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奚.:自然水域的悬坠浮钓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52:21

自然水域的浮钓技巧

在竞技钓赛场上运用底钓或浮钓的战术,早已是多数选手们普遍掌握的一项熟练技术。他们可以根据当时变化了的鱼情,机动灵活地采取各种垂钓应变措施,在不利的条件下仍可以取得不错的战绩。将竞技垂钓中的先进技术和手段灵活地运用于日常的休闲垂钓之中,这应该是我们努力学习和钻研钓技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区分 “全能综合型钓手”与“温室花朵型钓手”及“井底之蛙型钓手”的一条重要的标准。在自然水域中使用浮钓技术进行休闲垂钓的可行性,也已经被许多垂钓高手们所证实。其灵活多变的钓法和显著的鱼获结果,使得越来越多的钓手对此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迫切地想要得到和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一、使用“悬坠浮钓”战术的时机

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垂钓,在采取“悬坠浮钓”技术时,都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必备条件,才有一定的效果。1.鱼的密度要高:这种现象在竞技垂钓时较为常见。2.鱼的种类:必须是易于上浮觅食的类型(如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鲫鱼等)。3.气候条件:闷热潮湿、无风高温的情况下,较利于使用浮钓战术。4.水底状况:高低不平且杂物、淤泥较多,鱼无法潜底觅食时。在休闲垂钓中,除第一种条件不太多见之外,其余的一些情况则是较为常见的,特别是在气候不佳的条件下(闷热、无风的夏季),池塘底部严重缺氧,若不及时改变垂钓战术,则很有可能会面临失败的结局。

本月初,持续的高温伴随多日的低气压,一直影响着我们所在的地区,让人闷热难当(绝对不是垂钓的好时候)。但就在那时期的一天里,我与钓友老夏还是没能耐住 “钓瘾”,一同前往一处粗养河汊进行垂钓。时近正午,气温仍在不断升高,天空中更是一丝风也没有,成群的蜻蜓贴着水面在做低空飞舞……我们也仅仅在清晨时钓获些鳊鱼和小鲫鱼,眼看着今天的垂钓要以失败告终了。突然,坐在我右侧10米左右的老夏惊喜地叫道:“快看,那边有一群大鱼在游动。”我转眼望去,果然发现了成群的鲢鱼像是排队出操似的,一个挨着一个地靠在一起,在水面下约20~30厘米左右的深度缓缓地向前游动……根据经验我判断这肯定是因为持续的高温蒸晒和湿闷的低气压相互作用,使得水中的氧含量急剧减少,各种鱼类纷纷离底上浮,游向氧气相对丰富些的水体中上层(尤以耐缺氧性较差的鲢鱼反应较为明显)。此时钓底一定是无功而返,必须立即改变策略(提升钓棚高度)才会有所斩获。想到做到,我俩立即重新调整浮标,变换饵料,下拉浮标位置,改底钓为浮钓。果然,很快就见到奇效,大小不等的各种鱼纷纷被我们拎上岸来。其中鲢鱼最多,鳊鱼也不少。老夏居然还意外地钓到了一尾2.5千克重的大鳜鱼。

二、钓饵选择和配制

“休闲浮钓”不是因为鱼的密度过高而采取的钓法?熏因此,在钓饵的选择和配制等方面,与“竞技浮钓”也是有所区别的。一般来说,“休闲浮钓”首先应选用一些比重较轻,但雾化时能呈片状散落的雪花粉类饵料为主,这样可以增大诱鱼的视觉效果;另外,再配合一些味道较浓的香甜饵料,加强饵团诱鱼的嗅觉功能。在垂钓鲢鱼、鳊鱼和鲫鱼时可以用“东峻”、“屠龙刀”系列、“九一八”等饵料,配合“草莓”或“香草”香精及蔗糖水进行调制,就可以制成比重轻,雾化好,香味正,口感佳的浮钓鱼饵了。

三、休闲浮钓中的钓具选择

应根据当时垂钓水域的鱼情,确定钓组的最佳组合。若鲫鱼、鳊鱼较多且体重不大的情况下,应以1号左右的母线,0.6号左右的子线,白袖3号钩,轻巧的鲫鱼竿为宜;若鲢鱼较多,并偶尔还有草鱼中钩的情况下,钓具的选择应以2号左右的母线,1.2号左右的子线,带倒刺的チヌ2号钩?熏超硬调的鲤竿为佳。此种钓法尤以钓竿的选择最为重要,尽量使用那些不易产生疲劳的短竿(3.6米最佳)为宜。

四、休闲浮钓中的一般操作技巧

1.抛扬竿的节奏

在垂钓的几个阶段中,节奏应有所不同。

a.做窝诱鱼阶段抛扬竿的节奏应最快,基本上以钩饵入水、浮标翻身立起后,沉至调目位置时就可以扬竿收回了。根据设定钓棚的深浅进行时间判断,(以钓棚设为1米左右时)一般从抛钩入水至扬竿收回大约有5~10秒左右即可。

b.鱼进窝并开始吃钩的阶段,在此阶段时抛扬竿的频率可稍微放慢,给鱼有发现钩饵并顺利吞食的时间。如钓棚设定为1米左右的时候,抛钩入水至扬竿收回一般保证在10~20秒左右之间。

c.中大鱼需续补窝子的阶段。中大鱼后,极有可能惊扰窝子中的鱼群,并且遛鱼、抄鱼入护也耽误不少时间,而使设在半水状态下的窝点没有了食料来源,鱼层可能会稍稍下沉,此时应续补饵料。所以,在这个阶段抛扬竿的频率也应回到垂钓初期的布窝模式上去。但考虑到原先已有群鱼进窝,基础较好。因此,其抛扬竿频率可设定在5~15秒左右,可边诱边钓两不放过。

2.观标

悬坠浮钓与悬坠底钓相比,虚假鱼讯是比较多一些的,虽然,我们提倡捕捉信号要勤一些(这样诱鱼效果会好一些),但是一旦鱼进窝后,提高中鱼率才是最终目的。所以,学会识别真正的“入口”信号,才是最为重要的。自然水域鱼种复杂,各种鱼吞钩入口的信号也各不相同,这里我们仅以一些常见鱼种(鲫鱼)的鱼讯反映为例进行粗略分析,其他不同鱼种的各式标讯还有待于诸位在长期的垂钓活动中进行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到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再加以筛选和总结,这样得出来的经验与体会,才是最货真价实的东西,我们这里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鲫鱼在半水中就饵的标讯也不是从头至尾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鱼群的多少、饵料的适口程度,以及当时气温、气压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在鱼多抢食且饵团大小适中、软硬适度的状态下,浮标往往会先出现较为明显的(如:鱼体蹭线,搅动的水流干扰等引起浮标晃动,较大动感的上下升降等)虚假信号。此时,钓者只需稍微耐心地放一放、忍一忍,它随时可能出现明显有力地“下挫”或大幅“上浮”等确实的“入口”信号。如果出现鱼少且小或饵团料不对路、过大、过硬等引起鱼挑食的现象时,浮标往往会较长时间地无力度上下升降,偶尔出现深幅下沉或上浮,也多为鱼嘴推饵游动而非吞饵游离。所以,多数情况下,钓者会出现较高的空竿率。此时,我们就应该及时地改变钓组或饵料的状况,以较小的钩,较细的线,较软且粘的饵,来适应较“挑剔”的鱼。也可以原钓组不变,采取继续加快投饵频率,争取诱来更多、更大的鱼,使窝点内鱼的密度增加,标象更加真实、明显。

3.扬竿刺鱼

浮钓中的扬竿动作稍区别于底钓,确切地说,它更像是在浅水中底钓时的扬竿方法。因为,较短的水线及较长的风线,使钓手在扬竿时极易出现用力过度的现象。这样不仅会钩豁鱼嘴而脱鱼,而且还影响下一竿的中鱼几率,使窝点的诱鱼效果下降。纠正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经适应一段时间,掌握好扬竿力度即可。当然,如果是主攻鲢鱼时,有时确实需要大力抽提钓竿的,这属特殊钓法应另当别论。

饵料添加剂的灵活选用

随着钓手们对悬坠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来越全面,他们已不满足于鱼饵厂家生产什么配方的饵料,我就机械地使用何种饵料的被动式消费,而是头脑更清晰了,思路更开阔了,追求个性化的意识更强了。他们在正常使用市售的大众化广普鱼饵的基础上,通过日益丰富的用饵知识,将当地垂钓水域的水情、鱼情,与科学使用饵料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极富个性化的“自配型”用饵习惯。许多著名的大师、高手是这样,更多的普通钓手也是这样。他们似乎都有一个相同的概念:我的,才是最好的!

鱼饵添加剂作为制饵时增香、改味、调整饵态的最佳“伴侣”,自然也就受到了广大钓友们的喜爱。

一、饵料添加剂的种类:按照不同的使用用途,饵料添加剂可分为两种类型。

1. “调味型”饵料添加剂:它主要是以高浓度的植物或化学香料精炼而成,通常以液态或粉状的形式出现。它的主要功效是以其芬芳或奇异的味道,改变基础饵料的香型,刺激鱼的嗅觉及味觉器官,变被动的等鱼就饵为主动式的引鱼上钩。此类饵料添加剂的优点是:品种繁多,适合不同鱼种,钓手的选择面较广;浓度高,用量省便于携带。缺点是:个别化工产品型的添加剂只有味而无口感,诱鱼不错但留鱼性较差;高浓缩的倍数不统一,使用时不易把握。

根据添加剂味道的不同,我们可将其分为香型、腥型、酸臭型、甜型及咸型等几种。

a.香型:它主要是以鱼类喜爱的植物香型为主(如香草、香兰素、草莓、香蕉、菠萝香精等),也有部分动物性香型(如奶油香、麝香等)。

b.腥型:按其取材的不同可分为鱼体类腥料、虾体类腥料和昆虫类腥料三大类。如鱼骨粉、虾粉、虾头油、赤尾青、鳗鱼粉及蚕蛹粉等。但也有以化学物质调制出的腥味类饵料添加剂,气味与天然的腥料无太大差异,然而,口感及适口性却不很理想。

c.酸臭型:是以植物材料发酵或化学物质合成的含有较重异味的添加剂,常见的有酒糟类、酱蒜类和醋酸类几种。

d.甜型:常见的有蔗糖、麦芽糖、蜂蜜及葡萄糖水溶液,其中尤以葡萄糖水溶液为上佳。

e.咸型:在含有腥味的添加剂中基本上都有较咸的成分,但最直接的还应是食盐。

2.调整饵料物理状态的添加剂:不少曾经玩过抛竿钓法的钓友,都知道这样一个诀窍:拌饵时突然发现饵太松散了,于是急忙再加入些面粉;若饵太粘了,再加入些麦麸。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调节饵团的松散度及在水中的雾化效果。在悬坠钓法中同样也有这样的添加剂可供大家选用。

a.调节粘度:常见的有面粉、颗粒伴侣、粘粉以及丸九的“寒梅粉”等,它主要是将较松散的饵料重新粘合。

b.加强膨化:常见的有白粉、快速膨胀粉以及较大片状的麦麸皮等,它主要的功效是增加饵料的溶散性,起到加强雾化效果的作用。

c.增强纤维:最典型的就是麦蛋白纤维,也就是俗称的“拉丝粉”。它的主要功用就是在饵料中形成较为丰富的植物纤维网络,使饵团入水后在快速雾化散落的同时,仍能够保持钩上有一定数量的饵料残存,且仿真性极强,非常适用于拉饵钓快鱼或动态钓猾鱼。

二、因鱼而宜巧增味:

1.选材要对:在遵循广泛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特殊性,即要以不同鱼类的一般恋香或恋腥的觅食习性为首选,但也应留意因不同水情、不同饲料喂养而形成的偏食特性。如鲫鱼原本喜食香甜类食料,但由于塘主长期投喂腥味较重的颗粒饲料,则该塘的鲫鱼可能就会形成不喜香甜而爱腥的觅食习性,所以,在选择饵料添加剂时,这一条应是值得考虑的内容。

a.钓鲫鱼应以香甜为主,特别是香味纯正且较为常见的植物香最佳(如草莓、香草、谷物类香型等)。

b.钓鲤鱼应以腥香型为主,特别是以动物性蛋白类较丰富的饵料添加剂较为合适(如鱼粉、虾粉、蚕蛹粉等)。

c.钓草鱼应以植物香型的添加剂为佳,但在秋季也可以加入部分蚕蛹粉、鱼粉等高蛋白的腥香型添加剂。比较好的有:香草、香兰素与蚕蛹粉、鱼粉相配合加入饵料中(此配方在专业养殖塘效果不错)。

d.钓罗非鱼应以腥、香、咸为主,这三个味素虽不能缺少,但也不能随意掺和。较为理想的状态是腥中带香,香中含咸,咸腥适度的感觉最好。

e.钓鲢鳙鱼时应以酸臭型添加剂为主(如异味较重的腌制大蒜的气味最为适合),市场上常见的有龙王恨公司的“酵”字系列和钓鱼王公司的鲢鳙专用香精等。

2.用量要准:使用饵料添加剂自配钓饵,最难掌握得恐怕就是用量的标准了。因为,各式添加剂的浓度不同,水溶性也不相同,所以,即使是同一种香型的两种原料,在使用时的用量也不会相同。因此,我们也无法准确地断定各种添加剂的使用量数,只能为大家提供一些使用时的规律性的经验,供大家借鉴。

基本规律是“宜少不宜多”:这就犹如我们在炒菜时加味精的道理一样,少许适量的投入可以提鲜增味,若是毫无顾忌地倒上个半瓶子,则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著名大师李大毛给我们讲的一件趣事,或许更能说明这个观点:我有一种香料是某鱼饵公司制作鱼饵用的高级添加剂,名为“六合香”。我用它钓鲫鱼、钓鲢鱼、钓鲤鱼等都很管用,在小杂鱼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它管保你钓得过瘾。我在许多钓场用它都创造了不少佳绩,平时在我们这里钓鱼的时候,几个人把我夹在中间钓位,我也照样狂上不已,其中的秘密皆为合理使用了“六合香”,本地的钓友把它视为“神药”。有一次,我出差到外地办事,把钓箱交给了两位好友使用。这二人早已深知“六合香”的神奇,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钓箱,翻出装有“神药”的小瓶,在一包商品饵中加入了半瓶盖左右的“六合香”(平时大毛使用的剂量约为1/4瓶盖的量,配10左右的商品饵),显然这次二人是过量使用了。饵料抛入水中形成窝点后,只见窝外鱼星点点、密密麻麻,而窝点内却如死水一潭。一天下来,反而是邻位的钓友上鱼不歇、忙个不停……令这二位钓友大惑不解。第二天,又有人来此钓位垂钓时,却发现这里窝发如沸,大鱼小鱼聚而不散、上钩不止,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令这些不明真相者喜出望外,直叹自己用对了钩饵选对了标……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再好的饵料添加剂也不可毫无限度地随意使用,特别是那些浓缩倍数相当高的高级香精,其在常态下也许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气味,极易使钓者产生错误的判断。另一条经验是,我们在确定添加剂使用量的时候,千万不能以人类的承受程度来度量鱼的喜好与否,这样会使鱼感到极为不适,因为,鱼类的嗅觉感知器官要比人类灵敏许多倍,也许我们还未感觉到的浓度,就有可能已经给鱼类带来严重的影响了。

3.偏差要小:这里说的偏差主要是指添加剂与基本饵料之间的味道差别。一般来说,避免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基本饵的选用,我们在决定进行自配饵料时,应尽量选用那些味型清淡些的饵料为基础饵。这样无论您加入何种气味的添加剂,它都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能够达到钓者理想的味型标准(俗称不串味)。常见的清淡型饵料有丸九的“黄鲫”、“尺上”,老鬼的“速攻”,南北的“东峻”和海狮的小袋装“屠龙刀”等。

三、因饵不同巧加料:

在不同的水域施钓,有时需要调制出不同手感、饵形的饵料,在现有饵料单独使用而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使用这些专门用于调节饵料物理状态的添加剂了。

1.需要调整鱼饵粘度时:最好的方法是在松散、干燥的基础饵料中掺入部分粘粉或颗粒伴侣之类的添加剂,然后,再加水柔和即可。注意,尽量不要在饵团和好后再加入粘合剂,这样反而会使饵团更加粘手且失去理想的手感。

2.需要改变饵料粘度或雾化效果时:可适当地加入白粉或快速膨胀粉以及麸皮等添加剂。实战中,钓手运用最多的是掺入适量的白粉。这种添加剂在雾化时会产生大量悬浮状白雾,它能有效地改善原饵料的雾化速度与雾化质量,是钓友们垂钓鲢鱼及底鱼浮钓时首选的添加剂。

3.需要调配出含有丰富纤维网络的鱼饵时:可适当地加入麦蛋白纤维粉,特别是在一些基础饵中不含或含有较少量麦蛋白纤维成分的情况下,加入量可以稍大一些(如在寒冷的冬季,植物纤维生成过慢的情况下,也可稍微多加一些)。通常情况下,调配出带有丰富纤维成分的饵料时,麦蛋白纤维粉的比例约占饵料总数的15%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