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粪发酵设备:社会学笔记:(一)浅析社会的五大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7:19:30
社会学笔记:(一)浅析社会的五大特征在天涯互助中,看到了朝生暮死的蝴蝶网友给《写尽最后的悲伤》一文的回复:

  “看看身旁紧坐的女儿和我一起读完这一切,忍不住看了又看,是啊,社会,我今天交给你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明天你还给我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呢,今天我交给你一个鲜活的生命,你是否会像我一样去爱惜她?你是否会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的去爱她?我们应该怎么做?人们应该怎么做?”

  是啊,每个人,每个步入社会的人,每个开始思考人生的人,每个开始寻找幸福的人,每个心存美好的人,每个开始探寻人生意义的人都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简单思考之后,我作了如下回复:

  “社会,是什么呢?社会,就是我们每个人赋予它一种禀性的整合,又向一面镜子,会映射出一个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我们每个人都多向它微笑,向它展示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它就会具有更多美好的禀性和特质。让我们可以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它。

  握手!”

  但是,觉得这思考还远远不够,还十分肤浅。社会,究竟是什么呢?虽然我们天天生活于其中,而此时此刻,我却发现,我对它竟然是如此的陌生!就象是你朝夕相对的人,可是,忽然有一天,你却发现,你对他(她)是如此地缺乏了解!

  查了词源,查了社会学专论,了解社会的定义、各种分类、特点和功能,写了个学习笔记,对社会有了一点生呑活剥的认识。于是想借这只无力的笔,传递给人们一些什么。不求科学性,但求一种理解和沟通。

  总的来说,社会,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公共环境,社会,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社会,是一种文化……

  按自己的理解,来浅析一下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的五种重要特征。

  一、从事生产活动特征。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需要去创造,要么去分别人的一杯羹。无怨无悔地与你分享的,是你的父母,要么,就是那些心存仁爱的人们。如果你不去创造,不是有人愿意与分享,那么就只能是剥夺或乞求。创造是人性之美,他人与你共享是爱,是善,而剥夺和乞求要么是可悲,要么是无耻,要么是罪恶和血腥。

  二、具有明确区域界限的具体社会的特征。

  人性的冲突,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资源的有限和私有性。资源的有限,就业机会的有限,就使得一个具体的社会有着明确的区域界限,大到国家联合体,国家,小到地区、社会团体和家庭都有限定的活动空间。而利益之争就常常使资源有限的具体社会常常去挑战资源比较丰厚又自卫能力较弱的具体社会。大到战争小到吵架,不一而足。

  贫富差距的加大,便使得有限的社会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其他众多生灵的生存和发展就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必然导致向自然掠夺资源以维持生存和享受。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无疑会使使人类的共同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个社会历史时期都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历史很不了解,但学过的知识中知道,古人讲天人合一,今人讲保护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都是为了改善公共的生存环境,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生存能力。同时,还要去发现新的资源。

  三、社会的文化特征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从孩童开始,就学习种种社会行为规范。,学会做人要诚实、勤劳等传统美德,甚至贯穿于一生,并逐渐步入社会。无论是社会发展起导和规范作用的国家权利机构、还是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在以各种形式引导或强制人们规范行为,并且有意识地强化人们的自律意识。

  共同的利益,则是促使人们尊重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品质内在原因,它塑造了人性中阳光的一面。可是,个人利益又往往促使人们象甩掉这些规范性的东西和品质,造成了一种人性冲突。本人愚钝,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一直不理解的,成年人反而道德水平不如儿童和青少年的原因了吧。一为生存,二为享受,有些人遵循的是丛林规则而非社会规则,有些人时而遵循丛林规则时而遵循社会规则。坦言,完全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去生活的人到底有多少?如有且众,社会有序,反之,各自都在做着缩小自身空间的事而不自知,在得到局部利益的同时失去的可能更多。

  四、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特征

  具体的社会,各种物质资源和文化传承体现了社会的连续性特征,而具体社会之间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小到物物交换大到开放搞活又体现了社会的非连续特征。前者维系着具体社会内部的利益保障,而后者则是保障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五、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特征

  资源的有限性、利益的排它性导致了人性的冲突、利益冲突。要维护具体社会的利益,保障共同创造社会财富,调整利益的合理分配,保障人与人之间,利益集团之间和平共处,就必然要规范人的行为,进行社会的自我调节。

  无论哪个国家,都有这方面的文化,通过故事或者教科书、宣传社会行为规范来教育下一代。鼓励人们劳动创造,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去享受。当然儿童老人等无劳动能力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则除外。而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状况决定了这部分不能从事劳动生产的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创造者,常被授予各种荣誉甚至物质财富。法制社会中,还进行相关立法,保护人们权益。乃至通过公众舆论监督来规范和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良性的社会机制,也会尽力地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可以从事劳动的人们。进行各种培训,让人们学会各种劳动技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从而增加自食其力的人群,促进社会公平也对社会环境的改善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自身生存环境的恶化和习得的知识也会使人们受到教益,自觉地维护公共环境和整体利益。曾经担心人类的自私心理会导致人类社会发展到自我毁灭的地步,而并不了解社会的自身调节功能。而了解了社会调节功能之后,不禁又心存疑问,但这种调节功能到底有多大?是否象弹簧一样存在所能承受的底限?

  我想,这恐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数量以及人们创造能力有关。如果消耗大于生产,这种利益争夺就会日益激烈,如果人类可以开辟出更大的生存空间,生产大于消耗,并且从人口和个人的消费上加以足够的控制,就可以维持一种动态平衡。最大的威胁应该来自于自然环境带来的灾难,人类规避自然灾害和宇宙灾难的难力还是极其有限的。这些灾难,一方面来自于人为的环境破坏,另一方面,就是自然的变化。这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风险和危机。

  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时刻应该存在这样一个意识。而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勤俭节约永远是一种美德。譬如水资源,石油和各种矿产资源。看了世界水资源的相关资料,恐怕面临最紧迫的恐慌就是水慌,因此,提高个人、部门以及产业部门的节水意识相当重要。

  社会调节和人们自律意识的提高常常发生在过去时,出现某种状况之后,才会强烈地提出某种诉求,或许会制订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从而进行大大小小的调整,亡羊补牢的行为当属此类。因此,人们从意识上具有一种滞后性,耗费的社会管理成本也比较多。而未雨绸缪调节行为也有很多,这就体现了这种调节功能的超前性。发展医疗事业,是为了治病救人,而发展卫生事业,则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事实证明,能预见事情的发生并且防微杜渐则可以降低社会的管理成本。而对于具有预见能力的行为也应该予以鼓励。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也是一种前瞻性的具体体现。但是,法律法规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如原来收容遣送制度以孙志刚事件画上了句号。

  社会调节需要超前性,但是,一定是要切合实际的超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大跃进,就体现出这种社会调节功能的超前性。事实证明,不合适宜的超前也必然导致失败的结局。

  综上所述,尽最大可能去合作,就可以争取到最多的生存机会、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为自身计,也为子孙计。

  如果说社会是海洋,每个人就象这大海中的一滴水,海洋环境是靠每一滴水来保持的,而发生赤潮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有些水滴中的杂质不利于海洋环境。如果能够在放入每一滴水之前都对其进行必要的净化和处理,整个社会环境就是良性的。

  衷心希望,今天,我们把一个可爱的孩子鲜活的生命交给社会,明天,她能够再还我们一个优秀的孩子,良性的社会细胞。

  3:30 2003-9-4初稿

  16:50 2003-9-5再稿

  来源:人民网

社会学名词解释(二)社会学名词解释二
社会分层
social stratification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是以“等级”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等级内部还有各种独特的等级。到了19世纪,人们广泛使用“阶级”和“阶层”概念来描述社会中人们的地位等级。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后,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阶级,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与阶级斗争作出独特的分析,在理论上有着重大的贡献。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揭示了私有制下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对阶级与阶层作出了全面的阐述和深刻的分析。
   在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他提出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权力——政治标准。三条标准既是互相联系的,又可以独立作为划分社会层次的标准。此后,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分层的研究,大多继承韦伯的上述观点,归纳起来有:①把社会划分成几个大的阶级。②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若干个层次。③续谱排列。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与身分声望等方面的具体而细致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成连续排列的多个小层,即续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社会学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职业声望的测量。另外,西方一些学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出现了一个中间阶级,即所谓管理者阶层。他们研究的趣旨在于这个阶层的定义和归属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80年代以来,有些社会主义国家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分化现象。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正在对社会分层作新的探讨。



社会互动
就是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在社会互动中,交互作用是社会互动的基本特征。
  个人或群体互动的产生必须具备几个条件: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之间,这是互动的结构条件;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动才产生互动,不论这种依赖性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是亲和的还是排斥的;3、参加互动的人都是有意识的,都基于行动者一定的需要与利益,都力图用头脑中成熟了的计划去调动另一方的行动;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5、社会互动还会带来一定的效果,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 环境产生一定的作用;6、无论是个人或群体的互动都不可能为所欲为、随心所欲,都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引导下行动;7、互动的双方一般互为主体或客体,沟通双方使用统一或相通的符号,沟通双方对交往情境有相同的理解,沟通双方是相互影响的。

  互动对于社会成员的功能在于:1、当人们发生社会互动时,他们对外在世界发生了共同的意义,对外在的文化和环境有了共同的了解;2、互动是将文化规范和价值代代相传的一种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将新生代予以社会化,并将文化传递下去;3、社会互动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互动有5个维度:1、向度-社会互动的方向;2、深度-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3、广度-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4、频度-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5、强度-互动双方交往时情感的强烈程度。

  决定任何互动关系性质的因素无非是利益或精神两大类,只不过所占比例大小不同而已。从互动的性质上可分为理性互动和非理性互动。理性互动以物质利益为中心,非理性互动以精神为中心。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社会互动的宏观理论

  科塞反传统观点地认为冲突对社会具有正面功能,他认为冲突是指不涉及双方关系的基础、不冲击核心价值的对抗,是系统内不同部分之间的对抗,是社会系统可容忍的对抗。他的主要思想是:1、冲突对社会和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1)、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界线;2)、群体发生冲突时,可促进群体内部团结;3)、虚构的冲突对群体也具有聚合作用;4)、不断与外部发生冲突的群体往往不容忍内部冲突。2、冲突对社会具有稳定功能;3、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有促进作用;4、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5、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产生冲突的原因:1、不平等系统中的下层成员趆怀疑现存的稀缺资源的分配方式的合法性,他们就趆有可能起来斗争;2、下层被剥夺状态,相对剥夺比绝对剥夺更可能引起不公平感,更有可能引起被剥夺者的不满和反抗;3、对群体或社会的忠诚,个体或群体之间由于对地位、权力和财富的要求,或由于对对立的价值系统的效忠而形成了冲突;4、亲密关系,密切的社会关系包含冲突的原因。

  二、社会互动的微观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这一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人们通过“支付-回报-再支付-再回报”的行动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结构。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特点是:1、人们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他们只是想在交换关系中得到某些利润;2、人在交换中并非常常从长远着想或进行理性计算;3、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依从、爱、情感,以及其它紧缺的物质产品;4、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而不是仅仅在市场中才有交换行为。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可以说,人们的互动之所以与动物截然不同,其原因在于人是生活在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上,即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思考并解释的世界。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有:1、符号在人们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4、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和修正自我的概念。

  符号互动理论的代表人物:戈夫曼-拟剧论,认为生活是演戏,他的理论被称为印象管理;布鲁姆-认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在于人际交往的礼仪,礼仪把日常互动联系在一起:1、表意礼仪;2、回避礼仪;3、维护关系的礼仪;4、认可礼仪。礼仪的功能在于:1、像交通信号灯一样保证互动的顺利进行并指挥他们避开危险地带;2、保证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不受伤害;3、互惠原则。

  符号互动理论的缺陷在于: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关注的仅仅是个体互动方式,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对人的互动的制约,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减少了它对群体互动的解释力;同时,人的行为是多样化的,对有些人印象管理有解释力,对那些真诚、坦率的人不具有解释力。

  三、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与沟通

  非言语互动分为三大类:动态无声的互动(1、手势;2、运动体态;3、触摸;4、眼神;5、面部表情)、静态无声的互动(1、静止体态;2、人际距离)、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社会互动的类型

  顺从型互动:行动者之间发生性质相同或方向一致的行动过程,有暗示、模仿、从众三种形式。

  暗示的作用:1、能造成行动者的行为倾向;2、能重新引起以往曾有过的行为的倾向;3、能加强某种行为倾向。

  容易引起暗示的社会条件是:1、暗示者的地位具有权威性;2、刺激的反复与持久性;3、有的放矢发出的暗示比无的放矢更有效。

  模仿可分三类:1、无意模仿;2、有意模仿;3、选择模仿。

  从众有3种形式:1、缺乏判断的从众;2、违心的从众;3、表里一致的从众。

  从众与模仿的区别:1、模仿是自愿的行为,而从众并非是自愿的行为,具有消极性;2、模仿是没有外部压力情况下的行为,从众则是在受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的一种行为,可以说从众是一种有压力的特殊的模仿;3、模仿的对象可是多数人,也可是少数人,从众的对象则一定是多数人。

  二、合作型互动

  1、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区别:1、内容与范围的宽窄不同,社会交换不仅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2、经济交换比社会交换导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楚;3、经济交换有明确的规则和法律保护,社会交换则是自愿行为;4、经济交换的价值与价格非常清楚;5、经济交换的目的是功利性的,社会交换则不完全是功利性。

  社会交换的四个要素:1、目标;2、支付;3、回报;4、效益;4、

  2、援助行为

  援助行为有三类:1、单向性援助,这种行为往往是无私精神和崇高风尚的外显;2、双向型援助,具有稳定关系的双方容易成为互助的对象;3、牺牲型援助,这是一种最高行为的援助行为,没有利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不行的。

  与援助行为相反的是集体性坐视不救或旁观者的冷漠。

  集体性坐视不救从内容上看有两类:1、突发性灾难;2、受犯罪分子攻击。

  在突发事件的特殊场合,人们的社会行动会受到一些特殊的心理因素的影响:1、情况不明,判断模糊;2、期待暗示,相互误解;3、屈从压力,盲目从众;4、责任分明,相互推诿;5、怕惹麻烦,危及自身。

  道德观是利他的,无论人多人少,都会挺身而出,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集体性良知麻痹,折射出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们特有的复杂心态和道德状况;见义勇为不仅是道德的选择,也是理性的选择,少数人的拚死相助、见义勇为,甚至牺牲生命,会使邪恶势力得到有力的遏制。

  三、冲突型互动

  科塞把冲突分为两种类型:1、现实性冲突;2、非现实性冲突。

  桂斯拨把冲突分为两类:1、共意冲突;2、异意冲突。

  按照冲突的程度可分为:1、竞争(竞争有几个特点:1)、资源目标有限;2)、结果总有差异;3)、相互激发、相互促进的行为;4、趆出规则就会转向斗争。)2、斗争(斗争的三种形式:1)、口角;2)、打斗;3)、械斗。)3、战争(其特点是:1)、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时间比较长久,是冲突的最高形式;2)、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发挥了人类高度的智慧。主动发生战争的一方具有三个方面的要素:强制、暴力和霸权。)4、恐怖主义(特征:1)、目的带有政治性;2)、手段是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暴力形式主要有暗杀、袭击、绑架、劫持人质、爆炸、纵火等;3)、攻击目标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目标一般为游客和大众,间接目标是政府;4)、是所有犯罪中最能造成人们恐惧心理的行动;5)、崇拜者和实施者是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

  桂斯拨认为冲突结果有四种类型:1、引退;2、强加;3、皈依;4、妥协。

  冲突发生后促使对方就范的方式有三种:1、说服;2、强制;3、利诱。

  谈判中第三者扮演的角色:1、中间人;2、调停者;3、仲裁者。

社会学读书摘抄笔记

社会学的起源

社会学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环境下孕育的。1798年,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出生在一个中级官僚家庭,在上中学的时候,他就放弃了父母信奉的天主教,开始接受自由和革命的思想。可是,在他进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以后,他就开始体会到革命的残酷了。1816年,王朝复辟政府怀疑巴黎综合工科学校为雅各宾派,将该校关闭,迫使孔德不得不在没有毕业的情况下就开始谋生。早期的生活体验使得孔德终身都为探讨稳定、秩序社会的可能性而努力,也为孔德早期接受圣西门(Henri de Saint-Simon)的科学社会思想奠定了基础。尽管圣西门并不了解科学,但他却雄辩地论述了科学的重要意义,并认为科学家在重新组织社会方面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1817年,孔德投靠圣西门,成为他的秘书,在与圣西门的共事中,孔德逐渐接受了科学能够改造社会的思想。1822年,孔德在《工业制度》上发表了《重组社会的必要的科学工作简介》,正式提出了科学应该介入社会的重组,“科学家在我们的时代应当把政治学提高到观察(经验)科学的地位”。也是在这个时期,孔德认为神学和尚武的社会正在消失,科学的和工业的社会正在形成,二者的矛盾正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孔德认识到,从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转变,永远不可能是连续的和直接的,总有一个过渡的混乱状态。但是如果把无政府混乱状态的罪恶与旧制度的缺点相比,却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励或激发新的制度;而且在旧制度消灭以前,人们不可能对新制度形成任何适应的态度。因此,只凭一次的革命是根本不足以改组危机中的社会的,智力的改革才是保证社会变革成功的条件。从这里,孔德开始了他探讨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艰难历程。如果说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纷乱社会是孔德思考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诱致性因素的话,那么孔德与圣西门的决裂和家事的不幸则是他渴望安定与安全社会的一种动力。1824年,孔德由于与圣西门之间发生著作署名问题纠纷而与圣西门决裂。对此,孔德认为,和一个道德败坏、玩弄手段的人的有害联系,对他造成了令人不快的影响。就在他与圣西门决裂一年之后,他却宽容地与一个从良的妓女结婚,由此构成了他自己认为的“一生中犯过的惟一真正严重的错误”,原因是这位夫人多次出走,1826年还导致了孔德患精神病而住进医院。在这样的环境中,孔德试图用他的实证哲学来解决问题。在《实证哲学教程》(1838年)第三卷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个概念。

 

严复其人

严复(又名宗光,字几道、又陵,1854——1921),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传播社会学的先驱者。“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肄言何?发专科之旨趣,究功用之所施,而视之以所治之方也。”(《群学肄言-译序》)。

 

如果说自然科学研究是在寻找自然的规律的话,那么,社会学的研究就是在寻找社会规律。在人们的观察中,有些自然现象的规律非常直观,譬如万有引力定律。可是对于社会的规律,人们却很难获得直观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成功的实地观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费孝通教授的《江村经济》。1963年,费孝通教授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进行了几个月的实地观察,后来根据观察所得,写成了《江村经济》,系统地分析了开弦弓村农民的日常生活。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的是显示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同上,92-93页)

 

“霍桑效应”

20世纪30年代早期,一批研究管理的学者对西部电器进行观察,探讨影响生产效率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者发现,无论是增加车间的照明,还是减少车间的照明,生产效率同样增加。研究者们感到蹊跷,通过访谈才发现,效率之所以提高并不是因为照明条件的变化,而是因为工人知道有人在对他们进行观察。这就是所谓的“霍桑效应”。如果不公开而采用隐蔽性观察,研究者又面临严肃的道德问题:为了观察研究对象,研究者是否有权欺骗被研究者,并且侵犯他人的隐私?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两难在社会学界,已经争论了许多年,而且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代差问题

所谓代差(gap of generations),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因此,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从这个意义上说,代差的存在是客观的,代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社会的变迁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对代差问题听之任之。如果对代差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有意识地加以调适,势必造成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世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种种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对代差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第一,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第二,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不能笼统地说老年人保守或说青年人激进,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上,99-100页)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尽管人口的压力问题直到20世纪才突显出来,但是,对这一问题早在18世纪末期就有人意识到,并提出了警示。1798年,马尔萨斯(T . Malthus)在其《人口原理》中对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粗略的描述和预测。他提出,在人类永恒的性欲驱使下,人口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粮食和其他物质资源则是以算术级数增长。这样,人口的增长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同时也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食物供应量,最终会使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马尔萨斯认为,尽管食品供应不足或饥荒很少直接减少人口,但是,因此而诱发的战争、疾病和贫困是对人口增长的“积极抑制”,因为其他预防性抑制并不让人乐观。如果从可能性或前瞻性的角度看,在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他提出的一些问题确实还是值得人们关注和预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口几何级数增长的可能性。第二个问题是资源的有限性。第三个问题是过度人口增长可能导致的悲剧性社会后果。(同上,370-371页)




社会学读书笔记(二)

马克斯-韦伯的观点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曾经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企业(即使是具有相当理性化的资本主义核算的),在经济文献允许我们做判断的所有文明国家中都是早已存在的。在中国、巴比伦、埃及,在古代地中海地区,在中世纪以及在近代,都一直存在着。”然而,近代西方却发展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主义,即以自由劳动力的理性组织方式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这样一种现代形式的资本主义之所以首先并且只在西方出现,与新教伦理有很大关系。经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认为,尘世间的劳动是每个教徒的“天职”(calling),是教徒为上帝增加荣耀,从而使自己灵魂获救的惟一手段。在这样一种宗教伦理的影响下,新教徒倾向于过一种系统的、理性的、节俭的生活。正是这样一种“入世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了以挣钱为目的、以挣钱为责任的“资本主义精神”,从而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扩张。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道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以最大限度的利润为目的,而且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合理组织劳动和生产的企业。综观人类的历史,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会贪财,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财富。与巧取豪夺、投机冒险和杀人越货不同的是,资本主义采用了纪律和科学来获得财富、用理性来积累财富。从韦伯立场来看,如果说在以往的社会中人们还相信各种基于迷信和习俗等长期存在的信念的话,那么在工业社会里,人们更多的是考虑工具性的效用和结果,更相信摆在面前的现实和合乎科学的逻辑,生活本身变成了人们考虑的第一问题,而不是来世,这种基于算计的生活理念,就是现代社会的理性。由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工业革命、因工业革命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所发展的科层制度,都不能证明神灵的作用,而只能证明工具理性的效用。韦伯认为,隐藏在行动背后的是特殊的宗教信仰(新教伦理)。

 

我国现在的职业声望观

职业声望观是社会成员对各种职业的综合性评析,是通过职业声望评价表现出来的。所谓职业声望评价,就是依据社会成员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所作的主观评价,将各个职业按高低顺序加以排列。我国当前的职业声望观如下(按声望分值高低排列,共100种职业,仅供参考):科学家、大学教授、工程师、物理学家、医生、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官、飞行员、检察官、律师、建筑师、高级军官、大学普通教师、银行行长、翻译、音乐家、作家、画家、教练员、记者、编辑、电视节目主持人、电台播音员、运动员、国家机关局长、公司董事长、导演、中小学教师、中级军官、服装设计师、国家机关处长、海关工作人员、地质勘探人员、公司经理、幼儿园教师、护士、空中小姐、大企业厂长、消防人员、会计、公安人员、外企高级雇员、农业技术人员、大饭店厨师、银行普通职员、交通警、演员、电脑经销商、工商税务人员、国家机关普通职员、邮递员、士兵、房地产商、导游、出版商、美容美发师、图书馆公里人员、单位工会主席、小企业厂长、保险公司业务员、外企普通雇员、公共汽车司机、车间主任、种田农民、时装模特、汽车修理工、列车乘务员、电工、环卫工人、炼钢工人、兽医、裁缝、出租汽车司机、居委会主任、采购员、寻呼台小姐、房管局管理员、木工、纺织工人、售票员、专职炒股员、矿工、个体户、流行歌星、建筑工人、印刷工人、小商店业主、小餐馆厨师、售货员、乡镇企业人员、进城经商的农民、单位保安人员、进城做工的农民、搬运工、保姆、包工头、废品收购人员、人力车夫、传达室人员。(同上,245-247页)

 

吉登斯喝咖啡的例子

吉登斯在谈到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时候,曾经举了一个喝咖啡的例子。一个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社会学能够对它说什么呢?

首先,咖啡并不只是一种让人精神焕发的东西。作为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咖啡还具有象征价值。有时候,与喝咖啡相关的仪式比喝(消费活动)更为重要。

第二,咖啡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是一种毒品,对大脑有刺激性作用,许多人喝咖啡就是为了提神,熬过自己难熬的时光。不过,人们并不把嗜好喝咖啡的人看成是吸毒的人。但是,如果你只是要咖啡因(吸毒),情况就不同了,大多数社会并不容许人们吸毒。不过,也有社会容许消费大麻甚至可卡因,但却反对浪费咖啡。为什么这样呢?这是社会学家有兴趣探讨的问题。

第三,喝一杯咖啡使一个人卷入到了全球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中。咖啡生产地大多数是贫穷国家,而消费地大多数在一些富裕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咖啡是仅次于石油的最有价值的商品,是许多国家最大的外汇来源。咖啡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国家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由于现代社会没有一个社会能够置身于桃花源中,研究这种全球化的贸易,也是社会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四,正因为如此,咖啡也变成了一种政治。由于咖啡的种植已经十分普及,已变得“品牌化”,而喝什么样的咖啡就变成了消费者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譬如纯天然的咖啡、无咖啡因的咖啡和“公平贸易”咖啡等等。可以到特色咖啡厅,也可以到“星巴克”连锁店。喝咖啡的人们可联合抵制来自某些国家的咖啡。对于这样的现象,社会学家也有兴趣,譬如全球化让人们关注遥远的事物、如何产生对新事物的认知?

第五,喝一杯咖啡的行动隐含了某种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与人们熟悉的茶、香蕉、土豆和白糖一样,咖啡成为一般消费品,也只是18世纪晚期以后的事。虽然咖啡源于中东,西方人对咖啡的消费是殖民扩张时期才开始的,那么西方人到底怎样看待咖啡?过去和今天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咖啡与世界贸易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家感兴趣的问题。总之,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看到,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的现象。

 

涂尔干的自杀研究

19世纪,人们都相信自杀是个人的事情,与社会没有关系。是否自杀、如何自杀、什么时候自杀和在哪里自杀都是个体的事情,但是,把个体的自杀行为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讨论,就具有了更加广泛的意义,就变成了一个公共议题。涂尔干1888年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自杀和自杀率》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涂尔干就试图将个人的自杀现象同一个社会的自杀率区分开来。一方面他强调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无论是什么理由(积极的或消极的),只要人们知道某个行为将会导致生命的结束并且实施了这样的行为,都是自杀;另一方面,对社会而言,在统计的意义上,自杀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的、不可预见的自主行为会形成稳定的社会现象?涂尔干认为,两者之间一定有什么联系,而且这样的联系不是心理的、不是生物学的、也不是经历式的,而是社会的。摒弃对个人自杀的故事式解释,也摒弃针对自杀率的数字游戏,而把他们看做是社会的现象或事实,并用社会的原因来解释。这就是涂尔干所确立的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涂尔干的研究证明(尽管后来对他的研究有很多批评),某个人的自杀并不构成社会现象,而一个社会的自杀率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会的问题,对自杀率的解释就不能够还原为个人的心理因素,而必须从社会事实的社会现象和构成社会现象的原因。而对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必须以社会的共识为基础,但寻求共识的过程就超出了社会学所能够驾驭的范围。人们的自杀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每一个人自杀的理由都不一样,每个人选择自杀时的年龄也有不同。如果只是考察每个人自杀的具体状况,我们就只能得到一些传奇故事。但如果把所有自杀的人作为一个群体,并把这个群体放到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就会得到关于不同社会环境下自杀群体(自杀率)的规律性结论。涂尔干在他的《论自杀》一书中,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研究,提出自杀的真正原因在于社会变化速度过快,道德意识未能跟上这一道德危机,使人们失去集体感、纪律感和社会团结感,因此,要巩固社会道德秩序,加强社会整合,以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主编: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