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明月刀里的女演员:新华网评:“厕所课”是精神拔节的阶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16:47

雷泓霈

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天津科技大学2011级本科179个班级的5475名学生接过上一级学长递过的拖把,准备上岗了,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些学生将轮流负责清扫两栋建筑的10间公厕,平均每班值日一周。这柄“拖把”在天津科技大学历届学生中已经传递了12年。后来,校方有意突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教育意义,安排全校本科生参加劳动。

这些年,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域外世界名校的网络课程;另一方面,过分优越、现代和糖化的教育环境,让孩子经受人格历练、感受挫折、体验困苦等精神和心理成长的机会也萎缩了很多。很多孩子在身体上已长大成人,可认识事物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却严重不足:生活能力低下,比如大学生还不会炒鸡蛋;不懂得体恤父母;性格草莓化,耐挫力很低,一点微不足道的失败就将自己打倒了;不少孩子都是精神和心理发展的“瘸腿者”,甚至是“畸形儿”。缺乏让精神、灵魂得到感染、熏陶的机会,孩子们如何健康成长?

天津科技大学让又脏又臭的劳动机会成为教材,具有震撼性和醍醐灌顶的教育效果。要想真正让孩子们从糖化思维中走出来,长出精神的钙、人格的刚强,就必须有触及灵魂的教材,有“狠下心来”的教育风度,以及啜饮艰苦、品味臭味的教育创新。教育学告诉我们,残酷、痛苦虽然撕心裂肺,却更能促进成长。因为成长就意味着品味痛苦,在苦难中涅槃。

将“厕所课”纳入成长构成,用又脏又臭的厕所提升普通劳动者的意识,用臭气难闻的环境过滤内心积存的浮华、浮躁、肤浅,以及娇、骄二气,用最艰苦、最卑微的职业实习奠定自己脚踏实地、不挑不捡的职业素养。打扫厕所之类的活儿都干了,还有什么样的挑战和极限承受不了呢?

爱因斯坦说,“当一个人忘记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一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这个 “剩下来的东西”,不是知识,更不是高分,而是内在的人格磨练、心理拔节、习惯栽培等,是看不见的“教育收成”。做好、做到这一点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才是值得敬仰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厕所课”不是课堂教育,由此带来的唤醒和鼓舞功效却比课堂教育,更有生命力、影响力,更有入心入脑的远景教育效果。

努力挖掘属于内在的精神成长、心理成长吧,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能屈能伸的人、造福公共福利的人,远比成为精英、高级白领、高薪阶层和领军人物,更值得称道。这是“厕所课” 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