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鸣馆日本熊片资源:原始点中医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59:53
原 始 点 中 医 学
                                                                                              张钊汉 编
                                                                                            2011年4月13日
疾病的由来 ─ 可份外缘及内缘

      一、外缘: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
      二、内缘: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
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后,进而使体质变得更差,才会产生症状,也就是说六淫及七情是产生症状的导火线(缘),不是主要原因,体质偏寒才是疾病的主要原因。缘(六淫七情)是很难掌控的,但因(体质)是可以改善的。故中医治疗,不是要处理六淫之邪或七情内伤,而是要改善体质,而体质又份寒性、热性,故药物也只有寒、热之份而已,且在生病后体质会变得更差,生病后寒性体质会趋向更寒,热性体质会趋向更热,而离中性体质越来越远,所谓药性必有所偏,就是要把过寒或过热的体质调整回来,如此才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对于寒性体质而言,药物只不过是经由内服而产生的另一种热源罢了,固然不能说某种药物可直接治疗某种疾病;反过来也不能说,某种药物可直接造成某种疾病。疾病是没有特效药及偏方的,治病别无她路,只有改善自身体质这一条路而已。

                                    论「六淫之邪」
      六淫之邪——「风、寒、湿、暑、燥、火」,风、寒、湿属寒,暑、燥、火属热。湿的本质就是寒,如痰多、尿多、带多、涕多、泪多等,都属湿重,也就是寒,无须再份寒湿、热湿,风也是一样的情形,本质属寒,无需再份风寒、风热。如果硬要份,哪么风及湿属外缘,而寒及热属因——体质。如果误把风、湿当成体质处理,哪么就会有风热及湿热的辨证说法出现。可是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何以故?寒热性相违故。性相违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就如同生、死,明、暗,前、后,缚、解等,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一样。
      六淫之邪,虽属外缘,却有人认为,六淫之邪是属体内的,而有头风、风湿关节等病。又从中医用药上,有驱风湿,利水化痰,清暑,清热燥湿等。就不难看出,已经把外缘的六淫之邪具体化,当成是体内必须处理之物了。不管六淫之邪是由体外传入体内,或从体内而起的,这些说法都是有问题的。也就是把变化虚幻的东西当作是实有的,这样的错就如同把「水中月、空中花」当成是真的。也如同做梦的人,梦里的一切明明都是有的,真实的阿。这都是在医理上病了而妄见内有六淫之邪。
      如果六淫之邪是从体内生起,哪么是体内本有,因病而生,还是体内本无,因病而生?如果是本有而生,既然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因病才生呢?比如平常就时时咳痰,就不需等病了后才咳痰。如果是本无,就不可能被生,没有因是不可能生出果的。如沙榨不出油,甘蔗榨不出西瓜汁,男性生不出孩子一样。既然本有或本无都不能成立,所以六淫之邪本来就是因缘合和的,是剎哪生灭变化的,是毕竟空不可得的。故不管六淫是在体内也好,或在体外也好,都不能把它认为是实有的,恒存的。
      再说,物不能自知,如眼不能自见,指不能自触,刀不能自切。所以在体内的一切,我们是不能够自己知道的。对于体内不能知的事物,如六淫之邪,如果中医仍坚持说有,问题是谁会相信,所以生病越来越多人找西医,而西医用仪器也照不出来。照出来也只是一些组织的構造,根本没有风,也没有湿,是无相的,无相就是无,无则不可知。所以西医也不承认内有六淫之说。可惜的是,不是中药没效,而是有问题的理论根本就无法圆融讲透,让人起正信。
      如果你说风或湿是有相的,所谓肝主风,脾主湿,又说风走空窍,所以一般关节痛都因为是风湿引起,但关节是由软组织、血管、神经等構成,就是找不到风,也找不到湿。而引起关节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处筋伤所致,根本与风或湿无关。头因风而痛,并非风真的跑进头壳里面而造成头痛,只要把头部原始点的筋揉鬆即可改善,也与风无关。如果无硬要说有,就会有很多驱风湿药出现,而这些驱风湿药,一定能够治好头风痛、风湿关节痛。何以故?无中生有故,不过就如同树枝一定可以砍断蛇的脚一样的好笑。体内既然没有风,也没有湿,那来的药可以达到驱风除湿的治疗呢?
      而且把缘等同于体质在治疗,会造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混淆,等于外来的六淫之邪,跟体内的八纲辨证混在一起。原来的八纲只要辨体质之寒热,即可开药。现在还要份风是风寒或是风热,湿是寒湿或热湿,不但是脱裤子放屁,甚至误把影子(外缘)当作本尊(体质)在治疗。如果把外缘(六淫之邪)当做是主要治疗的病症,然后以为药可以治疗这样的病症,这样也会犯了所谓某种药可治疗某种病的错。因为实在没有某种药可以直接治疗某种病而不经过体质的,药只能改善体质寒热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果不透过体质,当人因病毒或风寒而感冒,然后喝了热开水或姜汤,或热粥,甚至用吹风机或盖棉被,把汗逼出来,病也好了。就会得到热开水、热粥、姜汤,甚至棉被、吹风机都可以驱风寒、杀病毒的结论。这样大家能接受吗?若能接受,当你头风痛,喝了热参汤或用木棒、手肘按推而把病治好了,能说人参、木棒或手肘有驱风止痛的作用吗?若能接受,哪么你也可以说,跑步、爬山、打太极拳可以治百病。这样我们还谈什么是医疗呢?如果不谈体质,就会出现以上荒谬的结论,阔而言之,不谈体质,而宣称药可以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熄风镇痉、利水、安神、开窍、止血、固涩……都属妄念,或说药可以治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忧郁、失眠、细菌、病毒……亦属戏论。故六淫之邪只不过是指外在环境之寒热对体质的影响罢了,所以治病不是要辨六淫之寒热,而是要辨体质之寒热。六淫属外缘,非属治疗的对象,更不可与体质混为一谈。

        中医的理论:五脏六腑、经络学说、阴阳五行、药物的归经
      症状出现的部位在五脏六腑及经络上,治疗则以阴阳五行的学说来推论,因有脏腑经络的部位,则药物就会被后人赋予归经的说法。但症状及症状出现的部位皆是影子,都不是要治疗的对象,改善体质(本尊)的寒热,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果在症状及症状出现的部位里面去找治病的答案,无异是缘木求鱼,所以从用药治疗上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脏腑之说及经络的概念,因此延伸的相关理论,如:阴阳五行及药物归经,根本就是有问题的理论,除犯了「物不能自知」的错,也把中医的理论推向玄学方向去了,即使耗尽一生,也无法穷究。至于脏腑及经络学说应用到用药上,是不能成立的,因服药后,药会被输送到全身各部位,不可能专走某脏、某腑或某条特定的经络路线,不过经络学说应用到针灸上,就能成立,因针灸穴位时,可依照循行的经络找出其影响的特定部位,达到治病的目的。所以用药时,套用脏腑及经络学说,根本就是多余且毫无意义的。所谓科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找出一切事物的规律性,而不在于说明解释的部份,因为后者带有太多人为的推测,甚至造假的成份在里面,如果这些理论无法运用于临床,甚至与临床背离,就要小心了。很可能这些理论是有问题的,甚至是错误的。

                                            中医辨证
      中医辨证有六经辨证、温病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八纲辨证等。以上所有辨证,最终也只不过是要辨体质的寒热罢了,除此之外都属杂念。

◎ 六经及温病的辨证:不管是病寒或病温,全都是症状的导火线,真正要处理的是体质,而体质只有寒热之份,故六经辨证,所谓三阴三阳即是辨阴阳,阴阳即寒热尔。既有寒热辨证之法,再谈温病辨证就有画蛇添足之嫌。且以患者体质多属寒性,再谈温病,确须慎思。
◎ 表里、卫气营血及三焦的辨证:药既可走表亦可走里,故无须份表病及里病,如此言之,自无
卫气营血之份。且药既可走上亦可走下,又何须三焦而有上中下之份呢?简言之,治病最重要的是辨寒热体质。
◎ 虚实辨证:没有体质虚实之辨,只有体质寒热之辨,虚证就是寒证,实证就是热证,如此而已。
◎ 阴阳:在八纲辨证,里、虚、寒属阴,表、实、热属阳。表里的辨证从原始点的按推及用药的概念,根本就无需份辨,而虚就是寒,实就是热,故阴阳等同于寒热。阴阳既同寒热,何必再用阴阳这个多余的抽象概念困惑人心呢?
◎ 气血:中医有很多种说法来说明气血间的关系,如气为血之帅,气足则能生血,气行则血行等,可是气血在体内是不可见的,所谓物不能自知,如眼不自见,指不自触,因此谁又能证明到底是气生血,或是血生气?对于体内不可知的事,硬要说明彼此间的关系,就容易把人为的推测加入其中,最后流于各说各话。
      进一步份析,气若等同于血,就无需份别是气、是血;反过来说,若气异于血,气则为气,血则为血,两者是不相干。既不相干,就不能说气足则能生血,否则补气的同时也在补血。这样补气与补血又有什么份别呢?如此一来,不管气不足或血不足,只要用补气药就可以了,哪么为何还要有补血药的存在呢?反之亦然。
      再说气血如果是实有的、具体的、不变的,就可以份清是同是异,可是气为血之帅,气足则能生血,就已经说明气不异于血了。而气既不同于血,又不异于血,可见气血不是实有的、具体的、不变的,而是因缘和合的,是刹哪生灭变化的一种抽象概念罢了。
      药无补气补血的功能,只能改善体质的寒热而达到各种功能(包括气血)的恢复,故从临床用药的观点来看,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到气血的问题。又以原始点的按推及外热源的使用,从不谈及气血就可达到治病的目的,可见气血这一抽象概念实属多余。

                               四诊-望、闻、问、切
中医主要是透过望、闻、问、切四诊,来了解病人的体质属寒或属热,再依患者的寒热体质然后开立处方。

寒性体质的辨证
一、望诊:辨证最为容易、最为准确、最为重要
1、看颜色:颧骨以上到额头面色青白、黄,黑眼圈。(注:黄色是中性偏寒,故脸黄、苔黄、涕黄、带黄、尿黄仍属偏寒体质。)
2、看舌头:舌质淡白,舌胖有齿痕,舌润、白苔。
3、看形态:无神、倦怠、嗜睡、懒言、少气。
二、闻诊、问诊:她处筋伤会使患者的感觉错乱,如怕冷或怕热、口渴喜饮、喜热饮或喜冷饮等,以此作为寒热辨证的依据,有时也会不准的。故用闻诊或问诊的准确度就不如望诊。
1、鼻子过敏,早晚症状较严重,怕冷,冬天四肢冰冷,肌肉僵硬,受风寒及食凉症状即加重。
2、口淡,口甘甜,流口水,不喜欢喝水,就算想喝也喜欢热的,痰多,大小便频繁。
三、切诊:脉紧、细微、无力。

热性体质的辨证
一、望诊:
1、舌质干红、舌体瘦、苔燥。
2、面赤、有神、目张、亢奋。
二、闻、问诊:
1、怕热不怕寒。
2、口渴喜冷饮、饮多,吃热补即口渴。
3、四肢温暖。
三、切诊:脉洪大有力。

● 中性体质:在任何时间及环境下,都处于一种平和、宁静、舒适的状态,既不怕冷也不怕热。

● 体质没有虚火、上热下寒、表热里寒或寒热交杂的问题,以上寒热,都违反了性相违,不能同时并存的原则。除中性体质外,不是偏寒就是偏热。
      生病后才产生的症状或讯号,通通是影子,不可与体质混为一谈,也就是症不等同于证。(症是指因生病而产生的状态,又称讯号、影子;证则是指未病前平常身体就会有的状态,又称体质、本尊。)寒性体质生病后亦会出现热症。如以下:
1、口干、口破、口苦、口臭、红肿热痛。
2、烦燥、譫语、出血、发红斑、抽筋、大小便不利、晚上盗汗。
3、红的部位:目、舌、面、唇、全身。
4、肿的部位:牙龈、嘴唇、全身。
5、热(发烧、潮热、灼热)的部位:脸、四肢、全身。
6、痛(发炎)的部位:咽痛、目痛、头痛、关节痛、全身痛、胃痛、肺炎、盲肠炎。
◎ 以上寒性体质生病后所产生的热症,这些热症全是影子而非真热,故不能用退火药或冰敷。

                                  药 物 学
      药只能调整体质的寒热,体质改善后,身体各种功能才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病的目的。故不可说某药可直接治疗某类病症,也不可说药具有理气化溼、化痰、止咳喘、活血化瘀、泻火、解暑、凉血、燥溼、清化热痰、解毒、固涩、安神、利水渗湿、芳香开窍、祛风湿、熄风镇痉、消导、止血、驱虫等的功效。以此类推,所谓药有补气、补血、补阳、补阴之说,也是不能成立的。气血阴阳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大可不必理会,只要份清药性的寒热即可。

                             原始点中药药性份类
热 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主萸、川椒、丁香、小茴香、胡椒、仙茅。

温 药
生姜、桂枝、麻黄、细辛、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稾本、白只、葱白、香薷、芫荽、辛夷花、独活、苍耳子、秦艽、威灵仙、五加皮、松节、砂仁、藿香、佩兰、厚朴、苍朮、白豆蔻、半夏、天南星、白附子、旋覆花、白芥子、皂角、陈皮、青皮、大腹皮、香附、木香、乌药、沈香、檀香、薤白、佛手、荔枝壳、柿蒂、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胡桃、巴戟天、鹿茸、肉苁蓉、锁阳、益智仁、杜仲、狗脊、续断、骨碎补、沙苑蒺藜、紫河车、麝香、蜈蚣、白蒺藜、菖蒲、远志、杏仁、紫菀、款冬花、苏子、百部、川芎、鸡血藤、延胡索、姜黄、泽兰、红花、莪朮、乳香、没药、刘寄奴、五灵脂、人参、党参、白朮、太子参、西洋参、当归、三七、艾叶、熟地黄、炒白芍、五味子、龙眼肉、山萸肉、赤石脂、禹余粮、桑螵蛸、覆盆子、山萸肉、五味子、乌梅、山楂、神麯。

平 药:
桔梗、蛤蚧、冬虫夏草、桃仁、丝瓜络、三棱、王不留行、路路通、血竭、苏木、水蛭、牛膝、茯苓、甘草、黄耆、山药、大枣、枸杞子、何首乌、啊胶、桑椹、桑寄生、黑芝麻、乌豆(黑豆)、莲子、芡实、龙骨、火麻仁、郁李仁、麦芽、谷芽、鸡内金、莱服子、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赤小豆、桑枝、全蝎、天麻、蒲黄、血余炭、猪苓、落得打、自然铜、瓦楞子。

凉 药:
枳实、川楝子、玫瑰花、罗汉果、前胡、桑白皮、枇杷叶、丹参、郁金、益母草、赤芍、
穿山甲、薄何、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葛根、柴胡、升麻、木贼、川贝母、浙贝母、括蒌仁、天花粉、田竺黄、竹沥、竹茹、昆布、海藻、海蜇、荸荠、胖大海、木蝴蝶、礞石、女贞子、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旱莲草、龟板、鳖甲、生地黄、白芍、意以仁、冬瓜仁、玉米须、金钱草、牛黄、冰片、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地龙、僵蚕、仙鹤草、白芨。

寒 药:
石膏、知母、栀子、淡竹叶、夏枯草、寒水石、莲心、芦苇根、决明子、清相子、蜜蒙花、夜明砂、犀角、玄参、牡丹皮、地骨皮、紫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白头翁、射干、何叶、绿豆、西瓜、青蒿、大黄、芒硝、芦荟、牡蛎、磁石、朱砂、珍珠、紫石英、代赭石、泽泻、滑石、车前子、木通、茵陈蒿、海金沙、防己、土鳖虫。

                                            蔬食寒热表
甜属寒、酸属凉、水属凉,任何含水的东西都偏凉。
酒虽是温性,但挥发力大,因此来得急去得也快,故于人体无益,甚至喝多体质反而变得更寒。
份类





榖类
大麦、荞麦、绿豆、意米、黄豆、西谷米、小麦(全麦面)[平凉]
大米、小米、玉米、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豆、燕麦、小麦(精白面、富强粉)[平温]
黑米、糯米(江米)、高梁、炒芝麻
菜类
蕹菜(空心菜)、竹笋、瓢瓜(葫芦)、苦瓜、冬瓜、番茄、银耳、海带、紫菜、海藻、金针菇、鲜蘑菇、草菇、荸荠、慈菇(次菰)、萝卜、小麦草、龙葵、西葫芦、马齿苋、莼菜、苦菊菜、生莲藕、蕨菜、蕨根粉、芦笋
苋菜、菠菜、莴苣、青江菜、A菜、茄子、丝瓜、黄瓜、交白笋、油菜、白花菜、苤蓝(甘蓝)、芥蓝菜、金针花(黄花菜)、黑木耳、竹荪(竹笙)、腐竹、豆腐(含皮、干、乳)、白菜、紫菜薹、黄心菜、生菜、油麦菜、芹菜、豆芽菜、猴头菇、香菇、菱角
胡萝卜、豇豆、豆角、豆豉、芋头、包心菜(圆白菜、高丽菜)、青椒(柿子椒)、绿花菜(西兰花)、盖菜(芥菜)、雪里红、青菜头(榨菜头、鲜榨菜)、蕃薯(红薯)、马铃薯、地瓜叶、干蘑菇、烤麸、面筋(油面筋、水面筋)、茼蒿、蒿子秆、南瓜、山药
香椿、九层塔、香菜(芫荽)、洋葱、葱、大蒜、蒜苗(蒜薹)、韭菜(薹花)、
莲藕(熟吃)
茴香菜、
姜、辣椒、芥末、
五香粉、
咖哩粉、
胡椒粉、
小茴香、
花椒、肉桂(桂皮)、
丁香、八角(大料)
※ 体寒者熟吃并加生姜等热性调味料
果类
柿子、柿饼、香蕉、楊桃、奇异果(猕猴桃)、西瓜、香瓜、哈密瓜、梨、凤梨(菠萝)、甘蔗、椰子汁、
金桔、枇杷、无花果、芒果、火龙果、百合、桑葚、菠萝蜜、草莓、石榴、龙眼、荔枝、 释迦、葡萄、木瓜、樱
南瓜子、葵花子、芡实、莲子、花生、榛子、栗子、腰果、香榧子、楊梅、山楂、橄榄、杏、葡萄干、
大枣、龙眼干、乌梅、榴槤、坚果类(松子仁、核桃仁、杏仁、开

                          五莲子心、槟榔、柠檬、柚子、橘子、脐橙、柳丁(橙子)
桃、酪梨、苹果、冬枣、李子、番石榴、桃
佛手柑
心果)、炒干果(炒栗子、炒花生、炒瓜子)
※ 体寒者忌食、少食,可加热或开水烫后食用
其她
冰品、绿茶、糖精、味精(味素)、人工饮料、人工添加剂、化学药品、化学品、生水(纯净水、矿泉水)、菊花、决明子
红茶、胖大海、罗汉果、薄何、何叶、桑叶、蜂蜜、蜂王浆、蜂胶、花粉、白糖、冰糖、巧克力、豆浆、玉米须、醋、酱油、盐、沙拉酱、牛奶、优酪乳(酸奶)、啤酒、甜果酒(如葡萄酒等)、茶油、菜籽油、豆油、咖啡
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皮蛋)、灵芝、燕窝 [平凉]、葵花子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黄酱、醪糟(糯米酒酿、甜米酒)飴糖(麦芽糖)、红糖、枸杞子、黑咖啡
麻油、纯芝麻酱、黄酒(料酒)、面酱、白酒、高粱酒、(台湾)米酒



治疗原则:
      寒性体质服温热性食物或药,而有不适症状,是因她处筋伤所致,需立即改以按推原始点为主。

                            中医的药物学

                               以药性来区份寒热的程度
热药
药性最热的是温里祛寒药,再依序为辛温药、理气药、补阳药、活血药、补气药、补血药。(就如同电热毯的份段)。
寒药
由凉到寒:辛凉药、凉药、补阴药、清热药(寒)、攻下药(猛)。

热药:温里袪寒药:附子、干姜、肉桂、吴主萸、川椒、丁香、小茴香、胡椒。

温药可分:
一、辛温药:生姜、桂枝、麻黄、细辛、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稾本、白只、葱白、

                  香薷、芫荽、辛夷花。
二、理气药:性温:陈皮、青皮、大腹皮、香附、木香、乌药、沈香、檀香、薤白、佛手、荔枝

                           壳、柿蒂
                  性凉:枳实、川楝子、玫瑰花。
                           1、芳香化溼药(辛温):砂仁、藿香、佩兰、厚朴、苍朮、白豆蔻。
                           2、温化寒痰药(辛温):半夏、天南星、白附子旋覆花白芥子、皂角。
                           3、止咳平喘药:性温:杏仁、紫菀、款冬花、苏子、百部。
                  性平:桔梗。
                  性凉:罗汉果、前胡、桑白皮、枇杷叶。
三、补阳药:性热:仙茅。
                  性温: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胡桃、巴戟天、鹿茸、肉苁蓉、锁阳、益智仁、

                           杜仲、狗脊、续断、骨碎补、沙苑蒺藜、紫河车。
                  性平:蛤蚧、冬虫夏草。
四、活血药:性温:川芎、鸡血藤、延胡索、姜黄、泽兰、红花、莪朮、乳香、没药、刘寄奴、

                           灵脂。
                  性平:落得打、自然铜、瓦楞子、桃仁、丝瓜络、三棱、王不留行、路路通、血

                           竭、苏木、水蛭、牛膝。
                  性凉:丹参、郁金、益母草、赤芍、穿山甲。
                  性寒:土鳖虫。
五、补气药:性温:人参、党参、白朮、太子参、大枣、<西洋参>。
                  性平:甘草、黄耆、<山药、茯苓>。
六、补血药:性温:当归、熟地黄、炒白芍、五味子、龙眼肉、山萸肉。
                  性平:枸杞子、何首乌、啊胶、桑椹、桑寄生、黑芝麻、乌豆(黑豆)。

凉药及寒药可分

一、辛凉药:薄何、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葛根、柴胡、升麻、木贼。
二、凉   药:川贝母、浙贝母、括蒌仁、天花粉、田竺黄、竹沥、竹茹、昆布、海藻、海蜇、

                 荸荠、胖大海、木蝴蝶、礞石、<罗汉果、前胡、桑白皮>。
三、补阴药:女贞子、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旱莲草、龟板、鳖甲、<西洋参

                  属补气药>、<生地黄、白芍>。
四、清热药(寒),可份:
1、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栀子、淡竹叶、夏枯草、寒水石、莲心、芦苇根、决明子、清相

                       子、蜜蒙花、夜明砂。
2、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地骨皮、紫草、<生地黄属补阴药>。
3、清热燥溼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
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鱼腥草、白花

                       蛇舌草、山豆根、白头翁、射干。
5、清热解暑药:何叶、绿豆、西瓜、青蒿。
五、特殊用药: 泻下药(利大便)~
(1)攻下药(性寒):大黄、芒硝、芦荟。
(2)润下药(性平):火麻仁、郁李仁。

◎虽然大黄、芒硝具有强烈的泻下功能,但仍须份辨寒热体质。否则寒证,一味攻下,身体也会被攻垮,疾病因此随之而来。

◎以下全是在影子上开药,是不能成立的,可就其药性之寒热而适当的加以应用:

一、固涩药:治疗滑脱证候,指大小便、汗液、精液、内脏脱垂:
性温:赤石脂、禹余粮、桑螵蛸、<覆盆子、山萸肉、五味子、乌梅属补血药>。
性平:莲子、芡实。

二、安神药:
(1)重镇安神(矿石、介壳)性寒:牡蛎、磁石、朱砂、珍珠、紫石英、代赭石、龙骨(平)。
(2)养心安神(植物)性平: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远志(温)。
三、利水渗溼药:性寒:泽泻、滑石、车前子、木通、茵陈蒿、海金沙、防己。
                        性凉:意以仁、冬瓜仁、玉米须、金钱草。
                        性平:茯苓、猪苓、赤小豆。
四、芳香开窍药(急救用): 性温:麝香、菖蒲。 性凉:牛黄、冰片。
五、袪风溼药 (辛温药):独活、苍耳子、秦艽、威灵仙、五加皮、松节、桑枝(平)。
六、熄风镇痉药:性温:蜈蚣、白蒺藜。
                        性平:全蝎、天麻。
                        性凉: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地龙、僵蚕。
七、消导药:性温:山楂、神麯。
                  性平:麦芽、谷芽、鸡内金、莱服子。
八、止血药:性温:三七、艾叶。
                  性平:蒲黄、血余炭。
                  性凉:仙鹤草、白芨。
九、驱虫药。
十、外用药。
临床用药:以下挑选的药,不见得每个人都需如此,亦可因个人的用药习惯而有所增减。但切记用药勿太多,药多则杂、杂则乱矣,故用药在精不在多。以下药味虽然不多,但只要详加辨证、巧妙应用,透过改善体质,就足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壹、热药:
          ◎热药:
              一、温里袪寒药:附子、干姜、肉桂。
              二、辛温药:生姜、桂枝、麻黄。
          ◎温热药:
             行气药:半夏、砂仁、陈皮。
             温阳药:淫羊藿。
          ◎温药:
             一、补气药:人参、党参、白朮、茯苓、黄耆、甘草、大枣。
             二、补血药:山主萸、五味子、枸杞、当归。

贰、寒药:
            补阴药:白芍、生地黄、麦门冬。
            清热药:石膏、知母。
            攻下药:大黄、芒硝。

                                      结  论
      现在因经济发达,大量栽培,很多药物的种植已经加入人工的肥料及化学品,能否保存旧有药物的品质,不无疑问。长期使用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确实必须要加以正视及追踪。尤其附子虽然是绝佳的热药,但在炮制过程,胆巴的问题一直都还没有解决。服后的副作用,时有所闻,也对中药的长期发展造成伤害,值得大家一起来关心。所以在当今药物仍有许多疑虑下,最自然、最环保、最省钱就非原始点莫属了