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杀手吴宇森: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15:37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2012-02-18 21:14:19) 转载标签:

庄灿煌整理

分类: 文化巡礼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1.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2.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3.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4.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5.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

    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香料早已燃尽,黄铜铸成的狮子形熏炉已经冷却。红色的锦缎被子胡乱掀在一边。勉强起床之后,连蓬乱的头发也无心梳理。因为懒于梳头,所以镜奁上的灰尘也不想拂试。此时,太阳已渐渐升高,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比人还高的帘钩上。害怕离别的愁苦,心中有许多话要向他说,但又有许多担忧,所以没有说出来。近来我这样消瘦,并不是因为喝了过量的酒,也不是因为悲秋。
    算了吧,算了吧,哪怕歌唱千万遍表达伤离情怀的《阳关三叠》,也无法留住远行之人。  我将思念远方的亲人,独守空房。只有楼前的流水,会顾惜我,让我天天痴痴地凝视。我凝视的地方,从今往后,又会在我心中增加一丝新愁。

    狮形的铜炉里的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推床头,如同红色的波浪,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地不想梳头。任凭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诉说,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来渐渐消瘦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悲秋。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的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增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金狮形的香炉烟灭灰冷,红浪似的锦被拥在床头。勉强起来,还是懒怠梳头,妆镜台随它铺满尘埃,太阳光尽管它照到帘钩,就怕分别时刻难受,许多话说不清难以张口。确实是近来显消瘦,不为悲秋,也不为喝过了酒。
    都罢休!你这一去啊,千万遍的《阳关曲》唱个够,也不可能把你挽留。你离开桃源仙境,一去难回头;我这里凤去楼空,烟雾锁空楼。我一天到晚对着楼前流水望个不休,它该看见我钟情的眸子泪双流,从今后,我又增加了一段新的忧愁。

 
    李清照是宋代一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艺术家。说她是学者,因为她精于考古、鉴赏;说她是艺术家,因为她能诗、能词,能文,能书能画。不过,她的突出的成就表现在词的创作上。封建社会,妇女没有社会地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李清照作为妇女,而有如此深厚的文化修养,并且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本身就是一种斗争。陆游的《夫人孙氏墓志铭》记载一件事情,一个姓孙的小女孩,天资不错,李清照想把她的文学创作事业,让这个姓孙的小女孩继承下来。这个小女孩婉言谢绝了,说,“才藻非女子事也。”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竟然认为文学创作不是女子分内的事,可见封建思想对女子的毒害之严重,也表明李清照从事文学创作是和当时的社会风气与传统观念直接对立的。
    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为对偶给人以冷漠凄清的感觉。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金炉香冷,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心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无心折叠所致。“起来慵自梳头”,则全写人物的情绪和神态。这三句工炼沉稳,在舒徐的音节中寄寓着作者低沉掩抑的情绪。到了“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则又微微振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人情绪流程中的波澜。然而她内心深处的离愁还未显露,给人的印象只是慵怠或娇慵。慵者,懒也。炉中香消烟冷,无心再焚,一慵也;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二慵也;髻鬟蓬松,无心梳理,三慵也;宝镜尘满,无心拂拭,四慵也;而日上三竿,犹然未觉光阴催人,五慵也。慵而一“任”,则其慵态已达极点。词人为何大写“慵”字,目的仍在写愁。这个“慵”字是“词眼”,使读者从人物的慵态中感到她内心深处有个愁在。
  “生怕离怀别苦”,开始切题,可是紧接着,作者又一笔宕开,“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因为许多令人不快的事儿,告诉丈夫只有给他带来烦恼。因此她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自己折磨自己,也不愿在丈夫面前表露,真可谓用心良苦,痴情一片,难怪她会“慵怠无力”而复“容颜消瘦”了。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她先从人生的广义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而自己却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
  从“悲秋”到“休休”,是大幅度的跳跃。词人一下子从别前跳到别后,略去话别的缠绵和饯行的伤感,笔法极为精炼。“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多么深情的语言!《阳关》,即《阳关曲》。离歌唱了千千遍,终是难留,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把双方别后相思的感情作了极其精确的概括。武陵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夫妇乘凤而去。李清照化此典,既写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也写赵明诚对其妆楼的凝望,丰富而又深刻。同时后一个典故,还暗合调名,照应题意。
  下片后半段用顶真格,使各句之间衔接紧凑,而语言节奏也相应地加快,感情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强,使词中所写的“离怀别苦”达到了高潮。“惟有楼前流水”句中的“楼前”,是衔接上句的“秦楼”,“凝眸处”是紧接上句的“凝眸”。把它们连起来吟诵,便有一种自然的旋律推动吟诵的速度,而哀音促节便在不知不觉中搏动人们的心弦。古代写倚楼怀人的不乏佳作,却没有如李清照写得这样痴情的。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远了,人影消失在迷蒙的雾霭之中,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呆呆地倚楼凝望。她那盼望的心情,无可与语;她那凝望的眼神,无人理解。唯有楼前流水,映出她终日倚楼的身影,印下她钟情凝望的眼神。流水无知无情,怎会记住她终日凝眸的情态,这真是痴人痴语啊。词笔至此,主题似已完成了,而结尾三句又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凝眸处,怎么会又添一段新愁呢?自从得知赵明诚出游的消息,她就产生了“新愁”,此为一段;明诚走后,洞房空设,佳人独坐,此又是“新愁”一段。从今而后,山高路远,枉自凝眸,其愁将与日俱增,愈发无从排遣了。
  这首词虽用了两个典故,但总体上未脱清照“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格调。层层深入地渲染了离愁别念,以“慵”点染,“瘦”形容,“念”深化,“痴”烘托,逐步写出不断加深的离愁别苦,感人至深。
    “此处略去3个字”、“此处略去78个字”,这已是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了。笔者没有嗲声嗲气的艺术功力,也没有“节能减排”的职能,面对世间奇闻异事,雄赳赳道来,气昂昂开头,又不能不打住,“多少事欲说还休”,套一句俗语,叫做“话到嘴边留半句”,所以然者何:“一言难尽”是也。
    今夜轻云微月,多少事,欲说还休。
    生活,带着嘲弄的目光,俯视着芸芸众生。那些远去的时光,再也不见。人生自有特殊意义,在无声时,带给你内心的欢喜。
    时间总会无情地冲淡一切。生命不像一件衬衣,觉得脏了旧了的时候可以脱下来洗涤,一切一切,都无法确定。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
    时光如影随行,不知你可否挥洒得开,我们一向虔诚,可布道者没有来。
    早露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朝圣者的虔诚,在高原,在圣地,在无处找寻的空间,在雪山。
    回忆往事,当时春风习习,一切恍如昨日。生命无视左右,抬脸微笑,想把你忘记。
    窗外偶尔传来海上远行归来的船的汽笛声。花开花落又一年,岁月静好,清泪满衣。对面却无语,哽咽两心知。给你倒上一杯淡雅的清茶,让香气萦绕在你的身边。只是没想到,想念会催人老。
    多少事,欲说还休。
    人的一生,不管在世时间长短,白发苍苍的老人固然有丰富的酸苦辣的遭遇,即使早丧,总多多少少有不同的经历。凡是已经发生事,回溯到过去若干年月,都是往事。
    托尔斯泰认为:“生活是真实的东西。人所体验到的一切留在他心中成为回忆。我们永远是以回忆为生的。”(高尔登维塞:《在托尔斯泰身边》)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不是亡国之君李煌,当然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他的往事不堪回首。
    每个人因所处环境不同,对往事有不同的看法。易安居士李清照:“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丈夫赵明诚外出时所感受的离愁别恨,她“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她感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埋进了历史的坟墓里,不值得重提,何必掘墓暴尸呢?而且,人到暮年,记忆力衰退与日俱增,纵然回首,也不一定完全确切,“去无迹”、“了无痕”的往事怎么下笔呢?“多少事,欲说还休。”真是“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不写也罢。可是编辑恳切请我写”回忆录,怎好再次婉拒呢?这时,我想起司马迁说过:“故述往事,思来者。”《太史公自序》我绝不是和司马迁相提并论,个人的往事,没有什么值得回首的,顶多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大海不拒细流,回顾过去是为了未来,鉴往知来也。
    风也飘摇,雨也飘摇,世事情愁催人老。月也朦胧,泪也朦胧,往日随风万事空。尘世茫茫知多少,笑看落英纷纷,转眼间江南也到了秋尽草木凋的时节,绵绵细雨筑成了百年的情楼。
   “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曾经的回忆已成无奈的过往,多少事欲说还休。王谢堂前的飞燕早已在岁月中灰飞烟灭,不留一点痕迹,恨不能把孤独的身躯撒向从未到过的恒宇。所以似水无痕是一种凄美,一种如泣如诉的美。把一辈子的爱恨在顷刻间化为乌有,飘然远去。何等的洒脱,何等的自在。
   人的一生匆匆数十年,行者千里,心者万年,孰轻孰重走过便知。可悔恨的泪水是换不回又一世的轮回,于是广漠的黄土地就成为我们唯一的归宿。也只有颗颗的沙砾可以洗去那一世的风尘。
    很多人都认为,我内心似乎有说不完,抖不光的心事。就像细沙一样,既便只是一个小沙堆,也难以数得清,辩得明。唉,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活了二十多载,说是没心事,谁又能信?说有那么多心事,我不过是个黄毛丫头,又懂了哪些人情世故,又晓了多少风刀霜剑?那么,我是在故作深沉,还是假装冷静,亦或是为赋新词强作愁?不,我都不承认。我不过是在做我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不过是在失望着,痛苦着,忧郁着,然后又快乐着。人生并来亦是如此,因为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是一种真实而又绝望的生活感悟。
    比如,杨花开了,美艳,可终是乱扑行人面啊。能不喜?又能不悲?
    我是个好奇的人儿,看着她的美艳,我便想看到美艳后面的灵魂,于是,我就这么自寻烦恼地痛苦起来。直到看到那一颗轻浮不定的一缕魂,我终于得到了我一直探究着的答案。它的过程是轻松的,它的结果是绝望的,它的味道是苦涩的,它的本质却是真真切切的……
    激情似火的爱恋,山盟海誓的表白,白头到老的誓言,花前月下的携手,嘘寒问暖的细心在生活的检阅下,在岁月的磨砺下,无不进行着量变到质变的演化。 ­
    李清照和赵明成这对美满伉俪神仙眷侣,在羡慕了多少年后,忽然间读懂,“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光,也则难留”饱含了多少凄苦的寂寞,“多少事,欲说还休”的倾诉蕴含着多少无奈的苦痛!
    宽容固然有效,容忍依旧高尚。可郁闷孤独寂寞确是活生生的实际。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情深意笃。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作为妻子,情知无法挽留,离恨别苦自然难以尽述。此词写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上片俱写离别前情景。
  起首五句,是对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没有续填香料,铜制的狮形熏炉中早已香消烬冷,红色的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早晨起来后情绪不佳,诸事无心,连头也懒得去梳,任凭那镜奁之上盖满灰尘,渐升的晓日高过帘钩。这五句词,十分形象、具体地展现了词人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香冷金猊”,首先创造出一种凄清幽寂的环境气氛。“被翻红浪”,化用柳永《凤栖梧》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句意,暗示夫妻间一夜雨密云稠,两情缱绻。欧阳修《蝶恋花·咏枕儿》词:“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亦借“鸳衾红浪皱”暗写男女情事。解说此词者一向止于字面,不愿揭出这句的隐义,大约是认为如此近于流俗的意思与易安的身份和词风未符。其实,它与《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等词一样,都表现了易安词在抒情上大胆率真的一面。“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反反复复地写无心梳妆一件事,虽未语涉离别,却足见离愁别恨充溢心间。丈夫今朝即将离家远行,闺中人从此更有何心情梳洗打扮!温庭筠《菩萨蛮》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不过是写闺中闲情,而易安于此却是述闺中浓愁了。
  接下去“生怕离怀别苦”数句,说出愁的原因,点明题旨。丈夫临走前,本来有许许多多的心事待向他诉说,可是一想到说出来会增添他的烦恼,会影响他的行程,所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多少事、欲说还休”一句,与孙夫人《风中柳》词“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欲说又不忍说,甘愿把痛苦埋藏在心底,由自己默默忍受,其对丈夫的挚爱深情,于此隐然可见。“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三句,写近来自己因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日形消瘦,但却不直接说出,而是用“排他法”否定可能导致瘦的其他原因。这就避免了正面用笔的直露,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既不是因为“日日花前常病酒”(冯延巳《鹊踏枝》)而瘦,也不是因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而瘦,那么究竟因何而瘦,也就足可引人深思了。《草堂诗余》正集卷三谓:“瘦为甚的,尤妙。”恐怕也就妙在以反说正、以不答而答上。
  下片先是接写去者难离之苦,然后用一“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情形。
  换头一句采用叠字以加重语气,极写词人留人不住的失望之情。“休”,犹罢了、算了的意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表明今朝去意已决,再难挽留。“阳关”,即《阳关三叠》,送别时所唱之曲。尽管伤离之曲唱了千遍万遍,但是去的终究要去,苦苦挽留也徒劳无益。于是很自然地由眼前的离别推想到别后的情形。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传达出丰富的感情信息。就“武陵人”的辞面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二是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唐吾涣《惆怅》诗:“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和凝《天仙子》词:“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都是借刘晨、阮肇天台遇仙故事写男女相恋之情。易安此词以“武陵人”拟明诚,其实也就是用阮肇或刘晨来拟明诚,言外有“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之怨意,正所谓“辞之中又有辞焉”。“秦楼”,即凤台,是秦穆公女儿弄玉与仙人萧史飞升前所住的地方。这里借指词人自己的居处,并与《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一词调相扣合。《孤雁儿》中有“吹箫人去玉楼空”句,与“武陵人远”两句意思相近。不过《孤》词是说丈夫已经亡故,而此词是说丈夫离家远行。
  “惟有楼前流水”以下数句,设想离别后怅望楼前流水思念远人。“楼前流水”有多重含义。李贺《江楼曲》诗:“楼前流水江陵道。”王琦注云:“楼前流水,道通江陵。”因诗题作《江楼曲》,楼在江畔,人又是从江上而去,日望江水岂堪为怀。王琦的解释是对的。冯延巳《三台令》:“当日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流水。流水,流水,中有相思双泪。”当时两情相亲,携手凭栏,同观楼前流水。如今携手人远,楼前流水依旧;对水相思,双泪籁籁。意思也是明确的。贺铸《东吴乐》词:“枉将镜里年华,付与楼前流水。”虽然也是寄离情于楼前流水,但感叹的却是年华虚度,不能与情人团聚。似乎也没有歧义。张耒《风流子》词:“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遥想玉容音信不通,隐衷难以尽诉,故分付东逝的流水。也比较容易理解。如此看来,“楼前流水”可以表达多重含义。不过他人着眼于语言的明确性,易安却偏偏着眼于语言的模糊性;他人惟恐言而不尽,易安却惟恐言而有尽。对比之下,轩轾立见。“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似乎只有楼前流水能知道她在想什么,别人却无从得知。“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新愁”的含义也是模糊的。惟其模糊,所以读者可以作出各种设想,却又觉得不能尽如人意,这大概就是语言的多义性与模糊性的妙处之所在吧。“新愁”的“新”与上片中“新来瘦”的“新”意同,俱为近意。“新愁”指愁在近前,无法回避。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新”当训为近,指愁在眼前,举目可见,可为一证。
    所谓李清照的“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到了李清照的时代,杨贵妃式的以胖为美早成了过去时,宋代是以瘦为美的。不光是人瘦,宋代人连写诗作画都很崇尚“瘦硬”美,所以宋代文人笔下的美女也就一个赛一个地瘦:比如说欧阳修的“清瘦肌肤冰雪妒”,柳永的“自家空恁添清瘦”,苏轼的“冰肌自是生来瘦”,黄庭坚的“抱琵琶、为谁清瘦”,秦观的“消瘦、消瘦”,周邦彦的“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男人们这么喜欢骨感美人,时代风气就都按照男人们的喜好来打扮女人了。
    李清照虽然是特立独行的才女,可在这一点上并不怎么叛逆。看李清照31岁时候的画像就知道了——削肩细腰,一口风都吹得起的样子,典型的古典瘦美人。李清照还有个相当有名的外号,叫“李三瘦”。因为她在词里,写过三句带“瘦”字的经典名句:一句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一句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另一句就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词,有的是说花瘦,有的是说人瘦,还有的是说花已经很瘦了,可是人比花更瘦!李清照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一千年前中国人的审美潮流,在一千年后又得到了遥遥呼应,20世纪以来,“瘦”又成了人人追捧的时尚。
    她是一位女词人,在文坛中享有一席之地。她是一位女子,却经历了一段不寻常的岁月。她的一生宛如一首歌,曲折、美秒、伤感相交融,有着不一般的味道……
  在那个阳光洒落的书香庭院,伴随着轻微的脚步声,从远处走来了以为亭亭玉立的少女,忽见院中伫立着一位陌生人,低头看见自己衣冠不整,未语脸先红,慌忙“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金色的阳光下掠过一丝年轻的背影。
  这是一段活泼的乐曲前奏,轻快而自然。
  那是一个荷花盛开的池塘,不远处的池塘水上飘着一条小舟,嬉戏,欢笑。谁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沉醉在池塘里,不料夕阳西下,却又不慎向池塘深处飘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夕阳下,只留下了一个金色的背影。
  歌曲渐渐欢快,优雅的节奏中闪烁着兴奋。
  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前还是一只欢快小鸟的她,如今却日月以泪洗面,“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丈夫辞世,愁苦的滋味涌上心头,“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丈夫尚在的日子里,那些快乐。那些记忆,充斥着大脑。多想与丈夫比翼双飞,白头偕老,可如今只留她一人独坐院中,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尝尽人比黄花瘦的伤感。
  歌曲已不再欢乐,忧伤的气息渐渐袭来,隐约中带有丝丝低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多少个梧桐夜雨之时,只留你独自一人望着满地黄花堆积,一个人的日子流了多少泪,抹去脸上的泪水,憔悴的面容在凄凉的秋天里显露无疑。
  凄凉的声音敲击着心头,无奈与伤感在这首歌的末尾与空气中回荡。
  她——就是宋代的伟大词人——李清照。曲折的人生经历,美妙的少女时代,伤感又凄凉的人生,为她谱写了这首快乐中带着高贵,忧伤中带有幸福,凄凉又不乏美妙的人生之歌。
    才女张爱玲平生所恨有三: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鲫鱼刺多,三恨红楼未完。试想,在旧上海的一个里弄深巷,安静的一处院落,一个风姿绰约的大家闺秀,斜靠红木雕花椅,懒洋洋的坐在海棠树下,手捧一本《红楼梦》,偶尔兰花指一翘,漫不经心地捏起一尾焦炸的鲫鱼,送入朱唇,想必那一定是一种婉约到极致的风情。
    张爱玲出身门弟显赫之家,生活优裕,衣食无忧。有海棠可赏,有鲫鱼可食,闲暇之余,还有红楼可品,人生若此,夫复何求?但她,毕竟是一个用文字舞蹈以心灵为生的女子,次等女子多愁善感者甚众,且注重生活细节、讲究生活品味。总觉得尘世间有许多怅惘之事,人生有许多不完美之处。心底多少事,欲说却还休。胡兰成便是张爱玲生命里注定的一个缺憾,一个永远无法修补的残缺,胡兰成与她纠结一生的的薄情应该是她心中之最恨。只是一个心性高傲的女子不屑于把这难为人道的事置于笔端,于是,只好迂而回之借以诉说平生所恨。
    海棠不香,还有梅与幽兰;鲫鱼刺多,可以尝尝鲈鱼、鲑鱼;红楼虽未写完,然高鄂所续即便称不上貂尾但也绝非狗尾,凑合着尚可读之。丁香不展芭蕉结,海棠何辜?相较而言,更欣赏易安的直率:“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不为人道的伤离别——一个女子细密婉约的心思,字字句句织就的千思结植入了经典诗词里,也植入了误入红尘的过客心底。
    浮生一世,红尘辗转,难免有心愁纠缠。大凡世间之物,没有一项堪称完美。花有凋零,月有亏缺,缺憾本身即是一种美,如断臂的维纳斯,谁又能否认其美?人生中的太过完美反倒因失其真而不美。设若,张爱玲与胡兰成彼此恩爱终老,相看两不厌,恐怕此生又将是:看花,花艳;看水,水秀;看山,山娇。
    恨由心境生,流景最伤情。还是学学东坡先生:“不应有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看淡浮华,看淡悲苦。挟一剪春风,把锦绣春光裁裁剪剪,拂过角角落落,洒遍山山水水。诚能若此,必是,看水是水,看山是山。槛外明媚春光,槛内安宁如斯。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李清照的词,风格婉约清丽,自成一家。其作品传世不多,但佳作、佳句流传之广,却不逊于任何一位大家。如脍炙人口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后人誉为“三瘦”,李清照也因此得了一个“李三瘦”的别号。
  前人沈去矜有这样的评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李白诗的地位不需讨论。论其词,传世有【菩萨蛮】、【忆秦娥】,后人誉为“独冠词史,千古绝唱”。(到底是不是李白所作,人们仍有许多怀疑)。南唐李后主被誉为词宗,基本上得到人们的公认。李清照能与诗仙李太白、词宗李后主比肩而立,并驾齐驱。堪称文学史上巾帼第一了。
    窗外雨淅沥沥下个不停,顺着屋檐悄悄的落在地面上,又发出“滴答”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谶语,而我此时却真的被这点滴之声溶了进去。常
    记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词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似乎听着梧桐雨总应是多愁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愁思万缕中,总是因为心里遥想着什么,再加上这样的境界,谁也不免顿生出几许的愁思。而我此刻的愁思却又为谁?是不是因为自己过于诗情而变得闲愁不断?常常责问自己在这样的雨夜发出如此空空的呓语于心何补?你既愿诗化自己,又何必为世事所累?你既入俗,又何必如此矫情诗意?尝闻“大隐入市,小隐入林”,我非隐士,只是一个平凡的小女子,那我该身架何处?身架何处?滚滚红尘中是不是还有许多像我一样躁动不安的灵魂在游荡?
    雨依旧淅沥,点滴之声犹如境外仙乐在敲打着我的无眠。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我开始怕捧酒杯了,那一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痛楚我怕了,越醉越想,越想越醉,我知道我是个易伤感的人,当鸟儿归巢、当夜幕拉下,独坐电脑前时,手不经意敲出的都是一声声宛叹,一片片泪花,那一串无谓的思念。
    守着灯儿,我常常问自己:难道也是在这样疏花轻落,溪草渐芜,又是西风叶落的时节里,王昭君在弹一曲乡愁?陆游和唐婉在凄别?杜十娘怒沉了百宝箱、梁祝化蝶翩翩而去?
    光阴里到底有多少阴晴圆缺?到底有多少悲欢离合?到底有多少欲死还生,到底有多少欲说还休?
    飘逸的季节已经渐行渐远。视野可以远离浮尘,悠远的思绪可以在我那荒芜的心海里涟漪。我真的能相忘于江湖吗?生命中有许多的伤与痛、爱与恨让人无法承担!“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我在憔悴中辗转难眠,心在破碎,犹如枯败的花瓣,在寂静的夜无声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