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缺上班贷下载:央行官员密集撰文阐述金融货币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0:23:00
2011年03月25日 08:25:32  来源: 新华财经 【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3月24日,央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的署名文章,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在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3月份以来,央行有8位司局级官员共发表11文章谈金融和货币政策。自3月2日央行国库局局长刘贵生发表题为《支持经济发展 服务国计民生》的文章开始,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会计财务司司长陈志、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金融稳定局局长宣昌能、条法司司长周学东陆续发表文章,从支付体系形成,社会融资规模与金融宏观调控关系,信贷政策如何支持和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展开论述,集中阐述和解读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下为这些文章的基本信息汇总。
题目: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张晓慧
时间:3月24日
观点摘录:
“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由于具有灵活性和市场化强等特点,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开始就选择的对冲工具。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
“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详细
题目: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继续推动债券市场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谢多
时间:3月21日
观点摘录:
“实现债券市场与国际接轨,根据市场主体意愿,允许更多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债券。”
“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间互联互通初见成效,跨市场发行、交易、转托管均已实现,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进行债券交易试点工作也在逐步推进。 ”>>>详细
题目:健全金融法律体系 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 周学东
时间:3月17日
观点摘录:
“央行将推动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建立和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框架;修订《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删除限制银行发展的规定。……研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等。”>>>详细
题目: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完善金融调查统计体系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盛松成
时间:3月13日
观点摘录:
“央行充分利用报刊媒体、网站及时向社会披露统计数据,并注重与国际间数据交换,加强与各部委、科研机构以及重点关注的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行业分析敏感度,扩大央行统计调查影响力。”
“央行开发了“经济先行指标与预警系统”,动态分析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发展趋势,满足宏观调控科学性、前瞻性及预见性的需要。”>>>详细
题目: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 宣昌能
时间:3月11日
观点摘录:
“针对部分金融机构跨业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各行业综合经营发展不均衡、监管真空等问题,要从宏观整体的角度采取审慎稳妥推进策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明确监管主体,弥补监管真空,形成监管合力。”>>>详细
题目:推进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张晓慧
时间:3月10日
观点摘录:
“作为发展中的大型开放经济体,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要要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发展中的大型开放经济体,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要要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详细
题目:提升会计财务管理水平 为央行履职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司司长 陈志
时间:3月9日
观点摘录:
“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中央银行会计制度体系:适应金融改革和会计管理的新要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部门从抓制度建设入手,出台和完善了大量推进改革、加强管理、健全内控、规范操作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会计制度体系。”>>>详细
题目: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 支持和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谢多
时间:3月8日
观点摘录:
“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积极发挥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稳步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不断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农取得显著成效。”
“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抓手”,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金融服务工作:。“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抓手”,以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妇女、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创业就业为重点,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努力做好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详细
题目:社会融资规模是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的中间目标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盛松成
时间:3月7日
观点摘录: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还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如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未来条件成熟,可将它们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是更为合适的金融宏观调控中间目标:(一)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适合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二)社会融资规模是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联性更显著的中间目标。”>>>详细
题目:“十一五”时期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基本建成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 欧阳卫民
时间:3月3日
观点摘录:
“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力支持了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各类跨行支付清算系统的建成运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参与者构建了跨行清算的高速公路,对建立我国安全高效的金融运行体系发挥了有效的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极大地便利了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有效满足社会经济多样化的支付需求: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发展迅猛,不断创造和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对减少现金使用、降低交易成本、培育社会信用、促进金融创新、方便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题目:支持经济发展 服务国计民生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局长 刘贵生
时间:3月2日
观点摘录:
“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国库监督管理是国库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库资金安全、确保各级财政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环节。各级国库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依法履行国库监督职能,基本确立了“管理机制科学、风险责任清晰、控制重点明确、检查程序合法”的国库内控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点多面广、手段多样、部门协作”的对外监督管理体系,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把好关、守好库”的神圣使命。”>>>详细
搜索更多央行 的新闻
张晓慧: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张晓慧
2011年3月24日
2003年,或者更准确些说,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除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短暂例外,这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因于对冲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度膨胀的需要:公开市场对冲操作逐渐成为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存款准备金工具被前所未有地使用,再贷款及再贴现从过去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转变为以促进结构调整为主。成功的流动性对冲缓解了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压力,维护了宏观总量的基本稳定,并为经济结构调整尽可能地争取了时间。同时,尽管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条件下利率工具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制约,但利率杠杆引导预期、调节供求的作用仍然得到了发挥。
一、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
由于具有灵活性和市场化强等特点,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开始就选择的对冲工具。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03年以后随着流动性过剩压力增大,大规模对冲与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矛盾突显。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创新,从2003年4月起发行央行票据,为顺利完成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任务提供了可能。几年来,央行票据已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年发行量从2003年的7200亿元增长到近年的4万亿元左右,在回收流动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发行央行票据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央行票据的期限品种和发行方式。2004年12月,为缓解短期央行票据滚动到期的压力,在原有3个月、6个月和1年3个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3年期央行票据品种,有效提高了流动性冻结深度。2006年和2007年,根据调控需要,在保持市场化发行力度的同时多次向贷款增长偏快、资金相对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以强化对冲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警示。
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央行票据具有无风险、期限短、流动性高等特点,弥补了中国债券市场短期工具不足的缺陷,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投资、交易工具。定期发行央行票据还有助于形成连续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从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
在一般教科书中,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被视为货币调控的“利器”,并不轻易使用。但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基础货币供应过剩的特殊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发展为常规的、与公开市场操作相互搭配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所以要搭配使用这两种对冲工具,主要是随着对冲规模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商业银行购买意愿、流动性冻结深度等因素的制约;而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锁定部分基础货币并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
自2003年9月至201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2次,其中上调28次,下调4次,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9.5%。期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
三、建立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差别准备金制度。当时建立这一制度,是考虑到不同银行正处于改革和财务重组的不同阶段,且各自对审慎度把握不一。它把总量调控和个体风险差异结合起来,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盲目扩张,是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补充。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针对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的金融机构以及某些贷款扩张过快的金融机构,将其存款准备金率在一般标准的基础上提高0.5个百分点。差别准备金制度在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的同时也降低了金融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普遍强化了资本约束理念,到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全部达到8%的最低资本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建立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明确要求“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经过一年多研究准备,中国人民银行结合宏观审慎理念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对差别准备金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规则化、明晰化,于2010年底明确对金融机构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并作为一种支持、激励性工具加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基于社会融资总量、银行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考虑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和各机构的稳健状况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等,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并为金融机构提供主动按宏观审慎政策要求,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个方面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弹性机制,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目的。
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
再贷款及再贴现的运作曾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使基础货币供应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再贷款及再贴现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年下降。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其中,2010年末全国支农再贷款限额1505亿元,自此项业务开办以来,累计对全国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超过1.4万亿元。二是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方式,通过票据选择明确再贴现支持的重点,优先为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办理再贴现。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帮助灾后恢复重建、扩大涉农行业和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再贷款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支持金融机构改革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管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就业、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的信贷支持;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中国仍处于体制转轨中的特点使得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
六、在市场化进程中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在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工具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也高度重视利率等价格杠杆对于引导预期、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目前,中国已实现了“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中央银行实行二元化的利率调控模式,即一方面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上下限)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及各类中央银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当然,二者之间也有某种共性,都应当反映宏观调控的要求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且可以说,在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情况下,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制还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中央银行调控利率的能力。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更加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根据物价和经济形势的变化,2004年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次,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次和6次,2008年9月份以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0年到2011年2月又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国际收支顺差既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加速以及国内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的反映,也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及围绕此战略长期形成的财政体制、收入分配体制、贸易体制、价格体制、汇率体制等因素有关,从更深层次看,反映了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市场自身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应该是大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利率、汇率等改革将继续推进,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
谢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继续推动债券市场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谢多
2011年3月21日
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有利于改善我国融资结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债券市场在经济金融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要求“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债券市场发展工作,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文件和多次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发展债券市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市场化方向,在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减少行政审批,完善债券发行市场化机制。顺应企业市场化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方向进一步创新债券管理体制,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实行注册制,企业债券和上市公司债券都实行核准制,在减少不必要行政管制的同时,强化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市场化约束机制,坚持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引导市场参与者更加关注发行人的信用风险和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提升了市场参与者的市场意识。这些措施得到了市场和企业的肯定,对于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二是坚持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定位。公司信用类债券的违约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行政审批无法消除违约风险,政府隐性担保也同样不能消除违约风险,应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识别和承担。建立信用风险市场化识别和承担机制的关键,是面向合格机构投资人发展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这也是成熟债券市场的共同经验。合格机构投资者具备更强的风险识别、承担和处置能力,也能够通过多元化手段控制和分散风险,债券收益偏低但相对稳定的特性也更符合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与投资习惯。因此,各成熟债券市场中,合格机构投资者均占绝对比重。目前,我国债券场外市场针对机构投资人特点,已建立了有效风险识别机制,发行前信用评级的差异,发行后经营情况的差异,都可以经过机构投资者的有效识别,通过债券价格的变化加以反映。
三是坚持场外市场为主的发展模式。场外市场,交易双方通过一对一询价方式达成交易,可以根据需要对交易条款“量身定制”,灵活性高,投资者需了解交易对手风险并通过双边授信安排、提供抵押品等方式管理对手方信用风险;场内市场,投资者通过集中竞价撮合方式达成交易,产品具有标准化特征,灵活性差,交易所为中央对手方,集中承担风险,投资者不需了解交易对手信用状况。与场内竞价撮合方式相比,场外询价方式更易使机构投资者偏爱的大宗交易达成,也更适于品种繁多、信用层次丰富的债券定价差异化,以及债券创新产品往往满足特定需求难以标准化等属性。因此从国际实践来看,场外市场往往是各成熟债券市场主流。场内市场则适宜作为场外债券市场的补充,共同发挥其在整体债券市场架构中的作用。
四是推动债券市场产品与工具创新,丰富投资人选择。创新是市场发展的原动力。一方面,直接融资工具创新有助于改善融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十一五”期间,先后推出了普通金融债券、混合资本债券、资产支持债券以及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产品,增加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优化了社会融资结构,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创新丰富了投资者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支持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近年来,配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坚持“满足需求、风险可控”的原则,积极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债券工具创新。相继推出债券远期交易、人民币利率互换、债券借贷、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基本适应了市场主体规避风险的需求,提高了市场流动性,同时为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创造了条件。
五是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加强风险防范。规范是市场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与保障,规范的市场为债券发行人和投资人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预期,有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信心。在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市场规范发展的原则,制度先行,依法办事,有效的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了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多层次的、完整的市场管理体系。在金融法律基础上,陆续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债券市场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如《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等,对具体金融产品业务进行管理,进一步保证了债券市场的有序、公正、公平,增强了市场透明度。此外,顺应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推动、指导上海清算所研究设计我国场外衍生产品集中清算制度和方案,推动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的集中清算。
六是夯实市场基础设施,提高市场运行透明度。大力加强托管结算、交易、清算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拥有统一的中央托管体系、集中的交易信息平台、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安全稳健的资金清算系统。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每一笔交易的明细数据,可以即时完成各种口径的交易数据统计,可以在交易价格异常时由系统自动发出警告,可以对不符合管理规范的交易行为由系统自动发出拒绝成交的指令并锁定交易记录。这些基础设施保障了我国债券场外市场运行透明、风险可控,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债券场外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是强化市场自律管理,积极发挥债券市场自律组织的作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是保持市场稳健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是市场约束机制仍然有其局限性,在市场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强化自律管理有助于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与政府部门监管相比,自律组织更加贴近市场、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推动创新。根据政府管理市场方式转变的要求和市场发展的现实需要,银行间市场成员于2007年9月发起成立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年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交易商协会目前会员1100余个,其中八成为金融机构、企业等各类投资者,集中代表了投资者利益。
八是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请进来”和“走出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先后允许境内发行美元债券,国际开发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亚洲债券基金和QFII在境内投资债券市场,内地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同时配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稳步推进境外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工作。实践表明,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在拓宽外汇资金运用渠道、加快市场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深度不断增加,充分发挥了保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金融体制深化改革、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的积极作用。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债券市场总体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世界上债券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0年,我国债券余额达20.4万亿元。根据BIS统计,我国债券市场排名已跃居世界第5位、亚洲第2位。200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融资及减少对银行部门的依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校正货币和期限错配,促进了金融稳定。
第二,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跛足”现象明显改观。“十一五”期间,随着银行间市场备案注册制等改革措施的落实,我国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0年末公司信用类债券的余额(包括非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券)达4.3万亿元,占GDP比重上升到10.9%。根据BIS统计,我国公司信用债券市场排名已跃居世界第4位、亚洲第2位。在直接融资(不包括金融机构融资)中,债券融资的比重从2005年开始超过股票融资,2010年债券融资规模为股票的3.3倍,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已经达到76.9%。债券融资已成为我国直接融资的主渠道之一,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便利了企业债券融资,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对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债券市场交易量和流动性明显提高。2010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突破150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12倍多,债券换手率大幅提高,公司信用类债券流动性在亚洲国家位于前列。
第四,债券市场主体不断丰富,机构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我国债券市场发行主体从政府、大型国企、金融机构拓展到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已涵盖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用社、企业等各类机构。我国债券市场参与主体范围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力量。
第五,债券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市场化定价程度逐步提高;市场约束与激励机制逐渐发挥作用,信息披露制度对相关利益主体的约束力持续强化;推出了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提供市场化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手段。
第六,随着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在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功能不断深化。我国债券市场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平台。公司信用债券的推出,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改善了融资结构。债券市场还成为金融机构投融资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平台,在促进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七,我国债券市场初步形成分层有序的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我国已初步形成面向机构投资者、场外大宗交易的银行间市场为主体的市场架构。实行场外询价、大宗交易的银行间市场是债券市场的主体,主要满足机构投资者需求,实行场内撮合、零售交易的交易所市场是补充,主要满足中小投资者和个人需求。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了规范的电子交易平台,以及相应的债券托管、清算、结算制度。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间互联互通初见成效,跨市场发行、交易、转托管均已实现,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进行债券交易试点工作也在逐步推进。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国债券市场功能日益增强,对经济支持日趋有力。债券市场的发展,优化了融资结构,成为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扩内需、促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奠定了重要的市场基础,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十一五”规划实施。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债券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得还远远不够,加快发展仍然是中国债券市场建设的第一要务。前不久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要求“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展望“十二五”,我们将继续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从债券市场发展的规律出发,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明确方向,鼓励创新,夯实基础,加强协调,互通互联,对外开放,促进债券市场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一个产品序列齐全、运行高效、功能完备、具有相当规模、能充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债券市场体系,引导金融市场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明确方向,进一步推动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场外债券市场发展,强化市场化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按照场外市场模式,针对合格机构投资者特点和需求,不断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同时,应当继续强化市场化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强信用评级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培育投资者自行识别和承担风险的机制,为债券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是鼓励创新,规范管制,以创新促发展。推动创新,关键是要转变管理理念,着力推进机制创新,减少行政管制。市场产品与工具创新应该更多由市场主体去推动,允许市场参与者在监管部门许可的业务范围内自主创新,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贴近市场的优势,推动符合市场需求的、适合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和交易工具创新;政府部门则着重从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会计、税收等方面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为创新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三是夯实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防范风险。实践表明,交易、清算、结算和托管环节是债券市场风险防范的核心,应该大力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债券市场集中清算,充分发挥集中清算的信息集中优势,加强风险监测,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借鉴国际市场经验,结合我国市场发展实际,继续完善债券市场交易系统和托管结算系统,提高市场效率。
四是加强协调,形成市场发展合力。着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快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根据约定进行信息共享、政策协调的债券市场管理体制,发挥各部门合力,共同推动市场发展。
五是在明确市场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促进场内、场外市场的互联互通。目前,国债和企业债券均可以跨市场交易流通;场内与场外市场的转托管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应继续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整体发展。
六是对外开放,实现债券市场与国际接轨。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推动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扩大境内发债的境外主体范围。根据市场主体意愿,允许更多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债券。在市场管理、会计准则、评级机构准入等方面,以更加务实、开放的态度,加强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部门等各方的沟通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