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百惠官网旗舰店杯子:《微雨独行》之心的重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56:08
 
  

  心的重量

  给咖啡加点盐

  我有一个很特别的朋友,每次喝咖啡总爱在咖啡里加些盐。

  时间长了,道及个中原委,朋友解释说:“我生在南海之滨,是个孤儿,我吃的是百家饭,喝的是百家水,穿的是百家衣,是渔村的乡亲们把我养大,又将我送到学校读书,让我成了走出渔村的第一位大学生。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敢在咖啡里放糖,我是怕过分的甜蜜和安逸,让我忘记渔村的父老乡亲,忘记我自己走出渔村时的誓言。我曾对乡亲们说:‘我还要回来,我要用我所学到的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来报答养育我的父老乡亲。’所以,在别人往咖啡里加糖时,我却坚持加盐,让其变成故乡海水一样的味道,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故乡,不要忘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也是周末,也是闲来无事小坐闲聊,也是男女朋友会聚,当我把“咖啡加盐”的真实故事讲给朋友们听的时候,在座的几位女同胞竟不顾矜持地一个劲地请我将这位特别的朋友介绍给她们。她们也有她们的理由:时下外表英俊而内心空虚的男人有如放糖的咖啡,有些腻味、有些黏糊……而喝咸味咖啡的男人太少了。一个能对故乡、对社会负责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对感情、对婚姻、对家庭负责的人。

  女同胞们调侃:其实有责任感的男人是最可靠的。因为人的本能就是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只是后天的学习与修养,让人日趋完美和坚守。“将爱情进行到底”这句话,应该说是美好婚姻的归宿,也是一个十分浪漫的理想。然而,大凡能真正将爱情进行到地老天荒的毕竟是少数,恋爱的新鲜和新婚的激情过去,维系婚姻的便是亲情、是牵挂、是良心、是道德、是深深的责任感。所以,与其说将爱情进行到底,倒不如说将婚姻进行到底更为现实和可靠。

  女同胞们的有感而发,是发自肺腑,是因经历和看到自己和身边太多的婚姻变故,“屡败屡战”当中,其情也切、其言也真。

  所以,她们认定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能值得信赖,更是不能托付终身的。

  也是周末,也是闲来无事小坐闲聊,但会聚的朋友都来自于商场,其间不少身价千万、亿万的成功人士。在调侃功成名就了,何不“刀枪入库”,尽情地享受生活时,朋友中却道,我成功了可以金盆洗手了,可一直跟我“南征北战”的成百上千的弟兄们呢?他们还要前进,他们还要发展,他们还指望着我这个“领头羊”除了扶他们上马之外,还渴求我多送他们一程。所以我不能就此停顿,还须继续“拉磨”,为社会、为自己,也为他人……

  谈到责任感,我还记得一位事业和家庭均较成功的朋友,在教育儿子时的一席话。他说,儿子,自打你出生之日起,你就不完全属于你了,你属于这个家庭、属于这个社会、属于这个民族……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作为一个男子汉,是千万不能缺少责任感的!

  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只有男子才需对家庭、对社会负责,同样女孩子也应该一样有责任感。其实,在我们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生活当中,许许多多的巾帼英雄她们对家庭、对社会,乃至于对国家、对民族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的生动事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无疑,她们也是一杯杯醇香而又略带丝丝咸味的咖啡,让历史铭记,让世人回味和无限感怀。

  梁启超在他的《饮冰室文集》中提到:“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自放弃其责任,则是自放弃其所以为人之具也。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一家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人人各各自放弃责任,则世界必毁。”

  “活在责任和义务里”这句名言,是已故台湾著名国学大师耕云先生在台北和北京多所大学里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他一再告诫学子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要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又是家庭的一分子,也要尽到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就会感到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就会具备谋求生活的动力;具备谋求生活的动力,就会有信心把自己承当的责任承担到底。同理,主动履行义务的人,就会两肩担道义,就会一身正气,就会有力量把自己应尽的义务履行到底。

  我所重复和看重的是:责任感,是一个大写的人成功的基石,人生旅途的背囊里是不能缺少责任感的。

  责任,是一种伟大的良知。

  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应不辱使命而努力。

  责任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给你责任,也就是给了信任和真诚;有责任,也就成就了尊严和使命。

 

  第三只眼

  自打走向社会,迄今近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我自觉养成了一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做人和行事的习惯:遇事三思而后行。尽管因自己先天的不足,抑或性格使然,也曾做过许多错事,走过许多弯路,但我自觉养成的这一习惯,却能让我不断地在失败中前进,跌倒了又能很快爬起来,不断地日趋进步、日臻成熟。所以,我十分的推崇先哲的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

  诚然,对于哲人所提“一日三省”的要求,对我们来说未免有些要求过高,难以做到,但是遇事内省作一些必要的思考则是完全有必要的。不然的话,我们就无法避免犯错误,甚至就会在犯错误的时候还不知道错在哪里。一个人犯错误不要紧,摔了跤也不要紧,这些都是成长的代价。要紧的是犯了错、摔了跤,一定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摔跤。只有明白了其原因之后,才会避免犯同一个错误、跌倒在同一个坑里。

  记得释永有句慧语:“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意为凡人俗子皆重结果,有大智慧之人却看重起因。一件事的起因,常常蕴藏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机缘。所以,我们遇事不妨多加思考和分析,找到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真正原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做人如此,做事更是如此。商界有句名言:管理百万财富要的是精明,管理千万财富要的是高明,而管理亿万财富需要的则是英明。所谓“英明”,我之理解就是完美无缺、料事如神、心如明镜、天人合一。而要达到如此完善的境界,显然离不开知己知彼,离不开缜密的思考和内省。国内成功的企业家刘永行曾深有感触地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家要做大的产业战略转型,必须提前五年以上的时间进行思考。要千锤百炼,一千遍问自己,一千遍拿数据说话,然后你再干。因为战略转型是企业一个很大的创新。平时一个小创新都有很大的风险,何况是这么大的转型?所以你必须非常慎重对待,不能贸然行动。有人曾将人和动物作过区分,认为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动物只长有两只眼睛,而人却长有三只眼睛。这也许是造物主的有意安排,是对人类的无比恩宠吧!

  我认为此话颇富哲理,因为所谓人的“第三只眼睛”实际上就是内省和思考,它与智慧相通,与创造思维相连,它比另外两只眼看到的更多、更远、更深刻。它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的一种本能,在开发人的潜能方面,内省成功与想象成功、行动成功一样的神奇,一样的重要。一个人要想睁开“第三只眼睛”,就要把自己的内省与思考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临机不断、当断不断、多谋少断,这些都是相对于男人的贬义词。说说楚霸王项羽吧,力拔山兮气盖世,见到秦始皇的“国宾”车队驰过,脱口而出“吾可取彼而代之”,何等豪迈!但在“鸿门宴”上,当断不断,结果放走了刘邦,给自己留下了一个与之争天下的人,被后世嘲笑为“撬开金锁放蛟龙”。等到面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时,又临机不断,只得仓皇出逃,那后世的评价,可就听不得了。而“不肯过乌江”的蠢事,自然是多谋少断、内省不够了。都那个时候了,你还去想有没有颜面见江东父老,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俗语都不明白了,也只能是“自刎乌江”,留一曲“霸王别姬”让千秋万代吱吱呀呀地唱。

  因此,内省与思考应该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积累。有事的时候,当然要思考和内省,没事的时候,也应该内省一番,将时局与目标算一算,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也不是一天两天内完成的。因此,内省,如影相随,应当体现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细节上。

  当然,胡思乱想,不会是好的内省,纯粹的妄想,也只会是平添三分乱。内省,还是应当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现实中可以学,书籍中也可以学,在他人的身上,还是可以学。虽说是“世事如棋局局新”,但许多的人与事,总是会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点以近乎相同的方式出现。但凡到了这种时候,所学所思,必然派上大用场。因为学习既是内省的前提,更是内省的延续和发展。正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均有其内在规律,只有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内省,方能明辨是非,方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而找到其解决的办法和避免重蹈覆辙的因由。

  孔子说:“人苦于不自知。”我们的眼睛演化的目的是朝外看,“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看得见别人脸上的小雀斑,但是看不见自己脸上的青春痘。而内省则有如明镜,它不仅是了解自己做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透过它了解自己真正的意图;所以说,内省是做人的责任,人只有透过自我内省才能在预中明,在破中立。

  所以说,内省是一种劳动,内省是一种勤奋,内省更是一种智慧和进步。

  小处不可随便

  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老先生有一则轶事。当年于老先生不仅位高权重、德高望重,且可以写得一手好字,于是,求他墨宝的人格外多。还有一些人因求不到老先生的字,就想办法偷,偷不成则想法去骗。据说有这么一个人,趁夜深人静时,偷偷跑到于老门前撒尿,次数多了,其门前气味令人难忍,于是,于老先生便写了一个“不可随处小便”的条幅,贴在了门前。可是条幅刚贴出一天,晚上便被偷了,当然从此也没有人再来门前撒尿了。这事令于老先生觉得有趣,让人去打探个中原委,手下回报,字已被人装裱,而且还卖了个好价钱。不过,偷字的人将“不可随处小便”在装裱时拆开重新组合了一下,成了“小处不可随便”。

  于老先生听后的态度不得而知。但这个偷字的人真可以算得上是个“雅贼”。他这一折一补,将一句随便的话变成了劝世箴言。“小处不可随便”,道出了为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做事的精神。

  所谓“小处”,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个人的小节。而对这些小事小节,许多自认为能干大事或正在干大事的人,往往因这样那样的理由忽略,且忽略得振振有词。其实,吃鱼时卡住喉咙的往往是小刺,原因就是你忽略了它。日本有句俗话:嘲笑一块钱的人会为一块钱哭泣。这说的就是小事的重要性。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至理名言。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都告诉人们,要想成就大事,就要不厌烦小事,任何大事都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大老板的事业也不是天生规模就大。记得我在上学时就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一个志存高远的青年,一心想救世济民。一日,一位得道高人来看他,想给他一些点拨和指引。不料才一进院门,就见满地枯叶,房间里也脏乱不堪。高人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说:“瞧瞧你这屋子,脏成这个样子,乱得这么糟糕,你怎么不收拾收拾,打扫打扫呢?”那高人大约是觉得,杜甫都可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你一个小青年,也太不给面子了吧。孰料这个年轻人还真的不买账,胸脯一挺,说出一番宏论来,其大意是:大丈夫应该胸有大志,要扫就扫天下,怎么可以扫这一间屋子呢?高人也来了脾气,脱口说了一句传之后世的名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两人讨论的问题,表面来看只是涉及简单的劳动,其实质还是做人与处世的态度。所谓扫天下,那是一定要先扫这间小屋的,而扫这间小屋,又何尝不是扫天下的一部分呢?《增广贤文》里说:“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曾国藩也说过:“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还有一部名为《细节》的小说,其题记为“大事留给上帝去抓吧,我们只注意细节和小事”。作者还借主人公的话作了注脚:“这个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壮举都不如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细节里来得有意义。”能收拾得了一间屋子的,至少就有了收拾天下的基本经验。

  但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问题,实在是令无数的有志青年犯错误。圣人说大丈夫要“禁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禁口就是不要搬弄是非,修身呢,就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周恩来总理形象气质俱佳,获得了世界赞誉,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翩翩的风度来自于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了的自我苦修。我读到他关于修身的自我约束条款,第一条就是“面必净”。一个叱咤风云数十载的历史伟人,自我修养却是从洗脸刮胡子开始的。正因如此,他才会在世界的舞台上,一举手一投足都倾倒世人。

  做人、治国、齐家如此,做事业做企业更是如此。《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就提到:三株曾是国内一家很有知名度的生产保健饮品的大型企业。这家企业曾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销售额提高了64倍,达到80亿元,打造出了无比辉煌的保健品帝国,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而且触角几乎直达每一个村镇。总裁吴炳新曾自豪地说:“中国第一大网络是邮政网,第二大网络就是三株网。”但是一个“常德事件”,一篇“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的报道,便使拥有15万员工的三株这座庞然大物轰然倒下,难得的企业管理帅才吴炳新为此大病一场,且收到了医院的病危通知书,同时也使企业界多少人为之长嗟短叹,唏吁不已。当然,三株的垮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它却印证了一个关于细节和小事的不等式:100-1≠99,100-1=0,功亏一篑,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失败。

  据说麦当劳训练员工的第一堂课就是从洗厕所开始。因为服务业的基本理论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去干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做大事。还有有关企业管理质量的“海恩法则”更是提纲挈领。这个法则简单地说就是: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还会有300起事故苗头。解决好了每一个小小苗头,就能保证飞机飞行万无一失。

  实践证明,随着时代的进步,想靠惊天之举在短时期内引领潮流,只能是痴人说梦,费力而达不到好的效果。所以,从眼前做起,从点滴进入,从小处着眼,就可以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而致千里,积小善而成大德。你看看,从眼前做起,多是举手之劳的事;从点滴进入,不用太费心,也不用太操劳,总之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从小处着眼,能让对手松懈,能比较轻易地运作人事与资源,以最快捷的时间和最简单的代价,达到目的。走人生的路,有时候需要的就是一点点成就感和自信心。目标太大,轻易达不到,或许一辈子都在追求中。而让目标小一点,你就能不断地成功,不断地树立信心,不断地积累资源,或许最终达到的目的,比一开始的目标还要大得多呢。须知高楼万丈,也不过是从一砖一石砌起来的。

  当然,我们说要从小处着眼,注意从小事做起,并不是指那些无关紧要、细枝末节的芝麻小事,而是指那些为了达到成功必须做的具体事,它和不分轻重缓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着本质的不同与区别。

  以前有一句先哲的口号,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我倒有些冒昧地主张,人不妨先解放了自己再说,如果人人都先解放了自己,不就是解放了全人类么?其理说的还是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常怀感恩之心

  听到过一个故事,主人公叫赖东进,是台湾省第三十七届十大杰出青年,一家生产消防器材的公司负责人。那是在两岸杰出青年的一次座谈会上,由于前面的发言者没有把握好时间,于是主持人只给了他三分钟。但就是这三分钟,他让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人们当时甚至忘了鼓掌。

  赖东进说:“我的父母都是瞎子,我母亲还有智障;在我家,除姐姐和我,剩下的弟弟妹妹全都是瞎子。因为瞎,我的父母只能靠乞讨来养家糊口。我们家没有住房,父母把家安在乱坟岗的墓穴里……直到我9岁,父亲才在好心人的劝说下把我送进学堂。上学那天,9岁的我第一次在老师的帮助下洗了澡……父母那个样子,自然没有能力供我上学,当时才13岁的姐姐便到青楼去卖身;姐姐不在家,我放了学还得照顾一家大小。但我从不缺课,而且放学后连家都不回,便去要饭,之后喂给家人吃。因为智障,我母亲每次来了月经都是我给她换纸……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我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情。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虽然瞎,但他们给了我生命,至今,我都跪着给他们喂饭;我同样感谢苦难的命运,是命运给了我磨难,使我的人生是这样的与众不同……”

  我后来又把这个故事说给了几个朋友听。那是一个节日,记得大家当时在玩牌,听了赖东进的故事,朋友先后找借口离开了牌桌。我想,十有八九,他们是回到了父母家人的身边去了。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17岁时,当我跌跌撞撞地离开我的家乡湘阴,故乡予我的所有恩惠便随着我所有的憧憬和抱负一起进入行囊。在从军的旅途上,在经商的风雨中,我都不曾忘记,也不敢忘记。

  所以,当1998年我的家乡洪水肆虐,母校买马村小学摇摇欲坠、父母官们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不得不寄读在村民家时,我的心便被揪得紧紧的。买马村,那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啊!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在县城给父母买了房子,让二老在此安度晚年,兄弟姐妹也全都随我在外面闯荡,一个个先后离开了买马村,但在听说村干部们为了筹集建校款欲找人募捐时,我不曾丝毫犹豫,便应承了全部的款项,并且承诺以后每年捐一笔钱,用来奖励那些学习成绩好却因家庭困难而交不起学费的学生。

  因为此举,人们后来又是送匾又是立碑,却让我惶恐不安。老实说,我捐献那20万元钱的初衷很纯粹:报恩!是买马村养育了我,如果我尚能长成一棵大树,那么买马村便是我永远的根;倘若我可以流淌成一条河,它便是我不竭的源。

  这就像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老家集镇上那个摆书摊的老奶奶一样,当时自己嗜书如命,却常常囊中羞涩,但不管什么时候去她老人家的书摊,老人家总是一脸笑意,我怎么翻怎么看,老人家从来没有不耐烦,她是知道我口袋里面没有几个子儿的。遗憾的是后来好几次回湘阴,我都没能够在集镇的街头找到老人家略显佝偻的身影。但她的慈眉善目,却让我常怀感念。

  有时候想,自己的路能走到今天,其实是缘于文学,但自己文学梦的萌芽,却是得益于中学语文老师的栽培和灌溉。我那时偏科特别严重,但语文老师却因势利导,他不仅给我推荐好书,细心地点评我的每一篇作文,还将一本当时书店里不常见的《四角号码词典》送给了我。至今还记得他指导我背“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时的情形。以至后来每看到“老师”的字眼,我的脑际便会浮现他那亲切的容颜。也因此,就是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也会经常想着给老师写写信、寄点钱。我曾一直认为“忘记就意味着背叛”这种观点有些绝对,但不该遗忘的如果也遗忘了,那甚至比背叛更让人不屑。去年6月,我还曾派人把老师接到广州,我自己也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陪老师游珠江、登白云山。有次他有个亲戚在东莞出了点事,我亦是全力以赴,替他把事情处理好。

  在西方(其实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有个感恩节,我觉得这个节很好。他们怎么感恩?他们这样说:有的人有食品却不能吃,有的人能吃却没有食品,我们有食品,我们能吃,感谢上帝!在这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我们有房子住;在这夜幕降临的时刻,我们有灯光照;在我们孤独的时候,我们有朋友;在我们寂寞的时候,我们有音乐,在我们……感谢上帝!

  美国是一个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但在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人在尽情享受丰盛食物的同时,却也不会忘记穷人:去超市购物,他们会将所购物品留下几包放在超市的募捐筐里,或者将一包食品塞在饥饿的小孩手里,又或者去参加公益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们认为,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肃穆和虔诚所感动。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感恩而去抄袭一个感恩节,但我们必须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会产生力量的,这点我深信不疑。

  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我常怀感激之情。感谢上苍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安稳的大后方。其中包括贤淑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女儿,健康安稳的父母和家人。他们让我放心在外面奔波,每当我拼搏得“遍体鳞伤”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之际,亲人们定会给我疗伤、给我清醒、给我鼓劲。

  我感恩,因为仁慈公允的上苍给了我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给了许多帮助我的“贵人”;特别是我每有耕耘,定能每有收获。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和不幸。

  学会感恩,包括对曾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包括对曾欺骗过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包括对曾遗弃过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自立……感恩,对所有使你坚定信念和取得成就的人。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感恩是一种宽容和豁达,是一种伟大的情操。世上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感恩,只有心怀感恩,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因为忘了感恩,因为欲壑难填,而受到报应和惩罚的例子还真不少。君不见,因为阶段的成功,不知自己“姓什么”,而失去了更多,甚至丢掉了老本;因为升迁的顺意,不想久居人下,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尚无满足,到头来竹篮打水,反误了卿卿性命;因为多方的拥有和富足,而忘了感恩,而求全责备,总想有了还有,要了还要,总追求完美和全部,却失去了更多……正应了一句格言:“上帝叫你灭亡,先要叫你疯狂。”

  《风俗通》里引邰子击壤的句子这样说:“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在吴稼祥的《把海倒进杯子》里曾经写道:“上帝其实很公平,他给富人以好食物,给穷人以好胃口;给大人物以矮小的身躯,给伟岸者以卑微的灵魂;给馥郁的桂花以可怜的形貌,给不芬芳的牡丹以天仙的姿色;让恶人得到诅咒,但用享乐补偿;让善人获得赞美,但用痛苦折磨;让强大者独处,让弱小者群居;给无爪牙者以翅膀,给不能飞翔者以爪牙……他不让任何东西完美,于是,人类才有了对完美的渴望。”他给你这么多,也一定会拿走这么多。你所拥有的,都是必须感恩的。想通了,就感到周身舒坦,惶恐和浮躁便随风远去。

  还有,因性格使然,在常怀感恩之心同时,我也深知自己有许多的毛病和不足,比如有时有“牛脾气”,经常有“刀子嘴”、“土匪相”……所以,我经常自己与自己作“斗争”,努力让自己做“小”,让自己“低调”……犹如一棵庄稼,成长发育期总是直矛朝上、叶面带刺,只有成熟了,才慢慢低下丰硕的穗头。

  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我们的命运也充满变数。所以,不管什么样的日子,既然是上苍赋予,那就会有它的道理,那就需要我们常怀感恩之心。

 

  成功是一种心态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有个以乞讨为生的人,整天挎着个篮子四处乞讨,看尽了脸色受够了白眼,日子过得好不凄惶。适逢国民党政府发行航天彩票,一块银元一张,头彩奖金是五百块银元。这个乞丐想:一旦中了头奖从此不就发了吗?于是他把乞讨来的铜板一枚枚积蓄起来,终于有了一块银元。于是他用银元买了一张彩票,放在了篮底。

  一个月后开奖,乞丐中了头奖;他心花怒放,认为从此再也不必与破竹篮为伍而将它扔进了湍急的苏州河。

  他趾高气扬地到银行领奖,翻遍全身也找不到彩票,这才想起彩票早已随破竹篮沉入了河底。他痛心疾首地蹲在银行大厅的地上抱头大哭。

  有人说这是命中注定,他就是乞丐的命。天上掉馅饼都改变不了他的命运。其实,他的命运是由他自己的心态决定的。假若他没有太得意忘形,他的命运从此真的就会迥然不同。古训中的“宠辱不惊”,说的就是人无论是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要以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一切。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就是说一个人要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只有在你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成功的欲望,然后再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努力,你才能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认识和取得成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回答出为什么,怎么办,回答出成功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为朋友做更多、更好的且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你的成功才是自然的、进步的和积极的。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还要正确地看待你所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因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是没有一帆风顺的,肯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这就要求你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百折不回、屡败屡战的顽强斗志,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成功。曾有人将人们对事业的追求方式分成两类:一类是从别人的成功中找出更多的客观原因来为自己开脱;另一类人是找到了榜样,减少了借口,增加了斗志。香港作家林振强曾趣谈追求成功,他说:“有机可乘时,不要加、不要减,也不要除,勇敢去乘吧。”

  在你成功之后,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你成功了,随之而来的就会有鲜花、掌声,就会有虚虚实实耀眼的荣誉和奖杯,更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阿谀奉承,乃至温柔甜蜜的陷阱。在这之间,你必须学会甄别,不在这些东西中飘飘然迷失自我。美国著名摇滚歌手鲍勃·迪伦曾谈论成功——一个人成功后,如果他能在早晨起来晚上睡下,其间又在干他想干的事,而且不愁衣食,那么,他就是真正的成功者。因为成功了却不能很好地把握,其结局就会像已打到了北京的李闯王和中了巨彩的乞丐一样,美丽和成功只是昙花一现。

  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成功”?是以金钱的多寡分出“穷人”和“富人”来,还是另有划分呢?曾有人这样说:在物质普遍比较丰富的背景下,穷人、富人的概念已经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区别了。很多时候你不能从外表判断出谁是穷人谁是富人,比尔·盖茨常常穿便装,城市的打工仔倒是天天西装革履。

  穷和富只是相对的。收入越高的人越觉得自己是穷人,这并不是荒诞。收入越高往往支出越高,反倒入不敷出了;收入高的人常常自视也高,总觉得身价还没有抬够,还可以更高,当然他要叫穷。早两年央视做过调查,多数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比较幸福了,而部分月薪超过3000元甚至5000元的人,却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小康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

  现代人不完全以财富的多少、职位高低去评判一个人的价值,而且人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并非富人和地位高的人就是快乐的,穷人和打工一族就很痛苦,人生的幸福很多时候与穷富、职位无关。

  探讨成功的问题,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心理分析。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你为什么失败?或者,为什么感觉自己失败?谁都可以问问自己。一个人、一个家庭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要的前提下,他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在不断地为理想而奋斗,能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应该说,他就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