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 聚灵符:王羲之 《寒切帖》(高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13:19
法帖简介
  【名称】寒切帖  【作者】王羲之  【时代】东晋  【摹搨】唐代  【书体】章草  【材质】纸本  【规格】纵25.6厘米,横21.5厘米。5行,50字  《寒切帖》 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  唐人勾填本,有乌丝栏。此帖收刻于《淳化阁帖》卷七、《大观帖》卷七、《澄清堂帖》、《二王帖》、《澄清堂》、《宝贤堂》、《玉烟堂》、《邻苏园》。  《寒切帖》为王羲之中晚年所书写。此帖先勾再填以淡墨,转折处锋芒毕现,钩填精密,形神兼备,下真迹一等,充分表现了王书的风格。  天津博物馆收藏。

帖文释义
帖文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劳久悬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
注释  其中“谢司马”应为谢安。谢安为王羲之至友。谢安于公元360年(东晋升平四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时四十一岁。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王羲之逝世。因此,此书应是王羲之晚年书写。

书法欣赏
    局部欣赏   此帖平和简淡,写时好像毫不费力。许多字,如“得”、“保”、“谢”等字,好像简得不能再简,笔画也没有那么多转折、顿挫。但简化不是简单,而是高度概括,做到了有点画处甚至无点画处都意韵十足。如此帖残破较重,许多字(如“月”、“羲”、“劳”字等)虽然残破,但气势仍然十分丰满。就整体来说,笔画比较妍润,但有些笔画,如第一个“之”字,“寒切”等字,润中含朴,非常耐人寻味。唐人孙过庭曾说:“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所以能够“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是建立在其高度成熟的技术基础上的。所谓“无间心手,忘怀楷则”正是指的这种水到渠成的情况。   王书《寒切帖》,相比于《远宦帖》似乎多存有些古意,亦便是说,《寒切帖》比《远宦帖》更接近旧体格式(在书写时间上可能并不一定)。这种旧体或古意,正是我们已经指出的那种以拖、绞为主的用笔特征。而其在字形上的相对独立,无疑又让人想起古体的草书——章草。
    章草  章草,原本是因趋急将隶书快写的一种俗体,后草式渐趋规范,成为一种独立的字体与书体。但迄今遗存的章草字迹,俗体多,规范少。如在汉代即已有的竹木简草书,及至《平复帖》等,都可视为俗体。而后人依照古迹刻就的诸如《急就章》、《月仪帖》、《出师颂》等等,似比俗写手迹要规范得多。到底是后人在制作时加入了自己的手法,还是古迹本来如此,已不可探知。但有一点很明显,即俗体章学多用隶法,规范章学多用楷法。王羲之善隶书,旧体章学得心应手(其虽没有遗存完全的旧式草书,但从《姨母帖》、《初月帖》及《寒切帖》等的一些用笔与结体可以想见),又因其对提按用笔的深切体会与实践,故其草书时呈旧中见新或新中带旧,两者交融得极为默契。  《寒切帖》、《远宦帖》既为羲之晚年所作,自然对新法的实践已极为娴熟。其虽在体式上让人想见章学(字大多单列,某些用笔、线形及结字可寻出章学的意味),但新化又是必然的。也就是说,羲之一方面不可能一板一眼地去写章学,另一方面又在意念中忽然有些对章学的怀念,这使得《寒切帖》、《远宦帖》与羲之其它一些多连带的书迹在面目上产生了差异。羲之的这种随兴所至,其实是一种尝试与探索。作为一位知旧而能新的书家,其在新变以后的想法可能常常是对旧式的追念。在这种追念之中,包蕴着作者的一种企图,即温故而知新,从旧的体式中再发掘出新鲜的因素,或者将旧式改新,成为一种处于新旧交融的形式。其实这是创新的一种手法。大凡能创新者,必不是一味地对旧式的扬弃,相反却常常是对旧式的再吸收,以便使新的体制不断丰富、壮实。这也是为什么王羲之在晚年的一些手迹中时常夹带旧意的原因所在(如《初月帖》等)。  《寒切帖》、《远宦帖》的新意,正在于作者将章学进行了再创造(《寒切帖》),或在新体中间入章学的某些笔意(《远宦帖》),使新体不失古意。

历代递藏
流传有序       从隔水(其绫裱是宋代所制)上所钤有的各家收藏章中,可以得知此帖曾收藏于南宋绍兴内府。明代时为长洲韩宗伯(世能)、相国文肃公王锡爵(元驭)、万历进士王衡(辰玉)收藏,后转为清初画家王时敏祖孙三代所藏,之后又辗转归清代顺治进士李霨(坦园)等收藏。此帖第一行末“十四十”三字右侧有“僧权”二小字押署,为唐代精摹善本。虽然纸面墨色磨损,仍可见此帖草书浓纤折衷,骨肉和畅,书体遒美俊逸,勾填精密,形神俱到,悠焕自然。卷后董其昌题跋云:“右军真迹世不多见,唯吾乡陆文裕公家《月半帖》、吴门王文恪家《此事帖》与此而三耳。所谓山阴衣钵,非具眼者,不可与传也。”娄坚在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三月)题跋云:“此右军《廿七帖》为长洲韩宗伯收藏,去年春始获见之。今又从辰玉内翰索观,寻绎再三,往往得其异趣,真所谓从容中道者。米元章云:'世人以努张为筋骨,不知不努张自有筋骨焉。’予幸得再睹神物,益信此语之妙解。”   天津博物馆馆藏的是《寒切帖》的唐代钩填本,较完整地保存了东晋时王羲之的书法风貌。墨色斑斓,笔意神采超逸,书风从容丰腴。勾摹精细,笔锋转折分明,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齐名。

珍品重现        “我发现了王羲之真迹”  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四十年前曾经抢救出了王羲之的真迹——《干呕帖》,这件稀见的珍品现在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他就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光启。  “王羲之两张帖子很著名,一张是《寒切帖》,一张是《干呕帖》。《寒切帖》的内容很简单。”刘光启从一张原天津历史博物馆纪念册中拿出了一张照片,从照片上能够看出这样几行字:“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  “这张帖子当年差点在废品收购站的熔炉里化为纸浆。”提起四十年前的那段往事,刘光启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在纸张放入熔炉化为纸浆前,根据当时有关规定,文保部门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四十年前的一天,刘光启跟另外几位同志一同前往天津市河西区太湖路的一个废品收购站,当时在熔炉前有一捆纸引起他的注意,那卷纸又黄又脆,好奇心让他将这捆纸轻轻打开,从落款断定出这就是王羲之的寒切帖。王羲之的真迹在熔炉前被刘光启等人抢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