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凉喉咙痛吃什么药:三种教育方法成就孩子一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37:43
《三种教育方法成就孩子一生(全文)》
第一部分 第1节:前   言(1)    前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天下父母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的。然而,眼看着别人的孩子成了天才,而自己的孩子却仍显得资质平庸。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就是天生注定的吗?    当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压抑住了。而潜能被压抑的原因,同父母失望和诘问的原因一样——没有好的教育方法,确切地说是因为没有采用正确的先进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    为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有识之士为了正确地教育孩子,探索正确的早期教育的康庄大道,纷纷投身于教育儿童的伟大事业中去。这些教育界的先知以及他们为教育、为孩子、为人类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成为一座座不朽的里程碑。在这些让人们瞩目驻足的丰碑面前,我们尤其不能忘记的是卡尔·威特和他的"全能教育法",蒙台梭利和她的"特殊教育法"以及铃木镇一及其"才能教育法"。    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牧师,对教育富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教育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书中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教育其儿子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过程,透过他的儿子成长并成才的经过,向人们展示出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至于卡尔·威特及其全能教育法的影响,我们略看一下几个例子就可以窥斑见豹了:天才少年儿童罗伯特·威纳的父亲、哈佛大学教授威纳博士声称,他就是在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威纳的。M·S.斯特娜夫人更是在著名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的力荐下,潜心研习卡尔·威特的教育法,开始训练教育自己的女儿,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从巴尔的父亲巴尔博士所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等书中,人们即可知道他也是在认真研读过《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巴尔并获得成功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第一部分 第2节:前   言(2)    玛利亚·蒙台梭利于1870年8月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自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26岁就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907年开始在各地建立蒙台梭利"儿童之家",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环境"的教育方法。她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为了人类精神的复兴及人性的发展,奉献了自己所有的智慧与生命。著有《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手册》、《教育法人类学》、《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等书。    《蒙台梭利教育法》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受此书的影响,慕名前来参观儿童之家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络绎不绝。长久以来,还不曾有过一个教育家能将儿童期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研究。蒙台梭利以科学的精神发现的"童年之秘"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一些崭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态度"上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导引,使"教育"幼儿成为真正的可能。正因为如此,蒙台梭利及其科学的发现成为了幼儿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1898年铃木镇一出生于日本的名古屋。他22岁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他抱着"每个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实施"天才"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天才"儿童。他还进行教育实践,开始以松本音乐学院为中心开展起了才能教育运动,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才能教育支部。为了进一步发扬才能教育法,他还著有《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    日本国内,在铃木等人的共同努力倡导下,才能教育也开始超越了音乐教育的范畴,开始逐步向传统教育渗透,效果甚佳。铃木的才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在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轰动于美国。昭和三十九年,铃木先生率自己的学生赴美国进行巡回演出,被美国媒体评价为"铃木发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一个个神奇的天才少年在他们的教育下诞生了,他们的教育方法也被世人奉为圭臬。他们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方法,而且以自己的实践证实了:正确的教育是造就天才的唯一途径,而且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成才中存在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第一部分 第3节:前   言(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发展。家庭教育也是一门学问,同样有很强的技巧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终身的教师,但是育人要先育己。因为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并不是他们不愿意教育好孩子,而是缺乏系统的教育方法的学习,有三分之二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是不成功的。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于孩子自身的成长,对于家庭的发展,国家以及民族的未来都有着不可度量的重要意义。    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素质教育事业的进步,也为了让所有的父母都能教育出天才儿童,我们编写了《三种教育方法成就孩子一生》一书,意义就在于为大家提供一部最权威最完善的教育宝典。它既是珍惜和纪念教育先知们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也为我们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提供先进、确切、权威的指南,使每一个父母或老师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实施教育的方法,让更多的教师以及为人父母者从中获益。    如果借鉴他们的教育方法,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天才就在自己的身边!    前言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一本书造就的天才3    卡尔·威特的誓言 7    神奇的天才 10    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 17    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 20    运用递减法则 26    让孩子及早掌握语言 29    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 33    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36    孩子是否需要伙伴 39    愉快而幸福地玩 42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45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52    不要对孩子表扬过多 56    培养孩子的善行 61    培养爱好,陶冶情操 64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 67    蒙台梭利教学法 72    创建"儿童之家" 75    0~3岁是教育的黄金时机 79第一部分 第4节:前   言(4)    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83    以孩子为中心 87    编制适合孩子的教具 91    适应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本能 97    有准备的环境 100    感官训练 103    读写算的练习 104    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106    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 110    在吸收心智驱动下学习 113    重视孩子的敏感期 116    自由必须以纪律为前提 118    奖惩对孩子没有效果 121    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 124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音乐才能教育的奇迹 131    从艺术中认识到人生的价值 134    铃木发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137    能力并非遗传 140    能力是生命机能的别称 144    重视旺盛的生命力 147    才能的作用 150    本国语教育的经验 152    能力的培养与前进的速度无关 154    我的孩子能成才吗 156    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条件 158    从孤儿到世界一流的音乐家 160    环境影响能力 164    石器时代培养不出贝多芬 166    性格就是能力 168    从容易的事情开始 170    孩子失去兴趣的原因 172    "玩"学习 173    只要干则会 176    孩子喜欢重复做事 177    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 179    不要任意指责孩子 180    如何矫正缺点 183    "要用功学习"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185    与孩子交心 187    为什么"跟不上" 188    "自己无能"的苦恼 190    不是教,而是培养 192    培养毅力 194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第一部分 第5节: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1)    一本书造就的天才    1914年,一位只有14岁的少年以优等生的身份从哈佛大学毕业,这引起了很多人士的高度关注,包括他的身份、传奇似的学历及其所接受的颇为新奇的教育方法。    他接受教育始于1岁半,3岁时就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便对人体发生了兴趣,开始学习生理学。没多久就在行医开诊所考核的初试中获得了合格成绩,让人称奇。6岁那年春天,和别人的孩子一样,他开始去上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时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母亲去接他时,已经成了三年级学生了,并于同一年内,结束了小学学业。7岁时,本想上中学,但由于年龄小而被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家里学习,而学习的科目主要是高等数学,这是因为古今的语言学等知识他早已融会贯通了。    8岁,他终于上了中学,不论哪门学科都非常优秀。由于数学尤为超群,学校准其免学,同时让他帮助老师为其他同学批改数学作业。在此期间,他还利用空暇时间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但是不久之后就退学了,因为中学所教的知识他已经全部学过了。    从这时开始,他已经是闻名遐迩、声名远播的"名人"了,各方各界人士都纷纷慕名前来考他。考毕,无不感到惊奇,赞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愧不如的自然也大有人在。    9岁和10岁,他继续在家学习,11岁刚过就被世界名校哈佛大学接纳,自此,他开始了在哈佛的深造生活。入学后不久,他曾进行过一次有关第四象限的数学难题演讲,这次演讲使教授们大吃一惊。而关于他12岁时的情况,他的父亲在《俗物与天才》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他)今年只有12岁,但却非常擅长往往使硕士课程的研究生们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他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里亚特》、《奥德塞》等原著作品。后来,他擅长古典语,还阅读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亚里士多德、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的孩子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之类那样容易和有趣。他还爱好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对伦理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也具有丰富的知识,还通晓我国政治和宪法。"    就这样,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于1914年以哈佛大学的优等生从该校毕业,并在以后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取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德兹博士的儿子,威廉詹姆斯塞德兹。    大千世界,无独有偶。类似塞德兹这样的天才少年儿童还有两个,一个叫阿道夫巴尔,是塔夫脱大学神学教授巴尔博士的儿子。他13岁时就进入哈佛大学深造,并且提前一年毕业。另一个是该大学南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罗伯特威纳。他10岁就上了塔夫脱大学,14岁毕业。接着进入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1914年年仅18岁的他就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巴尔和威纳家里,不仅他们俩出色,他们的兄弟姐妹也都异常出类拔萃。巴尔的姐姐15岁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也在1914年与巴尔同期毕业。他们的妹妹丽安和弟弟洛得洛夫,也于该年开始上大学。威纳的妹妹康斯坦斯,也于1914年14岁时上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第二个妹妹贝鲁特于该年12岁时也上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第一部分 第6节: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2)    宾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说,她的女儿3岁就会写诗歌和散文,5岁就学会了世界语,并开始在世界各地宣传和普及世界语。4岁会拉丁语及其他13国语言,很小就担任一些团体组织的领导。8岁起学习生理学、卫生学、数学等等。    在历史和文明源远流长的古老的东方,这本名不见经传的教育书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其中包括18岁女孩问鼎哈佛的传奇故事。    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其标题为"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该报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4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一消息经过当地互联网等媒体通稿,迅速流传海峡两岸,引起一阵轰动。    一个个真实的关于天才的故事广为流传,引起了社会对天才问题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他们的经历,了解、研究、学习并尝试应用他们的学习或其父母们的教育方法。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专家学者们发现,尽管天隔一方,尽管前后跨度达两个多世纪,然而,这些天才神童却同时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得益于一位名叫卡尔威特的人所著的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    哈佛大学教授威纳博士——天才少年儿童罗伯特威纳的父亲声称,他自己就是在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威纳的。塞德兹的父亲塞德兹博士也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同样也是读此书,并用该书中传授的方法成功地教育了塞德兹。MS.斯特娜夫人更是在著名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的力荐下,潜心研习卡尔威特的教育法,开始训练教育自己的女儿,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从巴尔的父亲巴尔博士所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等书中,人们即可知道他也是在认真研读过《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巴尔并获得成功的。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李卫华在向广大父母传授刘亦婷成功的秘诀时,更是盛赞作为她指南针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    "每天从杂志社下班回来都要读到深夜许多父母已经按书中的方法培养了数百个中国早慧儿童。刘亦婷被几所世界名校所看中的优秀素质,也是用该书中的方法打下的基础。那会儿,我根本没想到,由哈佛图书馆里的孤本藏书所传播的教育思想,最终会把刘亦婷引向哈佛。"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无一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那么,被这些父母们奉为学习的榜样的卡尔威特到底是何许人?而被这些父母们奉为教育孩子的"圣经"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又是怎样的一部书?竟然能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跨度中,对东西方孩子的教育产生同样如此巨大的影响。第一部分 第7节:卡尔·威特的誓言(1)    卡尔·威特的誓言    虽然只是一个乡村牧师,卡尔·威特却非常富有独特见解。在其众多的独特见解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教育理论。    在卡尔·威特还没有孩子时,就提出教育子女必须从幼儿开始的观点。用他的话说就是,对子女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他确信,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般的孩子都能成长为不平凡的人才。而且他总是公开宣称:一旦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对其进行这种教育实践。换言之,他宣称坚持要用这种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然而,由于当时教育理论不先进,人们的教育思想比较落后,在当时,对于卡尔·威特的观点,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表示反对的也大有人在。好在当时他还有一个知音,也就是他自幼时就结交的好朋友格拉彼茨牧师,也是最了解他的人。而在他的家乡,格拉彼茨牧师备受人们推崇,被当地居民所敬重。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威特的教育方法,格拉彼茨牧师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还为卡尔·威特创造各种机会,让他去演讲,借机宣传他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在威特生下来之前,玛得布鲁特市的几个青年教育家和该市周围的几个青年牧师,曾共同发起组织过一个探讨教育问题的学会。格拉彼茨牧师也是该会的会员,在他的介绍和推荐下卡尔·威特也成了该会的会员。第一部分 第8节:卡尔·威特的誓言(2)    在一次聚会上,有一个叫希拉德的牧师断言:"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教育家无论怎样拼命施教,其作用也是有限的。"由于卡尔·威特向来就持与此完全相反的意见,所以他立即反驳道:    "不对,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是有限的。在我看来,别说那些生下来就具备非凡禀赋的孩子,即便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坚信这一论断。"    这番与普通大众的传统教育观念大相径庭的言论一经发表,卡尔·威特在会上立马就成为了众矢之的,招致众多与会者强势言语的围攻,他明显地处于劣势。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以退为进,说:"你们有十三四个人,而我只是一个人,我是寡不敌众的,无法辩过你们。与其跟你们辩论,不如拿事实来说话。如果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只要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一个非凡之人。这是我由来已久的决心。"这种情形下,会员们得势不饶人,回答说:"行,我们等着瞧!"    虽然聚会已经结束,希拉德牧师却依然言犹未尽,就热情地邀请老威特到他家继续讨论会上所争论的问题。然而两人唇枪舌剑的辩论到最后却仍然是毫无结果,他们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各自在会上已经说过的话。在希拉德牧师家的这次辩论中,在会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格拉彼茨牧师终于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威特观点的支持。他说:"我确信,威特的誓言一定会实现,按他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一定能取得成功。"可是,固执的希拉德牧师根本就不相信这一点,仍然顽固地认为那是不可能的。    事隔不久,威特夫妇有了一个孩子,但没有几天就夭折了。之后,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也叫卡尔·威特,然而小威特却是一个很不称心的婴儿。第一部分 第9节:卡尔·威特的誓言(3)    父亲悲伤地说:"我这是遭的什么样的罪孽呀!上天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邻居们尽管常常在口头上劝他不要为此而忧愁,但私底下的确都心照不宣地认为小威特是个白痴,而且背地里还在为这孩子的未来以及威特父母的境遇而犯愁。    老威特有了一个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尽管生下的儿子不尽人意。他的知己好友格拉彼茨牧师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希拉德牧师,希拉德牧师又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的会员,并让他们来"验明正身",确信小威特刚出生时,确实不是一个天赋非凡的孩子,更谈不上是一个天才神童,以示公正。    由于婴儿不称心,起初,就连身为母亲的老威特的妻子都悻悻地说:"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会是白费力气,竹篮打水一场空。"谁言寸草心。好在身为父亲的老威特并没有绝望,而是一丝不苟地踏踏实实地实行着自己教育儿子的计划。    小威特出世以后,周围的人们从此就多了一桩茶余饭后的谈资,那就是议论小威特的教育与成长。当然,他们这种略带幸灾乐祸心态的关心与老威特的目的完全不一样,前者好像在等待着一个"注定要失败"的实验结果,并带着一种看好戏的心态:好,这回看你的本事了!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什么本事能教育出一个非凡的"天才"来。因此,每次见到他和格拉彼茨牧师时这些"好心"人就试探性地问:"怎么样,有希望吗?"对此,老威特和格拉彼茨牧师总是坚定地回答:"是的,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惊喜的。"尽管如此,他们却依然以一种怀疑的眼光审视着威特的成长过程。第一部分 第10节:神奇的天才(1)    神奇的天才    上帝总是会眷顾那些孜孜不倦的人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下,没过多久,这个备受关注的"傻"孩子如同他的出生一样再次轰动了邻里和方圆左右。当小威特长到四五岁时,他在各方面的能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同年龄的孩子,成为"本地教育史上的惊人事件"。    老威特对儿子实施了全面化教育,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他挖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诲子不倦,让威特非常健康、健全,而且活泼幸福地成长,学业自然也进步神速,7岁半时他就已经远近驰名了。在他出名以后,德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们都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考他,然而没有一个人不是带着怀疑和猎奇的心态而来,然后吐着舌头怀着肯定和赞叹的心态而归的。其结果是使得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轰动效应也越来越大。    1808年5月,台尔琼斯·兰特福克——梅泽堡某学校的一位教师为了激励自己学校的学生,促进他们学习并加强他们的积极进取心,要求允许他在学生面前考考威特。威特的父亲起初怕由此引起威特的骄傲自满,颇为踌躇,不过经过一番权衡选择,最终还是答应了。和往常一样,威特的父亲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因为威特还只是个孩子,关于考试一事事先不要让他知道,同时还要提前跟学生们打招呼,千万不要对他说一些表扬和赞美的话。兰特福克应允后,就正式去邀请威特父子参观自己的学校,并希望他们借此机会对其学校以及学生提出批评和建议。到了学校,兰特福克把他们带进教室,让他们坐到后面。那堂课正好是希腊语课,教科书是《波鲁塔克》,学生们对此普遍感到挠头。兰特福克就请威特作答,以让同学们见识见识,威特很轻松地就把学生们不明白的地方全解答了。不仅如此,对同学们普遍反映的比较艰深的问题也是对答如流。    尔后,为了进一步考核他,兰特福克又把用拉丁语写成的《恺撒大帝》一书交给他,并提出问题。威特又全部毫不迟疑地作了回答。接着兰特福克又拿出了一本用意大利文写的书让他读,他也读得很流利。他父亲还用意大利语插话提了几个问题,威特也都一一作了回答。兰特福克还想考考他的法语,但是由于教室里没有合适的书,只得用法语和他对话。就像用本国语讲话一样,威特也非常流畅地回答了各种问题。后来兰特福克又向他问了有关希腊的历史和地理等问题,尽管提的问题很多,又是各个方面的,杂乱无章,但出人意料的是威特居然全部一一给予了正确而独到的回答。最后又考了数学,圆满的答案使学生和老师都为之惊讶,称之为"天人"。而这时威特只有7岁零10个月大,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孩子。    如果说此前,威特在故乡周边的地方小有名气的话,那么此后,威特就真的扬名德国了,一时间大有"德国谁人不识君"的态势。究其起因事件,自然就是台尔琼斯·兰特福克的这次考核了。数天后,《汉堡通讯》上有一篇文章详细报道了这件事情的全过程。报道的开头这样写道:"几天前,在本地教育史上发生了一起惊人事件。"各地的报纸马上转载了这一报道。于是威特的名字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德国。来拜访威特的人更多了,他被接踵而来的各方面的业界、专家、学者和教育家们测试,测试完毕都纷纷表示百闻不如一见,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其中包括许多当时一流的专家学者。而自古以来,德国人就特别尊重学者,这也是德国到现在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一部分 第11节:神奇的天才(2)    威特名扬天下之后,莱比锡大学的某位教授和本市的某个有势力的人物打算让威特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他们试图说服威特的父亲让本市托马斯中学校长劳斯特博士对威特进行一次严格的全方面的考核。威特父亲讨厌所谓的学者,怕他们乱出考题而影响了威特的学业及成长,所以对于他们的提议起先予以了拒绝。在他们的再三相劝下,最后他勉强算是同意了。当然劳斯特博士并不是威特父亲所想象的那种人,他是一个深明事理的和蔼可亲的学者。他没有让威特察觉到是在考试,而是在交谈中完成了考核。考试过后,劳斯特博士就给他写下入学证明书。内容是:    今天根据我的要求,对9岁的少年卡尔·威特进行了测验。考希腊话时从《伊利亚特》中选了几段;考拉丁语时从《艾丽缔斯》中选了几段;考意大利话时从伽利略的著作中选了几段;考法语时在某一本书中选了几段。都是比较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威特却答得很好。他不仅语言学知识丰富,而且理解力很强,具备各方面的渊博学识。这个令人赞佩的少年,听说是其父威特博士教育的结果。我认为这一教育方法值得学者们重视。总之,这个少年完全具备上大学的条件。为了学术的进步,让他上大学深造是非常必要的。    劳斯特博士的证明书送到莱比锡大学后,校方同意他于次年1月18日入学。上大学那天,是父亲带着他去的,校长居恩博士非常高兴,同他们谈了许多话。同一天,居恩向市里的权势人物发出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洛赫村的牧师威特博士的儿子卡尔·威特,刚刚9岁就具备了十八九岁的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识。这是他父亲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由此可知,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使儿童的能力发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能熟练地翻译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语的诗词和文章。他最近被很多学者考过,没有一个不为他的学识而惊叹,他还在国王面前接受过考试。他具备十分丰富的人类有史以来在文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所积累的知识。这些都是他父亲教育的结果,所以说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也是不亚于其儿子的学识,令人惊叹。第一部分 第12节:神奇的天才(3)    为了得到国王的许可,威特的父亲带着威特去了卡塞尔。当时的国王不是普鲁士国王,而是维斯特法利亚国王杰罗姆(拿破仑一世的弟弟)。威特父子到达卡塞尔后,不巧的是国王恰好外出旅行了。他们第二天早上去拜访拉日斯特大臣,拉日斯特大臣也考了考威特,同样感到吃惊。    在3个小时的考试以后,他确认威特是个名不虚传的杰出人才。与此同时,他觉得把威特这样难得的人才送到国外(因为莱比锡当时是属于萨克森的)去太可惜了。他又问了威特的父亲许多有关的教育方法,最后决定不让他们父子去莱比锡而留在国内。    第二天,拉日斯特设晚宴招待威特父子和政府的大臣们,并有意在宴会上考了威特,大臣们都感到非常满意。经过协商,他们一致决定请国王承担莱比锡市民们所承担的义务,让他们留在国内上哈雷大学或者格廷根大学而不去莱比锡。    一般说来,一个10岁左右的少年和一些20岁左右的青年一起学习,一定是相当紧张的,但实际上威特的学习并不紧张。恰好相反,威特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他可以尽情地游玩和参加运动,并常常去采集动植物标本;他会画画、能弹琴、也会跳舞。除了上课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古典语和近代语的研究。    第二年夏天,即第二学期末,国王杰罗姆驾临格廷根大学视察。国王参观了校内的各个地方,最后到了植物园。由于威特这个学期听植物学讲义,所以同其他学生们一道都在植物园。随从人员中有前面提到的拉日斯特大臣,他一眼就认出了威特并向国王作了简单的介绍。国王对此非常感兴趣,要和威特谈谈话。    于是就把威特叫到国王夫妇面前,同时也允许他父亲进见。一席谈话过后,国王毫不吝啬地对他大加称赞,鼓励他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并表示要永远给予保护,希望他安心学习。    威特父子从国王面前退下来后,随行的贵妇们蜂拥而上,围着小威特亲吻。然后由两个将军把威特夹在中间跟随国王身后,一直到把国王送上车时为止。这时威特年仅11岁。第一部分 第13节:神奇的天才(4)    1812年冬,即第五学期,威特12岁时公开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受到了广大学者们的好评。又因为在书中公开了他自己发明的非常简便的画曲线的工具,所以更加受到了赞赏。    在第七学期,他一面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史,同时又挤出时间写了《三角术》一书。当时他才13岁。这本书在当时虽然未能马上出版,但是在l815年,他离开了哥廷根大学到了海得尔堡大学以后却出版了,反应良好。    1813年,威特的父亲接到了国王的通知,通知上说把提供给威特的学费延长到4年。1814年4月,威特去维茨拉尔旅行,并访问了吉森大学。该大学的哲学教授们欢迎并与之讨论了学术上的各种问题,最后承认了他的学术水平(特别是1812年公开发表的论文的价值),由校长赫拉马莱博士亲自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这是1814年4月10日的事。随后他又访问了马尔堡大学,同样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据说如果不是吉森大学抢了先的话,马尔堡大学也准备授予他哲学博士的学位。    由于在哥廷根大学的第八学期的学费是由汉诺威、布朗斯维克和黑森三个政府出的,当威特父子前去布朗斯维克领取学费时,当局就把他们介绍给了布朗斯维克公爵。当时,正巧公爵正准备外出旅行,但仍然很高兴地接见了他们。他们谈了许多话,公爵非常热心地建议他去英国留学。并表示只要他愿意去,就把他介绍给在英国的亲属并为威特出学费。    因为威特在此之前曾在萨尔茨韦德尔作过关于数学的报告并受到了一致的好评,所以当他由于同样的原因去汉诺威时,也被邀请作了报告。当问到要求自己讲的时候,对方提出仍然希望他讲讲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在接受了邀请的第二天,威特就在本地一所中学的大礼堂里作了讲演。当时是1814年5月3日,他年仅14岁。参加讲演的听众,集中了市内的所有的知识分子。他用流利的德语讲得既流畅又清楚。由于连日忙于交际,每天很晚才得以休息,无暇准备讲演的底稿。有人对此产生了怀疑,绕到威特的后面想看看是不是没有底稿。当这位猎奇者看到威特没有底稿后,十分惊异。威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解除听众的怀疑,他特意离开讲桌,这时听众们更是为此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威特在热烈的喝彩声中结束讲演后,政府承认了他的才学,并向他提供了比原本应承担的份额还要多的学费。肯布里基公爵也和布朗斯维克公爵一样,建议他去英国留学,并答应给予推荐和为他出学费。去黑森时,威特也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常被邀请到宫中。第一部分 第14节:神奇的天才(5)    威特从哥廷根大学毕业后,他的父亲就在考虑他以后的出路。如果打算让威特早日成名,上策就是让威特钻研迄今为止所获得过学位的某个领域,但经过慎重地选择,他父亲放弃了这条捷径。他认为这样做只能使威特成为偏重于某一个领域的学者,而这种学者往往都是板着面孔难于接近的人。他们一般只懂得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的那一点专业知识,为了显示他们有高人一等的学识,不论对谁,无论走到哪里,他们总是卖弄,不管人家是否愿意。对于他们的专业以外的东西,他们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所以,为了使威特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决定让威特去学法学。某著名数学教授得知此事后对此深感遗憾。威特的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呢?因为老威特认为:决定专业方向应该是18岁以后的事,在那之前应该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等到了18岁以后,如果威特喜欢数学的话,那就让他搞数学。    这以后,威特就在海得尔堡大学专修法学,经过两年的学习,尽管此时才16岁的威特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但是却已经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还被聘请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去柏林大学上任,便又接到了普鲁士国王的赏金,去了意大利留学。在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小威特无意中发现了但丁文献的神奇,于是开始了对但丁的研究。经过一段短时间的研究,他发现国际上对但丁的研究存在很多谬误。经过更深入地研究,1823年,年仅23岁的威特,便公开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他在此书中指出了当时研究但丁的学者们的谬误,为但丁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    "学者必痴",自古以来人们就是这样看待学者的。可是无论在小时候还是在长大以后,威特都不是枯燥无味的书呆子。他的身体里自小就流淌着文学的血液,他不仅从小就精通古今文学,而且还很早就写出了优秀的诗文。他之所以能成为研究但丁的天才,成为研究但丁的专家也决不是偶然。    值得我们一提的是,尽管在对但丁的研究上威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只不过是他在"务正业"之余的一种爱好罢了。因为他还没有忘记,普鲁士国王让他去意大利留学,为的是让他潜心研究法学,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学家。因此,他在意大利一直在热衷于法学,经过几年的学习深造,他于1820年回国,并于翌年开始在格拉斯哥大学教授法学。威特在那里教了十几年的课以后,又于1834年转入哈雷大学。威特教授的授课知识之丰富、表达之清楚,可谓有口皆碑。就这样,他在学生们一年年的掌声中一直授课到1883年他去世时为止,去世时享年83岁。第一部分 第15节: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1)    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    不明事理的世人动辄就把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的失败归咎于他人,尤其是在威特成名以后,人们变本加厉地谴责其他教育家无能,责怪他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像威特那样的人。为此,一些思想狭隘的教育家更加敌视威特的父亲。    威特在刚出生时是个众所周知的"傻孩子",但是由于威特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慢慢表现出来的许多远远优于普通儿童的能力,许多人依然认为,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并非教育的结果。为此,威特的父亲总是摇头苦笑,无可奈何:    "人们都说我的儿子是天才,不是我教育的结果。很多人都不相信我的话,连我的许多亲友也不相信。倘若上帝真给了我一个天才的儿子,这是上帝对我的仁慈,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为了减少一些人对他的敌视,也为了向人们阐明正确的天才观,威特父亲决定将他的教育方法向世人公开。    威特的父亲将自己的教育方法公开的另一个理由,也是最为重要的理由,即为了答谢关心他的朋友们。正如他所感慨的那样,小威特的成名,使他平添了许多敌人,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他在书中写道:    "朋友们对我的教育方法很赞同,常常用谈话或写信的方式来鼓励我。因此我也往往被他们的好意所感动,有时感动得流泪。我的成功大半在于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因此,我一辈子都难以忘却他们对我的好意。我的朋友们希望我把我的教育方法编写成书并公之于众。而我屡屡拒绝,但是到最后我还是被他们说服了。我是在他们的再三劝说之下,决定公开我的书的。但是我不敢断言,运用我的教育方法的人就一定能像我一样获取成功。另外,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像我的儿子一样接受那样的教育。但是我相信,不管谁使用我的教育方法,肯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一部分 第16节: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2)    裴斯塔洛齐是第一个承认卡尔·威特教育方法的人。当人们还在用"坚决"地怀疑的眼光看待这种教育方法时,裴斯塔洛齐坚定地支持并鼓励他:"你的教育方法必定能取得成功!"下面就是裴斯塔洛齐先生写给威特的父亲的信:    我曾记得14年前,在布夫塞同你谈过关于教育的问题。当时,你说用你的特别的教育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教育你的孩子。14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你儿子所受到的教育的效果比你预想的还要好!    但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会怀疑这是否就是你教育的结果,或许还有人认为这是你儿子的天赋所致。因此,我希望你能向世人详细阐明你的教育方法,以使世上的所有孩子能通过这种教育方法而受益。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请你务必考虑。    你最卑微的仆人和朋友    裴斯塔洛齐    1818年9月4日于伊凡尔顿    除了裴斯塔洛齐,巴黎大学的朱利安教授也一再地劝说他,希望他把他的教育方法以书的形式公之于众。    正是在反对者的压力和赞成者的支持之下,卡尔·威特于1818年写成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一本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    《卡尔·威特的教育》,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部,哈佛图书馆里藏有一册,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因此该图书馆把它作为珍品,郑重地陈列在贵重品室里。    这本书在当时受到冷遇,可能与它的篇幅过长和叙述方式不吸引人有关。这本书长达1000多页,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与主题扯得很远的枯燥的议论,而且杂乱无章。尽管后来从这本书受益非浅的威纳博士曾将它译成英文,并删去了原著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篇幅也压缩到300页左右,但它仍然使人感到枯燥和啰唆。    除了书的表现形式有问题外,更为关键的因素可能是,书中所阐述的思想与当时人们的想法格格不入。威特的父亲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可是当时流行的主导思想是:儿童的教育应当开始于七八岁。这种论调在当时为人们所深信不疑。除了此论调之外,还有一种让许多父母感到十分恐惧的观念是:早期教育有损于儿童的健康。因此,在这种思想观念的笼罩下,威特的父亲的教育理论,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简直荒唐至极,更谈不上指望父母亲们会用他的理论将一个"凡夫俗子"培养成"天才"了。    然而,卡尔·威特不仅造就了一个天才,使儿子成为通过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典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儿子的成长过程和秘密公之于世,为后人培养自己的孩子提供了第一份范本。以下内容就是对他的主要教育思想的介绍。第一部分 第17节: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1)    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    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卡尔·威特常向别人宣讲这一道理。    这个现代人已经完全接受的观点,在当时却并不容易为人所接受。在当时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天才观:一种强调的是天赋,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其天赋决定的,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甚至是不重要的;另一种则强调重要的是环境的作用,天赋的作用并不重要。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卢梭和裴斯塔洛齐。爱尔维修是裴斯塔洛齐派的先驱者,他坚信: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的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成为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    威特的父亲显然受到了爱尔维修的学说的感染,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的意义。正如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在威特的父亲对儿子的培养过程中,他一直受到那些被冠以教育家头衔的人的敌视,因为他的教育观念触犯了这些权威业已成形的信条。    与爱尔维修有所不同的是,威特的父亲承认孩子的禀赋是有所不同的。    他认为,孩子的天赋当然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高一点,有的孩子低一点。假设我们最幸运地生下一个禀赋为l00的孩子,那么白痴的孩子的禀赋大约只能在10以下,而普通的孩子只在50左右了。    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同样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也同样都是非常完全的,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取决于其个人的禀赋。可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受到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孩子,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孩子,可能只发挥出了30。第一部分 第18节: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2)    因此,若能乘此之虚,对他们实施可以发挥其禀赋八到九成的有效的教育,那么即使生下来的禀赋只有50的普通孩子,也会优于生下来禀赋为80的孩子。当然,如果对生下来就具有80禀赋的孩子施以同样的教育,那么前者肯定是赶不上后者的。不过,我们大可不必悲观,因为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寥若晨星,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普通而平凡的,其禀赋约在50左右。    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大都有着这样的或那样的缺点。威特的父亲进一步论述到,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再完全一些的教育,那他们就必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或更坚强,一言以蔽之,他们就能成为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    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绝高的禀赋的孩子施以高明而完全的教育,那他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但遗憾的是,生来就禀赋超群的孩子屈指可数。    为此,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其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非凡的人,乃至能培养出天才。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他举了橡树的例子。    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一棵橡树可以长到30米高,那么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样的道理,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一个具有l00度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儿童具备l00度的潜在能力。可是,要达到理想状态,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即使橡树具备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要真长到30米高还是很困难的,一般可能只长到12米或者是14米左右。假若环境不好,则只能长到6~9米。但是,如果给它施肥,好好培养,则可长到18米或者21米,甚至也可以长到25米或27米。同样的道理,即使是生来具备l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也只能成为具备20度或者3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只能达到其潜在能力的二成或者三成。但是,如果教育得好,那么就可成为具备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可能实现其潜在能力的六成或者七成,甚至八成、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发挥出到十成。第一部分 第19节: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3)    但是,令人扼腕的是,具有像威特父亲那种先进思想的人在当时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可谓是凤毛麟角。家庭成员之间的能力相似是一个已被接受的事实,因此家族中数代出现天才的几率就比较大,这使天才具有遗传性的观点具有了一定的可信度。所以在19世纪,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天才只是发生于正常人中的某些极端个案。而且他们还认为,天才是遗传而来的,天才的遗传是心智能力遗传的一部分。    尽管雅典的人口不多,但却出现了很多举世闻名、名垂千古的天才人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人种改良论者高尔顿将此归结为希腊人是优秀的人种。他说:"希腊人优于我们(欧美人),正像我们(欧美人)优于非洲土人那样。"遗憾的是,他丝毫不去关心天赋以外的东西对人的发展与成功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和许多人一样,他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其中的价值与地位。雅典的天才人物之所以很多,希腊人人种优秀也许是其中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早期教育已成为当时雅典社会的一种习俗。高尔顿对此却毫无察觉,因此,他的天才观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了片面性。    事实上,人种改良论者当然承认,能力的遗传从理论上讲是合乎逻辑的。尽管高尔顿曾搜集过一些所谓遗传性天才人物的例子,但在我们看来,其中的许多例子却也未必能经得住考证、站得住脚。很多即便具有天赋遗传特性的人物如果没有经过后天的教育,也不可能成为天才。正如谚语所言:"天才不传代。"    当然,我们决不是一点也不承认能力是可以遗传的,而且不管怎样讲,从理论上来说,能力的遗传也是合乎逻辑的。但是能力的遗传并不像财产的继承那样。财产的继承是现实的,能力的遗传却不是现实的。由父母遗传给自己孩子的能力只是一种可能性,不发掘它就没有效力,只有发掘了才会产生效力。    所以即便我们相信能力是可以遗传的,但遗传论者也必须要回答以下的问题:为什么天才的遗传比肉体特征的遗传要少得多,以及为什么天才遗传的例子很少见呢?第一部分 第20节: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4)    天才的出现与天赋有关,但是,更要强调的是,孩子如果只靠天赋,那将是一事无成的。《伤仲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了,这是此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了。方仲永天赋极高,五岁时开始接触书写用具,就能指物作诗,出口成章,而且所作的诗无论是言辞文采还是寓意哲理都有独到之处,被同乡尤其是文人所推崇,这些人纷纷出资财请他作诗。方仲永的父亲贪财好利,于是就总带着他拜访同乡文人以图小利,却并不让他继续学习,也不教育他。等到他十二三岁时,他的才气已不如从前,文思略显迟钝。数年后,方仲永已是江郎才尽,沦为了普通人,"泯然众人矣"。    孩子生下来即使具有很高的天赋,但倘若得不到充分的发掘,也是无济于事的。社会上也曾出现了很多具有很高天赋的孩子,可惜其中很多人的天赋由于得不到充分地发掘而成为极平凡的人。尽管能力的遗传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出现遗传性天才的例子却很少见,其原因就在于此。    深受卡尔·威特影响的塞德兹博士说:"幼儿就像烧陶瓷用的黏土一样,教育得当与否,教育的效果如何,决定其成就的大小!小孩只要从小获得得当的教育,就可以成为音乐家、画家、诗人、学者等等。"可是,有的人也许会说:"成为音乐家就需要有敏锐的听觉,如果没有敏锐的听觉,不论多么早教他音乐也无济于事。而敏锐的听觉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你的教育理论我根本就不信。"    有没有敏锐的听觉,这是对大人或小孩长大以后才说的话。如果两三岁就开始训练,是完全可以培养出敏锐的听觉来的。在欧洲,有的人说如果一家人中三代都是音乐家,才能出一个大音乐家。这是从天才遗传论的角度来说的,是非常不正确的。心理学家所说的视觉型和听觉型,也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从莫扎特的例子来看,他成为著名的音乐家,是由于他出生于充满了音乐气氛的家庭里,从小就产生了对音乐的爱好。第一部分 第21节: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5)    米开朗琪罗生下来不久就被送到乡下,寄养在别人家里,他的保姆是位石匠的妻子。后来他说:"不仅在这个家庭里吃了保姆的奶,而且从小就爱上了锤子和凿子。"而他的家庭却是豪门世家,非常反对他成为雕刻家。但当心之火已经燃烧起来后,他的父亲也无可奈何了。    林内家住在湖泊之滨,周围有野花、有森林、有马叫、也有游泳的小鱼。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生物学家,就是因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    ……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而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与我们所说的教育及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同一个道理。    总之,幼儿像制造陶瓷用的黏土一样,可塑性是很强的,环境和教育想把他培养成什么样就能把他培养成什么样。    名人或学者的孩子不一定成为声名远扬的人。过去有个学校,五六位教员在一次集会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博士或名人的孩子一般成绩不好。这当然不是正确的判断,而且,孩子能否成为伟大的人物,只看他在学校的成绩是难以下定论的。可是,伟人的孩子不一定是伟人,这却是事实。世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还是才能的问题。才能这东西不光是遗传的问题,重要的是大脑是否发达,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问题。    我们决不否认遗传的重要性,但是遗传对孩子的命运来说,也决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具有决定力。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威特警告人们:"不要失望,不要相信万能,坚定不移地去做吧,你们的孩子也有成为伟人的可能性。"第一部分 第22节:运用递减法则(1)    运用递减法则    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遵循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l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他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他也只能成为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实现的能力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是这样的:每个动物的潜在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有的动物的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很长,有的动物的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则很短。但不论是哪一种,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例如,小鸡"追从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其出生后4天之内,如果在这其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所以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的4天里不放在母鸡的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了。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其出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鸡的声音,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枯死了。又如,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发达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把它放到一个不能埋食物的房间里,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具备了。    其实,人的能力也是这样的。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遵循递减法则来发展或实现的,所以即使生下来有l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对他的教育,他的能力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度了。    因此,教育孩子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极力地减少甚至杜绝这种递减。由于造成这种递减的原因是未能给孩子发展其潜在能力的机会,致使其枯死,故而教育孩子的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和空间。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才能减少甚至杜绝孩子的潜在能力的递减呢?    卡尔·威特认为,应该尽早实施教育——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对其进行教育。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大不相同,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不是在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地观察与接触中,将对整个事物的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    所以,对3岁以前婴儿的教育,就是"模式教育"。婴儿对模式的识别能力,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且他们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婴儿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是成人远不能及的。这时,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人们用笔在上面涂抹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换而言之,也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你不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的能力的大脑的话,他也会毫无区别地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个人的素质。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模式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第一部分 第23节:运用递减法则(2)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接受了卡尔·威特的这一教育思想,坚持早期教育,使女儿的记忆能力明显的超过了普通的孩子。以"认生"——婴儿第一次表现出记忆能力——为例,刘亦婷3个月大时就开始认生,比普通的婴儿提前6个月;6个半月就出现了理解记忆(即明白词语与物体的关系),而50%的婴儿则是在10个月大时出现的。当长到13个月时,她的记忆力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飞跃。在记忆方式上,她已不再仅仅依靠人类3岁以前所特有的"模式记忆",而是提前萌发了3岁之后才有的"分析记忆"能力。经过妈妈的不懈努力,她对女儿的教育也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女儿满1岁半时,妈妈就试着教她背唐诗。刚开始是两个字为一段地教她,没过几天,女儿就可以流利地背诵"朝辞、白帝、彩云……"虽然她并不懂诗的意思,但唱歌一样的朗诵,却能使她感悟到诗歌韵律的美妙。自那以后,婷婷的学习热情一直很高,姥姥教她背了一首诗:"雄鸡一唱天下白,千家万户把门开……"在从工厂的路南区到路北区的路上,她看见一只公鸡就把这首诗背一遍。    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在婴儿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语,不断地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地发展。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给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的婴儿"硬灌"些什么呢?简单地说,这些内容大致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的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这类东西;另一方面则是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第一部分 第24节:让孩子及早掌握语言(1)    让孩子及早掌握语言    语言是我们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得不到任何知识。老威特根据自己教育儿子的经验指出,早教孩子语言非常重要。    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因此,如果孩子不及早掌握语言,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掘其能力。所以,为了充分地发掘孩子的能力,必须尽早让他们掌握语言工具。    在孩子刚会辨别事物时,就开始教他说话,这是威特父亲教育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步。且看老威特在书中的育儿记录:"比方说,我在儿子的眼前伸出手指头,儿子看到后就要捉它。刚开始时由于看不准,所以总是捉不到。最后终于捉到了,儿子非常高兴,把手指放到嘴里吮吸起来。这时我就和缓而又清晰地反复发出'手指、手指'的声音给他听。"    就这样,在小威特刚刚有了辨别能力时,老威特夫妇就拿很多东西给他看,同时和缓清晰地重复东西的名称。没多久,小威特就能清楚地发出这些东西名称的声音来了。    我们学习外语,不多记单词是不行的。但是有时一下子记得多了,却往往劳而无功,因为很快就忘掉了。同样的道理,为了丰富孩子的词汇,只是填鸭式地硬灌,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有害。有一个时期,老威特也把韦伯斯特的袖珍小词典揣在怀里从头背下去,但是随记随忘,并没有多大效果。要多记单词,还是应当多读有趣的书,在阅读中记住书上的单词。在以后的教子实践中,对于教孩子语言,老威特总结了一些十分有用的方法,我们将之归纳为简单的一句话:词汇的启蒙从身边的实物开始。    教孩子说话,确实是很难的,如果不下点功夫就教不好。但是威特的父亲却做得非常出色。    在威特稍大一点儿以后,父亲或母亲就抱着教他认识饭桌上的餐具和食物,身体的各个部位,衣服的各个部分,室内的器具和物品,房子的各处,院子里的花草树木等所有能引起威特注意的实物,同时也慢慢地开始教他动词和形容词等。通过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他的词汇逐渐丰富起来。这也正与中国古老的训诫遥相呼应:"勤学如晨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因此,在施行这一教育时,切忌存有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心态,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时教一些非常简单的话,每天坚持教授,持之以恒,就必有所获。    孩子是这个世界的生客,他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大人应该尽早让他了解这个世界,越早越好。为了培养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亲和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讲故事了。当威特稍微能听懂大人讲话时,父亲和母亲就天天给他讲故事。在威特的父母看来,对于幼儿,没有什么比给他们讲故事更为重要的了。第一部分 第25节:让孩子及早掌握语言(2)    讲故事不仅能使儿童扩展知识面,同时也能丰富儿童的词汇。讲故事不能只让孩子被动地听,而且还要让他复述。如果不让孩子复述,就不能完全达到讲故事本应起到的效果。    这样不断地进行生动的教育终于有了结果,据说威特在五六岁时就已经掌握了3万多个单词,这即使是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语言教育中,威特的父亲着重强调从一开始就要让幼儿学到标准的语言。威特的父亲的语言教授法,有一点要引起做父母的特别注意,那就是不要教孩子半截话。他认为,教孩子"咂咂"(乳房)、"丫丫"(脚)、"汪汪"(狗)之类的语言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害而无益。经过他的试验,在孩子在两岁左右时,如能缓慢、清楚地教他说正规的语言,一般的话,孩子都可以发出音来。当然,像"咂咂"、"丫丫"这样的词发音可能是容易些,但是放着本来教了就可以学会的东西故意不教,岂不是十分愚蠢吗?由于这个缘故,威特的父亲从来不教儿子半截话。    老威特不仅对妻子,对女仆和男仆也禁止他们说方言和土话。这是由于他觉得让威特记方言和土话是浪费时间。他只许威特记标准的德语。因为只要能记住标准的德语,就可以让威特不费力气地读懂书上写的东西。    为此,老威特总是反复清晰地发音给儿子听,耐心地教他标准德语。并且只要儿子发音准确,父亲就摸着他的脑袋表扬道:"说得好,说得好。"当威特发音不标准时,他就对妻子说:"你看,你儿子不会说什么……"于是妻子就回答说:"是吗?我的儿子连那样的话都不会说?"这样一来,尽管威特很小,却也被激起了拼命学标准语言的劲头。经过父母的不懈努力,小威特从小发音就非常准确。    然而,威特的父亲不只让他停留在孩子式的表达方法上,而是还教他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语句,并且力求措辞准确生动。为了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家人一定要相互配合,不要一个要求严格,一个却纵容孩子。他自己和妻子配合默契,而且以身作则,在平时就力求发音标准,语言规范,精选恰当准确的词语。第一部分 第26节:让孩子及早掌握语言(3)    日本索尼电器公司创始人及名誉董事长井深大先生在其所著的《从0岁开始的教育》一书中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在被动地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大人能够有选择地给孩子灌输一些有用的信息,就能有效地刺激他大脑神经的发育,这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他甚至大胆地主张,对孩子灌输有用信息的时间,可以从孩子出生后的第15天开始。    由此可见,除了卡尔·威特,世界上许多教育学家也都认识到语言教育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    刘亦婷的妈妈正是受到了这些教育思想的启迪,在女儿出生后第15天的时候开始给她"输入"词语。    也就是在这一天的早上,当女儿醒来的时候,妈妈就将自己的食指轻轻地塞进她的小手,当女儿本能地抓紧妈妈的手指时,妈妈就和缓清晰地反复发出"手指,手指"的声音。自那以后,只要女儿醒着,她妈妈就跟她说话,或者轻声给她唱歌。    与其他几位对子女施行早期教育的前辈一样,刘亦婷的妈妈也注意从女儿触摸到的身边的生活用品开始,反复教给她各种实物的名称。她在教授这些词语时没有什么次序,基本上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同时还教她动词、助词、副词、形容词等等。    根据这些施行早期教育的前辈以及刘亦婷妈妈的经验,在这一阶段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确实会碰到很大的困难,因为孩子还太小,他不可能像再大一点的孩子一样可以借助其他手段来帮助其学习。    但由于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极为重要,因此,对做父母的来讲,要想有所收获,最为关键的是要坚持不懈地教授下去。    在他们看来,从孩子出生后的第15天开始教语言,并不是希望孩子尽早开始说话,而是为了给孩子提前灌输信息,让孩子尽早开始积累词汇。当孩子掌握的词汇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不论他会不会发声,他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将出现一次重大的飞跃。等到孩子的发声系统发育成熟,他早已熟知或懂得的那些词语和句子便会像喷泉一样冒出来,他的表达能力将远远超过那些学习词语晚的孩子。第一部分 第27节: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1)    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    威特的父亲的教育方法是严谨的,对威特的教育更是严格的,但却并不专制。所谓专制,是指强迫孩子盲从。    威特的父亲反对专制,他不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注重讲道理。他认为教育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损坏孩子的判断力。所以他在批评孩子时,决不会让孩子在挨了批评后仍不知道为什么挨了批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再没有什么比父母弄错了事实而错误地批评了孩子更糟糕的了。退一步讲,即使父母的斥责和阻止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如果不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原因,那也是不好的。因为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孩子身边,适时地提醒他们,阻止他们。只有让孩子自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他才会明白对错,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自己正确地处理同类事情。    威特的父亲说,一旦孩子失去正常的判断力,那么他一生就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的正误好坏了。他在书中写道:    如果儿子对他人说了些鲁莽的话,我并不马上斥责他,而是先立即给对方道歉:"我的儿子是在乡下长大的,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请您不要介意。"这时儿子就已意识到自己可能说了不合适的话,过后他一定会询问个中原因。等他问我时,我才向他说明:"刚才说的那些话从道理上来讲也没什么不对,而且我也是那样认为的。但是在别人面前那样说就不好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当你说了之后,N君的脸都怔得发红了!人家只是因为喜欢你,又碍着爸爸的面子,所以才没有作声。但他一定很生气,后来N君之所以一直沉默不语,就是因为你说了那种话。"我这样对儿子讲明道理,也不会伤害他的判断力。    为了让父母真正全面地了解这种教育方法的好处,老威特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假设在我向儿子提出批评以后,他继续反问:"可是我说的是真的呀。"这时我就会进一步开导他:"是的,你说的是真的。但是N君很可能想:'我有我的想法,你那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再说即使你说的话是真的,你也没有必要非将它说出来不可。因为那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你没有发现别的人都是沉默不语吗?如果你认为那事只有你才知道,那你就太傻了。再打个比方,大人指责孩子的缺点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缺点,说出来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即使这样,人们对你的缺点不都是装作不知道吗?如果你以为人们都不知道你的缺点,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人们已知道你的错误但都沉默不语,这是因为考虑你的面子,为了不使你丢脸而已。这样你就明白了人们对你的好意了吧。而你在发现别人的缺点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也应当这样。圣书上不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道理就是这样。所以在人前,揭别人的短是很不好的。"第一部分 第28节: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2)    听了上面的开导后,孩子由于年幼肯定还是感到困惑,因为他们的心理还不像成年人那样复杂,而且这种处世方法很可能被视为不诚实或过早地世故。但老威特觉得父母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且听他是怎样对儿子作出解释的:    不,不能说谎。说谎就成了骗子,伪君子。你没有必要说谎,只要沉默就可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互相挑剔指责别人的毛病和过错,并在别人面前宣扬,那么世界不就成了光是吵架的世界了吗?那我们也就不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    可是,看看我们周围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强迫和不容分说如此普遍。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糟糕的,它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是他们判断力失常的根源。与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就斥责孩子的父母不一样,威特的父亲努力弄清事实,避免错误地批评孩子。在斥责或禁止他做某事时,总是一一说明原因,使孩子先在思想上弄通。    威特的父亲的教育方法就是这样的合乎人情。由于他的教育是合情合理的,绝不专制,所以没有蒙蔽孩子的理性,伤害孩子的判断力。当然老威特的这种"成人化"的教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还得益于他对儿子的语言潜能的开发。由于小威特词汇丰富,语义通达,故而一点就透。    世间的一般孩子由于在词汇方面存在着莫大的限制,其父母在对他们实施这种合理的教育时往往就会碰钉子。因此,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一种现象:父母见到孩子在这种场合的这种表现后,就会当面训斥,有的还拳脚相加,并责怪自己的孩子不懂礼貌,但就是不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为了使孩子更加明辨事理,必须尽早教给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第一部分 第29节: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1)    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既然小威特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身为父母,老威特理应感到高兴才是。然而,令老威特感到委屈不已的是人们五花八门的妄议和揣测——在小威特学有所成后,人们开始议论起老威特培养孩子的动机,什么样的猜测都有。如有人认为他是在用造就学者的方式来教育儿子的;还有的则更赤裸,以为他是想造就一个神童而一鸣惊人。    对此,老威特感到十分痛心,他认为这是人们对他教育目的的误解,也是人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误解。下面摘录他在书中的论述,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儿童早期教育与孩子正常发育的关系:    我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才挖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全的、活泼的、幸福的青年。    我喜欢身体和精神都全面发展的人。以我的儿子为例,每当我看到儿子只热衷于希腊语、拉丁语、或者数学时,就立即想办法消除他的这种倾向。    人们以为我只是热衷于开发儿子的智力,这是错误的。我不喜欢没有爱好和常识的人。我和妻子同心协力培养儿子在常识、想象力和爱好等方面的能力。我还努力培养儿子的情操和情感,使他具备高尚的道德和爱憎分明的品质。    我讨厌所谓的学者。所谓的学者都是些呆头呆脑、形同枯木、板着面孔、难于接近的人。他们只懂得自己所研究的专业的那一点知识,为了显示他们有高人一等的学识,不论对谁,走到哪里,总是一味卖弄他的专业知识,不管人家是否喜欢。对于本专业以外的东西,他们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非常缺乏常识,就像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等问题发表的拙劣看法,会成为人们的笑柄。这就是所谓的学者。再听听他们所说的或看看他们所写的东西吧,他们大量使用人们很少听到过的学术术语和难于理解的装腔作势的话,让人不知所云。他们视那些具备常识和兴趣广泛的青年为凡夫俗子,贬低那些善于交际、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我怎么能把儿子培养成这样的学者呢?说我要造就神童而一鸣惊人的说法,更只不过是诬蔑而已。什么是神童呢?不就是温室里的花草吗!如果我有把儿子培养成什么神童的企图,那我岂不就成了伤害他人、冒犯神灵的人了!    一般说来,儿童智力方面的超前发展容易使其锋芒毕露。例如我们曾经耳闻的,某某孩子8岁时就已学会了6国语言,某某孩子刚9岁就上了大学,某某孩子年仅1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等等。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长情况到底如何,这一般容易为父母和周围的人所忽视,而且也不易被人们作为衡量他们才能的尺度。第一部分 第30节: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2)    可见,老威特的理想是要把小威特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对于威特的教育他所特别下工夫的方面,与其说是智育还不如说是德育。因此,他的做法值得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关注甚至仿效。当然,他这样做也符合自己的身份,他是一位严肃认真的牧师,因而特别注意对儿子的性情方面的培养。由于从小就受到特别虔诚而完全的教育,凡与威特相识的人都夸他"像天使般纯洁"。他确实是个非常虔诚的、富于同情心、和蔼可亲的孩子,从未跟人争吵过。对待自然,不要说动物,就是一朵野花他也舍不得乱摘。    威特所受的教育和所取得的成就,大致如上所述。可能有人要问,受到那样的教育,他的健康是否受到了影响呢?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不仅在小时候,就是长大以后威特也一直是非常健康的。语言学家海涅在一封信中写道,在威特10岁时,他考过威特。当时他不仅为威特非凡的语言学才华而诧异,同时也为他的健康、天真和活泼而惊讶。他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没有任何异常之处。    也可能会有人认为,威特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受到那样的教育一定是光坐在书桌旁啃无趣的书本,从而使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在毫无乐趣之中度过。    然而这也不是事实,德来登在一首诗中有这样美妙的诗句:没有比品尝真理的滋味更为幸福的了,享受到真理的幸福是永生难忘的。从小就享受到真理的滋味的威特,比任何一个儿童都要幸福得多。而且,正如前面已经叙述过的那样,由于父亲的教育是非常先进的,威特单纯地枯坐在桌旁专心致志地学习的时间是很少的,他有充足的时间去尽情游戏和享受运动。    威特从小就很有孩子缘儿,孩子们很愿意和他一块儿玩,而且都会感到很愉快。这是因为威特从小就通晓事理,知道很多其他儿童所不知道的事,而且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比较成熟的看法。尽管他所掌握的丰富的知识是其他儿童所望尘莫及的,但他却一点也不骄傲自大,也决不嫌弃和看不起其他的孩子。即使有的孩子无理取闹,他也会妥善处置,决不做同他们争吵不休的傻瓜。第一部分 第31节:孩子是否需要伙伴(1)    孩子是否需要伙伴    孩子们在一起时一般都会玩得很疯,很不懂事,常常互相抛石头和玩沙子,结果造成流鼻血、受伤,甚至把眼睛打坏而致残等,这确实是异常危险的。    抛雪球也不安全,有的孩子抛像石头一样硬的雪球,使对方受到轻重不一的伤害。威特的父亲说:"我看到瞎眼睛、缺鼻子、少指头、伤了脚的孩子时,就常常询问其原因,结果大都是在玩耍中受伤所致,这使我毛骨悚然。"    放任不管就会使孩子不加选择地和任何一个孩子一起玩,从而有可能会沾染上各种坏习气。例如变得油头滑脑,有时还有可能养成一些坏毛病。威特的父亲就常常看到孩子们在路旁赌博,甚至聚众斗殴,自己也不知道为他们拉过多少次架,对此,他感到非常寒心。    由于这样的原因,他决不让威特乱跑,也很少让威特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关于这件事,他说:    人们一再劝说孩子必须有游戏的伙伴儿。否则,孩子就会感到无趣,以致情绪低落,性格孤僻。后来我终于妥协了,和妻子商量,相继选了两个小女孩做儿子玩耍的伙伴儿。两个小女孩都是附近受过最好教育的孩子,会唱歌、会跳舞,儿子和她们俩玩得很愉快。可是,结果正如我所预料到的,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自从让威特和小女孩一起玩耍以后,并不任性的儿子变得任性起来了,从不说谎到也开始说谎了,并开始使用一些低俗的语言,他也变得自以为是和傲慢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对儿子与两个小伙伴玩耍时的情形进行了观察,发现这是由于两个小女孩什么事都顺着他而造成的。为此,我告诉小女孩们,不要什么事都听威特的,如果威特自以为是,就跟我说。但这仍然无济于事。最后我们只得选择不让儿子再跟别的孩子玩了。    没有其他同龄伙伴参与的童年,是否就意味着孩子失去了可贵的童趣呢?做父母的又该如何去做才能不让孩子的这份乐趣泯灭呢?还是来认真地聆听老威特的见解吧:第一部分 第32节:孩子是否需要伙伴(2)    认为孩子不同别的孩子玩就没有乐趣,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诚然,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他们更加随心所欲,想说的就说,想做的就做,他们当然是喜欢这么干。习惯上人们就是把这些叫做孩子们的乐趣。    然而,这样的乐趣有反倒不如没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父母在推脱与孩子一起玩耍的责任。做大人的如果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同孩子一起玩耍的话,那么孩子同样会感到高兴,并且这也是有益无害的。因为这种玩耍会使孩子既不任性,也不自以为是;既不会使品质变坏,也不会沾染上各种恶习。    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好孩子也有弊端;如果是坏孩子,害处就更大了。好孩子的好习惯如果能传给坏孩子,这当然是很好的事,但遗憾的是,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多数情况是坏孩子的坏习惯非常快地传给了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学习好习惯是需要努力和自我控制的,而坏习惯却无须任何努力即会沾染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认为学校正是孩子恶习的集中场所,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种情形,在学生品质不好的学校里尤其严重。但是许多孩子不具备在家里学习的条件,所以学校应当尽最大努力来防止这一点,对学生的游戏给予严密的监督。    孩子如果没有游戏的小伙伴儿就会变得自负或者任性的说法是骗人的,老威特认为。在他看来,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只要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相互逞能而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就会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嫉妒、憎恨、傲慢、争吵、打架、诽谤等坏习气。    当然,他也不是绝对禁止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而是提倡在父母的监督下让他们进行有限制的接触。这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少接触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是能使孩子心态平和地去处理一些事情。    对此,老威特有过这样的记载:    由于儿子在家里没有争吵的机会,所以就不会像有的孩子那样容易激动。不管怎样坏的孩子,都不能使我的儿子发怒。他被大多数孩子所喜欢,从不吵架。现在儿子已长到18岁了,还未跟别人吵过架。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学问上的问题经常和学友们交换意见,但绝不伤害他们的感情。由于儿子与学友们相比年龄小得多,他的表现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妒忌,但由于他总是坚持真理,以理服人,这使得他们中有很多人和儿子的关系非常亲密,他赢得了他们的敬重,也就自然而然地结交了很多知心好友。我看到后常常流下眼泪,从心里感激这些可爱的青年。    所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老威特认为如果孩子没有朋友就没有乐趣,并将造成精神颓废,变得孤僻等等说法是错误的。第一部分 第33节:愉快而幸福地玩(1)    愉快而幸福地玩    大多数父母对给孩子买玩具都是非常慷慨的,恨不得倾其所有,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独生子女越来越宠溺、越来越放纵的今天。为人父母者之所以给孩子买玩具,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受商家的诱惑,而在购买玩具的场所将父母的军,由于碍于面子或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只得给他购买;另一方面则是父母为了让孩子打发时间,是因为宠溺孩子。    威特的父亲几乎没有给威特买过什么玩具,而对于大多数父母的这种行为,老威特则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孩子从玩具中学不到什么知识,而给了孩子一些玩具却不再过问则绝对是错误的。    "玩物丧志"的古训对大人和孩子同样适用。只让孩子玩玩具而对他们放任不管,往往会使孩子感到无聊、厌烦、精神不爽,以致破坏玩具和哭闹等等。老威特向父母们提出警示:孩子感到无聊就会心情不好,结果一般会拿玩具或周围的东西出气,由此所造成的后果将是多么可悲。为此,老威特提醒父母应对此加以重视,因为由此产生的破坏性后果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然,老威特也意识到,虽然不给小威特买玩具,但也不能让他失去一般孩子都享有的童趣。为了让小威特在玩耍中增长知识,老威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修了一个大游戏场,在上面铺上了厚厚的沙子,周围还栽有各种花草和树木。由于沙子铺得很厚,下了雨马上就干,坐在上面也不会弄脏衣服。威特就在这里观花捉虫,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    应小威特的要求,父母还专门为他配了一套炊事玩具,尽管他还只是个孩子,但凡是大人要做的事他也什么都想做。尤其对厨房的活,总是想插手。现在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这种喜好太琐碎,有些父母甚至对此十分厌烦,这实际上是在埋没孩子的天性。而威特的父母则与这些父母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对于孩子的这种喜好,如果能引导得好,就能使儿童的知识极大地增长。威特的父亲正是从此着眼,给他买了一套炊事玩具。第一部分 第34节:愉快而幸福地玩(2)    在威特成长的过程中,他的母亲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其他母亲不同的是,威特的母亲不是把炊事玩具给了孩子以后就撒手不管了,而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掘威特相关方面的潜能。威特的母亲习惯于一边做饭,一边耐心地解答威特提出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她还监督威特,让他用炊事玩具学做各种菜。    另外,威特的母亲还通过各种娱乐游戏来使小威特从中享受到生活和增长知识的乐趣。比如有时威特当"主妇",威特的母亲当"厨师"。因为威特是主妇,母亲是厨师,所以母亲就得向威特请示各种事情。如果威特下达的命令不得要领,那就失去了当主妇的资格而降为厨师。这时,当上主妇的母亲就发出各种命令。如果威特拿错了佐料,那么接下来他就连厨师也当不成了,只好被"解雇"了。    类似这种演戏式的游戏是很多的,"导演"当然是威特的母亲,而且他们有时还将之深化。比如,他们常常演某个故事或者书本上的某些历史事件的某些情节,有时还对旅游过的地方进行"旅行游戏"等等。这些游戏,也教给了小威特相关的地理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从威特的母亲的这种教育方法中,读者也将体会到这类游戏的乐趣和意义:    有时让威特做妈妈,我当孩子。于是威特就给我下了各种命令,而我就故意不好好做或者干脆不做。如果威特没有看出来,那他就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但是,威特一般都能看得出来,而且还一本正经地给我提意见。那时,我就说:'请原谅,今后一定注意。'有时我故意不认账,这时威特就用我斥责他时所用的语言来训斥我。    还有的时候,我让威特当老师,我当学生。当我故意把威特讲得很成功的地方说成失败时,他一发觉了就会批评我。这些游戏为威特减少或避免失败起了一定的作用。    老威特认为,与孩子做游戏不能胡来,应当让他尽量地动脑筋。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借此哭闹滋事。为此,威特的父亲还为他做了许多形状各异的木块,小威特用这些木块盖小房子,建小教堂,修小塔,架小桥,或者筑小城。由于建筑游戏需要游戏者仔细地动脑筋,因此它非常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对此,威特的父亲写道:    虽然我的儿子的玩具很少,但是不管冬天有多长,他都不感到无聊。他能利用这非常有限的玩具,愉快而幸福地玩耍着。第一部分 第35节: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1)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既不被允许与伙伴疯狂玩闹,又没有五花八门的玩具来自娱自乐,故此大家可能以为小威特的生活除了坐在书桌前面,其他什么也没有;或者退一步讲,他也可能除了有学究式的知识外,还会点外语,其他一概不懂。那么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呢?    其实不然。他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而且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尽情地玩耍和运动上。用他父亲的话说,威特坐在书桌前的时间比任何一个少年都少。在学习方面,他除了学会外语以外,还轻松顺利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    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既轻松又愉快地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老威特一定有非常独特的教育方法。其教育秘诀,就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    他不使用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先唤起威特的兴趣,然后针对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威特长到三四岁时,他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但是这种散步不只是简单走走,而是一边同威特谈话,一边进行教育。比如有时老威特会摘一朵野花解剖一下,向小威特讲解花的生长特点和作用;有时在花园里捉到一只小虫,老威特就教他有关昆虫方面的知识。就这样,老威特通过一块石头、一根草、一棵树等实际的素材来对小威特进行最生动的教育。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同样值得人们学习的就是老威特决不对儿子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告诉他哪些是植物学上的问题,哪些是动物学上的问题等等。只要在散步时威特被某种事物引起注意,他就教给他相应的知识。因此,当威特后来阅读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书籍时,他对书上的内容并不感到陌生,而是很容易就能够完全理解了。    如果说小威特在动物学和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是在父亲带着他散步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那么,老威特对儿子的地理教育则是让他身临其境。他经常带年幼的威特到周围的村庄去散步,等到对邻村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他就让小威特拿着笔和纸登上村里的一座高塔。他们瞩目远眺,老威特适时地向儿子提问周围的地名,对小威特不知道的地方就给予说明。接着他便让小威特画周围的地理略图。然后两个人一起去散步,在略图上画上道路、森林和河流等,就这样邻村的地图便画出来了。待这些工作做完以后,父子俩还要去书店买来这个地方的地图,把自己画的与书上的进行比较,并对有误之处进行修改。老威特就这样循序渐进地教给了孩子难以理解的地图的概念。第一部分 第36节: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2)    在教授了小威特动物学、植物学和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后,老威特又用同样的方法教授了儿子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相关知识。    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们向大人提出的问题就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但是大多数父母不仅不为孩子们的提问感到兴奋,相反倒厌烦不已。他们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大都是随便敷衍一下,并不给予耐心的解释和说明。正是他们自己如此不明智的做法使得孩子的潜在能力日趋枯死,而等到孩子上了学又大惊小怪:"为什么我孩子的成绩这样糟糕呢!"但这些父母却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看看老威特是怎么做的吧!当小威特提出问题时,他总是给予鼓励,并耐心地回答,而且决不敷衍,更不会欺骗威特。在教育上,威特的父亲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比教给孩子错误的东西更为可恶的了。在给孩子解答问题时,威特的父亲并不是用难懂的语言进行说明,而是充分地考虑到孩子在现有的知识下,是否能完全接受。更难能可贵的是,当问到连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老威特就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这从而也给威特灌输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对小威特的教育中,他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缘故,威特的天文学是老威特拜托梅泽堡的一个贵族塞肯得罗夫教的。此人既是个贵族,又是个了不起的学者。塞肯得罗夫不是威特父亲的熟人,甚至与他们一家平时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因为仰慕小威特的才华,前来看望小威特时结上缘的。他一接触到小威特,就惊喜不已,因为他的学习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人们所传说的。塞肯得罗夫爱才如命,于是把威特叫到自己家里,用自己的望远镜亲自教他。此人以学问为乐,除了有天文学的观测工具外,还有许多物理学和化学等方面的器械以及各种书籍。他非常大方地让威特利用这些书籍和器械。因而也帮助威特随心所欲地学到了各种知识。第一部分 第37节: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3)    老威特还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来丰富儿子的见识。比如看到建筑物,就告诉他那叫什么,坐落在什么地方。看到古城,就告诉他这个城过去的名字,同时还给他讲古城的历史。    威特3岁以后,父亲就带着他到各地旅游。威特5岁以后,不论是走亲访友还是买东西,也不论是参加音乐会还是听歌剧,老威特到哪儿都带着他。而且只要有空,就带他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这时的小威特在父亲的陪同下,几乎游遍了德国所有的大城市。在旅途中,他们既登山,也去游览名胜;既去寻找古迹,也去凭吊古战场,以开阔他的眼界,增长他的见识。    参观还只是这类教育的一部分,回到旅馆后,老威特就让儿子把看到的一切写信告诉给他的母亲和熟人。每次参观完回家后,老威特还让儿子详细描述见到过的一切,或者让他向母亲汇报出游参观的过程,或者向其他亲人们口头讲解旅途中的见闻和切身的体会。由于有这一功课要完成,威特在参观中总是用心观察,认真听取父亲或者导游的介绍与讲解。    为了满足小威特的求知欲望,老威特从不吝惜体力和金钱。例如为了向小威特公开魔术的秘密,他就曾不惜重金,请魔术师现身说法。    由此可见,在对儿子的教育上,老威特深信"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    凡是仔细观察过孩子的人都会发觉,幼儿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他们都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也就是说,幼儿天生就具有对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而天才就是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的人——他们一旦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些事物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投身此事。一旦他们步入这一轨道,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使其能力得到惊人的发挥。实际上,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热情之火刚刚点燃起来之时,就把它吹灭,甚至用水将其浇透。世界上的以天才人物之所如此之少,其原因就在于此。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到顺利的发展,他们就会成为天才。但是,他们的这种兴趣和热情却很少有能得到顺利发展的环境,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刚刚出土之时就一脚将其踩掉,再冒出来时就再伸出脚将其踩掉,更有甚者会将其连根拔起,使其不再有顺利发展的机会。其结果,天才便寥若晨星。第一部分 第38节: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4)    诚然,自古以来,像老威特那样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人的并不多,尽管如此,人类的历史上还是产生了很多天才。    对这些天才的研究表明,这不仅仅是由于他们与生俱来的非凡天赋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而是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并得到了顺利发展的结果。    为人父母者除了要认识到爱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的重要性外,还必须明白孩子越大,就越难以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热情。这是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的幼芽可能会一再遭到践踏,这样,他们年龄越大,兴趣和热情被践踏和泯灭得也就越厉害。因此,实施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就在于此。孩子越大,不仅在性格上越难具有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的潜在能力得以发掘的余地也会越小。早期教育则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有人说,天才人物在努力的过程中就像是在做游戏,意思是说,天才人物的努力是受其兴趣驱使所激发的热情。只有这种游戏式的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只有游戏才能使其能力被发掘。在这个意义上,天才的创造是不可能靠普通的劳动来实现的。劳动得再辛苦,也不能使能力得到发掘。    但是,威特、塞德兹、巴尔等人对其子女的培养及其子女的成长,已向世人表明,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甚至天才。不管教给孩子什么,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当孩子有了兴趣,才开始教。威特的父亲从威特3岁半时就已开始教威特认字,但这决不是强迫性的。"不强迫施教",这是老威特的早期教育法的一大原则。    为了教小威特认字,他也使用了一些小孩还无法识破的小伎俩。比如,他给小威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非常生动地讲给他听,用一些带有鼓励的话语来刺激他幼小的心灵。像"如果你能认字,这些书你都能看懂"之类的话。有时,他则干脆就不讲给他听,故意对他说:"这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可爸爸没有工夫给你讲。"这样反而激起了小威特一定要识字的想法,待他有这种强烈的认字欲望后,老威特才开始教他识字。第一部分 第39节: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5)    威特父亲的教学方法与现在学校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他首先去打字行,买来10厘米见方的德语字母印刷体铅字、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各10套。然后把这些字都贴到10厘米见方的小板上,以游戏的形式教小威特认字。当然他先从元音教起,接着以"拼音游戏"的形式在玩耍中教小威特组字。    西方字母只有26个,加之德语的发音并不像英语那样不规则,所以小威特很快就学会了读,也就是说,他在没有学习所谓的读法之前就掌握了读。而一旦掌握了读法,威特就能掌握更多的单词,再加上他学的是标准德语,所以他很容易就能读书了。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语言的障碍。所以这一点对今天中国的年轻父母仍然有大的参考价值,    在西方国家,学习外语一般都先从拉丁语学起。但威特的父亲觉得这样做过于勉强,他认为只有从与德语最为相近的法语开始学起才是最合乎逻辑的,从而应该采取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学其他与德语相近的语言,而后再学拉丁语。而在西方的语言中,不论是德语、英语,还是意大利语、法语,多少都有些相似。在掌握了母语读法的基础上,学习相近的外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小威特能用德语进行自由地阅读以后,老威特并没有教他拉丁语,而是马上开始教他法语。那时他才6岁,结果呢,只用了1年的时间,小威特就可用法语自由阅读各种法文书籍了。当然,他之所以学得这样快,首先还是因为他的德语知识非常丰富。    威特学完法语后,又马上开始学意大利语,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他就学会了。这时威特的父亲认为,可以教他拉丁语了。    学拉丁语对于西方的孩子来说是相当难的,它被称为所谓的"头痛的语言"。因此,威特的父亲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以后才开始教他的。即在教拉丁语之前,先把维吉尔的《艾丽姬丝》的故事情节、高超的思想、漂亮的文体等讲给威特听,以唤起威特的兴趣:第一部分 第40节: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6)    第一,采取了与其背莫如练的方法。他没有系统地教语法,他认为即使教给孩子语法,孩子也不会懂的。诚然,对大人来说以语法为纲来学习外语是很有效的。但是,对孩子必须用威特父亲所采取的"与其背不如练"的办法。任何一个孩子,不都是用这样的方法掌握了本国的语言吗?    第二,孩子对于故事是百听不厌的。大人读过一遍小说,就不想再看了,而孩子却愿意反复地听相同的故事。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以大人的心理去推测儿童的心理。威特的父亲抓住了这一秘诀,在教授威特外语时,他让小威特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比如在读《安徒生童话》时,他既让威特用德语去读,又让他用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去读。    这些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其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会6国语言,这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是要花费一辈子的精力才有可能完成的事了,更何况威特还只是个小孩子,可是威特做到了,而且还做得非常棒。因此,威特的父亲在教授外语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人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