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兰f.l.o.w.e.r视频:由《老学典籍考》到《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书目数据库》(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3:19:04
    作者:丁 巍
此文系2007年10月北京“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之发言稿。全文分两个部分。其第一部分概述业已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老学典籍考》课题(世界老学文献资源普查整理与开发研究之第一期工程——印刷型书本式书目)情况。第二部分主要介紹计划实施的《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书目数据库》项目(世界老学文献资源普查整理与开发研究之第二期工程——网络型电子版书目)之构想。
一、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老学典籍考》项目之概述
老子是中国春秋末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乃先秦时期最具影响的经典之一,其蕴含的哲学思辨、人生艺术、修炼养生、治国理念、经济学说、管理思想、艺术精神、用兵之道、生态智慧等经久而不衰;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既互相分立,又互为补充,共同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基,成为中国文化及其哲学的渊源和主流传统之一,并培育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和精神特质,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一书,自春秋战国之际流传至今二千五百年来,后世学人为之训释注解、考订校勘者代不乏人。元代中期,道教学者张与材为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所撰之《序》中称:“《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可见老学典籍在当时已是蔚为大观了。明代已降,《老子》一书渐被域外广泛翻译与研究,目前已达40种语言文字、1162部之多,居外译汉籍之首。研究老子其人、其书、其学为主题的老学典籍文献,业已自成体系,并极具特色,呈现多学科交叉、多领域渗透、多语种翻译、多国度影响、多载体突显、大容量存世的特征,其历史之久、散布之宽、地域之广、语种之多、数量之巨、影响之深、价值之高、分量之重,先秦诸子恐尚无一人可与之相比。
对老学典籍进行系统收集与整理比较突出者,清代有《古今图书集成?老子部汇考》,民国有周云青《〈道德经〉书目考》、王重民《老子考》、谢扶雅《现存〈老子道德经〉注释书目考》,今世则以严灵峯《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老子书目》、谢忠正《六十年来之老子学》、朱继武与黄钊《〈老子>研究参考资料选辑》为著。在西方,法国汉学学者编有《道教研究文献目录》,美籍华人林振述撰有《老子〈道德经〉与王弼注英译本》等。上述成果,于治老学者贡献诚多。然不足之处,或偏重提要辑录,或流于习见藏本,或囿于某一专书,或缺漏失收较多,或著录过于简单,此当今大陆老学、文献学、目录学学者所亟宜增补者。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宫镇)人,当为中原之先哲;曾任周王室守藏史,专司宫廷典籍方书执掌,约今国家图书档案馆。课题组三人:丁巍(院图书馆)、苏丽湘(院历史研究所)、高秀昌(院哲学研究所)生于中原、长于中原、学于中原、业于中原,同为老子故乡之后人;多年来又共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分别从事图书馆学与古籍整理、历史文献学、中国哲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同为老学文化之后生,对老学文化皆有着特殊的情感与崇敬,并志愿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老学文献资源遗产的进一步挖掘、整理与老学文化的承继、弘扬、开发、利用上各尽自己的一份力量。1990年末,鹿邑县委、县政府派员前来我院谘询并委托辑录老子故里及相关历代文献史料,遂由此开始着手进而选定本项课题;1991年5月,本课题(初名《老子书录》)列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级项目《老子研究》之子课题;1992年6月,列为河南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老庄研究》之子课题;1997年5月,以“自选”课题《老学典籍考》申报并获准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批准文号97TBQ004),成为1987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设立十年间第一项以老子研究为主题的专项课题。
本项课题自1997年立项起至2004年结项历时7年,其间接受我们请教与谘询并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的国内及海外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宗教界之专家、学者、师长、同仁、朋友计130余人,寻访图书馆80家,查阅书刊近万册,抄录书目卡片43盒计2.1万张,积累课题资料约1320万字,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资料分析、对比异同、考订真伪、序列次第、编排著录,尔后上机处理、打印成册,至2004年6月底最终形成102万字的结项成果。此后,又经三年来的校订增补现为232万字。
本项研究以老子其人、其书、其学之研究成果为主题,将古今中外举凡注疏、训释、集解、考证、校勘、章句、音义、评点、辑佚、节录、翻译、札记、书录、索引、传记、书法、篆刻、绘画等内容之竹简、帛书、写卷、石刻、摹本、稿本、抄件、刻本、印本以及磁带、软碟、光碟各种文献载体材料,经普查访求、钩隐烛沉、拾遗补缺,考校异同、序列次第、著录而成的世界老学论著文献总括性专题目录。研究过程中以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作视角,仿朱彝尊《经学考》、谢启昆《小学考》之体例,依王重民《老子考》、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老子书目》、谢忠正《六十年来之老子学》、朱继武与黄钊《〈老子〉研究参考资料》为基础,将所知所见举凡老学典籍(附列相关文献)汇聚成册并厘为五编:一、上编?中国语言系:内收汉文(2185种)、女真文(1种)、满文(2种);二、中编?东方语言系:内收梵文(1种)、日本(430种)、高丽文(91种)、印地文(1种)、越南(4种)、土耳其文(1种)、希伯来文(4种)、马莱文(1种)、泰国文(4种);三、下编?西方语言系:内收拉丁文(5种)、法文(109种)、德文(241种)、俄文(15种)、英文(182种)、捷克文(2种)、西班牙文(5种)、意大利文(11种)、荷兰文(13种)、瑞典文(4种)、世界语(1种)、保加利亚文(3种)、奥地利文(1种)、芬兰文(1种)、丹麦文(5种)、挪威文(2种)、葡萄牙文(3种)、冰岛文(1种)、匈牙利文(2种)、拉脱维亚文(1种)、克罗地亚文(2种)、北日耳曼文(1种)、泰米尔文(1种)、斯洛伐克文(1种)、希腊文(1种)、阿拉伯文(2种)、罗马尼亚文(3种)、匈牙利文(2种)、波兰文(2种)。四、外编?老学“史料”与“论文”题录;五、附录编?题名索引、著译者索引、引用文献题录、特别致谢名录等。
该项研究成果主要特征在于,一是所含时限最长,从春秋战国之际至今,古今上下二千五百年;二是所收语种最众,总计收录中国及东、西方41种语言文字;三是所录论著最多,中国文字2185种、东方文字537种、西方文字622种,又《文子》论著71种,总计3415种;老学论文5015篇,又《文子》论文95篇,郭店楚简《老子》与《太一生水》、上博楚简《彭祖》与《恒先》等论文412篇,日文151篇,总计5753篇;四是所示载体最富,其中包括战国竹简、汉代帛书、六朝写卷、隋唐石刻、宋人雕版、元人书法、明代版画、清人活字、晚近铅排,以及稿本、抄件,当今磁带、软盘、光碟等;五是所著事项最细,选择确定了涵盖古今中外老学典籍书目资讯存储事项计60余项;六是所占史料最详;七是所据成果最新,如有关郭店楚简《老子》与《太一生水》,上博楚简《彭祖》与《恒先》,汉简《文子》等研究论著,汉文老学论著现已收至2007年12月份;八是所著版本最全,如河上公《注》,收录历代版本达113种之多。
2004年7月,《老学典籍考: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项目成果一并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呈请鉴定,2004年10月以“优秀”等级结项(结项证书号:20040824)。2004年11月30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其网站发布《倡导严谨治学潜心钻研的优良学风 努力推出价值厚重影响深远的优秀成果》一文,给予表彰和宣传,将其列为“优秀成果推荐”,并选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计划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合拍的《走遍中国?老子不老》专题片,于2004年12月数次采访课题组;2004年12月17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在《科研工作简讯》2004年第26期专门编发了一期题为《我院丁巍同志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并在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布的成果验收情况报告中受到表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于2005年3月3日第④版刊发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记者塔西娅娜采写的《严谨治学潜心研究 价值厚重影响深远——河南省社科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老学典籍考〉以“优秀”等级结项》一文;《新疆文化艺术》2005年12月12日第②版刊发了记者玉昶、庆生采写的《老子文化“基因库”诞生记——丁巍和他的课题组》报道。2006年1月,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第二辑刊发了《博通古今融贯东西的老学书目文献——〈老学典籍考: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成果简介》。2006年4月,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研究状况与“十一五”发展趋势》一书,其“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部分“'十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基金项目取得的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中称:“'十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完成了一批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这些课题无论是对学科建设还是对事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们或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或是在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方面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下列出三项“代表性重要成果”,第一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黄长著研究员与北京大学周文骏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九五”重大课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网络化研究》,第二项为河南社科院图书馆丁巍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老学典籍考: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第三项为武汉大学陈传夫教授完成的《我国网上信息资源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政策研究》。在所列的第二项中指出:“河南社科院图书馆丁巍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老学典籍考: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取得了重要成绩。课题组成员甘于清贫和寂寞,14年之间坚守如一,普查访求,拾遗补缺,钩隐烛沉,辨伪存真,考校异同,终于编制完成了长达100多万字、计1150多页的大型专题性综括性检索工具书。该项成果规模庞大、收罗完备、体系严谨、评介客观、查询方便。所有鉴定专家对其价值和意义一致给予了很高评价。相信一旦正式出版,定会在国内外产生加大影响,嘉惠学人。”2005年11月10-11日,应邀参加鹿邑“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并作《博通古今融会东西的老学文献遗产》的演讲。2006年4月29日-5月11日,应台湾大学之邀请赴台湾参加“2006道文化国际研讨会”,并作《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书目数据库项目之缘起与构想》的演讲。2006年11月18-21日,应邀参加兰州“老子文化国际论坛”,并作演讲。2006年12月19-20日,应“道德经国际论坛”北京组委会之特邀,赴北京国家宗教局银安殿参加“道德经国际论坛”坛徽评选及“道德经国际论坛”筹备工作会议。2007年4月19-28日,应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与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之邀参加西安、香港两地共同主办的“道德经国际论坛”并作《〈道德经〉“和谐”思想与当今启示》的演讲。2007年1月1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召开“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恳谈会,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所作的主旨演讲引起与会人士和香港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和强烈共鸣。河南日报编辑部特地组织省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徐光春演讲稿进行解读阐释,笔者有幸应邀承担其中所涉老庄道家思想文化部分相应内容之解读阐释,初见于《河南日报》2007年3月2日第8版“学术”专栏,后见于4月河南人民出版社所出《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一书“思想文化:老庄道家”部分,7月初,河南卫视又专来院里进行采访录像,于2008年1月上旬在河南卫视《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20集大型电视专题片第6集中播出。
二、《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书目数据库》项目之构想
老子之根在鹿邑,老学之根在中原,渊源久远、博大精深的老学文化,不仅是河洛-中原文化的显著标志,而且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主干之一;贯通古今、融会东西的老学文献,不仅是中国历代学人研究成果之结晶,而且也是东西方世界汉学众多学者研究探求的知识总汇,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整个人类积淀丰厚、独具脉络且弥足珍贵的一份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承传、弘扬这一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这一精神财富,我们作为身在老子故乡、深受老学影响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当更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截至目前,就国内、海外所知,以老子为题的网站、专栏虽为数不少,但网上老学文献的提供,或报导支离破碎,或揭示残缺不全,或著录敷衍了事,或检索挂一漏百,至于老学文献专题性书目数据库则迄今尚未见及,可以说还是一项空白。而我们课题组积17年之力,对古今中外老学文献所进行的全面普查、系统整理、汇集成编的《老学典籍考》的完成并结项,遂使我们在老学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方面处于世界老学研究领域最前沿,目前我们掌握并累积所得的老学典籍论著之语种、品种、数量及版本等在国内、海外均居于首位,也为下一步研制并创建《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书目数据库》奠立了良好而坚实的前期准备、系统而完备的文献资料、全新而详细的专家系统,由此或可证明中原学人在这一专题研究方面业已具有的一大独特资源与优势。
信息资源建设是当今网络文明之基础,而文献资源数字化则是信息化的核心、先进文化的代表和决定未来人类命运的新的转折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书目文献数据库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日渐高涨,已经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又一制高点,加快书目文献数据库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故此,本选题拟以我们刚刚完成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老学典籍考》为基础,正在向有关单位申请研制并创建《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书目数据库》,倾力打造世界汉学研究领域中老子学术交流的枢纽、老学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换的平台。该项目如能实施,必将为世人更全面、更细致、更迅捷、更便利地了解古今中外老学典籍确切情况,反映老学文献渊源流变,揭示《老子》影响传播轨迹,建立老学承继系统座标,把握老学研究未来发展,开发老学文献独特价值,乃至对道家思想史、儒道关系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学术史、中国图书史、中国出版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世界汉学等诸多研究领域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在国际互联网上先行抢占“老学文化”一大制高阵地,确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经十七年来业已形成的世界老学书目文献信息中心地位,彰显河洛-中原文化古已有之的知名度、原发性、包容性、辐射力与凝聚力,弘扬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道教乃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炎黄后人的自信心、自豪感,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研究以老子其人、其书、其学之研究成果为主题,将二千五百年来古今中外各种文献载体材料总计至少约专著3502部、论文5704篇,再经补充访求、搜集整理、考校异同、序列次第、资料分析、规范著录,最终而成世界老学文献总括性专题书目数据库。该数据库设计拟遵循以下五项原则:第一,以《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hina MARC Farmat,WH/to 503-2004)为数据库规范化的格式;第二,以我国《古籍著录规则》(UDC 016:408.4 GB3792 7-XX)为著录内容规范化的准则;第三,参考《中国古籍总目》分类表有关类目作为老学论著类分规范化的标准;第四,以《中国古籍总目提要?编纂纲目》及《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作为电脑软件主题标引规范化的依据;第五,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献处理系统为本课题电脑软件繁、简两体著录规范用字的依据。数据库软件系统选以目前流行而且运行可靠的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服务器作业系统,数据库选择与作业系统相容性较好且速度快的MS SQL Server 2000;软件发展选择MS.NET 2003集成开发工具,并利用目前先进的中间件技术,在Web Sphere 应用服务器基础上,构建先进、可靠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建立数据库所跟踪的主要实体及其所要存储的信息项目即栏位,我们选择并确定了涵盖古今中外老学典籍书目信息存储方面著录事项计60余项,其中书名项含文献编码、汉语拼音、书名、卷数;著者项含著者国别、著者时代、著者姓名、著作方式;生平项包括名、字、号、别名、谥号、籍贯、科第出身、历官及最高官爵、非仕宦者的职业或特操、主要经历、师承情况、学术造诣、主要著述及庄学著述、易学著述以及相关传记文献、生卒年;提要项含内容要旨:著述缘起、成书经过、书名由来、别名简称、体例结构、内容梗概、学术渊流,学界评价:内涵特征、成就贡献、缺欠局限;版本项含撰作时间、刊印时间、刊印地点、刊印主持、版别、版次、载体材料、版本特征、序跋题识、历代著录、版本系统、所属丛编、页数、开本尺寸、插图照片、字数、标准书号、印数、装帧、定价、存佚情况、版本价值、见藏处所;附录及引用文献等。
我们拟开发的这一数据库将是海内外第一个涵盖二千五百年来内收汉文、女真文、满文、梵文、日本、高丽文、印地文、越南、土耳其文、希伯来文、马莱文、泰国文、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英文、捷克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荷兰文、瑞典文、世界语、保加利亚文、奥地利文、芬兰文、丹麦文、挪威文、葡萄牙文、冰岛文、匈牙利文、拉脱维亚文、克罗地亚文、北日耳曼文、泰米尔文、斯洛伐克文、希腊文、阿拉伯文、罗马尼亚文、匈牙利文、波兰文等41种语言文字的世界老学文献总括性书目数据库,并力图实现与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古籍书目数据库”(在建)的无缝连接,使世界各地的读者可以通过Internet迅即检索、流览、阅读、统计、分析和下载数据库所收录储存的文献资料。它具有关键字检索、条件检索、逻辑检索、模糊检索、组配检索以及属性检索等多种功能。数据库设计拟将我国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秀传统与中外老学文献遗产、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当今老学研究最新成果融为一体,并力求使这一世界汉学研究领域老子学术交流的枢纽、老学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换的平台始终处于“开放兼容、动态更新、使用便捷、无可替代”的状态,以体现和展示作为老子故里、老学故乡在世界老学典籍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所应有的水准、所应做的贡献。
本项研究将文子及其书列为老子后学和训释《老子》第一家,意在恢复文子及其书在承继老子哲学正统之应有地位,对晚近以来深受“疑古”之风、“驳书”之说影响,所有老学书目著录几乎均采取回避的做法而言,当不失为一种突破;而本项目以老子其人、其书、其学研究成果为主题,几乎将古今中外所有与之相关承继与传播、生平与造诣、注译与研究、典籍与文章、著录与征引、序跋与评论、刊刻与出版、版本与印次、字数与册数、存佚与见藏、题录与索引融会于一体,大容量著录、全方位展现、深层次揭示、多途径反映,不惟在同类老学书目以及先秦诸子研究论著“书目”中,甚至目前所有已建、在建书目数据库也都将不失自己的新意和考究,或可为今后国际汉学领域“诸子”一类之书目文献编纂与专题数据库设置提供一种独特的理路、体式与个案。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一旦完成《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书目数据库》以后,我们将会在此基础之上继而着手实施研制并创建更为宏大、更为复杂、更为艰巨、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第三期工程——《世界老学文献资源全文数据库》,以期在世界范围内使老学研究更快地发展、更高地提升,老学文化更大地弘扬、更多地彰显,使之造福于中国世界、造福于世界、造福于人类未来。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