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梦系列电视剧:天 柱 峰 游 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3:23:31

 

辛卯年八月二十六日清晨,天气晴朗,秋风微凉。我邀约上好友老李坐上公交车从古商城出发,沿沅江边的公路下行,匆匆赶往位处于沅江下游十余华里的天柱峰景区而去,希望一览景区胜景,順便拍写风景照片。

天柱峰位于洪江古商城东郊萝卜湾处,地倚沅江南岸,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海拔300余米。山峰虽然不高,但壁立沅江,拔地而起,犹如一根擎天石柱突兀而立,十分壮覌、雄伟,阳刚。紧连天柱峰的是一座名为“天祖桥”的悬空天桥貫通着的绵亘起伏的群山,苍莽如黛,逶迤磅礴,似如一条巨龙直奔江边,浩浩荡荡,而此山恰似龙头,傲然昂立沅江边上,气贯苍穹,势不可挡。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描写的那样:“太微星斗拱琼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初锁云雷,金翠佳莲蕊斗开。”洪江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活动场地一天柱寺就讫立在天柱峰頂,更显壮覌、雄伟和恢宏。

天柱峰原名铁钟山,据说山中有一个很大的溶洞,洞口在山頂上,洞体又深又长,弯弯曲曲,直通江底,俗称“天水联道”。民间也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歌瑶:“铁钟山,铁钟山,罩在河里底朝天。山頂轻轻一声喊,洞里回声响半天。”更有趣的是:游人只要把一只鸭子放进去,不要一会功夫,鸭子就会从沅江中冒出来,戏水江面,妙趣横生,十分可爱。那么,这个溶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在老百姓中也曾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团魚精,经常出沒在这一带,兴风作浪,掀翻民船,抢劫民女,伤害百姓。在这里居住的民众担惊受怕,叫苦不迭。不知什么时候,有位神人铁匠云游到此,听到老百姓傾诉的痛苦,深表同情,决心要为民除害,制服这个害人精。于是,他在河边架起一座红炉,苦苦锤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打造出来一囗大铁钟。有一天,乘团鱼精把头露出水面,正想害人作恶时,被神铁匠用大钟狠狠罩住,将它扣在山脚的河底上,。团鱼精在钟内乱蹦乱跳,作垂死挣扎,企图逃跑。神铁匠深恶痛绝,火冒三丈,运足神力,将铁钟重重地打了一铁锤,团鱼精被震死了,钟底也被打了一个大洞,不久,这口铁钟就变成了一座山,也就是現在的铁钟山,后来又改名为天柱峰。

   车到萝卜湾,我和老李下车后,沒有順公路往天柱峰頂而去,而是走洪江贮木场,沿沅江行走在贮木场内的道路上,往天柱峰山脚而去。因为山脚处就是洪江最大的天然良坞一萝卜湾,过去每年数十万立方米的木材,都得在这里扎挂成木排,然后顺沅江漂流而下过常德,走洞庭,进长江而运往全国各地。洪江贮木场是洪江最大的国营木材企业,在计划经济年代,这里还是很红火的。早期它是省属企业,后来下放给怀化地区,最后又下放给洪江。正如“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那样,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到現在由于木材缺乏,加之火车开通,企业丧失了水路运输的优势已算是基本自然消亡,场地也租赁给了私人开办驾校。

走过驾校,我们来到了萝卜湾码头。码头下是清澈的沅江在静静地流淌着,河床很寛,最寛处估计有200多米。奔腾澎湃的沅江流到这里,被壁立百丈的巨大石崖迎面拦截,不得不在此北折西回再向东而去,从而在此留下了一个迴流深潭,形成了洪江最大的天然良坞一萝卜湾。同时,在离此处不到500米远的下游围绕沙角地带形成一环流,又围绕茅洲地段形成一环流,使沙角和茅洲成为三面临水,两角与沅江相拥,从而生成了一幅玄幻而又奇幻的天然阴阳太扱图,给天柱峰景区增色不少。而在沅江上游离此处600米处,遙見一座独立的大山,大约80多米高,由于属丹霞地貌,该山光秃秃的,又显示出赤红色,形状酷似弥勒佛神像,面向西方,慈眉善目,笑容满面,正“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人间难容之事。”此刻,沅江上沒有一挂木排,河边上也未見堆放着木材,有的只是河床上的迷雾还未完全散去,河面上有三两艘渔船在慢慢摇曳,几只水鸟在河面上嘻戏,倒是不远处的天柱峰在水中的倒影,给人以无限神思、怀念和遐想!

我和老李赶到天柱峰山脚,抬头仰望山頂,只見天柱峰巍然耸立,峰指青天,直插云霄。而天柱寺飞峙江边,临江悬崖峭壁,高韧百丈,凌云摩天。庙似悬空高挂,烟云千重,真有高峰绝壁之峻险,雄奇宏大之壮美。曾有诗曰:“沅江碧波不舍去,东流天柱又回头。”而在天柱峰至茅洲这段沅江岸边的小半山腰上,修建有一条长1公里多,由人工开凿出来不到一尺寛的羊肠小道,又称纤户古道。在这荒草丛生,依稀可辩的古纤道的遗迹上,不知留下了多少纤户愁苦,洒下了多少行人泪水。据《中国实业志》记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洪江历史上是湘黔边陲的重要商埠,是湘西通往西南的物资集散地。在当时陆上交通不发达的日子里,沅江成了洪江民众頼以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黄金水道。当时常年在洪江港口运输貨物的船只多达511艘,舟樯辐辏,百舸争流,水上运输业呈現出一片兴旺发达景象。从苏、浙、皖、鄂进来的貨物,进入沅江都是衔尾相接,逆水而上,沿途水流喘急,险滩礁石甚多,全靠纤户们在悬崖陡壁的小道上,肩拉背搭,绷紧纤绳,弯腰摆手,一步一个脚印,用力拼命前行,才将一船船货物拉到了洪江。民间有一首歌谣是这样描述的:“三脑九洞十八滩,滩滩都似鬼门关;纤户命薄多辛苦,只盼老天保平安。”

我沉醉和留连在天柱峰的飘渺仙境、烟云缭绕、江水静悠,如诗如画的秀美山水中,更是赞美和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变化万千,造化神奇。我抓紧时间跑前跑后,爬上爬下,登高下谷,攀崖临渊,树上攀爬,草丛迴窜,携带着数码相机不断地选着角度,挑着好景,按下快门,希望能拍下几幅好照片来。特别是攀爬到荒草丛生、藤蔓夹杂的纤夫古道的羊肠小道上,上是高不见頂的壁立石崖,下是嶙峋见底的悬崖峭壁,心里更是一阵紧张和害怕。由此,我也深切知道了要拍好一幅图片的艰辛和不易。在山脚靠河岸的众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中,还有一块石头叫饭匙岩,岩中有园窝,窝上有一条像手柄一样长形凹痕,据说是密云寺的慧灵和尚离开密云峰时丢到山脚,经沅江漂流到这里后变化而成的。我把镜头对准饭匙岩,连拍几张,但由于距离太远,效果好不好我也不知道了,只知道心里满意了就行。

拍完山脚的照片,告别沅江,我和老李沿着上山的石径小道,一歩一歩往天柱峰頂而去。石径小道有些陡峭,弯弯曲曲,踠蜒盘旋而上。路傍树深林密,修竹含翠,花木抚疏,郁郁葱葱。林间小鸟,唧唧喳喳,飞上飞下,十分欢快。这时,远望峰頂的迷雾己渐渐散去,晴朗的天空已慢慢显現出来,东方升起的太阳,正将它的阳光洒下大地,洒落群峰,洒向沅江,洒进山林,洒在石径的小道上,给人以温暖,生机及抚爱。在上山的途中,我不頋身体的疲劳,也不頋气喘嘘嘘,依旧选择着不同角度,不同的景致,用数码相机拍摄着耸峙的群峰,嶙峋的巉岩,清翠的山林,清幽的沅江,崎岖的石径小道。我和老李沐浴着曦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闻着缕缕的花香,瞧着如画的山光水色,绝美的天柱秋景,真似人在画中游,画在心中留,说不出的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悠然自得。

我和老李登上了山頂,沿山頂公路往前不远,就远远地看見了掩映在树林中的天柱寺。据传天柱寺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为历代行船、放排行江的人捐資修建,祈求神灵,保佑平安。该寺原有二殿三堂的木房寺庙,正殿供奉覌世音菩萨,两厢供十八罗汉,后殿供龙王菩萨,祈佑四季行船放排平安。古寺历经风雨,几度兴衰更替,迄今也已近五百年历史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遭遇十年文革浩劫,该寺佛像全毁,僧尼被赶下山,寺院也渐渐荒芜和衰敗下来。直到1994年,在当地老百姓要求及捐资下,经政府批准该寺予以重修,現已建成有山门、大雄宝殿、覌音殿、南岳殿、地藏殿、祖师殿、黒太殿等七处建筑,重现了该寺昔日的光辉和风彩。除了我和老李刚才走的小路外,現已有盘山公路通往该寺,方便信士及游人前往游览参观,并设有茶座以供休憩和品尝。

我和老李来到了标有“天柱峰”字样的第一道山门。山门不大,用砖混结构砌就,上有门檐和匾額。进了山门,就是一道用水泥浇注的甬道,长有150米,宽4米左右,一边为山壁,一边为麻石砌就的护栏,十分整洁和幽静。两边则是高大挺拔的各种乔木树冠以及缕缕清香的奇花异草。走完甬道,就是第二道山门,也是天柱寺的正大门,依旧为砖混结构,其门楣上刻有“天柱峰”三个大字,庄严厚重,十分大气。走进大门,右侧为斋房和黒太殿。黒太殿供奉的是当地一位学有巫术的蒋老婆婆,平时由于忙着寻药煎药,又疏于整洁打扮,脸上常弄得黒黑的,便被人称做为黑婆婆。这位黑婆婆巫术很灵验,求神问签,寻医问药,无有不准,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善事好事,其死后人们为感谢她,特捐资修了这座殿宇给予纪念。大门左侧上行则为南岳殿,供奉的是火神祝融大帝,主南方,佑平安,为当地老百姓主要祭祀的神灵之一。

再往前行,走下石阶,右侧即为新修不久的大雄宝殿,座落在3米多高的台基上,殿高5.7丈, 6丈, 7丈,整个大殿为双层重檐,金碧辉煌,飞角雕龙,琉璃盖瓦,麻石铺地,石砌护栏,高大壮观,气势宏伟。其匾額上的“大雄宝殿”四个大字,更是庄重肃穆。两边朱红木柱上是一幅对联,上写“天呈太扱奇山异水藏灵气,柱托苍穹法雨禪风送梵音。”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大迦叶和阿难尊者。佛像流金溢彩、体态端庄、高大庒严。两侧为十八罗汉,神态逼真,妙像恢谐,各呈异态。大殿两侧的朱红木柱上同样写有一幅对联:“宝相现如来因证菩提空五蕴,金身覌自在虔修殷若晤三乘。”由于不是农历初一和十五,故上山来求神拜佛、祈福许愿的人不是很多,只有少数的游人在寺內兴致勃勃的游览着,也有信士跪拜在佛像前,虔诚礼佛,祈求神灵保佑,全家一切安好!而住寺出家的王姓比丘尼则跪在佛台前,敲着木魚,嘴里念着经文,显現出无比的虔诚、恭敬和庄重。

在大雄宝殿后面左侧是地藏殿,门上的对联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殿内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及唐三藏,两侧也写有一付对联:“見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其左侧墙上有洪江地母宫老年文宣队敬献的“普渡众生”牌匾,还悬挂着不少“有求必应”“ 诚心则灵”的各类感谢锦旗。再往后上行是覌音殿,门上同样有一付对联:“若不回头谁智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須我大慈大悲。”殿内供奉有千手覌世音菩萨,面带微笑,慈眉善目,平视前方。离开大雄宝殿右向前行,过悬空“天祖桥”棧道,就到天柱峰頂祖师殿。这里峰高林密,山风呼啸,群山簇拥,沅江隐現。殿内供奉着雷公电母和四大天王等菩萨。该殿现已有些陈旧残破,斑驳陆离,頹唐剥脱,但另有一番苍凉古远、荒凉沉寂的感覚和意境。传说中的“天水联道”就在此峰上的祖师殿内,現已被封闭起来。此刻,站在天柱峰頂,俯瞰苍莽群山,巍巍丛林,滔滔沅江,田园阡陌,朴卢茅舍,禁不住心潮激荡,壮怀不矣,現套用一句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诗词方才能表达我此时的心情,这就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和老李参覌游览天柱峰的任务已基本完成,而我拍摄天柱峰风景照片的目的也已基本达到,至于拍摄效果和质量如何,这要回到家中输入电脑才能知道。我和老李告别了天柱峰,告别了天柱寺,沒有走来时的崎岖石径小道,而是順着盘山公路走上了归家的路程。

回望掩映在绿树婆娑、林荫蔽天、繁花满园、芳香馥郁中的天柱寺,我感到不虚此行,真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虽然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有一些,但瑕不掩瑜,给人以美轮美奂、美绝精伦的感覚和愉悦还是太强烈了,犹如清澈的甘泉、浓洌的美酒,甜美的乳汁,让人如醉,让人如痴,更让人难以割舍和忘怀。当然,瑜不掩遐,如景区的进一步規划和引资,景点的进一步修复和建设,景区的配套设施和软环境等等,都还是有待商榷和加强的,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统筹規划,早做决策,制定政策,明确制度,采取措施,这样才能加快和加大景区及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从而赢得广大游客的信赖、亲睐和积扱参与。

我相信,只要不断地坚持和努力下去,天柱峰的美景、美色、美名一定能走出湖南,传遍中国,走向世界!

 

 

0一一年八月二十八日于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