进攻,至13日,攻占武川、包头等城镇。11月5日,再次包围归绥城。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举行的辽沈战役已胜利结束,华北军区第3兵团奉命于15日撤围归绥。战役结束。

此役,共歼国民党军2.1万余人,解放了绥东和察北大部地区,牵制了华北国民党军,有力地策应了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
长春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至10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东北人民解放军对吉林省会长春国民党守军的围困战。


东北人民解放军的1947年冬季攻势,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于长春、枕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参见东北冬季攻势)。3月,解放军先以5个独立师对长春形成初步包围;4月增加兵力,并组成围长指挥所;5月,集中两个纵队及3个独立师攻击长春,未克,遂实行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至9月,解放军多次粉碎长春守军突围和抢粮的企图,共歼其4000余人,并争取1.8万余人投降。10月14日,解放军攻克锦州,东北战局发生急剧变化,困守长春的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于17日率部起义。解放军控制长春东城。19日,西城防区内的新编第7军官兵也纷纷投诚。随后,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至此,长春和平解放。


点评:此战,解放军争取国民党守军1个军起义,1个军投诚,创造了长围久困、和平解放大城市的典型范例。

大同、集宁战役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定后,国民党军仍加紧向解放区进攻。为改变华北张家口地区的不利局面,晋察冀军区和晋绥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决心歼灭集结于大同的国民党军,遂联合组成大同前线指挥部。7月31日开始外围作战。8月14日,解放军部队开始攻城,至9月4日,攻占北关、西关车站和部分城关街区。此时国民党军共3万余人自归绥(今呼和浩特)分三路向集宁进犯,企图夺取集宁,南援大同。据此,大同前线指挥部决定以部分兵力围困和监视大同国民党军,集中25个团4万余人的兵力打援。9月10日,国民党援军在空军配合下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集宁。晋察冀军区部队和晋绥野战军实施反击,迫其就地转入固守。11日下午向退守卧龙山、脑包山之敌发起攻击,歼灭暂编第11师大部、第17师一部共5000余人。12日,国民党军第101师来援。大同前线指挥部令主力西进阻援。国民党军新编第32师、新编骑兵第4师等部尾随第101师续援,并于13日拂晓全力进攻集宁城。晋察冀军区部队和晋绥野战军鉴于战役形势对己不利,遂于当晚撤出集宁,16日撤围大同。此役,歼国民党军1.2万余人,未能达到攻城、打援的预期目的。
定陶战役




1946年6月底,蒋介石在完成其全面军事部署后,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1946年8月上旬,陇海路开封、徐州之间及其南北广大地区,国民党军兵力薄弱,守备空虚。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为支援中原军区并与华东解放区战场相配合,乘胜出击豫东,于8月10日发起陇海战役,共歼敌1.6万余人,解放了砀山、虞城、兰封、杞县、通许等城,打乱了国民党军南线进攻的战略计划,减轻了中原军区的负担,配合了华东军区的作战,为尔后南线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陇海战役后,国民党军迅速在郑州、徐州地区集结了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万人的兵力,准备对冀鲁豫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以优势兵力逼迫晋冀鲁豫野战军连续作战,歼灭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陇海路以北之定陶、曹县地区。为实现上述作战企图,国民党军以郑州“绥靖”公署刘峙所属的整编第3师、整编第41师、整编第47师以及整编第55师、整编第68师各一部共10个旅,自封丘、开封、商丘之线向向东明、定陶、曹县等地进攻。另以徐州“绥靖”薛岳公署所属的第5军、整编第11师、整编第88师共5个多旅(师),自徐州、砀山、虞城之线向成武、单县、丰县等地进攻。从两个方向对晋冀鲁豫野战军实行钳形攻击国民党军,共计有15个旅10万余人的兵力。

   面对郑州、徐州两个方向国民党军的进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认为,徐州“绥靖” 薛岳公署所属之部队均为蒋介石嫡系,其第5军和整编第11师,被称为蒋介石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全部美式装备,战斗力较强,不宜作为首战选择的目标;郑州“绥靖”公署刘峙所属的部队虽然兵力较多,但派系复杂,战斗力不强,而且该部担任主攻任务,如果粉碎该方向之敌的进攻,则国民党军此次的钳形攻势将被打破。于是,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决定:集中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2、第3、第6、第7纵队及冀南、冀鲁豫两军区之武装共5万人,首先歼灭整编第3师,打开局面,尔后再歼整编第47师一部或大部,以粉碎郑州各路敌军的进攻。

   9月3日,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被诱至定陶以西晋冀鲁豫野战军预设战场大黄集地区,当即将其包围,激战至6日,整编第3师全部被歼灭。此时,西路之敌因害怕被歼,纷纷撤退。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抓住有利时机,乘胜追击,又歼灭整编第47师全部(2个旅)。8日上午,郑州之敌退守兰封铁路一线,徐州之敌也被阻于成武地区,至此定陶战役胜利结束。

   定陶战役历时5天,共歼灭国民军1个整编师师部、4个旅,共1.7万余人,其中俘敌1.2万人,缴获坦克6辆及大批军用物资。这次战役,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围歼计划,该战役与苏中战役的胜利再次证明了依托解放区实行内线作战极为成功,这对整个解放区南线作战确立正确的作战指导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北冬季攻势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对四平至大石桥、锦州至沈阳段铁路沿线国民党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作战。

  1947年,东北国民党军连遭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1日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夏季、秋季攻势的打击,被迫退守于长春、永吉(今吉林)及四平至大石桥、山海关至沈阳段铁路沿线及其两侧的28座城市,陷入严重困境。此时,东北国民党军经过扩编增补,共有正规军13个军(含相当于军的青年军第 207师)计44个师(旅),连同特种部队及地方保安团队,总兵力为58万余人。东北行辕主任陈诚为保障“辽西走廊”与沈阳的安全,相机恢复沈阳与长春的交通联系,采取集中兵力固守要点的方针,在永吉、长春、四平各部署3~5个师,进行独立防守;在锦州至沈阳段铁路沿线及其两侧要点,各以1~2个师驻守,并相互支援;新编第6军及新编第1军一部于沈阳、铁岭地区实施机动。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73万人,其中野战军有 9个纵队计40个师34万余人。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政治委员罗荣桓,决心利用严冬江河结冰便于大部队行动的季节,集中全部主力,在广大地方武装配合下发动冬季攻势,再歼灭国民党军七八个师,截断沈阳至锦州段的铁路线,肃清辽宁南部地区的国民党军,孤立沈阳,使东北战局进一步改观。

  冬季攻势发起前,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令第8、第9纵队由朝阳地区东进,其他方向的各纵队相继向沈阳以西、以北地区穿插。1947年12月15日,冬季攻势开始,第2纵队及第10纵队一部突然包围法库,第1、第3、第6、第7纵队分别插入法库、新民、铁岭、沈阳间,第10纵队主力进抵昌图、开原地区,第 4纵队主力直逼沈阳。18日,第2、第7纵队在铁岭西南截歼西援法库的新编第6军第22师 1个团,在法库以南地区再歼暂编第59师 1个团。陈诚为解除人民解放军对沈阳的威胁,急将驻长春之第50师和暂编第53师,四平之第87、第91师,锦州之第43、第54师,辽南之第 195师,于20日前后调至铁岭、新民、沈阳地区。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为调动分散国民党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法库,以第2、第7纵队西取彰武,并于28日全歼守军第49军第79师;29日,第6纵队于沈阳西北万金台歼灭第207师一部。陈诚惧怕主力被歼,仍按兵不动。为诱使国民党军出援,扩大战果,第1纵队进至辽中地区活动,第4纵队进至沈阳、辽阳间破路,第8、第9纵队等部奔袭孤立据点,相继攻克北票、黑山、台安等县城及重镇大虎山。陈诚误认为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已分散,又了解到第2、第7纵队于彰武战斗后原地未动,乃集中沈阳、新民、铁岭间的5个军,从1948年元旦起,分兵3路,以新编第5军位左,新编第3军和新编第6军位右,第71军和新编第1军居中,向沈阳以西齐头并进,企图乘隙寻歼当面之东北人民解放军第3、第 6、第10纵队,进而解法库之围。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心集中 7个纵队歼灭其较弱之左路新编第5军,遂以第6纵队一部节节阻击,诱其深入至公主屯地区,以第2、第3、第7纵队向新编第5军侧后迂回,断其退路。以第1、第4、第10纵队进至沈阳以北和西北地区,阻止其右、中两路向新编第5军增援。1月5日,第2、第3、第6、第7纵队对新编第5军展开围攻,激战至7日,全歼新编第5军军部及第43、第195师,俘其军长及2个师长。右、中两路国民党军于5日西援,遭到第1、第4、第10纵队的顽强阻击,同时又获悉新编第 5军被歼,当即退回铁岭、沈阳。第1、第8纵队乘胜西进,攻克新立屯,追歼突围的第49军第26师。第9纵队进占沟邦子,追歼第60军第184师一部,并占领盘山。由于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频频失利,蒋介石于 1月10日由南京飞抵沈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将范汉杰及其兵团所属的整编第54师由山东战场调往锦州,委任卫立煌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将陈诚调离东北。卫立煌上任后,一面加紧整肃军政,严令各地国民党军坚城固守,一面准备不得已时放弃永吉、长春,收缩兵力,确保沈阳。



  东北人民解放军为继续贯彻战役决心,乘卫立煌接任之际,除留第 3、第10纵队于沈阳西北地区,钳制沈阳、围困法库之国民党军外,集中主力于 1月29日转兵沈阳以南地区作战。以第 4、第6纵队合围辽阳,以第1、第2、第7、第8、第9纵队分别进至沈阳和辽阳间、锦州和义县间及盘山、大虎山地区,准备阻击由沈阳、锦州出援之国民党军。2月6日,第4、第6纵队等部夺占辽阳,歼灭暂编第54师,19日攻克鞍山,全歼第25师。24日,第4纵队轻装南下,奔袭营口。25日晚,营口第52军暂编第58师师长王家善率部起义。东北人民解放军全部收复辽宁南部地区。在此期间,困守于法库之新编第 6军暂编第62师待援无望,夺路逃跑,被第 3、第10纵队追歼于开原以西通江口地区。27日,第10纵队攻克开原。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为彻底切断沈阳与长春国民党军之联系,决心夺取四平。29日,以第 1、第3、第7纵队由辽南地区回师北上,直扑四平;以第 2、第6、第8、第10纵队于昌图、开原地区准备阻击由沈阳北出之援军;其余各部分别在沈阳、锦州间和永吉、长春地区钳制国民党军,迫其不能向四平大举增援。3月9日,被围于永吉之第60军,弃城逃入长春。合围四平之第1、第3、第7纵队,于12日分路实施突击,激战一昼夜,攻克四平,全歼守军第71军之第88师及其他残部。冬季攻势于3月15日结束。



  此役历时3个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8个师,并争取1个师起义,共计15.6万余人,收复城市17座,切断了北宁、中长铁路,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于锦州、沈阳、长春3个孤立地区,为尔后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东北秋季攻势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向沈阳至山海关、长春至大石桥铁路沿线国民党军实施的大规模进攻作战。

  1947年7月,蒋介石因东北战场失利,撤销了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和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的职务,派参谋总长陈诚兼任东北行辕主任;并拟从关内抽调5个整编师(军)增援东北。陈诚到任后,改编了部队,组成第1、第2、第3、第4兵团,包括新调至东北的第49军,总兵力为10个军(含相当于军的青年军第 207师)计45个师(旅)共50万余人,部署在以锦州、沈阳、四平、长春为重点的铁路沿线。采取依托重点,向外扩张的机动防御方针,企图确保北宁铁路、维护中长铁路、保护海口,待关内更多的援军进入东北后,相机转入进攻。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为配合全国的战略进攻,决心于9月下旬发动秋季攻势。采取大兵团作战,首先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南线发动进攻,调动其北线兵力南援,尔后乘机向北线出击,南北交替进攻,大量歼灭国民党军。当时,民主联军总兵力为9个纵队计27个师、10个独立师、2个骑兵师和地方武装共51万余人,集结在长春至大石桥、沈阳至吉林铁路两侧和辽西地区。具体部署是:第 1前线指挥所司令员萧劲光、政治委员萧华,指挥第3、第4纵队和辽东军区的3个独立师,向昌图、铁岭间和辽阳、大石桥间的国民党军进攻;第 2前线指挥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程子华,指挥第8、第9纵队和冀察热辽军区的4个独立师,担负对北宁铁路锦州至山海关段和锦州至承德铁路沿线国民党军的作战;民主联军总部直接指挥第1、第2、第6、第7、第10纵队和3个独立师,在四平至长春间寻机歼敌。



  9月6日,东北国民党军集中 3个师的兵力,由绥中、兴城、锦西分3路向建昌方向进攻,以保护锦榆铁路。民主联军为挫败其企图,遂于 9月14日提前发起秋季攻势。第2前线指挥所以第 8纵队主力和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师,于当日拂晓,在梨树沟门歼灭国民党军左路暂编第50师一部;尔后转兵追击中路暂编第22师(欠第 3团),在杨家杖子、旧门地区歼其大部,并逼退了右路暂编第60师。此时,第2前线指挥所即令第8纵队和独立第1师西撤待机;令第 9纵队从建昌西南的干沟向杨家杖子、锦西地区开进,准备协同第8纵队歼灭再次进攻的国民党军。17日国民党军第49军率第105、第79师(各欠1个团),由锦州向建昌方向增援,19日进到杨家杖子地区时,第8纵队主力和独立第1师突然将其包围,连续猛攻。国民党军从锦州和锦西抽调6个团的兵力接应该部突围,被第8纵队第24师和第 9纵队第26师分别阻于锦州以西之虹螺岘和锦西西北之老边地区。22日,第49军军部及第105、第79师主力突围南撤,在第8纵队追击和第9纵队截击下,于23日被歼于旧门地区。第 2前线指挥所全部兵力随即转向北宁铁路,在2万多民兵配合下,展开破袭战,破坏了北宁铁路锦州至山海关段铁路。

  陈诚迫于辽西地区连续失利,急由铁岭调新编第6军率第14师、新编第22师驰援锦州。民主联军总部乘其铁岭至四平间兵力薄弱之际,决定以3个纵队计8个师,于9月29日向开原、西丰、昌图地区隐蔽集结,围歼第53军,切断中长铁路。由于民主联军一部在西丰集结被国民党军察觉,西丰一带守军即于29日相继撤走。同时,由长春南援的新编第 1军已进抵四平以北之郭家店、杨木林一线。民主联军总部即令各部于30日全线展开行动。第1、第 2、第6、第10纵队分别进至四平南、北地区和永吉(今吉林)东北之江密峰,钳制新编第 1军、第71军和第60军。第 3纵队在第1纵队第3师的配合下,于10月1日上午在西丰西南威远堡地区突然包围第53军第116师,经19小时激战,将其全歼。第4纵队第10、第12师在西丰以南八棵树、貂皮屯歼灭第53军第 130师1个团。第7纵队第21师日行80公里,亦于1日突然包围法库,激战2小时,全歼保安第 7支队。第7纵队第19师于7日攻克彰武,全歼暂编第57师1个团。与此同时,第4纵队第11师和辽东军区独立第 1师,向辽阳至大石桥间出击,攻占大石桥、海城,威逼鞍山、辽阳。独立第 1师在牛庄、海城间全歼第52军第25师 1个团。民主联军在开原东、西地区的连续进击,迫使新编第1军南援开原,新编第6军北返铁岭,范家屯、公主岭等据点的国民党军都收缩到四平固守。民主联军为创造新的战机,将大量部队投入北宁铁路和中长铁路,展开大规模破袭战。



  蒋介石为扭转东北战局,10月 8日飞抵沈阳,亲自调整部署,加强沈阳以北地区的守备力量;并从华北战场调第92军第21师,第94军第43师,暂编第 3军之暂编第10、第11师,骑兵第 4师和从承德调第13军第54师等共 6个师增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采取“围城打援”战法,以6个纵队分别佯攻永吉、开原,诱歼援军;以3个纵队在北宁铁路阻击和钳制华北援军,策应北线主力作战。10月9日,第7纵队奔袭新立屯,歼守军暂编第57师大部。10~12日,第8、第9纵队扫除了锦州至兴城间除锦西以外的各据点,歼灭国民党军1200余人。随后于15日转兵包围义县。17日,第 7纵队攻克阜新,歼灭暂编第51师师部及1个团。第7、第8、第9纵队的行动,迫使华北来援的国民党军无法进至沈阳以北地区。国民党军已进至海州、黑山的第21、第43师和在新民的第 195师及新编第22师一部,至22日先后占领了新立屯、阜新、彰武一线。民主联军为诱其继续向西深入,第 9纵队于23日攻占朝阳,歼守军暂编第50师1个团和骑兵第3军一部。此时,第21、第43师由新立屯西援,于29日进至朝阳寺、九关台门、代官堡一线。第 2前线指挥所于30日集中8个师将其包围,激战至11月2日,歼第21师大部、第43师一部。4日,义县守军保安第4支队在撤逃中也被全歼。民主联军主力在辽西部队的有力配合下,于10月16日展开攻势,先后占领桦皮厂、九站、口前、乌拉街、九台、农安和德惠等永吉、长春的外围据点,歼灭新编第1军2个团、第60军第182师一部、暂编第53师1个团和1个保安团,并在抚顺以东地区钳制第207师,歼其1个团。陈诚为解长春、永吉之危,于28日将沈阳一部兵力紧急空运长春;11月1日,新编第1军也回援长春。鉴于国民党军收缩兵力,加强重点城市的守备,民主联军于11月5日结束秋季攻势。

  此役历时50天,东北民主联军共歼灭国民党军6.9万余人,收复和一度攻克城市15座,切断了长春至四平的铁路交通线,进一步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有力地配合了关内战场的作战。
东北夏季攻势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在长春至沈阳段、沈阳至吉林段、锦州至承德段铁路两侧地区对国民党军实施的战略性反攻作战。

  1947年春,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在其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被粉碎后,加强了各要点的防守,企图巩固占领地区,继续分割东北之东、西、南、北满和热河、冀东各解放区,待关内援军到达后,再相机发动局部进攻。此时,国民党军在东北有8个军(含相当于军的青年军第207师)计23个师(旅)36万人,地方保安团队12万人,共48万人。其部署是:以新编第 1军、第71军与第13军第54师担任永吉(今吉林)、德惠、农安、双山、通辽一线的防御;以第13军第 4师和第93军(欠1个师)控制热河与北宁铁路(今北京至沈阳),保持关内外联系;集中第 207师,第52、第60军和第93军暂编第20师,控制在沈阳及其以南、以东地区,新编第6军(欠1个师)位于本溪、鞍山地区执行机动任务。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指示,为打通南满和北满的联系,从根本上扭转东北战场的形势,并配合关内各战场作战,决心集中南满、北满主力,于5月中旬发动夏季攻势。当时,民主联军有 5个纵队计15个师和11个独立师24万人,地方武装22万人,共46万人。战役计划是:第1步,从多方向对国民党军防御薄弱部分实施突击,歼灭分散孤立之敌,收复小城市和广大乡村。以在北满的第1、第2纵队和独立第1、第2师向长春、四平间实施进攻,尔后向四平以南攻击前进;以在南满的第3纵队、第4纵队第10师和南满独立第2师,向草市、山城镇地区实施进攻,随后由梅河口向四平方向发展;以在西满和东满的部队分别向郑家屯和永吉以东地区进攻;以冀察热辽军区部队向锦州至承德铁路和北宁铁路滦县至山海关段出击,配合主攻方向作战。第2步,集中兵力在敌防御纵深内展开机动作战,相机夺取中等城市。

  战役第一阶段  东北民主联军向分散的守备薄弱的国民党军进攻。第1、第2纵队和独立第1、第2师由扶余、大赉地区南下,奔袭长春以西地区。5月13日,第2纵队第4师突然包围怀德(今怀德镇),第5师于怀德以南阻击四平方向的援军,第1纵队和独立第1师于新开河东岸阻击长春方向的援军。西满 3人独立师奔袭郑家屯以北的玻璃山和双山,钳制第71军第87师。17日,第4、第6师攻克怀德,全歼守军新编第1军新编第30师第90团和保安第17团。此时,国民党两路援军企图后撤,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即令第1、第2纵队迅速攻击由四平出援至大黑林子地区的第71军主力,激战12小时,至18日歼灭第88师全部和第91师大部。随后,第 1纵队占领公主岭、郭家店和陶家屯,第2纵队奔袭昌图,歼灭守军2个团。与此同时,在南满的第 3纵队主力于14日攻克山城镇、草市,歼灭第60军第184师1个团和暂编第20师一部,切断了沈阳至吉林铁路线。杜聿明遂集中 6个团的兵力向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侧后反击。第3纵队和第4纵队第10师于16~17日在南山城子地区将其击溃,并歼灭新编第22师一部。此时,守备战略要点梅河口的国民党军陷入孤立,东北民主联军抓住战机,以第 4纵队第10师和第3纵队第7、第9师各1个团,于22日将其包围,激战5昼夜,全歼守军第184师,俘师长以下6000余人。24日,第3纵队主力沿梅河口至四平铁路向西进攻,连克东丰、西安(今辽源),歼灭青年军第 2师(地方部队)大部。为配合南满、北满主力作战,在东满的第 6纵队第18师和独立第3师于5月13~14日攻克永吉以东的天岗、江密峰,全歼保安第7团。22日,第6纵队主力和东满独立师在老爷岭、小丰满地区歼灭新编第38师 1个团。驻守海龙的第60军暂编第21师于30日弃城北撤。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令第 6纵队、东满独立师和独立第1、第2师在太平川东西一线地区截击,至6月3日,将其歼灭于吉昌镇地区。至此,东北民主联军全部肃清了永吉、长春以南,四平以东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军,控制了沈阳至吉林铁路中段、梅河口至四平铁路东段和长春、沈阳间大部地区。与此同时,第4纵队第11、第12师与南满独立第1师,先后收复通化、新宾、宽甸、庄河、复县、盖平(今盖县)、大石桥等城镇,使辽南、辽东解放区连成一片;冀察热辽军区 7个旅向锦州至承德铁路和北宁铁路出击,先后攻克围场、赤峰、北票、昌黎、抚宁等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战。



  战役第二阶段  东北民主联军向坚守四平的国民党军进攻。东北国民党军遭受严重打击后,迅速收缩兵力,坚守长春、四平、沈阳等要点。四平为东北中部重要交通枢纽,地处要冲。国民党守军第71军及第13军第54师主力等部,将全市划分为五个守备区,依托永备和半永备工事,凭坚据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为进一步孤立长春地区国民党军,决定夺占四平。以第1纵队、西满3个独立师和第6纵队第17师担任主攻,以4个纵队计10个师、5个独立师和2个骑兵师,分别在四平南、北地区阻援。6月14日发起总攻。第1纵队和西满3个独立师先后从西南、西北两个方向突入市区,与守军反复争夺,战斗十分激烈。19日,第 6纵队第17师投入战斗,20日攻占核心守备区,守军退到铁东区顽抗待援。杜聿明为解四平之危,从长春、沈阳地区急调10个师(含从关内调至沈阳的第53军2个师)增援四平。24日,从长春出援的2个师被阻于陶家屯,沈阳方向出援的8个师分3路沿中长铁路两侧地区向四平攻击前进。据此,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变决心,于26日以一部兵力佯攻四平,集中 9个师迎击由沈阳北援的右路新 6军。29日,在莲花街歼灭新编第14师1个团,在貂皮屯、威远堡地区击溃新编第22师和第169师。此时,国民党各路援军逼近四平,东北民主联军乃于7月1日撤出战斗。

  此役历时50天,东北民主联军共歼灭国民党军8.2万余人,收复和一度攻克城镇42座,打通了南、北满的联系,扩大了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收缩于长春至大石桥、沈阳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转为防御,配合了关内各战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
滇南战役

195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指挥所部第13军和第四野战军第38军主力,对云南省南部地区国民党军的追击作战。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率部起义后,驻云南国民党军第8、第26军反对起义。国民党总裁蒋介石随即任命由四川逃到云南的陆军总部参谋长汤尧为陆军副总司令,指挥该两军及陆军总部残部共3.3万余人进攻昆明。在遭到由黔入滇的人民解放军第17军和桂滇黔边纵队各一部及起义部队的打击后,负创南撤,12月底退至开远、建水、蒙自一带,后按蒋介石命令编为第8兵团,汤尧兼任司令官,企图在滇南建立“反共基地”。

  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率领下,协同第四野战军完成广东、广西作战任务后,于12月中旬奉命归建,并指挥第38军2个师进军云南,追歼汤尧集团。12月27日,第38军2个师由广西百色出发,1950年1月11日进占南溪、河口,至16日,在桂滇黔边纵队一部配合下攻占曼耗、屏边等地,封锁了中越边境主要通道。第13军主力于1950年1月1日由南宁出发,16日袭占蒙自机场,切断了敌之空运枢纽,27日占领蒙自、个旧,歼灭第26军大部,与第38军一部会师。汤尧见南逃无望,率部向开远、建水方向撤逃,企图过元江经中缅边境逃往国外。第38军一部逆元江西进,至19日将由蒙自逃窜的第26军残部全歼于蛮板、宜得地区。第13军主力在桂滇黔边纵队等部配合下直指元江,20日攻占建水、石屏,迫第8军部投降,22日控制元江铁索桥,经连日追击作战,25日于元江城东全歼第8兵团部及第8军大部,俘汤尧及兵团副司令官兼第8军军长曹天戈。随后第13军组织轻装部队在桂滇黔边纵队配合下继续追击,至2月25日,攻占镇沅、思茅、车里(今景洪)、南峤(今属勐海)及边镇打洛等地,基本歼灭了第8军残部。

  此役,第4兵团等部连续追击作战50天,歼灭国民党军2.7万人,解放了云南省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在滇南建立“反共基地”的企图。
渡江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国民党军以70万兵力组织长江防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正规军还有71个军227个师的番号约 115万人,加上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为204万人,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为146万人。这些部队,多是新建或被歼后重建的,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在战略上已无法组织有效防御。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一方面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提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仍以国民党总裁身分总揽军政大权,积极扩军备战。将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任命汤恩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和江西省东部的军事,会同华中"剿匪"总司令部(4月改称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总司令白崇禧指挥的部队组织长江防御。到1949年4月,国民党军在宜昌至上海间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其中,汤恩伯集团75个师约45万人,布防于江西省湖口至上海间800余公里地段上;白崇禧集团40个师约25万人,布防于湖口至宜昌间近1000公里地段上。同时,以海军海防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一部计有军舰26艘、炮艇 56艘分驻安庆、芜湖、镇江、上海等地的长江江面,江防舰队主力计舰艇40余艘分驻宜昌、汉口、九江等地江面,沿江巡弋;空军4个大队计飞机300余架分置于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支援陆军作战。
此外,美、英等国也各有军舰停泊于上海吴淞口外海面,威胁或伺机阻挠人民解放军渡江。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江,自西向东横贯大陆中部,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下游江面宽达2至10余公里,水位在每年4~5月间开始上涨,特别是5月汛期,不仅水位猛涨,而且风大浪高,影响航渡。沿江广阔地域为水网稻田地,河流湖泊较多,不利大兵团行动。
防守该地段的汤恩伯集团,除以一部兵力控制若干江心洲及江北据点作为警戒阵地外,以主力18个军54个师沿南岸布防,重点置于南京以东地区,并在纵深控制一定的机动兵力,企图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凭借长江天险,依托既设工事,在海空军支援下,大量杀伤其于半渡之时或滩头阵地;如江防被突破,则分别撤往上海及浙赣铁路(杭州-株洲)沿线,组织新的防御。其具体兵力部署是:以第8兵团指挥第55、第68、第96军防守湖口至铜陵段;以第7"绥靖"区指挥第 20、第66、第88军防守铜陵至马鞍山段,第17兵团所属第106军位于泾县、宁国、太平地区为预备队;以第6兵团及首都卫戍总司令部指挥第28、第45、第99军防守南京及其东西地区;以第1"绥靖"区所属第4、第21、第51、第123军防守镇江至江阴段,第54军位于丹阳、武进地区为预备队;以淞沪警备司令部指挥第37、第52、第75军防守苏州至上海间。另以第9编练司令部指挥第73、第74、第85军和第 18、第67、第87军共20余个师位于浙赣铁路沿线及浙东地区,担任第二线防御。防守湖口至宜昌段的白崇禧集团,以27个师担任江防,其中以主力第3兵团位于武汉及其以东至九江地区;以13个师位于长沙、南昌之间地区。

  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准备在5月汛期到来之前,由安庆、芜湖、南京、江阴之线发起渡江作战,歼灭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江苏、安徽、浙江省广大地区,并随时准备对付帝国主义可能的武装干涉。同时决定,第四野战军以第12兵团部率第40、第43军约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由平(今北京)津地区南下,归第二野战军指挥,攻取信阳,威胁武汉,会同中原军区部队牵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   总前委依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意图和国民党军的部署以及长江中下游地理特点,于1949年3月31日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决定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于4月15日在江苏省靖江至安徽省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首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尔后向南发展,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占领江苏、安徽省南部及浙江全省。其兵力部署是:以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指挥第20、第26、第34、第35军,第10兵团指挥第 23、第28、第29、第31军和苏北军区3个独立旅,共35万人组成东突击集团,由粟裕、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指挥。其中第34、第35军位于江北全椒、仪征、扬州等地并攻占瓜洲、浦口、浦镇,吸引和牵制南京、镇江地区国民党军;主力6个军由三江营(扬中以北)至张黄港(靖江以东)段实施渡江,成功后向宁沪铁路(南京-上海)挺进,控制该路一段,阻击南京、镇江的国民党军东逃和上海方向的国民党军西援,并向长兴、吴兴方向发展,会同中突击集团切断宁杭公路,封闭南京、镇江地区守军南逃的通路,完成战役合围,尔后协力歼灭被围之敌。以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指挥第21、第22、第24军,第9 兵团指挥第25、第27、第30、第33军,共30万人组成中突击集团,由谭震林指挥,在裕溪口(芜湖以北)至枞阳段渡江,成功后以一部兵力歼灭沿江守军,并监视芜湖守军;主力迅速东进,会同东突击集团完成对南京、上海、杭州地区国民党军的包围,尔后各个歼灭被围之敌。第7兵团并准备夺取杭州。为求得中、东两集团行动上的协调,迅速合围南京、镇江地区守军,中突击集团过江后统归粟裕、张震指挥。以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指挥第10、第11、第12军,第 4兵团指挥第13、第14、第15军,第5兵团指挥第16、第17、第18军及中原军区部队一部,共35万人组成西突击集团,由刘伯承和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指挥,由枞阳至望江段实施渡江,成功后以1个兵团挺进浙赣铁路衢州及其以西、以北地区,控制该路一段,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主力沿江东进,接替第9兵团歼灭芜湖守军的任务,并准备参加夺取南京的作战。4月3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了上述计划。为了便于部队就粮和避免过分拥挤,4月17日总前委又决定西突击集团过江后,第3、第5 兵团直出浙赣铁路沿线,第4兵团执行东进任务。邓小平、陈毅位于合肥以南的瑶岗,代表总前委统一指挥渡江作战。

  参加渡江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于3月初~4月初先后进抵长江北岸,开展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形势任务和新区城市政策纪律教育;侦察国民党军的防御部署、工事和长江水情、两岸地形;在地方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筹集、修理船只,到渡江前夕,共筹集各型木船9400余只,培训了数千名部队选调的水手;开展以强渡江河和水网稻田地作战为主要内容的战术、技术训练等。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原局的统一部署下,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竭尽全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支前工作,仅随军参战的船工即达1万余名,临时民工达300万人,山东、苏北解放区还组建了16个民工团随军服务。与此同时,各兵团还以一部兵力拔除了枞阳、土桥、仪征、三江营等长江北岸国民党军据点10余处,从北岸控制了长江航道,为主力渡江开辟了道路。   人民解放军突破江防,占领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1949年4 月1日,国共双方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为争取达成有利于人民的协定,人民解放军数度推迟渡江时间。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4月20日签字。但南京国民党政府却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于 20日夜发起渡江作战。中突击集团第一梯队第24、第25、第27、第 21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冒着国民党军军舰和江防炮火的拦截,在 100余公里的正面上,首先登船起渡,迅速攻占了鲫鱼洲等江心洲。
接着,突破鲁港(芜湖西南)至铜陵段国民党军江防阵地,连续打退守军的多次反击,巩固了滩头阵地,尔后向纵深发展攻势,至21 日,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

  国民党军芜湖以西地段的长江防御被人民解放军突破后,汤恩伯于21日到芜湖亲自布置堵击,但已无济于事。当晚,人民解放军东、西两突击集团发起强大的渡江作战。东突击集团第一梯队第 23、第28、第29军展开于龙稍港(泰兴西南)至张黄港段,在天生港 (泰兴以南)等地突破守军防御后,击退其第45、第21、第123军的多次反击,于22日进抵南闸(江阴以南)、百丈镇(申港以西)之线,建立了东西50余公里、南北10余公里的滩头阵地。同时,争取了国民党军江阴要塞守军7000余人起义,控制了江阴炮台,封锁了江面。第 20军由泰兴西北龙窝口至永安洲段起渡,22日攻占扬中。西突击集团也于21日晚在预定地段突破守军江防阵地,控制了宽100余公里、纵深5至10公里的滩头阵地,于22日占领彭泽、东流等地,并解放安庆。中突击集团则继续发展攻势,占领南陵,歼国民党军第88军大部。

  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停泊在镇江附近江面的英国军舰4艘公然炮击长江北岸的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人民解放军当即以炮火猛烈还击,击伤其旗舰"紫石英"号,后4艘军舰相继逃往上海。为此,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声明,严正申斥了帝国主义的这一侵略行径,并要求英、美、法等国在中国的一切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海、领土、领空,表达了中国人民保卫主权的决心。   国民党集团鉴于江防已全线被突破,部队有在沿江一线被人民解放军分割、围歼的危险,于22日下午仓促部署总退却,芜湖以西的部队向浙赣铁路沿线撤退,芜湖以东、常州以西的部队向杭州方向撤退,常州以东的部队向上海方向撤退,企图在浙赣铁路沿线和上海地区组织新的防御。人民解放军除组织第二梯队军继续渡江外,主力向国民党军防御纵深发展攻势。23日,东突击集团主力相继解放丹阳、常州、无锡等城,切断了宁沪铁路,争取了国民党海军海防第2舰队司令林遵率舰艇25艘在南京以东江面和另一部舰艇23艘在镇江江面起义。第34军进占镇江,第35军于23日晚进占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22年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中突击集团一部占领芜湖,主力渡过青弋江,并在湾沧地区歼国民党军第20军大部和第99军一部。西突击集团占领贵池、青阳等地,歼国民党军第8兵团一部。

  在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作战的同时,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占领武汉以东以西的黄梅、浠水、汉川等地,有力地牵制了白崇禧集团,保障了第二野战军渡江作战的翼侧安全。

  在郎溪、广德地区围歼南逃的国民党军,占领浙赣铁路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后,4月22~23日,总前委依据沿江国民党军全线南撤的情况,迅速调整进攻部署,令第三野战军除以第8兵团部率第 34、第35军担任镇江、南京地区的警备任务,以第10兵团第29军东进占领苏州并向上海方向警戒外,主力在粟裕统一指挥下分别沿丹阳、金坛、溧阳及太湖西侧和南陵、宣城、广德之线向长兴、吴兴 (今湖州)地区疾进,完成战役合围,歼灭由南京、镇江、芜湖地区南逃的国民党军,第7兵团并准备夺取杭州。同时解除第二野战军第 4兵团沿江东进的任务,改为与第3、第5兵团并肩向浙赣铁路沿线挺进,追歼逃敌,控制浙赣铁路,切断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保障第三野战军作战的翼侧安全,另以第10军担任安庆、芜湖地区的警备任务。

  各部队接到命令后,不顾疲劳,不待重火器和辎重到达,克服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等困难,向指定地区疾进。4月26日,第9兵团主力通过广德;第10兵团进抵天王寺、宜兴一线,并在溧阳以西、以南地区歼国民党军第4、第28、第51军各一部。国民党军在人民解放军的多路追击下,不敢再沿宁杭公路南逃,改由宜兴以西山区直下郎溪、广德,企图由此突出重围,直趋杭州。27日,第10兵团第29军进占苏州。第三野战军主力会师吴兴,将国民党军第4、第 28、第45、第51、第66军等5个军包围于郎溪、广德之间地区,经两天激战,将其8万余人全部歼灭。5月3日,第7兵团占领杭州。第二野战军在皖南游击队的策应下,经屯溪、婺源、乐平等地,于5月4 ~7日相继占领浙赣铁路沿线的贵溪、上饶、衢县、金华等地,并在追击作战中歼国民党军第68、第88、第106、第73军各一部。

  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占领孝感、黄陂,逼近武汉。

  攻占上海,歼灭汤恩伯集团主力,解放武汉、南昌等地郎广围歼战后,汤恩伯集团一部逃往福建,主力8个军25个师共20余万人退守上海,在蒋介石亲自部署下继续顽抗。位于武汉地区的白崇禧集团,除以一部兵力迟滞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渡江外,主力准备南撤湘鄂边、湘中、湘鄂西地区组织新的防线,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和西进四川。

  中共中央军委和总前委依据战局的发展,决定以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主力向浙江东部和南部进军,解放浙江省;第8兵团一部兵力继续担任南京、镇江地区警备,并肃清溃散于苏浙皖边界地区国民党军的任务;第9、第10兵团并指挥第8兵团一部攻取上海。以第二野战军位于浙赣铁路金华至东乡段休整,策应第三野战军夺取上海,准备对付美、英等国可能的武装干涉,并以一部兵力向福建北部、江西中部进击,视机进占南昌。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在武汉、九江间待机渡江,占领武汉三镇。   为求完整地接收中国最大城市上海,避免市区遭受战火破坏,第三野战军决定以第9兵团指挥第20、第27、第30、第31军,第10 兵团指挥第26、第28、第29、第33军,分别经由浦东、浦西实施钳形突击,直插吴淞,截断敌军海上退路,迫敌投降。如敌继续顽抗,则对市区发起攻击,分割、歼灭全部守敌。5月12日,上海战役开始。至22日,将汤恩伯集团主力压缩到苏州河以北地区。经第三野战军增调第7兵团第23军和第8兵团第25军分别加强第9、第10兵团,该两兵团于23日夜向上海守军发起总攻。各攻击部队采取快速勇猛的动作,多路直插市区和宝山、吴淞。为减轻对市区建筑物的破坏,尽量不使用重武器。至27日,完全攻占上海。汤恩伯集团除约5 万人经吴淞口登舰逃跑外,15万余人被歼灭。

  在此期间,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在浙东、浙南游击队的配合下,解放了宁波、奉化、镇海(今宁波市北部)、温州、临海、黄岩等城市和广大地区。第二野战军一部解放江西省南城和福建省建阳、建瓯、南平等地;另一部为策应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的渡江作战,进至江西省丰城、樟树(今清江)一线,并于22日占领南昌。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于5月14日开始举行汉浔间渡江作战,从武汉至九江间横渡长江。15日,争取了国民党华中军政副长官兼第19兵团司令官张轸率2万余人在贺胜桥起义,17日解放华中经济中心武汉。6 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为尔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鄂西战役

1949年10至11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各一部在湖北省宣恩、咸丰等地及四川省东南地区向国民党军发动的进攻战役。


10月28日,第4野战军为解放鄂西地区,配合第2野战军进军西南,调集第50军全部,第42军、第47军主力和湖北军区独立第1、第2师共9个师,在第2野战军第3兵团的协同下,分左、右两路向退守鄂西、湘西北地区之国民党军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部发起进攻。至11月8日,右路军相继攻占建始、恩施等地;左路军一部占领秀山,形成对国民党军宋希濂集团钳形攻势。宋希濂被迫下令西撤。解放军乘胜猛追,14日,右路军会同左路军一部于咸丰东南地区将国民党军第79、第15军4个师截住,经6日激战,将其全歼;左路军追至川南白涛,截歼国民党军第14兵团部。25日战役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2.3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